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莺公 邬 Modified 8年之前
1
中國思想史 第九章 荀子 主講人:胡順萍
2
目次 一、荀子與孟子之關係 一、荀子與孟子之關係 二、思想特徵 二、思想特徵 三、天論 三、天論 四、性惡論 四、性惡論 五、政治思想 五、政治思想 六、認識論 六、認識論 七、邏輯思想 七、邏輯思想 八、荀學的影響 八、荀學的影響
3
一、荀子與孟子之關係之一 不同: 不同: 對天的關係 對天的關係 孟子-天主宰萬物 孟子-天主宰萬物 荀子-天人之分(天人之間沒有很深的關係) 荀子-天人之分(天人之間沒有很深的關係) 對學之觀念 對學之觀念 孟子-「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矣」 注重內心修養活動,不強調讀書。 注重內心修養活動,不強調讀書。 荀子-「知明然後行修」 荀子-「知明然後行修」 強調「積學」,才能知明。 強調「積學」,才能知明。 注重經驗知識之吸收。 注重經驗知識之吸收。
4
一、荀子與孟子之關係之二 政治思想方面 政治思想方面 孟子-輕君 孟子-輕君 荀子-尊君 荀子-尊君 國君須「至強、至明、至辨(辯)」 國君須「至強、至明、至辨(辯)」 (積學才可得到) (積學才可得到) 人性論方面 人性論方面 孟子-人性本善(先驗) 孟子-人性本善(先驗) 荀子-人性是自然,無所謂善惡,「順是」(順著 環境)則變「性惡」(經驗論) 荀子-人性是自然,無所謂善惡,「順是」(順著 環境)則變「性惡」(經驗論)
5
一、荀子與孟子之關係之三 相同: 相同: 推崇周公、孔子 推崇周公、孔子 政治思想-尚同、貴民、德治、革命 政治思想-尚同、貴民、德治、革命 經濟思想-減少賦稅、均平 經濟思想-減少賦稅、均平 厭惡縱橫之術、詭辯思想 厭惡縱橫之術、詭辯思想
6
二、思想特徵之一 理智主義 理智主義 主觀(直觀)-孔、孟、陸象山(尊德性) 主觀(直觀)-孔、孟、陸象山(尊德性) 客觀(理智)-墨、荀、朱熹(道問學) 客觀(理智)-墨、荀、朱熹(道問學) 〔 用思辯法則考慮問題〕 〔 用思辯法則考慮問題〕 人與其他(禽獸)動、植物之別 人與其他(禽獸)動、植物之別 孟子-人與禽獸之距幾希」 孟子-人與禽獸之距幾希」 唯「道德心」-存心 唯「道德心」-存心 理想的道德主義(考慮問題以道德為前提) 理想的道德主義(考慮問題以道德為前提) 荀子 荀子 水火-氣(物質) 水火-氣(物質) 植物-氣+生(生命) 植物-氣+生(生命) 動物-氣+生+知(知覺) 動物-氣+生+知(知覺) 人-氣+生+知+義(辨別是非善惡之能力) 人-氣+生+知+義(辨別是非善惡之能力) (行為之準則) 「人是理性的動物」 「人是理性的動物」
7
二、思想特徵之二 知行問題 知行問題 孟子 孫中山(皆有討論知行問題) 孟子 孫中山(皆有討論知行問題) 孟子-因為性善,所以由「知」即可貫徹到「行」 的行為上,知行是一貫的(即知即行),知行關係 密切。 孟子-因為性善,所以由「知」即可貫徹到「行」 的行為上,知行是一貫的(即知即行),知行關係 密切。 仁、義、禮、智先天就有,一實踐它,就可顯現出 來。 仁、義、禮、智先天就有,一實踐它,就可顯現出 來。 荀子 荀子 知 ── 行「知明然後行修」 知 ── 行「知明然後行修」 ( 積學 ) ( 積學 ) 此轉化工夫是孟子所沒有的。 此轉化工夫是孟子所沒有的。
8
二、思想特徵之三 隆禮義 隆禮義 何謂禮義? 何謂禮義? 禮:一如周文,上至法令制度,下至個人生活規範。 禮:一如周文,上至法令制度,下至個人生活規範。 義:行為的指導原則(規範)。 義:行為的指導原則(規範)。 隆禮義的內容 隆禮義的內容 禮的節文,很難適應多變的社會 禮的節文,很難適應多變的社會 雖然禮的節文變化很大,但是禮的精神是永遠不變 的。 雖然禮的節文變化很大,但是禮的精神是永遠不變 的。 「節文可隨時代而變,然其精神不變」 「節文可隨時代而變,然其精神不變」
9
