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北 周 Modified 8年之前
1
鋼琴介紹
2
古代鋼琴 現代鋼琴發明以前,巴洛克時代,就已經有了兩種類似的鍵 盤樂器。一種是撥弦古鋼琴(又稱大鍵琴、羽管鍵琴),這 些種類的古鍵琴的發聲原理類似於吉他這樣的撥弦樂器,用 機械傳動裝置帶動一個撥弦的小臂由羽管或皮製撥子撥動琴 弦,缺點是沒有辦法控制力度,音量總是一樣大小。另一種 是古鋼琴(又稱擊弦古鋼琴、翼琴),體積較小,用銅楔槌 擊打琴弦,和鋼琴不同的是,楔槌不是立刻離開琴弦,而是 保持在弦上的壓力,直到手指離開琴鍵,因而古鋼琴可以用 手指控制音量,並且可以有細微變化的效果,音色富有歌唱 性,缺點是音量很小,只適合家庭使用。 17 世紀藝術歌曲的發展,對伴奏樂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小提琴聲音太細,魯特琴的技巧太難以掌握,各種古鋼琴的 音色和音量又不能讓人滿意。鋼琴的出現,讓問題得到了圓 滿的解決。
3
早期的鋼琴 克利斯托弗利 ] 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佛羅倫斯美第奇家族的樂器製作師克 利斯托弗利( Bartolomeo Cristofori , 1655-1731 年)。克利 斯托弗利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羽管鍵琴的製造者,在總結了 羽管鍵琴和古鋼琴的優缺點以後,在約 1709 年試製了一種增 加了擊槌裝置的鍵盤樂器,它和古鋼琴的最關鍵的區別是擊 弦機的機械系統:擊槌敲擊琴弦後會立即彈開,使琴弦持續 振動,直到手指離開琴鍵;而且擊槌彈開後不會來回彈動, 同時又可以迅速的重複擊鍵。在之後鋼琴發展中,這些因素 都保留並不斷改進,它同時解決了不能隨意控制演奏音量的 缺陷,克利斯托弗利給它取名「有強弱的羽管鍵琴」 ( gravicembali col piano e forte ),這台樂器也就是第一台 鋼琴。克利斯托弗利製造了大約 20 台鋼琴,現存於世還有三 台:一台制於 1720 年,四個八度,現存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 博物館,一台制於 1726 年,四個半八度,現存德國萊比錫; 一台制於 1722 年,現存義大利羅馬。
4
現代鋼琴的發展 19 世紀初,各種鋼琴已經盛行於歐洲,但它還在不斷的改進中。 1809 年,法國人埃拉爾改進了鋼琴機械,可以使小槌迅速地重複 擊弦,在這樣的鋼琴上就能彈奏比較複雜的樂曲了。這種結構形 式至今還使用於三角鋼琴上。 1780 年,瑞士的舒迪創製了制音踏板,從而提高了音樂的和弦連 接能力,增強了共鳴效果,同時也使得音樂獲得清晰的頓音效 果。 1826 年,美國工程師霍金斯採用了軸釘、軸架和攀帶改進了擊弦 機構。在這一時期內還有不少製造者對鋼琴的支撐結構、弦列的 安排以及小槌材料等進行了改進。
5
結構和原理 鋼琴從外形上主要分成立式鋼琴和平台鋼 琴。 平台鋼琴是鋼琴最原始的形態,現在一般都 用於音樂會的演奏。立式鋼琴的琴弦為交錯 安裝,既省空間亦具備音色和音量。 鋼琴由弦列、音板、支架、鍵盤系統(包括 黑白琴鍵和擊弦音棰,共 88 個琴鍵)、踏板機 械(包括頂桿 和踏板)和外殼共六大部分組 成。平台鋼琴和立式鋼琴的基本結構是一樣 的。
6
鋼琴品牌 奧地利 貝森朵夫 貝森朵夫鋼琴廠有限公司(德語: L. Bösendorfer Klavierfabrik GmbH )是一家奧地利鋼琴製造公司,其母公 司是日本山葉株式會社。不同於一般的鋼琴製造商,貝森朵 夫是唯一一家生產 92 鍵以及 97 鍵的平台鋼琴的廠商(一般鋼 琴為 88 鍵)。 貝森朵夫鋼琴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鋼琴製造商之一,該品牌 由納茨 · 貝森朵夫於 1828 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創立。其製造的 平台鋼琴以頂級的品質聞名於世。 1839 年,公司接受當時奧 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的皇家委任狀專門為皇室提供頂級平台 鋼琴。
