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 陈红
2
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3
概述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4
流行病学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 ;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 ;
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 。
5
我国的流行趋势 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 1983 年天津Cox A16 手足口病暴发流行,5 ~10 月间发生了7000 余病例;
1995年 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 71 病毒; 2000年山东招远1698例,3例死亡。
6
近年的流行 2006年,全国13637例,死亡6例(除西藏); 2007年,全国83344例,死亡17例(山东39606例);
2008年5 月中国大陆手足口病176321例,死亡40 例,较2006 年和2007 年均增加。
7
病原学 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 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8
病原学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 ,75%酒精和5%来苏不敏感,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
11
流行特点 无明显的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12
传染源、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13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以3岁以下多见;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14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5
临床表现 普通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16
临床表现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19
临床表现
23
临床表现--重症病例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24
临床表现--重症病例 神经系统表现 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5
临床表现--重症病例 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26
临床表现--重症病例 循环系统表现 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27
临床分期 手足口病∕咽峡炎(第一期) ↓ 病毒侵袭 脑脊髓炎(第二期) ↓ 神经源性反应 肺、心损害(第三A期、第三B期) ↙ ↘
↓ 病毒侵袭 脑脊髓炎(第二期) ↓ 神经源性反应 肺、心损害(第三A期、第三B期) ↙ ↘ 康复或后遗症 (恢复期) 死亡
28
临床分期: 一期:手足口表现--发热,口腔有溃疡,手、足和臀部有皮疹;或仅表现为口腔疱疹。
二期:神经系统损害--急性肢体无力、无菌性脑膜炎、脑炎除可有脑膜炎症状外,还表现为意识模糊、惊厥和抽搐。 三A期:自主神经失调--出冷汗、四肢冰、高血压、高血糖、WBC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狀,可出现肺水肿,以血压升高为开始(收缩压可超过严重高血压定义),进而以血压降低为结束(收缩压低于同年龄正常下限),持续约数小时至1 d。 三B期:心功能衰竭--心率增快,可发生肺出血,血压下降。 四期:恢复期。
29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高。乳酸水平升高。
30
辅助检查 病原学检查:CoxA16 、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
31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
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32
辅助检查 胸X线检查: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磁共振: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脑电图: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心电图:少数病例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间期延长,ST-T改变。
33
重症病例的物理学检查 X-ray胸片 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形状大小不一、可融合成大片状阴影
部分病例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肺门两侧由内向外逐渐变淡的蝴蝶状大片阴影
34
诊断标准--临床诊断病例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35
诊断标准—确诊病例 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36
临床分类 普通病例 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37
临床分类 重症病例: 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38
临床分类 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39
神经源性肺水肿 急件肺水肿是手足口病的最严重症状, 形成原因:以神经源性肺水肿为主,少数合并爆发性心肌炎和急性左心衰。
典型症状为起病1—3 d内突然发生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发绀和休克,两肺短期内出现大量湿罗音,口鼻腔内涌出大量血性泡沫样痰,胸片显示双侧对称性非心源性肺水肿,若不及时处理,多在发生肺水肿后l一2 h内死亡
40
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其原因可能是EV71病毒破
坏具有调节功能的脑干组织结构,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终导致肺水肿
41
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肺水肿的特点 多见于3岁以内的幼儿,以病程的第2~4 d多见,发病快;
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置,常在l~3 h内死亡; 若治疗及时、得当,则肺部罗音消失相对较快; 手足口病并发肺水肿时同时常伴有周围循环衰竭、神经系统受累、内环境紊乱、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及电解质紊乱等。
42
鉴别诊断 水痘 丘疹性荨麻疹 疱疹性咽炎及咽峡炎 口蹄疫
水痘 皮疹为多形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且皮疹较浅,底部无浸润,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向心形分布。而手足口病的疱疹呈单房形且多伴有低热等全身症状,分布手足为多。 丘疹性荨麻疹 风团样红斑,纺锤形,中央有针头大小的小水疱疮或丘疹,奇痒,好发于躯干部以下半段及四肢,呈散在性,病程较长,愈后留有色素沉着,口腔粘膜无疱疹。 疱疹性咽炎及咽峡炎也多由科萨奇病毒感染所致,好发于春季,多见于6个月-2岁幼儿,可出现发热37-40°C,进食时哭闹、拒食,整个口腔粘膜,特别是咽部及咽峡部粘膜充血、水肿,并出现针头大小的透明水泡。水泡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环绕,很快破溃,出现黄白色小溃疡,溃疡周围粘膜发红,口唇红肿裂开,颌下淋巴结肿大,但一般无手足疱疹。 口蹄疫 手足口病 部位 口手足趾端 口手足 接触史 病畜,先有牲畜口蹄疫 患儿 饮用病畜污染奶 发病年龄 广泛 岁以下患儿 诊断 分离病毒 临床,分离病毒 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呼吸道病毒等,临床表现与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病例表现相似,对皮疹不典型者,应根据流行病学史尽快留取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尤其是EV71的病毒学检查,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或退热过程中出现弛缓性瘫痪,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点,无皮疹。
43
鉴别诊断 脊髓灰质炎 肺炎 爆发性心肌炎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或退热过程中出现弛缓性瘫痪,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点,无皮疹。 (四)肺炎。 重症手足口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肺炎鉴别。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一般无皮疹,无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胸片加重或减轻均呈逐渐演变,可见肺实变病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 (五)暴发性心肌炎。 以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需与暴发性心肌炎鉴别。暴发性心肌炎无皮疹,有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发作表现;心肌酶谱多有明显升高;胸片或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扩大,心功能异常恢复较慢。最终可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鉴别。
44
个案 女,2岁10月 发热、精神差(7.5上午10点)----下午就诊某诊所,出现呕吐、无力---19点到某三甲医院---7.6上午8点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7.6上午8点30分出现抽搐、昏迷 上午9点口吐血性泡沫液(痰)死亡。 尸检分离出EV71。
45
个案 患儿男性,2岁4月。因发热、口腔溃疡伴惊战1天,皮疹1小时入院。入院时呼吸50次/分,心率117次/分。入院后8小时患儿出现不规则呼吸,考虑中枢性呼吸衰竭,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抗病毒、降颅压、抗炎、脑保护等治疗。机械通气4天后患儿自主呼吸好,体温正常,顺利脱机。
46
重症病例--基本危险因素 重症患者多1~3天内发生!!! 有以上表现者考虑为重症病例,留观病区和住院病区。 持续高热不退。
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呼吸、心率增快。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高血压。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高血糖。。 有以上表现者考虑为重症病例,留观病区和住院病区。 重症患者多1~3天内发生!!!
