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中心城区产业取向及政府的引导— 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产业发展
主讲:钱春海
2
(一)为什么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路径
3
(一)为什么要加快培育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4
(1) 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 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战略转型期。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纷纷制定“新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新一轮经济繁荣期制高点。 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性突破关头。未来国际竞争很重要的是新兴产业的竞争。能否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和全球经济调整的历史契机,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方向,有所作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的国际分工地位。
5
美国提出:要在新一轮全球科技、产业竞争中继续保持世界领导地位
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先后颁布了《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的工作机会》、《重整美国制造业框架》,明确将清洁能源、医疗健康、生物工程、纳米、先进汽车、航空等作为未来20年的重点发展领域。并颁布了系列政策法规和专项行动计划,从资金投入、市场培育、国际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保障。
6
《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的工作机会 》提出了“4个方面、4个重点领域、15个重点方向”
7
《重整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提出7个方面的重点领域
制造业是美国经济的核心。(1)要优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清洁能源产业。(2)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和高生产率的生物工程产业。(3)保持航空产业的领导地位。(4)振兴钢铁和汽车工业(重点是电动汽车)。(5)积极培育纳米技术产业。此外,(6)要大力发展智能电网。(7)实施低收入家庭房屋节能改造计划,加大力度推进房屋节能改造。
8
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的政策框架
9
【专栏1】 美国的产业回流和再工业化 (一)相关背景
Ø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800万人失去工作,奥巴马提出了“再工业化”和“产业回流”构想。并宣称,未来20年,将通过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重构制造业的竞争格局。美国由“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快速转身,是为了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确保其世界经济“发动机”的领先地位。 (二)主要举措 ——制定政策和行动计划:《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2009年重振制造业政策框架》;2010年美国推出“出口倍增计划”(五年内翻一番);2011年奥巴马政府推出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AMP);2011年10月底,美国制造商协会(NAM)发布“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并对工作岗位回流项目给予国际贸易贷款、税收奖励等政策扶持。 ——实施联邦项目:先进制造业伙伴项目、材料基因组项目、选择美国项目、国家纳米科技动议、国家电子工程和制造业伙伴项目、新联邦支持研发项目等。 ——成立机构:2011年12月,成立白宫制造业政策办公室(隶属于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 (三)政策效果 Ø 2011年,通用重回世界头号汽车制造商的宝座,实现创纪录的76亿美元利润;克莱斯勒成为增长最快的汽车制造公司;福特投资数十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当然,还有通用电器、卡特比勒、奥的斯等部分项目从海外回流。从2009年以来,至2012年1月,美国制造业增加了40万个就业岗位。
10
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推出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国别 战略名称 发展重点 美国 《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计划》等 重点发展先进材料、生产技术平台、先进制造工艺、数据设计基础。 德国 《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等 重点发展气候/能源、健康/营养、交通、安全和通讯等5大领域,突破生物、纳米、微电子学和纳米电子学、光学、微系统、材料、航空及信息通讯等关键技术。 日本 《创造新产业、新市场的倡议》等 重点发展高端产业、创意产业及课题解决型产业等领域。 英国 《英国增长计划》等 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数字创意产业以及空间产业等。 10
11
(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把握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着眼未来,加快培育继汽车、住房等现有支柱产业之后的接续产业,高起点推进工业化,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现代化新路子。
12
工业化阶段理论演变 霍夫曼工业化阶段划分法 工业化阶段 霍夫曼系数 特征 第一阶段 5(±1) 消费品工业占统治地位 第二阶段
