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政治经济学
2
․西方国家的“经济”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思 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家政管理” 之意
经济学的开始语 关于“经济”的释义 ․古汉语中的“经济” :经邦济世 经世济民 经济之道 经济之才 ․现代汉语中的“经济”:经济活动; 国民经济;节约; ․英语词汇:“economy” ․西方国家的“经济”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思 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家政管理” 之意
3
经济学的开始语 一、经济学(economics)与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1、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无限性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 ) 出生于纽约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
6
一、经济学(economics)与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经济学的开始语 一、经济学(economics)与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1、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无限性 需要的升级与需要的层次性 欲壑难填 2、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的有限性——资源的 稀缺性 ․商品和服务是稀缺的 ․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手段(生产要素)是稀缺的 ․人的时间和生命也是有限的
7
3、经济活动、经济问题与经济学 欲望之无限与资源之有限,引出人类的经济活动 和经济问题,也引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经 济问题的学问 ․经济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选择配置稀缺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以满足人类需要、增进人类幸福的科学。 ․经济学是一门关乎人和人类幸福的科学 幸福=效用/欲望
8
经济学的开始语 一、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1、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无限性 2、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的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 3、经济活动、经济问题与经济学 4、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解这“三种”经济学,需要从经济学的 历史轨迹中去追寻
9
二、经济学的历史轨迹 1、经济学的史前时代(古希腊——古罗马— —中世纪) 古希腊 色诺芬的《经济论》 2、重商主义 时期 15-17世纪中 重商主义 法国 蒙克莱田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这是 经济学说史上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 3、古典经济学时期 17世纪中—19世纪70年代 古典经济学 1776 亚当•斯密《国富论》
10
4、经济学的分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 方 “主流经济学” 5、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 《资本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 ———当代东方和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变 新古典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与宏观经 济学的综合
11
6、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变 ․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1890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1890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综合 20世纪40年代以后 萨缪尔森 《经济学》
12
7、当代经济学的新视野 ․制度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13
(17-19世纪后期) 新古典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综合 (1940年代以后) —— 当代经济学的竞争与发展
经济学的历史轨迹 经济学的史前时代 重商主义 (古希腊到中世纪) (15-17世纪)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9世纪中期至今) 古典经济学 (17-19世纪后期) 新古典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 ) (1936年-)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综合 (1940年代以后) —— 当代经济学的竞争与发展
14
․理论经济学是其他财经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理论经济学是财经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必备的知识基础
三、我们为什么需要经济学 1、社会科学的皇后 2、独特的知识体系与有力的分析工具 3、经济学帝国主义 4、对财经专业学生的意义 ․理论经济学是其他财经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理论经济学是财经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必备的知识基础
15
中国期刊网: http://www.cd.cnki.net/
四、如何学习经济学 1、阅读 (书籍、报刊、网络资源) 阅读路线: 教材——文献综述——经典著作 报刊:《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学消息报》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期刊网: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6
四、如何学习经济学 1、阅读 (书籍、报刊、网络资源) 2、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敏感和热情 3、勤思 4、讨论交流 5、读书笔记与尝试写作 6、职业选择与人生抱负
17
导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经济与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导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经济与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3、威廉·配第 《赋税论》 4、亚当·斯密 《国富论》 5、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
导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论》 2、列宁的经济学说
19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政治经济学发展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4)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5)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7)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20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础 1、人的物质需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础 1、人的物质需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 2、生产力及其三要素 ․重要概念——生产力 ․生产力的三要素 ①劳动对象 ②劳动资料 ③劳动者
21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础 1、人的物质需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 2、生产力及其三要素 人的因素:劳动者 生产力 物的因素: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与 劳动资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22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2)地位与关系 支配与被支配 雇佣与 被雇佣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 (1)所有制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2)地位与关系 支配与被支配 雇佣与 被雇佣 (3)产品分配关系 分配规则 分配形式
23
1、要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 物质内容—生产力:人与物的关系 ․ 生产方式 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1、要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 物质内容—生产力:人与物的关系 ․ 生产方式 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3)阶级斗争 (4)一个基本规律与原理
24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1、要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 2、要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 (1)重要概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马克思的分析框架: 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25
3、要联系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来研究生产关系
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第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A、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A、消费使生产得以实现 B、消费为生产提供目的和动力
26
第二、生产与分配 (1)生产决定分配 A、生产为分配提供对象 B、生产的性质决定分配的性质 (2)分配反作用于生产
分配为生产提供激励或负激励
27
分配(分配规则与分配份额) 决定参与者的利益 公平与否 激励或负激励 效率和产出(生产)
28
第三、生产与交换 (1)生产决定交换 生产决定交换的范围和规模 (2)交换反作用于生产 交换促进生产的发展
29
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环节及相互联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基础)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30
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范式特征:突出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利益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人与人的关系)——强调经济本质层面 范式特征:着重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实现有效配置、增加财富(人与物的关系)——强调经济运行层面
31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恩格斯
32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唯物辨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简单的说,唯物辨证法主要讲的是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还有矛盾的观点。
33
唯物辨证法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34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唯物辨证法 2、抽象法 具体—抽象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3、矛盾分析法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不要轻易用实践来否定理论 (2)不要轻易用理论来否定实践
35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1、任务:揭示经济规律,增进人的福利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对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的理解是:“作为为政治家或立法者服务的科学分支,政治经济学有两个明确的目标:首先,它要为人们提供,或者更恰当地说,使人们能够为自己提供丰厚的收入或生活资料;其次,向国家或全体国民提供足以维持公用事业的财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要使民富国强。”
36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1、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 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4、经济规律的分类 (1)一般经济规律 (2)共有经济规律 (3)特有经济规律
37
5、基本经济规律 6、共有经济规律、特有经济规律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 7、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社会发展趋势 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1、关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问题 (樊纲:《“苏联范式”批判》,《经济研究》1995年第10期) 2、关于如何对待西方经济学的问题 3、关于拓展经济学研究范围的问题 4、关于改进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38
第四节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一、理解和把握经济规律 二、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三、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与财经专业的理论基础
40
导论 推荐阅读: 《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也可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资本论部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1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价值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本章重点——劳动价值论 第一节 商品 ․研究的逻辑起点——商品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本章重点——劳动价值论 第一节 商品 ․研究的逻辑起点——商品 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价值