7
納茨去世後,他的兒子路德維希貝森多夫於 1859 年接管公司 的運營並於 1860 年將公司遷至新址,後來成為貝森朵夫音樂 廳。從 1872 年至 1913 年關閉,它一直是維也納首屈一指的 音樂廳。 1909 年,公司被一名叫卡爾 · 胡特爾斯特拉瑟的商 人買下,並於 1966 年售予晶寶國際公司。直至 2002 年,公 司被奧地利 Bawag P.S.K. 銀行購得,公司股權又回到了奧地 利人手中。但是 2007 年 12 月 20 日, Bawag P.S.K. 銀行又把 公司所有的股權賣給了日本的山葉株式會社。
8
當代著名音樂家 郎朗( 1982 年 6 月 14 日-),滿族,出生於遼寧省瀋陽 市,國際著名鋼琴家。曾被數家美國權威媒體稱作「當 今這個時代最天才、最閃亮的偶像明星」,他是受聘於 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第一位 中國鋼琴家。曾被《人物(青年版)》雜誌稱為「將改 變世界的 20 名青年」之一。現居美國紐約。
9
郎朗 11 歲獲第四屆德國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並 獲傑出藝術成就獎。 13 歲獲第二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年 音樂家比賽第一名(金牌)。同年他應邀與新組建的中 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在開幕式音樂會上擔任鋼琴獨 奏,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作為嘉賓出席。 14 歲考入 著名的美國科蒂斯音樂學院,師從著名鋼琴大師院長格 拉夫曼。 3 個月後,與國際著名的 IMG 演出經紀公司簽 約,從此走向了職業演奏家的道路。兩年後又簽約了世 界著名的環球音樂旗下的德國 DG 唱片公司,為最受重 視的藝術家。 他開放的風格使他成為古典音樂與青年人之間的使者。 他這樣說道:「我的夢想是,當我二十年後在街頭步行 時,覺察到所有人都熟悉古典音樂。」
10
瑪塔 · 阿格麗希 阿格麗希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並於三歲開始學習鋼琴。在她 五歲時,她受教於文欽佐 · 斯卡拉穆扎,這位老師帶給她的影響 是抒情性和感情的加強。她八歲時有了第一場的音樂會,曲目為 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 瑪塔 · 阿格麗希(西班牙語: Martha Argerich , 1941 年 6 月 5 日-)是一位 來自阿根廷的鋼琴家。由於她對媒體和公眾場合的厭惡,使她大部分時間 都保持遠離大眾的注目焦點;她很少接受訪問,因此,她和其他同等級的 鋼琴家相比,也許並不是那麼知名。儘管如此,她仍廣泛地被肯定為當代 最偉大的鋼琴大師之一。
11
阿格麗希全家於 1955 年時搬到了歐洲,她受教於奧地利的弗里德 里希 · 古爾達。之後,她又陸續受教於斯特凡 · 阿斯克納塞及瑪麗 亞 · 庫爾奇奧。 1957 年,阿格麗希 16 歲時,在三個星期之內連續 贏得了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以及布梭尼國際比賽。在布梭尼國際 大賽時,阿格麗希遇到了米開朗傑利,之後當她二十歲遇到藝術 生涯的危機時就曾向他求教。 阿格麗希贏得 1965 年於華沙舉行的第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其 中贏得比賽的關鍵是她在演奏蕭邦的 C 大調練習曲( Op. 10, No. 1 )時大膽自信的演奏。次年,她舉行了她在美國的首演,出現 在林肯中心的偉大演奏家系列中。
12
影片欣賞 朗朗:蕭邦 第六號波蘭舞曲《英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Nx9qYl_cs 阿格麗希:拉赫曼尼諾夫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vARZLkaSY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