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说 茶 任明兴 二0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说 茶 任明兴 二0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说 茶 任明兴 二0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2 目 录 一、茶之起源 二、茶之种类 三、茶之文化 四、茶之品尝 五、茶之健康 六、茶叶管理体系建立

3 茶之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原产于我国云、贵、川一带的密林之中。我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从而发现茶、并开创利用茶之先河的传说。据考证,中国从发现和利用茶至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人工栽培茶树,也有约3000年历史。

4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荼”即是“茶”字的前身。

5 随州神农雕像 云南茶树木雕神农像

6 茶树起源于何时很难 考证。在我国南方的云南、 贵州、四川等地至今还保 存了不少野生的大茶树。 云南省思茅地区九甲乡千 家寨2700余年野生古茶树, 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 老的野生古茶树王。

7 茶圣——陆羽 陆羽( 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8

9 当代茶圣——吴觉农 吴觉农( 年),原名荣堂,浙江上虞人,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因立志要献身农业(茶业),故改名觉农。所著《茶经述评》是当今研究陆羽《茶经》最权威的著作,被誉为当代 “茶圣”。

10 1931年就任上海商品检验局茶叶监理处处长,为振兴茶叶经济,维护华茶的国际声誉,改善茶农的生活状况,他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如首创茶叶出口口岸和产地检验制度;在浙江、安徽、江西等产茶省成立茶叶试验场和茶叶改良场。其目的不仅要禁止劣质茶叶出口,而且要全面提高茶叶质量,采取科学办法从栽培、采摘、制造、贮藏等方面入手,改变因循守旧的手工生产方式。

11

12 绍兴茶叶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鼎盛于清代。
绍兴是全国重点产茶区,茶区广阔,名品跌出,享有绿色茶都之美誉。 绍兴是全国最大的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地区 绍兴是全国最大出口茶叶集散地 年出口数量1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的30%。

13 问题一: 绍兴境内有哪些名茶?

14 茶之种类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根据加工方法和品质特色主要有六大基本茶类。 绿茶:杀青--揉捻---干燥
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15 乌龙茶:晒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
黄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白茶:萎凋---烘焙 黑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16 问题二: 安吉白茶属于什么茶类?

17 茶树叶片所含的物质多达11大类,但是构成茶的特性的主要是两类: 一类是“茶多酚”,约占总量的20—30%,这是茶的主要物质,其中儿茶素又占茶多酚的70%以上; 另一类是“生物碱”,约占总量的3—5%,其中主要是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 如果没有这两类物质,那就不能称为茶了。

18 问题三: 苦丁茶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茶叶吗?

19 绿茶: 又称不发酵茶。绿茶是 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 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 物质, 有的茶多酚,儿茶 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
物质, 有的茶多酚,儿茶 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 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对防衰老、防 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其干 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

20 红茶: 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 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 的化学反应,茶多酚减少 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
茶红素等新成分。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 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 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 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与高血压。

21 乌龙茶: 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 中国几 大茶类中,独具鲜 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 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 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 方面。乌龙茶为中国特有 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 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

22 黄茶: 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 渥黄促使茶坯在水热作 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 氧化,形成黄色。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 “黄叶黄汤”

23 白茶: 为福建特产,是我国茶类中 的特殊珍品。白茶是一种轻微 发酵茶,选用白毫特多的芽叶,以 不经揉炒的特异精细的方法加 工而成。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或形态自如花朵,满 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清中显绿,滋味清淡回 甘的的品质特点。

24 黑茶: 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
、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普洱茶 、安化黑茶、广西六堡散茶等。

25 茶之文化 茶叶, 如果没有文化, 就是一片树叶!

26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所以,任何事物,只要有文化底蕴,它的 内在价值就倍增!