42
4、价值 效用价值论 :效用决定价值 两种理论 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价值 5、使用价值与价值 A、统一性 ① ② ③ B、对立性 ① ② ③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4、价值 效用价值论 :效用决定价值 两种理论 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价值 5、使用价值与价值 A、统一性 ① ② ③ B、对立性 ① ② ③
43
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2、抽象劳动 3、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4、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2、抽象劳动 3、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4、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44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一)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个别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两者的关系
45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 三、商品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定义 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发展演变
46
资料: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资料: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六十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近二十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三千多亿公斤。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的获奖证书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并颁发,每人并获得500万元的最高奖金。其中,50万给个人,450万做科学研究经费。
47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怎样理解知识、技术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48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 三、商品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三)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 1、劳动生产率 2、影响因素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反比关系
49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商品价值量 四、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发展演变
50
第一节 商品 补充:关于商品拜物教 ——商品的命运支配和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本来由商品生产者的双手生产出来的东西,倒成了统治着商品生产者的力量。 ——在市场盲目的自发势力作用之下,商品与商品相互交换的关系掩盖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拜物教就由此出现了。
51
思考与讨论: 1、水与钻石的价值之谜 2、窖藏之酒的增值之谜
3、如何理解无形商品的价值,比如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为673亿美元,中国海尔的品牌价值为612亿元人民币。 试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
52
1、含义: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使用价值形式与价值形式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含义: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2、相对价值式与等价形式 1只绵羊 = 2把斧子 相对价值式 等价形式 主动 被动 3、局限性:无差异人类劳动本质没有充分表现
53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含义 2、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3、缺陷
54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 1、含义 2、质的飞跃 3、缺陷
56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 (四)货币形式 1、含义 2、货币天然是金银
57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本质 1、本质 2、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化 商品 商品 商品 货币
58
补充: 货币拜物教 ——一旦金、银成了货币,就给人们一种假象, 似乎金、银一从地底下出来,就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 ——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取决于能不能顺利地把商品换成货币。 ——人们感觉到好象金银本身天然地具有支配人们命运的神秘力量,在货币力量面前,任何力量都得甘拜下风。 ——商品拜物教就发展为货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态,“因此,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
59
三、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1、含义 2、原因 3、观念的货币 4、价格 商品价格=商品价值/币值 5、价格标准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本质 三、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1、含义 2、原因 3、观念的货币 4、价格 商品价格=商品价值/币值 5、价格标准
60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二节 货币 三、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1、含义 2、商品流通 3、铸币 4、纸币 交子、会子
61
北宋的交子 北宋交子或钱引
62
会子
63
第二节 货币 三、货币的职能 (三)贮藏手段 1、含义 2、蓄水池 (四)支付手段 2、影响 (五)世界货币 2、职能
64
三、货币的职能 四、货币形式的演变 1、原始的货币形式 2、货币的最初形式 3、铸币 4、纸币 5、信用货币 6、电子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本质 三、货币的职能 四、货币形式的演变 1、原始的货币形式 2、货币的最初形式 3、铸币 4、纸币 5、信用货币 6、电子货币
67
针首刀 直 径 描 述 特 征 周 公元前1066-前221年 正 面
68
斜肩弧足空首布 描 述 正 面 反 面 直 径 特 征 周 公元前1066-前221年
69
北宋通宝 五铢钱 太平天国通宝
71
北宋的交子 北宋交子或钱引
72
会子
73
第二节 货币 五、货币流通规律 (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M=PQ/V MV=PQ 关系:1、M与PQ 成正比 2、M与V成反比 调整公式:
第二节 货币 五、货币流通规律 (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M=PQ/V MV=PQ 关系:1、M与PQ 成正比 2、M与V成反比 调整公式: PQ-PQ1(赊销商品)+PQ2(到期支付)-PQ3相互抵消 M= ————————————————————————— V
74
五、货币流通规律 (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二)纸币流通规律 1、纸币 纸币:是由金属货币衍化而来的,它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法币 特点:没有价值,国家强力支持,以金属货币为基础 2、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3、通货紧缩: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即物价出现负增长。
75
有关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的一些资料 1935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伪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一九三六年又增加了伪中国农民银行。从1942年7月1日起,法币的发行权统一于伪中央银行);并宣布所有白银和银元的持有人,应即将其缴存政府,照面额换领法币。从法币改革到抗日战争前夕,法币的发行额增加到三倍以上。截至1936年6月为止,搜刮人民的白银就达二亿二千五百万元。 抗日战争期间,法币的发行额迅速增长起来。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时,法币的发行额为1937年7月抗日战争发生时的三百四十余倍,同一时期的物价至少上涨了二千倍左右。 抗日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反人民的国内战争,这就不能不更加大量地增发纸币。从1937年6月至1948年8月21日法币崩溃为止,法币发行量上升到四十七万倍,同一时期上海的物价上涨了四百九十二万七千倍。大量发行的结果,法币急剧地贬值,1948年8月法币的购买力只有战前币值的五百分之一。
76
1949年五月可买大米0.000000000185两(即一粒大米的千分之二四.五)。
1937年——1949年一百元伪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 1937年 可买黄牛二头; 1938年 可买黄牛一头; 1939年 可买猪一口; 1941年 可买面粉一袋; 1943年 可买鸡一只; 1945年 可买鸡蛋二个; 1946年 可买固体肥皂六分之一块; 1947年 可买煤球一个; 1948年8月19日可买大米 两(按每斤十六两算); 1949年五月可买大米 两(即一粒大米的千分之二四.五)。
77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本质 三、货币的职能 四、货币形式的演变 五、货币流通规律
78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 1、内容与要求 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的规律);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价值交换的规律)。 2、价格与价值的偏离 3、偏离的实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79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调节社会劳动的分配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 3、优胜劣汰、两极分化 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80
第四节 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的深化与发展 一、从局部劳动到整体劳动 1、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2、非物质生产的发展与生产劳动概念的扩大
第一章 商品与货币 第四节 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的深化与发展 一、从局部劳动到整体劳动 1、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2、非物质生产的发展与生产劳动概念的扩大 3、社会总体劳动 二、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一)知识劳动创造价值 (二)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三)管理劳动创造价值 三、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81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 W—G—W; G—W—G’ 区别:(1)顺序不同 (2)内容不同 (3)是否增值 ●货币与资本: (1)本质不同 (2)体现的关系不同
82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资本总公式 G—W—G’ 产业资本: G—W—G’ 商业资本: G—W—G’ 生息资本: G—W—G’ 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G—W—G’ 发生了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之间的矛盾
83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4、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先决条件 (1)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 ——等价交换 ——不等价交换 (2)剩余价值的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须在流通领域买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流通领域卖出商品
84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存在于健康的活的人体中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1)人身自由(人权与劳动力产权) (2)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商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85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1)生活资料的价值 (2)抚育后代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3)教育和培训费用 (4)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1)能够创造自身价值 (2)还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剩余价值m
86
“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rou)。”
87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劳动隶属于资本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形成过程 生产过程既转移了旧价值又包含了劳动者新创造的劳动力价值,但没有剩余价值 (10+2)C V = 15
88
商品生产过程 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 预 生产资料 ………………(12元) 劳动过程 付 价值(12元) 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资 商品
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 预 生产资料 ………………(12元) 劳动过程 付 价值(12元) 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资 商品 本 劳动 生产 价 劳动力 抽象 创造新价值 过程 值 价值 (3元) …………(3元) 价值形成过程 ( 15元) (15元) 劳动 劳动力价值 商品生产过程
89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2、价值形成过程 (10+2)C V = 15 3、价值增值过程 是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20+4)C V + 3m = 30