二、思想特徵之四 天生人成 天生人成 天人之分 天人之分 天是自然,與人之吉凶禍福沒有關係。 天是自然,與人之吉凶禍福沒有關係。 因為「天是自然」,所以人性也是自然。 因為「天是自然」,所以人性也是自然。 而且「天生人成」,治理人之權,就落在人君或聖王之身上。 而且「天生人成」,治理人之權,就落在人君或聖王之身上。 人君、聖王之所以能治理天下,乃因他們能運用「禮 義」,而不是完全靠道德之成就。(與孔、孟不同) 人君、聖王之所以能治理天下,乃因他們能運用「禮 義」,而不是完全靠道德之成就。(與孔、孟不同) 要能有效的運用「禮義」,必須靠「積學」的工夫。 要能有效的運用「禮義」,必須靠「積學」的工夫。 故學習為最重要之事,故曰「人成」。 故學習為最重要之事,故曰「人成」。
10
二、思想特徵之五 批評精神 批評精神 《莊子.天下篇》 《莊子.天下篇》 《孟子》各篇皆有批評(價值判斷) 《孟子》各篇皆有批評(價值判斷) 《荀子》(學術批評) 《荀子》(學術批評) <非十二子>(墨子-尚同; <非十二子>(墨子-尚同; 孟子-性善; 孟子-性善; 老子、莊子-無為; 老子、莊子-無為; 申不害-重勢(權力); 申不害-重勢(權力); 《莊子.天下》篇與《荀子.非十二子》篇: 《莊子.天下》篇與《荀子.非十二子》篇: 是中國最早「學術思想史」之論文。 是中國最早「學術思想史」之論文。 至漢‧司馬遷<論六家要旨> 至漢‧司馬遷<論六家要旨> 《漢書藝文志‧諸子類》。 《漢書藝文志‧諸子類》。
11
三、天論之一 天的自然義(受老、莊之影響) 天的自然義(受老、莊之影響)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 應之以亂則凶 …… 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 應之以亂則凶 …… 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是自然現象,不干涉人事,吉凶禍福皆人自己招引 來的。 天是自然現象,不干涉人事,吉凶禍福皆人自己招引 來的。 星墜木鳴 …… 皆自然現象。奇怪可也,不必害怕。 星墜木鳴 …… 皆自然現象。奇怪可也,不必害怕。 天道自然義之意義: 1、 破除迷信 2、產生科學思想 人與天(自然)之感情必須要切斷。 人與天(自然)之感情必須要切斷。 「天人之分」、「天生人成」 「天人之分」、「天生人成」
12
三、天論之二 制天用天 制天用天 大天而思之,孰與(到不如)物畜而制之; 大天而思之,孰與(到不如)物畜而制之;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 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 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智能)而化(改變) 之。 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智能)而化(改變) 之。
13
四、性惡論之一 現代人類學家對人性之分析 現代人類學家對人性之分析 基本人性(人的本能) 基本人性(人的本能) 食物、口渴、睡眠、排泄、休息、喜怒哀樂之情緒。 食物、口渴、睡眠、排泄、休息、喜怒哀樂之情緒。 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 國民性 國民性 長期的社會文化、經濟環境等的熏陶之下所形成 長期的社會文化、經濟環境等的熏陶之下所形成 社會 社會 文化 文化 經濟 經濟 教育 教育 個性(屬於個人獨有的性格) 個性(屬於個人獨有的性格) 傑出人物其個性往往較特殊 傑出人物其個性往往較特殊 平常人之個性較不明顯 平常人之個性較不明顯 每個人皆有與別人不同的行為傾向 每個人皆有與別人不同的行為傾向 吸收經驗
14
四、性惡論之二 荀子的人性論 荀子的人性論 人性是本能 人性是本能 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此人 之情性也。 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此人 之情性也。 目辨黑白、美惡, 目辨黑白、美惡, 耳辨音聲清濁, 耳辨音聲清濁, 口辨酸甜苦辣, 口辨酸甜苦辣, 鼻辨芬芬腥臊, 鼻辨芬芬腥臊, …… 是人之生而有之也。 …… 是人之生而有之也。
15