27 1.茶道三义 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 2. 茶道的四要素 茶艺、环境、礼法、修道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 1.茶道三义 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 2. 茶道的四要素 茶艺、环境、礼法、修道

28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1.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 2.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 3.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29 当代茶学泰斗庄晚芳先生将中国茶德归举为四项:廉、美、和、敬。
廉——廉俭育德。茶可以益智明思,促使人们修身养性,冷静从事。所以,茶历来是清廉、勤政、俭约、奋进的象征。 美——美真康乐。饮茶给人们带来的味美、汤美、形美、具美、情美、境美,是物质与精神的极大享受。

30 下面与大家分享几点品茶感悟 和——和诚相处。同饮香茗,共话友谊,能使人类在和煦的阳光下共享亲情。
敬——敬爱为人。客来敬茶的清风美俗,造就了炎黄子孙尊老爱幼、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 下面与大家分享几点品茶感悟

31 茶如人生 “茶无珍品,适口为珍”,茶的种类繁多了,然每种茶都有其独特之处,就好像我们东方的美女,总有自己或含蓄、或温婉、或明艳、或清丽、或优雅、或奔放······的气质。 绿茶是词,那晶莹剔透,如一方碧玉,悬如心畔。二八年华的女子,如一杯绿茶般剔透,未经雕琢的天然美。 白茶是轻灵的音乐,那空灵悠扬,如一丝甘泉,沁入心田。双十年华的女子,如同清雅的白茶,甜美清醇、珍贵而鲜奇。

32 黄茶是水墨丹青,那墨色渲染,淡然间一副云清山远。二十五岁的女孩子,初入社会,经历了一些事情,褪去了青涩,点缀了一丝自信。
青茶是散文,散文在神,在韵。三十岁的女人,历经了生活的种种,亭亭依然,在她的眼中,经历过的任何人和事,都是人生中的必然,无法逃避,只能面对和承受。就像乌龙茶经历了半发酵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兼具着红茶的甜醇、绿茶的清香。越发的自然! 

33 红茶是剧,剧表人生,红茶如人生之百态,世态芸芸,可清饮、可杂烩、可浪漫!四十岁的女人就是红茶!经历了全发酵,如历练过的生活。浅啜清饮,加糖加奶`````只要你喜欢!
黑茶是佛,清净昭示,虚空隐喻。五十岁后,管它风风雨雨,一切皆空,大相无形,大音稀声。 当它历经种种,它以不再挑剔,你用任何的茶具,都能品出它的美!那自然而然的美! 

34 七碗茶诗 ----卢仝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七碗茶诗 卢仝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35 品茶如品人 人品如茶品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但是都会有一种苦味在其中。当你如此慢慢的品下去,你会感觉到茶苦中带甜。对!这就是茶的真谛,人生的写照。 人有万象,茶有千面。真正的好茶经得起沸腾热水的考验,真正有品质的人同样也要能承受尘世的侵蚀,眼明心清,始终保持着天赋本色。

36 茶,不求酒的浓烈,却也不甘于水的平淡,它与世无争,自始自终保持着清香溢人和甘甜的本色,如果做人也同茶那样,或许算是完美吧。
品茶如同交友,只有慢慢地品味,才能品出茶的清香,才能品出感觉,才能品出默契,才能品出友情。 品茶也如同品自己,当你端起茶轻茗入口,芳香馥郁,清新透体之时,此时的你是否也应该品味你自己呢?……..

37 茶之品尝 鲁迅先生有一篇名为《 喝茶》的文章,其中说道:“有好茶喝, 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38 茶是大自然里面最奥妙有灵性的植物,它 跨越了自身的局限,能表达大自然所有之美。 茶本来是片叶子,大自然有草,有叶, 有花,有木材,有果,有实,各有各的香气…… 只有茶能超脱自身、汲取其精华。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面,远离了大自然,所 以呢,你在屋里边喝茶,茶就马上带你进入自 然山水的意境了,你可以神游其间。 我想,这就是一种清福吧……

39 陆羽《茶经》里的“四之器、五之煮、 六之饮”是关于品茶技艺最早记载;陆羽 在《茶经》里,还系统的论述了泡茶用水
的重要性,“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指明了什么样的水,泡茶最佳,同时, 也系统,科学论述了泡茶的方式,器具, 环境。

