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P163
5
P164
9
P165
11
P166
14
P167
16
P168
19
P169
21
P170
22
中國民主黨 1960 年
24
P171
27
P172
28
冰 箱 1834 年,一位在倫敦工作的美國人雅各.帕金 斯發現當某些液體蒸發時會產生一種冷卻效應, 進而申請壓縮機的發明專利,此後人們開始知 道如何製作人造冰塊,而此項發現也促成日後 冰箱的發明。 早期冰箱最主要的用途之一是運用在輪船上。 大型冷藏庫讓船隻能夠在長距離航行中運載食 用鮮肉。
29
冰 箱 1879 年,一艘載滿 40 噸牛、羊肉的冷藏船從雪 梨出發到倫敦,經過幾個月的航行後,船上的 肉品還冰凍得硬梆梆,至此製冷設備的研究獲 得成功。同年,德國工程師卡爾.馮.林德也 製造出第一臺家用冰箱。 1910 年,世界上第一臺壓縮式製冷的家用冰箱 在美國問世。
30
冰 箱 一直到 1921 年,瑞典人發明電冰箱後,冰箱才 開始進入家庭。 1950 年代後半期,家用冰箱開始在美國普及。
31
古巴危機 古巴飛彈危機是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之間爆發 的一場極其嚴重的政治危機。 1962 年美國根據 U-2 飛機的偵察,得知蘇聯正在美國南邊的共產 國家古巴修建針對美國的中、遠程導彈發射場。 於是,美國總統甘迺迪( John F. Kennedy,1917-1963 )下令封鎖古巴對外航道, 並要求蘇聯將布置的飛彈撤離,一時之間,雙 方的衝突隨時可能引發。
32
古巴危機 經過數天的交涉,蘇聯 總書記赫魯雪夫 ( Nikita Khrushchev,1894-1971 )最後撤回布 署在古巴的飛彈,美國也宣布不發動任何入侵 古巴行動,方使危機化解。
33
古巴飛彈的射程範圍
34
金 恩 蒙哥馬利罷乘運動 金恩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德克斯特大道浸信會 教堂 (Dexter Avenue Baptist Church) 任職。 1955 年 11 月,一位名為羅莎.帕克絲的黑人婦女因在公共 汽車上拒絕讓座位給白人,而遭到當地警員的逮捕。 消息傳出之後,金恩立即組織一場罷乘公車運動 (即蒙哥馬利罷乘運動);在其領導下,全城數萬 名黑人克服重重困難,持續抗爭,並於 1956 年 11 月, 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在公車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是違 憲的行為,使得此場黑人運動獲得勝利,也堅定金 恩為黑人爭取權力的信心。
35
金 恩 1957 年,金恩創建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並被選 為主席。他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說,並積極參加與領 導「靜坐」運動、「自由乘客」運動及著名的伯明 翰遊行示威,數度被捕入獄。 1963 年 8 月,二十萬 人在華盛頓遊行,並在林肯紀念館前舉行和平集會, 而金恩在林肯紀念碑下發表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 說。 1964 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享譽全球。
36
金 恩 1964 年,在他倡導「非暴力群眾直接行動」運動 下,美國國會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與歧視 政策為非法政策。此後,他繼續不斷引導群眾運動, 並積極反對越戰。 1968 年 4 月 3 日,金恩再度來到田納西州孟菲斯市, 支持此城市衛生工人所舉行的大罷工; 4 月 4 日, 在其下榻的旅館陽台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身亡。金 恩的死,引起全美的騷動,幾天內 36 州的 138 個城 市爆發規模空前的黑人暴動。
