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染色体研究 实验三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及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生殖细胞的制片技术,观察减数分裂 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1 学习生殖细胞的制片技术,观察减数分裂 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2 了解动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 动态变化,明确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 了解动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染色体研究 实验三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及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生殖细胞的制片技术,观察减数分裂 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1 学习生殖细胞的制片技术,观察减数分裂 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2 了解动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 动态变化,明确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 了解动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染色体研究 实验三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及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生殖细胞的制片技术,观察减数分裂 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1 学习生殖细胞的制片技术,观察减数分裂 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2 了解动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 动态变化,明确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 了解动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 动态变化,明确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 二、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生物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过程中发 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它包括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 第一次分裂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较长,染色体变化较复杂,可细分为 5 个时期,即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同源染色体之间要发生联会、交换和分离,非同源染色 体之间要发生自由组合。 最终产生的四个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以后每一个子细胞进一步发育为雌配子和雄配子。 雌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又结合成为合子,发育成为新的 个体,染色体数目恢复为全数( 2n )。

3

4 第一次分裂: 前期Ⅰ: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 )细线期:核内染色体呈细长线状,互相缠绕,难以辨别成双 的染色体。 2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相互纵向靠拢配对,称为联会。这样联 会了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偶线期所表现的这一特征 的时间很短,一般难以观察到。 3 )粗线期:配对后的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含有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这样一个二价体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故又称为四合体。 在此期间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片段交换。 4 )双线期:各对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由于在粗线期非姐妹染 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因而同源染色体在一定区段间出现交叉, 此期可清楚地观察到交叉现象。 5 )终变期:染色体更为浓缩粗短,交叉结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 核仁和核膜开始消失。此时各二价体分散在核内,适于计数染色 体的数目。 第一次分裂: 前期Ⅰ: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 )细线期:核内染色体呈细长线状,互相缠绕,难以辨别成双 的染色体。 2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相互纵向靠拢配对,称为联会。这样联 会了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偶线期所表现的这一特征 的时间很短,一般难以观察到。 3 )粗线期:配对后的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含有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这样一个二价体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故又称为四合体。 在此期间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片段交换。 4 )双线期:各对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由于在粗线期非姐妹染 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因而同源染色体在一定区段间出现交叉, 此期可清楚地观察到交叉现象。 5 )终变期:染色体更为浓缩粗短,交叉结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 核仁和核膜开始消失。此时各二价体分散在核内,适于计数染色 体的数目。

5 第一次分裂: 中期Ⅰ:核仁和核膜消失,所有二价体排列在赤道板两 侧,细胞质里出现纺锤体,每个二价体的两条染色单体 的着丝点分别趋向纺锤体的两极,此时最适 chr 计数、 观察形态特征。 第一次分裂: 中期Ⅰ:核仁和核膜消失,所有二价体排列在赤道板两 侧,细胞质里出现纺锤体,每个二价体的两条染色单体 的着丝点分别趋向纺锤体的两极,此时最适 chr 计数、 观察形态特征。 后期Ⅰ:二价体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在纺锤 体的作用下分别向两极移动,完成染色体数目的减半过 程。此期,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必然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间的各个成员以同等机会随机结合,分别移向两极。 注意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尚未分裂,每条染色体含有两 条染色单体。 后期Ⅰ:二价体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在纺锤 体的作用下分别向两极移动,完成染色体数目的减半过 程。此期,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必然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间的各个成员以同等机会随机结合,分别移向两极。 注意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尚未分裂,每条染色体含有两 条染色单体。 末期Ⅰ:染色体移到两极,松开变细,核仁核膜重新出 现,形成两个子核。细胞质分裂,在赤道板处形成细胞 板,成为二价体。 末期Ⅰ:染色体移到两极,松开变细,核仁核膜重新出 现,形成两个子核。细胞质分裂,在赤道板处形成细胞 板,成为二价体。

