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炙法 第一节 酒炙法 第二节 醋炙法 第三节 盐炙法 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炒的区别 炙法 加辅料炒法 辅料( assistant ) 液体辅料 固体辅料 温度( temprature ) 低 高 火力( power ) 文火 中火或 武火 时间( time ) 长 短 辅料处理( proces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炙法 第一节 酒炙法 第二节 醋炙法 第三节 盐炙法 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炒的区别 炙法 加辅料炒法 辅料( assistant ) 液体辅料 固体辅料 温度( temprature ) 低 高 火力( power ) 文火 中火或 武火 时间( time ) 长 短 辅料处理( proce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第十章 炙法

3 第一节 酒炙法 第二节 醋炙法 第三节 盐炙法

4 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炒的区别 炙法 加辅料炒法 辅料( assistant ) 液体辅料 固体辅料 温度( temprature ) 低 高 火力( power ) 文火 中火或 武火 时间( time ) 长 短 辅料处理( process ) 入药 不入药 性质( nature ) 大部分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少数有协同和赋色作用 操作( manipulation) ①先拌辅料后炒药 先预热辅料后投药 ②先炒药后加辅料 以两法为主

5 分 类 酒炙-大黄、黄连 醋炙-甘遂、元胡 盐炙-黄柏、知母 姜炙-厚朴、竹茹 蜜炙-紫菀、甘草 油炙-淫羊藿、蛤蚧

6 A 酒炙法 一.目的 1 .引药上行 如龙胆草-生品:清热,主清下焦湿热 酒炙品:清肝明目 2 .协同作用,活血通络作用增强 如当归、牛蒡、断续、五灵脂

7 3 .缓和药物药性 如黄连、大黄、白芍 4 .提高成品溶出率 如黄芩 5 .矫臭矫味作用 如乌梢蛇 6 .降低毒副作用,便于粉碎 如常山、蟾酥

8 二、 操作方法 酒炙的操作方法可分为两种: 1 .先拌酒后炒药 黄酒-拌匀-闷润(加盖)-酒吸尽,文 火炒干-放凉-密封贮存 适应于大多数药物 ( 质地坚实的根和根茎类 药物 ) ,如大黄等。

9 2 .先炒药后拌酒 净药材-炒至一定的程度-均匀喷洒一定量酒 文火炒干-取出- 放凉-晾干 适用于少数质地疏松的药材,如五灵脂等。 三、 适应药物 苦寒药物(大黄、黄连、黄柏) 活血化瘀类药物(当归、川芎、红花、白芍) 祛风通络及动物类药物(威灵仙、桑枝、续断、乌梢蛇、白花蛇 等)

10

11

12 黄 连 历史:梁始载,宋代有酒炒、姜炒、吴萸炒, 元、明取汁炒。 方法: 生品:去杂质,抢水洗,润透,切薄片 酒炙品:按酒炙一法操作。 药:黄酒= 100 : 12.5 吴萸炙:黄连片+吴萸汁 拌匀吸尽, 文火炒干 药:吴萸汁= 100 : 10 姜汁炙:黄连片+姜汁 拌匀吸尽,文火炒干 药:姜汁= 100 : 12.5

13 作用:扩大范围,提高药效 生黄连:苦寒性强,泻火解毒燥湿,清心 火,治泻痢 热毒雍盛-黄连解毒汤 血热妄行-泻心汤 酒黄连:引药上行,并缓和苦寒之性,上 行头目,上清上焦火热 目赤肿痛,口舌生疮

14 萸黄连:苦寒缓和,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 散肝胆郁火 湿热泻泄-香连丸 肝火郁结-戊己丸 姜黄连:清胃止呕 胃热呕吐-半夏泻心汤 猪胆汁制、土炒、炒炭

15 研究: 1. 宜抢水洗 2. 煎出率 对于黄连不同形状的煎出率来看,结果为 段 细条粒状 粗粉 细 粉 煎出率 26.34 % 47.50 % 58.17 % 72.43 % 3. 不宜久服或过量服用

16

17 大 黄 历史:汉代《金匮玉函经》始载酒制法, 至宋代《圣济总录》载有酒炒制,至现代有 切片生用、清炒、酒炒、清蒸、酒蒸、炒炭、 醋制、石灰制等法。

18 方 法 生大黄-原药材,净制,浸润,切厚片,干燥 酒大黄-生药材+黄酒 拌匀(一法) 棕褐色,颜色加深 药:黄酒= 100 : 10 酒熟大黄-生药块+黄酒 拌匀闷润吸尽 至密闭容器内 至内 外黑褐色 取出干燥 药:黄酒= 100 : 30 - 50 大黄炭-生药(炒炭法) 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 放凉。 醋大黄-生药片+醋 拌匀闷润吸尽 文火炒干 药:醋= 100 : 15 清宁片

19 作用 生品-泻下峻烈,伤胃气,攻积导滞,泻火解毒 热毒壅盛,热结便秘-大承气汤 酒炙大黄-峻下缓和,升提药性,清上焦实热,活 血祛瘀增强 目赤肿痛 — 当归龙荟丸 口舌生疮,耳鸣-上清丸 瘀血症-下瘀血汤

