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歷代莊學述評. 時代分期:  先秦時期  兩漢時期  魏晉南北朝時期  隋唐時期  宋明時期  清代  近代.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歷代莊學述評. 時代分期:  先秦時期  兩漢時期  魏晉南北朝時期  隋唐時期  宋明時期  清代  近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歷代莊學述評

2 時代分期:  先秦時期  兩漢時期  魏晉南北朝時期  隋唐時期  宋明時期  清代  近代

3 先秦時期 1. 《荀子.解蔽》批評六位知名學者之所 「蔽」,其中之一便是莊子。 2. 《呂氏春秋》曾指名引述《莊子.達生》 篇的文字,其不指名的引錄在《呂氏春秋》 及《韓非子》屢次出現。

4 兩漢時期 1. 淮南王劉安編定《莊子》 2. 司馬遷在《史記》中為莊子立傳,對老莊的 道家之學有很高評價 司馬遷引司馬談〈論六家要旨〉:道家使人 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 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 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 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5 魏晉南北朝時期 1. 《莊子》與《老子》、《周易》並稱為三玄。 2. 清談、玄學流行,造就道家思想復興,多宗老莊: [ 魏 ] 王弼、何晏、山濤、阮籍、嵇康、向秀、郭象; [ 晉 ] 王濟、王衍、盧諶、庾敳、庾亮、桓石秀、司 馬彪、崔譔、李頤; [ 宋 ] 戴 ( 品頁 ) 、李叔之; [ 齊 ] 祖 沖之、徐白珍; [ 梁 ] 江紑、伏曼容、賀瑒、嚴植之、 劉昭、庾曼倩; [ 陳 ] 周弘正、徐陵、全緩、張譏、 陸瑜; [ 北魏 ] 程駿、邱晏; [ 北齊 ] 杜弼等 3. 注《莊》者有數十家,著名的有崔譔、向秀、司 馬彪、郭象等人

6 4. 崔譔:注重字詞之訓釋; 5. 向秀:「聊應崔譔之注」,繼承崔譔在字 句音義上之訓釋,但在義理上有所拓展; 6. 司馬彪:側重字句詞章之訓釋; 7. 郭象:繼承向秀着重義理闡發的特點; 郭注《莊子.逍遙遊》:鵬、鯤之實,吾 所未詳也。夫莊子之大意,在乎逍遙游放, 無為而自得,故極大小之致以明性分之適。 達觀之士,宜要其會歸而遺其所寄,不足 事事曲與生說。自不害其弘旨,皆可略之 耳。

7 隋唐時期 1. 莊子於天寶年間被封為「南華真人」,其書被尊稱為 《南華真經》。 2. 陸德明《經典釋文.莊子音義》: 保存了最多魏晉南北朝注《莊》的資料,並做了認真的 校勘。 3. 成玄英《南華真經注疏》: 其序云:自古高士,晉、漢逸人,皆莫不耽玩 ( 專心研習 ) , 為之義訓;雖注述無可間然,並有美辭,咸能索隱。 玄英不揆庸昧,少而習焉,研精覃思三十矣。依子玄 所注三十篇,輒為疏解,總三十卷。雖復詞情疏拙, 亦頗有心跡指歸。 成玄英注莊亦着重義理,與郭注同。成疏正好補郭注之 不足。清末葉德輝:「《疏》於人名,每詳其字,地 名,亦必實證其處,是足補郭《注》之所略。」

8 宋明時期 1. 呂惠卿《莊子解》: 既表現出對莊子的相當理解,也表現了以儒解《莊》或 儒道調合的傾向。 2. 王元澤《南華真經新傳》、《南華真經雜說》: 《四庫提要》說:是書 ( 《新傳》 ) 體例略仿郭象之注而 更約其詞,標舉大意,不屑屑詮釋文句。大旨謂內七 篇皆有次序綸貫,其十五外篇、十一雜篇不過藏內篇 之宏綽幽廣,故所說內篇為詳。後附《拾遺》《雜記》 一卷,以發揮餘義。 3. 林希逸《莊子口義》: 認為讀《莊》有五難,是必精於《語》、《孟》、《中 庸》、《大學》等書,見理素定,識文字血脈,知禪 宗解數,具此眼目,而後知其言意一一有所歸著,未 嘗不跌蕩,未嘗未戲劇,而大綱領、大宗旨未嘗與聖 人異也。

