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五代十国、辽、宋、 夏、金 ( 907 —— 1279 年) 五代十国与北宋 五代十国与北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五代十国、辽、宋、 夏、金 ( 907 —— 1279 年) 五代十国与北宋 五代十国与北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五代十国、辽、宋、 夏、金 ( 907 —— 1279 年) 五代十国与北宋 五代十国与北宋

2 五代更替

3 十国割据 十国割据

4 地图

5 五代十国史基本史料

6 周世宗改革 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鼓励开垦荒田减轻田税兴修水利抑制寺院经济 政治措施 政治措施整顿吏治赏罚分明 军事措施 军事措施整顿军纪整编禁军

7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太祖太宗真仁英 太祖太宗真仁英 神哲以后徽钦承 神哲以后徽钦承 南渡高孝传光宁 南渡高孝传光宁 理度恭端终帝昺 理度恭端终帝昺

8 陈桥兵变

9 北宋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北宋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加强中央集权: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 大量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 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 构 —— 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 布置采取 。 “ 强干弱枝 ” 、 “ 守内虚外 ” 策略, 20 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 10 余万,地 方分驻 10 余万。

10

11

12 北宋的社会危机和农民起义 北宋的社会危机和农民起义

13 王安石变法

14 变法内容 理财新法: 理财新法: 均输法、青苗法、农 田水利法 均输法、青苗法、农 田水利法 免役法、市易法、方 田均税法 免役法、市易法、方 田均税法 整军新法: 整军新法: 将兵法、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保甲法、 保马法 军器监 军器监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 量汪然如千顷之陂,其气节岳 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 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 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 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 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其见废 者又大率皆有合于政治之原理、 至今东西诸国行之而有效者也。 呜呼! … … 于三代以下求完人, 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 量汪然如千顷之陂,其气节岳 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 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 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 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 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其见废 者又大率皆有合于政治之原理、 至今东西诸国行之而有效者也。 呜呼! … … 于三代以下求完人, 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梁启超《王安石传》海南出版 社 1993 年 梁启超《王安石传》海南出版 社 1993 年

15 北宋与辽、西夏和大理的关系 北宋与辽、西夏和大理的关系 山西应县木塔,又名 释迦木塔,位于应县 城内西北佛宫寺内。 始建于辽清宁二年 (公元 1056 年),金 明昌六年(公元 1195 年)增修完毕 。是我 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 座木构塔式建筑。 山西应县木塔,又名 释迦木塔,位于应县 城内西北佛宫寺内。 始建于辽清宁二年 (公元 1056 年),金 明昌六年(公元 1195 年)增修完毕 。是我 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 座木构塔式建筑。

16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 农业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推广有很大的发展水利兴修的成绩更为显著南北农作物品种得到交流。经济作物的种植,在北宋也有发展。 扩大耕地面积北宋农民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用各 种办法扩大耕地面积。 佃农地位的变化。

17 手工业 手工业生产的进步。 手工业生产的进步。 制瓷业成就突出 制瓷业成就突出 矿冶业的发达。 矿冶业的发达。 造船业的进步。 造船业的进步。 雕板印刷和造纸业。 雕板印刷和造纸业。 丝织业纺织水平提高 丝织业纺织水平提高 工匠地位的变化 工匠地位的变化

18 商业 城市和市镇的兴旺。 城市和市镇的兴旺。 白银和交子。 白银和交子。 商税和专卖。 商税和专卖。

19

20 汝窑青瓷

21 定窑白瓷

22 丝织品

23 宋铸铁武士 ( 太原晋祠 ) 山西晋祠金人台,也称莲花台 , 建于宋绍圣年间( 1094 )的金 人台四隅守护神,由于铸铁像 工艺较为复杂,一般用分节叠 铸法,由数十块或上百块范合 铸而成,但其神采犹存。他们 通高 225 厘米,头戴冠,身着宋 代将士军服,双腿叉立,有的 握兵器,躯体魅梧壮硕,挺胸 鼓腹,眉梢倒竖,眼珠鼓暴。 人物勇武豪迈,于镇定自若中 更添威武的气势,内在精神表 现得十分真切,是宋代威武军 将的写照。 山西晋祠金人台,也称莲花台 , 建于宋绍圣年间( 1094 )的金 人台四隅守护神,由于铸铁像 工艺较为复杂,一般用分节叠 铸法,由数十块或上百块范合 铸而成,但其神采犹存。他们 通高 225 厘米,头戴冠,身着宋 代将士军服,双腿叉立,有的 握兵器,躯体魅梧壮硕,挺胸 鼓腹,眉梢倒竖,眼珠鼓暴。 人物勇武豪迈,于镇定自若中 更添威武的气势,内在精神表 现得十分真切,是宋代威武军 将的写照。