90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 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 预 生产资料 ………………(24元) 劳动过程
具体 创造使用价值 预 生产资料 ………………(24元) 劳动过程 付 价值(24元) 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资本 资 主义 本 劳动 生产 价 劳动力 抽象 创造新价值 过程 值 价值 (3元) ………… (6元) 价值增殖过程 (总计27元) 劳动 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 30元)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
91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2、价值形成过程 3、价值增值过程 4、剩余价值的来源 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经济关系
92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资本的本质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不变资本C: 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了它的物质存在形式,转移原有的旧价值,并没有改变自身的价值量。 3、可变资本v : 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增殖。 4、划分的标准和意义 划分标准:价值增殖中作用。 划分意义: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93
三、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一般性: 特殊性: 垫支性 运动性 增殖性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结合,性质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结合或公有制主导下的私人资本,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94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二、当代剩余价值生产的新特点 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四、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1、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手段 3、剩余价值的生产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方面
95
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一、剩余价值率 1、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 / 可变资本v ● 反映剥削程度 2、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3、剩余价值率的变动趋势 上升趋势
96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获取更多剩余价值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含义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获取更多剩余价值 2、生理和道德界限 3、工人为缩短工作日的斗争 6小时 小时 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15-6=9小时
97
8小时工作日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 19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1883年,美国工人平均日工作超过10小时,每天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很多工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会连轴干24小时。 1886年5月1日,美国有近50万工人参加了大规模的全国性争取8 小时工作日的罢工。 1860年5月4日美国芝加哥秣市广场
98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含义 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8小时
99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含义 2、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3、超额剩余价值 c + v + m = w 24c + 3v + 3m = 30w /20=1.5 48c + 3v +3m =54w /40=1.35 (1.5 – 1.35) x 40 = 6 或:1.5 x = 6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100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四、现代生产自动化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1、现代生产自动化带来的挑战 2、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1)自动化设备不会创造价值,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 (2)总体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和剩余价值 (3)复杂劳动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效率高的少数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101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四节 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工资的假象 似乎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2、劳动不是商品(工资不是劳动的价格) (1)劳动在出卖以前不存在 (2)同义反复的逻辑矛盾 劳动是商品——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凝结——劳动的价值是劳动 (3)如果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则资本家将一无所获
102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四节 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工资的假象 似乎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2、劳动不是商品(工资不是劳动的价格) 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03
二、工资的形式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科学的“血汗工资制” 4、二战后工资形式的发展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四节 工资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四节 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二、工资的形式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科学的“血汗工资制” 4、二战后工资形式的发展
104
第四节 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二、工资的形式 三、资本主义变动趋势 (一)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三)相对工资 (三)工资的各国差异
105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补充:资本拜物教 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在这个阶段也发展到最普遍、最迷人的地步,更其重要的是,由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还出现了资本拜物教。 资本拜物教就是把资本的价值增殖看作是资本本身即物本身具有的魔力的一种错误观念。 马克思指出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之间的关系。
106
思考与讨论: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劳动价值论? 2、如何创新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3、如何认识资本的属性?
4、剩余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现实意义吗? 5、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资本、资本所得? 6、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剩余价值和剥削吗?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劳资关系? 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107
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积累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08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积累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积累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再生产:连续不断、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 (1)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也是生产关系再生产 特定的社会再生产维持、巩固、发展 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109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扩大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简单再生产既是扩大再生产的因素,又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110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8000c v m = 12000w 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生产在原有的 规模上重复进行 ●从再生产动态的角度发现新的特点: (1)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而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 工资的假象 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都由工人劳动创造
111
●从再生产动态的角度发现新的特点: (1)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而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劳动创造的
经过再生产多个周期的动态循环 资本家逐渐消费了他的预付资本 企业的全部资本最终都是由工人劳动创造的 (3)工人阶级在劳动过程之外也是资本的附属物,从属于资本 工人的消费从属于资本的剥削 工人阶级深陷于资本主义的“剥削之网”
112
2000m中,消费1000、积累1000 (8000+800)c + (2000+200)v + 2200m = 13200w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1、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 8000c v m = 12000w 2000m中,消费1000、积累1000 ( )c + ( )v m = 13200w 2、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
113
●资本积累的实质——通过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增殖资本,继续剥削剩余价值
3、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 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商品生产者占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从而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同时,通过等价交换去占有别人的产品 ● 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产品,劳动者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 ●资本积累的实质——通过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增殖资本,继续剥削剩余价值
114
4、资本积累的原因 (1) 内在原因: 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贪欲 (2)资本积累的外在原因: 竞争的外在强制 在竞争中生存 规模与实力 资本积累
115
●在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已定的情况下,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也就是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三、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 ●在剩余价值量既定的情况下,积累与消费的比例要影响资本积累量 ●在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已定的情况下,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也就是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越高 剩余价值越多 资本积累量越大
116
三、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劳动生产率水平: 劳动生产率越高 剩余价值越多 资本积累量越大 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 两者的差额越大 固定资本使用的年限越长 “无代价的服务”越多 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 4、预付资本总量:预付资本总量越大 生产规模越大 剩余价值越多 资本积累越多
117
C / V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价值构成 (价值形态) 不变资本C / 可变资本V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价值构成 (价值形态) 不变资本C / 可变资本V 8000c v m = 12000w 2、技术构成 (物质形态) 生产资料 / 劳动力 3、资本有机构成 价值形态与物质形态的统一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C / V
118
4、正确理解资本有机构成 (1)价格变化也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 (2)不同部门和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可能有差异 5、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 (1)技术进步——购买更多的先进技术设备——不变资本的比重上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2)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中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不变资本的比重上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119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5、资本积聚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资本总额 6、资本集中 通过资本的合并或联合形成大资本
