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观念与治疗模式的研究进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观念与治疗模式的研究进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观念与治疗模式的研究进展
孙自敏 安徽省立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

2 目 录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

3 The most-cited countries (top 10, 2001-2010)
中国在肿瘤领域的研究发展良好 The most-cited countries (top 10, ) Serial no. Country Citation Frequency 1 USA 16,463 2 Japan 1809 3 Germany 1756 4 France 1523 5 England 1454 6 Canada 1334 7 Italy 1326 8 The Netherlands 719 9 P.R. China 583 10 Spain 507 China is the sole developing country to be ranked in the top 10.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 Shao H, et al. Oncol Rep. 2013;29(4):

4 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起步较晚 多发性骨髓瘤(MM):浆细胞病,西方国家MM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 缺乏全国性MM流行病学资料
各中心发展不平衡,缺乏多中心合作,治疗方案不统一 在多中心临床研究中,方案执行随意性强,检测难以标准化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4 邱录贵.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4):

5 MM诊断检查体系不够完善 必需检查项目 对诊断或判断预后有价值的项目 免疫固定电泳检测:11/25家北京三甲医院能进行
血液检查 尿液检查 骨髓检查 影像学检查 其他检查 对诊断或判断预后有价值的项目 血液检查 尿液检查 骨髓检查 影像学检查 其他检查 免疫固定电泳检测:11/25家北京三甲医院能进行 尿蛋白电泳检测:基本上所有医院不常规进行 细胞遗传学检查:8/25家北京三甲医院能进行;但各中心使用的检测方法不同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5 黄晓军.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4):

6 中国MM治疗与国际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初次就诊MM患者的漏诊和误诊率仍然很高1 国外学者断言“VAD已经死掉”,但在中国某些地区仍在使用2
自体移植的比例总体仍较低2 荟萃分析未显示干扰素维持治疗对生存获益,但一些中心仍在应用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3 (2006.1~ NDMM) 中位OS:30 月 美国Mayo Clinic4 (2006~2010年NDMM) 中位OS :6.1年 邱录贵.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4): 黄晓军.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4): 何东, 等.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增刊; Kumar SK, et al. Leukemia. 2013 Oct 25.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6

7 目 录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7

8 西方对MM的研究历史悠久 MM可能已出现数千年 1844年,Solly医生第一次记录了MM病例 经过100多年研究,MM的生物学特征逐渐清晰
首个记录的病例 尿蛋白异常,后来被称为本-周蛋白 浆细胞的描述 第一个大样本的MM报道 确认血清蛋白峰 确认轻链类型(后命名为κ和λ) 国际分期体系 细胞遗传学分类 DS分期体系 MM可能已出现数千年 1844年,Solly医生第一次记录了MM病例 39岁妇女,多发骨折,症发后4年尸检,骨髓被红色物质代替 经过100多年研究,MM的生物学特征逐渐清晰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8 Kyle RA, et al. Blood. 2008;111(6):  

9 MM是进展性疾病,并伴随遗传学变异 治疗挑战! 9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9 Morgan GJ, et al. Nat Rev Cancer. 2012;12(5):

10 MM治疗历经变革,进入新药时代 钢和奎宁 大黄和橘子皮 氨基甲酸酯 马法兰 糖皮质激素 自体移植 沙利度胺 硼替佐米 来那度胺 新药: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Carfilzomib)、免疫调节剂(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pomalidomide)及其他研究中的药物(单克隆抗体、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和激酶抑制剂等) Kyle RA, et al. Blood. 2008;111(6):   Ocio EM, et al. Leukemia. 2014;28(3):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0

11 1999~2007年,美国新诊断MM患者第1年治疗方案的变化情况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SEER注册项目 患者比例% 1999~2007年,美国新诊断MM患者第1年治疗方案的变化情况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1 Warren JL, et al. J Clin Oncol. 2013;31(16):

12 新药的介入使MM生存持续改善 OS:6.1 vs. 4.6年(P=0.002) OS:NR vs. 3.8年(P<0.001)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2 Kumar SK, et al. Leukemia. 2013 Oct 25.

