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吾共 葛 Modified 8年之前
1
榮格的發展心理學
2
榮格童年 瑞士山區的湍急河流,目睹死亡。 父母親不合,抵制父親的宗教信仰。 做無法解釋和帶有濃厚象徵意義的夢, 並在他神智清醒時,經歷可怕的幻覺。
3
檀城 (mandalas) 檀城呈現的是基本的結合或是整體性,一 條到達人類中心的通道 我必須讓自己隨波逐流而任它隨意帶領,無法預 知它會帶領我到哪裡。然而,當我開始畫壇城時, 我看到每件事,所有我一路遵循的道路,和所有 我走的每一步,都帶領我重回到一個點,也就是 所謂的中點。我逐漸地清楚檀城就是中心。
4
individuation 一生的發展 一號人格與二號人格的相融 陰陽調和的過程 意識與無意識遭逢的過程 自我完成的歷程
5
一生的志業 榮格將他的餘年花在對潛意識和它的象徵 的探索並將之做為研究重心。 他持續對自己和病人的夢境和幻想加以探 索。 他也廣泛地研究許多文化的神話與藝術, 在這些作品中去發覺具有世界性和無意識 的渴望與表達。
6
後來,在我寫《致死者的七次佈道詞》 時,死者又向我提出艱深的問題。他們 自稱「從耶路撒冷歸來,沒有找到尋求 的東西。」這一點在當時頗令我詫異, 根據傳統觀點,死者所知甚多。人們都 有這樣的觀念:死人比我們知多識廣, 因為基督教學說告訴我們,在陰間我們 將要「面對面相見」。但是,顯然死者 的靈魂「知道」的僅是死亡前的東西, 其他一概不知,所以他們才竭力干預生 活,以期享有人們的知識。 「回憶、夢、省思」 p.385
7
我的夢是我母親去世的先兆,我父親在走後二 十六年歸來,想就婚姻問題的見解和信息求教 一位心理學家,因為不久以後他必須重拾這層 關係。顯然,他是處在無時間狀態之中,理解 力未見提升,因此必須求教活著的人,因為活 著的人享有時代變化帶來的好處,對事物會有 新的見解。這個夢的訊息正是如此。我如果探 究其主觀意義的話,應能理解更多;但是,為 什麼我正好在母親逝世前夢見她的死,卻又沒 有預見她的死?這個夢顯然和我父親有關,我 對父親有一種隨著年齡漸增而日益加深的同情。 「回憶、夢、省思」 p.393
8
人格結構 自我與本我的遭逢
9
自我 (The ego) 自我 (the ego) 是意識的同義字, 包含我們對外在世界和本身意識的察覺。 Jung,1933, p.98; Whitmont & Kaufmann, 1973, p.93
10
The persona 是本我的面具,一個人呈現給外在世界的 形象 大部分人表現的「社會人物」是完全不具 有他們個性中最深藏的部分。 有時,他們自己或是別人會感到面具底下 下隱藏著某些實質的個性。
11
The shadow 個性灰暗面,由不敢承認的特徵與感情所組成 總是在我們處於笨拙的情形中被表現出來,比如: 盛怒之後說:「我不是那個意思」。 當我們抱怨有關「這就是我無法忍受人們的一件 事」時,我們也會看到我們個性的灰暗面的投射 ; 暗示了我們是在防禦存在於我們內在的類似這種 特質的意識 大多是負面的,因為與我們正面的自我形象相反 不管是正面或是負面的, 跟它接觸才是最重要的
12
The anima and animus 我們都擁有了男性和女性的特質 在男性浮現在夢中有如「內在的女人」, 也 就是陰性 (the anima) 在女人的體內, 「內在的男人」就被稱為陽 性 (the animus) Jung, 1961, p.380
13
The personal unconscious 個人無意識 大部分的個性灰暗面就存在人的無意識之 中, 與 Freud 的潛意識理論相符。
14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集體無意識
15
榮格相信在內心深處, 都有一個「延續」 和人類共通的集體無意識
16
它是由天生的能量動力和原型的 組織傾向所組合而成
17
我們無法直接的就知道原型, 可是經由 全世界不同種族的神話、藝術、夢和 幻想, 我們可以學到有關原型的意像
18
經由這些意像, 人們試著表達他們內心 深處的渴望和潛意識中的傾向
19
它們包含了大自然之母、有智慧的老 婦、有智慧的老人、動物、重生、死 亡、騙子、巫師和神等的意像
20
不同的文化以多少不同的方式來描述原型這 個主題, 可是人們不分國籍總是被它們所吸引 並對它們感到印象深刻
21
那原型本身就是一種無法被呈現的潛 意識的、存在意識的形式, 而這形式看 似是某些遺傳自心智的結構並能自發 地在任何時間、地點將其放大 基模;天生知覺傾向
22
