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阿尔金山
2
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的栗特 语摩尼教文书 克孜尔石窟38号窟壁画
3
火焰山中的柏孜克里克石窟
4
楼兰故城遗址
5
吐鲁番出土骑马泥俑 吐鲁番出土唐天王木佣
6
森木塞姆石窟寺
7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
8
罗布泊雅丹风貌 沙漠中的骆驼运输队
9
一.西域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 (一)西域文化的地理氛围
西域是一个地理概念,但同时又是一个与历史有密切联系的名词。处于朝代不同,地域范围各异。一般,“西域”名称有广狭两义。广义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狭义指历史上的新疆。应当明确指出,西域与中亚概念有别。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均属于中亚地区范围。 西域地处古老的亚欧大陆中心,其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它的东面和南面与我国甘肃,青海,西藏相邻,东北,西北和西南与蒙古,独联体各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接壤。它是两河流域,地中海,北印度和中国中原四大文明的交汇地和转播中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形成的西域文明,不仅直接决定着现今依然生活在中亚地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而且无论对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都产生过积极面巨大的影响。 由于西域远离海洋,深入内陆,加之四周高山屏列,气候极为干燥,雨水罕至。此地年平均降水量不过150毫米,而南疆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仅50毫米,部分地区不过10毫米左右,此乃全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西域的地理形势,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三大山系包两大盆地”,即昆仑,天山,阿尔泰山环抱着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每个山系和盆地又具有各自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特征。
10
4500左右。天山山脉体宽约300公里,它阻拦者主要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使之 成为干旱地区的“湿润岛”。
天山山脉自东至西横于西域中部,古时又称白山或时罗漫山。一般高度为3500- 4500左右。天山山脉体宽约300公里,它阻拦者主要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使之 成为干旱地区的“湿润岛”。 阿尔泰山雄居于西域的背部和东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古代又名“金山”。 高度一般为 米,西来的水气正对着山体南坡。因此,这里夏季雨量充沛, 草木繁盛,气候湿润,是十分理想的天然牧场。 昆仑山矗立于西域南部,是今西藏与新疆的界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古代称其 为“南山”,以产玉驰名。此山东西长2500公里,南北宽150公里,平均高度一般 为 米,是中国大陆中部地形的骨架,有亚洲脊柱之称。 喀喇昆仑山同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其东境延伸至西藏自治区。喀喇 昆仑山口是新疆通往克什米尔的交通要道。此山平均海拔高度在6000米以上。 阿尔金山位于西域东南部,略呈西南—东北走向,一般高度为 米。 沿着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天山分道西行,可抵达驰名中外的世界屋脊—帕米尔 高原。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我国古代汉文史籍称之为“葱岭”, 高度一般为 米。横贯欧亚的古“丝绸之路”经由此地,成为沟通我国同 亚,欧,非等洲许多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在天山与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静卧着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 木盆地,东西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它西临帕米尔高原,南接昆仑山 脉和阿尔金山脉,北接天山,三面都被连绵不绝的山环抱。塔里木盆地的地貌景 观颇具规律,近山为大片戈壁和沙漠簇拥,其外缘是散布在沙漠周围大小不等的 绿洲宝地,中间是面积辽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降雨量仅有10-60毫米。
11
个等腰三角形,东西长约850公里,南北宽约380公里,中心是古尔班通古特大沙 漠。其间绝大部分由固定或半固定的沙丘构成。
在天山,阿尔泰山和准葛尔西部山地之间是准葛尔盆地,它东高西低,近似于一 个等腰三角形,东西长约850公里,南北宽约380公里,中心是古尔班通古特大沙 漠。其间绝大部分由固定或半固定的沙丘构成。 西域地区的河流大小总共400多条,他们均发源与盆地周围的高山,其水源主要 是山区降水及冰雪融水。因此夏季这些河流水量大。 西域主要河流有塔里木河,额尔吉斯河和伊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 它源于天山南坡和昆仑山北,全长2000公里以上,它汇集了叶尔羌河,和田河, 阿克苏河诸水系,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自西向东奔流,最后注入罗布,形 成西域历史上有名的罗布淖尔湖。古代罗布淖尔沿岸桃红柳绿,是西域居民生息 繁衍的摇篮,如今它已被无边的沙漠吞没,唯有古楼兰人遗留下的文物和遗迹, 向世人展示它昔日的辉煌。 额尔吉斯河是西域境内又一大河流。它源于阿尔泰山南坡,自东向西流经鄂毕 河注入北冰洋,此乃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水系的外流河。全长2900余公里,流经 西域440公里。 在天山北的崇山峻岭之间还奔腾着一条河流—伊犁河。史书称为“伊丽水”或 “伊利水”。它的上源有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这三条河在野马渡汇合 后,形成伊犁河自东向西流去,最后汇入巴尔喀什湖。伊犁河在中国境内长达205 公里。伊犁河流域向来有“塞外江南”之称。伊犁河上游有巩乃斯草原。 西域特殊的地理格局,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而气候环境又决定着区域 文化的自然分野。习惯上,人们把天山以北地区称为北疆,天山以南称为南疆; 北疆地区冬季漫长,气温低寒;夏季则雨量充沛,气侯湿润。南疆自有史以来以 气候极其干旱,降雨量稀少而著称。
12
(二)四大文明荟萃的摇篮 (三)西域远古居民及其文化积淀 1.来自遥远的传说
西域是两河,地中海,北印度和中国中原四大文明的交汇地和交通枢纽。是东西 文化交流荟萃之地。由于西域地处四大文明的交汇地,所受到的文化影与辐射也 是多方面的。西域文化乃是在当地土著文化基础上融合四大文明地区文化精华而 形成的一种多元复合型地域文化。若就四大文明地区对其影响的深度和力度而言, 古代地中海的海洋文明对西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农业文明区影 响偏弱,而中原汉地的影响较强。 (三)西域远古居民及其文化积淀 1.来自遥远的传说 我国中原地区产生的历史文献对西域的山川地理,风物制度多有阐释。《尚书. 禹贡》中有“西被于流沙”的记载,与其同时期的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曾提 及塔里木河,罗布泊,昆仑山等西域的三川,河湖。此外,这些文献还留下不少 动人传说和神话故事。 2.考古报告如是说 关于西域远古人类活动的真实情况比起神话传说则要久远得多。来自地下的实 证告诉我们,西域地区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起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目前在西域地区已发现4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它们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区。 它们是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城东南部34公里处的吉日尕勒,和田市南哈因达 克以南约10公里的玉龙喀什河右岸,洛浦县东南约25公里的干河床岸边,民丰县 南尼雅河两主源汇合点以北约15公里的纳格日哈纳西北的干河床岸边。从这些遗 迹表明,早在一万年前西域地区就有了古代人类的活动。
13
当历史步入公元前3000-1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在西域境内发现的考古文化