40 水,对于茶,起决定性作用;再好的 茶,没有好的水,也泡不也茶的真味。   下面就来谈 谈茶与水以及泡 茶器具三者之间 的辩证关系。

41 水为茶之母 陆羽《茶经》所指的山水上,是指从山上流下来 的山泉水,清澈且甘冽,泡茶最佳;江水中,是指江
河水,江河水也是由山泉水,雨水汇集而成,但毕竟 有人在江河边生活,因而不是最佳 选择,次之;而井水下,是指井水 因为地质结构不同,有的呈酸性, 有的富含铁,不适合泡茶,所以, 才说井水下。

42 玻璃茶杯:一般没有杯盖,适用于细嫩名优绿茶
器为茶之父 玻璃茶杯:一般没有杯盖,适用于细嫩名优绿茶 的冲泡,加水冲泡后便于观赏芽叶伸展形态、叶色和 汤色。有的芽茶冲泡后,整齐竖立在杯底,犹如春笋 出土,亭亭玉立,十分美观。

43 盖碗:碗上有盖,冲泡茶叶时,香味不易散失,通常适合于冲泡茉莉花茶,有的小盖碗也常用来冲泡乌龙茶。西北一带常用盖碗来冲泡八宝茶。清代,用盖碗泡茶是一种时尚。

44 紫砂壶:保温性能好,香味不易散失,常用来冲泡乌龙茶和普洱茶,小壶冲泡后斟入小杯饮用,十分典雅。瓷器茶壶:通常用来冲泡红茶,茶汤斟入白色瓷杯中饮用,便于观汤色、品滋味。

45 如何正确泡茶 一、清洁茶具。 二、掌握水温。 三、控制时间。 四、茶水分离。 下面就以龙井、铁观音、红茶为例,介绍一下如何正确的泡茶。

46 龙井:选用器具为玻璃杯,龙井茶因为太过嫩,特级龙井500克有3万多个芽头,所以,水温不宜过高;冲泡龙井茶水温在85度左右,切不可用三沸
之水立即冲泡, 否则,泡不出茶 味,还会将龙井 茶焖熟。

47 铁观音:泡法根据各人喜好选择瓷茶具或紫 砂茶具均可。但由于近年来铁观音流行轻发酵 ,比较重视茶叶的香气,建议选择瓷茶具(盖
碗或壶均可),这样有利于发挥出铁观音的香 气,盖香明显。 铁观音一身具有三美它 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 甘醇还有花茶的芳香,所以 被誉为茶中珍品、茶中之王。

48 安溪铁观音的五个冲泡步骤: 一、泡茶用的水质要好——软水; 二、泡茶用的水温要好——95度以上; 三、投茶用量准确——容器的1/3;
  一、泡茶用的水质要好——软水;   二、泡茶用的水温要好——95度以上; 三、投茶用量准确——容器的1/3;   四、用最适宜的茶具——陶瓷、紫砂壶;  五、掌握泡茶的时间——头冲马上倒掉(洗茶)、二冲30-90秒、三冲30-60秒、三冲后可为60-120秒。(这就是茶水分离,让茶叶中的内含物均匀地溶解到茶汤里,使每一泡的味道基本一致。)

49 红茶:是世界上饮用最广泛的茶类,占世界 茶叶消费的75%以上,西方人喜欢喝红茶时加 糖加奶饮用。 红茶有条索状的工夫红茶,也有小碎片状的 红碎茶。祁门红茶是品质优异的工夫红茶,具 有玫瑰花香和甜醇的滋味,适合清饮。红碎茶 ,具有红艳的汤色和浓强鲜爽的滋味,常包装 成袋泡茶,适宜于一次冲泡后加糖加奶调饮。

50  红茶的简单泡法 将水烧沸,茶具最宜景瓷,装上大约占壶 容量十分之五的茶叶,冲入沸水,冲泡后香气 高锐持久,隔45秒左右 倒入小杯,先闻香,再品 味,满口生香,回味甘美。

51 红茶的工夫泡法: 一般要选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红 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 的水温在90—95℃。冲泡工夫红茶一般采用壶 泡法,首先将茶叶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水冲 泡,冲泡时间在2—3分钟,然后按循环倒茶法 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品 饮时要细品慢饮,好的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 2—3次。