13 生存延长与治疗缓解的深度密切相关 CR是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预测指标: 缓解越深,至疾病进展时间(TTP)越长,预示总体生存越长 13
缓解深度 起始治疗 MR PR VGPR nCR CR sCR mCR MR:微小缓解 PR:部分缓解 VGP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 nCR:接近完全缓解 CR:完全缓解 sCR: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 mCR: 分子学上的完全缓解 时间 CR是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预测指标: 缓解越深,至疾病进展时间(TTP)越长,预示总体生存越长 1. Niesvizky R, et al. Br J Haematol. 2008;143(1):46-53. 2. Harousseau , et al. Blood. 2009; 114(15): 3. Chanan-Khan, et al. J Clin Oncol. 2010; 28(15):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3

14 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生存期显著更长 * P<0.001 3年OS 对三项临床试验、1175名新诊断MM患者的分析 14 91%
70%,* 91% 67%,* 3年OS * P<0.001 对三项临床试验、1175名新诊断MM患者的分析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4 Gay F, et al. Blood. 2011;117(11):

15 更深缓解是MM治疗的现实目标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 治疗原则:对有症状的MM应采用系统治疗,…直到获得最大程度的缓解…
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多发性骨髓瘤).2014年第2版 中华内科杂志.2013;52(9):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5

16 目 录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6

17 多发性骨髓瘤的全程治疗管理 移植 支持治疗 初始治疗 巩固治疗 维持治疗 复发治疗 适合移植的患者 巩固/维持/继续治疗 不适合移植的患者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7

18 一线治疗使用新药比挽救使用获得更长生存 SG:新加坡,高风险MM患者可以一线使用硼替佐米
Overall survival of ISS II and III patients. SG:新加坡,高风险MM患者可以一线使用硼替佐米 SK:韩国,高风险MM患者在补救治疗阶段才使用硼替佐米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8 Tan D, et al. Leuk Res. 2013;37(9):  

19 NCCN2015指南推荐: 初治MM首选新药治疗 19 首选方案 移植候选者主要治疗方案 (2周期后疗效评估) 非移植候选者主要治疗方案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Ⅰ类推荐) 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Ⅰ类推荐) 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Ⅰ类推荐) 来那度胺/地塞米松(Ⅰ类推荐) 泊马度胺/地塞米松 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非移植候选者主要治疗方案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马法兰/强的松/硼替佐米(MPB)(Ⅰ类推荐) 来那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Ⅰ类推荐) 马法兰/强的松/来那度胺(MPL)(Ⅰ类推荐) 马法兰/强的松/沙利度胺(MPT)(Ⅰ类推荐) 维持治疗 硼替佐米 来那度胺(Ⅰ类推荐) 沙利度胺(Ⅰ类推荐)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19 NCCN指南-多发性骨髓瘤.2015;第2版

20 新诊断患者(移植/非移植) 的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0

21 Meta分析: 含万珂的诱导方案显著提高移植前后的CR
NBCIR:不含硼替佐米的诱导方案 BCIR:含硼替佐米的诱导方案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1 Nooka AK, et al. Cancer. 2013;119(23):  

22 Meta分析: 含万珂的诱导方案显著提高移植后的OS
结果说明:含硼替佐米的诱导方案,导致更深缓解,并转化成移植后长期生存的优势 因此,诱导方案的选择能够影响移植后的长期生存结果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2 Nooka AK, et al. Cancer. 2013;119(23):  

23 VTD用于移植后巩固治疗 GIMEMA试验 随机分组(n=480) VTD诱导治疗 TD诱导治疗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 第1次ASCT
VD VTD巩固治疗(35d×2) V:1·3 mg/m2 , 1, 8, 15, and 22天 T:100 mg/d D:40 mg ,1, 2, 8, 9, 15, 16,22, and 23天 TD巩固治疗( 35d×2 ) T:100 mg /d D:40 mg ,1–4 and 20–23天 维持治疗:地塞米松 VTD: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VD: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3 Cavo M, et al. Lancet. 2010 ;376(9758):

24 VTD巩固治疗显著改善缓解深度和PFS VTD VD P CR1 60.6% 46.6% P=0.012 CR/nCR1 73.1%
60.9% P=0.020 PFS2 56 m 42 m P=0.001 TTP2 57 m 45 m P=0.0006 Cavo M, et al. Blood. 2012;120(1):9-19. Cavo M, et al. Blood (ASH Annual Meeting Abstracts) : Abstract 4210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4

25 万珂用于移植后维持治疗 HOVON-65/GMMG-HD4试验 随机分组(n= 827) VAD×3 PAD×3
CAD+ G-CSF 干细胞采集 HDM(200 mg/m2) RIC allo-SCT VD 沙利度胺维持治疗 50 mg/d , 2 年 硼替佐米维持治疗1.3mg/m2 /2w,2年 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 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5 Sonneveld P, et al. J Clin Oncol. 2012;30(24):

26 万珂诱导、维持治疗显著改善CR、PFS和OS
Best response VAD PAD p-value CR/nCR 35% 49% <0.001 ≥VGPR 56% 75% 0.001 ≥PR 83% 90% 0.003 PAD vs VAD Hazard ratio p-value PFS (multivariate analysis)* 0.76 0.001 From start of maintenance Not reported NS OS (multivariate analysis)* 0.78 0.027 From start of maintenance* 0.71 0.035 NS = not significant * PAD was superior to VAD Sonneveld P et al. Proc ASH 2013;Abstract 404.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6