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5、资本积聚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资本总额 6、资本集中 通过资本的合并或联合形成大资本 (1)竞争 (2)股份公司 竞争 信用制度
120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7、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 ——资本积聚可以促进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可以促进资本积聚
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7、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 ——资本积聚可以促进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可以促进资本积聚 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 (1)涵义不同 (2)能否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3)速度不同
121
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的比重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 (2)供给的绝对增加 ——女工、童工的加入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二、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问题 1、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1)需求的相对或绝对减少 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的比重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 (2)供给的绝对增加 ——女工、童工的加入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和加入 ——中小资本家的破产和加入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相对过剩人口产生
122
(2)对在业工人的影响:资本家可以借机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3、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 (1)流动的过剩人口:周期性过剩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二、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问题 2、相对过剩人口的社会影响 (1)产业后备军与蓄水池 (2)对在业工人的影响:资本家可以借机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3、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 (1)流动的过剩人口:周期性过剩 (2)潜在的过剩人口:农村的过剩 (3)停滞的过剩人口:无业或基本无业
123
二、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问题 ●马克思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1766-1834),《人口原理》1798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二、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问题 ●马克思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 ),《人口原理》1798 ●马寅初的历史悲剧 ●中国人口政策 的历史曲折与变迁
124
●失业: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二、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问题 4、失业 (1)结构性失业 (2)竞争、破产与失业 (3)周期性失业 (4)摩擦性失业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二、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问题 4、失业 ●失业: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1)结构性失业 (2)竞争、破产与失业 (3)周期性失业 (4)摩擦性失业 (5)隐性失业
125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相对贫困化 3、绝对贫困化 四、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1、当今世界的贫困 2、贫困的影响 3、贫困的原因
126
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1、原始积累 形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原始条件”:资本和劳动力 2、对农民土地的掠夺 ——形成雇佣劳动者队伍 3、对货币财富的掠夺 ——形成货币资本
127
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二、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过渡的客观物质条件与主观条件 ——客观物质条件:生产的社会化 ——主观条件:无产阶级的觉醒
128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本章教学要求 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保值和增殖。本章在考察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基础上,加入对资本主义流通过程的分析,进一步揭示资本的本质。通过本章的学习,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角度,全面认识、把握资本运动的特征、本质以及内在矛盾。通过分析资本的循环,掌握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及连续运动的条件;通过分析资本的周转,掌握加速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和途径。
129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130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1、产业资本:就是投在工业、农业、物资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1、产业资本:就是投在工业、农业、物资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2、产业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A G—W …P…W ′—G ′ Pm A与Pm的比例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
131
3、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132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③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只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的三种不同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资本。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4、产业资本循环要点归纳: ①产业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三个阶段的统一 ②产业资本循环也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两个过程的统一 ③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只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的三种不同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资本。
133
◇ 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一)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 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 特点:明显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片面性:价值增殖好象是货币本身具有的魅力,价值增殖仿佛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G——G’ ◇ 生产资本的循环:P---W’——G’——W---P 特 点: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生产而生产。 ◇ 商品资本的循环: W’——G’——W---P---W’ 特点:揭示了生产和消费的内在联系,包含了剩余价值的循环。 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流通过程在资本运动中占有首要地位。
134
三、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 1、资本循环的连续性 2、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条件: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就是资本的三种循环同时不间断地在各种职能形式上和各个阶段上的运动。 2、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条件: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关系:并存性决定继起性,而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
135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关系 1、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 2、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一、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关系 1、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 2、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a. 循环是周转的起点和基础,周转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b. 完成一次循环,也就完成一次周转 区别:a. 定义不同 b. 考察的内容不同
136
二、资本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 1、资本周转时间 购买时间 流通时间 出售时间 资本周 转时间 劳动时间----部门性质和技术水平 生产时间
非劳动 时间 不创造价值,对 价值形成有影响。 原材料储备时间 自然力作用时间
137
2、资本周转次数 是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一年)资本循环的次数。 公式:n(周转次数)= U(年)/ u(周转一次的时间)
关系: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
138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固定资本: 一次投入、多次使用、逐渐转移、逐渐收回 2、折旧 3、小修理与大修理 4、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物质形态的变化(生锈、磨蚀等) 5、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非物质形态的变化(技术进步——效率提高——原有固定资本发生贬值)
139
三、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6、流动资本 一次投入、一次使用、一次转移、一次收回 7、区别 (1)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2)周转时间不同 (3)价值收回方式不同 (4)实物更新方法不同
140
8、资本的分类 流通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固定资本 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141
9、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与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之比较 (划分依据、目的、内容不同)
按在剩余价值生 产中的作用划分 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 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 不变资本 厂房、机器、设备、工具 固定资本 原料、燃料、辅助材料 流动资本 可变资本 工 资
142
固定资本年 流动资本年 四、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总周转速度 预付资本的 周转价值总额 + 周转价值总额
固定资本年 流动资本年 预付资本的 周转价值总额 + 周转价值总额 总周转速度=——————————————— 预付总资本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固定资本年周转次数 ╳ 预付固定资本额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 ╳ 预付流动资本额
143
生产资本各要素 价值(元) 一年周转次数 年周转价值总额(元) 固定资本 1/10 其中:厂房 1/40 10 000 机器设备 90 000 工具 1/4 50 000 流动资本 4 预付总资本 1.075 预付总资本总周转速度 =( )/ =1.075(次)
144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四、预付资本总周转 1、总周转速度 2、影响总周转速度的因素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3、发展趋势 (1)技术进步——固定资本比重提高——总周转速度下降 (2)技术进步——资本周转时间缩短——总周转速度加快
145
五、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1、重要意义 (1)节省资本投入 (2)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 M′) =一年生产的剩余价值量 / 预付可不资本 由于年剩余价值量M=m′vn,因此, 年剩余价值率( M′) = m′n 甲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 M′)=100%×2=200% 乙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 M′)=100%×4=400%
146
五、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1、重要意义 (1)节省资本投入 (2)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3)节约资本家的生活费,扩大生产规模 2、加速资本周转的途径 (1)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2)搞好市场营销 (3)合理配置资本
147
