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寫一篇有關求學道理的 文章訓示晚輩們) 為學一首示子姪 彭端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寫一篇有關求學道理的 文章訓示晚輩們) 為學一首示子姪 彭端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寫一篇有關求學道理的 文章訓示晚輩們) 為學一首示子姪 彭端淑

2 閱讀小書房 應用練習 問題討論 課文賞析 課文結構表 課文.注釋 動畫欣賞 作者 題解 課文前哨站 學習重點 課文補充資料 作者補充資料
題解補充資料

3 一、了解為學貴在有恆的道理。 二、能在作文時舉出適切的事例來印證論點。 三、培養不畏艱難,努力以赴的學習態度。 學習重點

4 苦行:佛教用語。為了斷除煩惱,而嚴格約束身心種種不善欲望的修行。
化險為夷:轉化危險為平安。 宗教苦行精神對為學的啟示   課文中的窮和尚,藉一瓶一缽從四川走到南海朝聖,展現百折不撓的毅力,這種苦行精神,也能在中國古代高僧身上得到印證。東晉 法顯從長安出發,克服沙漠、雪山等險阻,抵達天竺。前後歷經十五年,行程四萬餘里,才平安返國。唐代 玄奘有感於各種佛學流派對佛典的解釋不一,決定西行求法,沿途遇到沙漠、高山、官兵追捕等阻礙,靠著堅強的信念化險為夷,最後功成歸國。從法顯和玄奘的苦行精神,也可體悟「為之,則難者亦易矣」的道理。  課文前哨站 【GE-普陀山】 【彎彎: 白領 分享的幸福】

5 僧、蹭、憎、噌 1僧 : 和尚。如:僧多粥 少︵由多人分取不足額的差事 或利益︶、不看僧面看佛面。 2蹭 : 拖延時間。 如:磨蹭。
《一字多音審訂表》規範為味「 」湯,但一般人念味「 」湯,目前《一字多音審訂表》仍在修訂中,尚未正式公告,建議老師不要以此出題。 1僧  : 和尚。如:僧多粥  少︵由多人分取不足額的差事  或利益︶、不看僧面看佛面。 2蹭  : 拖延時間。  如:磨蹭。 3憎  : 厭惡。如:面目可  憎︵容貌令人覺得討厭︶。 4噌  : 黃豆做成的調味  品。如:味噌湯。 僧、蹭、憎、噌

6   本文節選自《白鶴堂文稿》。題目中的「一首」,是指一篇首尾完整的詩文;「示」,是教導、指示之意。本文是作者對子姪談論為學的道理,說明為學沒有絕對的難易,只看人是否肯努力、有恆心。人雖有昏庸和聰敏的差別,但努力的程度卻可以改變其結果。文中並以四川偏遠地方的和尚為例,證明肯努力終能成功。因此,我們不論資質高下,都應該力學不倦,方能有成。 題解

7 一首:一篇。首,計算詩、詞、歌曲等的單位。
示 :告喻類的文體,用於長輩對晚輩有所訓示。 子姪:兒子和姪兒,此是晚輩的統稱。兄弟的兒女稱「姪」,俗寫作「侄」。 資質:天賦的材質。 力學不倦:努力學習不懈怠。   孜孜不倦、 焚膏繼晷。

8  課文提要 1文體:論說文。 2主旨:談論為學之道,訓勉子姪不論資質高下,都該力學不倦,以求自立。說明為學沒有絕對的難易,只看人是否肯努力、有恆心。 3作法:本文共分四段,符合「起、承、轉、合」的結構。其中,第三段舉蜀鄙二僧的故事作為例證,強調「立志篤行」、「有志竟成」的道理。  (1)第一段:透過正反論述,強調不論做事與為學,均無絕對的難易,關鍵在於努力與否,意即「一勤天下無難事」。 題解補充資料

9 4特色:藉貧、富二僧之例正反論述,對比分明,說理中肯,言簡意賅。
(2)第二段:先以正反論述,說明資質的影響無一定的道理:只要努力不懈,則「勤能補拙」;反之,自恃聰明而不努力,那什麼也做不成。 (3)第三段:舉貧富二僧之例,強調「立志篤行」的重要,並印證了「有志竟成」的道理。同時也呼應了第二段「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4)第四段:以總結法作結,呼應第二段,再次強調「力學不倦」的要旨。