52 茶叶的选购 普通消费者购买茶叶时,一般只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要进一步判断品质颇难。这里简要介绍一下鉴别干茶外形的方法,主要从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等五个方面来看。

53 1.嫩度 嫩度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本因素。嫩度好的茶叶,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光、扁、平、直。

54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 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如果外形松、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

55 3.色泽 各种茶均具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但是,无论何种茶,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滑鲜活。如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则为差茶。

56 整碎指的是茶叶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4.整碎 整碎指的是茶叶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57 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竹屑、泥沙等夹杂物,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杂物。 其它: 干燥度和新鲜度。
5.净度 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竹屑、泥沙等夹杂物,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杂物。 其它: 干燥度和新鲜度。

58 茶之健康 茶的保健功效 防癌抗突变作用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抗辐射作用 兴奋和利尿作用 助消化和解毒作用 防龋齿除口臭作用 增强免疫预防衰老

59 问题四: 茶寿是指多少岁?

60 茶叶虽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保健功效,并且饮茶还是传统的饮食文化,但茶叶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体质、不同季节和不同场合对于茶叶的选择是有一定讲究的。

61 一年四季分别喝什么茶 春季饮花茶 : 春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 体和大自然一样,处于舒发之际,此时宜喝茉
莉、桂花等花茶。花茶性温,春饮花茶可以散 发漫漫冬季积郁于人体之内的寒气,促进人体 阳气生发。花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 浊,令人精神振奋,消除春困,提高人体机能 效率。

62 夏季饮绿茶 :夏天骄阳高温,出汗多,人体 内津液消耗大,此时宜饮龙井、毛峰、碧螺春 等绿茶。绿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热、消暑、 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 功能。绿茶绿叶绿汤,清鲜爽口,滋味甘香并 略带苦寒味,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 营养成分,饮之既有消暑解热之功,又具增添 营养之效。

63 秋季饮青茶: 秋天天气干燥,“燥气当令” ,常使人口干舌燥,宜喝乌龙、铁观音等青茶 。青茶性适中,青茶介于红、绿茶之间,不寒 不热,适合秋天气候,常饮能润肤、益肺、生 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 金秋保健大有好处。青茶汤色金黄,外形肥壮 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内质馥郁,其味 爽口回甘。

64 冬季饮红茶 :冬天气温低,寒气重,人体生 理机能减退,阳气渐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 高。养生之道,贵于御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 ,此时宜喝祁红、滇红等红茶和普洱、六堡等 黑茶。红茶性味甘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冬 季饮之,可补益身体,善蓄阳气,生热暖腹, 从而增强人体对冬季气候的适应能力。

65 什么人适宜喝什么茶 儿童可以喝点绿茶 一般认为,绿茶是凉性的,其营养成分如 维生素、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质是所
有茶类中含量最丰富的。 如果将茶冲得淡一点 ,儿童也可以喝。 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碱,对胃有一定的 刺激性,肠胃较弱的人应少喝,或冲泡时茶少 水多,使滋味稍淡而减少刺激性。

66 花茶适合女性喝 花茶(包括花草茶)较适宜妇女服用。它有美容养颜、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妇女在更年期性情烦躁,饮用花茶可减缓这些症状。

67 胃不好的人,宜喝红茶。 红茶是"热性"的,特别适合肠胃较弱的人 。尤其是小叶种红茶,滋味甜醇,无刺激性。 如果选择大叶种红茶,茶 味较浓,可以在茶汤中加 入牛奶和红糖,有暖胃和 增加能量的作用。

68 乌龙茶最提神 乌龙茶有较好的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助消化的功效,且有较强的提神效果。好的乌龙茶茶香馥郁芬芳、醇厚甘滑,饮后齿颊生津、余韵袅袅。

69 黑茶适合"肉食者" 黑茶加工中因经过后发酵工序,茶性更温润 ,去油腻、去脂肪、降血脂功效更显著。平时 饮食结构以肉制品为主的消费者可选择黑茶类 ,如湖南的茯砖茶、湖北的青砖茶或云南的紧 压茶、普洱茶等等。