2.5(±1) 消费品工业大于资本品工业 第三阶段 1(±0.5) 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相当 第四阶段 1 以下资本品工业大于消费品工业
13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法 人均收入 经济发展阶段 时期 1964年 1970年 2000年 70-100 100-140 初级产品阶段 1
70-100 初级产品阶段 1 2 初期阶段 工业化阶段 3 中期阶段 4 后期阶段 5 初级阶段 发达经济阶段 6 高级阶段
14
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工业化中后期(中国社科院) 工业化后期(发改委宏观院) 工业化接近尾声(中金公司) 工业化中期(工信部)
15
中国工业化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16
人均钢材消费量比较 2010年中国达到473kg/年 2017/2/24 注:红色曲线表明中国钢铁需求可能的变化轨迹 16
17
(3)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形势 哥本哈根会后全球对中国一片质疑
2009年11月,中国国务院25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按照7.5%的增长速率,中国GDP总量到2020年将达74.3万亿人民币 中国GDP能耗从2005年万元GDP的1.222吨标煤降低到2020年的0.672吨,年能耗50亿吨标煤,接近美国、欧盟和日本届时的总和 如果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实行大的调整,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120亿吨,届时美国、欧盟、日本的排放总和为80亿吨 全球排放总量限额是300亿吨 中国的能源环境问题正在陷入“一盘死棋” 17
18
中国与各国排放目标对比预期 128.08 125.61 年代 1990 2000 2005 2009 2020下线 2020上线 中国
32.8 33.82 54.64 75.18 132.49 128.08 美国 54.73 64.19 65.29 59.42 54.19 欧盟 44.79 43.19 44.85 40.66 35.83 31.35 日本 11.63 13.28 13.96 12.22 8.72 印度 5.81 2.83 11.73 15.39 美欧日印合计 116.96 123.49 135.83 127.69 134.57 125.61 单位: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18
19
19
20
(4)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现代化,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味着我们要以世界上人均最少的资源、最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和最大规模的经济活动。 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将面临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如果解决不好,有可能落入“增长的陷阱”。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化解资源、环境等的瓶颈约束,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21
1980 年 7(美、日、德、法、英、意) 1990 年 10(美、日、德、英、法、意、加、西班牙、巴西)
中国GDP世界排位: 1980 年 (美、日、德、法、英、意) 1990 年 (美、日、德、英、法、意、加、西班牙、巴西) 2000 年 (美、日、德、英、法;超意、加、西班牙、巴西)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美、日、德、英;超法) 2006 年 (美、日、德;超英) 2007 年 (美、日;超德)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美;超日)
22
各类经济体高速增长四十年的表现 22
23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52~2009年) 2009年:34万亿元(人民币) 1952~1978年,共26年,年均增长6.1%;
1978~2009年,共31年,年均增长9.9%。 1952~2009年,共57年,年均增长8.2%。
24
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5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走势可能呈现出的五个特点
1. 从国内外大背景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 从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位置看,将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3. 从基年看,经济增长率的位势较高,继续加速上升的空间不大,宏观调控的主要关注点是经济走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4.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人均国民总收入开始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5. 从经济增长动力看,需求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的推进和地区的协调发展是重要的动力源。
26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把握新技术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16—17世纪,荷兰在造船、金融及贸易等领域远比英国具有优势。而处于落后地位的英国却全力投入新技术领域,通过实现纺织业、钢铁业等新兴产业的跨越发展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 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举超过英法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其重要原因也是抓住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引发的化工、电气等新兴产业形成的机会,在较高起点上开始了德国工业化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汽车、造船、数控机床、化纤、钢铁等产业,完成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赶超; 韩国则通过重点发展汽车、钢铁、半导体器件、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船舶等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7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28