西域中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经学者们断定可以确认的为数不多,主要有哈密的 七道井,三道岭,鄯善县的迪坎儿和莫杜尔库什,木垒县的七城子。以上这些 遗存主要分布在东疆和北疆地区。考古学家们在这里采集了千余件石器,分了 三大类,即细石器,石片石器和石核石器。 西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分布于天山南北,塔里木盆地周缘和罗布泊周围。 目前发现的遗址达30余处。主要有乌鲁木齐柴窝堡境内的柴窝堡遗址,哈密西 的三道岭遗址,吐鲁番县西的雅尔崖遗址,阿斯塔纳遗址,南疆尉犁县的辛格 尔遗址,喀什西南乌帕尔境内的乌帕尔遗址等。考古学家们在上述遗址内发现 了大量的打制细石器和石片石器,同时还有磨制石器和陶器。显而易见,西域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特点仍以细石器文化为主。 上述几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我们可以透视西域早期居民生活的某些剪影。 他们过着狩猎与采集的生活,并开始使用陶器,陶片上颇为简单的装饰纹样, 是西域居民审美观念和原始艺术的外部表现形式,充分显示着他们丰富而充实 的精神世界。 3.西域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考古文化的特征 当历史步入公元前 年左右的青铜时代,在西域境内发现的考古文化 遗址主要有东疆区巴里坤县的兰州湾子遗址,奎苏遍址和石人子遗址;伊吾县的 盐池遗址和卡尔桑遗址;吐鲁番市的哈拉和卓遗址。北疆区塔城市的卫生学校遗 址和墓葬;南疆区尉犁县孔雀河下游古牧沟墓葬,和硕县的新塔拉遗址和曲惠遗 址,库车县的哈拉墩遗址,阿克苏县的喀拉玉尔滚遗址,喀什疏附县的阿克塔拉 遗址等。
14
由上列遗址的分部不难发现,东疆和南疆地区人类的活动甚为频繁。他们已经
普遍制造和使用青铜器。铜器大量被使用于日常生活,主要有铜刀,铜锥,铜镜 等。在南山矿区古墓群中还出土铜质耳环。这些青铜器物的出土表明,西域地区 确已步入青铜时代。 属于西域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很多,几乎遍布全疆各地。其中有已被考古学界 正式命名的哈密焉布拉克文化,和静县附近的察吾平沟口文化。主要的遗址和墓 葬还有哈密市的庙尔沟墓葬,鄯善的苏巴什遗址,吐鲁番市的艾丁湖和雅尔湖沟 北墓葬,天山阿拉沟东口的鱼尔沟遗址,木垒县的四道沟遗址;阿勒泰县的克尔 木齐墓葬;伊犁新源县的黑山头和特克斯牧场墓葬;尼勒克县的奴拉赛铜矿遗址 南疆洛浦县的山普拉墓葬,帕米尔塔什库尔干的香保保墓葬。这些文化遗存的时 间相当于我国内地的春秋至汉代前后。 文化的创造,交流和传播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在上述遗址内活动的原始居民 种族的研究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心问题。可以说弄清人种问题是西域古代文化 特别是史前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综合目前我国人类学者的研究成果看,西域史前文化的人种成分呈现出纷繁多 样的趋势。而从总体情况分析来看,既有欧罗巴人种们,也有蒙古利亚人种;同 时还有欧罗巴人种和蒙古利亚种的混杂型,再就西域地区两大人种而言,西域东 部地区主要是蒙古利亚种,他们自东向西活动。而西部地区则完全和主要是欧罗 巴人种,他们不断向东活动。
15
4.西域远古居民的社会生活 西域远古居民过着“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的牧猎生活。1979年底,新
(1)畜牧生活 西域远古居民过着“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的牧猎生活。1979年底,新 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淖尔地区孔雀河下游的古墓沟地区发掘了一处 新石器时代的墓葬,距今3800年前后。墓内殉葬的牛,羊角,最多可达26支。 除外在巴里坤城东南约20公里处的石人子乡遗址也有发现马,羊骨112块多。 从以上墓葬出土的马、牛,羊骨,并结合皮革,毛织物以及与畜牧业经济有关的 小铜刀,小铁刀等生产工具分析,畜牧业经济在西域社会生活占有重要地位。 (2)农业活动 早在距今3000年上下,经昆仑山北到天山南北的山前,河谷地带,在相当旷阔 的地域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农业经济。农业的崛兴改变了西域居民单一的以肉食为 主的饮食结构。孔雀河下游的古牧沟墓葬中出土了深褐色的麦粒,其形态完整, 籽粒饱满。 (3)家庭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在古代西域居民的经济生活中,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部门。古墓 沟人穿着毡制或皮制的毛毯,毡帽,皮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哈密五堡水库古 墓中的毛布及皮革制品。毛布为斜纹组织,以不同色泽的毛线织成美丽的图案。 可以断言,皮革加工,制毡业并非东方最先崛兴的传统工艺,它始于西域,中 亚诸地。在距今3000年前,西域东疆各地居民已掌握了“脱制”,“染色”的生 产技术。这些都反映出西域毛纺织业技术的提高。 草编织技术,木器加工技术,制毡技术在西域地区同样有着悠久的传统,直到 目前为止依然是这里颇具地方特色的手工业部门。
16
(4)原始信仰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远古时期的西域,人类 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很强。于是,自然便成为人们首先崇拜的对象。任何一个部 落群体和种族集团的思想文化观念都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有着不可 分离的关系。应当承认,大自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巨大的。于是他们便 借助崇拜形势来调节这种自认为超自然的力量。 就拿古牧沟墓地来说,墓葬地表有7圈,圆形环列木桩,自内而外排列,粗细 有序,最中心位置是直径仅有2-3厘米的幼树干,外圈则是小树干,彼此环列,四 向散射。这种圆圈图案,宛若一个放射着光芒的太阳形象。考古学家研究认为, 这是古墓沟人对太阳的特殊崇拜。 (四)西域文化与沙漠生态环境 西域文化植根于天山南北的崇山峻岭和浩瀚沙漠之间存在着的绿洲沃土中。这 些绿洲的存在形成了城邦诸国的独特文化。绿洲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是探讨绿洲文 化形成的内核。在古代西域,人类文化的遗存与自然生态环境同样有着无法割舍 的关系。西域史上许多文明古国有着因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随之兴衰的历史史 实。此外,我们也可以从西域地名的变化猜测到沙漠生态环境对绿洲城市兴衰的 影响。有许多历史古城如且末,尼雅,丹丹乌里克.阿克斯比尔等已完全被埋在塔 克拉玛干沙漠中去了。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沙漠化和盐碱化是吞噬西域土地资源和文化的两大祸害。 而这两大敌人依然对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
17
(五)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 西域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孕育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景观。但这种文化不
是孤立发展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周邻诸民族,诸地区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 的。给它输送这种精华的正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汉代丝绸之路,始于都城长安,经咸阳,一路沿泾河而上,经固原,景泰进 入河西走廊。沿河西走廊西行,经过武威,张掖到敦煌,再由敦煌西出阳关, 沿昆仑山北麓,经鄯善,于阗(和田)到莎车,越葱岭,进入大月氏,安息等 国,是南道。另外,由敦煌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经车师前王庭(吐鲁番) ,龟兹到疏勒,越过葱岭,进入大宛,康居,奄蔡等国,叫做北道。沿着南北 两条思路干线,中国的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同时,西方各国的珍禽异物 ,宗教思想,也陆陆续续流入中原。 后来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西征改变了西夏王朝控制丝绸之路的局面。亚洲大陆 绝大部分地区成为蒙古人的一统天下。他们沿途遍设驿站,丝道纵横交集。至 此古代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最繁盛的阶段。 丝绸之路对西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决定着西域文化特殊的模式,乃 至给西域文化的整合与积淀带来殊多不便,或许这正是西域文化的特色所在, 它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西域文化是在封闭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以开放性为特正面产生的一种 多元文化模式。 其次,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使各种文化无限制的交流和传播,许多地方文化 素材被文化交流所淹没,并没有建立起自成体系的呈积淀型的文化。