24 宋代沉船复制品

25 北宋东京街市

26 城市商业

27 南宋的建立

28 宋金对峙和南宋初期的社会矛盾 宋金和战 宋金和战 1 、 “ 绍兴和议 ” 每南宋称臣于金, 「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1 、 “ 绍兴和议 ” 每南宋称臣于金, 「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年纳「岁贡」银绢各廿五万两、匹; 年纳「岁贡」银绢各廿五万两、匹; 两国以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 两国以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 2 、 “ 隆兴和议 ” 宋帝对金不再称臣而称侄, 2 、 “ 隆兴和议 ” 宋帝对金不再称臣而称侄, 岁币减为银、绢各 20 万两、匹, 岁币减为银、绢各 20 万两、匹, 双方各守旧疆。 双方各守旧疆。 3 、 “ 嘉定和议 ” 改两国叔侄关系为伯侄,宋帝称金帝为伯父。 3 、 “ 嘉定和议 ” 改两国叔侄关系为伯侄,宋帝称金帝为伯父。 岁币数目增至银、绢各 30 万两、匹。 岁币数目增至银、绢各 30 万两、匹。 南宋另付 “ 犒军银 ” (战争赔款) 300 万两。 南宋另付 “ 犒军银 ” (战争赔款) 300 万两。

29 南宋政权的建立 (靖康二年, 1127 ) 五月一日庚寅,登壇 寅受天命。 …… 王泣 涕,即皇帝位於應天 府治之正衙。 …… 百 官稱賀。改元建炎元 年。 (靖康二年, 1127 ) 五月一日庚寅,登壇 寅受天命。 …… 王泣 涕,即皇帝位於應天 府治之正衙。 …… 百 官稱賀。改元建炎元 年。 徐梦莘《三 朝北盟会编》卷一 ○ 一 徐梦莘《三 朝北盟会编》卷一 ○ 一

30

31 南宋的灭亡 德祐二年( 1276 ),元军 进逼临安,谢后、全后不 顾文天祥等反对,带恭帝 出降。 德祐二年( 1276 ),元军 进逼临安,谢后、全后不 顾文天祥等反对,带恭帝 出降。 祥兴元年( 1278 ),文天 祥作战失利被俘。 祥兴元年( 1278 ),文天 祥作战失利被俘。 祥兴二年,元朝水军向南 宋最后据点崖山(今广东 新会县南海中)发起猛攻, 宋军战败。陆秀夫抱幼帝 赵昺投海而死;张世杰率 部突围,遭遇大风溺死。 祥兴二年,元朝水军向南 宋最后据点崖山(今广东 新会县南海中)发起猛攻, 宋军战败。陆秀夫抱幼帝 赵昺投海而死;张世杰率 部突围,遭遇大风溺死。 南宋灭亡。 南宋灭亡。