①四次产业转移 自二战以来,全球共发生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其中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和信息产业在全球迅猛发展之前,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同类产业整体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依次梯度转移的特征,通常叫国际产业整体梯度转移。 90年代之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全球产业链条上不同要素密集度的经营链条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异的国家之间的梯度转移。通常叫国际产业模块梯度转移。 后者对当前和未来的国际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9
美国→日本(发展劳动密集型,如纺织品等,同时跟踪资本密集型产业)
美国本土发展:汽车、化工、钢铁 日本:劳动密集型产品 纺织工业 50年代 美国→日本(发展劳动密集型,如纺织品等,同时跟踪资本密集型产业)
30
美国本土发展:汽车、化工、钢铁,同时发展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
资本密集型 日本重点发展:汽车、化工、钢铁等 亚洲四小:劳动密集型,部分资本密集型 60年代 美国(继续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技术密集型) 美国→日本(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化工、汽车等) 美国、日本→亚洲四小(劳动密集型,部分资本密集型)
31
美国、日本→亚洲四小(资本密集型,如钢铁、汽车等) 美国、日本、亚洲四小→东盟四国(劳动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日本: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 美国(发展技术密集型,同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亚洲四小: 资本密集型 东盟四国:劳动密集型 70年代后期 美国(发展技术密集型,同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美国 日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美国、日本→亚洲四小(资本密集型,如钢铁、汽车等) 美国、日本、亚洲四小→东盟四国(劳动密集型)
32
美国居于这个全球分工的顶端,拥有巨大的便利和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管理世界就是造钱、花钱、借钱和圈钱。
①美国成功地建立了以美圆纸币体系为核心机制的全球分工体系. 自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美圆与黄金脱钩以来,美国成功地建立了以美圆纸币体系为核心机制的全球分工体系。美联储充分利用纸币发行权构建了超额信贷能力和消费经济体系,强大的美圆纸币体系促进了美国人的消费,消费又拉动了美国的大规模进口需求。 美国居于这个全球分工的顶端,拥有巨大的便利和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管理世界就是造钱、花钱、借钱和圈钱。
33
②要求日本开放市场,尤其金融市场,从而控制了日本的金融命脉。
1978年日美贸易顺差达到124亿美圆,于是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市场,特别是要求日本开放金融市场并实行自由化。 日本在1978年和1984年分别颁发了两部法律,开始全面推进日圆国际化、自由化的政策。 1984年—1986年日本分别与美、英、法、德、意、加等国签定了金融合作协议, 从而实现了日本金融市场的开放,创设了欧洲日圆市场,扩大了各国对日投资的限制。 自此日圆步入快速升势,它客观上扩大了日本的进口,促进了日本在海外的投资。但是日圆升值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它导致了日本的土地和证券市场的迅速暴涨,由此导致了日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经济的低增长。这如同一场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圆也成为四个主要国际货币中最不稳定的货币,而且由此确定了美圆与日圆、美国与日本之间的等级制的国际分工,美国通过金融市场牢牢控制住了日本。
34
金融核弹头的要素是什么? 有三个零配件:第一个叫做融资融券,第二个叫做股指期货;第三个叫做开放美国华尔街进入日本股市。就这三个合在一起形成了金融核弹头,1990年1月炸毁了日本的资产泡沫,让他陷入了20年的萧条。 日本1987年允许华尔街进入日本,1988年开放融资融券,1989年开放股指期货,从而构建了一个金融核弹头。
35
2010年3月31号我们已经开放了融资融券,4月16号开放了股指期货,就差一个华尔街进入中国,美国现在想干的事就是开放华尔街进来。
4月8号,盖特纳访问印度之后,直接飞到北京首都机场。跟王岐山会谈完之后,中美双方都神秘兮兮的,“我们什么都没有谈”。
36
4月13号国务院出台的意见叫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三条意见:
意见一:允许外资进入中国收购任何企业; 意见二:允许外资可以直接在中国上市融资; 意见三:可以考虑允许华尔街以某种合资形式进入中国。
37
第四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基于产业模块化的发展,使得价值含量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业模块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转移,这种新的产业转移模式使得经济全球化具有与其他时代不同的特点.