20 酒熟大黄-泻下减弱,清热化湿,活血祛 瘀作用 体虚肠燥便秘的-大黄丸 润肠通便-润肠丸(老年、小儿) 大黄炭-泻下极弱,凉血化瘀止血 血分有热,瘀阻-十灰散 醋大黄-消积化瘀 清宁片-润下剂,老年习惯性便秘

21 研究:致泻成分、抑菌成分、止血收敛成分。 ( 1 )大黄生品及各炮制品成分含量列表如下: 总蒽醌% 游离蒽醌%(抑菌) 结合型蒽醌% 原料大黄 3.47 1.35 2.12 大黄片 3.12 1.01 2.11 酒大黄 3.08 1.43 1.65 熟大黄 2.54 1.50 1.04 大黄炭 3.07 2.60 0.47 ( 2 )止血成分增加,止血作用增强 ( 3 )抑菌作用稳定 ( 4 )泻下作用减弱

22

23 当 归 历史:南齐《刘涓子鬼遗方》中始载炒法, 至唐代《仙授理伤续断方》始有酒制法。至 宋代有炒《经效产宝》、明代《奇效良方》 中有制炭法。

24 方法: 当归-原药材去杂质,润,切薄片,阴干。 酒当归-生药片+黄酒(酒炙一法) 至老 黄色略有焦斑 药:黄酒= 100 : 10 土炒当归-生药片 土炒法 炒至挂土色,透 香气 药:土= 100 : 30 当归炭-生药片(炒炭法、中火) 炒至微 黑,质脆

25 作用: 生药-补血,润肠 大便秘结-润肠汤 酒炒当归-活血、补血调经,活血祛瘀 痈肿初起-仙方活命饮 诸痛证,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土炒当归-补血而不致滑肠 适用于血虚而又便溏的患者 当归炭-止血 崩漏下血-回阳丹

26 研究:挥发油、阿魏酸、微量金属元素及维 生素等。 归头止血上行 归尾活血下行 归身补血 全当归和血而不定 部位 挥发油(阿魏酸) -- 归尾大于归头。 生品-阿魏酸最高,补气活血、止痛用生品。 当归炭-利于鞣质的溶出,止血作用增强

27 蕲 蛇 历史:南北朝刘宋时期,有苦酒浸后酒煮 法(《雷公》),至宋代《太平圣惠方》 出现酒浸炙法,酒炙后以蜜麸炒。

28 方法: 蕲蛇-原药材去头,鳞,切寸段。 蕲蛇肉-净药(去头)+黄酒 润透 去 鳞,骨,干燥 药:酒= 100 : 20 酒蕲蛇肉-生药段+黄酒(酒炙一法) 至微黄 药:酒= 100 : 20

29 作用: 生品-多外用 皮肤瘙痒,止抽搐-定命散 酒炙蕲蛇-腥气降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增强 风湿痹痛-白花蛇酒 口眼歪斜,中风后半身不遂-蛇蝎续命汤 ( 1 )毒性下降 ( 2 )协同通络作用 ( 3 )浸出率提高 ( 4 )矫味矫臭

30

31 川 芎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历史:宋代《扁鹊心书》始有酒炒制,现在 主要有酒炒、酒蒸、酒煮等炮制方法。 方法: 生品-原药材,净制,软化,切薄片,干燥 酒川芎-生药片+黄酒(一法)-棕红色, 坚脆。 药:酒 =100 : 10

32 作用: 生品-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酒川芎-引药上行,活血行气止痛增强 风寒性头痛-川芎茶调散; 风湿性头痛-羌活胜湿汤; 风热性头痛-川芎散

33 研究: 生物碱(易挥发)、挥发油、阿魏酸。 生物碱(川芎嗪) — 升华性 挥发油 — 无显著影响 避免加热处理

34  芍药  白芍、白芍 片

35 白 芍 历史:汉代始载切制(《伤寒杂病论》),至宋代 《扁鹊心书》始有酒炒法。现在主要有酒炒、醋炒、 炒黄等方法。 方法: 生品-原药材净、润、切薄片,干燥。 酒白芍-生药片+黄酒(一法) 至微黄色。 药:酒= 100 : 10 炒白芍-生药片( 炒黄) 至微黄色

36 作用: 生品-敛阴平肝,潜阳止晕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镇肝熄风 养血平肝-桂枝汤 酒白芍-酸寒下降,和中缓急止痛 脘腹胸胁疼痛-逍遥散 炒白芍-性味缓和,柔肝和脾,养血敛阴

37 研究: 芍药苷-镇痛、镇静、解痉止痛 丹皮酚-抗炎、抗血栓形成 苯甲酸-解痉止痛、镇痛镇静 鞣质-抗炎 ( 1 )皮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 2 )鞣质易氧化,久置泛红 ( 3 )避免接触铁


Download ppt "第十章 炙法 第一节 酒炙法 第二节 醋炙法 第三节 盐炙法 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炒的区别 炙法 加辅料炒法 辅料( assistant ) 液体辅料 固体辅料 温度( temprature ) 低 高 火力( power ) 文火 中火或 武火 时间( time ) 长 短 辅料处理( proces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