6 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染色体又开始明显缩短,而其包含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得很开, 只是着丝点仍然没有分裂。 中期Ⅱ: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分裂细胞的赤道板上,出现纺锤体。 后期Ⅱ: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体的牵引 下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Ⅱ:染色体分别到两极后,又重新出现核仁和核膜,同时细胞质分 裂为二,从而使一个母细胞分裂为四个子细胞,称为四分体(四分孢 子),每个子细胞内只含有原来母细胞的半数的染色体( n )。 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染色体又开始明显缩短,而其包含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得很开, 只是着丝点仍然没有分裂。 中期Ⅱ: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分裂细胞的赤道板上,出现纺锤体。 后期Ⅱ: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体的牵引 下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Ⅱ:染色体分别到两极后,又重新出现核仁和核膜,同时细胞质分 裂为二,从而使一个母细胞分裂为四个子细胞,称为四分体(四分孢 子),每个子细胞内只含有原来母细胞的半数的染色体( n )。

7 植物花粉减数分裂图 1 植物花粉减数分裂图 1

8 植物花粉减数分裂图 2 植物花粉减数分裂图 2

9 由于植物花药取材容易,操作方便,一般作 为减数分裂制片材料,在发育的适宜时期取 样、固定、压片等程序,便可在显微镜下观 察到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10 偶线期(核仁) 粗线期 蝗虫精巢减数分裂

11 浓缩期 后期 I 中期 I

12 中期 II 后期 II

13 精细胞与精子 减数分裂完成

14 三、实验材料 雄蝗虫精巢 雄蝗虫精巢四、实验仪器及用具 多媒体显微演示系统、显微镜、载玻片、盖玻 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 多媒体显微演示系统、显微镜、载玻片、盖玻 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五、药品和试剂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

15 六 实验步骤 蝗虫精巢的观察: 蝗虫精巢的观察: 1 采集 活的雄蝗虫 → 固定 → 去掉第一对步足及翅 → 剪去背部的胸腹几丁质皮,见 到黄色的团状物为脂肪,其内便是栉比排列的精巢小管。精巢小管的上皮为扁 平上皮细胞,呈片状; 或者用镊子夹住雄虫的尾位,往外拉,可见精巢:一团 黄色组织块,剔除精巢上的其它组织,放到卡诺固定液中固定 1.5 - 2 小时,再放 入 70% 酒精溶液保存 。 1 采集 活的雄蝗虫 → 固定 → 去掉第一对步足及翅 → 剪去背部的胸腹几丁质皮,见 到黄色的团状物为脂肪,其内便是栉比排列的精巢小管。精巢小管的上皮为扁 平上皮细胞,呈片状; 或者用镊子夹住雄虫的尾位,往外拉,可见精巢:一团 黄色组织块,剔除精巢上的其它组织,放到卡诺固定液中固定 1.5 - 2 小时,再放 入 70% 酒精溶液保存 。 2 用解剖针从固定精巢上挑取放在载玻片,加 2 - 3 滴改良苯酚品 红,染色 15 分钟以上。 2 用解剖针从固定精巢上挑取 2 ~ 3 条经固定的精细管 放在载玻片,加 2 - 3 滴改良苯酚品 红,染色 15 分钟以上。 3 压片:加一滴染液,压片。 3 压片:加一滴染液,压片。

16

17 4 、显微镜观察: 4 、显微镜观察: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生长期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再经过 两次成熟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精细胞与一般间期细 胞相似,但体积较小,核较大。再经过变形期形成精 子,精子可分为头、中段和尾三部分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生长期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再经过 两次成熟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精细胞与一般间期细 胞相似,但体积较小,核较大。再经过变形期形成精 子,精子可分为头、中段和尾三部分 (注:变形期精细胞 → 精子的变化过程是从圆形 → 椭 圆形 → 梭形 → 丝状)。 (注:变形期精细胞 → 精子的变化过程是从圆形 → 椭 圆形 → 梭形 → 丝状)。 头部 —— 着色较深,主要为细胞核,外围一层极薄的 细胞质,接近成熟的精子头部呈纺锤形或长纺锤形, 完全成熟的精子头部呈针形。 头部 —— 着色较深,主要为细胞核,外围一层极薄的 细胞质,接近成熟的精子头部呈纺锤形或长纺锤形, 完全成熟的精子头部呈针形。 中段 —— 头部下方一个极短的区域,其中含有中心粒, 完全成熟的精子中,中心粒不明显。 中段 —— 头部下方一个极短的区域,其中含有中心粒, 完全成熟的精子中,中心粒不明显。 尾部 —— 中段之后一条纤细的鞭毛状尾,起运动器的 作用。 尾部 —— 中段之后一条纤细的鞭毛状尾,起运动器的 作用。

