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谈谈学习《黄帝内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陶先刚 2012 年 12 月. 蓋醫之為道,乃通天徹地之學,必全體明,而後可以治一病。 若全體不明,而偶得一知半解,舉以試人,輕淺之病,或能得效; 至於重大疑難之症,亦以一偏之見,妄議用藥,一或有誤,生死立 判矣。 間或偶然倖中,自以為如此大病,猶能見功,益復自信,以後不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谈谈学习《黄帝内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陶先刚 2012 年 12 月. 蓋醫之為道,乃通天徹地之學,必全體明,而後可以治一病。 若全體不明,而偶得一知半解,舉以試人,輕淺之病,或能得效; 至於重大疑難之症,亦以一偏之見,妄議用藥,一或有誤,生死立 判矣。 間或偶然倖中,自以為如此大病,猶能見功,益復自信,以後不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谈谈学习《黄帝内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陶先刚 2012 年 12 月

2 蓋醫之為道,乃通天徹地之學,必全體明,而後可以治一病。 若全體不明,而偶得一知半解,舉以試人,輕淺之病,或能得效; 至於重大疑難之症,亦以一偏之見,妄議用藥,一或有誤,生死立 判矣。 間或偶然倖中,自以為如此大病,猶能見功,益復自信,以後不拘 何病,輒妄加議論。 至殺人之後,猶以為病自不治,非我之過,於是終身害人而不悔矣 。 《医学源流论》

3 一. 学习中医药学 褪除一些先入之见。 “ 秀才学医,笼中抓鸡。 ” 中医可以自学。 中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

4 清 · 康~雍: 《古今图书集成 · 医部全录》 (医论, 方剂, 单方, 针灸, 导引, 医案) 明 · 马 莳 注 和清 · 张志聪 注

5 清 · 乾: 《四库全书》子部: 《黄帝内经素问》 唐 · 王冰 编 注 宋 · 林亿 校 《灵枢经》 宋 · 史崧 辑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一版 ) 清 · 徐灵胎: 《医学源流论》

6 《医部全录》作为国家修订的大型类书,内容极其丰富 ,在中医药学的临床各个方面,都应值得当代学者重视! 可以说,这里应是中医学术的宝贵蕴藏所在之一,对《 医部全录》的学习、整理、研究,会使得中医学术有很大 的弘扬!

7 在阅读和体会《医部全录》之后,才发现中医学的重 要观念、思想、理论等,几乎全都来自《黄帝内经》,且 《内经》更全面、系统、完整和准确。 因此,必须认真学习《黄帝内经》!

8 随感: “ 在生命科学领域内,自然哲学是非常浅薄的,因 而不能过分依赖于科学思想史上的那些哲学思想。 ” 随感: “ 如同古典音乐,中医学用的也是最节简和最接近 天籁的东西,来表现自然的。 ”

9 二. 学习《黄帝内经》 春秋战国 —— 汉: 《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的思想理论基础,即是善待生命 ,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手段,也是以护养和调理为主。 中医药学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索,恰恰是极大地丰富了我 们的想象和摸索,给出了极其宝贵的原创性科学蕴藏。

10 1.“ 正本清源 ” ,选择好书籍。 参考著作: 隋 ·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 5 年版 ) 晋 ·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梁 · 全元起:《黄帝内经》)

11 中国中医研究院 龙伯坚先生:《黄帝内经概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张灿玾先生:《黄帝内经文献研究》

12 2.“ 以博返约 ” ,书要越读越薄。 阴 阳:永恒的现象,规律,真理, …… “ 阴阳 ” ,指的是自然界永恒存在着的状态,通俗地说,地 球总是向着和背着太阳,所以,我们智慧的古人总结为: 一阴一阳之谓 “ 道 ” 。 “ 阴阳 ” ,是中医学的核心,《内经》的核心,甚至为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核心!

13 《内经》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通,如太极、武 术、气功导引,甚至于古代中国的书画山水、诗词歌赋等。 我们的地球总是向着和背着太阳在运行着~ “ 阴阳 ” ,这 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和法则,也即涉及到了问题的本原: 生命是什么?所以《内经》的思想对更广意义上的生物世 界,都深有影响和启迪!

14 五 行 : ~术数(八卦),分布(分配)阴阳 东, 南, 中, 西, 北 春, 夏, 秋, 冬 肝, 心, 肺, 肾 生, 长, 收, 藏

15 为什么是 “ 五行 ” 呢?情形大概有如下: 1 )、东、南、中、西、北。这样的五个方位基本概括了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内容, 东、南为阳, 西、北为阴, 中央为枢机!

