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
鲁 迅
3
中国现代文学的 奠基人 半个世纪以前, 发出了来自铁屋 的呐喊,开辟了 我国小说发展的 新时代。
4
鲁迅( 1881 —— 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 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18 岁以前, 先后在本宅家塾和三味书屋读书, 1893 年离家到南 京求学, 1902 年赴日本留学 , 1909 年回国 。鲁迅 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他在《自题小像》一诗中 表达了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正是这种情感驱使 ,鲁迅为了中国的维新而去日本 学医,后来弃医从文回国后奋身投入了辛亥革命的 宣传活动,甘当新文化运动的一名小卒, 20 年代后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大声呐喊。
5
1881 年 9 月 25 日,鲁迅诞生在这里。
6
( 1903 年摄于日本东京)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黯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诗稿. 自题小像> 注:鲁迅 1902 年 1 月毕 业于南京矿物铁路学堂, 4 月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 学时,鲁迅毅然剪掉发辫, 拍摄了这张照片,并赠许寿 裳。
10
百 草 园百 草 园
15
绍兴 为父病 看透世态 想投异路 四处忙 南京 求新知 抉择学医 报效祖国 开眼界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 弃医从文 欲救民
16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 深刻反省 唤民众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 思索追寻 泻忧闷 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 作文呐喊 挥战笔
17
对国民的看法和对国民性的批判 ( 1 )基本观点 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 ( 2 )问题的形成及来源 鲁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严峻思考,审视传 统文化,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其对民族更新改 造思考的切入点。
18
( 3 )行动方式:文化批评 通过各种途径,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批判国民性试图达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 是鲁迅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19
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 革命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随后,二次革命 失败,张勋复辟,社会愈来愈黑暗。封建统治的 经济基础和思想体系依然如故,帝国主义仍虎视 眈眈,广大劳动人民依旧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 民,使对辛亥革命的 失败和国内政治的黑暗感到 愤怒、失望的鲁迅也极为振奋。他看到了 “ 新世纪 的曙光 ” ,投入了革命的潮流,向罪恶的封建制度 和封建伦理道德发起了冲锋,挥笔写了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0
《狂人日记》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 一篇现代型短篇白 话小说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 创作的开端。
21
鲁迅自己说,这篇小说 “ 意在暴露家族 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 。作品发表后,产 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它表现了新文 化运动的彻底反封建精神,也显示了 文学革命提倡的 “ 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 ” 的实质,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 的地位。
22
1 、翻译小序。 2 、提问:作者写的这段小序,对这篇 小说来说,在写作上、内容上有什么 作用?
23
一、在写作上 1 、交代了作者与 “ 狂人 ” 的关系,介绍了 “ 狂 人 ” 的病症以及 “ 狂人 ” 的日记,说明了小说 的形成及其篇名的由来; 2 、有了小序,小说开头就可以省掉对 “ 狂人 ” 的有关情况(他是谁,得了什么病症,结 果怎样等)的许多交代,可以直入正题, 并能使我们对小说的语言 “ 错杂无伦次,又 多荒唐之言 ” ,以及小说既是日记体,而又 “ 不著月日 ” 的特殊表现方式感到真实自然, 易于接受。
24
二、在内容上,对整篇小说具有 提示作用: 1 、交代了 “ 狂人 ” 所患病症是 “ 迫害狂 ” 。 2 、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 供医家研究 ” , 语带双关,从表面上看,是说把它写出来 好让医生研究治疗狂人之症,而实质是要 让有志之士研究我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 礼教的弊病,探求改革社会,救治中华古 国,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的道路。 因而,小序对小说表现中心思想起了画龙 点睛的作用。
25
(一)鲁迅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 (二)吃人意象的演变(写作思路) 1 、吃人问题的提出 —— 历史上的吃人传 统 (题叙、第 1——3 段) 文言文的题叙,是用写实的手法来写的。
26
2 、吃人问题的深化 —— 现实遭遇 的吃人威胁(第 4——10 段) 吃人的网络结构 :赵贵翁 —— 古 久先生 —— 狼子村 ······ 3 、吃人问题的反思 —— 对人性黑 暗的批判(第 11 —— 13 段)
27
鲁迅写狂人,一开始他是认识到中国历史 上有吃人的传统, “ 仁义道德 ” 和 “ 吃人 ” 是 同一范畴的两面。 “ 仁义道德 ” 表面上是维 护人性,实际上它是压抑人性的,所谓 “ 存天理,去人欲 ” ,就是要压制人欲来维 护天理,维护一个规范,一个道德。这是 礼教的核心思想。
28
(三)狂人的形象 1 、战士说 2 、狂人说 3 、狂人兼战士 狂人是一个兼有病狂与 清醒双重特征的反封建 战士的形象。
29
(四) “ 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 1 、语言新 —— 白话 2 、结构新 —— 日记 3 、人物新 —— 疯子 4 、手法新 —— 象征
30
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人物可以不 作详细交待,主人公可以无拘无束地 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情感波澜、意 识流向 更有真实感 “ 迫害狂 ” 作为叙述主体
31
突破传统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 结合的创作方法,为中国小说打开了一个 前所未有、完全陌生的审美视界。 实写人物 —— 用的是现实主义 —— 构成小 说的骨架、血肉 虚写寓意 —— 用的是象征主义 —— 构成小 说的灵魂 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32
《狂人日记》:是写旧家庭制度和礼教 “ 吃 人 ” 问题。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 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凶残性,由封建礼教 所维系的旧家族中,就是父子、兄弟、夫妻之间,也存在着 互吃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揭穿了 “ 仁义道德 ” 的极端虚伪性。而 使作家感到痛心的是许多人并没有这样的觉悟, “ 历来惯了, 不以为非 ” 。而且许多人自己正是被这样残酷地吃掉的, “ 有给 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 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 ” 。而一旦有机会,这被吃的竟 也会去吃人。这是多么可悲!
33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 的是 “ 狂人臆想的世界 ” 。 狂人发病 旁人侧目 家人延医救治 狂人复原 从写实看,狂人的心理是变态的 ,思维荒唐, 语言错杂;但作者赋予狂人的是象征意义,这里 的狂人是一个觉醒者。他发现了封建社会吃人的 本质,呼吁 “ 救救(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 !狂人 虽然 “ 醒 ” 了, 但最终的归宿仍是 “ 然已早愈,赴 某地候补矣 ” 。
34
这篇小说揭露了礼教的 “ 吃人 ” 本质。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 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 “ 吃人 ” 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 这篇小说还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人人 “ 吃人 ” 也 “ 被 人吃 ” 。吃人者不仅有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大哥;也有妇女 和下层人民,他们是受礼教残害最深重的;也有青年和小孩。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 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 “ 救救孩子 ” 的呼声。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 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 民族现状和前途的 “ 忧愤深广 ” 的特色。
35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现实主义, 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 “ 迫害狂症 ” 者的 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同时作 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 环境以象征意义。 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 变态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
36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它以彻底 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 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艺术形式上,西 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 变态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成 熟的白话,具有现代意味。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