本章重点难点 (一)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 (二)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 (三)循环和周转的关系
(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和意义 (五)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无形磨损)
148
2、产业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和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本章知识要点小结 1、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2、产业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和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3、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顺次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每一种职能形式都会形成自己独立的循环。产业资本循环有三种循环形式,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在的循环,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49
4、产业资本连续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5、资本周转时间,指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6、资本周转次数:n=U/u。资本周转次数越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则反是 7、资本周转速度不仅取决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而且取决于生产资本的构成。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50
8、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概念及特点,两者的区别。 9、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和精神磨损。
8、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概念及特点,两者的区别。 9、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和精神磨损。 10、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只能由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来确定。 11、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一方面可以节约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151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本章教学要求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本章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认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把握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形式下社会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把握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规律,能够分析两大部类生产部门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
152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 经济危机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 经济危机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53
令人困惑的问题 1、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为什么会发生危机? 2、危机为什么总会周期性地来临? 3、现代市场经济可以避免大危机吗?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154
大危机与美国证券市场的崩溃 1929年7月-1932年8月 美国道琼斯指数 最高位:380.33 ,最低位:41.63
1929年7月-1932年8月 美国道琼斯指数 最高位: ,最低位:41.63 最大跌幅:89.05%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持续繁荣”时期。从1928年开始,股市上涨开始进入疯狂状态,当时许多不同阶层和社会地位的人都进入股市,出现了“全民炒股”现象。1929年夏,道琼斯指数比1921年最低时上涨了近6倍。美国股市终于在1929年10月29日开始了噩梦般的大崩盘。这一天,华尔街有11位金融家为此自杀。此后,美国和全球经济进入了长达10年的大萧条时期。 虽然1933年罗斯福开始施行新政,经济危机逐渐退去,但道琼斯指数直到1954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高点,差不多整整过去了25年。
155
个别资本运动: G——W ---P--- W’——G’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研究对象 1、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个别资本运动: G——W ---P--- W’——G’ 社会资本资本运动: G—W---P---W’ G—W ---P--- W’—G’ g—W 2、两种资本运动特点的区别 (1)是否包含剩余价值的实现 (2)是否包含个人消费 (3)是否包含一般的简单商品流通
156
(G—W --P--)W’—G’ g—W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1、社会总产品: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社会总产品的流通(社会总商品资本的流通) G—W---P---W’ (G—W --P--)W’—G’ g—W
157
(G—W --P--)W’—G’ g—W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G—W---P---W’ 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价值补偿(卖出去) (2)实物补偿(买进来) (3)工人和资本家购买消费资料(买进来)
158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59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两个理论前提 1、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 (1)两大部类 (2)两大部类划分与农、轻、重划分的关系 (3)两大部类划分与三次产业划分的关系 2、每个部类产品价值划分为三个部分:C、V、m
160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第二节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一、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为什么分析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2、假设条件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第一部类:生产资料 4000C V +1000m = 6000 第二部类:消费资料 2000C + 500V +500Mm= 3000
161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第二节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一、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假定条件 1、为什么分析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2、假设条件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二、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看实现条件 1、三种交换
162
三种交换
163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Ⅰ(v+m)= Ⅱc 两个派生条件: Ⅱ(c+v+m)= Ⅰ(v+m) +Ⅱ(v+m)
基本条件: Ⅰ(v+m)= Ⅱc 两个派生条件: Ⅱ(c+v+m)= Ⅰ(v+m) +Ⅱ(v+m) Ⅰ(c+v+m)=Ⅰc +Ⅱc
164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一、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1、实现资本积累的条件 (1)货币积累:货币储存到一定的数量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一、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1、实现资本积累的条件 (1)货币积累:货币储存到一定的数量 (2)实际积累:要有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165
(2)Ⅱ(c+m-m/x) >Ⅰ(v+m/x)
2、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 (1)Ⅰ(v+m) >Ⅱc (2)Ⅱ(c+m-m/x) >Ⅰ(v+m/x) (m/x:个人消费, m-m/x:积累)
166
假设社会总产品的组成如下: Ⅰ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假设社会总产品的组成如下: Ⅰ 4000c v m = 6000 Ⅱ 1500c+ 750v m = 3000 其中 Ⅰ(1000v+1000m)>Ⅱ1500c 表明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
167
三种交换
168
★ 派生条件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基本条件 Ⅰ(v+△v+m/x)=Ⅱ(c+△c)
★ 基本条件 Ⅰ(v+△v+m/x)=Ⅱ(c+△c) ★ 派生条件 Ⅱ (c+v+m) =Ⅰ(v +△v+m/x) + Ⅱ (v+△v+m/x) Ⅰ(c+v+m)=Ⅰ(c+△c) + Ⅱ(c+△c)
169
三、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 1、含义 2、两者关系 (1)前者是后者的出发点 (2)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提高 (3)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经济发展阶段与扩大再生产方式的演变 (1)工业化初期——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 (2)工业化中后期——内含扩大再生产为主
170
四、两大部类积累的辨证关系 (一)两大部类积累的辨证关系 1、两个部类必须同时具有积累的物质条件 2、两个部类的积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3、两个部类的积累规模互相制约 (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比重上升——生产资料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 Ⅰ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受Ⅱ 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
171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1、经济危机的表现与实质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3、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172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表现 2、周期性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周期的四个阶段 (1)危机阶段 (2)萧条阶段 (3)复苏阶段 (4)高涨阶段
174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表现 2、周期性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周期的四个阶段 4、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条件:固定资本的更新 (1)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义再生产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条件 (2)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条件
175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二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1、二战后时代背景的变化 2、二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1)危机频繁,周期缩短 (2)非同期性向同期性发展 (3)危机的严重程度降低,阶段性特征淡化 (4)出现了“滞胀” ——“停滞膨胀”
176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三、二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四、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1、经济危机加深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2、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
177
附:2008美欧金融风暴 1、美欧金融风暴的产生机制: 美欧连续10多年的经济增长与繁荣——乐观情绪的膨胀与投资消费的过度扩张——次贷、过度负债、信贷过度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债务链条的全球化——杠杆交易、过度投机、全球信贷的过度扩张——房价下跌、坏账剧增——全球债务链条的断裂——华尔街金融海啸——欧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风暴 经济的周期扩张——泡沫膨胀——泡沫破灭——经济收缩、债务危机、金融危机
178
(1)国外资产泡沫破灭——投资损失——国内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金融类企业等受到直接冲击
2、美欧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影响: (1)国外资产泡沫破灭——投资损失——国内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金融类企业等受到直接冲击 (2)国际证券、期货市场崩溃——国内证券、期货市场受到冲击 (3)国际经济衰退、国外需求收缩——出口受挫——出口企业受到冲击——相关行业受到影响 (4)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前景不明、预期悲观——投资、消费的信心受影响——实体经济增长受到影响
179
(1)监管:要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3、美欧金融风暴的启示 (1)监管:要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2)泡沫: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防止经济泡沫的过度膨胀 (3)消费:要处理好储蓄和消费的关系,防止消费的非理性扩张 (4)信贷: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信贷扩张的关系,防止信贷过度扩张
180