16 2 )、天时,地理, …… 等有关术数的重要内容。 水( 1 , 6 ),火( 2 , 7 ),中央土( 5 ),木( 3 , 8 ) ,金( 4 , 9 ), 合起来有: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0 ,由 9 个数 字到 0 ,恰恰反映了 “ 有无相生相成 ” ,这么一个重要观念;

17 3 )、这个从中国古代发明的 “ 五行 ” ,应与中华文明的发 源有关,也一直影响到后世。 “ 五行 ” 又称为 “ 五德 ” ,即五种 “ 德行 ” ! 所以,阴阳,五行,就正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 — 道德,在中医药学的学术思想上的集中体现与运用!

18 《内经》的核心,中医学的核心,即是 “ 阴阳 ” ,从《甲乙 经》、《太素》,到《素问》、《灵枢》,诸本著作中篇 目的命名,可看出经典的严谨细致,是围绕着 “ 阴阳 ” 而展 开的。 在此基础上,有藏府、经络、气血等,有人体生理、病 理下的各种状态,以及由此而发明的各种治法,运用之妙 ,方能存乎一心。

19 “ 五行 ” 为物质变化的规律, “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 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 (《尚书》), 中医学上的五藏,实际上主要是有这么一些 “ 功能 ” ,在《 黄帝内经》中,五藏的功能为核心内容! 在学理论述,临床诊治等诸多方面,均以此为主。

20 3.“ 返朴归真 ” ,学会合适的思考方法。 爱因斯坦: “ 最感艰难的地方并不是在先有了问题,然后 只等着你去回答,而是在于为了正确地解答问题,事先就 必须避免从积习的角度去提出问题,要求从一种全然是崭 新的方式去发问。 ”

21 关于中医药学的学理,一是当前的某些基本内容可能有 “ 失真 ” 之处! 二是不能试图绕开《黄帝内经》,而作一些较粗疏浮浅 的整理! …… 等等。 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从中有 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22 爱因斯坦: “ 从原则上讲,要把一个理论只建立在可观察 的量上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实际恰恰相反,只有理论才能 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什么, ……” 。 这不仅对于后来时兴的一些从事 “ 实验 ” 工作,而忽视学理 探索的,是一个当头棒喝,也给基于《黄帝内经》上的理 论探索,指明了道路!

23 4. 思考与前瞻 一点体会与进展: 养生;藏腑阴阳; 经脉;诊候; 疾病;治法。

24 1 ). 中医学的科学基础问题。 2 ).“ 经络 ” 之谜的破解。 3 ). 中医学的教育教学问题。 4 ). 中医学更正确深入地走向世界。

25 三. 中医药学的重大学术研究 这里即以 “ 经络之谜 ” 来探讨一下。 在很早以前,曾有一个朦胧的想法: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是以经络为基础,或体现了经络的内容。 其时,并未得到中医界的意见,而经络与一些所谓 “ 修为 ” , “ 异常 ” 甚或 “ 超常 ” ,反倒成为受到关注的内容。

26 经脉者常不可见也, 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灵枢 经脉第十》 “ 在物质的可见的特定形状后面,必定存在着神秘的形式 ,作为一种无形模型。这就是运动中的形状。 ”

27 通过《黄帝内经》的长期学习研读,将 “ 经络 ” 直接联 系到 “ 平常 ” ,具体就落实到与 “ 脉诊 ” 直接相关上。 这在《甲乙经》、《太素》的内容,以及在《素问》、《 灵枢》的相关内容,都得到了支持,杨上善的注解《内经 》,也明确表达经脉与脉诊的相关性。

28 研究一个事物,如同爱因斯坦先生所教导的,先要对事 物产生观念 (“Idea”) ,然后才可继续并深入下去。 对 “ 经络 ” 这样的重大学术研究,应以《黄帝内经》为基础 ,由经典来准备好前提或铺垫,则 “ 千古之谜 ” 经络的逼近 与勘破,当在不远矣!

29 《内经》关于 “ 疾病 ” ,是建立在藏府、经络、营卫 (气血)等的基础之上。人类社会发展到了现代,医学上 不断更新着所谓 “ 疾病谱 ” ,但人体生命的生理、病理变化 之基础,却朝向传统和自然回归,这些正是中华传统医药 学的观念、思想和理论,会给人类作出较大贡献之所在!

30 谢 谢!


Download ppt "谈谈学习《黄帝内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陶先刚 2012 年 12 月. 蓋醫之為道,乃通天徹地之學,必全體明,而後可以治一病。 若全體不明,而偶得一知半解,舉以試人,輕淺之病,或能得效; 至於重大疑難之症,亦以一偏之見,妄議用藥,一或有誤,生死立 判矣。 間或偶然倖中,自以為如此大病,猶能見功,益復自信,以後不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