18
二.西域民族与多元文化的汇聚 汉,唐时期的西域,民族众多,文化繁盛。综合《史记》,《汉书》,新旧
《唐书》等基本文献的记载,当时在西域活动的民族有塞族,月氏,乌孙,羌,匈奴,柔然,突厥等民族。 (一)塞种人的风采 公元前7世纪塞种人是中亚,西亚地区一股强大势力。他们过着“逐水草为居 以射猎为业”的牧猎生活。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分析,“塞”字古代读音是“Sak”,而这个”Sak”和古代波斯文献中的“萨迦”完全一样。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班固笔下的“塞种”或“塞人”也就是波斯,希腊文献中记录过的“萨迦人”,“斯基泰人”。塞种人属于欧罗巴人种,语言主要为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他们最初起源于锡尔河以北,南西伯利亚以南的广大草原地带。他们以畜牧为生,精于骑射。 根据《汉书》记载和考古资料证实,塞人在西域活动的时间,约当时战国时期(公元前5-3世纪)。他们在西域的活动,主要分布在伊犁河流域及西部天山,吐鲁番盆地,喀什,帕米尔一带。经学者研究古代新疆西部的和田及温宿境内之吐木休克居民即以塞人方言作为本地区主要的交流语言。 不少学者明确指出,在公元前7-4世纪,是塞人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们控制着“草原丝道”,从事黄金贸易。塞人信奉琐罗亚斯德教,我国称其为“火袄教”,“拜火教”等,始创于波斯。
19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羌人即活动于我国
塞人在传播东西方文化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往来奔走于古代草 原丝道,以其独特的游牧方式将古老文明的中国与波斯,希腊城邦联结起来。 塞人文化对西域古代民族的影响还表现在语言方面。塞人语言现已确认属于 印欧语系的东伊朗语支。季羡林先生指出:“就现已出土的文书看,从公元3世 纪至11世纪初,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西缘的巴楚一带居民使用属于印欧语 系伊朗语族中的古东伊朗语的几种方言。中世纪和田出土的文书语言现通称为 和田-塞语,巴楚称”托木舒克-塞语“。 历史学家们经过缜密的研究指出:”在月氏西迁以前,塞种或文化面貌与尖帽 塞种相近的民族,是西域境内的主要居民之一,和田地区的塞种正是这个分散 塞种大家庭的一员。“ (二)羌人入住西域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羌人即活动于我国 的西北部。从相关汉籍的记载并结合考古资料推断,至晚在西汉之前,他们的 足迹已踏上西域的土地。 年,考古工作者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城北3公里左右的香保 保古墓区发掘了40座墓葬。其中土葬墓21座,火葬墓19座。经碳十四年代测定 这批墓葬的时间相当于内地的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有火葬的习俗,所以学者们 认为这批墓葬与羌人有关。 先秦时期,羌人在河西的势力相当强大,并先后向东,南,西三面迁徙。但 此时秦的崛起阻塞了诸羌人东迁大道,部分羌人西迁天山以南。
20
月氏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在《史记》,《汉书》
根据《汉书.西域传》,《三国志.魏书》,《西域图考》,《十三州志》等史 料记载,在这些书中提到的婼羌,西夜(今新疆叶城县境内),子合(今新疆 叶城县境内),蒲犁,依耐,无雷诸国亦为羌人所建。由此看来,羌人活动的 范围包括塔里木盆地东部沿阿尔金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至帕米尔这广大区 域。在龟兹(今库车)也同样发现了羌人的行迹。 (三)月氏与吐火罗文化 月氏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在《史记》,《汉书》 中没有专门列传。但在《史记》中的《乌孙传》,《大宛传》,《张骞传》中 却保留了月氏早起历史的一些资料。据汉文史籍记载,月氏族早在商代就居于 我国西北地区。 那么,大月氏人究竟是什么民族?世界各国学者曾经从不同角度研究月氏部 落的来历与族属。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王朝后被称为吐火罗人(Tokhar)。上 世纪末南部的库车发现了一种以印度婆罗迷字母拼写的语言。经研究这语言属 于印欧语西支,操这种语言的人自己称为吐火罗语。我国学者黄盛璋也撰文指 出,焉稽,龟兹二国皆为月氏人西迁时留下的居民所建,二国民族均为月氏。 70年代末期,由前苏联和阿富汗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在阿富汗北境席巴 尔甘东北5公里处Tilly-Tehe(意为“黄金之丘”)遗址发现了一处大月氏人的 古墓葬。黄金之丘墓地主任的服饰也反映了大月氏文化的特色。 焉ji—龟兹人使用龟兹文(即“吐火罗语B”)有学者认为,龙是吐火罗部 落东支的图腾。此类崇拜现象在今新疆库车地区仍有发现。
21
匈奴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民族。据史书和传说,匈奴最早称“荤粥”,到秦朝才
(四)伊犁河流域的乌孙文化 乌孙是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强大的民族之一。公元前2世纪初叶,乌孙与月氏共 同游牧于敦煌祁连之间。乌孙的族属向有数说,或匈奴,或突厥,或东伊朗族 说不一而足。根据《汉书.西域传》乌孙人应属于欧洲人种。 各种迹象表明,乌孙应是一个操突厥语的部落群体。汉武帝时,乌孙活动于伊 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和特克斯河流域,经济以畜牧业为主。虽然以畜牧为主要 生活方式,但考古资料也说明,乌孙社会已经有了某种定居的生活。关于乌孙 的社会性质,政治制度问题,有关研究论著分析指出,两汉时期的乌孙社会是 一个宗法性很强的,建立在游牧经济基础之上的奴隶制社会。 古代乌孙和汉朝的关系甚为密切,曾共同抗击过匈奴。汉王朝先后两次下嫁公 主与乌孙王,使乌孙人对汉地文明有了解。在乌孙考古文化中,尤为人们注意 的是,乌孙古墓葬的圆丘形封土涿和竖穴木淳墓室的特征,与中原地区战国至 汉朝的墓葬形式大致相同。乌孙墓葬封丘有大,中,小三种,这种墓葬制度不 仅仅反映了乌孙社会的阶级分化,通史也揭示了汉文化对乌孙社会的影响。 (五)匈奴对西域的统治 匈奴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民族。据史书和传说,匈奴最早称“荤粥”,到秦朝才 称之为“匈奴”战国时代,匈奴的活动中心在漠南河套和阴山(今内蒙古狼山 大青山)一带的头曼城。匈奴人以此作为自己活动的广阔舞台,演出了一幕又 一幕悲壮的历史剧。
22
车师人是西域古老的居民之一。在汉代文献的记载中,先称其为”姑师“,后
自西汉初年始,匈奴即以征服者的身份雄踞西域地区,称为西域各民族的统 治者。匈奴入居西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 匈奴是“随畜牧而转移”的游牧民族,他们以狩猎为生,擅长使用弓箭,多食用 肉食,衣动物皮毛。贵健壮,贱老弱。如父死,娶后母为妻;兄弟死,皆娶其 妻子为妻。“匈奴这些风俗文化对西域各族有一定影响。其次,匈奴语言对西域 各族也有一定的影响。到南北朝时期,匈奴讲的是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某一 种语言。再者,从《汉书.西域传》中可以找到西域诸国使用匈奴官号的资料。 匈奴族在接受西域诸民族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播给西域各族。 (六)车师人生活的乐土 车师人是西域古老的居民之一。在汉代文献的记载中,先称其为”姑师“,后 又改称”车师”。从考古资料看,早在公元前1000年以内,他们的足迹遍及吐 鲁番盆地及乌鲁木齐并天山北麓的吉木萨尔,七台等处。据汉文史籍记载,在 汉宣帝以前已经建立姑师国。 车师人以畜牧业为主,同时也有相当发达的农业。羊,马,牛,驴,骡是其 饲养的主要牲畜,也是车师人主要的生活资料。他们服饰以羊毛织物为主料。 车师人也经营少量的农业生产,考古发现的农作物有小麦和胡麻。日常生活用 具有陶器和木器,陶器中以彩陶为主。人类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白种人的体 质特征在车师人中居于主体地位。
23
厌哒的名称,在中国史籍中有许多异称。它起源于塞北,有可能与乙弗鲜卑