四、性惡論之三 性惡如何產生? 性惡如何產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順基本人 性發展下去才變惡),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順基本人 性發展下去才變惡),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 因人之縱欲(順是)而不知節制,所以才變成 性惡。 因人之縱欲(順是)而不知節制,所以才變成 性惡。 人受環境影響才變惡-(經驗論) 人受環境影響才變惡-(經驗論) (荀子強調人性變惡而特別提出加以討論,其 原因是要加強「性惡」說,此一誤解之產生, 荀子之言論要負導向之責任。) (荀子強調人性變惡而特別提出加以討論,其 原因是要加強「性惡」說,此一誤解之產生, 荀子之言論要負導向之責任。)
16
四、性惡論之四 如何來對治性惡? 如何來對治性惡? 「教化」-禮義 「教化」-禮義 誰來執行教化? 誰來執行教化? 聖人與君子 聖人與君子 執行教化的方法 執行教化的方法 靠習俗 靠習俗 靠個人之積學 靠個人之積學
17
五、政治思想之一 著眼於「君臣關係論」 著眼於「君臣關係論」 尊君 尊君 為君的三個基本條件-至強、至明、至辨 為君的三個基本條件-至強、至明、至辨 善群(保持政治社會的和諧)的方法-四統(四種 原則) 善群(保持政治社會的和諧)的方法-四統(四種 原則) 善生養人(民生問題) 善生養人(民生問題) 善班治人(設官分職) 善班治人(設官分職) 善顯用人(提拔人才) 善顯用人(提拔人才) 善藩飾人(為人設想) 善藩飾人(為人設想) 對人要有「同情的了解」
18
五、政治思想之二 臣道 臣道 人臣有四類 人臣有四類 態臣:取寵乎上(蘇秦、張儀)-亡 態臣:取寵乎上(蘇秦、張儀)-亡 篡臣:不忠於君,結黨營私(孟嘗君)-危 險 篡臣:不忠於君,結黨營私(孟嘗君)-危 險 功臣:忠君愛民(管仲、孫叔敖)強 功臣:忠君愛民(管仲、孫叔敖) — 強 聖臣:(可遇不可求):具有功臣之條件外, 危急時有應變之能力(伊尹、姜太公)-王 聖臣:(可遇不可求):具有功臣之條件外, 危急時有應變之能力(伊尹、姜太公)-王
19
五、政治思想之三 事君之方法 事君之方法 忠 大忠-以德化君 大忠-以德化君 次忠-以德補君之不足 次忠-以德補君之不足 下忠-諫君而觸君之怒 下忠-諫君而觸君之怒 諫 向國君進言,用則留,不用則去。 向國君進言,用則留,不用則去。 爭 向國君進言,用則留,不用則死。 向國君進言,用則留,不用則死。 輔 國家有危難,聯合群臣,使國轉危為安。 國家有危難,聯合群臣,使國轉危為安。 拂 表面上是抗君、反君,實際上可使國家「轉危為安」。 表面上是抗君、反君,實際上可使國家「轉危為安」。
20
五、政治思想之四 富強政策 富強政策 節用以亂,裕民以政; 節用以亂,裕民以政; 不知節用,裕民則民貧, 不知節用,裕民則民貧, 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貴民革命 貴民革命 貴民愛民 貴民愛民 養人之欲,給人之求。(滿足人民的欲望、需求) 養人之欲,給人之求。(滿足人民的欲望、需求) 當時之國君不能愛民: 當時之國君不能愛民: 搜刮民財 搜刮民財 苦於重稅 苦於重稅 不便民(關市征稅) 不便民(關市征稅) 當時之國君皆「咎由自取」 當時之國君皆「咎由自取」 革命 革命 爆發
21
五、政治思想之五 革命說 革命說 孟子-貴族、聖人可以革命 孟子-貴族、聖人可以革命 荀子-指桀、紂為反道德,亂禮義,禽獸之行 天下人去之也。 荀子-指桀、紂為反道德,亂禮義,禽獸之行 天下人去之也。 隱約鼓吹全民革命。 隱約鼓吹全民革命。
22
六、認識論之一 能知(主體)所知(客觀)之探討 能知(主體)所知(客觀)之探討 所以知之在人者(能知),謂之知;知有所合(所 知),謂之智(知識)。 所以知之在人者(能知),謂之知;知有所合(所 知),謂之智(知識)。 凡以(可)知(能知),人之性也,可以知(所知), 物之性也。 凡以(可)知(能知),人之性也,可以知(所知), 物之性也。 認知心本身之探討(思想較精緻) 認知心本身之探討(思想較精緻) 界定心的特徵: 界定心的特徵: 人何以知道? 人何以知道? 曰:心 曰:心 心何以知道? 心何以知道? 曰:虛壹而靜 曰:虛壹而靜
