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會論 2015.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會論 201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會論 2015

2 凡等候耶和華的 …

3 課程目標: 從聖經了解健康教會的真相, 更有效地使用恩賜與恩典的媒介, 參與建立教會。

4 課本 凱波爾(Kuiper),《基督榮耀的身體》 (台北:改革宗翻譯社,1994)
古德恩,《系統神學》,張麟至譯 (Milltown, NJ: 更新傳道會,2011), 頁 斯托得,《 心意更新的教會》 (台北: 校園, 2012) 狄馬可,《健康教會九標誌》(Pasadena, CA: 麥種傳道會,2009)--碩士班

5 參考書 Clouse & Clouse編,《女人與事奉 – 四種觀點》 (台北:華神,1999)
麥金塔,《以一不能蓋全: 多元化教會增長策 略》(台北:華神,2001) Gregg R. Allison, Sojourners and Strangers (Wheaton, IL: Crossway, 2012) Edmund Clowney, The Church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1995) Herman Ridderbos, The Coming of the Kingdom (Philadelphia: Presbyterian & Reformed, 1962) [Stanley Hauerwas & William H. Willimon, Resident Aliens (Nashville, Abingdon, 1989)]

6 課程大綱: 1. 教會的本質 2. 教會的屬性、標記、權柄 3. 教會裡的職分 4. 恩典的媒介 5. 教會的使命與爭戰

7 引言 『耶和華的會眾』的觀念,在出埃及時 成立。 『國度』在大衛的時代建立。在新約裡, 教會與國度的關係是教會論的議題。
新約時代的教會是末世的會眾,所以, 教會論與末世論密切地相連。

8 1. 教會的本質 不少經文直接講到教會,例如: 『…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 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
『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 的豐盛]。』(弗一23)πληρωμα 如何歸納經文,提供教會的定義?建 議以父、子、聖靈的架構來定義教會。 教會是:神的會眾與子民;基督的身 體與國度;聖靈的居所與團契。 (依循Edmund Clowney, The Church.)

9 1.1神的會眾(Assembly)與子民 神的會眾
舊約的會眾在西乃山藉立約而成立 (出十二16;十六3;申四10;九10;十4; 十八16) 『聖會』、『會眾』、『大會』是 qahal (קהל);LXX 的翻譯是 ἐκκλησια 耶穌說:『我要把我的[會眾] (ἐκκλησια)建造在這磐石上…』(太十 六18) 申四10(LXX)

10 (太十六) 教會的磐石 彼得是磐石?與天主教的爭辯 按照聖經的用詞,新約教會是舊約會眾 的延伸
【基督是根基(林前三10-11),房角 石(弗二19-22)】 耶穌用己血立新約(路二十二20); 教會是新約的會眾

11 加入教會 如何成為『會眾』的一分子?舊約與新 約的不同。
舊約時代:亞伯拉罕的後裔,守約 的子民(出十九3-6)。入會的條件 (申二十三 1-8;會 = qahal)。 預言:外邦人與太監得以親近耶和華 (賽五十六3-8)。

12 新約的應驗: 徒三6-8;八36-39;十44-48;弗二11- 22(教會 = 聖靈的殿)。 外邦人同為一體、同蒙應許(弗三3-6)
~藉著信!(弗二8-9)

13 神的子民: 神的選民 (弗一3-12),聖徒(弗一1, 4)的會眾 揀選是 ἐκλεγομαι;蒙揀選者(選民) 是 ἐκλεκτος。
神的選民 (弗一3-12),聖徒(弗一1, 4)的會眾 1. 被預定得兒子名分(羅八15,23) 的會 眾(弗一5) 2. 充滿讚美 (ἐπαινος;弗一6,12, 14) 的 選民(彼前二9-10) 揀選是 ἐκλεγομαι;蒙揀選者(選民) 是 ἐκλεκτος。 προορισας ἡμας εἰς υἱοθεσιαν.

