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钮 包 Modified 8年之前
1
1 輔大心理系 991 社區心理學 社區心理學簡介 ( 上 ) 2010/10/4 王醒之
2
2 圍城之後 校園霸凌或排除? 霸凌前的歧視 (discrimination)( 品味? ) 歧視前的分類? 分類系統反應的價值服務於什麼? 我們 旁觀 或 涉入 的選擇又是什麼?
3
3 瑋菁:我旁觀了三年,害怕被貼上同樣 的標籤 以理:旁觀或涉入都是權力的產 物, …… 但有人被欺負不是沒有原因的 郁鴻:為了不被欺負要玩跟別人相同的 規則
4
4 圍城內 vs 圍城外 在圍城外看不清楚圍城內。什麼東西讓 你區隔在外?如何穿透? 把你區隔在外的圍城也代表著你也被包 圍。圍城圍的究竟是什麼? 你是在內還是在外的人?
5
5 飛躍杜鵑窩
6
6 臨床心理學的病理觀 什麼叫變態? 疾病 (disease) 找得到的生理病變與相應的症候群 但誰能真分辨清楚生理與心理的差別呢 異常 (abnormal) 偏離常態,與大多數人不同 但這樣又有什麼關係呢 失序 (disorder) 失去控制,適應不良或違反社會期待 這種診斷觀點會導致集中處理症狀
7
7 病識感 (insight) 「醫生,我覺得我有病!」 一個人在什麼情況會主動求醫呢?不舒服?那何謂舒服?不影響 日常生活功能?不影響別人?所以標準是外在而來抑或內在?有 可能是一個連續狀態的變化?但只是如此何需求醫? 此外,有病識感並不能於要求醫,病人自我治療的可能性被醫院 剝奪嗎? 「這個病人的病識感很差!」 換句話說其實就是這個人對自己狀況的理解架構完全跟我不同
8
8 神經醫學家 Greenfeld (1989) 對病識感之 定義為: (1) 病患能否描述和討論自己的症狀、 (2) 病患是否了解症狀為疾病的表現、 (3) 病患對於自己疾病起源的歸因、 (4) 病患覺得自己需不需要治療, (5) 病患能否覺察自己復發的先兆
9
9 男主角恐怕沒有一項符合定義,這是代 表他「病識感」過低還是代表他其實 「正常」?
10
10 Tolor(1960) 的研究認為智能較高者較有病 識感 Giovannoni(1963) 指出 : 精神病患對疾病的看 法深受其所位處之社會經濟階層影響藍領階 層的社會層對精神疾病較易採無法接受。 Lin(1979) 、 Bartko (1988) 和 McEvoy(1989) 的 研究均認為:有較高病識感的病患藥物服從 性較佳。 Soskis(1969) 和 McGlashan (1981) 的研究均發 現 : 病識感較佳的精神病患出院後與社會接 觸的頻率、職業的找尋、社會化均比病識感 不佳者來得好。
11
11 想想這些研究的社會效果 低病識感的人是學歷低智能低藍領階級 低病識感的人出院後不容易回歸社會 所以「治不好」是病識感低的人的問題 而不是醫療體系的問題
12
12 韓國史裡的亞洲 文化政治上的錯覺?
13
13 韓國史裡的亞洲 文化政治上的錯覺?
14
14 回到社區心理學
15
15
16
16 何以精神科會長成這樣? 用以對號入座? 社會大眾的病識感是這樣建構來的?
17
17 刻板印象 ?
18
18 臨床心理學 vs 社區心理學 事後 vs 事前 被動 vs 主動 治療 vs 預防
19
19 現在看起來如此理所當然的問題: 精神病學為何被放在醫學 / 生物學中 並且 被認為是「疾病」? 社區心理學 背叛 的追溯
20
20 社區心理學 背叛 的追溯 面對異常:如何理解我們的不理解? 如果不理解,真有辦法理解嗎? 換言之,就是如何理解「他者」 雙面刃:命名(病理化的源起) 病因論 / 病源學( etiology ):診斷
21
21 知識的雙面性 以分類系統為例 動物的分類系統(界 - 門 - 綱 - 目 - 科 - 屬 - 種) 看起來很合理吧? 生活中的常識也是如此建構 電器類與家具類 生食與熟食 但是也有壞處:侷限了我們的想法 電腦算什麼? 蕃茄算什麼?
