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紧 尹 Modified 8年之前
1
檳榔和口腔癌 班級 : 四年四班 座號 :2 號 姓名 : 范世旻
2
口腔癌的成因 有很多因素可能與口腔癌有關,其中重要的應為嚼檳榔, 口腔癌患者中半數以上有嚼檳榔的習慣,頰黏膜癌患者更有八 成以上嗜嚼檳榔。 除檳榔外,菸酒亦與口腔癌有密切關係,如同時有嚼檳榔、 吸菸及飲酒等習慣者,則其口腔癌之危險性更加增加。 通常在長期嚼食檳榔,或是吸紙菸、吸菸斗之後,慢慢地發生。 口腔粘膜白斑是一種癌前期的變化。事實上,從活體組織切片 上看來,有的白斑細胞分化成熟,排列整齊,是為良性。但是 有些則其惡性度已與原位癌相差無幾。從外表上,口腔粘膜白 斑不容易分辨其為良性或惡性,所以應該活體切片檢查,必要 時可行預防切除。
3
嚼檳榔導致口腔黏膜疾 病之機制 口腔鱗狀上皮細胞癌 ( 口腔癌 ) 是口腔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罹 患率除印度及東南亞等有嚼檳榔習慣的國家外,一般並不高, 因此咀嚼檳榔自 60 年代以來,即被國際流行病學及牙醫學界認 為和口腔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而檳榔嚼塊中的某些化學致 癌成份則可能是咀嚼檳榔會導致口腔癌的主要原因。近年來, 國內嚼食檳榔的人數更是上升快速,預估達兩百八十萬人,檳 榔總產值也超過稻米而成為農民的主要經濟作物,因此,口腔 癌可預期的將對國人的生命與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脅,而成為臺 灣本土性的醫療問題。因此,我們針對目前國內日益嚴重的嚼 食檳榔相關之口腔癌、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牙周炎等問題、 進行了系列性的研究。有鑑於此,衛生署和國科會已全力推動 這項重點研究,期能減少嚼食檳榔對國人身體健康和家庭美滿 之危害,同時也可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研 究。
4
檳榔子中主要成分包括多酚化合物 (Polyphenolic compounds) 、檳榔鹼 ( Alkaloids) 、粗纖維、脂 肪 (Fats) 、醣類等 (IARC,1985) 。檳榔鹼是其中咀嚼後可產生提神 ( 興奮性 ) 及保暖感覺的成分。主 要包括 arecoline, arecaidine, guvacoline, guvacine 等 (IARC,1985), 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 arecoline, 其次是 arecaidine 。 Arecoline 在嚼檳榔者口腔的鹼性環境下,會水解成 arecaidine 。咀 嚼檳榔者,其唾液中 arecoline 的濃度可達 140 ug/ml (Shirname et al., 1983) 。 Arecoline 對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100, TA1535, TA98, TA1538) 、哺乳類動物細胞具有致突變性 (Shirname et al., 1983; Shirname et al., 1984) ,也會造成細胞的轉形 (IARC, 1985) 、骨髓細胞染 色體的斷裂、 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 細胞與小鼠骨髓細胞的子母染色體交換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Dave et al., 1992; IARC, 1985) 。 Sharan & Wary (1992) 以人類之喉癌細胞 株 (Hep 2 cells) 做測試,發現檳榔子萃取成分與 Arecoline 會造成細胞的非預定 (Unscheduled) DNA 合成。在以口腔細胞的研究上, 早期學者的研究發現:以檳榔萃取成分處理口腔黏膜下纖維 母細胞可刺激膠原蛋白的合成 (Canniff et al., 1986) 。而檳榔中的檳榔鹼 (Arecoline, Arecaidine) 則同時可刺激口腔黏膜下纖維母細胞之分裂 (Proliferation) 以及膠原蛋白的合成 (Canniff’s group) 。 但是我們近年來的研究卻發現:檳榔萃取成分和檳榔鹼 (Arecoline, Arecaidine) 在低濃度時刺激細 胞分裂之能力並不明顯,在高濃度時甚至會具有細胞毒性,同時也會抑制細胞蛋白質的合成 (Jeng et al., 1994a; 1996) 。 Van Wyk 等人這兩年的研究也與我們的研究結果相符合。他們發現: 檳榔萃取成分會抑制口腔黏膜下纖維母細胞分裂 (50-150 mg/mL) 與導致細胞死亡 (300-500 mg/mL)(Van Wyk et al., 1994) 。同時也發現,由正常以及黏膜下纖維化患者所分離之口腔黏膜下 纖維母細胞、皮膚下纖維母細胞,在生長速度上,並無不同;而 Arecoline 並無刺激口腔黏膜下 纖維母細胞分裂之能力。 第一部分 : 檳榔成分對口腔黏膜纖維母細胞之影響 嚼檳榔導致口腔黏膜疾病之機制
5