(七)厌哒与柔然文化的渗入 厌哒的名称,在中国史籍中有许多异称。它起源于塞北,有可能与乙弗鲜卑 司一族源。厌哒人最初以游牧为生。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厌哒势力开始向塔 里木盆地渗透。他们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自西向东推进,征服于阗,疏 勒,姑墨,龟兹等地。 厌哒受阿尔泰系诸族文化影响十分明显。他们有可汗。可敦,叶护,特勤等 称号。厌哒人最初的宗教信仰难以确考,在进入中亚后接受了袄教。后来,随 着景教势力的东渐,有部分厌哒人成了景教徒。厌哒人的服饰文化受吐火罗斯 坦服饰文化的影响比较深。 柔然,又作“蠕蠕”,“芮芮”,“茹茹”。5世纪至6世纪游牧于蒙古高原。他们辫 发,居毡房,逐水草畜牧,无文字,以刻木记事。极盛时,地域辽阔。根据史 料,在北魏时期天山以北的准格尔盆地已处于柔然势力统治范围之内。后来在 西魏时期,突厥兴起,大败柔然可汗。柔然汗国灭亡,余众辗转西迁。 (八)突厥与鹿石文化 突厥原本指驻牧在金山(今新疆阿尔泰山)地区的以阿史那氏及其近亲氏族 为核心的一个小部落。隋唐时代建立了横跨亚洲北部的大帝国。突厥族名,最 早鉴于《周书.突厥传》。不少学者把“丁令”,“铁勒”都看成是“turkler” (突厥人,复数)一词的不同发音。突厥部落有狼生的传说。 突厥起初游牧于今准格尔盆地之北,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后为强邻逼迫迁至 高昌北山(今新疆博格达山)。在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率领部落打败
24
《梁书.高昌传》中有对高昌人的服饰记载。高昌男子“辫发垂之于背”,服
柔然汗国,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突厥汗国。突厥是游牧民族, 畜牧业是突厥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突厥汗国统有许多部落,是一个松散的军 事联盟体。长久不断的征战,致使国力衰微,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在 年间的自然灾害加速了突厥汗国的崩溃。583年东西突厥正式分裂。东 西突厥以金山为界,金山以西为西突厥,以东为东突厥。 突厥文化对西域的影响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服饰与头饰方面 《梁书.高昌传》中有对高昌人的服饰记载。高昌男子“辫发垂之于背”,服 饰显然非汉族传统服饰,更接近于突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 2.婚嫁习俗方面 突厥实行收继婚制。在高昌王国在婚嫁方面同样可以看到突厥民族文化影响 的痕迹。 3.纪年 汉文史料中首次提及突厥人使用地支十二数纪年是584年突厥可汗致隋皇帝的 书信。突厥人也使用过十二生肖纪年法,这种纪年法还见于多种古突厥文碑文。
25
三.外来文化对西域本土的辐射 这里所说的“外来文化”指西域本土以外其他地区或民族的文化,包括文学,
艺术,宗教,哲学与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以及典章制度等。西域特殊的地理 位置使西域在向外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吸收着外来文化。 (一)吐蕃文化对西域的介入 公元7至9世纪初叶,在中国青藏高原为中心兴起一个强大的政权,唐代汉文 史籍称其为“吐蕃”。吐蕃崛兴后,由南向北深入西域,打破了西域历史的传 统格局。在公元644年,吐蕃首次进入西域。后来随着吐蕃人的不断入居西域, 吐蕃文化也开始渗入西域文化中。 吐蕃文化对塔里木盆地的影响表现在多重层面。首先,吐蕃生产技术和农作物 品种陆续传入塔里木盆地。其次,吐蕃语言蚊子对西域各族影响至深。其三, 在种族成分上也发生民族融合现象。生活习俗对西域人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吐蕃占领西域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对西域职官制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吐蕃在 统治西域时期在西域驻军设镇的同时,也保留了当地政权原有的统治体系,因 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吐蕃统治结束后,从南疆于阗一带到甘州藏文 还长期作为官方文字使用。这说明,从语言文字的使用来看,吐蕃对西北民族 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
26
(二)栗特—一个已经消亡了的中介民族的文化
栗特是东伊朗人的一支,他们最初位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 域,擅长经商,长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其经商活动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 往和文化交流,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架 起了一座桥梁。 栗特,古代波斯语中作Sugda或Suguda,古突厥语中,作Sord。栗特人在 中亚绿洲地区建立的国家甚多。这些由栗特人创建的国家以经商为主,兼顾 半农半牧,掌握较高的灌溉农业技术。敦煌同样也是栗特人聚居的重要地区 之一。随着入西域的栗特人数量的增加,栗特文书也随之传入到西域及内地。 栗特人是文化很高的民族。由于他们经常活动于中原与西域之间,受汉文化影 响既多且深。栗特人经商及定居中原,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物质文 化交流。一些中亚的物产与宗教也自西向东输入中原各地。据研究者考证认为 袄教传入中国当在公元4世纪。栗特人在传播袄教的同时,也将本地区的一些民 族传统信仰和习惯带至东方。同样,栗特移民入居中原与西域乐舞东传不无关 系。比如:胡舞。 (三)希腊文化在西域的传播 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南部,在公元前8世纪,希腊各城邦的经济,文化得到 空前发展,创造了以哲学,文字,历史学,几何学,流体力学。医学,天文学 农学等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 亚历山大东征使不少希腊人移居亚洲,并和亚洲人通婚。希腊文化迅速传入亚 州,非洲。
27
西域文化艺术所受犍陀罗文化影响至深。犍陀罗就是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
隋唐时期,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西段,即越过帕米尔高原,经过费尔干盆 地,进入中亚河地区,再从中亚河地区,渡过阿姆河进入阿富汗北部和伊朗, 沿着伊朗北部可抵达地中海边的一些海湾城市。西域作为连接希腊文明与中原 文明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充当传播媒介还吸收异地文化。 希腊文化对西域的影响十分明显。由于印度佛教文化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而 这种影响也与印度佛教文化同时传入中国。即使在西域佛教石窟艺术中同样可 以寻觅到希腊文化的踪迹。如:龟兹石窟中的一些形象来源于古代希腊的神话 传说。除龟兹外,希腊文化在西域其他地区也有表现。如:西域尼雅文化。 (四)印度佛教和犍陀罗艺术的传入 西域文化艺术所受犍陀罗文化影响至深。犍陀罗就是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 区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所谓犍陀罗文化则是古代犍陀罗地区盛行的一 种佛教视觉艺术。犍陀罗文化是伴随着佛教传至西域的。不管是在龟兹石窟壁 画中还是其他地区的石窟中,我们都可以寻觅到犍陀罗文化的韵律、在西域地 区出土的一些塑像中,也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北印度的犍陀罗文化。当然,印 度佛教艺术对西域地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五)波斯文化对西域的影响 波斯人是印欧人的一支,属伊朗民族。公元前550年,首领居鲁士建立了史上 第一个波斯帝国。后来经连年征战,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公元4 世纪,亚历山大东征致使波斯帝国走向覆亡。由于种族,政治和宗教诸方面的 原因,大批伊朗人逃离到尚未遭到希腊军队蹂躏的塔里木盆地。
28
波斯文化对西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雕塑及石窟艺术方面。考古工作者在和田
城西10公里的约特干遗址发现了不少雕塑作品,其中一种陶器的把手,注口多 圆雕成兽和兽头或人头形,明显可见波斯传统的影响。此外龟兹石窟中所包含 的萨珊文化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次,从壁画的图案装饰看,与萨珊波斯的关 系尤为密切。联珠纹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到处可见,特别用作背景图案以及人 物服饰上。其三,由于萨珊波斯与西域的关系较之内地频繁,西域诸地考古发 崛的实物上都保留着波斯文化的痕迹。此外,在新疆境内丝路沿线,如乌恰, 吐鲁番以及库车都曾发现大量的萨珊银币,也说明除政府间的遣使外,往来于 波斯与中国的萨珊商人确实已把古代西域作为重要的贸易点。 入元以后,西域与波斯的关系空前加强。波斯与西域之间在语言,习俗以及 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相互接近,渗透的情况。 (六)阿拉伯文化的流布及西域伊斯兰化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位居印度洋与地中海之间,气候炎 热,雨水稀少。居民主要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西部希贾兹地区多山,不 宜农耕,因地处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商业较发达。但由于阿拉伯半岛自然 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在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进一步 尖锐化的情况下,默罕默德在他40岁时宣称自己得到了安拉的启示,从此开始 了信仰和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 ”伊斯兰“(Islam)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顺从“。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 ,此乃波斯文Musulman的音译,即信仰真主,服从先知的人。伊斯兰教的经典 是”古兰经”。