22
22 荒謬嗎? 傅柯 (M.Foucault) 在《詞與物》的序言中提 及, Borges 徵引自「中國的百科全書」關於 動物的分類如下: 1) 宮苑中的、 2) 屍體經防腐處理的、 3) 馴養的、 4) 乳豬、 5) 妖怪、 6) 傳說上的、 7) 迷途離群的 狗、 8) 包括在現有分類中的、 9) 狂野的、 10) 無數的、 11) 由上好駝駱毛刷所引導的、 12) 及其他等等 (et cetera) 、 13) 剛打破水缸的、 14) 遠看像是蒼蠅的。
23
23 你腦袋裡的可能更荒謬 分類一:街友、乞丐、對天空講話的神經病、不想 多看一眼或假裝沒看到的人、全身潰爛得皮膚病的 野狗、被丟滿垃圾的角落、小時候被欺負的同學 分類二:台客、自己在鄉下的爸媽、街頭遊行、路 上「醜醜的」塗鴉、泥巴 分類二之一:低收入戶、身障者、宗教、自殺、中 高齡失業勞工、欠你錢的人 分類三:皮膚黝黑吃檳榔的人、全身刺青的人、坐 過牢的人、警察、原住民 分類四:捷運站、上班族套裝、有冷氣的空間
24
24 在主流的心理學裡呢? 對正常人和不正常的人分類與「治療」 對好人和壞人的分類與「矯正」 對有學生分類(智力商數)與「教育」 對員工效率的分類與「管理」 對士兵與勤務的配對與挑選
25
25
26
26 再談分類與污名 烙印與污名化,在某些個人或團體身上 投射低劣、令人厭惡與不名譽等評價, 藉此把個人的憎惡感受解釋成它者令人 憎惡的特質,把自己的恐懼解釋成他者 的可怕;首先標定出某些差異,接著認 定其低劣的本質,最後則會因為他們的 異己性而責備這些「受害者」。 ~ 羅伊波特之《瘋狂簡史》
27
27 再談分類與污名 …… 我們會在自己與他者之間畫出界線, 以建立社會秩序。因此我們在內部的成 員與非內部成員、黑人與白人、本地人 與外來者、同性戀與非同性戀者、純潔 與受污染的心靈之間,做出某些截然的 劃分。這種「我們與他們」的對立建構, 藉著將被排斥者病理化,強化我們脆弱 的自我認同與自我價值。 ~ 羅伊波特之《瘋狂簡史》
28
28 再談分類與污名 藉著排斥病態的人,可以維持我們是一 個整體的幻覺。疾病診斷因此成為一種 有效的分類工具,醫學則是這個污名化 機制的一部份。 ~ 羅伊波特之《瘋狂簡史 》
29
29 A = Other a = other, object a S = Subject A a S
30
30 再談分類與污名 ( 18 世紀末 19 世紀初的描繪) 有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在豬圈裡躺了許多 年。 …… 他已經喪失了四肢與大腦的功能,以 致像動物一樣用嘴來舔食碗裡的飯菜。 …… 當一個強壯的男人或女人得了這種病時, 農夫們不得不採用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小破屋內 的地上挖一個洞穴。洞不夠高,人在裡面直不 起腰。洞上面裝有隔欄,以防裡面的人起 身 …… 給這個可憐的活物食物,直到他死在裡 面。 ~ 愛德華肖特之《精神病學史 — 從收容院到百憂解》
31
31 再談分類與污名 …… 他們是收容院出現以前嚴重的精神 病患者典型的境遇。在一個沒有精神病 學的世界裡,與其說人們寬容或放任這 些精神病,不如說他們的處置是粗暴和 缺乏同情心的。 ~ 愛德華肖特之《精神病學史 — 從收容院到百憂解》
32
32 再談分類與污名 …… 在治療性收容院出現以前,對那些 所謂的偏離資本主義價值的不正常的人 來說,並不存在什麼黃金時代,也不存 在什麼田園詩般的避難所。任何另外的 主張都是在做白日夢。 ~ 愛德華肖特之《精神病學史 — 從收容院到百憂解》
33
33 再談分類與污名 …… 在人類動物園或畸形秀展示異己者, 只是為了滿足無恥的偷窺慾望 …… 瘋人 院中的瘋人具有教化功能的場景,他們 是最好的題材,可以讓仍享有自由的社 會大眾,了解激情、邪惡與罪行必須付 出慘痛的代價。 ~ 羅伊波特之《瘋狂簡史》
34
34 再談分類與污名再談分類與污名 18 世紀中期的版畫 / 浪子生涯 the Rake’s progress ) 最後一幕
35
35 辯論的發展 羅伊波特與愛德華肖特的辯論你同意哪 個?分類系統的污名與控制讓精神病人 受到壓迫,但沒有分類系統或以病名之, 這些人會更可憐 命名是真問題嗎?對待才是真問題。把 精神病人從豬圈轉到醫院,問題被解決 了嗎? 但這種問題會讓醫生與家屬徹底痛苦
36
36 再談分類與污名 從命名到病名到污名 對待上或許有差異但本質上並沒有太多的變 化 ( 這一如蕃仔 / 山地人變到原住民 ) 命名的「藝術」 基隆市社工:「攜子自殺的說法太溫情,應 該改成 殺子後再自殺!」後者顯然只是符合 了原本的對待。
37
37 再從污名到 使用 污名 曾在伯利恆( Bethlehem )醫院住院的 病患,穿著類似的「制服」在道路上流 浪,他們獲准可以乞討維生,因而不斷 地有一些投機取巧假裝自己是瘋子的正 常乞丐加入他們的行列 …… 這是一個什 麼樣的瘋狂世界,窮人必須假裝瘋狂以 得到一丁點的食物! ~ 羅伊波特之《瘋狂簡史》
38
38 使用被污名的身分 台北市社會局官員 ( 提醒局內科員 ) : 妳們現在講話要小心,不能說誰誰誰是 「街友」,會被申訴的。「街友」不是 社會福利身分,是標籤;要找別的詞來 替換。
39
39 從「輔導」看世界 台灣社會哪些人需要被「輔導」? 原住民 ( 看段小影片;康熙來了 ) 外籍配偶 中輟生、少年虞犯 更生人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