14 讚美 為什麼讚美?在基督裡我們領受各樣屬 靈的福氣(弗一3),得蒙救贖(弗 一6-7),成為聖徒/兒女。
上帝在基督裡的美意(εὐδοκια)(弗 一5, 9;路十21)。 以往隱藏,如今顯明的奧秘(弗一9; 三3-4)就是,要使基督成為 萬有之首 (= 萬有在基督裡同歸於一)(弗一10, 22)

15 3. 旅行中的子民/末世的子民 (賽三十五;林前十1-13;來四1-11;十 一13-16;十三12-19)

16 1.2 基督的身體與國度 基督的身體(新婦) 基督是教會的頭,為教會治理萬有 (弗一22);教會是祂的身體,是祂的豐 盛 (弗一23;四10)。教會的增長類比 身體的成長(弗四12,16) 『充滿』的意思(一23):πληρουμενου 是『被動』 還是『關身』(參第六節)? 聖禮主義的立場,參看John A. T. Robinson, The Body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77)。按照弗四10,應該譯 為『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的 豐盛。』

17 教會如何是基督的豐盛? 教會是基督的基業(弗一18);信徒在 基督裡也得了基業(弗一11-14)。 參看 申三十二9。基業與國度的觀念 相連(詩二8)。 [出十九5(סגלה, property);申三十二9 (חלק, portion);賽十九25(נחלה, possession)]。

18 基督的新婦 『身體』與『妻子』的觀念相連(弗五 28-29)
教會是基督的『新婦』(弗五25-32; 林後十一2-3;啟十九7-9;二十一2; 二十二17

19 既然基督愛教會(弗三18-19),我們 也愛教會 雖然牧會辛苦,但是值得

20 基督的國度(的一部分) 基督是神所立的君王(詩二6-8;但七 13-14;路一31-33;十九38;二十三3; 徒五31;西一13)
神的國度 = 神的統治、神旨意成全的 範圍(太六10),有末世的涵義。 神在各處有主權;『國度』是人心歸向 神,尊主名為聖的地區( G. Vos) Herman Ridderbos, The Coming of the Kingdom (Philadelphia: Presbyterian & Reformed, 1962), pp. 343,

21 神的統治範圍包含神的子民,因此,國 度 > 教會,後者在前者之內
神蹟 = 國度降臨的徵兆 (signs)

22 Kingdom: 1 or 2? 天國(太八11-12) = 神的國 (路十三28-30) 馬太寫作的對象是猶太人;路加的 對象是外邦人。

23 天國子民 天國子民來自萬國萬民 進天國是最大的福氣(太五5,10- 12,六33;十一11;十三44-45)
如何進天國?太五20;可一15;路十八 9-14;24 在天國裡誰最大?太五17-19;十八1-4; 可十37-40~教會事奉的含義

24 神的國已臨(太十二),又未臨(路十九11-27)
第一世紀的末世觀 『今世』是充滿不義、苦難、逼迫、疾 病、死亡。 基督來臨,就是『來世』的開始,就見 聖靈澆灌、死人復活、惡人受審判、神 的榮耀遍滿全地,也就是神的國降臨。

25 新約的末世觀(已然與未然) 基督第一次來臨,為了贖罪(可十 45);第二次再來,才引進新天新地 神國已臨,末世(來世)已經開始
神國未完全降臨;今世還未結束 今世、來世重疊期是普世宣教時期

26 神國的宴席 神為百姓的長老擺設宴席(出二十四9- 11) 逾越節晚餐 聖山上的宴席(賽二十五6-8)
神國的宴席(路十三28-29;十四15-24) 撒該的家(路十九5) 聖餐 羔羊娶親的宴席(啟十九6-9)

27 1.3 聖靈的居所與團契 正如神的榮耀停留在至聖所,聖靈居住 在會眾裡(林前三16;弗二19-22)
信徒受聖靈的洗歸入基督的身體,有份 於聖靈的團契(林前十二13-27) 聖靈也藉餅與酒使信徒連於基督

28 恩賜配搭 聖靈的團契(ἡ κονωνια του ἁγιου πνευματος )(林後十三13) = 『恩賜』 (χαρισματα)配搭的團體 恩賜 是 基督藉聖靈所賜(弗四8;林前 十二11),與信心配合(羅十二3), 用 來建立教會的才能(林前十四12)。 恩賜是聖靈在各人身上的彰顯(林前十 二7)。 恩賜的分類:先知、君王、祭司 全人的事奉。例:蔡蘇娟

29 2 . 教會的屬性、標記、權柄 教會的有形與無形性 天主教強調合一的有形的教會組織(visible church)
新教(Protestantism)認為 標準的教會是 無形的,天上的會眾(invisible church) 我們已經來到天上的錫安,是『長子會眾』 (ἐκκλησια πρωτοτοκων)的成員(來十二22-24) 信徒已與主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 所以,無形教會不只是已死的信徒的靈魂。 天上的會眾還包含天使。