29
伊斯兰教在西域的传播与发展 公元9世纪前后,伊斯兰教已成为中亚的主体宗教。早公元840年,漠北回鹘 汗国崩溃后,迁到中亚与喀什一带的一支在这里建立起著名的喀喇汗王朝。喀 喇汗王朝实行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习惯法——“双王制”,设两个首府。 在9世纪末10世纪初,撒图克.布格拉汗(Satuq Bughra khan)皈依伊斯兰教, 同时也接受了伊斯兰教法。后来撒图克凭借伊斯兰教的势力,登上了大汗宝座。 后来撒图克.博格拉汗去世后,他的长子穆萨汗继续弘扬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宣 为喀喇汗王朝的国教后,穆萨汗开始征服周边传播伊斯兰教。经过长期的征服, 伊斯兰教和伊斯兰制度渗透到西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各个 领域。 伊斯兰教在西域广为流传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伊斯兰教得以在维吾尔人中传播,并最终战胜佛教,与当时维吾尔族社 会历史与经济发展分不开。 其次,伊斯兰教的东向传播是处于西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及社会思想文化 处于衰落时期。在这种需要依靠新的精神力量来调整社会和政治制度为伊斯兰教 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机会。 其三,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在西域广泛流行,是因为在教义,礼仪方面与佛教相 比更易让人们接受。 其四,伊斯兰教以武力开路,并把武力作为传播信仰的后盾。这也是它能广为 流布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30
四.汉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流 黄河流域形成的汉文明对西域地区的影响至为重要。汉文化指在黄河流域形 (一)汉文化对西域文化的影响
成的以汉族为代表的一种古老的文化。在历史上,它对周邻民族产生过很大影 响,不断地扩大着文化圈。有的地区或民族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促进了本民族 的发展与兴盛,如日本,朝鲜,越南;有的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其大部分成 员被融入汉民族中,如鲜卑,百越,契丹。当然,与此同时汉民族也受到周邻 民族文化的影响。 1.西域原始文化中的汉风剪影 西域原始文化极具地域特色,但在许多方面与中原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考古工作者在新疆众多地区发现过不少细石器遗址,经研究认为,他们的造型 特征明显与我国华北地区相同。这当然不是偶然现象,而只能是同一种文化, 技术影响下的产物,是西域地区在距今一万年前后即与黄河流域存在文化交流 的证明。 西域地区的彩陶遗址遍及西域东部,中部,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北麓四个区域。 而尤以东部地区分布密集。其他三个区域,越往西,彩陶分布点越少。这说明 内地彩陶由东至西传入西域。 在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阿拉沟18号,30号墓葬中,曾出土一件漆盘和多件漆 器,上面的图案正是战国至汉代时期,在中原内地十分风行的形象。
31
在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县克尔木齐公社石人,石棺墓葬中发现
铜镜一件。它的出土说明西域,包括北疆在内的古代少数民族在久远的历史时 期,已经和中原的汉族文化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丝是中国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据史书记载,中国的丝传入罗马,印度,必先 传至西域。这一资料被众多考古发现中的所见实物所证实。 2.西域汉人的足迹 汉人究竟何时入居西域?由于资料限制无从详考。但根据各类材料所提供的 情报看,汉族人入居西域当始于西汉初年,即公元前2世纪末。西域人对中原 汉地缺乏应有的认识。他们常把汉人称之为“秦人”或“桃花石”。 汉人究竟以什么样的渠道进去西域的? 首先,他们以政治联姻的方式入住西域的。其次,汉朝政府有目的移民实边, 在西域设置屯田点,从而使不少汉人入住西域。第三,汉朝政府向西域各国统 治者赠送歌舞之人。第四,由匈奴贵族和羌族贵族掠夺转卖来的汉人。而对于 这些入居西域的汉族人的情况,在后世的历代史书中多有记载。 3.两汉时期西域人对汉文化的吸收 两汉时期是中原汉文化向西域传播的一个重要阶段。西域人对汉文化的吸收 也是随着两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开始的。在两汉时期,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得 以在西域全面实施。西域都护府是西域最高长官,一般由中央委派骑都尉或谏 大夫充任。此外,汉朝政府还授予西域各君长以节传。其次,内地的文化艺术 也随着汉人入居西域人数的增加而传至西域的。
32
内地风俗习惯也对西域产生影响,这是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
结果。共同生活首先表现在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方面。还有中原先进的科 学技术也陆续传入西域。首先是掘井技术的传入。其次是犁耕技术的传入。从 现已刊布的考古资料分析,西域地区的犁耕始于西汉,大约到魏晋时期,犁耕 技术才开始在屯田地区广为推广。再次,中原内地的冶铁技术也对西域产生影 响。考古工作者在库车,民丰,洛浦等地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冶铁遗址。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原内地战乱频仍,政权更迭,虽然政治上动荡不已,却 未能隔绝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原地区各割据政权纷纷凭借自己的实力向西域地 区渗透。魏晋以来,中原内地门阀之风盛行,此对西域高昌地区的影响也十分 久远。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文书基本上都是用汉文写成的。 在姓氏上,西域高昌也逐渐接受以国名,族名,王名作为姓氏的汉译习惯。这 一时期产于内地的宗教也对西域产生了影响。 5.隋唐时期汉文化在西域的流布 隋唐时期中原王朝跟西域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唐朝完成统一大业后,为了 有效地对西域实施主权和进行行政管理,在天山以北突厥旧部设立了6个都督 府。都统和州刺史一般都由中原政府任命。唐朝在中原地区广为推行的经济制 度,诸如“均田制”,“租庸调制”同样在西域地区得以实施。府兵制也在这 一时期传入西域。根据史料充分的显示,唐代西域的法律以及司法官吏的设置 与汉地相同之处甚多,这说明西域法律制度同样受到中原汉地的影响。
33
盛唐时期,不少内地的僧侣,工匠,画师前往西域,帮助修建寺院,墓葬,遂
将唐代中原地区的雕刻,绘画艺术带到西域。吐鲁番阿斯塔纳张氏墓葬出土的 绢画中,妇女的形象完全是唐人风采。西域的一些唐代墓葬中,反映出的葬俗 同中原地区大体一致。 6.元代内迁畏兀儿对汉文化的吸收 元代畏兀儿人主要居住于以哈喇火州(今吐鲁番)和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 为中心的新疆东部地区,元代把这一带称为畏兀儿地面,居民则称为畏兀儿人。 13世纪,由于元朝西北诸蒙古藩王叛乱,许多当地的畏兀儿人不愿受其统治, 纷纷内徙。不少畏兀儿人聚集在元朝大都(北京),在中央机构担任职务。 在不断内迁中,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3世纪后期,畏兀儿人在其首领的率 领下在今甘肃永昌地区落户。刻有两种文字(畏兀儿,汉)的“亦都护高昌王世 勋碑”是畏兀儿人在这一代活动的实物证据。 移居内地的畏兀儿人长期与汉族人生活在一起,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他们中许 多人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翻译大师,对祖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在元朝时期,汉族人移居新疆,畏兀儿人内徙中原各地,这种普 遍而又广泛的民族移居状态是内迁畏兀儿人接受汉文化的又一原因。