18

19 观察要点 细线期、偶线期不易见到,前期 I 有核仁、核膜,核仁亮。 粗线期同源染色体已经配对,可以观察到具有螺旋结构的 11 个不同的二 价体。 X 染色体为端棒状,属于正异固缩。 细线期、偶线期不易见到,前期 I 有核仁、核膜,核仁亮。 粗线期同源染色体已经配对,可以观察到具有螺旋结构的 11 个不同的二 价体。 X 染色体为端棒状,属于正异固缩。 双线期可见交叉染色体,呈洇墨迹状,但较细。 双线期可见交叉染色体,呈洇墨迹状,但较细。 终变期洇墨迹明显,边缘不光滑。从边缘起毛刷状,可以成堆。 X 染色 体为单价体。 终变期洇墨迹明显,边缘不光滑。从边缘起毛刷状,可以成堆。 X 染色 体为单价体。 中期 I 染色体边缘光滑,进一步短粗。单价体落后,随机到一极去(为 X 染色体)。其它以四分体为单位排列到赤道板上。 中期 I 染色体边缘光滑,进一步短粗。单价体落后,随机到一极去(为 X 染色体)。其它以四分体为单位排列到赤道板上。 后期 I 、末期 I 染色体距离比较远,遥遥相对,但同在一个细胞里。 后期 I 、末期 I 染色体距离比较远,遥遥相对,但同在一个细胞里。 中期 II 染色体呈菊花状。 中期 II 染色体呈菊花状。 后期 II 染色体呈四堆。 后期 II 染色体呈四堆。

20 蝗虫精巢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标本观察 。 雄蝗虫的二倍体细胞为 23 条染色体, 性染色体为 XO 型。精原细胞:呈圆形或 卵圆形,核大色深,染色质呈团块状, 不规则排列。 减数分裂 I 第一次减数分裂可分为前期Ⅰ、中期Ⅰ、 后期Ⅰ和末期Ⅰ。 前期 I :根据核的形态变化可以划分为细 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 期。 细线期:细胞核膨大,染色质凝集成细 丝状称染色丝,上有许多颗粒状结构, 染色丝曲绕成一团,分不清每条染色体 的头尾。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体形成 一个紧密相伴的二价体。但此时染色体 细长,看不清数目)。 粗线期: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明显缩 短变粗,配对后的染色体紧靠在一起呈 现 11 组染色体+ X 染色体。 双线期: 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同源染色 体开始分离,成为双线,但在某些点上 仍扭结在一起,形成交叉图像。 (精原细胞) (细线期、偶线期) (粗线期) (双线期)

21 终变期:这时的染色体缩得最短,进一步分离,四分体由于交叉点 位置的不同而呈现各种如 “O” 形, “8” 、 “X” 、 “Y” 、 “V” 等图形,能准 确计数。此时核膜、核仁消失( 6 )。 中期 I :四分体向细胞中部集中,排列于赤道面上,形成赤道板。同 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与两端的纺锤丝相连( 7 )。 后期 I :同源染色体受两极纺锤丝的牵引,各自移向细胞两极。其中 一组为 11 条染色体,另一组为 12 条染色体( 11 + X ). 末期 I :移到两极的染色体聚集在一起,逐步解螺旋恢复染色质状态, 核仁、核膜重新出现,胞膜中部缢缩,形成两个较小的子细胞(即 次级精母细胞)。 终变期 中期 I 后期 I 后期 I 极面观

22 减数分裂 II 由于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已经 减数,所以只有 n 个染色体 ( 每一染色 体具有两条染色单体参加分配,从形 态上看,细胞较小。 前期 II: 很短暂,染色体形态与末期 I 相似,不易鉴别。 中期 II: 二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形 成赤道板。侧面观呈一直线,极面观 排列成一圈,像花瓣状。 后期 II: 二分体着丝粒纵裂为二,姐妹 染色单体分离,并移向两极,每一极 各含有 n 个单分体( monad )。 末期 II: 到达两极的染色体解旋伸展, 形成染色质,核仁、核膜重现。最后 形成四个精细胞。 精细胞:形态与间期细胞相似,只是 细胞较小,核大胞质少。 精细胞 末期 II: 后期 II : 中期 Ii 极面观中期 II:

23 (二)玉米花粉的观察: (二)玉米花粉的观察: 1 取材 1 取材 玉米雄花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在孕期进行,从孕穗中剖 腹取出部分雄穗花药。将材料 投入 1 : 3 醋酸酒精混合液 中固定 1 - 24 小时,移到 70% 酒精中保存备用。 玉米雄花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在孕期进行,从孕穗中剖 腹取出部分雄穗花药。将材料 投入 1 : 3 醋酸酒精混合液 中固定 1 - 24 小时,移到 70% 酒精中保存备用。

24 2 制片 2 制片 自保存液中取出幼穗,用解剖针分开花蕾撕开内外颖,取出雄蕊。 自保存液中取出幼穗,用解剖针分开花蕾撕开内外颖,取出雄蕊。 1~3 枚花药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吸去多余的保存液,用刀片或两 支解剖针将花药横向切断,滴一小滴醋酸洋红染液于花药上,用 镊子挤压花药,使花粉母细胞从花药中逸出,再用镊子把药壁等 残渣镊走。 1~3 枚花药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吸去多余的保存液,用刀片或两 支解剖针将花药横向切断,滴一小滴醋酸洋红染液于花药上,用 镊子挤压花药,使花粉母细胞从花药中逸出,再用镊子把药壁等 残渣镊走。 用一盖玻片的一边靠在载玻片,待染色液布满整个边缘时,左手 用镊子顶着盖玻片,右手用解剖针托着盖玻片轻轻放下,染色液 不能布满盖玻片时,则在盖玻片边缘补充少许染色液。然后在酒 精灯上手持载玻片来回移动烤片,以片子不烫手为宜。烤片使细 胞质颜色变浅,染色体着色深。烤片后在盖玻片上加一滤纸,用 拇指按压盖玻片或用铅笔的橡皮头轻敲盖玻片。注意不要使盖玻 片移动。 用一盖玻片的一边靠在载玻片,待染色液布满整个边缘时,左手 用镊子顶着盖玻片,右手用解剖针托着盖玻片轻轻放下,染色液 不能布满盖玻片时,则在盖玻片边缘补充少许染色液。然后在酒 精灯上手持载玻片来回移动烤片,以片子不烫手为宜。烤片使细 胞质颜色变浅,染色体着色深。烤片后在盖玻片上加一滤纸,用 拇指按压盖玻片或用铅笔的橡皮头轻敲盖玻片。注意不要使盖玻 片移动。

25 3 显微镜观察 3 显微镜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具分裂相的花粉母细 胞,然后依次转换到高倍镜观察减数分裂 各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特征。 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具分裂相的花粉母细 胞,然后依次转换到高倍镜观察减数分裂 各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特征。

26 七、实验作业 七、实验作业 1. 制作具减数分裂图象的细胞学片子 1 - 2 张 1. 制作具减数分裂图象的细胞学片子 1 - 2 张 2. 绘制细胞学片子的分裂相. , 2. 绘制细胞学片子的分裂相. ,

27 实验报告 封面 封面 实验名称 实验名称 一 实验目的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材料 三 实验简要操作步骤 三 实验简要操作步骤 四 实验结果 四 实验结果 五 结论或讨论 五 结论或讨论

28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取蝗虫精巢数量不要太多,尽量取不同 来源的精细小管; 1) 取蝗虫精巢数量不要太多,尽量取不同 来源的精细小管; 2 )染色充分; 2 )染色充分; 3 )制片时敲打均匀。 3 )制片时敲打均匀。

29 下次实验: 实验 4 果蝇培养 实验 5 单因子杂交


Download ppt "染色体研究 实验三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及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生殖细胞的制片技术,观察减数分裂 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1 学习生殖细胞的制片技术,观察减数分裂 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2 了解动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 动态变化,明确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 了解动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