30 天上的會眾(無形的教會) 神所看見的 vs. 人所看見的 有形的教會 = 無形的教會在地上以不 同的方式彰顯
家庭聚會(羅十六5;西四15), 城市的教會(徒二;啟二-三), 地區性教會(加一2;林後一1), 普世性教會(太十六18;徒十五22;林前 十二28;提前三1-16)

31 Local Church 召會(聚會所)的堅持:教會應以所在的地 區命名;不應有宗派 呂沛淵:與長老會立場相似,只是。。。

32 2.1 教會的屬性 通常,教會的屬性是指 合一、聖潔、普 世性、繼承性。 合一性: 耶穌禱告,讓信徒合一(約十七11,21)。
身體只有一個(林前十二12,25-27;加三 27-29;弗四4)。 保羅責備彼得(加二11-19)

33 有形教會分裂前幾個大公會議 First Council of Nicaea (325) ;
First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381)—肯 定尼西亞信經; First Council of Ephesus (431)—Nestorian Controversy; Council of Chalcedon (451)—迦克墩信經 ; Second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553) ; Third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680); Second Council of Nicaea (787). 東西方教會分裂是 A. D. 1054。

34 John Frame, Evangelical Reunion
教會分裂成許多宗派,基本原因是罪

35 聖潔性: 『聖而公的教會』(使徒信經) 教會不可能全然純潔;麥子與稗子並存, 直到主來(太十三24-30) 出十九6;彼前二9
聖潔的已然與未然(羅六1-7,11-14,19; 弗二8-10;雅二14-26;彼前二5-9;約壹一 8-10;二1-2)。 教會不可能全然純潔;麥子與稗子並存, 直到主來(太十三24-30) 但必須與世界不一樣

36 普世性: 使萬民做主門徒(太二十八19); 跨文化的事奉(林前九19-23); 多元中的合一(弗二11-22);
為合一而捨己(羅十四-十五7)。

37 繼承性 (使徒性): 天主教與新教不同的看法: 天主教強調使徒的繼承。所有的主教都是 使徒;羅馬的主教是教宗。
宗教改革否定使徒的繼承,高舉神的道 (使徒的教導)的宣揚(提後二2)。 使徒教導的傳承: (1)使徒(與先知)為教會奠基(約十六12- 13;弗 二20),領受新約啟示;第一世紀後 就不再有。 (2)使徒(狹義) 由主親自設立,不能繼承。

38 主教 天主教的主教都是使徒 聖公會、信義會、循理會、門諾會等有 主教制,但不以主教為使徒。 ~聖公會的high church 與天主教相似

39 2.2 教會的標記 如何分辨真假教會?按教會的標記。 奧古斯丁(354-430):教會的標記是 愛(約十三34-35)。
反對 Donatists ,因他們不肯接納曾經變節 的傳道人。 加爾文( ):教會的標記是 (1)宣揚真道(太二十八18-20;提前 三15);(2)施行聖禮;(3)實施教 會紀律(懲戒)

40 懲戒與挽回 (太十八15-18;林前五5-六8) 控告長老的呈子(提前五19)。 教會的懲戒是為了挽回;需要安排『挽回的過 程』。 例:Gordon McDonald曾在Grace Chapel (Lexington, MA) 牧會12年。1987,擔任 IVCF總幹事時,承認婚姻出軌的罪。經過 兩年的挽回過程後,1989 擔任紐約的 Trinity Baptist Church 牧師,1993回到 Grace Chapel。參看他所寫, Rebuilding your Broken World (1990)。

41 ⌂福音機構是不是教會? 例如宣教機構、神學院等 按教會的本質(屬性、標記)來思考

42 2.3 教會的權柄 (凱波爾,頁160-165) 新約教會沒有佩劍權(羅十三)
教會的義務是遵行神的話,無權私自立 法(倫理與敬拜)。教會無權允許神所 禁,或禁止神所允許的(林前十27-29; 加二4-5;提前四1-5) 崇拜的 Regulatory Principle(管制原則) 溫牧師的追思三禮可不可以? 教會可以為內部秩序而定規章。

