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基本内容: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鉴别 血液( blood )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红色粘稠状液体,由血 浆和血细胞组成。习惯上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将血细 胞和血小板称为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浆是血液的细胞间质。 当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解状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基本内容: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鉴别 血液( blood )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红色粘稠状液体,由血 浆和血细胞组成。习惯上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将血细 胞和血小板称为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浆是血液的细胞间质。 当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解状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基本内容: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鉴别 血液( blood )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红色粘稠状液体,由血 浆和血细胞组成。习惯上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将血细 胞和血小板称为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浆是血液的细胞间质。 当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解状态 的纤维蛋白,并网络血细胞形成血块,在其周围析出淡黄色透明 状的液体,称血清。 大多数哺乳动物全身血量约占体重的 7%~8% ,血浆约占 血液容积的 55% ,其中 91% 是水;有形成分约占 45% 。

2 血液的组成 — 抗凝剂(肝素) 血液 — — 血浆 — 白细胞血小板 — 红细胞 静置 / 离心沉淀 血液

3 血块、血清 — 血清 — 血块 血液

4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 有粒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淋巴细胞 无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

5 1 、红细胞形态(模式图) 红细胞形态: 大多数哺乳动物红细胞呈双面凹圆盘状,无核、 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含铁的碱性血红蛋白。 HE 染为红色。直径 5~7 微米。禽类红细胞有核、有细胞器的椭圆形,骆驼和鹿为无核 卵圆形。 血液

6 红细胞(血涂片) 血液

7 第二节 血液 生理特性: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使其有利于 通过较细的毛细血管和窦壁。细胞膜具有半透膜性质。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结合与运输 O 2 和 CO 2 的功能。 Hb+O 2  Hb.O 2 Hb+CO 2  Hb.CO 2 红细胞的寿命约 120 天,衰老的红细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处被 巨噬细胞吞噬处理,与此同时,由红骨髓生成和补充新的红细胞进 入血液。血中除了大量成熟红细胞外,还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红细 胞,称网织红细胞。其细胞内有残留的核糖体。网织红细胞功能: 合成一些血红蛋白。

8 红细胞膜固定在一个能变形的圆盘状的网架结构上,称 红细胞膜骨架。主要成分为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等。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血影蛋白结构异常 红细胞膜中有一种镶嵌蛋白质,即血型抗原 A 和 ( 或 ) 血 型抗原 B ,构成人类的 ABO 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具有重 要意义。 红细胞膜血型抗原: ABO 血型抗原系统 血液

9 1 、红细胞 血液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男: 400 ~ 500 万个 /ul 12 ~ 15g/100ml 女: 350 ~ 450 万个 /ul 10.5 ~ 13.5g/100ml 贫血: < 300 万个 /ul < 10g/100ml 红细胞正常值

10 网织红细胞 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约占红细胞的 1% 。 用煌焦油蓝染色,胞质内有细丝或颗粒。 胞质内残有核蛋白体,能合成血红蛋白。 血液

11 第四章 血液 2 、白细胞( white blood cell , WBC ) 一般多比红细胞大,种类较多,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光镜下, 根据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分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 2.1 有粒白细胞( granulocyte ) 共同特征:分化程度高,无分化成其它细胞的能力;胞质嗜酸性, 内含有特殊颗粒;胞核形状不规则,多呈分叶状。 2.2 无粒白细胞( agranulocyte ) 共同特征:分化程度低,可分化成其它细胞;胞质嗜碱性,内无特 殊颗粒,但含有少许嗜天青颗粒;核不分叶 。

12 有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血液

13 无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血液

14 2.1.1 中性粒细胞 ———— 特殊颗粒 嗜天青颗粒 ———— 杆状核 分叶核 核左移 核右移 血液

15 第四章 血液 2.1.1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形态: 白细胞中数量较多的一种,约 50% ,胞体呈球形, d7~15μm , 核内染色质呈块状,色深,核形态多样,有杆状、分叶状,分叶 常为 2~5 叶,叶间有细丝相连,杆状核细胞幼雅,分叶越多,表 明细胞越衰老。 胞质染成粉红色,内有许多染成淡紫红色的细小颗粒。

16 中性粒细胞 (血涂片) 血液

17 中性粒细胞 (血涂片)

18 中性粒细胞对细菌代谢产物等具趋化性,并以活跃的变形运 动穿出毛细血管壁,聚集到细菌侵犯部位,吞噬细菌,并将其消 化分解。该细胞吞噬细菌后,自身常死亡,成为脓细胞。由此可 见,该细胞在体内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2.1.1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功能: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19 当细菌感染时,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形态的变化, 核左移:中性粒细胞的核多为杆状和两叶核特别多,表明是炎 症的前期。 核右移:中性粒细胞的核多为 4~5 叶,表明骨髓的造血功能发生 障碍。 功能:趋化性、变形运动、吞噬和杀菌作用。 第四章 血 液

20

21

22 2.1.2 嗜酸性粒细胞 ——— 嗜酸性颗粒 血液

23 第四章 血液 2.1.2 嗜酸性粒细胞: (acidophilic granulocyte) 形态:占 3 - 5% , d 8 - 20μm ,呈球形,核常为 2 叶,胞质 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染成桔红色。颗粒内含有酸 性磷酸酶、组胺酶、过氧化物酶、芳基硫酸酯酶、阳离子蛋 白等,因此亦是一种溶酶体。 电镜下观察: 嗜酸性颗粒椭圆形,内含方或长方结晶体。是一种溶酶体。

