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遇不遇的省思 袁宏道《徐文長傳》. 袁宏道生平 袁宏道 (1568 ~ 1610) ,明代文學家, 「公安派」代表,袁宗道二弟。 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 休。荊州公安人。 萬曆二十年 (1592) 中進士,二十三年 選為吳縣令,三十七年,遷稽勳郎中, 赴秦中典試。事畢請假歸裡,定居沙 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遇不遇的省思 袁宏道《徐文長傳》. 袁宏道生平 袁宏道 (1568 ~ 1610) ,明代文學家, 「公安派」代表,袁宗道二弟。 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 休。荊州公安人。 萬曆二十年 (1592) 中進士,二十三年 選為吳縣令,三十七年,遷稽勳郎中, 赴秦中典試。事畢請假歸裡,定居沙 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遇不遇的省思 袁宏道《徐文長傳》

2 袁宏道生平 袁宏道 (1568 ~ 1610) ,明代文學家, 「公安派」代表,袁宗道二弟。 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 休。荊州公安人。 萬曆二十年 (1592) 中進士,二十三年 選為吳縣令,三十七年,遷稽勳郎中, 赴秦中典試。事畢請假歸裡,定居沙 市。

3 袁宏道生平 袁宏道始終無意於仕途,萬曆二十年( 1592 )就 中了進士,但他不願做官,而去訪師求學,遊歷 山川。 某一夜,袁宏道在徐文長同鄉陶望齡家裡,無意 中看到徐文長的詩文,不禁驚呼不已,連熟睡的 僮僕都被吵醒。 在袁宏道和陶望齡的發掘下,徐文長從「名不出 越」而揚名全國。

4 袁宏道:公安派領袖 袁宏道在明代文壇上佔有重要地位。與兄宗道、弟 中道時號三袁,宏道實為公安派領袖。 他的一套系統理論,成為公安派文學綱領。他反對 盲目擬古,主張文隨時變,其目標是去偽存真,抒 寫性靈。 他認為,性靈能導致文章的趣和韻,而它們是由 「無心」或「童子之心」得來的。 他推崇民間的通俗文學是「無聞無識」的「真聲」。 袁宏道的散文極富特色,清新明暢,卓然成家。

5 寫作緣起 徐文長比袁宏道年長 47 歲。 徐文長逝世時 72 歲,袁宏道時 25 歲。 本文作於明萬曆 27 年春,此時徐文長已過世六年。

6 徐渭年少經歷以至瘋狂 一、不幸的童年:庶出、未滿百日即喪父、親母被賣、 嫡母早逝 徐渭是嫡母苗夫人婢女所生,出生百日便逢父亡,依靠繼嫡母苗宜 人而居。在他十歲時,因家道衰落,苗宜人竟遣散他的生母和一批 僕人,這些可能都是徐渭幼小心靈上永遠難以彌補的創傷。 十四歲那年嫡母去世,他不得不投靠同父異母的正出長兄徐淮,這 對他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多舛的命運使他從小形成了獨特的性 格,壓抑、反抗卻又拘束與放縱等矛盾特質。

7 古代妻妾關係 古代妻死後,妾通常可以扶正為妻嗎?

8 通常不行。妻妾地位懸殊,來源不同 《白虎通義》卷下曰:「妻者,齊也,與夫齊體。自天子, 下至庶人,其義一也。」 ─ 夫妻是對等、相等的關係。 妾者,接也,伺人者也。 《儀禮》:「妾之事女君,與婦之事舅姑等 」 。

9 《 禮記‧內則》中有:「聘則為妻,奔則為妾。」聘,既婚禮中 的納徵。妻要經過正式且複雜的程序聘娶,所謂「聘則為妻」。 娶妾則無須這樣的程式,更可以是陪嫁、隨嫁或是買來的女奴。 妾母家和夫家的關係是買賣關係,雙方並無「合兩姓之好」的親 戚關係。 《儀禮.喪服.子夏傳》稱「妾之事女君與婦之事舅姑等」,也 就是說妾對於妻子要像妻子對待公婆一樣的恭順。 後世法律都 規定妻如毆傷妾可以減罪二等,妾毆妻就要加罪一等。 因為迎娶的方式不同,理論上妾永遠不得升到妻的地位。 所以才有「寧為貧婦,不為富妾」的俗諺 ( 明末清初小說《歡喜 冤家》第五卷引)。

10 二、少年即顯露鋒芒畢露的才華 徐渭小時候就顯露出了出眾的才華,六歲時「書一授數百字, 不再 目,立誦師聽。」(《畸譜》)八歲為文援筆立就,「君子縉紳至 有寶樹靈珠之稱,劉晏、楊修之比。」十幾歲時為文,「指掌之間, 萬言可就。」(俱見《上提學副使張公書》)。 但徐渭童年的坎坷經過,尷尬的家庭身分與社會地位,深深地刺激 了徐渭的心靈,使他「性絕警敏」(陶望齡《徐文長傳》)遇事多 疑,而此性格終成病態,後來甚至變為神經分裂。