43 教會主權三方面(君王、先知、祭司): 1)治理:特殊職分不由政府 所設,會 議不由政府召開,不由政府所禁止。誰 受洗,誰領聖餐,不由政府干涉(太十 六19)。教會有權懲戒會友 。 (2) 教導:教會有自由宣揚真理,責 備社會的不義。 (3)服務:教會有權服務社會,救助 鄰舍(加六10)。

44 教會與政權的關係: (1)教會宣揚真理,包括倫理道德, 間接影響政治。 (2)羅十三與啟十三的兼顧(Carl Henry)
政黨不應以受洗為入黨的條件(約十八36- 37) (2)羅十三與啟十三的兼顧(Carl Henry)

45 基督王國(Christendom)的過去
君士坦丁大帝 改革家:公民皆信徒 歐洲:一國一教傳統 美國憲法,first amendment: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Stanley Hauerwas & William H. Willimon, Resident Aliens (Nashville, Abingdon, 1989)

46 3、教會的職分與姊妹的角色 3.1 教會的職分 特殊與一般職分(special & general office): 特殊職分是長老、執事;一般職分是所 有信徒所擁有的身份(彼前二9)。 以下討論特殊職分。

47 多少職分? 五重職分(弗四11)抑或二重職分(腓 一1;提前三)?
倒不如說 四重職分,因牧師與教師很 可能是一個職分(τους δε ποιμενας και διδασκαλους)。 兩個不同的角度看職分: 恩賜或職分 牧師/教師 = 長老/監督;傳道者也 可以是牧師

48 使徒的多元意義 狹義的使徒與先知是為教會奠基(弗二 20),領受啟示的人;第一世紀後就不 再有。使徒(狹義)由主親自設立的, 不能繼承。
廣義使徒是(1)有開拓能力的宣教士 (加爾文),或者是(2)大有恩賜的 牧師(今日的靈恩派的說法)。 更廣義的使徒(ἀποστολος),是任何 『被差派者』(來三1;腓二25)。

49 長老 長老(πρεσβυτερος) = 監督 (ἐπισκοπος) = 牧師(ποιμην)(徒 二十28)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就有長老。長老有不 同層次。 新約長老的職責是牧養(徒二十28), 治理與教導(提前五17)

50 長老 長老的條件(提前三1-7;多一7-9) 『…管好自己的家,不是初入教…』 僕人領袖(可十35-45;彼前五1)
牧師與平信徒長老都是長老。

51 提摩太是使徒還是(當家)長老?提摩 太的按立(提前四14;提後一6)
保羅給提摩太的最後勉勵,適用於所有 長老:提後二1-3,15,21-26;三14-17; 四1-2。 保羅給以弗所長老的勉勵(徒二十17- 35)。

52 執事(διακονος) 條件(提前三8-13); 女執士(v. 11,γυναικας;羅十六1, διάκονον)。
慈善事工?(徒六2)(Kuiper, Tim Keller)

53 師母: 不是教會的特殊職分,應按恩賜事奉。 可是。。。

54 領導/管理制度 君王制(主教制、家長制) 長老制 會眾制 在某些情形下,長老制轉成會眾制。
Baltzell, Puritan Boston and Quaker Philadelphia.

55 長老會階層組織 堂會 區會 中會 總會(徒十五;大公會議) Book of Church Order

56 3.2 姊妹的角色 禱告與作先知講說(林前十一1-16): 只是針對古代的文化?
古代猶太人風俗是,女人要蒙頭。不蒙 頭可以是離婚的理由。參邱清萍等, 《還我伊甸豐榮》(香港:中神, 1997), 附錄。

57 蒙頭 Philip Hughes:(v. 15)頭髮『代替』蒙頭 布 (v. 14) F. F. Bruce: 林後三18
與希臘人討論,引用『自然(φυσις); 與猶太人討論,引用舊約聖經。 猶太婦女蒙了頭,就有權柄在會中禱告或 作先知講說(προφητευω)。

58 在會中安靜(林前十四34-36) 針對某些婦女在會中大聲說話,討論所 聽的教導,騷擾聚會(參《還我伊甸豐 榮》,頁341-50)
第36節的『單』是男性複數,所以 36-38節 是總結,不是針對婦女。 Grudem:不允許姊妹參與評估先知講 說的內容(林前十四29-31)。

59 不准教導與轄管(提前二11-15) (1)保守派解釋:第12節的『教導』 (διδασκω)與『轄管』相等於提前五 17 所講的長老的職責。
Douglas J. Moo, “What Does It Mean not to Teach or Have Authority over Men?” in John Piper & Wayne Grudem, ed., Recovering Biblical Manhood and Womanhood: Response to Evangelical Feminism (Wheaton: Crossway, 1991).