10 文字書寫的量詞補充 1詩↓首 2詞↓闋、首 3語錄↓章 4日記、新聞↓則 5文章↓篇 6歌↓曲、首 7信↓封、函

11 講學:講授學問。   彭端淑,字儀一,號樂齋,清 四川省 丹棱縣(今四川省 丹棱縣)人。生於聖祖 康熙三十八年(西元一六九九年),卒於高宗 乾隆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七九年),年八十一。雍正年間進士。晚年曾在成都 錦江書院講學。有《白鶴堂詩稿》、《白鶴堂文稿》等書傳世。 作者 【彭端淑】

12 作者補充資料   四川學政博卿額素仰彭端淑的大名,聘請他主持成都 錦江書院,在那裡他調教出很多人才,像李調元、李鼎元、姜錫嘏等蜀中才碩,都是出自他的門下。他在錦江書院主講了十多年,一直到乾隆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七九年)逝世為止。

13 請點選欣賞本課動畫 動畫欣賞

14 課文‧注釋 第一段:說明天下事無絕對難易,貴在「努力」與否。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映襯 ︵意同﹁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映襯 設問(提問) (句末助詞,了) 設問(提問) ︵句末助詞,表疑問︶ ︵反面論述︶ 課文‧注釋 ‧動詞 ︵反面論述︶ ︵正面論述︶ ︵正面論述︶ ︵做︶ (那麼、就)

15   天下的事有困難和容易的分別嗎?只要去做,那麼困難的也變得容易了;假使不去做,那麼容易的也變得困難了。一個人求學有困難和容易的分別嗎?只要去學,那麼困難的也變得容易了;假使不去學,那麼容易的也變得困難了。 語譯

16 課文‧注釋 注釋 1吾資之昏 我的資質愚昧。 2逮 音 ,及、趕上。 3吾材之庸 我的才能平庸。 4旦旦 天天。
︵那,亦可譯作「自己的」︶ 注釋 ︵這是「力學不倦」的為學態度,也證明了「勤能補拙」的道理,強調持之以恆,有志竟成,更證明了「昏庸不可限」︶ 1吾資之昏 我的資質愚昧。 2逮 音 ,及、趕上。 3吾材之庸 我的才能平庸。 4旦旦 天天。 ●通宵達旦:從夜晚到天亮。 5迄乎成 到了有成就的時候。   迄,音  。乎,「於」的意思。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 (語助詞,無義。一說為代詞,於此) ︵正面論述︶ 課文‧注釋 ︵不及、比不上︶ (至、到)

17 逮、隸 1逮 (1) : 及、趕上、達到。 如:力有未逮 (能力有所不及)。 (2) : 捉。如:逮捕。 2隸 :
  逮、隸 1逮  (1)  : 及、趕上、達到。    如:力有未逮      (能力有所不及)。  (2)  : 捉。如:逮捕。 2隸  :  (1) 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    。如:僕隸。  (2) 漢字的一種形體。相傳為    秦代 程邈所創,由小篆減省    而成。如:隸書。

18   怠、殆、迨 1怠  : 懶惰、鬆懈。  如:懈怠、怠惰。 2殆  : 危險。  如:危殆。 3迨  : 及、等到。  如:力雖不迨志有餘。

19 課文‧注釋 第二段:說明無論資質高低,都須努力,才能有成。
︵說明昏庸不可限,聰敏不可恃,強調「力學不倦」的重要︶ ︵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情形,強調聰明也須勤學,證明了「聰敏不可恃」︶ 第二段:說明無論資質高低,都須努力,才能有成。 ︵我的資質聰明︶ ︵的︶ 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昏與庸無以異也。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反面論述︶ ︵現象、效用︶ 設問(激問) 課文‧注釋 ︵那,亦可譯作「自己的」︶ (既然這樣、那麼) ︵我的才能靈敏︶

20 9其昏與庸無以異也 那愚昧和平庸的情形,跟別人也就沒有什麼不同了。 10常 指不變的道理。
注釋 6倍人 勝過別人一倍。 7敏 靈敏。 8屏棄 拋棄。屏,音 ,排除。 ●屏氣凝神:屏住呼吸,集中精神。 9其昏與庸無以異也 那愚昧和平庸的情形,跟別人也就沒有什麼不同了。 10常 指不變的道理。

21 我的資質愚昧,比不上別人聰明;我的才能平庸,比不上別人靈 敏。但是我天天去學習,經過長久的時間也不懈怠,到了有成就的時
候,也就不知道什麼是愚昧和平庸了。我的資質聰明,勝過別人一倍;我的才能靈敏,也勝過別人一倍。要是拋棄聰明的資質和靈敏的才能而不努力,那愚昧和平庸的情形,跟別人也就沒有什麼不同了。既然這樣,那麼愚昧、平庸、聰明、靈敏的現象,哪裡有不變的道理呢? 語譯