27 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疾病进展后预后不良 IFM 2005-02 2nd PFS=from 1st to 2nd progression
PFS 2=1st PFS+2nd PFS 首次疾病进展后的生存期 First line Second line Third line 4 th line X th line death 13 vs. 24 来那度胺 vs. 安慰剂 (月) 29 vs. 48 来那度胺与安慰剂相比,PFS 2 没有显著差异, 2nd PFS显著更短,首次进展后生存期减少 提示疾病进展后预后不良,可能是由于克隆筛选和继发性耐药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7 Attal M et al. ASH 2013 (Abstract 406), oral presentation

28 万珂为基础方案治疗非移植患者 获得更深缓解
硼替佐米方案 沙利度胺方案 来那度胺方案 CR/nCR(%) 不同新药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的CR/nCR率 1. Mateos MV, et al. J Clin Oncol. 2010;28(13): 2. San Miguel JF, et al. N Engl J Med ;359(9): 3. Palumbo et al. ASH 2012 (Abstract 200), oral presentation. 4. Mateos MV, et al. Blood ;120(13): 5. Rajkumar SV, et al. J Clin Oncol. 2008;26:2171–2177. 6. Morgan GJ, et al. Blood 2011;118:1231–1238. 7. Palumbo A, et al. Blood 2008;112:3107–3114. 8. Palumbo A, et al. N Engl J Med May 10;366(19):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8

29 VISTA研究:万珂奠定初治MM治疗基础药物的试验
接下来,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VISTA的研究。VISTA(万珂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初始标准治疗方案)研究是一项随机,国际性,多中心的3期研究,对马法兰和泼尼松联合加用万珂进行疗效评估,共有682例年龄≥65 岁或同时存在导致不适合移植的疾病的症状性初治MM患者被随机分配为VMP组和MP组,VMP组为344名患者,MP组为338名患者,6周为一个疗程,两组皆接受9个疗程 ,共54周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至疾病进展时间,次要研究终点为完全缓解,总缓解率,至缓解时间,缓解持续时间,至下次治疗时间,总生存以及生活质量。 VISTA(万珂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初始标准治疗方案)研究是一项随机,国际性,多中心的3期研究,对马法兰和泼尼松联合加用万珂进行疗效评估,共有682例年龄≥65 岁或同时存在导致不适合移植的疾病的症状性初治MM患者被随机分配为VMP组和MP组,VMP组为344名患者,MP组为338名患者,6周为一个疗程,两组皆接受9个疗程 ,共54周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至疾病进展时间,次要研究终点为完全缓解,总缓解率,至缓解时间,缓解持续时间,至下次治疗时间,总生存以及生活质量。 682名年龄≥65 岁或同时存在导致不适合移植的疾病的症状性初治MM患者 随机、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 VMP(n=344) 疗程1-4 万珂1.3 mg/m2IV: 第1,4,8,11,22,25,29,32天 马法兰9 mg/m2和泼尼松60 mg/m2: 第1–4天 疗程5-9 万珂1.3 mg/m2IV: 1,8,22,29天 随机化 主要研究终点:TTP 次要研究终点:CR , ORR, 至缓解时间, DOR, 至下次治疗时间(TNT), OS, QoL 两组皆为9 x6周疗程(共54周) MP(n=338) 疗程1-9 马法兰9 mg/m2和泼尼松60 mg/m2: 第1–4天 San Miguel JF, et al. N Engl J Med ;359(9):906-17 Mateos MV, et al. J Clin Oncol. 2010;28(13):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29

30 万珂显著提高初治非移植患者的缓解并延长患者生存
VMP 方案治疗大约需要 = 停药后有18个月不需治疗 MPR-R方案治疗需要 维持 Study details VISTA VMP vs MP VMP (9x 6w) MP Follow-up median,months 60.1 n 337 331 ≥PR CR 71% 30% 35% 4% First time to response, median 1.4a 4.2 TTP median, months 24a 16.6 OS, median, months 56.4 43.1 San Miguel JF, et al. N Engl J Med ;359(9):906-17 Mateos MV, et al. J Clin Oncol. 2010;28(13):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0 30

31 Meta分析: 治疗新诊断MM*,万珂比传统方案显著延长OS
*包括移植和非移植患者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1 Zou Y, et al. Leuk Lymphoma. 2013 Nov 6. 