34
1.茶叶传入西域 (二)内地五种与生产技术的西传 茶是我国内地的产品。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限制,我国的茶树只能生
长在南半部,产区限于江淮和长江以南。那么它何时传入西域的?根据黄时 鉴先生的分析,茶叶是在唐代传入西域的。唐代茶入回鹘有史料可证。《新 唐书》中有记载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崩溃瓦解后余部举族迁到河西,天山南北 等地区。茶叶就在那一时期传入西域的。综合多种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判 定在公元8世纪茶叶已进入回鹘人的生活领域。再后来的西迁时期传入西域。 2.造纸术的西传 造纸术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曾传遍了世界各个文明古国。在中国, 相传造纸人是东汉时期的蔡伦。纸的西传,第一站首先抵达西域。有的研究 者认为:5世纪初,西域大概已经开始造纸,最晚在公元6世纪,西域有了当 地自造的纸。纸同样自西域传入中亚诸地。在撒马尔罕地区屡次出现中国纸 的事实说明,时间不应晚于公元7世纪。然而,就造纸术而言,确切传入中亚 的时间是在公元751年恒罗斯战役之后。 3.印刷术的西传 印刷术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根据现存最早的古代文献记载和最早的印 刷实物,一般认为公元7世纪到8世纪初即初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此乃印刷 最早的形式。大约自10世纪开始,回鹘人即已学会了雕版印刷技术。
35
自张骞凿空西域后,胡麻,大蒜,苜蓿,胡萝卜,核桃,葡萄,棉花,菠
(三)西域物种内传 自张骞凿空西域后,胡麻,大蒜,苜蓿,胡萝卜,核桃,葡萄,棉花,菠 菜等农作物纷纷传入我国内地。 棉花咋古代又称“吉贝”,“白叠”。西域高唱地区早在南北朝时期就种 植棉花。那么中原内地什么时候开始植棉的?漆侠先生考证认为“宋元时期 棉花从西南和西北两个地方向内地传播,在宋代主要是从西南方面向内地传 播的。”到元代西域畏兀儿人将棉花种植方法和技术传至内地。现有材料表 明,西域的棉花最先移植到陕西的尖元路(今陕西汉中市)。 西域是葡萄的产地。西域早在汉代就已开始种植葡萄并酿制葡萄酒。西域 地区遍植葡萄,对此,史书记载颇多。葡萄既可作为水果,干果使用,也可 酿酒。那葡萄是何时传入内地的?学者认为,汉代已开始载葡萄。这主要是 根据《史记.大宛列传》。到了元代,内地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才得以长 足发展。元代葡萄的种植面积和葡萄酒的酿造区域进一步扩大。而且也出现 了种植葡萄的专业户。还有,培植葡萄,酿葡萄酒也是畏兀儿人的长技,元 代不少畏兀儿人入居内地。 (四)西域音乐舞蹈东渐 西域音乐流传中原内地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以前,羌族和匈奴创造 角,笛传入内地。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汉王朝与西域的音乐文化有了更为
36
五、西域文化与古代维吾尔文明的形成 密切的联系。比如:龟兹乐历史久远,独具特色。
古代西域的舞蹈技艺精湛,浓丽多彩,极富表现力。仅以贞观年间制定的 《十部乐》和全唐诗中的乐舞诗句可知,当时的舞蹈分为好多种。如:胡腾 舞。胡腾舞源自西域,开元,天宝以后盛行于长安。 西域乐舞不仅在汉地流行,而且还传至周邻其他民族地区。所以说西域乐 舞对我国各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产生巨大持久的影响。 五、西域文化与古代维吾尔文明的形成 (一)回鹘汗国时代的西域文化 回鹘,唐代以前称作袁纥,韦纥,乌护,乌纥等。隋炀帝元年始称回纥,唐 德宗贞元四年改称回鹘。回鹘在不同时代的名称以及后来元代的畏兀儿等均为 Uyghur的汉语音译。回鹘占领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和土拉汗这三条河流域的上 游地带后,以此为根据地一展英姿,雄踞漠北。回鹘韩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以游 牧为主。后来由于收到隋唐内地农耕文明的影响,在一些河谷地带,灌溉农业 发展起来,这使一部分人由游牧转向定居。 突厥与回鹘之间文化的深渊十分深厚。首先,它们都以狼为图腾,认同一祖 先。其次,回鹘和突厥的官号都一致。其三,回鹘的语言,蚊子以及礼仪皆与 突厥相仿。其四,回鹘和突厥一样实行收继婚。 (!)回鹘西迁 9世纪中叶的漠北回鹘汗国由于常年的自然灾害和内部矛盾和外部入侵逐渐
37
840年,回鹘西迁后的最大一支在庞特肯的率领下西奔葛逻禄(今巴尔喀什湖
走向崩溃。839年可汗自杀,840年被迫举族西迁。西迁的回鹘分为三支开始漫 长的移徙。一支西奔葛逻禄(中亚地区),建立了喀喇汗王朝;一支迁徙到安 西,以后建立了高昌回鹘汗国;还有一支投奔“吐蕃”,称为以后“甘州回鹘”和“ 沙洲回鹘”的主体。这说明,公元840年以后回鹘的中心已从蒙古高原转移到了 新疆。 9世纪中叶回鹘西迁之前,吐鲁番仁弟已归入漠北回鹘汗国的势力范围。后来, 回鹘西迁后,到866年天山东部地区的回鹘就以西州,北庭为中心,形成一个统 一的政体。史书上称之为“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高昌回鹘王国盛行的宗教是 佛教。考古工作者在高昌古国发掘了很多寺庙遗址。这足以说明当时佛教在高昌 回鹘汗国是一个怎么样的盛况。 高昌回鹘王国民间和官方的语言主要是回鹘语。起初龟兹语,汉语,藏语与回 鹘语同时使用,但以后随着民族的融合,回鹘语成为主体语言。书写材料主要为 纸。高昌回鹘王国的文学艺术与佛教的传播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如:回鹘文本的 《弥勒会见经》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可谓戏剧艺术的雏形。《乌古斯可汗 传说》是流传在回鹘人中间的一部散文体英雄史诗。在高昌回鹘王国晚期经文人 加工定型。现存唯一回鹘文写本藏于法国巴黎国民图书馆。 (二)喀喇汗王朝时期的西域文化 840年,回鹘西迁后的最大一支在庞特肯的率领下西奔葛逻禄(今巴尔喀什湖 以东以南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喀喇汗王朝,一直存在到1212年。据记载喀喇汗 王朝的创建者萨图克.博格拉汗(Satuq bughra khan)。可以说喀喇汗王朝是突
38
厥—伊斯兰文化大放异彩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回鹘作家和作品。
1.穆罕默德.喀什葛里和《突厥语大辞典》 《突厥语大辞典》是由喀喇汗王朝著名的语言学家穆罕默德.喀什葛里在11 世纪70年代编写的一部突厥语辞书。穆罕默德.喀什葛里大约生于11世纪20 年代。为了撰写此书,作者游历了今新疆与中亚各地,亲自考察和记录了从 伊犁河流域到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突厥各部的社会生活情况以及 语言等,到1074年完成著作,并献给当时阿巴斯王朝的统治者。这位伟大的 语言学家卒于11世纪70-80年代之交,其陵墓至今仍保留在新疆疏附县乌帕 尔。《突厥语词典》是一部8卷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它全面的反映了11世 纪突厥语各部族的物质文化,生活习惯以及族名,地名,氏族,部落的划分 。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身躯,饮食,服饰,器用,鸟兽,草木,金石,乃 至儿童游戏和娱乐。 2.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和他的《福乐智慧》 玉素甫在 年之间出生于巴拉沙滚后,迁居喀什噶尔。他于1069- 1070年完成了这部不朽之作,将它献给喀喇汗王朝的可汗时,大汗封他为” 哈斯.哈吉甫“(Khass hajib,意为”贴身侍从官“)。《福乐智慧》是一部劝 诫性的长诗。中心内容正如书名所示,是教导人们如何得到”幸福的智慧“。 全诗正文6520节双行诗。《福乐智慧》一书用纯正的突厥语写成。尽管此书 已受到阿拉伯,波斯文学及文化的影响,但依然可以看到突厥传统的表现。 书中常引用突厥格言,谚语以及属于草原贵族人士的名言。
39
10世纪初,契丹在北中国建立了强大的辽王朝(916-1125),它雄踞于亚洲
(三)西辽王朝时期西域文化的特点 10世纪初,契丹在北中国建立了强大的辽王朝( ),它雄踞于亚洲 东部,其影响远及欧洲。 首先,西辽时期汉文化对西域,中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次,西辽统治者耶 律大石建立西辽政权后,在生活习俗方面仍保留着原有的传统。再次在建筑和 造型艺术方面,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最后,由于西辽王朝实行宗教信 仰自由的政策,因此在帝国境内各种宗教都很活跃。 (四)蒙古文化与西域社会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从此蒙古族作为独立的政治事体在漠北游 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为重要的角色。随着蒙古军事政府的完成, 畏兀儿地区变成元朝中央政府统治下的一个特殊政区。蒙古征服畏兀儿地区后, 将其缘由的社会制度移植此地。就元代畏兀儿地区的政治体制而言,一方面沿 用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体制;另一方面元代在畏兀儿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实施有 效统辖;再次以亦都护为首的地方政权在管理畏兀儿事物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叶尔羌汗国时期的西域文化 叶尔羌汗国是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铁木尔汗的后裔萨义德汗于1514年创建的 国家,汗国的疆域东至嘉峪关前,与明朝邻接,南面以昆仑山,阿尔金山为界, 北面则以天山山脉为界。叶尔羌汗国时期,汗国的统治民族蒙古人完成了突厥 化和伊斯兰化的过程,最后基本上都融合到维吾尔族中。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40