22 課文‧注釋 注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11鄙 音 ,邊遠地區。
11鄙 音 ,邊遠地區。 12語 音 ,告訴。 13南海 指浙江省 定海縣東面的海,海中有普陀山。相傳觀音菩薩曾在此說法,為佛教聖地。 14何恃 就是「恃何」,憑什麼的意思。恃,音 ,憑仗、依靠。 ︵的︶ (「如何﹂的倒裝,你認為怎樣) (對、向) 課文‧注釋 ︵其中︶ (想要、打算) ︵你︶ 倒裝 【GE-普陀山】 動詞

23 恃、侍、峙、寺 1恃 : 憑仗、依靠。 如:恃才傲物、有恃無恐。 2侍 : 伺候。 如:侍奉父母。 3峙 : 對立。 如:對峙。
1恃  : 憑仗、依靠。  如:恃才傲物、有恃無恐。 2侍  : 伺候。  如:侍奉父母。 3峙  : 對立。  如:對峙。 4寺  : 佛教的廟宇或僧人所居住的地方。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恃、侍、峙、寺 ▲浙江普陀山南海觀音像

24 課文‧注釋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到了第三年才回來,暗示前往南海的時日久遠與艱辛︶ ︵表現富者驕傲的態度與輕視質疑的口氣︶ ︵表現貧僧的決心︶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從︶ 課文‧注釋 (把去南海的事告訴富有的和尚) ︵順流而下︶ ︵還︶

25 15吾一瓶一缽足矣 我只要一個瓶、一個缽就夠了。意思是沿途化緣,步行前往。瓶,裝水的用具。缽,音 ,和尚盛飯的器具。 16買舟 雇船。
注釋 15吾一瓶一缽足矣 我只要一個瓶、一個缽就夠了。意思是沿途化緣,步行前往。瓶,裝水的用具。缽,音  ,和尚盛飯的器具。 ●衣缽:本指佛教師徒相傳的法器。後泛指師長所傳授的學術、技藝等。 16買舟 雇船。 17越明年 過了第二年(就是第三年)。越,過了。明年,次年。    「越明年」有二解:1指明年,「越」為發語詞,無義。2指過了第二年,亦即到第三年,「越」作超過解。二說皆可通。 18還 音 ,回來。 19慚色 羞愧的臉色。 ●自慚形穢:比喻自愧不如。 【慚色】

26 課文‧注釋 注釋 第三段:舉蜀僧之例,說明只要立志有恆,終能成功。 20去 距離。 21顧 反而。
20去 距離。 21顧 反而。 ︵其原因在於「立志」、「毅力」,而不在貧富︶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映襯 ︵比不上︶ ︵到︶ 課文‧注釋 (但、卻、可是)

27 1 反而、卻。   如:顧不如蜀鄙之僧。 2 探訪。   如:三顧茅廬。 3 泛指看。   如:顧名思義。

28 語譯   四川邊遠偏僻的地方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是貧窮的,另一個是富有的。窮和尚告訴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你認為怎樣?」富和尚問道: 「你憑什麼去南海?」窮和尚答道:「我只要一個裝水的瓶子,一個盛飯用的缽就夠了。」富和尚又說:「我幾年來就想雇船順流東往,都還不能辦到,你憑什麼能去?」過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他把去南海的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則面有愧色。西蜀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的路程,富和尚沒能去成,窮和尚卻到了。我們一般人立志,反而比不上四川邊遠地方的窮和尚嗎?

29 課文‧注釋 第四段:以聰敏不可恃,昏庸不可限,勉人自立自強,力學不倦。
︵自取失敗︶ 第四段:以聰敏不可恃,昏庸不可限,勉人自立自強,力學不倦。 ︵呼應第二段「吾資之昏,不逮人也……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也說出 「學之,則難者亦易矣」的真義︶ ︵呼應第二段「吾資之聰,倍人也……其昏與庸無以異也。」也說出「不學,則易者亦難矣」的真義︶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自立者也。 ︵因此︶ ︵自己限制自己︶ 課文‧注釋 排比、映襯

30 注釋 因此,聰明和靈敏看起來像可以倚仗,然而也不可完全倚仗;自己倚仗著聰明靈敏而不學習,那是自取失敗的人。愚昧和平庸看起來像是可以限制一個人的成就,然而也不可能完全限制;不使愚昧和平庸限制自己,而努力學習,毫不懈怠,才是自立奮發的人。 語譯 22可恃而不可恃 看起來像是可以倚仗,卻也不可完全倚仗。 23可限而不可限 看起來像是可以限制一個人的成就,卻也不可能完全限制。 24自立者 自立奮發的人。

