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印虞顿 闻 Modified 8年之前
2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3
概 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 Japanese encephalitis ), 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 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发生于夏秋季, 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 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
4
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球状, 约 40~50nm, 核心为单股正链 RNA ,外包以膜蛋 白和外膜蛋白。★★ 病毒抵抗力弱,常用消毒剂敏感,但耐低温和干 燥。 为嗜神经病毒,人或动物感染病毒后可产生 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及血清抑制抗体。 病 原 学
5
Electron micrograph of JE virus particles in an infected neuron ▲
6
流 行 病 学流 行 病 学 传染源 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特别 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重要传 染源(病毒血症期 <5 天)。 传播途径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不发病。 可经蚊或蚊卵越冬 — 长期宿主。 易感者 普遍易感,免疫力持久,多为隐性感染 1:1000 ~ 2000 。 10 岁以下( 2 ~ 6 岁)儿 童多见 (80%) 。
7
按蚊 伊蚊 库蚊 三带喙库蚊
8
病毒自然扩增 易感人群 人畜共患疾病 ( zoonosis)
9
流 行 病 学流 行 病 学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于亚洲东部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 我国除东北部、青海、新疆、西藏外均有流行 严格季节性,热带、亚热带( 80% ~ 90%) 集中于 7 、 8 、 9 月 华南流行高峰 6-7 月 华中、华东 7-8 月
10
发 病 机 制发 病 机 制 蚊子叮咬,病毒进入人体 单核吞噬细胞繁殖 血流 通过 BBB 致脑炎 病毒血症 病毒数量与毒力病毒数量与毒力 人体免疫力人体免疫力
11
发病机制 病毒对神经组织的直接侵袭:致神经细胞 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 免疫损伤:机体特异性 IgM 与病毒抗原结 合,在脑实质和血管壁上沉积 → 激活补体 系统和细胞免疫 → 免疫攻击 → 脑组织损伤 坏死、血栓形成、血管壁破坏 → 血管闭塞、 大量炎性细胞渗出 血管病变 — 脑水肿
12
病 理 解 剖病 理 解 剖 大脑皮层、间脑、中脑病变最严重,部位 越低,病变越轻 神经细胞病变 — 变性、肿胀、坏死 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 —“ 血管套 ” 血管病变 — 脑水肿 严重者脑实质出现粟粒或米粒大小的坏死 软化灶
13
乙脑患者 MRI 检查所示脑实质病变 : 丘脑部位 的高异常信号和脑组织肿胀
14
由坏死神经细胞及其周围的小淋巴细胞 浸润所形成的胶质小结
15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16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潜伏期 4 ~ 21 天( 10 ~ 14 天)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三期 1 、初期 (1 ~ 3 天 ) 急起发热, 39-40 ℃, 头痛,恶心、呕吐, 嗜睡或精神倦怠,可有颈强直及抽搐
17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2 、极期 (4 ~ 10 天 ) 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症状 过三关 高热 抽搐 呼衰
18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2 、极期 (4 ~ 10 天 ) 高热 :T>40 ℃, 7 ~ 10 天重者 3 周, 伴剧烈头痛、喷射 性呕吐。 T 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意识障碍 : 程度不等,由烦躁、嗜睡、昏睡逐渐到昏 迷;最早可见于病程第 1 ~ 2 天,多在 3 ~ 8 天,持续 1 周左右,重者可达 4 周
19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2 、极期 (4 ~ 10 天 ) 抽搐 : 由高热、脑实质炎症、脑水肿所致。多于病程 的 2-5d ,先出现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 肢体阵挛性抽搐,重者全身抽搐,历时数分至数十 分不等,多伴意识障碍,频繁抽搐可致紫绀甚至呼 吸暂停
21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2 、极期 (4 ~ 10 天 ) 呼吸衰竭 : 中枢性为主 — 呼吸节律不规则、幅度不均, 如呼吸表浅、双吸气、叹息样、潮式、抽泣样呼吸 等,最后呼吸停止。 如出现脑疝,颞叶沟回疝(压迫中脑)、枕骨大孔 疝(压迫延脑),出现相应表现 外周性呼衰竭多由于脊髓病变致呼吸肌麻痹,或呼 吸道痰阻,并发肺部感染等所致。表现呼吸先快后 慢,呼吸减弱,但呼吸节律整齐
22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2 、极期 (4 ~ 10 天 ) 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脑膜刺激征阳性, 瞳孔大小和形态变化 锥体束病理反射征阳性,瘫痪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颅神经受损
23
布鲁 斯基 (Brudzinski) 征 克尼格 (Kernig ) 征
24
高热 抽搐 呼吸 衰竭 高热、抽搐、呼衰 : 是乙脑极期的严重症状, 三者相互影响,尤以呼衰常为致死主要原因。
25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3 、恢复期 多 2 周内完全恢复 重者可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多汗、瘫痪 等恢复期症状,积极治疗下 6 月内恢复。 后遗症期 约 5% ~ 20% 患病 6 个月后仍有精神 神经症状为后遗症。其中以失语、瘫痪、扭 转痉挛和精神失常较为常见。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重症者应激性溃疡
26
乙脑的临床类型 体温 神志 脑膜刺激征 抽搐 呼衰 病程 后遗症 轻型 <39 ℃ 清 不明显 — — 1 周 — 普通 <40 ℃ 浅昏 有 偶有 — 2 周 多无 重型 >40 ℃ 昏迷 明显 反复 ± 3 周 常有 极重 / >41 ℃ 深昏 明显 持续 ++ <1 周或 存活者 暴发型 >3 周 严重