60 保守派的看法 男女的地位相同(加三28),但『今世』 結束前,創造的次序與受試探的先後 仍 舊有效(提前二13-14)。
既然妻子應順服丈夫(弗五24,30),也 不應在神的家治理男人。因此,姊妹不應 當長老。 Frame: 按照教會的一般職分,男人可做的 事(例如百基拉教導亞波羅;徒十八26), 姊妹也可以做。 John Frame, Salvation Belongs to the Lord (Phillipsburg, N. J.: Presbyterian & Reformed, 2006), pp

61 (2)創意的解釋 Richard Kroeger & Catherine Kroeger, I Suffer not a Woman: Rethinking I Timothy 2:11-15 in Light of Ancient Evidence (Grand Rapids: Baker, 1994). 『轄管男人』(v. 12)的『轄管』 (αὐθεντειν)是『為源頭』的意思。

62 Kroeger & Kroeger 以弗所教會有異端,源自希臘文化
認為女人是男人的『源頭』, 女人比男人屬靈, 身體是靈魂的監獄,女祭司不應生孩子。 因此,保羅用創造次序、受試探的先後、 與『在生產上得救』(v. 15)來反駁。 這一段經文是針對古代以弗所教會裏的 異端而已,不宜用在今日教會。

63 評估 提前二 與五17 的兩項功能的相似 兩項功能的聯合:權威性的教導,包含 教會懲戒

64 4. 恩典的媒介  中世紀的天主教如同一龐大的恩典管 理系統與媒介,藉七個聖禮(聖事), 把神的恩典分配給群眾。其中六個聖禮 都自動造就信徒(只要不抗拒),但告 解卻需要誠懇與徹底。中世紀的天主教 系統因這個聖禮幾乎全然垮台。 耶穌會幫助於天主教保住半個天下。 取自 Paul Tillich, A History of Christian Thought (New York: Touchstone Books, 1967), 第三章.

65 4.1 天主教的『聖事』 洗禮、告解、彌撒(Mass)、堅振、婚 禮、按立(聖品)、抹油
靈恩運動強調類似『堅振』(聖靈充滿; 徒八)、『聖品』與抹油的『聖事』。

66 4.2 改革宗的恩典媒介 (有些神學家沒有第四項): (1)神的道:最重要的恩典媒介。道 若要生效,必須有聖靈作工。
(2)聖禮:主親自所設立的,有兩種, 就是洗禮與聖餐。 (3)禱告。 (4)團契。

67 4.3 改革宗對聖禮的了解 (1)洗禮是新約之記號(表號,sign) 與印證(seal)(羅四1-11)。 拒絕了洗禮重生論。
這是重大的改革!教會有一千幾百年,一 直都接受洗禮重生論。

68 (2)聖餐的餅與酒是表號 天主教的化質說(transubstantiation)
信義宗(路德宗)的同質說 (consubstantiation)基督有神性與人性 神性的無所不在屬性,賜給基督的人性, 因此主的身體可以無所不在。 Zwingli的記念說 改革宗的聖靈效力說:聖靈藉表號,使 我們親近天上的主。 除了紀念說,其他的說法都強調 real presence. 需要彼此尊重!

69 4.4 洗禮的爭議 洗禮的模式: (1)灑水(動詞ῥαντιζω;名詞 ῥαντισμος):來九13,19, 21;民十 九2-12,血與水,16-19;來十22;詩 五十一7;利六27;(血)。 (2)浸(βαπτιζω, βαπτιμα):羅六3- 4。 (3)澆灌(ἐξεχω):徒二33;十45; 林前十二13)。

70 受洗的意義: 受聖靈的洗,歸入基督的記號: 與主同死、同復活(羅六3-4;林前十二13; 徒十44-48)。
歸入盟約的中保的代表權下(林前十1-2)。 把舊人(肉體)置於死地(西二11-12)