31 課文補充資料 ﹁之﹂字用法整理 之 動詞 助詞 代詞 詞性 往、 到 無義 的 它 釋義
吾欲「之」南海、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人「之」為學、吾資「之」昏、吾材「之」庸、吾資「之」聰、吾材「之」敏、西蜀「之」去南海、人「之」立志。 昏庸聰敏「之」用、蜀「之」鄙、僧「之」富者不能至、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物外「之」趣(《兒時記趣》)。 為「之」、學「之」、旦旦而學「之」。 舉 例 ﹁之﹂字用法整理 課文補充資料

32 一、與「立志」有關的名言佳句 1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馬援) 2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天下無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 3萬丈高樓從地起,英雄何論出身低。 (諺語) 4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無愁月影斜。 (諺語) 5人貧志短,馬瘦毛長。 (釋普濟《五燈會元》)

33 11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 10我處於什麼方向不要緊,要緊的是我正向什麼方向移動。 9沒有理想的青春,好像紙紮的花朵。 (英國 培根) 8黃金時代是在我們的前面,不是在我們的背後。 (法國 福樓拜) 7最貧的是無才,最賤的是無志。 (德國 康德) 6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34 8學海無涯,唯勤是岸。(諺語) 7鐵杵磨成繡花針。 (諺語) 主。 (曾國藩) 6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 於胸中。 (黃庭堅) 5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 4業精於勤,荒於嬉。 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近乎勇。 (《中庸》) 1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   名言佳句 二、與「學習」、「有恆」有關的 (《孟子》《盡心》下) (韓愈 《進學解》) (《荀子》《勸學》)

35 ◆課文結構表 為學一首示子姪 (一)起(立論:點題)—天下事與為學均無絕對之難易,貴在「為」、「學」耳。
(二)承(申論:詳說)—承(一),詳述資質好壞無一定的影響,重在「努力」與否。 (三)轉(舉例:例證)—舉蜀僧之例,強調「立志篤行」的重要。 (四)合(結論:總結法)—以聰不可恃,昏不可限,勉人「力學不倦」。 ◆課文結構表

36 好高騖遠: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
朝聖:參拜聖地。   本文寫作的目的,是在訓勉子姪為學的道理。作者認為一般人最易犯的毛病,一是自恃聰敏,好高騖遠,不肯踏實努力;一是自限愚鈍,畏難退縮,因此半途而廢。作者針對這些缺點提出忠告:「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勉勵子姪晚輩,不論資質如何,都該力學不倦,以求自立。  作者特別引述蜀鄙二僧朝聖的故事,來說明為學的道理。文中貧僧雖貧,卻完成了到普陀山朝聖的宏願;富僧雖富,卻計畫多年仍未出門。 課文賞析

37 可見事情的成功與否,不在於外在的條件如何,而在於自己是否有決心、肯實踐,印證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本文符合「起、承、轉、合」的結構布局,緊扣「力學不倦」來論說︶ 明暢:明白、流暢。 可見事情的成功與否,不在於外在的條件如何,而在於自己是否有決心、肯實踐,印證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全文共分四段,一、二兩段是原則性的說明,第三段舉正、反的例子來印證其論點,末段是結論,再次強調主旨。文章布局穩健,說理明暢,頗富說服力。

38 問題討論 一、本文中運用許多對照關係的句子,藉以凸顯主題,請將它們找出來。 答: 1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1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2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 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昏與庸無以異也。 問題討論

39 答:  3其一貧,其一富。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4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自敗者也。   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自立者也。

40 二、作者認為「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你的看法又是如何?
答:   作者勸導天資高的人不要自恃聰敏而不肯下工夫去學習,勉勵天資低的人不要怕難退縮,要 建立信心,努力不懈地去學習,這樣,聰敏的人可獲得更大的成就,昏庸的人也可達到他能力上的極限,創造出一番成績來。   讀書不能一蹴可幾,學問是一點一滴經年累月累積而來的,如果沒有不斷的努力,哪裡能夠期望其有成,所以彭端淑告訴子姪讀書要力學不倦。「力學」必須「勤苦」,「不倦」必須「有恆」,由此可知,有恆和勤苦實是求學的不二法門。

41 一、映襯修辭:本文「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的「為之」與「不為」、「難者亦易」與「易者亦難」,運用了相反的概念對比,屬於映襯法。下列文句中如果有運用到映襯法的,請在□中打ˇ。
1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陋室銘》) ………………………………□ 3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應用練習 ˇ ˇ