37
金 恩 1986 年 1 月,美國總統雷根簽署法令,規定每年 1 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為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 以紀念這位偉人。
38
被帶到警察局的羅沙‧帕克斯 雖然羅沙‧帕克斯並未領導民權運動,但因為她的勇氣使美國 社會重新審視種族問題,並引發一場波瀾壯闊的民權運動。
39
1963 華盛頓大遊行
40
金恩牧師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演說 「我有一個夢」 (I have a dream)
41
P174
44
P175
46
法國學生及社會運動 1960 年代,法國大學生人數激增,但大學的硬體設備 卻趕不上學生人數的增加,因此教學品質十分低落。據 統計, 1958 年法國大學生人數有十九萬之多,到了 1968 年增加到五十餘萬人。對現況的不滿,加上受到 中國文化大革命及古巴革命的影響,一群學生乃藉機於 1968 年 3 月開始占領巴黎地區的大學。
47
法國學生及社會運動 隨著學生運動持續擴大,法國教育部決定於 5 月初關閉各大學,結果學生在索爾邦大學 ( Université Paris Sorbonne )與鎮暴警察 直接發生衝突,造成一千五百多人受傷。隨著 衝突的擴大,法國工會與左派政治人物加入, 聲援學生運動,使得法國社會陷入癱瘓狀態, 情況幾乎失控。
48
法國學生及社會運動 1968 年 5 月底,總統戴高樂( 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1970 )宣布解 散法國國會,重新進行選舉,並且呼籲法國人 民發揮公民精神,支持民選的政府。後來示威 活動逐漸緩和, 6 月國會選舉結果揭曉,右派 戴高樂政權贏得多數人民的支持,政治危機因 此解除。
49
法國學生及社會運動 1968 年 5 月危機雖然順利化解,甚至穩定了法 國右派政府之政權,但是人民對政府的支持並 沒有轉化成對戴高樂總統個人的支持。次年 4 月,法國人民透過公投否決了戴高樂總統的政 治改革,他因此決定辭職以示負責, 1970 年 11 月,戴高樂總統病逝,法國隨即進入另一個世 代。
50
歷史(二) P214
53
文革的三個階段 毛劉鬥爭階段 1. 從劉少奇手中奪回黨政大權 2. 下令林彪接管被紅衛兵占據的單位 毛林鬥爭階段 1. 林彪政變失敗 2. 四人幫藉「批林批孔」,將矛頭指 向周恩來 「批鄧反右」 階段 1. 以華國鋒抑制鄧小平的崛起 2. 華國鋒發動政變,逮捕四人
54
歷史(二) P217
55
P169
56
歷史(二) P205
57
雷震( 1897 ~ 1978 年) 浙江人,早年留學日本,對憲政理論的理解相當 深刻。回國後擔任許多國民黨的黨務工作。主要經歷 有:南京市代表大會主席團主席、教育部總務司司長、 國民參政會副祕書長、政治協商會祕書長、國民大會 副祕書長、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協助穩定上海金融, 到臺灣後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是國民黨權力核心人 物。 1949 年自由中國雜誌創刊時,由胡適擔任發行人, 雷震負責編務, 1953 年後成為實際的負責人,卻因挽 救教育危機一文,遭國民黨開除黨籍,此後雷震與國 民黨的關係漸行漸遠。 1960 年雷震以「知匪不報」、 「為匪宣傳」的罪名被逮捕,判十年徒刑,自由中國 雜誌隨之解散。
58
