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古代漢語通論之連詞. 一、古代漢語連詞概述  連詞是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虛詞。有的是 表示聯合關係,有的是表示偏正關係。表示 聯合關係的又可細分為表並列、表承接、表 遞進、表選擇等幾類。如: ( 1 )與徐公孰美 ? ( 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3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古代漢語通論之連詞. 一、古代漢語連詞概述  連詞是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虛詞。有的是 表示聯合關係,有的是表示偏正關係。表示 聯合關係的又可細分為表並列、表承接、表 遞進、表選擇等幾類。如: ( 1 )與徐公孰美 ? ( 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3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代漢語通論之連詞

2 一、古代漢語連詞概述  連詞是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虛詞。有的是 表示聯合關係,有的是表示偏正關係。表示 聯合關係的又可細分為表並列、表承接、表 遞進、表選擇等幾類。如: ( 1 )與徐公孰美 ? ( 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3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4 )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

3  表偏正關係的又可分為表因果,表假設、表 目的、表讓步等幾類。如: ( 5 )不事力而養足,人民少而財有餘,故民 不爭。 ( 6 )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 7 )餘嘉其能行古道,作 “ 師說 ” 以貽之。 ( 8 )雖眾,無所用之。

4  先秦古籍中,連詞一般都是單音節的,總的 說來複音連詞還沒有產生, “ 雖然 ” 、 “ 所以 ” 、 “ 然則 ” 、 “ 然而 ” 等雖然已經有了,但是它們 是短語,而不是詞;意義也同後代有區別, 如 ( 9 )王曰: “ 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雲梯, 必取宋。 ( 10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11 )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 12 )頒白者不負載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 二、重要的連詞 (一)連詞 “ 與 ” 連詞 “ 與 ” 是由動詞虛化而來的。動詞 “ 與 ” 有 “ 參 與 ” 、 “ 給與 ” 的意思。 “ 與 ” 是古代漢語中使用得很 多的並列連詞,它一般只用來連接並列的名詞、 代詞、或名詞性的短語。如; 連詞 “ 與 ” 是由動詞虛化而來的。動詞 “ 與 ” 有 “ 參 與 ” 、 “ 給與 ” 的意思。 “ 與 ” 是古代漢語中使用得很 多的並列連詞,它一般只用來連接並列的名詞、 代詞、或名詞性的短語。如; ( 1 )蜩與學鳩笑之曰。 ( 2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 3 )吾與女(汝)同好棄惡,複修用德,以追念 前勳。 ( 4 )凡有爵者與七十者與未齔者,皆不為奴。

6  一般說來,連詞的 “ 與 ” 前後兩個名詞或體詞 性的詞或短語是並列的關係,而介詞 “ 與 ” 前 後兩個名詞或體詞性的詞或短語的關係不是 並列的關係。但是,是不是並列關係有時也 不容易分辨。如: ( 5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 ( 6 )誇父與日逐走。 ( 7 )王稽遂與範雎入咸陽。

7 (二)連詞 “ 而 ” “ 而 ” 字是古代漢語中用的最廣泛、最靈活的一個連 詞。它既可以連接詞與詞,短語和短語,又可以連 接兩個分句。連詞 “ 而 ” 的用法主要有三種: “ 而 ” 字是古代漢語中用的最廣泛、最靈活的一個連 詞。它既可以連接詞與詞,短語和短語,又可以連 接兩個分句。連詞 “ 而 ” 的用法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用在聯合結構裏,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形容 詞性、動詞性的短語,表示兩種性質或行為的聯繫。 ( 1 )美而豔。 ( 2 )敏於事而慎於言。 ( 3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 4 )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8  “ 而 ” 字有時偶爾也連接名詞性短語,但是這 是有條件限制的,如: ( 5 )蟹六跪而二螯。  “ 而 ” 字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也可以連接兩 個主謂結構,表示兩件事情的聯繫,如: ( 6 )任重而道遠。《論語 · 泰伯》 ( 7 )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 易降北。 ( 8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 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9 “ 而 ” 字的第二種用法是用在偏正結構裏, 連接狀語和謂語動詞。如 ( 9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10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 11 )太后盛氣而揖之。 ( 12 )未至,道渴而死。 ( 13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 14 )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 則馳然而臥。

10 “ 而 ” 字的第三種用法是用在主謂結構 裏,連接主語和謂語。 ( 15 )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 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 ( 16 )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 17 )意而安之,願假冠以見;意如不安, 願無變國俗。

11 (三)連詞 “ 則 ” 連詞 “ 則 ” 主要是連接句和句,有時也可以連 接詞和詞,短語和短語。連接的兩個成分從 意義上來看,既可以表示順承關係,也可以 表示轉折關係。 連詞 “ 則 ” 主要是連接句和句,有時也可以連 接詞和詞,短語和短語。連接的兩個成分從 意義上來看,既可以表示順承關係,也可以 表示轉折關係。 表示順承關係的; 表示順承關係的; 第一種表示兩事在時間上相承。如: 第一種表示兩事在時間上相承。如: ( 1 )戰則請從。 ( 2 )聞令下,則各以其學戰之。 ( 3 )此印者才畢,則第二版已具。

12 第二,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聯繫. ( 4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 5 )先生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 ( 4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 5 )先生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 ( 6 )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 則雖壯,見舟而畏之。 ( 6 )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 則雖壯,見舟而畏之。 第三,表示假設,有 “ 如果 ” 、 “ 假設 ” 的意 思。 ( 7 )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 8 )項王乃謂海春侯大司馬曹咎等曰: “ 謹守 成皋!則漢欲挑戰,慎勿與戰。 ”

13  表示轉折關係的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 “ 則 ” 字連接的後一成分,不是表示前一成分所產 生的結果,而是陳述一種事先沒有估計到的 情況。 ( 9 )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 10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 “ 則 ” 字表示轉折關係的第二種用法是用在讓 步分句中。  ( 11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 ( 12 )善則善矣,未可以戰也。

14 (四)連詞 “ 之 ”  “ 之 ” 字本身是一個指示代詞,由於它經常用來複指, 因而發展成了連詞。 “ 之 ” 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連接定 語和中心語,表示領屬關係或修飾關係。 ( 1 )是炎帝之少女。 ( 2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 “ 之 ” 字的第二中用法是插在主謂結構中間,使這個 主謂結構變成名詞性的偏正結構,用作句子的主語、 定語、狀語。 ( 3 )天之棄商久矣。

15  作業: 1 .掌握重要連詞的用法。


Download ppt "古代漢語通論之連詞. 一、古代漢語連詞概述  連詞是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虛詞。有的是 表示聯合關係,有的是表示偏正關係。表示 聯合關係的又可細分為表並列、表承接、表 遞進、表選擇等幾類。如: ( 1 )與徐公孰美 ? ( 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3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