71 林前十1-2 歸入摩西與得救沒有直接關係。 西乃之約必須建立在亞伯拉罕之約以上 (加三16-18;創十五6)。

72 嬰兒洗 vs. 信而受洗 『聖經沒有說,所以…』 嬰兒洗派:割禮延續改為洗禮。 盟約的記號(創十七7,10;徒二37-39)
兩個禮的相同處:(1)加入教會的儀式; (2)因信稱義的記號(羅四11);(3) 脫去肉體的記號(西二11-14)。 (兩個禮的不同處:男女都受洗) 盟約的記號(創十七7,10;徒二37-39) ~你和你的子孫

73 聖禮(補充) 杯 『是』 血 (太二十六28);杯 『是』 約 (路二十二20)
『每一種聖禮都是一個記號,這個記號 和這個記號所代表的事物,這兩者之間 必然有一種屬靈的關係或聖禮上的聯合。 因此,在一些經文中我們會發現,其中 一方的名稱和效果會歸屬於另一方。』 《新譯西敏信條》(華神),27章2節。 杯 『是』 血 (太二十六28);杯 『是』 約 (路二十二20) 既然血與約可以交替,動詞『是』(ἐστιν) 就不可能是等號(數學語言不能更改定義)

74 4.5 Grudem 的十一種恩典的媒介 信徒皆祭司!
1. 話語的教導,2. 洗禮,3. 聖餐,4. 禱告, 5. 敬拜,6. 懲戒, 7. 施捨, 8. 恩賜的配 搭, 9. 團契, 10. 傳福音,11. 個人關懷。 古德恩,《系統神學》, ;Wayne Grudem, Systematic Theology, pp

75 5、 教會的使命、生活與爭戰 5.1 教會的使命 (太二十八18-21;路二十四44-49;徒 一8)-聖經的總綱!
教會是宣教的族群(徒八1,4;羅十五 18-24;腓一3-5;四2-3;帖前一6-10)

76 5.2 教會的生活 5.21 早期耶路撒冷教會 (徒二42-47) 恩典的媒介;財物分享 (徒四32-37) 合一、大能、財物分享
(徒五1-11)懲戒 (徒六1-2)寡婦的照顧(διακονειν) (徒七;八1-3)逼迫 (徒八4-25)分散與佈道 (徒十)為外邦人施洗與爭議

77 教會生活 5.22 從提摩太前書看到幾個重點 禱告(二1,8) 領導階層的設立與功能(三1-13;五 17-19) 聖潔觀(四1-5)
老年人與寡婦 的照顧(五1-16), 金錢觀(六6-19) 真理的柱石,傳承(提前三15;提後二 2)

78 5.23 外邦教會的奉獻 林後八1-8 馬其頓教會的榜樣 基督的榜樣 均平的原則 林後八16-24 推薦提多 林後九1-14 預備妥當 應許

79 5.24 羅馬書十二的團契生活 恩賜配搭(3-8) 十三個勸勉(9-13) 祝福逼迫者(14) 同樂與同哭(15) 謙卑(16)
11個分詞 & 2個 形容詞 祝福逼迫者(14) 同樂與同哭(15) 謙卑(16) 以善勝惡(17-21) 不報私仇

80 5.25 中東教會援助伊拉克難民(論壇報 10/26/14)

81 上圖:艾比爾市教會院子 艾比爾位於伊拉克的Kurd地區,主流教 會是 Chaldean Catholic Church 埃及教會提供援助
許多信徒開放家庭收容難民 埃及教會提供援助

82 5.3 恩賜的配搭(林前十二4-26) 靈恩的議題與教會(參 周功和,《榮耀 光中活水泉》(華神:2002),頁143- 269)
(林前十三)有恩賜才能,但沒有愛,就 是…. 超自然恩賜的持續~正典封閉的考慮 超自然恩賜的管理(林前十四) 先知講說與說方言 捨己(加五22-六5)與恩賜的使用

83 5.4 恩賜與全職傳道的呼召 呼召(召命)的內在與外在面 平信徒同工轉為教會全職傳道/牧師 ~ 北美華人教會
平信徒同工轉為教會全職傳道/牧師 ~ 北美華人教會 Leadership 的塑造與培養:別處討論

84 5.5 教會的爭戰 為主受苦(路二十一12-14;約十五16- 21;徒十四21-22;西一24;帖前二2-4; 彼前二21;四12-19)。 教會受逼迫證明神的義(帖後一4-10); 彰顯神的智慧(弗三10-13)


Download ppt "教會論 2015."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