推荐阅读: (英)特里·伊格尔顿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耶鲁大学出版社,2011。 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更让西方人开始质疑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生命力,种种迹象显示,现在正是引人入胜地讲述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世界关联性的正确时刻。伊格尔顿希望通过这部书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并对十个西方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
181
作者反驳的十个观点是: ——马克思主义终结了;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都是正确的,但是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 ——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梦想; ——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 ——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是最无用过时的; ——马克思主义者倡导暴力政治;
182
——马克思主义相信国家是万能的; ——过去四十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基本上代表了西方关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183
该书于2011年4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即引起西方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争议,美国亚马逊网站读者五星评论认为,“面对当前已经如行尸走肉般的资本主义,这本书回归到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发掘出其哲学理论中的本质力量。他没有回避马克思思想中的不足,但又充分阐述了马克思对当今社会强大的影响力。”
184
郎咸平,杨瑞辉:《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
另一本有争议的书: 郎咸平,杨瑞辉:《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 《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写作的目的是想重塑一个马克思,也就是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论》所谈到的欧洲的历史,重新塑造马克思的思想,以解答为什么资本主义能持续领导世界。经过对欧洲一千年历史的分析,笔者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现存所有社会的历史都是通过提高民主和法治水平来遏制腐败的阶级斗争史。” 同时,笔者透过对马克思和亚当·斯密的理论比较,还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两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有着惊人的类似。马克思是透过“民主和法治”打击权力的腐败,而斯密是透过“看不见的手”打击权力的腐败,而这两位大思想家打击权力腐败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马克思称之为“和谐的社会”,而斯密称之为“社会整体利益”。
185
作业与讨论: 1、查阅文献,试运用马克思的理论解释2007—2008年的欧美金融、经济危机。 2、关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思考
186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一)成本价格与利润 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K=C+V 商品价值:W=C+V+m W=K+m 2、成本价格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87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 付资本的产物时,m转化p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产物 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影响 ——掩盖了利润和劳动关系,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88
(二)利润率及其影响因素 1、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W=K+m W=K+P 剩余价值率: m’=m/v 利润率: p’=m/C 2、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 (2)资本有机构成 (3)资本周转速度 (4)不变资本的节省
189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一)部门内部的竞争与社会价值的形成 1、部门内竞争 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 2、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时间 ——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时间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时间:指在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190
(二)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平均利润的形成 1、部门间的竞争使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利润率不同,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引起不同生产部门竞争 ——不同部门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由利 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 =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100%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2、平均利润率形成后的影响 3、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191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3、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 4、马克思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192
四、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1、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 (1)有机构成提高—劳动力比重减少—剩余价值和利润量减少 (2)有机构成提高—固定资本比重上升—资本周转速度下降—剩余价值和利润量减少 2、利润率下降与利润量的关系
193
3、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1)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与工资的下降 (2)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 (3)相对人口过剩 (4)对外贸易的发展
194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一)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1、商人资本 2、商品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 3、商品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的条件 (二)商业资本的职能以及运动形式 G——W——G’ G——W W——G’ (三)商业资本的作用
195
一、商业资本 二、商业利润 720c+180v+180m=1080 原来的平均利润率:180/900=20% 商业资本加入后的平均利润率:180/( )=18% 产业资本家获得利润:900x18%=162 商业资本家获得利润:100x18%=18 商品售价: =1080
196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生产性流通费用 2、纯粹流通费用 平均利润率:180/( )=17 (1/7)% 产业资本家获得利润:900x17(1/7)%=154(2/7) 商业资本家获得利润:150x17(1/7)%=25(1/7) 商品售价: (2/7)+150x17(1/7)+50 =1130
197
第三节 借贷资本、银行资本与虚拟资本 一、借贷资本与利息 (一)借贷资本及其产生 1、借贷资本 2、生息资本 3、借贷资本的来源 4、财产资本与职能资本 (二)借贷利息和企业利润
198
二、信用制度、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一)信用制度与银行 1、信用 2、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 (二)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1、银行资本的来源 2、银行资本的特点 3、银行利润 4、银行业务
199
三、 股份公司与股票 (一)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 (二)股票、股息与股票价格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借以证明其股份数额并取得股息的凭证,是股东权利的证书。 可分为普通股票的优先股票 股票的特点:没有价值,有价格 具有不可兑回性、风险性和流通性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凭股票获取的收入,实质上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200
1944年北京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飞乐股票1989年发行
201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公司基本面:盈利能力、稳定性、成长性等 ——宏观经济面:增长与衰退、周期波动 ——政策面:支持与打压 ——资金面:流动性的过剩与不足 ——投资者预期与市场情绪:乐观与悲观、贪婪与恐惧、疯狂与冷静
202
(三)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专门从事股票、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交易的场所。 证券市场的功能: ——融资功能 ——资源配置功能 ——发现价格(定价)的功能 ——经济晴雨表功能 ——投资理财与“投机赌博”的功能
203
四、 虚拟资本 (一)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 1、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 2、两者的统一性 3、两者的矛盾性 (二)虚拟资本的作用 1、配置资源 2、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3、虚拟经济与虚拟财富 4、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
204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地租是土地使有者为租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地租是土地使有者为租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2、两种土地所有制的区别 封建主义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3、两种地租 封建地租和资本主义地租
205
租地农场主和地主谈判,租用地主的土地。 租地农场主雇佣农业工人。 租地农场主组织农业工人生产。 租地农场主向地主交地租
206
二、资本主义地租形式 (一)级差地租 1、含义 2、产生的条件——土地等级的差别 3、产生的原因——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固定化 (1)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主要以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为基础,垄断了较好的土地就能稳固地获得超额利润 (固定化) (2)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决定,经营较好的土地都能稳定地获得超额利润。 经营较好土地获得的超额利润,成为级差地租的源泉。
207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二、资本主义地租形式 (一)级差地租 1、含义 2、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3、级差地租Ⅰ ——土地自然条件导致的级差地租
4、级差地租Ⅱ ——人为改良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208
级差地租的形成 8 15 240 土地级别 投入资本 平均利润(元) 产量(百斤) 个别生产价格 社会生产价格 级差超额利润(元)
级差地租Ⅰ (元) 级差地租Ⅱ (元) 全部产品(元) 每百斤(元) 劣等 100 20 4 120 30 中等 5 24 150 优等 6 180 60 追加1 8 15 240
209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二、资本主义地租形式 (一)级差地租 (二)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2、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
210
绝对地租的形成 工业 农业 生产部门 资本有机构成(元) 剩余价值(元) M`=100% 平均利润P`=20% 产品价值(元)
产品社会生产价格 (元) 绝对地租 工业 80C+20V 20 120 农业 60C+40V 40 140
211
二、资本主义地租形式 (一)级差地租 (二)绝对地租 (三)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 (四)垄断地租和垄断价格 三、土地价格 1、土地价格的决定:地租的资本化 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2、土地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
212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 第一节 资本的社会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二)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导致垄断的形成 垄断就是独占,是指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联合独占生产和市场。 (三)垄断的实质 垄断资本家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操纵,以获得垄断高额利润。
213
卡特尔 辛迪加 托拉斯 康采恩 混合联合公司 二、垄断组织的形式及其发展 关系 经营 独立性 同类产品 协议规定产量、市场份额和售价
关系 经营 独立性 卡特尔 同类产品 协议规定产量、市场份额和售价 生产、商业和法律 辛迪加 同类产品 统一销售,统一采购原料 生产、法律 托拉斯 生产有密 切联系的企业 统一生产,财物、销售 丧失 康采恩 多部门 大垄断 企业为核心 形式上 投资 经营 混合联合公司 分散、非长期化 异类性
214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的实质(目的) (1)垄断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 (2)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 2、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的途径) 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获取垄断利润的一种市场价格。 垄断高价——销售商品 垄断低价——购买原材料、劳动力
215