42 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雕刻)。(《荀子》《勸學》)……□ 5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二、以論據印證論點:本文作者舉蜀鄙二僧的事例,來印證「有志竟成」的道理,使文章更具說服力。以下所選的兩段文章,也都具此特色。請仔細閱讀後,回答下列問題。 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雕刻)。(《荀子》《勸學》)……□ 5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 (只雕刻一下就停止,朽木也刻不斷;不停地雕刻,金石也能雕鏤成功) ˇ

43 (艱深)   吳寶春來自屏東鄉下,年少時不喜歡讀書,國中畢業後就北上當麵包學徒,這時才發現「沒讀冊」讓他吃足苦頭。因為不知道一斤就是十六兩,被師父破口大罵。   他以為當學徒就可以不必學習,沒想到當學徒還是得學習,而且這種學習一點也不比讀書輕鬆。當兵時,吳寶春才開始認真「讀書識字」,他一邊看電視一邊看字幕認字。讀不懂的地方,就去問大專兵。他為了看懂日文烘焙書去學日文,又幫進口食材的廠商研發產品,換得廠商免費讓他到日本進修,由此真正體會到烘焙的藝術和深奧。   (用火或高溫烘烤) (研究開發)

44 ( )1吳寶春成功的事例,最足以印證下列哪一個論點? (A)河床越深,水面越平靜 (B)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  )1吳寶春成功的事例,最足以印證下列哪一個論點?  (A)河床越深,水面越平靜 (B)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C)越是嚴肅的場面,越有必要把機智搬出來  (D)忍耐和時間,往往比力量和憤怒更有效。   藉由廣泛、持續的學習,如今終於在法國揚眉吐氣,打敗歐、美、日頂尖好手,拿下第一屆世界盃麵包大師賽個人冠軍! (改寫自《親子天下》《吳寶春││世界冠軍麵包裡的故事》) (才能出眾,技能優秀之人)

45 (節錄自林懷民 《青春留影||雲門‧傳奇序》)
  在過去三十年裡,編舞是我的工作。創辦雲門舞集之前,我只編過兩個短舞,是「舞者」教我如何編舞。雲門舞者一天跳八小時,他們獻身舞蹈的熱情驅使我去創作,我必須編舞,他們才能上臺表演。   世界上沒有靈感這回事,我是個工匠。藝術的「術」是技術,是每天每天的工作,使手藝跟著慢慢熟練起來。據說,米開蘭基羅總是忙到累極,鞋子也沒脫,倒頭就睡,鞋子穿爛了,脫下時腳底的皮膚跟著鞋底撕裂。 (節錄自林懷民 《青春留影||雲門‧傳奇序》) (投注心力於某種事務) (策動、促使)

46 (  )2本文敘述和下列哪一個論點最為契合?  (A)命運變化如月亮的陰晴圓缺,無損智者大雅  (B)智慧創造財富,創新改變未來  (C)在任何行業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對它產生興趣  (D)靈感不是成功的保證,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47 閱讀小書房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彭蕙仙等採訪整理,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民國99年
  本書收錄曾志朗、朱天心、南方朔、王浩威、吳寶春、王俠軍等二十位名人暢談自己的閱讀經驗,從各人不同的專業領域裡,展現了閱讀的多樣面向,引發讀者培養閱讀的興趣。 閱讀小書房

48 閱讀小書房 《給青少年的 句話||聆聽世界名人的忠告》,石向前編著,婦女與生活社,民國98年
《給青少年的 句話||聆聽世界名人的忠告》,石向前編著,婦女與生活社,民國98年   本書收錄眾多世界傑出人物的故事,有思想巨人、科學天才、政壇領袖、藝術大師、文壇泰斗、傳奇英雄等。透過這些名人的奮鬥歷程和人生轉折,可以讓青少年學習如何克服逆境,並在失敗中記取教訓,朝自己的理想目標邁進。 100 閱讀小書房

49 閱讀小書房 《柔軟成就不凡||奧林匹克麵包師吳寶春》,吳寶春、劉永毅合著,寶瓶文化出版社,民國99年
  一個來自屏東的鄉下孩子,憑藉著對媽媽的愛,以及將媽媽的愛傳播到世界的堅定信念,成為法國 巴黎「奧林匹克」世界級麵包師。他沒有過人的天賦,沒有優越的背景,他有的只是柔軟的身段和堅毅的努力,終能為臺灣爭光,揚名國際。 閱讀小書房


Download ppt "(寫一篇有關求學道理的 文章訓示晚輩們) 為學一首示子姪 彭端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