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高考语文怎么了? —— 从语文成绩的角度来观察 二、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 从复习备考的角度去准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高考语文怎么了? —— 从语文成绩的角度来观察 二、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 从复习备考的角度去准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一、高考语文怎么了? —— 从语文成绩的角度来观察 二、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 从复习备考的角度去准备

3 一、高考语文怎么了? 高考成绩取样分析 人数: 972 (文理) 语文均分: 108.2 分 其中 120 分以上人数 67 人 客观题均分: 18.7 分 其中满分人数: 52 人 大阅读均分: 17.2 分 作 文均分: 43.1 分 其中 50 分以上人数: 6 人 ( 2012 年安徽省语文均分: 94.4 分)

4 一、高考语文怎么了? 高考成绩取样分析 客观题 + 大阅读 + 作文= 18.7+ 17.2+ 43.1 = 79 客观题 + 大阅读 + 作文= 27+ 24+ 60 = 111 失分: 111 - 79 = 32 分 满分 150 -均失分 32 = 118 分 结论:语文高考要得高分太难了。

5 一、高考语文怎么了? 原因探秘 1. 语文高考的命题模式让语文难得高分。 客观题分值 27 分,占 18% ,比重过低。 主观题(不含名句默写 6 分) 117 分,占 78% ,比重过大。 考生书写量较大(约 1300 - 1500 ),减少了思考的时间。 2. 语文高考的阅卷方式让语文难得高分。 时间偏紧,人员偏紧,下手偏紧 …… 怎一个 “ 紧 ” 字了得!

6 二、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一、研究安徽七年高考的命题及规律, 做到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二、研究全国各地高考的典型试题,在 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抓好高三的课堂教学,做到求实 效、有张弛、生意趣。

7 七年安徽语文卷综述 “ 阅读一般论述性文章 ” 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1. 理解 B ( 1 )理解概念的含义 ( 2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综合 C ( 1 )筛选并整合信息 ( 2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 ( 3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4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8 七年安徽语文卷综述 ( 1 )理解概念的含义:考 7 次(说明或论述的对象) ( 2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考 2 次( 06 年, 08 年) ( 3 )筛选并整合信息:考信息推断( 06 年, 07 年) 考原因对错( 09 年, 10 年) ( 4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考 2 次( 11 年, 12 年) ( 3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 3 次( 07 年, 09 年, 12 年) ( 4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考 3 次( 09 年, 10 年, 11 年) 明确对象,推断不考,偏向章法,把握中心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9 七年安徽语文卷综述 鉴赏评价 D (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 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的鉴赏,侧重于 领会语言艺术的特色;表达技巧的鉴赏,侧重于分 析突出的表现手法。 (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创作的有关背景, 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 倾向。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

10 七年安徽语文卷综述 2006 宋词一首考点:内容、结构和表现 2007 清词一首考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 2008 宋诗一首考点:思想感情和炼字 2009 元词一首考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 2010 唐诗一首考点: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 2011 宋诗一首考点: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 2012 宋诗一首考点:诗歌形象和炼字 读懂诗歌内容,把握情感内涵,品鉴手法运用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

11 七年安徽语文卷综述 理解 B (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 C ( 1 )筛选文中的信息 ( 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12 七年安徽语文卷综述 七年考卷一览 06 .实词:要,则,询,资 虚词:以,于,其,之 07 .实词:遗,示,效,厌 虚词:其,而,则,者 08 .实词:执,务,夺,计 虚词:以,之,所,何 09 .实词:延,谢,过,加 虚词:而,焉,其,与 10 .实词:家,款,年,总 虚词:没有考(信息筛选) 11 .实词:豫,援,爽,归 虚词:之,因,以,乃 12 .实词:笃,向,委,度 虚词:以,则,于,为 说明:内容概括、文意理解与翻译都是必考题型。 立足课本,注意收集,重在翻译训练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13 七年安徽语文卷综述 1. 分析综合 C ( 1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 2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 鉴赏评价 D ( 1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 2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 3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 探究 F (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2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 3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文本阅读

14 七年安徽语文卷综述 2006 散文 考点:内容概括,理解文意并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2007 散文 考点:内容概括,章法,理解文意并概括,修辞的作用 2008 散文 考点:内容概括,比喻内涵,修辞的作用,主旨的把握 2009 小说 考点:概括情节,人物形象分析,细节、景物描写的作用, 探究主旨意蕴 2010 小说 考点:人物形象概括,景物描写的作用,拟题,探究小说的 意蕴和艺术 2011 小说 考点:文脉梳理,人物形象分析,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 作用,小说情节艺术效果的探究 2012 散文 考点:文意理解及信息的筛选,文脉梳理,重要语句在文中 的作用,探究情节的作用和主旨意蕴 紧扣考纲,以散文、小说为阅读文本,考点较稳定 文学文本阅读