3、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的形成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只是进一步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垄断价格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2)全社会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3)垄断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
216
四、垄断与竞争 (一)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1、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实现机制,垄断资本主义仍是商品经济,因此竞争必然存在。 2、不存在纯粹的垄断: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冲突,垄断企业与非垄断组织之间,非垄断组织相互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 3、反垄断政策与有效竞争 (二)垄断竞争的新变化 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相比,垄断阶段的竞争更激烈,更复杂
217
五、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一)垄断占据了支配地位 (二)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 2、金融寡头 3、金融寡头控制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
218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原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形式 1、国有垄断资本(表现为国有企业) 2、国私共有垄断资本(表现为国私共有企业) 3、国私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 4、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
219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与作用 仍然是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仍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整体利益服务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220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初级阶段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 (1)历史趋势 (2)“社会主义” (3)空想社会主义 (4)科学社会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
221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3、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选择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没收官僚资本 (2)赎买民族资本 (3)改造个体私有制
222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及其认识过程
1、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 2、列宁斯大林的认识与总结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1)1978年12月以前曲折的探索过程 (2)1978年12月以后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3)1992年2月后的理论创新过程
22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规定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 1、马克思、列宁的有关理论构想 2、我国改革以前的探索 3、改革以后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及其依据 1、初级阶段的科学规定性 (1)社会性质——已经是社会主义 (2)发展水平——还是 初级阶段
22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及其依据 1、初级阶段的科学规定性 2、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 (1)生产力水平决定 (2)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2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关于所有制关系的制度 1、认识过程 2、我国当前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2)生产力水平的要求 (3)所有制关系发展和演变的要求
226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主体地位 (一)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1、公有制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全民所有制 (2)集体所有制 (3)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股份公司) ——混合所有制
227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主体地位 (一)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争论 2、公有资产占优势 3、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5、国有经济的比重可以适当下降
22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主体地位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1 、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 2 、个体所有制经济 3、私营经济 4、外资经济(“三资”企业) 5、混合所有制经济
229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231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非国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1992年为53.57%,2001年增加到63.37%。
232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在第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中,来自各种所有制出资者的实收资本的构成如下:
233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 一、资源配置的经济学涵义 1、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 2、资源的稀缺性 3、资源配置 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一)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机制 资源配置方式回答以什么方式将社会资源分配到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中去,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使用,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
234
二、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 (一)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机制 经济机制(Mechanism)又叫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组织或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各构成要素、各环节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方式及其运作机理。 经济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决策机制(Decision making) ——信息机制(Information) ——激励约束机制(Motivation) 埃冈•纽柏格和威廉•达菲等学者将其称之为经济机制的“DIM”分析法。
235
二、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 (一)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机制 (二)现代经济中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与计划 1、市场配置资源方式 私人产权;自主决策;自由市场;价格机制 2、计划配置资源方式 国有产权;中央决策;限制市场;行政机制
236
三、经济机制、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 1、经济体制(System)与经济机制(Mechanism) ——经济体制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一整套具体制度和形式,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经济体制往往包括了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两个层次。 ——经济运行机制即前文所述的经济机制,是指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
237
三、经济机制、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 1、经济体制(System)与经济机制(Mechanism) 2、经济体制同经济制度(Institution) ——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并作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其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受政治法律制度所保护。 ——经济体制作为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所有制结构是经济体制的出发点,经济体制的一切改革都要从所有制的具体形式的变革开始,经济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核心。
238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及其基本框架 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一)历史上的特殊矛盾和特殊道路 1、中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1)理论渊源 (2)政治背景 (3)赶超战略与国家工业化 (4)历史传统与路径依赖
239
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一)历史上的特殊矛盾和特殊道路 1、中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2、中国传统计划体制的内在矛盾 (1)条块分割 (2)政企不分 (3)平均主义 (4)行政配置与经济失衡 (5)“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
240
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一)历史上的特殊矛盾和特殊道路 (二)商品经济的必然存在 ——商品经济: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1、社会分工 2、不同的产权关系与独立的利益主体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四)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市场化 ——信息化 ——全球化
241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历程 1、历程 2、观念更新与理论创新 (1)关于资源配置方式 (2)关于计划配置 (3)关于市场配置 (4)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24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1、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 (1)所有制结构 (2)分配制度 (3)宏观调控
243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与特征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 1、现代企业制度 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4、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5、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特征
2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运行中的经济机制和市场体系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机制 (一)市场运行中的市场机制构成 1、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2、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 (1)供求机制 (2)竞争机制 (3)风险机制 (二)市场机制的一般作用及其局限性 1、市场机制的一般作用 2、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24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运行中的经济机制和市场体系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机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的特征 1、市场与市场体系 2、市场体系的构成 3、市场体系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的健全 (三)社会主义市场规则:市场秩序的保证
246
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概述 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与构成 1、微观基础与微观经济主体 2、企业 3、个人 4、农户 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 1、平等性 2、自主性 3、逐利性 4、自发性
247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概述 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与构成 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 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1、产权及其特征 (1)排他性 (2)产权是一种权利束 (3)产权的有界性 (4)可转让性(可交易性) 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
248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概述 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与构成 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 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1、产权及其特征 2、产权界定 (1)产权主体的界定 (2)产权范围的界定