70 不适宜喝茶的人群 1.缺铁性贫血者 2.神经衰弱者 3.动性胃溃疡患者 4.泌尿系结石者 5.肝功能不良者 6.便秘者 7.孕妇
8.哺乳期妇女 9.心脏病患者 10.醉酒者

71 喝茶禁忌 1.忌空腹饮茶 2.忌饮烫茶 3.忌饮冷茶 4.忌冲泡过久 5.忌冲泡次数过多 6.忌用茶水服药 7.忌饮隔夜茶 8.忌酒后饮茶
9.忌饮浓茶 10.忌饮焦味茶、霉变茶、串味茶等劣质茶叶

72 茶可满足食品的最高要求,饮茶代表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73 为了您的健康,请喝茶!

74 茶叶管理体系的建立 1、茶园管理 2、茶叶加工 3、茶叶包装 4、茶叶销售 5、茶叶贮存

75 茶园管理 一、选址 二、选种 三、修剪 四、施肥 五、耕作 六、病虫害防治 七、寒害防治 八、湿害防治 九、鲜叶采收

76 茶园建设理念 茶园建设应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应从良种、土壤入手,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条件,科学投入,力求高产出。

77 茶园选址 一、气候 1. 阳光 2. 温度,日均需10 ℃;最低最好不低于-10 ℃。 3.雨水充足,年降雨量1500mm最适宜茶树生长
二、土壤 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4.5―6.5为宜。 三、地形 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78 我国茶区分布 南起北纬18度的海南榆林 北抵北纬37度的山东荣成 西自东经94度西藏茶隅 东至沿海各地
全国共有21个省,1000多个县市产茶

79 改良品种结构 积极引进适制良种。注重茶树品种丰产的经济性状外,还与茶叶的加工时期结合,早熟品种与中、迟熟品种按比例搭配,方便生产加工 。

80 一、修剪技术(1) 1.幼龄茶园定型修剪 第一次:种植后或休萌后,离地12-15cm

81 一、修剪技术(2) 1.幼龄茶园定型修剪 第二次:离地25-30cm

82 一、修剪技术(3) 1.幼龄茶园定型修剪 第三次:离地35-40cm剪平

83 一、修剪技术(4) 2.成龄茶园修剪 封园后、萌芽前 春茶后 每年或隔年 深度3-5cm 4-6年1次 茶行边缘修剪 间距20㎝
茶行边缘修剪 间距20㎝ 春茶后 4-6年1次 15-20cm 建议:增加一轻修剪前的图 轻修剪 深修剪

84 一、修剪技术(5) 3.衰老茶园修剪 春茶前、后 重修剪:离地30-40cm 加强肥培管理 台刈:离地5-20cm 重修剪 台刈

85 二、春季施肥 (1) 根据茶树长势、茶类、目标产量, 选用肥料种类及用量。 建议: 测土配方 平衡施肥

86 二、春季施肥 (2) 1.早施催芽肥 催芽肥 时间:萌动前15天 用量:尿素30-50斤/亩 专用肥80-100斤/亩
方法:沟施(深10㎝) 及时盖土

87 二、春季施肥 (3) 2.采摘后追肥 时间:5月中、下旬 轻修剪茶园—— 追肥量与催芽肥相当 少施磷、钾肥

88 二、春季施肥 (4) 2.采摘后追肥 培育立体树冠 时间:5月下旬 重剪、台刈茶园—— 开深沟 施足肥:饼肥400-800斤∕亩
有机肥 斤∕亩 农家肥1-2吨

89 三、春季耕作(1) 1.中耕 结合锄草施肥 (1)春耕 3月上旬 深度10~15厘米 (2)夏耕 5月下旬 深度10厘米

90 三、春季耕作(2) 2.绿肥选种 茶园梯田 生态梯层 以割代锄 锄大留小 禁除草剂 梯壁适度留、种草 圆叶决明、爬地兰 平托花生、黄花菜

91 三、春季耕作(3) 套种绿肥 提高肥力 白三叶 平托花生 爬地兰 园叶决明 爬地兰

92 三、春季耕作(4) 3.铺草覆盖 增强抗旱 改良土质 稻草、杂草全园或茶丛根颈部覆盖

93 四、病虫害防治 (1) 1.茶园允许使用的农药 生物农药:茶尺蠖病毒制剂、Bt制剂、 白僵菌制剂、苦参碱、除虫菊素
化学农药:天王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 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吡虫啉、 克螨特、农用喷淋油、苯菌灵、 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 未登记:水胺硫磷、三唑磷 禁 用:氰戊菊酯