38
②产业模块化转移改变了全球生产格局 Ⅰ、跨国公司的价值链生产。
跨国公司基于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性,进行全球价值链的分解,而自己整合全球要素的资源配置,形成价值最大化。 Ⅱ、从国家层面分析跨国公司的价值链生产。 发展中国家容易陷入比较陷阱.针对这种比较陷阱,不同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新国际分工体系. Ⅲ、中国在此次产业转移当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深的两个国家之一
39
信息整合 产品开发 关键零部件的生产 模块化 销售 服务 亚洲四小龙 美欧日 美欧 70年代 组装
40
信息整合 产品开发 关键零部件的生产 模块化 销售 服务 中 国 美欧日 美欧 90年代 模块和零部件的生产者 组装 香港 韩国 新加坡
信息整合 产品开发 关键零部件的生产 模块化 销售 服务 中 国 美欧日 美欧 90年代 香港 新加坡 韩国 台湾 模块和零部件的生产者 组装
41
美国《复苏和再投资计划》摘要 (新兴产业部分)
条 目 项 目 金额(亿美元) 百分比 农村和农村发展 宽带网和远程学习 25 0.32% 商业、科学 无线和宽带网络 47 0.60% 国家科学基金及其它 84 1.10% 能源和水 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 168 2.13% 新能源技术创新贷款支持 60 0.76% 其他能源领域 223 2.83% 工程师合作 46 0.58% 医疗和教育 医疗信息化及医疗服务 1323 16.81% 教育培训、就业培训等 1018 12.93% 交通、城市发展和住房 高速公路 275 3.49% 其他交通运输 205 2.60% 国土和环境 改善水质 58 0.74% 其他环境污染治理
42
政府规划落后,产业发展推动规划发展,配套与 网络条件严重制约了 风电 的发展。
2007年9月,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2010和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分别达到500万千瓦、3000万千瓦。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将2010年的风电总装机容量目标定为1000万千瓦 从2009年年初开始,国家发改委又开始着手制订《新能源振兴规划》(后改名《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草案内容:2011年、2020年发展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分别为3500万千瓦、1.5亿千瓦。
43
毛主席语录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1934年)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1955年) 43
44
“雁阵模式”的中国国内版 比较
45
中国成为世界劳动力定价者
46
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保持了进30年的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
中国可能是唯一可以同时向上游和下游发展的经济体。 什么东西你千万别教会中国人生产 中国人生产什么东西你就千万别再生产了 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保持了进30年的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
47
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产业先发优势,形成基于内生的产业发展路径。
以制造业为例,由于产业的先发优势在于组装与制造,因此,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必须以此为原点,这就决定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可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主制造商和零配件供应商的发展路径,另一是主制造商和渠道供应商的发展路径,前者即为整合创新,后者则为技术创新。
48
21世纪中国产业发展路径之一:主制造商和零配件供应商
信息整合 产品开发 关键零部件的生产 模块化 销售 服务 全球 中国 主制造商 中 国 组装 21世纪中国产业发展路径之一:主制造商和零配件供应商
49
21世纪中国产业发展路径之二:主制造商和渠道供应商
信息整合 产品开发 关键零部件的生产 模块化 销售 服务 中国 全球 主制造商 组装 中 国 21世纪中国产业发展路径之二:主制造商和渠道供应商
50
③产业模块化转移使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呈现多元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同经济体参与世界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大多以高科技的产业优势为核心竞争力,发展中国家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很好的后发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形成本地区具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51
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规模收益也是核心竞争力 营销网络也是核心竞争力 产业集聚也是核心竞争力 利用全球化条件下的分工也是核心竞争力
52
④产业模块化转移使得地区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呈现不同的特点
从地区层面上来看: 可理解为能够控制要素流向,能够控制资源流向,能够控制产出的流向,同时能够控制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 从企业层面上来看: 大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整合全球的资源,整合整个产业链,最后去完成自己的价值的体现。 对于中型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切入产业链的能力,以及获取相应资金、技术、市场的能力. 对于小型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只能体现在成本,或者提供一种专业化的差异性的技术和服务,否则根本没有生存的余地
53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54
(1)当前的认识误区 各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认识不统一,导致各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界定不一。
①各地经常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在概念、意义、范围等方面混淆,甚至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同于高技术产业。因此各地缺乏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和细分领域界定。 ②各地经常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关系之间的区分不够明确,许多地方把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部分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55
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新兴产业 战略产业 先导产业 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 高技术产业
56
要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信息网络、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等领域,推动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温家宝: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讲话2010年1月11日
5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完全可能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要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等作为重点,选择其中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例如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重点增加研发投入,集中力量,加强攻关,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见到成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温家宝:2010年2月3-7日
58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3月5日
59