32 对峙局面下的社会经济 南宋经济的发展。 南宋经济的发展。 北方经济的恢复。 北方经济的恢复。

33 第十一章 元朝( 1234-1368 )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

34 蒙古族的发展和成吉思汗建立蒙古 国 蒙古族的名称最早见于中国 唐朝史书的记载。当时,分 布在大兴安岭北端的少数民 族中有室韦诸部,属于东胡、 突厥以及回鹘等民族的后裔, 其中有一支蒙兀室韦,居望 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之东。 蒙兀即蒙古的唐代汉文译名。 此后的辽金宋时代,又有萌 古、朦古、盲骨子、萌古斯 等汉文异译,或与其它部落 一起泛称为 “ 鞑靼 ” ,又称 “ 黑 鞑靼 ” 以与漠南的 “ 白鞑靼 蒙古族的名称最早见于中国 唐朝史书的记载。当时,分 布在大兴安岭北端的少数民 族中有室韦诸部,属于东胡、 突厥以及回鹘等民族的后裔, 其中有一支蒙兀室韦,居望 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之东。 蒙兀即蒙古的唐代汉文译名。 此后的辽金宋时代,又有萌 古、朦古、盲骨子、萌古斯 等汉文异译,或与其它部落 一起泛称为 “ 鞑靼 ” ,又称 “ 黑 鞑靼 ” 以与漠南的 “ 白鞑靼 蒙古汗国的开创者成 吉思汗,名铁木真。 1206 年被拥戴为蒙古 统一后的最高首领, 尊称其为 “ 成吉思汗 ” 。 标志着蒙古草原上的 各个部落已经统一形 成为一个以原蒙古部 为核心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汗国的开创者成 吉思汗,名铁木真。 1206 年被拥戴为蒙古 统一后的最高首领, 尊称其为 “ 成吉思汗 ” 。 标志着蒙古草原上的 各个部落已经统一形 成为一个以原蒙古部 为核心的民族共同体。

35 蒙古四大汗国

36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260 年,忽必烈在开 平即汗位,建元中统, 以开平为上都,燕京 为中都。 1260 年,忽必烈在开 平即汗位,建元中统, 以开平为上都,燕京 为中都。 1271 年 11 月,定国号 为元,正式建立元朝。 第二年,升中都为大 都,作为元朝的首都。 1271 年 11 月,定国号 为元,正式建立元朝。 第二年,升中都为大 都,作为元朝的首都。

37 元朝的统治制度 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对吐蕃的管辖和边疆的统一 对吐蕃的管辖和边疆的统一 军事方面,元世祖实行军民异籍、军民 分治的政策 军事方面,元世祖实行军民异籍、军民 分治的政策 不平等的民族政策 不平等的民族政策 对边疆的治理 对边疆的治理

38 八思巴见忽必烈壁画

39

40 元朝的社会经济 土地占有关系和阶级阶层结构 土地占有关系和阶级阶层结构 元朝的社会经济 元朝的社会经济 1 、由于贯彻了重视农桑的政策,各地的农业 生产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2 、元朝统治者为了满足对军需武器和日用工 艺品的需要,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官办手工业。 同时,元朝的民营手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增 长。 3 、元代官私手工业中的丝织业有很大发展。

41 4 、棉纺织业在元代大放异彩。 5 、元代的制瓷业在宋、金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6 、元代的矿冶业也有发展。 7 、印刷业相当普及 。 8 、商业和交通

42 元代景德镇瓷器

43 元代松江棉织品 棉纺织业在元代也大 放异彩。松江(上海 松江县)乌泥泾是当 时棉纺织业的中心, 当时有 “ 松郡棉布,衣 被天下 ” 之谚。 棉纺织业在元代也大 放异彩。松江(上海 松江县)乌泥泾是当 时棉纺织业的中心, 当时有 “ 松郡棉布,衣 被天下 ” 之谚。

44

45

46 元末农民大起义和元朝的灭亡 一、元宁宗 一、元宁宗 二、顺帝继位 二、顺帝继位 三、伯颜专权 三、伯颜专权 1 、排斥汉人、南人,加强民族压迫,废除科举。 1 、排斥汉人、南人,加强民族压迫,废除科举。 2 、打击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势力。 2 、打击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势力。 3 、滥发纸币,大肆敛财。 3 、滥发纸币,大肆敛财。 自元朝建立以来,附会汉法与抵制汉法两派在蒙古统治集 团内部一直存在尖锐矛盾。伯颜专权以来,排斥汉人,废 除科举,采取民 族 压迫,这是元朝后期一场罕见的抵制汉 法运动。 自元朝建立以来,附会汉法与抵制汉法两派在蒙古统治集 团内部一直存在尖锐矛盾。伯颜专权以来,排斥汉人,废 除科举,采取民 族 压迫,这是元朝后期一场罕见的抵制汉 法运动。