32 与MPT相比,来那度胺依赖长期持续治疗才有生存获益
FIRST研究 RD持续 (n=535) RD18 (n=541) MPT (n=547) 治疗方案 持续治疗直到PD 4周为一周期 x 18疗程(72周) 6周为一周期x12疗程(72周) PFS 25.5 月 20.7 月 21.2 月 4年OS 59.4% 55.7% 51.4% P = P = P = 0.184 P = Rd 18疗程与MPT12疗程相比,PFS无延长 Rd持续维持延长PFS,但相比MPT12疗程仅延长了4.3个月 OS数据仅Rd持续维持对比MPT组显示出统计学差异,其他组间无明显优势 Facon et al. ASH 2013 (Abstract 2), plenary presentation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2

33 复发患者的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3

34 治疗方案要考虑多重因素 疾病因素 患者因素 药物因素 34 上次治疗的缓解质量及缓解持续时间
疾病的侵袭性,如广泛骨破坏、浆细胞白血病、髓外浆细胞瘤、β2-MG升高、白蛋白下降及细胞遗传学异常等。 患者因素 既往治疗产生的相关毒性,如周围神经炎,血栓事件等 患者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年龄、一般状态、骨髓贮备及肾功能等。 药物因素 治疗方案的有效率,特别是CR/nCR率,以及治疗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 药物耐受性 Mohty B, et al. Leukemia. 2012 Jan;26(1):73-85.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4

35 NCCN2015指南推荐: 进展或复发性MM首选新药治疗
补救性治疗 首选方案 重复主要诱导治疗(如果复发间隔>6个月) 硼替佐米(Ⅰ类推荐)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硼替佐米/脂质体阿霉素(Ⅰ类推荐) 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沙利度胺/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依托泊苷(DT-PACE)±硼替佐米(VTD-PACE) Carfilzomib 环磷酰胺/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DCEP) 大剂量环磷酰胺 来那度胺/地塞米松(Ⅰ类推荐) 泊马度胺/地塞米松 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5 NCCN指南-多发性骨髓瘤.2015;第2版

36 万珂为基础方案治疗复发难治MM 获得更多完全缓解
硼替佐米方案 沙利度胺方案 来那度胺方案 CR/nCR(%) Arnulf B, et al. Haematologica. 2012;97(12): Mikhael J,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08; 144, Garderet et al. J Clin Oncol 2012; 30(20): Singhal S, et al. N Engl J Med. 1999;341(21): Palumbo A, et al. Haematologica. 2001;86(4): Richardson P, et al. Blood 2009; 114(4): Weber DM,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7: Palumbo A, et al. Ann Oncol. 2008; 19(6):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6

37 国内研究: 万珂联合Dex治疗复发性MM完全缓解率高
ORR CR nCR 组1 硼替佐米1.3 mg/m2, DEX 20 mg (n=18) 72.2 22.2 11.1 组2 硼替佐米 <1.3 mg/m2, DEX 20 mg (n=65) 73.8 20.0 9.23 组3 硼替佐米 1.3 mg/m2, DEX 40 mg (n=33) 78.8 33.3 12.1 组4 硼替佐米 <1.3mg/m2, DEX 40 mg (n=41) 78.0 29.3 4.9 中国多中心、开放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不同剂量的硼替佐米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复发性MM患者,8个周期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7 Hou J,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11;124(19):

38 万珂再治疗对复发患者 完全缓解率仍然较高,无异常安全性问题
回顾性分析来自德国、瑞士36家中心的复发MM患者,评估硼替佐米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入组人群:在硼替佐米初始治疗获得≥PR的患者,复发后再次接受硼替佐米治疗 疗效 初始治疗 (N=60),% 再治疗 ORR 100 63.3 CR 20 13.3 nCR 11.7 5 PR 68.3 45 硼替佐米再治疗时不良反应为已知安全谱,无罕见毒性 中位治疗间隔时间TFI 8.6 (0.03–35.4)个月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8 Hrusovsky I, et al. Oncology. 2010; 79(3-4):

39 国内研究: 万珂再治疗缓解率高,不良反应无增加
我国首个关于硼替佐米再治疗疗效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回顾性分析初次治疗疗效达部分反应(PR)以上,复发或疾病进展后予以硼替佐米再治疗的MM患者。 疗效 初始治疗 (N=76),% 再治疗 ORR 100 60.5 CR 17.1 6.5 VRPG 34.2 15.8 PR 48.7 38.2 硼替佐米再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初治时相比无明显增加。 中位治疗间隔时间TFI 12(2~35)个月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39 傅卫军, 侯健, 等.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4):

40 MM-AutoPBSCT ——安徽省立医院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40

41 总结 中国MM诊疗水平与国际尚存在差距 MM治疗进入新药时代 MM治疗目标:更深缓解 万珂为基础的治疗模式,更深缓解,更多获益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安庆 41

42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Download ppt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观念与治疗模式的研究进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