這幾年研究的成果 " 臺灣國產檳榔嚼塊之基因毒性與非基因毒性 " 於 1992 年 9 月香港舉行的第七屆東南亞區 牙醫研究學會的 Unilever Travel Award 論文競賽中穫獎。進一步的研究成果 " 老藤中丁香油成分對口腔黏 膜細胞影響之研究 " 則於 1993 年 3 月芝加哥舉行的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Dental Research) 第 72 次年會,於論文競賽中穫得 Hatton Award Competition 首獎。而目前研究成果也已刊登於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Jeng et al., 1994a, b) 。以往研究的重要發現包括: (1) 檳榔和老藤 (> 400 mg/mL) 的萃取成分對口腔黏膜細胞具有基因毒性, 會造成口腔黏膜細胞的 DNA 斷裂 ) 和細胞毒性,在更低 的濃度 (> 100 mg/mL) 即會抑制細胞的生長與 DNA 合成。 (2) 紅灰的萃取成分則在小於 800 mg/mL 時,並 不具細胞毒性;甚至在濃度 50-800 mg/mL 時有促進細胞的生長與 DNA 合成之能力 (20-30%) 。但紅灰成 分在我們的研究模型中,並不具有基因毒性。 (3) 檳榔子中含有的 Arecoline 也具有細胞毒性 (> 50 mg/mL) , 同時也會抑制細胞的生長與 DNA 合成 (> 10 mg/mL) 。但在濃度低於 400 mg/mL 下,對口腔黏膜細胞並不 會造成 DNA 斷裂。 (4) 檳榔子中的主要多酚類成分: (+)-Catechin 也具有細胞毒性 (> 200 mg/mL) ,同時 也會抑制細胞的生長與 DNA 合成 (> 10 mg/mL) 。但在濃度低於 600 mg/mL 下,對口腔黏膜細胞亦不會造 成 DNA 斷裂。 (5) Arecoline 成分的細胞毒性並無法以外加的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mannitol 來加以抑制,這表示: Arecoline 的細胞毒性並非經由細胞外活性氧而來的。 (6) 老藤中所含有許 多有機成分,其中丁香油和黃樟素具有較檳榔中 Arecoline 和 (+)-Catechin 更強的細胞毒性。丁香油成分 在 3 mM 之濃度下,四小時即會造成多數口腔細胞的死亡 (64% viable loss) 。 (7) 丁香油之細胞毒性與它會 造成細胞內 Glutathione (GSH) 與 ATP 的下降有密切的關係; (8) 然而,丁香油在較低濃度下即會抑制 Xanthine oxidase 活性 (IC50=0.31 mM) 與細胞的脂質過氧化 (Lipid peroxidation)(> 0.5 mM) 。表示丁香油 有抗氧化作用。同時在濃度 0.5-3 mM 狀況下,對口腔黏膜細胞並不會造成 DNA 斷裂。 (9) 而黃樟素則可 能是目前所知檳榔嚼塊中,細胞毒性最強的成分,在濃度大於 2 mM 狀況下,四小時即會造成多數口腔 細胞的死亡 (About 50% viable loss) 。這與其化學結構中的 Methylenedioxy group 有關。 0.25-0.5 mM 濃 度的黃樟素即會抑制細胞的 DNA 合成 (Ph.D. Thesis) 。 (10) 黃樟素之細胞毒性與它會造成細胞內 Glutathione (GSH) 的下降有密切的關係, 2 mM 黃樟素處理細胞兩小時,即造成 58% 的 GSH depletion 。 (11) 以 Arecoline 同時處理細胞,會強化黃樟素之細胞毒性。 (12) 黃樟素 (< 2 mM) 本身並不會造成細胞 DNA 斷裂。 第一部分 : 檳榔成分對口腔黏膜纖維母細胞之影響
6
淺談口腔癌 當年,王漁洋給程給事詩,有「端坐轎中吃檳榔」句,據說王對棗兒檳榔特別偏愛,整天棗兒檳 榔不離口,足證早年土大夫階級也是愛嚼檳榔的。在北方,夏天小孩多愛吃西瓜喝汽水,西瓜吃 多了,汽水喝多了,一蹦一跳,水分在肚子裡亂晃蕩,實在不好受。假如家裡有檳榔麵兒,倒兩 杓鹹而微澀的檳榔麵在嘴裡,摒著氣嚼兩下,否則嗆人。只要一會兒,食水全消了。 唐先生來台後,在偶然的機會裡,又吃到棗兒檳榔,讓人訝異的是 ─ 送檳榔的人,居然是法 國貴婦,我們且看他如何記錄這段經過:魏伯聰主持台灣省政的時候,有一次在台北賓館招待外 賓,有位法國籍貴婦,是魏夫人鄭毓秀博士留法時的同學至好。那位貴婦的夫婿在北洋時代,曾 任法國駐華武官多年,在北京住久了,也染上吃棗兒檳榔的嗜好,每天中、晚飯後,總要吃上一、 兩粒,才覺得胃納舒暢。所以她每年都要託人到蘇門答臘,買個十磅、八磅的棗兒檳榔,用紅酒 泡上一、兩個月,然後曬乾收藏起來,日後隨時取用。 她知道敬檳榔是中國的禮節,筵席散後,她自己取用,當然要先敬魏夫人。那時魏夫人正患 牙疼,其時我正坐在旁邊,魏夫人特別介紹我喜歡嚼檳榔,且對吃檳榔頗有研究。那位貴婦遇到 同好,大喜之下,敬了我幾秸塊她特製的檳榔,烏梅女 ,隱含酒香,與蜜漬蒸糯者又是不同。 名作家劉枋女士所著「吃的藝術」,其中「酒席的今昔」一文,談她年幼時跟隨父親吃極高 級的「燕菜席」。她說:客人離席前,侍役端著小托盤,裡面四個小碟,盛著的是牙籤、檳榔塊 (不是台灣這種青綠色的生檳榔,是中藥那種乾製的)砂仁、荳蔻,請客人食用。這段恰巧告訴 我們,以往北平的上流社會,檳榔是酒席後必備的零嘴。 檳榔曾是滿清貴族的零食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