24 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对组胺、抗原抗体复合物、嗜酸性粒细 胞趋化因子等有趋化性,能作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进入组 织,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减轻过敏反应, 并可抗寄生虫感染。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25 嗜酸性粒细胞 (血涂片) 血液

26 嗜酸性粒细胞 (血涂片)

27 第四章 血液 2.1.3 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ic granulocyte) 数量最少,少于 1% ,呈球形, d 10~15μm ,胞核分叶或 呈 S 形,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染呈 蓝紫色,常将核覆盖。其颗粒的染色特性(有异染性)及内含 有的物质(肝素、组胺和白三烯)与肥大细胞相同,但两者的 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功能:具有抗凝血和参与过敏反应。

28 嗜碱性粒细胞 (血涂片) 血液

29 嗜碱性粒细胞 (血涂片)

30 血液 嗜碱性粒细胞 (血涂片)

31 第四章 血液 2.2 无粒白细胞( agranulocyte ) 共同特征:分化程度低,可分化成其它细胞;核不分叶;胞 质嗜碱性,内无特殊颗粒,但含有少许嗜天青颗粒。 2.2.1 单核细胞( monocyte ) : 数量较少, 1~3% ,体积最大, d 10~20μm ,胞体球形,核有椭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 常偏位,核内染色质稀疏,色淡,呈弱嗜碱性,染色灰兰,胞质 较多,内含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颗粒为溶酶体,含酸性磷 酸酶、过氧化物酶。 功能:具有趋化性、变形运动、吞噬性,参与机体免疫。单核细 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就成为巨噬细胞。

32 2.2.1 单核细胞 — 嗜天青颗粒 血液

33 单核细胞 (血涂片) 血液

34 单核细胞 (血涂片)

35 血液 单核细胞 (血涂片)

36 血液 单核细胞 (血涂片)

37 2.2.2 淋巴细胞 血液

38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2 . 2 淋巴细胞 (lymphocyte) : 数量较多, 30~50% ,呈球形, d 5~20μm , d5~8μm , 为小淋巴细胞, d 9~12μm 为中淋巴细胞, d 13~20μm 为大淋巴 细胞,以小和中淋巴细胞居多。 细胞圆形,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一侧常有一凹陷,核内染色 质致密呈块状,色深,胞质很少,在核周围成一窄带,嗜碱性, 染成天蓝色。胞体越大,胞质相对含量越多。

39 电镜下观察 含大量游离核糖体,其他细胞器不发达。 形态相似的淋巴细胞并非单一的群体,根据其表面特征,发 生部位,寿命长短及免疫功能不同,分为四类: ① TC :由胸腺培育而来,亦称胸腺依赖淋巴 C 。 TC  母 C 化  T 效应 C  细胞免疫 。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40 ② BC :鸟类腔上囊(法氏囊)发育而来,亦称囊依赖性淋巴细胞, 哺乳动物由骨髓发育而来,亦称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BC  母 C 化  浆 C  抗体  体液免疫。 ③ KC :(杀伤性 LC ): 5% ,能杀伤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靶细胞。 ④ NKC (自然杀伤性 LC ): 2~3% ,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杀伤某些 靶细胞 。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41 2.2.2 淋巴细胞 (血涂片) 血液

42 淋巴细胞 (血涂片)

43 血液 淋巴细胞 (血涂片)

44 血液 淋巴细胞 (血涂片)

45 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胞质脱落的小块 3 、血小板 血小板 血液

46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哺乳动物血小板亦称血栓细胞。是由骨髓内的巨核细胞脱 落下来的胞质小块外包单位膜而成,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2~4μm ,内无细胞核有细胞器。 血小板与止血和凝血有关,当其在血液中含量低于一定时, 则有出血危险,当血管破损时,血小板表面的凝血因子激活凝血 酶原,激活的凝血酶使其邻近的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使血 液凝固成血栓。 人血小板: 10~40 万 /μl 。 禽类凝血细胞:是卵圆形有核细胞,比禽类红细胞小,胞质 嗜碱性,其中含少量颗粒。

47 血小板 (血涂片) 血液

48 造血干细胞 (多能) 髓性造血 干细胞 淋巴造血 干细胞 造血祖细胞 (定向) 红细胞系 粒细胞 单核细胞系 巨核细 胞系 形态演变:原始、幼稚、成熟。 血液 4 、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

49 各类血细胞发育经历三个阶段 原始阶段 幼稚阶段 成熟阶段 早幼期 中幼期 晚幼期 血液

50 4.1 红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 (原始阶段)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成熟阶段) 原红细胞 (幼稚阶段) 血液

51 原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 4.1 红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 血液

52 4.2 粒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 杆状核细胞 分叶核细胞 (原始阶段) 早幼粒细胞 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成熟阶段) 原粒细胞 (幼稚阶段) 血液

53 原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4.2 中性粒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 中幼粒细胞 血液

54 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 ① 胞体 ② 胞质 ③ 胞核 粒细胞核圆 → 杆状 → 分叶 ④ 分裂能力 红细胞核大 → 小 → 无 大 → 小 嗜碱性 → 嗜酸性 特殊结构 无 → 有 → 多 大 → 小 有 → 无 血液

55 有粒白细胞 (血涂片) 血液

56 无粒白细胞 (血涂片) 血液


Download ppt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血液 基本内容: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鉴别 血液( blood )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红色粘稠状液体,由血 浆和血细胞组成。习惯上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将血细 胞和血小板称为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浆是血液的细胞间质。 当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解状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