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而优则仕 —— 话说孔子的为官之道 龚兴芳 2014 年 4 月 23 日 客家讲坛第 33 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而优则仕 —— 话说孔子的为官之道 龚兴芳 2014 年 4 月 23 日 客家讲坛第 33 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而优则仕 —— 话说孔子的为官之道 龚兴芳 2014 年 4 月 23 日 客家讲坛第 33 讲

2

3 一、学而优则仕  子夏曰: “ 仕而优则学,学而 优则仕。 ” (《论语》 1913 )

4

5

6

7

8

9  冉雍,字仲弓,伯牛之宗族,生 于不肖之父,以德行著名。 (《孔子家语 七十二弟子解》 )  子曰: “ 雍也可使南面。 ” (《论语》 61 )

10

11 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 “ 吾斯之 未能信。 ” 子说。 (《论语 公冶长》 56 )

12

13 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 也喭。 (《论语 先进》 1118 ) 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 “ 贼夫人之子。 ” (《论语 先进》 1125 )

14 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 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 (《论语》 1532 )

15  内部条件 ——“ 学而优 ” ;  外部条件 —— ???

16  二、要看 “ 邦有道 ” 还是 “ 邦无 道 ”

17

18  “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 耻也。 ” (《论语》 141 )

19  “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 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 (《论语》 813 )

20  明白时势,善于保全自身 —— 孔子赞许。

21  史鱼 : 名,字子鱼。 “ 尸谏 ” 。  蘧伯玉: “ 不欺暗室 ” 。

22

23  “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 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 (《论语》 157 )

24  不明时势,不懂全身避祸 —— 孔子惋惜。  鲍牵:春秋时齐国大夫,也就 是鲍庄子,是鲍叔牙的曾孙。

25  刖 : 古代砍脚的酷刑。

26  古之士者,国有道则尽忠以辅 之,国无道则退身以避之。 ” (《孔子家语 · 正论解》)

27

28  “ 入是国也,言信于群臣,而留 可也;  “ 见忠于卿大夫,则仕可也;  “ 泽施于百姓,则富可也。 ” ( 《孔子家语 · 致思》)

29  做官原则 ???

30 三、坚守职责  1 、守道不如守官  “ 善哉!守道不如守官。君子 韪之。 ” (《孔子家语 正论解》 )

31

32 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 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 不往也。 (《孟子 滕文公下》和《万章下》)

33  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 《论语 泰伯》 814 ) (《宪问 1426 》 )

34

35  韩昭侯:战国时韩国的国君。  典衣:掌管衣服的官员;  典冠:掌管帽子的官员。

36  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 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 (《韩非子 二柄第七》)

37  反面 ——“ 不在其位,不谋其 政 ” ;  正面 ——“ 在其位 ” ,要 “ 谋其 政 ” 。

38  “ 伴君如伴虎 ” 。  君臣关系???

39 四、处理好君臣关系  1 、君礼臣忠 —— 相辅相成 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论语》 319 )

40 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 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 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 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孟子 离娄篇下》)

41  君臣如此,上下级之间呢???

42  2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 坚持原则  “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 可则止。 ” (《论语》 1124 )

43 3 、事君数辱 —— 距离产生美  “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 斯疏矣。 ” (《论语》 426 )  “ 数 ” ,音shu ò ,屡次、多 次,引申为烦琐。

44

45  “ 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 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 足以成礼。 ” (《孔子家语 好生第十》)

46  4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 鸟 —— 保持人格独立  “ 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 ” (《史记 孔子世家》)  “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乎? ” (《孔子家语 正论解》)

47  仲叔圉:即孔文子,卫国卿。 太叔疾:即世叔齐,卫国大夫。

48  “ 在其位,谋其政 ” 。如何做一 个好官?

49 五、具体做法  1 、惜才用才

50

51  ( 1 )周公诫伯禽  “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 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 贤人。 ” (《史记 鲁周公世家》)

52  “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 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 也。无求备于一人。 ” ( 《论语》 1810 )

53  爱才、惜才、用才 。

54 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 之曰: “ 予所否者,天厌之! 天厌之! ” (《论语 628 》)

55  ( 2 )卫灵公待士  “ 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 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 丧? ” (《论语》 1419 )

56  卫灵公 :  “ 无道 ”;  “ 贤君 ” 。

57  公子渠牟:爱而任之;  士曰林国者:贤而尊之;  士曰庆足者:悦而敬之;  大夫史鰌:郊舍三日,琴瑟不 御,必待史鰌之入而后敢入。 (《孔子家语 贤君》)

58  ( 3 )善善恶恶而亡

59

60  “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 去。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 则怨之;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 则仇之。 ” (东汉 桓谭 《新论》)

61  2 、正名 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 (《论语 1211 》)

62

63  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 蒯聩:灵公儿子,出公父亲。 被卫灵公驱逐出国。

64 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 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论语》 133 )

65  “ 君取于臣谓之取;与于臣谓 之赐。臣取于君,谓之假;与 于君,谓之献。 ” (《孔子家语 正论解》)

66  3 、畅通言路 —— 多听百姓心 声(现在叫走群众路线)

67

68

69  “ 子产不毁乡校 ”  “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 否者,吾则改之。 ”

70  “ 我闻忠言以损怨,不闻立威 以防怨。防怨犹防水也。 ” (《孔子家语 正论解》)  “ 古之遗爱 ” 。

71

72  4 、富民 —— 苛政猛于虎  “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礼记 檀弓下》)  “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暴虎。 ” (《孔子家语 正论解》)

73  “ 庶矣哉! ”  “ 富之。 ”  “ 教之。 ” (《论语》 139 )

74  彻 :西周奴隶主国家的田税 制度。(旧注曰: “ 什一而税 谓之彻。 ” )

75  “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 不足,君孰与足? ” (《论语》 129 )

76  “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 其薄。 ” (《左传 哀公十一年》)

77 孔子的 “ 为官之道 ” 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 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孟子 公孙丑上》)

78 孔子的 “ 为官之道 ”  做官条件 :“ 学而优 ” 、 “ 邦有道 ” ;  做官原则: “ 守道不如守官 ” 、 “ 不在 其位,不谋其政 ” ;  君臣关系: “ 君礼臣忠 ” 、 “ 以道事 君 ” 、 “ 事君数辱 ” 、 “ 独立人格 ” ;  具体做法:惜才爱才、端正名分、 畅通言路、薄敛富民。

79  谢谢大家!  祝读者朋友:  读书快乐!身心健康!


Download ppt "学而优则仕 —— 话说孔子的为官之道 龚兴芳 2014 年 4 月 23 日 客家讲坛第 33 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