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道: “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 , “ 育,养子使 作善也。 ” 在古希腊词源中, “ 教育 ” 一词 与 “ 教仆 ” 一词相关。前两者的共同涵义 就是人类社会中抚育未成年人的这种特 殊活动的概括。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 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你认为教育重要吗?为什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道: “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 , “ 育,养子使 作善也。 ” 在古希腊词源中, “ 教育 ” 一词 与 “ 教仆 ” 一词相关。前两者的共同涵义 就是人类社会中抚育未成年人的这种特 殊活动的概括。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 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你认为教育重要吗?为什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道: “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 , “ 育,养子使 作善也。 ” 在古希腊词源中, “ 教育 ” 一词 与 “ 教仆 ” 一词相关。前两者的共同涵义 就是人类社会中抚育未成年人的这种特 殊活动的概括。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 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你认为教育重要吗?为什么?

3 美国依据 1948—1984 年经济实际增长 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 增长( 100% ) =34% (劳动增长 + 资本增长) +66% (科技和教育)。 日本 1952—1961 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 ( 100% ) =33.4% (劳动增长 + 资本增长) +66.6% (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 要素的 60%~80% ,我国占 30% 左右。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 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4 第 21 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 “ 国运兴 衰系于教育 ” 的深刻含义 学考要求 1 、 “ 科教兴国 ” 战略的提出 2 、教育的 “ 三个面向 ”

5 1. 拉开序幕 ——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49 年) (1) 接管旧教育, 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2) 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 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 人民教育 2. 制定教育方针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7 年) 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德智体全面发展 ) 3 、成就 ( 1 )逐步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 2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人才,奠定了共和 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全日制学校教育 半工半读学校

6 新中国前 17 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高等 学校 434 1947 年的 1.1 倍 67.4 万人 1947 年的 3.3 倍 中等 学校 80993 1949 年的 14.1 倍 1432 万人 1946 年的 6.9 倍 小 学小 学小 学小 学1681000 1949 年的 4.9 倍 11626.9 万 人 1946 年的 3.9 倍 比旧中国最多 时增长 1965 年在 校生 比旧中国最多 时增长 1965 年 学校数 新中国的教育 事业取得什么 成就?为什么?

7 2 、表现: ( 1 )学校停课,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 2 ) 66 年, 废止高考制度。 ( 3 ) 70 年代初,招收 “ 工农兵学员 ” 。 3 、影响: 1. 破坏中国教育事业,导致人才缺乏 2. 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3 、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 、原因: “ 左 ” 倾指导思想的影响 “ 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 ” 。

8 1 、 “ 文革 ” 后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 来教育的春天。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 倡导尊师重教。 全面恢复和整顿教育秩序 2 、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 “ 科教兴国 ” 战略。 3 、坚持 “ 三个面向 ” ,深化教育改革

9 措施 西部 20 所高校建设 , 200 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 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 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高等教育:建立学位制度、实施 “211 工程 ” ( 1993) 社会办学 : 多渠道筹集经费(民办学校),启动 “ 希望工 程 ” “ 希望工 程 西部教育:

10 现代国家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而科技 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教育。 ”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的 成败,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前途。 从世界来看, 哪一个国家重视教育, 那么这个国家就兴旺 发达。 正可谓 :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

11

12 例如: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1990 年,中国的 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 3% , 1995 年 下降到 2.44% ,而 1995 年世界平均教育经费占 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 4.9% , 1999 年回升到 2.78% 。 2003 年中国教育经费占 GDP3.41 % ); 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 的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是 女生)辍学率较高 ; 教育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待 遇低;高考制度一考定终生(对于学生长达 12 年的学习来说,最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次 考试、一张试卷)等等。 例如: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1990 年,中国的 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 3% , 1995 年 下降到 2.44% ,而 1995 年世界平均教育经费占 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 4.9% , 1999 年回升到 2.78% 。 2003 年中国教育经费占 GDP3.41 % ); 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 的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是 女生)辍学率较高 ; 教育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待 遇低;高考制度一考定终生(对于学生长达 12 年的学习来说,最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次 考试、一张试卷)等等。

13

14 时间全国小学 在校生 (万人) 适龄儿童 入学率 小学毕业 生升学率 15 年间 1985 年 13370.295.9%68.4% 提高了 26.49 个 百分点; 2000 年 13013.2599.11%94.89% 时间全国普通初中 在校生 初中阶段毛 入学率 1985 年 3964.83 万人 36.76% 2000 年 6167.7 万人 88.6% 你知道下列成就的取得具体得益于哪项措施?

15 1986 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 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 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 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 新闻: 2006 年全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新闻: 2006 年全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从 2006 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学杂费, 2007 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 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16

17 北大校长陆平被 批斗 南宁市民欢 送知青下乡

18  70 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 “ 工农 兵学员 ” 。

19 人民欢送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情景

20  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 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 于停滞状态。 1962 年 1982 年 1999 年 2000 年

21 中国及部分国家 25 至 64 岁人口受教育状况

22 1991 年 4 月 15 日 “ 希望工程 ” 开始实施。这是 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 —— 安徽金寨希望小学的校 门。

23 广东省第一所希望小学 —— 五华县畲维希望 小学,地处五华县转水镇,建筑面积 1172 平方米, 1993 年竣工。

24 希望工程实施后, 适龄儿童能上学读书

25 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 童入学率还不到 20% ,成 人的文盲则高达 55% 。为 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 从 1951 年开始进行全国 规模的识字运动。

26 全球文盲中有 3/4 是妇女,中国文 盲中近七成是女性。解放初期,全 国妇女人口中的文盲率在 90 %以上。 通过 50 多年的努力,全国共扫除妇 女文盲 1.2 亿,妇女文化素质大幅度 提高。 1982 年至今,青壮年妇女文 盲率下降了 27 个百分点,在各项文 盲率指标中降幅最大。但是,我国 目前仍有 5500 万妇女文盲,这成为 中国扫盲工作中一大难题。

27 田头识字学习 偏远贫因地区的小学

28 劳动模范郝建秀 ( 中 ) 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 速成中学学习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 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

29 “ 今年要下决心 恢复高考! ” 1977 年,中国恢复停滞 了 10 年的高考。 “ 这是世 界考试史上参加考试人数 最多的一次 ” 。

30 西藏拉萨大学培养的硕士生

31 当前的高考考场 步入考场 望子成龙的父母 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新风气出现; 2 、读书能改变命运 —— 自己的、国家的。  考生家长们 为什么这么重 视高考呢?

32 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 推进教育创新 ” ( 2002 年 9 月 8 日) 李岚清作关于 “ 科教兴国 ” 战 略的报告( 1998 年 6 月 )

33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 “ 科教兴国 ” 战略?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 本动力。 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在于培养人才。 ③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Download ppt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道: “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 , “ 育,养子使 作善也。 ” 在古希腊词源中, “ 教育 ” 一词 与 “ 教仆 ” 一词相关。前两者的共同涵义 就是人类社会中抚育未成年人的这种特 殊活动的概括。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 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你认为教育重要吗?为什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