准葛尔是我国西北额鲁特蒙古族的一部。额鲁特部落游牧于天山以北,阿尔
在维吾尔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两个文化政治区,即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伊斯 兰教文化政治区和以吐鲁番为中心的佛教文化政治区,统一起来,最终完成 了全民族的伊斯兰化过程。这一过程到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由于天 山南路整个塔里木盆地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统一,才得以完成。 叶尔羌汗国时期,是西域文化的复兴发展时期,这明显地表现在史学和文学 两个方面。米尔咱.马黑麻.海达尔(Mirza maghmud haydar)撰写的《拉史 德史》(Tarikhi-Rashidi)是一部关于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的重要史书。 此书由两编组成。第一编为东察合台汗国的编年史,编于1544年,完成于 1547年。第二编始于1541,完成于1544年。另一部专门写叶尔羌汗国的史书 是《编年史》。约于 年用波斯文写成。 叶尔羌汗国文化上的最大成就是《十二木卡姆》的整理与定型。阿不热西提 汗的王妃阿曼尼莎罕对十二木卡姆的定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准葛尔汗国的建立与喇嘛教传入西域 准葛尔是我国西北额鲁特蒙古族的一部。额鲁特部落游牧于天山以北,阿尔 泰山以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伊犁地区为准葛尔游牧之地,因 而使准葛尔部雄踞西北,统一了额鲁特各部以及一些突厥部落的广大区域。 喇嘛教是佛教与西藏固有的苯教长期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的产物。西域最早 信仰喇嘛教的民族是清代的额鲁特蒙古部落。后来额鲁特部的准葛尔统治西 域,喇嘛教也就渐渐的传入西域。
41
(六)清朝统一新疆后的文化发展与走向 明末清初,迅速强大的准葛尔部将其势力扩展到天山南路,取代了叶尔羌 汗国在此的统治。从此新疆天山南北完全由准葛尔部控制。准葛尔初盛时, 对清朝称臣为藩,进贡不绝。1671年葛尔丹上台后,准葛尔势力增强,与清 政府分庭抗礼,直接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稳固。康熙时期,康熙三次亲征,击 垮葛尔丹。后来乾隆帝为了彻底评定准葛尔割据势力,1755年出兵,到1759 年广大新疆地区置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清王朝在新疆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改革和恢复发展经济,文化的 措施。首先,清王朝在新疆地区实行军府制统治。其次,改革了南疆地区原 有的伯克制度。其三,清朝政府在加强对新疆施行政管理制度的同时,也强 化了新疆地区的军队驻防和军事管理,并在全疆个重要地区,边防地带设立 哨所,台站,加强了巡边制度。其四,乾隆帝在整顿新疆政局的同时,也采 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新疆经济的措施。 1884年,清末新疆建省后,中央政府在回疆设置道府州县,废除伯克制度 推行保甲制度。从此内地政治制度文化大规模移入新疆。新疆省的建立,对 于防止外国侵略者与本地民族上层统治者相互勾结,增强国家的统一,便利 国内各民族人民间的交往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42
六、西域物质文化面貌与民俗传统 1.服饰 ”衣“字在古代除了统指身上穿的衣服,还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衣专指 (一)丰富多彩的西域服饰
上衣,而广义的衣则包括一切蔽体的东西。现在我们就谈谈古代西域人的服饰 文化。 古代西域,说草丰盈,高山密林,是古代游牧民族的理想之地。由于该地区 位居中亚细亚东部,远离海洋,夏季干燥,冬季寒冷,因而,当地居民普遍流 行辫发之俗,这一点在现存的考古资料中足资证实。 尖顶帽——尖顶帽作为一种主要的首服在须臾古代居民及北方民族生活中占 有一定地位。若羌县罗布泊西北岸古墓葬内墓主人头戴棕褐色尖顶毡帽。从各 种史料记载来看,尖顶帽绝非哪个民族所独有,而是西域,中亚以及北方民族 所共同爱戴的一种头饰。 胡帽——又称“浑脱帽”或“胡公帽”。一般多用较厚的锦缎制成。帽子顶 部略呈尖形,四周绣织花纹,间或镶嵌各种珠宝。西域少数民族皆着翻领窄袖 紧身衣,头戴胡帽。克孜尔32,8,14号石窟中均有“胡帽”形象出现。 窄衫小袖——此乃唐代吐鲁番妇女喜爱的一种服饰。阿斯塔纳91号墓出土的 唐随葬衣物疏中有关衫的记载。而窄袖是西北诸民族共有的一种服饰特征,对 此史籍也有专门的记述。
43
披风——又称”斗篷“,波斯语称其为aba,为中亚,西域居民常用之服装。关
于披风的形状个不相同。 棉袍衣——古代西域人喜着”袍“与”裤“。所谓袍是絮了乱麻或旧丝棉的长衣。 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民丰县东汉墓内发现男性墓主身穿一件棉袍。 半臂披巾——”半臂“又称”短袖衣“,是自魏晋以来发展而来的一种无领对襟短 外衣。而所谓披巾,多以棉制饰在肩上,一般为带状,也有巾状。披肩绕臂, 垂挂飘动,长垂及地。 靴——作为一种足饰早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哈密五堡人即已穿着。唐西州居 民普遍穿靴。 棉鞋棉袜——考古人员在出土有公元778年文书的吐鲁番唐代墓葬中发现一双 用变体宝相花纹棉制成的云头棉鞋,鞋的尖端夹缀着一条红地花鸟纹锦。 2.面饰与配饰 花细——是唐代西域地区流行的妇女面饰。其特点是在眉目之间饰有金,银, 玉翠制成的五彩花子。唐西州贵族妇女喜贴花细。 西域古代居民的耳饰主要有耳环和耳坠两类。在塔什库尔干,乌鲁木齐,哈密 等地的古墓中均有出土耳环等实物。就质料而言,可分为石质,铜质,金质三 大类。耳坠是在耳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项链——此属项饰类。古代称为串珠。多处的考古遗迹中都有串珠出土。 手镯——又名钏镯。在香巴拜古墓中有出土手镯,经过年代考证,时间大约 是在公元前5-4世纪。
44
胡食东传 古代西域衣着质料主要以毛,棉,丝,麻为主。西域早期衣着质料主要以
天然兽皮为主,稍作加工而成。一般多取自狩猎而来的动物和家畜产品。随 着丝织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西域人穿着私聊衣服的人逐渐多起 来。还有棉织衣料是西域古代居民重要的服饰质料之一。从考古实物研究分 析,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新疆古代居民已用棉织品作为衣着质料了。 (二)风格独具的饮食文化 胡食东传 胡食主要指西域诸国及昭武九姓之民或者操东伊朗语部族之主食。关于胡 食的种类,史籍载述极不完整。 胡饼——是敦煌文书中大量出现的食物名称之一。据进一步考证,胡饼应 该指”馕“。现代维吾尔语和波斯语均表示为”nan“。胡饼这类食物在古 时即已传入中原内地。 肉食是古代西域游牧民族的主食。”以肉为食,兮酪为浆“是其生活的真 实写照。在肉食中又以牛,羊为最重要。除肉食外,古代西域居民还应以粮 食作物作为主食。而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食物,蔬菜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 地位。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张骞自西域带回的蔬菜有四种。 炊具 炊具,是饮食文化重要的内容之一。西域古代先民的炊具主要有灶,釜以 及磨制的石碗,石锅,还有平底敞口碗,碟,陶罐,陶盆,陶壶等。
45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季羡林先生指出“佛教从印度向中国传播,