23
六、認識論之二 何謂虛壹而靜: 何謂虛壹而靜: 不以所已藏(已吸收之經驗)害所將受叫「虛」 不以所已藏(已吸收之經驗)害所將受叫「虛」 心之無限性(不要受限於舊有的經驗上) 心之無限性(不要受限於舊有的經驗上) 不以夫一(彼一)害此一叫「壹」 不以夫一(彼一)害此一叫「壹」 發揮心的超越作用 發揮心的超越作用 不要偏執於已往之經驗,而害了將要吸收之經驗。 不要偏執於已往之經驗,而害了將要吸收之經驗。 不以夢劇亂知(認知活動)叫「靜」。 不以夢劇亂知(認知活動)叫「靜」。 (人的潛意識) 要發揮心的淨化作用 要發揮心的淨化作用
24
七、邏輯思想之一 如何才能建立正確的概念(名實相合) 如何才能建立正確的概念(名實相合) 制名的目的? 制名的目的? 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實辨(清楚) 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實辨(清楚) 名聞而實喻,名之用也。 名聞而實喻,名之用也。 上以明貴賤(好壞),下以辨同異 上以明貴賤(好壞),下以辨同異 名、實作最密切的聯繫 名、實作最密切的聯繫 名稱何以有同有異? 名稱何以有同有異? 天官(受感官之影響) 天官(受感官之影響) 同類的事物,各人的感覺也相似 同類的事物,各人的感覺也相似 眼 耳 口 鼻 心 把同類的歸納在一起,給它一個相同的名字。 把同類的歸納在一起,給它一個相同的名字。 天官對外界不同的事物,而有 不同的感覺。
25
七、邏輯思想之二 制名的原則? 制名的原則? 單(單一的概念) 足以喻(了解)則 單 單(單一的概念) 足以喻(了解)則 單 單不足以喻則兼 (複名) 單不足以喻則兼 (複名) 單與兼無所相避 (有所衝突),則 共(共名) 單與兼無所相避 (有所衝突),則 共(共名) 單(名)-單一之概念
26
七、邏輯思想之三 內涵越大,外延越小 內涵越大,外延越小 內涵:指涉(提及)的對象 內涵:指涉(提及)的對象 「單、兼、共」非指外表之字數,是指內涵而言。 「單、兼、共」非指外表之字數,是指內涵而言。 ( 內涵大 ) 動物 外延大 烏鴉
27
八、荀學的影響之一 《韓詩外傳》 《韓詩外傳》 有不少條目,來自荀子。 有不少條目,來自荀子。 《淮南子.修務篇 》 《淮南子.修務篇 》 高誘注,加「訓」,解釋之意。 高誘注,加「訓」,解釋之意。 談到「修學」(積學)之重要 談到「修學」(積學)之重要 服習積貫 服習積貫 服習積(修學歷程) 服習積(修學歷程) 貫(貫通) 貫(貫通)
28
八、荀學的影響之二 《禮記》(大小戴記) 《禮記》(大小戴記) 《荀子.禮論》:《小戴記‧三年問》 《荀子.禮論》:《小戴記‧三年問》 《荀子.樂論》:《小戴記.樂記》《小戴記.鄉飲 酒義》 《荀子.樂論》:《小戴記.樂記》《小戴記.鄉飲 酒義》 《荀子.哀公》:《大戴記.哀公問五義》 《荀子.哀公》:《大戴記.哀公問五義》 《荀子.勸學》:《小戴記.學記》。 《荀子.勸學》:《小戴記.學記》。 《白虎通》(本名《白虎通義》) 《白虎通》(本名《白虎通義》) 東漢(西漢)石渠閣第一次學術會議 東漢(西漢)石渠閣第一次學術會議 第二次學術會議 白虎觀第二次學術會議 《白虎通》即記載在白虎觀討論今古文之爭,由今古 文家共同承認之觀點。 《白虎通》即記載在白虎觀討論今古文之爭,由今古 文家共同承認之觀點。 (今古文之爭,是爭是否能立學官) (今古文之爭,是爭是否能立學官) 「覺」-知識的增益 「覺」-知識的增益 就可:治(冶)性 就可:治(冶)性 變情 變情 改變性情
29
八、荀學的影響之三 王充 王充 天生人成 天生人成 批評精神 批評精神 宋「程.朱」 宋「程.朱」 承繼荀子之道問學(注重經驗知識之吸收) 承繼荀子之道問學(注重經驗知識之吸收) 明王廷相 明‧王廷相 提倡「聞見之知」-知識之增益 提倡「聞見之知」-知識之增益 (與王陽明時代相近, (與王陽明時代相近, 承陸象山「拋棄聞見之知。」) 承陸象山「拋棄聞見之知。」) 清戴震 清‧戴震 合孟、荀為一家,然較傾向於荀子道問學。 合孟、荀為一家,然較傾向於荀子道問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