47 四、脱脱 “ 更化 ” 四、脱脱 “ 更化 ” 1 、恢复科举制度。 1 、恢复科举制度。 2 、置宣文阁,开经筵,遴选儒臣进讲。 2 、置宣文阁,开经筵,遴选儒臣进讲。 3 、恢复太庙四时祭祀及其它礼仪制度。 3 、恢复太庙四时祭祀及其它礼仪制度。 4 、调整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关系。 4 、调整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关系。 5 、开马禁、减盐额、蠲补负,减轻对人民的控制和压迫。 5 、开马禁、减盐额、蠲补负,减轻对人民的控制和压迫。 6 、对地方官制订了考校优劣的标准 —— 六事 6 、对地方官制订了考校优劣的标准 —— 六事 世祖时代规定了考核地方官吏的标准称为 “ 五事 ” ,即:户 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平。脱脱 “ 更化 ” 在 原来的基础上将 “ 学校兴 ” 加在首位,称 “ 六事 ” 。 世祖时代规定了考核地方官吏的标准称为 “ 五事 ” ,即:户 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平。脱脱 “ 更化 ” 在 原来的基础上将 “ 学校兴 ” 加在首位,称 “ 六事 ” 。 7 、修撰辽、金、宋三史。 7 、修撰辽、金、宋三史。

48 脱脱更化主要是废除伯颜旧政,调整与汉族地主阶级的关 系,巩固蒙古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加强文治,这一目的 基本达到了。 脱脱更化主要是废除伯颜旧政,调整与汉族地主阶级的关 系,巩固蒙古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加强文治,这一目的 基本达到了。 五、顺帝新政 五、顺帝新政 1 、制定法律,颁行《至正条格》。 1 、制定法律,颁行《至正条格》。 2 、制订荐举守令法,惩治贪污现象。 2 、制订荐举守令法,惩治贪污现象。 3 、派遣奉使宣抚巡行天下 。 3 、派遣奉使宣抚巡行天下 。 4 、举荐隐士,裁减僧尼。 4 、举荐隐士,裁减僧尼。 元顺帝的新政主要是完善法制、加强廉政、选拔人才,这 一目的基本上没有达到。新政没有触及土地兼并、财政危 机等尖锐问题,即使新政成功推行,也改变不了大厦将倾 的局面, 元顺帝的新政主要是完善法制、加强廉政、选拔人才,这 一目的基本上没有达到。新政没有触及土地兼并、财政危 机等尖锐问题,即使新政成功推行,也改变不了大厦将倾 的局面,

49 六、脱脱从新执政 六、脱脱从新执政 1 、币制改革 1 、币制改革 2 、治理黄河 2 、治理黄河 七、红巾起义与元朝灭亡 七、红巾起义与元朝灭亡 1 、高邮之战 1 、高邮之战 2 、顺帝北遁 2 、顺帝北遁

50 马可 · 波罗和他的游记 《马可 · 波罗游记》,是欧 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 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 的游记。 1 在 1324 年马 可 · 波罗逝世前,《马 可 · 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 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 现存的《马可 · 波罗游记》 有各种文字的 119 种版本。 《马可 · 波罗游记》在把中 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 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马可 · 波罗游记》,是欧 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 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 的游记。 1 在 1324 年马 可 · 波罗逝世前,《马 可 · 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 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 现存的《马可 · 波罗游记》 有各种文字的 119 种版本。 《马可 · 波罗游记》在把中 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 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1 元杂剧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中,宋、金、元是一个 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 成熟的戏剧形式 ——— 元杂剧,形成了一 个创作演出的繁盛局面,而成为中国戏剧 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今山西洪洞县明应 王殿保留的 “ 忠都秀作场 ” 壁画上题的 “ 尧都 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做场 ” 的横额上所 画的忠都秀正在演出的图像,生动地刻画 了这一段民间艺术史的历史印痕。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中,宋、金、元是一个 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 成熟的戏剧形式 ——— 元杂剧,形成了一 个创作演出的繁盛局面,而成为中国戏剧 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今山西洪洞县明应 王殿保留的 “ 忠都秀作场 ” 壁画上题的 “ 尧都 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做场 ” 的横额上所 画的忠都秀正在演出的图像,生动地刻画 了这一段民间艺术史的历史印痕。

52 忠都秀作场壁画


Download ppt "第十章 五代十国、辽、宋、 夏、金 ( 907 —— 1279 年) 五代十国与北宋 五代十国与北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