27
诊 断 1 、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区、发生于 7 、 8 、 9 三 个月;多发生于 10 岁以下儿童,近年老年人 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2 、临床特点 临床出现脑炎症状:发热、头痛、 呕吐、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脑膜刺激征阳性,可引出病理反射。 3 、实验室资料
28
血象: WBC(10 ~ 20×10 9 /L), N 升高 CSF ( Cerebro-Spinal Fluid ) : 非化脓性改变,透明、压力增高、 WBC 50 ~ 500×10 6 /L ,蛋白稍增高,糖与氯化 物正常。 诊 断
29
血清学检查 血凝抑制试验: 2 周 补体结合试验: 3-4 周,无早期诊断价值 中和试验:特异性高,迟, 2 月 特异性 IgM 抗体测定: 3-4 天, CSF 中第 2 天,有助早 期诊断。 轻、中型血清检出率 95.4% ,重型、极重型 检出率较低 病原学检查: 病毒分离:第一周内死亡患者脑组织 ( 脑脊液、血 ) 用于回顾性诊断 核酸检测:
30
治 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
31
治 疗 一般治疗 病人住院隔离,防蚊。 昏迷护理。保护角膜。 昏迷抽搐防护舌咬伤。 水电解质平衡与能量供给
32
高热 抽搐 呼吸衰竭 对 症 治 疗 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及时处理
33
对症治疗 高热的治疗:设法将体温控制在 38 ℃左右。 物理降温为主:冰枕、冰敷、醇浴或冰盐水灌肠 药物降温为辅:口服阿司匹林 安乃近滴鼻 肛内给消炎痛等 亚冬眠: ( 用于高热并抽搐频繁的患者 ) 氯丙嗪或异丙嗪各 0.5 ~ 1.0mg/(kg · 次 ) 肌注, q4 ~ 6h 一次,配合物理降温 持续 3 ~ 5 天, 保持呼吸道通畅
34
对症治疗 惊厥与抽搐的治疗 脑水肿 : 脱水,合用激素、利尿 呼吸道阻塞 : 吸痰、给氧、气切 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热 : 降温 脑实质损害 : 镇静剂,安定,水合氯醛 E 亚冬眠疗法 苯巴比妥预防
35
对症治疗 呼吸衰竭 脑水肿 : 脱水 中枢性呼吸衰竭 : 呼吸兴奋剂 ( 洛贝林、尼可刹米 ) 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 : 东莨菪碱、 654-2 、酚妥拉明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必要时切开或插管
36
治 疗 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治疗 高压氧 功能锻炼 理疗、按摩、针灸、体疗
37
预 防 — 防蚊、灭蚊、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 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或地鼠肾细胞减毒活疫苗。抗 体阳转率 85%~100% ,保护率 85%~ 98% 。 6 月 ~12 月婴幼儿为主要接种对象。初种 2 次, 0.5 ml, 隔 1~2 周。初入疫区进行初种。流行前一月完成 接种
38
常用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及脑部炎症有关 意识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损害、 抽搐 / 惊厥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衰竭有关
39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呼衰;意识; 抽搐、惊厥;颅内压 ↑ 、脑疝;出入液量; 并发症 对症护理、治疗护理:甘露醇滴速;保持 呼吸道通畅;高热处理;使用安定等镇静 药注意呼吸抑制副作用。 休息、环境:注意安全,避免诱发惊厥 生活护理:清洁、皮肤、营养
40
课后练习 患儿 6 岁,发热、头痛、恶心 5 天,伴抽搐、意识障 碍 2 天,于 2001 年 8 月 10 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 T40.5 ℃,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 激征阳性。血常规: WBC14×109 / L ,中性 86 %, 血小板 180×109 / L ,尿常规未见异常。 ( 1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中毒性菌痢(脑型)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结核性脑膜炎 D. 流行脑脊髓膜炎 E. 散发性脑炎
41
答案:( B ) 解析:乙脑的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资料:大多数病例集中在 7 、 8 、 9 三 个月, 10 岁以下儿童多见。 2. 临床特点: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征阳性等脑实质病变表 现为主,脑膜刺激征较轻。 3.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脑脊液检查呈无菌性脑膜炎等;血清学检查,尤特 异性 IgM 抗体测定可助确诊。 课后练习
42
( 2 )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A. 轻型 B. 普通型 C. 重型 D. 极重型 E. 未分型 答案:( C ) 解析:乙脑按病情轻重如发热、精神神经症状、呼吸衰竭情况分以 下类型。 1. 轻型:体温 38 ~ 39 ℃,神志清楚,无抽搐,病程 5 ~ 7 天;易误、 漏诊。 2. 普通型:最常见。体温 39 ~ 40 ℃,嗜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或病 理反射,病程约 7 ~ 10 天,预后良好。 3. 重型:体温 40 ℃以上,昏迷、反复或持续性抽搐,浅反射消失, 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反射阳性,可有肢体瘫痪或呼吸衰竭,病程 多在 2 周以上。恢复期可有精神神经症状,少数留有后遗症。 4. 极重型:又称暴发型。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体温 1 ~ 2 天内可升 至 40 ℃以上,反复或持续性强烈抽搐。深度昏迷,迅速出现脑疝及中枢 性呼吸衰竭,多在极期死亡或留有严重后遗症。 课后练习
43
( 3 )下列治疗措施哪项不合理 A. 吸氧 B. 插胃管给予一定量的饮食 C.20 %甘露醇脱水 D. 亚冬眠疗法 E. 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答案:( E )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乙脑患者都采用大剂量抗 生素预防治疗。当乙脑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根据 病情选用抗生素。 课后练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