94 四、病虫害防治 (2) 鳞翅目成虫 茶毛虫 卷叶蛾等 诱虫灯 假眼小绿叶蝉 茶蚜 黑刺粉虱 茶黄蓟马 色板诱杀

95 四、病虫害防治 (3) 2.假眼小绿叶蝉防治 10%吡虫啉 3000-4000倍 安全间隔期7-10天 每季最多喷雾1次 粉虱真菌粉剂
200倍 安全间隔期3天 假眼小绿叶蝉

96 四、病虫害防治 (4) 3.黑刺粉虱防治 10%吡虫啉 1500-2000倍 安全间隔期10天 每季最多喷雾1次 粉虱真菌粉剂 200倍
安全间隔期3天 黑刺粉虱

97 四、病虫害防治 (5) 4.茶橙瘿螨防治 茶橙瘿螨成若螨 茶橙瘿螨 73%克螨特:1500-2000倍 安全期10天 每季最多1次
73%克螨特: 倍 安全期10天 每季最多1次 2.5%天王星:4000倍 安全期6天 每季最多1次

98 四、病虫害防治 (6) 5.茶尺蠖防治 病毒制剂: 1000倍 安全间隔期3天 每季最多1次 茶尺蠖 2.5%天王星: 5000倍
安全间隔期3天 每季最多1次 2.5%天王星: 5000倍 安全间隔期6天 每季最多1次 10%氯氰菊酯: 7000倍 茶尺蠖

99 五、寒害防治 (1) 倒春寒危害

100 五、寒害防治(2) 预防倒春寒措施 蓬面覆盖 熏 烟 抢 采 防霜冻风扇

101 五、寒害防治(3) 冻害茶园修剪 轻冻害—轻修剪、 不修剪

102 五、寒害防治(4) 冻害茶园修剪 重冻害—重修剪 剪口比冻死部位深1-2cm

103 六、湿害防治 根部症状 湿害植株 1.最低处开沟排水 2.茶园上方开沟截水 3.开深沟(1.1米),降低茶园地下水位

104 七、鲜叶采收管理(1) 1.采摘要求 标准及时采:茶类,匀、净、新鲜,天气。 分批依次采:名优茶5-10%达到标准开采。
适当留叶采:留鱼叶或1叶。 清洁卫生采:上岗培训,器具清洁,采前洗手。

105 七、鲜叶采收管理(2) 2.采摘期调节技术 品种搭配 多茶类生产 修剪调控 春茶前轻修剪;分批改造老茶园 施肥耕作 生长调节剂 设施栽培

106 小 结 一、科学选址 气候 土壤 地形 二、改良品种 抗性 结构 三、合理修剪 把握程度 塑采摘面 增产提质 四、有效施肥
小 结 一、科学选址 气候 土壤 地形 二、改良品种 抗性 结构 三、合理修剪 把握程度 塑采摘面 增产提质 四、有效施肥 科学选肥 早施催肥 及时追肥 五、科学用药 正确选药 适期用药 安全间隔 六、及时采收 茶类要求 天气劳力 卫生采收

107 茶叶加工 清洁化 标准化 机械化

108 茶叶包装 一、茶叶包装的技术要求 茶叶极易受潮湿、氧气、温度、光线和环境异味的影响而发生变质。因此,包装茶叶时,应该减弱或防止上述因素的影响,具体要求: 防潮、 防氧化 、 防高温 、 遮光、阻气 二、茶叶的包装方法 目前,常用的茶叶包装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金属罐、纸盒、塑料成型容器、复合薄膜袋、纸袋

109 茶叶销售 注册商标 标志使用 合格证明

110 茶叶贮存 基本要求: 干燥、低温、无异味 常用方法: 真空、充氮、低温、避光、保鲜剂

111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说 茶 任明兴 二0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