9 4. 李士表《莊子九論》: 善於解釋具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析論莊生之喻意主 旨。 5. 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 《四庫提要》:其書纂郭象、呂惠卿、林疑獨、陳祥 道、陳景元、王雱、劉槩、吳儔、趙以夫、林希逸、 李士表、王旦、范應十三家說,而斷以己意,謂之 「管見」。中多引陸德明《經典釋文》而不列於十 三家中,以是書主義理而不主音訓也。成玄英 《疏》、文如海《正義》、張潛夫《補注》皆間引 之,亦不列於十三家。 → 主要保存了兩宋時期各家注《莊》的重要資料。

10 6. 焦竑《莊子翼》: 自序云:夫老之有莊,猶孔之有孟也。老子與孔子同 時,莊子又與孟子同時,孔孟未嘗攻老莊也。世之 學者顧誻誻然沸不少置,豈以孔孟之言詳於有,而 老莊之言詳於無,疑其有不同者歟?嗟乎,孔孟非 不言無也,無即寓於有,而孔孟也者姑因世之所明 者引之,所謂下學而上達者也。彼老莊生其時,見 夫為孔孟之學者局於有而達焉者之寡也,以為必通 乎無而後可以用有,於焉取其所略者而詳之,以庶 幾乎助孔孟之所不及。若夫仁義禮樂云云者,孔孟 既丁寧之矣,吾復贅而言之則何為乎?此蓋老莊之 雅意而非其創為高也。 → 補孔子之不足,故云《莊子翼》 → 此書乃集明代之前注《莊》之大成

11 7. 王安石《莊子論》上下篇 世之論莊子者不一,而學儒者曰:「莊子之書,務詆 孔子以信其邪說,要焚其書,廢其徒而後可。」其 曲直固不足論也。學儒者之言如此,而好莊子之道 者曰:「莊子之德,不以萬物干其慮而能信其道者 也。彼非不知仁義也,以為仁義小而不足行己;彼 非不知禮樂也,以為禮樂薄而不足化天下。故老子 曰:『道失後德,德失後仁。仁失後義,義失後 禮』,是知莊子非不達於仁義禮樂之意也。彼以為 仁義禮樂者,道之末也,故薄之云耳。 …… 其心過慮, 以為仁義禮樂皆不足以正之,故同是非、齊彼我、 一利害,則以足乎心為得,此其所矯天下之弊者 也。」 → 莊子之書乃矯時世之弊,補儒家之不足的

12 8. 黃震《黃氏日抄》有云:「莊子以不羈之材, 肆跌宕之說,創為不必有之人,設為不必 有之物,造為天下所必無之事,用以眇末 宇宙,戲薄聖賢,走弄百出,茫無定踪, 固千萬世詼諧小說之祖也。」、「《莊子》 之可錄者固過於《老子》,然其悖理者則 又甚於《老子》,蓋《老子》隱士之書, 而《莊子》亂世之書也。」

13 清代 清初:以義理闡釋為主 1. 王夫之《莊子通》 讀《莊》原因:「念予以不能言之心,行乎不相涉 之世,浮沉其側者五年弗獲已,所以應之者,薄似 莊生之術,得無大疚愧?」 → 闡發個人思想 對《莊子》內、外、雜篇之判斷:王夫之認為內七 篇乃莊子自著,外篇、雜篇 ( 除〈寓言〉〈天下〉之 外 ) 均非莊子之書,也非出自一人之手,乃莊子後學 所著。 董思凝云:「 …… 抑聞船山為文自云得於《南華》, 故於內外諸篇俱能辨其真贋。若〈讓王〉以下四篇 詆訾孔子之徒,自坡公以來皆以為偽作,然其深微 之語固有與內篇相發者,抑又安可廢也。」