七、西域的宗教文化 (一)西域佛教与石窟寺塔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季羡林先生指出“佛教从印度向中国传播, 有两条路径。其一,由印度传至大夏,再传到中国;其二,由印度传至中亚新 疆小国,再传至中国,佛教传入中原内地的时间则为公元一世纪。” 佛教初传西域时,正直小国林立,战火纷飞,民众痛不欲生。统治阶级为了借 助佛教消弭人民的反抗,维护自己的统治,便大力予以崇信和扶植。而饱受战 火之苦的庶民百姓也把希望寄托在佛教信仰上,所以佛教传入西域不久就迅速 传播开来。两晋南北朝一直到唐代都较为兴盛。 塔里木盆地存在着两个佛教大 国——龟兹和于阗。公元5世纪高昌国建立后,佛教信仰愈盛。 东汉末,龟兹进入佛教文化时期。公元7世纪,唐移徙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 此后龟兹佛教文化进入了与唐王朝佛教文化相融相存的安西佛教文化历史时期 。9世纪中叶,回鹘西迁,逐步与龟兹土著民族相融合。此时的龟兹文化又融入 高昌回鹘文化的成分。其后,龟兹佛教文化逐渐陷于衰落。龟兹佛教石窟正是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它主要集中在以龟兹为中心的库车和拜城两地 。著名的石窟寺有克孜尔石窟,库土吐拉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境内的克孜尔镇以南约9公里处。克孜尔石窟
46
现已编号的有236个洞窑,分部在谷西,谷内,谷东,后山4个区内。尤以谷
西区洞窟最多。克孜尔石窟形制可分为中心柱窟,大像窟,僧房窟和方形窟 四类。克孜尔石窟不仅反映着古代诸多佛事活动,而且也充溢着浓郁的龟兹 居民生活气息。克孜尔石窟艺术风格是以本地文化成分为主,并吸收了印度 ,波斯,中原等多重外来文化之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 库木吐拉石窟——库木吐拉,维吾尔语译成汉语为“沙漠中的烽火台”。此名 得之于龙口附近已损毁的烽火台。库木吐拉现有洞窟112个,分南区,北区 和丁谷山峡谷区。主要洞窟在北区,约80个。库木吐拉石窟艺术的第一发展 期为公元3-7世纪,这时的龟兹处于相对稳定繁荣的时代。 克孜尔尕哈石窟——它位于库车城西北伊西哈拉乡境内。“克孜尔尕哈”一词 在维吾尔语里说法不一。近年来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考证,认为“尕哈” 意为“哨卡”。整个名字的意思是“红色的哨卡”。克孜尔尕哈石窟开凿咋东, 北,西三面的山崖上。从现已编号的52个石窟看来,有23个僧房,21个礼拜 窟,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13个。现存壁画面积约196平方米,画风几乎完 全为龟兹风格。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分为四期,时间自东汉末至唐,其中又 以南北朝和隋唐为最多。 于阗也是西域的佛教大国之一。东晋求法僧人到达于阗时有僧人数万,佛 寺过百。在古于阗境内有许多佛教寺院遗址。 热瓦克佛寺——位于洛浦县城西北50公里的沙漠中。热瓦克,在维语意为 楼阁。因佛寺中土塔耸立,故名。该佛寺由正方形院落,院中心和院外
47
袄教(zoroasterism)源于波斯。中国史籍称其为袄教,火袄教,拜火教,
的寺庙宇组合而成。寺塔大致坐北朝南。 买力克阿瓦提佛寺遗址——位于和田市南25公里处的玉龙喀什河西岸。 喀孜纳克佛寺遗址——位于于田县羊场南5公里的沙漠腹地。该佛寺规模不 大,坐北朝南。寺院分内外两室,内室东墙残存些许壁画。 库木拉巴特佛寺遗址——位于墨玉县扎瓦乡西北15公里处的沙漠中。因其 南荒漠名库木拉巴特,故取其名。此为交大的古遗址,由3处佛寺和一处墓 葬组成。 (二)西域袄教 袄教(zoroasterism)源于波斯。中国史籍称其为袄教,火袄教,拜火教, 波斯教。西历226年,波斯萨珊王朝兴,定火袄教为国教,一时盛行于中亚 细亚。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袄教约于公元前4世纪已为西域居民知闻。 袄教经由西域也传入敦煌。这与栗特人的东移有关。北朝时期袄教已传至 中国内地。北朝时期内地的袄教徒是模仿波斯,西域之方式崇拜袄神的。 (三)西域景教 景教又称为波斯经教,秦教等,是我国唐代对基督教聂斯脱里派的称呼。 此教约形成于公元5世纪上半叶,始创人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脱里 (Nestorius)。公元6世纪聂斯脱里教由波斯传至中亚,印度和新疆地区。唐 宋时期的景教势力主要局限于高唱地区。辽金元时期,聂斯脱里教在北方草 原的游牧部落中广为传播。蒙元时期,聂斯脱里教又重新传入内地。
48
摩尼教为波斯人摩尼所创立。我国称之为明教,明尊教或摩尼教。摩尼教
(四)西域摩尼教 摩尼教为波斯人摩尼所创立。我国称之为明教,明尊教或摩尼教。摩尼教 凭借善于经商的栗特人传播到西域乃至漠北地区的蒙古高原和中国内地。 关于摩尼教传入回鹘的时间,迄今尚无确论。一般认为是唐代宗元年 (762年)。从这一时期开始回鹘可汗大力推行摩尼教。模拟僧人在汗国政 治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这在史书中也有大量的记载。据《新唐书》等文 献记载,新疆吐鲁番,罗布泊等地区是栗特人的居住区,摩尼教也被其带 至此地。回鹘西迁高昌后,摩尼教在亦都护高昌王的保护下,日趋兴盛起 来,以至于被认为是9-12世纪世界摩尼教的中心。高昌古城摩尼教寺院遗 址还出土过摩尼教壁画。
49
八、西域民族古文字 佉卢是梵语“佉卢虱吒”的简称。佉卢文字由音节字母组成,书写方式是自右 (二)龟兹文
西域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蚊子,它不仅促进本 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也为我国光彩夺目的历史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内容。 其中主要有佉卢文,突厥文,回鹘文,龟兹文,于阗文,察合台文等。 (一)佉卢文 佉卢是梵语“佉卢虱吒”的简称。佉卢文字由音节字母组成,书写方式是自右 向左横写,字与字之间无间隔,无标点符号。这种文字在古代曾使用于印度 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塔吉克,土库曼等地以及我国新疆 昆仑山北麓的古于阗,鄯善一带。 就目前所知,佉卢文字书写的资料年代最早者属公元前3世纪,最晚者大约 属于公元4-5世纪,前后流行了700年左右。佉卢文字大约在公元2-4世纪时曾 一度通行于中国新疆于阗,鄯善一带。新疆所出土的佉卢文资料主要内容有 四种:一、国王的赦谕;二、公私信札;三、各类契卷;四、簿记帐历。 (二)龟兹文 龟兹文是公元3-9世纪居住在我国新疆地区的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所使用 的一种文字。19世纪末发现与新疆的库车,吐鲁番等地,旧称“吐火罗语”。它 有两种方言,一种是分布在焉基和吐鲁番等地,称“甲种吐火罗语“,另一种
50
于阗文亦称”于阗塞克文“,它是公元5-11世纪新疆于阗地区塞族使用的一种
方言分布在库车地区,称”乙种吐火罗语“。龟兹文现存文献以佛教经卷居多。 还有长达27幕的文学剧本”弥勒会见记“。 (三)于阗文 于阗文亦称”于阗塞克文“,它是公元5-11世纪新疆于阗地区塞族使用的一种 拼音文字。于阗文的字母源于印度婆罗米字及多正体,书写形式有楷书,草书 和行书之别,字多合体连写。据已刊布的材料看,于阗文献的发现地点在今新 疆和田,巴楚图木舒克,木头沟和甘肃敦煌等地。而尤以图木舒克所出于阗文 献年代最为久远。所出土的于阗文献内容而言,除佛经外,还有赦令,奏报, 书信,账目,医书,文学,词汇集之类。它们对于研究于阗史乃至西域史弥足 珍贵。 (四)摩尼文 摩尼文因摩尼教的创始人名叫摩尼(Mani)而得名。它源于叙利亚的福音体 (Estranghelo)。此乃一种结构简单,清晰易读的文字。这种文字约由30个 符号组成。摩尼文是横写,从右到左,标点符号与回鹘文相同。由于漠北回鹘 人尊奉摩尼教为国教,因此回鹘摩尼教徒也用摩尼教文书写文献。现存摩尼教 文献只限于吐鲁番和敦煌出土的写本。 (五)突厥文 古突厥文为我国历史上崛兴于漠北高原的突厥汗国和回鹘韩国使用的文字。
51
栗特文被突厥语各部族借用后,在笔形上略作变化,因主要为回鹘人使用,
因其外形酷似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的如尼文,故又称”突厥-如尼文“。又因为 以这种文字雕凿的碑文首先发现与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和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 域,故又名”鄂尔浑-叶尼塞文“。这种文字除突厥人,回鹘人使用外,居住在 叶尼塞河流域的吉嘎斯人(今柯尔克孜人的祖先)也广为使用。 古代突厥文是一种音素,音节混合型文字。它由38-40个符号组成。其中四 个表示元音,其余的表示辅音。字行一般从右到左横写。用古突厥文写成, 属于回鹘韩国的文献可分为碑铭和写本两类。 (六)回鹘文 栗特文被突厥语各部族借用后,在笔形上略作变化,因主要为回鹘人使用, 故称“回鹘文”。这种文字的书写形式是从右到左横写,其后改为竖写,从右 到左。回鹘文共23个字母,其中元音字母5个,辅音字母18个。1 19世纪上半期德国学者克拉普罗特根据传至欧洲的我国明代编写的回鹘文 《高昌译语》一书的超笨,对古代维吾尔文进行了研究。 (七)察合台文 13世纪以后,居住在今天山南北和中亚地区操突厥语的部族广泛地使用一种 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由于该语言最先在察合台及 其后裔统治地区形成,故称为察合台语。15-16世纪以后该语言文字广泛流行 于中亚西北部,南俄草原及帖木儿后裔统治下的今阿富汗,伊朗东部及东北 部。
52
察合台文是从原来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卡尼雅文发展而来的,其性质属
于辅音文字。字母32个。同一字母单写,在词头,词中,词末大都有不同形 式,采用由右向左横行的书写方式,有些元音符号常常省略。 至今保存下来的察合台问仙数以千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 史,哲学,语言等诸多方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