The Self 「本」我 最重要的原型就是「本」我 (the self), 它代表的 是我們尋求中心、整體、和意義的潛意識 (Jung, 1961, p.386) 。自我是一股內心的衝動想要去平衡 和協調我們正、反面的個性。而這在全世界是被 表現在檀城的畫中, 在檀城中的各個邊的人物是圍 著一個中心點而達到完美的平衡。本我的意念也 被傳達在我們對神、整體和最終意義的表徵的追 求。
23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內向與外向 雖然自我是人生的最終目標, 可是沒有人能 完全達到。 兩極化就是內向與外向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 我們都具有內、外向兩種傾向, 可是卻較傾 向於某一方,而使得另一方沒有被發展到 而淪於潛意識中 (Jung, 1945) 。
24
發展理論 生命的前半期 (The first half of life) 一直到 35 歲或 40 歲,也就是第一個時期, 是一個向外擴張的時期。 對年輕人而言, 太專注於自我懷疑、幻想、 和內在特質並不是特別有利的,因為他們 的任務就是自信而堅定地去符合外在環境 的要求。 (Jung,1933, p.109)
25
The midlife crisis 中年危機 大約在 40 歲時, 心智開始經歷了一次大轉變。 個體感覺到曾看似永恆的目標和野心已不 再具有意義。這個個體時常會感到沮喪、 停滯和不完整,有如某件重要的東西不見 了 榮格說, 這種事還是會發生在那些即使已得 到不少社會成就的人身上
26
男人為了找出脫離停滯之路, 必須注意他的 陰性面 ( 夢中的年輕、神秘女郎 ) 來找到出路 因為就是這陰性面是他至今尚未去欣賞和 發展的,也是必須面對自己另一面 夢的訊息
27
中年男人被一個少年犯和一個看似修道士 卻穿著骯髒、遊民似的男子引導到會議桌。 他們圍桌而坐並給他一些噁心的東西吃, 可 是他還是吃了。 然後他就在地上鑽洞, 而花朵長滿電鑽旁, 並 且電鑽變成一棵開滿花的樹木
28
少年犯和穿著破爛的修道士代表了自我中 被忽略和不被重視的一面, 也就是他一直壓 抑著的個性要素 特別是這個男人將他的宗教傾向視為軟弱 和逃避現實的, 一種會破壞他男子的氣慨的 傾向。在那裡他吃了噁心的東西
29
因為沒有人喜歡看到人格中被壓抑的部分, 相反地, 榮格相信夢非常直接的傳達了潛意 識的意義 這確實意味著我們必須瞭解我們的邪惡傾 向, 所以我們才能夠控制它們而不是受控於 它們 (Jung, 1933, p.l3)
30
individuation 個體化過程:找尋一個人成為其「個人」過程 個體化過程牽涉到的不僅只是達到一定的心靈平 衡, 並也牽涉到將我們從對大眾文化的目標和價值 的遵從中而與以隔開 將重心放在內在的自己。我們從內心感到一般衝 動去傾聽我們的潛意識。 他不再想只是冷靜理智, 也不想在鬧情緒時被縱容, 反而他想以更成熟的方式去探索情感的領域和關 係。
31
促使人們往內探索來檢視他們人生的意義 促使這種內化轉變的就是潛意識,, 被壓抑和沒經驗過的自我方面已長大茁壯, 並嘶喊著要被承認以達到心智的平衡和諧
32
Practical implication 實際生活上的啟示
33
他認為宗教問題 本身就是重要和有意義的 榮格對宗教和精神病這兩種職業舖下 了重要的橋樑
34
連 (Laing) 說, 將精神病的經驗看成只是 不正常和怪異的是不對的 這種態度將科技文化特色化, 而拒絕承 認內在世界的有效性, 反而將外在適應做為唯一的目的
35
連堅稱就其所有的痛楚精神病經驗是 一種有意義的內在歷程和癒合的過程 在這旅程中, 治療師可成為一個指引, 幫 助病人瞭解他們內在象徵
36
評論 (Evaluation)
37
Daniel Levinson ( l977,1978) 發現他大部分的實驗對象大約在 40 或 45 歲 時經歷了危機, 開始經歷「沉寂多年內心的 聲音喧騰地想要被聽到」。 在 30 到 39 歲間的生命結構的必要前提就是 某些特定方面的自我,即對社會的調適和 成就的定位 在 40 到 49 歲的期間,「被忽略的部份的自 我急於做自我表達,並刺激了人們對自己 的生命再做評估」
38
Neugarten (l968, p.140),40 和 40 多歲及 50 和 50 多歲的女人和男人鮮明地「將對外世 界的動力移轉到內心世界的定位」 反省、沉思和自我評估逐漸變得是心智生 命的特色形式 男人「對他們的人際、滋養和感官等方面 的成熟更加敏感 女人也對她們的侵略和自我衝動更加有反 應, 而且也較少感到罪惡感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