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会出现产能过剩。光伏产业面临的困难可能不是短暂的,关键是企业要进行整合,技术上要有飞跃。有关部门要从战略上加强研究,包括发展规划、技术突破、产业政策等。要积极应对,不要消极等待。 年12月18日江苏
60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 要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外延,必须先明确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61
新兴产业: 一类是指随着新兴技术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兴产业部门和行业,主要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领域新技术开发应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另一类是指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如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
62
战略产业: 战略产业是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目标所选定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产业部门,主要包括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 战略产业选择取决于一国经济技术发展阶段和水平以及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预见和判断。战略产业发展是动态变化的,某些传统战略产业可能逐渐失去其战略地位,一些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将成为新的战略产业。 62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创新和满足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市场潜力巨大、快速兴起的产业。
定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驱动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拉动共同作用下快速兴起的产业,代表了全球科技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以及国家竞争力提升具有根本性重大影响,很可能引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深刻社会变革。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创新和满足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市场潜力巨大、快速兴起的产业。
64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一是技术含量高:必须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符合国际科技发展方向,并能够抢占科技制高点; 二是市场潜力大: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符合国际产业发展方向,能够快速成长,可以成为支柱产业; 三是带动系数大:可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较大的产业、出口和就业带动效应,能够成为先导产业; 四是综合效益好: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少,生产效率高,能够推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
65
产业选择标准: –技术水平:技术上有一定基础,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有可能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占科技制高点。
–效益效率:增加值率较明显高、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明显;产业集中度较高,配套协作的企业组织网络发达。 –增长潜力:行业增长速度显著超过GDP增速并保持续增长,对国民经济未来走向影响较大。
66
中国的战略新兴性产业: 信息产业(重点突破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云计算)
节能环保(重点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 ) 信息产业(重点突破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云计算) 生物产业(重点突破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 新能源(重点突破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 新能源汽车(主要方向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 新材料(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 ) 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 )
67
全国各地产业规划内容: 湖北: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育种、新能源 山西:清洁能源-化石能源低炭化利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电子、生物医药 安徽: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公共安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新兴装备制造 江西:光伏、风能核能、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创意 河南:生物育种、生物医药、新兴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特种功能材料、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 重庆:信息产业、生物医药育种、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 四川:电子信息、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
68
美国:清洁能源、先进车辆、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其他21世纪的重大挑战(气候环境等)
英国:生物产业、创意产业、数字内容、通信产业、绿色能源 日本:环境与能源、健康、信息与通信 法国:生态经济和绿色化工、再生能源、未来城市建设、未来交通工具、数字内容 德国:数码软件创新、药物疗效和新药安全、成像诊断学、智能传感器和眼科学、用户友好和环境友好创新、未来物流 欧盟:能源安全、交通(绿色汽车)、气候变化和资源效率、卫生和老龄化、环境友好的制造方法、土地管理、节能建筑
69
(4)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 坚持重点突破 坚持市场主导 坚持引领发展 把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结合起来
把整体推进与实现重点方向的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 坚持市场主导 把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结合起来 把促进可持续发展与支撑当前发展结合起来 坚持引领发展
70
(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 第一步到2015年,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在我国发展中发挥有效影响,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 第二步到2020年,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创新能力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步到2030年,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使我国成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制造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71
(6)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展路径 坚持三动:技术推动、市场驱动和国际化带动,立足于追赶型的发展模式,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发展模式。
对于我国具有较好技术基础的领域,要坚持走创新驱动的道路;对于我国目前尚不具备掌握关键核心的技术领域,走“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发展”的道路,迅速做大规模;对于重大前沿性领域,要加强原始创新,掌握知识产权。 战略方针:重点培育企业主体,培育人才,培育市场,培育技术能力,培育产业集群,制定战略行动计划。
72
谢谢 请提出宝贵意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