14 2. 宣穎《南華經解》 宣穎讀《莊》方法頗特別,乃取直通妙悟之法,不取 各家注文:「屏去諸本,獨與相對,則渙然釋然, 眾妙畢出。尋之有故,而瀉之無垠。真自恣也,真 仙才也,真一派天機也。」、「不敢於《莊子》有 加,但循其窾會,細為標解,而不以我與焉。」 3. 林雲銘《莊子因》 主張字句段章要全面理解:凡讀書家必先識得字而後 能分得句讀,分得句讀而後能尋得段落,尋得段落 而後能會得通篇大旨,及篇中眼目所注、精神所匯。 此不易之法也。 傾向於儒道調和:莊子另是一種學問,與老子同而異, 與孔子異而同。今人把莊子與老子看做一樣,與孔 子看做二樣,此大過也。

15 乾、嘉以降:以訓詁、考據為主 1. 盧文弨:校讀陸德明《經典釋文》,著《莊子音義 考證》。 2. 姚鼐:著《莊子章義》,傾向於以儒釋《莊》。 3. 王念孫:《讀書雜志》中有校《莊子》 35 條,對音 義有所辨正訓釋。 4. 俞樾:《諸子評議》中有《讀莊子評議》。 5. 郭慶藩:著《莊子集釋》,集各家大成,收錄了郭 象注、成玄英疏、陸德明釋文之全文,並吸取清代 注《莊》諸家如盧文弨、王念孫、郭嵩燾、俞樾等 人的校勘與訓詁成果。 6. 王先謙:《莊子集解》,自序云:「舊注備矣。輒 芟取眾長,間下己意,輯為八卷命之曰《集解》。」

16 近代 1. 馬敘倫《莊子義證》  自序云:「莊子書辭趣華深,度越晚周諸 子。學者喜讀之,然其用字多以音類比方 假借為之,復有字之本義世久不用,而猶 存於莊書,學者多不明文字本義,又昧古 今音讀變遷之跡,是以注釋此書者,無慮 百家,率皆望文生訓。奇談妙論,雖足解 頣,顧使莊周復生,當復大笑。」  書後附有〈莊子年表〉〈莊子佚文〉兩篇, 論證紮實,為近代《莊學》一部重要巨著。

17 2. 劉文典《莊子補正》  補正文字五萬餘字。陳寅恪對之有很高評價:「先 生之作,可謂天下之至慎矣!其著書之例,雖能確 證其有所脫,然無書本可依者,則不之補;雖能確 證其有所誤,然不詳其所以致誤之由著,亦不之正。 故先生於《莊子》一書,所持勝義,猶多蘊而未 出。」  王叔岷對此有保留:「其於《莊子》唐鈔、宋刊、 元明翻刻各本,並未編加涉獵,徵引類書亦僅《御 覽》稍備;即其所已收採之各條,又復訛誤層出。 先生持是以為正,似未能復莊書先秦之舊也。莊書 中疑義,先生所未發正者尚多。」

18 3. 王叔岷《莊子校釋》  自序云:「郭氏刪定三十三篇之後,已不能見莊書 之舊。三十三篇傳至今日,瞀亂訛奪,又紛見迭出。 自王念孫、洪頤煊、俞樾、孫詒讓、章太炎、劉師 培、奚侗諸賢,相繼討治,發正已多。岷專治此書 三載,復多所弋獲。因據續古逸叢書宋刊本作校釋 五卷,凡 1569 條,莊書五十二篇雖不可備見,郭本 三十三篇之舊,庶可繼此而復矣。」  該書着力於字句之校勘,每舉一條,竭力盡舉所見 之材料,其結論亦趨合理。如為〈逍遙遊〉「北冥 有魚」,為注「冥」字引證近四十處,足見其功力 之深。


Download ppt "歷代莊學述評. 時代分期:  先秦時期  兩漢時期  魏晉南北朝時期  隋唐時期  宋明時期  清代  近代."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