11 三、青年時期: 喪偶、兄長亡、家產變賣一空 徐渭二十一歲時與潘氏共結連理,並入贅潘家。潘氏善解人意,岳 父也對徐文長愛護備極。徐渭考試雖不得意,但生活尚稱平安順利。 但好景卻不常,二十五歲時長兄因誤食丹藥而死, 又因興訟祖產 變賣一空。 二十六歲時,妻子潘氏患病,且一病不起。 二十八歲時,徐渭離開岳父家,租屋設館,以教書為職。為了排遣 寂寞,開始習畫,後來逐漸變成知名一方的畫家。

12 四、求功名屢屢敗北 徐渭一開始是一個企圖心很強的人,在科場沉浮大半生,也曾懷抱 希望借仕途一展身手,結果卻一再敗北。他自著的《畸譜》上說, 他二十歲中秀才後,從二十三歲起參加科考,但直到四十幾歲,連 考了八次都屢屢敗北。 他在十九歲時因童試再次落第,憤而上提學副使書,書中作出屢次 失敗的解釋:「再試有司,皆以不合規寸,擯斥于時。」(《上提 學副使張公書》)當中所謂「不合規寸」,即不符合當時的封建思 想,對當時來說就是異端思想。 四十四歲時他仍想繼續參加考試,但因故未能成行,此後便廢考。 他一直熱切嚮往功名,借以實踐自我價值,然而一次次的科場失意, 震撼了他,使他非常傷心與絕望。

13 五、入幕 由於應試的需要,徐渭曾多次來往山陰、杭州之間,因此 結識了不少知名人物,其名聲也為之傳開。 他三十七歲時,總督東南七省軍務的胡宗憲聞知其名,聘 其為幕客,為胡宗憲代理奏章、信札。 徐渭放蕩不羈的性格,胡宗憲並不以禮法加以約束。入幕 的五年,是徐渭一生最「顯達」的日子。

14 六、自殘與殺妻 徐渭四十一歲時娶繼室張氏。 四十二歲時,宰相嚴嵩被明世宗(嘉靖帝)革職,胡宗憲被視為嚴 黨而解京問罪,一時幕客四散,徐渭只得返回山陰。 四十五歲時,胡宗憲在獄中自殺,徐渭大受刺激,再加上第七次應 考失利,種種打擊致使他精神失常,某些精神疾病症狀已逐漸明顯, 如夜中驚悸自語(睡眠不穩惡夢囈語)、口吻發渴(口乾)、頭痛、 志慮荒塞(注意力不集中)、健忘、髮毛日益凋瘁(毛髮變少變乾) 等症狀,更甚者,曾用利斧擊頭、用三寸長釘刺入耳竅,做出種種 自殘行為。 隔年更因懷疑妻子不忠而殺妻入獄。

15 七、貧病而終 按照《明律》,殺人者死,幸虧經過同鄉好友狀元張元忭 ( ㄅㄧㄢˋ ) 等營救,徐渭於五十三歲那年除夕獲得釋放。 出獄後,曾往南京遊歷,並應故友的邀約到過宣化、北京。 六十一歲後,一直住在家鄉山陰,以賣字鬻畫渡日,生活 十分孤苦。 七十三歲時,自作《畸譜》(年譜,圖三)一卷。後在貧 病中與世長辭,結束這崎嶇的一生。

16 徐文長的瘋狂舉動最像哪個西洋畫家 ? 梵谷:割耳 徐文長: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餘。 文森‧威廉‧梵谷(荷蘭文: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 1853 年 3 月 30 日- 1890 年 7 月 29 日),是位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 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 梵谷的早期生活,投身於從事藝術品商人的 工作。直到約莫 27 歲時,梵谷才開始了他 的畫家生涯。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創作 了超過二千幅畫,包括約 900 幅油畫與 1100 幅素描。

17 徐文長與梵谷精神異常可能原因 ? 兩者相同的是:才高傲世, 卻老是「不遇」的時勢, 境遇造成悲劇。  梵谷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 生前最後二年創作的,期間梵 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最後在 他 37 歲那年,疾病將他導向自 殺一途。

18 遇不遇的的省思 徐文長的一生,給了你什麼樣的省思? 每個人都想出人頭地,都想學以致用,但在「遇」(懷才 得遇)與「不遇」(懷才不遇)之間,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Download ppt "遇不遇的省思 袁宏道《徐文長傳》. 袁宏道生平 袁宏道 (1568 ~ 1610) ,明代文學家, 「公安派」代表,袁宗道二弟。 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 休。荊州公安人。 萬曆二十年 (1592) 中進士,二十三年 選為吳縣令,三十七年,遷稽勳郎中, 赴秦中典試。事畢請假歸裡,定居沙 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