15 七年安徽语文卷综述 06 字形、成语、辨识病句、得体、压缩、仿写简明、连贯 07 字形、成语、辨识病句、连贯、词语置换、概括(提问语推断)、概 括 08 字音、成语、辨识病句、得体、压缩、概括、扩写 09 字形、成语、辨识病句、图文转换、连续(对联)、仿写 10 字形、成语、连贯、修改病句、概括、仿写 11 字音、成语、概括、修改病句、仿写、得体 12 字形、成语、辨识病句、概括(下定义)、简明与连贯、连贯与得体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

16 作文 2006 “读”“读” 话题作文有解释 2007 “ 提篮春光看妈妈命题作文无 2008 ” 带着感动出发 “ 命题作文无 2009 由 “ 弯道超越 ” 引发的联想非命题作文给材料 2010 由一首古代哲理诗引发 的联想 非命题作文给材料 2011 “ 时间在流逝 ” 命题作文无 2012 梯子如何放?非命题作文给材料 七年安徽语文卷综述

17 保持平稳渐进的命题走向 (题型、结构、难易度 …… ) 注重教学与检测的有机结合 (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 ) 注重试题的经典性与创新性结合 (命题材料的选择、命题方式的变化 …… ) 七年高考试题简评

18 ①压缩与概括题基本上很漂亮 (手机短信、人物简介、图文转换、下定义 …… ) ②对联考查很巧妙 ③扩写题把控很好 ④提问语推断题、得体题、仿写题很有质量 简评 语用题简评

19 ①论述类文本题以 2009 、 2010 、 2011 、 2012 年为最佳 ②古代诗歌近三年的题较好 ③文学类文本阅读: 2008 、 2010 、 2011 、 2012 出彩 ④作文题: 2006 无难度, 2010 、 2012 有质量 简评 阅读题简评

20 ①规范性的命题对语文教学和高考复习具有指导性 ②《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的方向标 ③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和高考检测的重点内容 ④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评价、使用,是对一线语文 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综合考量 几点体会

21 从改变我们的观念开始 从改变高三的课堂做起

22 心态很重要 多一点思考,少一点盲从。 多一点视野,少一点试卷。 多一点书卷,少一点匠气。 多一点躬耕,少一点浮躁。

23 方法求实效 一、精选例题,用于讲和练。 二、化整为零,多用小快灵。 三、考试说明,最好用到位。 四、写作训练,审题结构先。

24 1 、 编题(选题、做题、 讲题、命题、评卷)。 2 、阅读。 3 、看影视。 4 、写作。 5 、话题。 我在高考最后三 个月的一般做法 夯实基本功,上好每堂课

25 1 、 编 600 个字音题, 600 个字形题(不用客观题型,各分 6 张 小卷,每周 4 张, 12 次做完)。 2 、从《现汉词典》中选 500 个常用成语,对其语义、范围、色 彩及近义、反义、易混词进行补充,印给学生随身记诵。 3 、从高考、模考题中,按病因各精选 10 题进行修改训练。 4 、从高考、模考题中,按类型各精选语用题 5+5 进行讲和练。 5 、每两天利用早读课时间,复习必修 1 - 5 中的文言文。 6 、精选 20 个文言语段( 100 - 200 字),编成断句、解词、翻 译题型进行训练。 夯实基本功,上好每堂课

26 7 、 从高考、模考题中,按咏物、咏史、怀古、羁旅、思乡、 怀人、写景 …… 各编 2 - 3 个古诗鉴赏题进行精讲、训练。 8 、从高考、模考题中,按写景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等 精选 1+1 进行精讲、训练。 9 、从高考、模考题中,精选 3+3 小说阅读进行精讲、训练。 10 、每周进行一次作文审题、构思的讲析(学生写提纲)。 11 、每两周写一篇作文,选好例文评析。利用早读课时间,复 习必修 1 - 5 中的文言文。 12 、精选名家名篇给学生一些写作范例(初、高中语文课本中 的好文章,时评文章,名家作品),定期印发给学生。 夯实基本功,上好每堂课

27 我 的 观 点 1 、题要经典、讲要透彻、练要精当、评要到位。 2 、少点大考、多点小练、少点随意、多点规范。 3 、写点下水、选点素材、讲点现象、聊点话题。 夯实基本功,上好每堂课

28 我 的 观 点 4 、教师要有强烈的试题收集、研发、命制的意识。 5 、教师要学会从教材中发掘阅读和写作的价值。 如何培养我们自己强烈的试题意识 夯实基本功,上好每堂课

29 Thanks !


Download ppt "一、高考语文怎么了? —— 从语文成绩的角度来观察 二、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 从复习备考的角度去准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