47
治疗(手足口期) 门诊治疗 以症状治疗为主 教育家长 与其他儿童隔离,并谨慎处理分泌物和粪便。
密切观察重症的前驱症状,如出现重症病例的表现,则应尽快入院治疗。
48
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每次0.5-1.0g/kg,每4-8小时一次, 必要时加用呋噻米。
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mg-2mg/kg·d;氢化可的松3mg-5mg/kg·d;地塞米松0.2mg-0.5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mg-20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或地塞米松0.5mg-1.0mg/kg·d。 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
49
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 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 cmH2O,PEEP 4-8cmH2O,f 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左右。根据血气、X线胸片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适当给予镇静、镇痛。如有肺水肿、肺出血表现,应增加PEEP,不宜进行频繁吸痰等降低呼吸道压力的护理操作。
50
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手足口病患儿出现肺水肿的最重要特点为病情进展十分迅速,选择恰当的插管时机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若患儿出现呼吸节律不规整、呼吸逐渐减慢、肺泡有效通气不足等中枢性呼吸困难表现者,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51
治疗:自主神经损害(三A期)** 特征表现是血压升高, 液体限制,但要避免脱水
早期应用米力农控制血压和增加心输出量,降低自主神经活动,负荷剂量为50 μg/kg/ d-1,缓注10 min,以0.5μg/kg/min 维持。 改善末梢循环: 东莨菪碱:用于皮温低、皮肤湿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机械通气患儿。剂量为 mg/kg.次(多选用0.03mg/kg.次,根据病情q10-30分钟重复应用,随着末梢循环的改善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其他如硝普钠、硝苯地平等
52
治疗: 心衰(三B期) 特征血压下降 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血管活性等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药物维持血压 可应用白蛋白。
酌情应用强心、利尿药物治疗; 肺水肿或肺出血持续存在或严重低氧血症应给予高频振荡通气。
53
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液体平衡 晶体:入院时即刻给予。循环良好者:10ml/kg/组,静脉滴注。循环不良者20ml/kg/组,20分钟内滴完。每组液体滴完后再次评估,需要时重复使用。 胶体:循环不良者经晶体扩容后给予20%白蛋白稀释至5%给予10-20ml/kg /次,或血浆10-20ml/kg /次。 相关指引:液体限制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 初期如有容量不足,可扩容试验 第一天常有入量>出量 60~80ml/kg·d
54
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导尿管。
55
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脑保护策略 亚低温治疗 神经营养剂等
56
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监测血糖变化 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 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57
治疗:恢复期(四期) 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功能康复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做好呼吸道管理,避免并发呼吸道感染;
尽量使用肠胃道进食。进食不佳者,考虑经十二指肠管或小肠管喂食,或提供静脉营养。
58
诊治要点 分期(4) 症状特点 治疗要点 1-前驱症状 危重特点 对症 2-脑脊髓炎 颅压高,抽搐 IVIG,止惊,降颅压,注意血糖,血压
3A-自主神经失调 肺水肿,肺出血冷汗四肢冷,高血压高糖 早期选择性插管正压呼吸,高频 3B-心脏衰竭 心肌收缩力下降,血压低 维持血压 4-恢复 营养支持 谢凯生 高雄荣民总医院儿童医学部 2008中国儿科医师精英论坛 上海 Pediatr Infect Dis J Apr;23(4): Outcome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s with or without stage-based management: 1998 to Chang LY, Hsia SH, Wu CT, Huang YC, Lin KL, Fang TY, Lin TY
59
预后研究 后遗症发生率 IQ 脑膜炎 无 99%正常 脑炎 5% 86%正常 肺水肿 70-80% 60%
60
THANKS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