中國民主黨的成立與結束 雷震以及一群來自中國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一方面 推展民主憲政的理念,同時也為了根植群眾基礎,開始 和地方領袖結合。利用 1957 年由李萬居召集的選務總檢 討會,希望結合地方選舉,成立一個反對黨,雖然政府 不可能在此時同意成立反對黨,這些地方領袖還是以 「中國地方自治研究會」的名義,違法聚會。 1960 年選 舉後,參與選舉的七十多人召開「在野黨及無黨派人士 本屆地方選舉檢討會」,郭國基痛責選風敗壞,提出組 織反對黨的具體想法,與會者同意,並決定利用到各地 巡迴座談有關選舉事務的時機,宣布 9 月成立中國民主黨。 國民黨為防止中國民主黨成立,迅速逮捕雷震,讓組黨 之事夭折。
59
1972 年 6 月 8 日,對可疑的越共藏身地實施凝固汽油彈空中轟炸後,驚恐萬 狀的孩子,包括 9 歲的女孩潘金淑(中偏左),沿展鵬附近一號公路逃跑, 一隊南越士兵緊隨其後。一架南越飛機誤將燃燒汽油炸彈投向南越軍隊和平 民。恐懼的孩子們脫掉燒毀的衣服四處逃竄。圖中從左至右:潘金菊的弟弟、 潘金淑本人、潘金淑的表弟和表妹。身後是越南第 25 師士兵。
60
其後的情景卻是鮮見于報端 的。照片抓拍後,當潘金淑 跑到黃功吾身旁時,他連忙 為她用水衝洗燒傷的部位, 並將她送往醫院,之後才匆 匆趕回衝洗照片。小潘金淑 雖得到救治,但是燒傷實在 太嚴重了,經過 14 個月漫長 而痛苦的治療,前後 17 個大 大小小的手術,她的身體才 慢慢復原。但是她身上超過 一半的皮膚三度燒傷,尤其 是背部,頸部和手臂。
61
1972 年 6 月 8 日,展鵬一號公路附近,遭空中汽油彈誤炸燒傷的 9 歲女孩潘金 淑被電視臺工作人員和南越士兵團團圍住。
62
潘金淑被越南政府當作美帝 國主義罪惡的活標本而樹立 起來,金淑長大後被送進醫 學院學習。後來,在向越南 最高當局申請獲得批准以後, 她離開越南前往古巴學習。 在那裏,潘金淑認識了她未 來的丈夫。也是在那個時候, 她決定徹底離開越南。 1992 年,潘金淑結婚。後來她移 居美國,被聯合國任命為和 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 己的經歷講述和平的意義。
63
成年後的潘金淑成了一位普通的母 親,她慈愛的抱著自己的靜靜睡著 的孩子。如果沒有潘背後和胳膊大 面積恐怖的因燒傷留下的疤痕,這 就是一張單純表現母愛和美好生活 的照片。這幅作品是由世界著名攝 影大師喬‧麥克納利 1995 年拍攝的。 當時喬去尋訪這位傳奇的女性。最 後在加拿大多倫多見到了潘金淑。 喬認為,如果像拍攝普通女人一樣 拍攝潘,那就失去了想要表達的意 義。他試圖對潘說明了自己的意思, 她最終默許了。恰巧她要給兒子托 馬斯餵奶,於是這樣一張暴露戰爭 留下可怕傷疤的背部的女人,慈愛 的抱著一個幼小孩子的照片誕生了。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um/2011- 03/24/c_121222648.htm
64
新左派 1956 年年底的匈牙利革命期間,因為看到蘇聯及 其盟國的殘暴鎮壓,原支持共產社會主義的西方知 識分子深感震驚,而開始疏離,並重新思考左派社 會主義運動的本質與作法,產生「新左派」理念。 他們看到托洛斯基派和毛(澤東)派與蘇聯作對、 1959 年的古巴革命、亞非地區的殖民鬥爭,認為 除了工業無產階級之外,還有其他的革命方法及媒 介,如學生、婦女、黑人人權團體、歐美反越戰活 躍分子以及第三世界農民無產階級等。
65
新左派 新左派的理念在 1968 年巴黎五月學潮得到實踐, 也在 8 月蘇聯進兵殘暴鎮壓捷克「布拉格之春」時, 徹底看破蘇共極權非人道的嘴臉。 新左派強調因地制宜、見機行事,所以往往眾說 紛紜、多頭馬車,,其團體也就分分合合,然而 它深深影響女性主義、綠黨、歐共主義,復興了 左派思想,也重新評價瑪克斯所論「疏離」和 「國家」的意涵。 1960~1970 年代,西方青年學生運動深受「新左 派」思想的影響與指導。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