249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概述 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与构成 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 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1、产权及其特征 2、产权界定 3、产权界定的意义 (1)为市场交换创造条件 (2)形成合理预期 (3)为行使产权创造条件
25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与行为选择 (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1、自然人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此类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投资人一般亲自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以个人所有财产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 2、法人企业,在我国主要是指现行《公司法》规定的三类公司,即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3、科斯:《企业的性质》
251
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与行为选择 (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二)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行为选择 1、企业的投资行为:企业运用其所控制的资金购买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行为 2、企业的生产行为:企业运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过程 3、企业的创新行为 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原料来源创新、 市场创新 成本优势与市场优势
252
二、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现代企业制度即现代股份公司制度.其核心是其法人产权制度。 1、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资本的所有权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发生彻底分离,产生了职业化的“支薪管理人员”,即企业的经理阶层; 2、企业内部形成了“管理层级制” 即企业层级组织包含两个以上决策层级,在企业的高、中层级的决策者之间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决策分工体系。
253
二、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1、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企业内部形成了“管理层级制” 3、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度要素 主要有:法人产权制度、法人治理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管理层级制度等。其中,法人产权制度是基础,法人治理制度是核心,有限责任制度是保障,管理层级制度是工具。
254
相关概念:法人 法人(Legal Person)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简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
255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现代企业拥有由出资者出资形成的独立的法人所有权,并取得由法律认定的独立的企业法人地位。 2、现代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现代企业是具有管理层级制的科层组织。 4、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管理走向职业化,并造就了一个职业管理阶层。 5、现代企业行为目标的转移,由直接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转变为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实现利润最大化。
256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 1、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 是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为解决代理问题而设计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是解决所有权对控制权的制衡和配置问题,目的是提高公司运作绩效。 2、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 解决委托人如何有效地监督和激励代理人的问题。 3、法人治理结构的三个层次: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公司外部治理市场;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
257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1、适应市场结构变化、抵御日益增大的市场风险。 2、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市场制衡机制。 3、利于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 4、完善的法律规范性和国际惯例性 5、利于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258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演变与类型 (一)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演变 1、计划经济时期 2、改革时期(转型期) (1)放权让利阶段( )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2年至今)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类型 1、按所有制划分 2、按财产组织类型划分 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3、我国的企业类型
259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基本特征 1、排斥市场的行政导向机制 2、行政级别与行政干部 3、企业办社会 4、国有资产运营的低效率
260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冗员问题严重 2、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 3、布局与结构问题 4、产权结构与治理问题
261
(三)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目标与任务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深化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 2、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法人产权 (2)法人治理结构 (3)职业经理人制度与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
262
(三)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目标与任务 2、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体制改革 (2)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3)推动和完善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与结构
263
讨论: 中国国有企业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1、国有企业存在哪些严重问题?问题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2、国有企业低效率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国有企业的效率? 3、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是如何流失的? 4、国企改革带来了哪些社会公平问题?
264
第十一章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1、关于国民收入的两种定义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MPS核算体系的理解 ——社会总产品(实物形态、价值形态)C+V+M ——国民收入(实物形态、价值形态) V+M (2)现代经济学和SNA核算体系的理解 ——广义的国民收入:总产出(GNP或GDP) ——狭义的国民收入:要素报酬总额(NI)
265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1、关于国民收入的两种定义 2、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 (1)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区别:A、国民原则与国土原则 B、收入概念与生产概念 ——联系: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2)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NNP (3)国民收入(NI): NNP-(间接税-政府补贴)=NI
266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1、关于国民收入的两种定义 2、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 (1)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2)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NNP (3)国民收入(NI): NNP-(间接税-政府补贴)=NI (4)个人收入(PI):NI-(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金)+转移支付=个人收入(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267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1、MPS体系与SNA体系的不同理解 2、SNA体系中的初次分配 3、再分配的理由 4、再分配的手段
268
三、收入差距的产生与度量 (一)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1、要素占有的差异 2、分配规则与机会不均等 (二)收入差距的度量 1、洛伦兹曲线 2、基尼系数
269
洛伦兹曲线:OE 基尼系数:扇形OE/三角形OEF 100% 80% 60% 40% 20% O A B C D E F A
270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按照国际公认的判断标准,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明收入分配高度均等;基尼系数在 之间,表明收入分配相对均等;基尼系数在 之间,表明收入差距相对合理;基尼系数在 之间,表明收入差距偏大,基尼系数在0.5以上,表明收入分配出现了两极分化
271
四、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 工业化的推进 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逐渐缩小”。 “先恶化,后改善” 收入差距 工业化的推进
272
围绕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争论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亚洲“四小龙”的反例 从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的经济迅速增长,人均GDP从1964年的500美元上升到1974年的1000多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6%,而收入不平等现象却在不断改善,基尼系数从1953年的0.57下降到1972年的0.29
273
第二节 中国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分配关系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分配关系的调整 一、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 (一)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含义 在全社会范围内,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惟一的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2、按劳分配的条件 3、按劳分配的意义
274
(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含义 所谓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按照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 2、基本要求 (1)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要素所有者,依据是要素所有权; (2)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财富; (3)分配的标准是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 3、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275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 、原因 (1)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说决定的。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3)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276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 、原因 2、意义 (1)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2)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全社会资 源配置效率。 (3)有利于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77
三、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 1、技术效率 生产者有效地利用了资源 2、资源配置效率 帕累托效率 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配置就是最有效率状态。 3、制度效率 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最低
278
(二)公平 1、 公平内涵的主观性与复杂性 2、公平的常见含义 (1)机会公平 程序、规则、制度公平 指人们在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有平等的机会选择和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活动中有平等的机会按其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有平等的机会消费社会产品、积累私人财富和取得经济成就等 (2)结果公平 指人们获得的实际收入和拥有的财富平等
279
3、复杂的公平观——一个分蛋糕的思想实验 ——平均分配 ——年长优先 ——年幼优先 ——按贡献分配 ——按购买力分配 ——抽签决定 ——按偏好分配 ——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分配 ——按工作年限 ——按权力和地位分配
280
(三)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1、分配制度影响效率与公平 2、效率与公平(平等)的交替性 (1)追求效率往往要付出公平(平等)的代价 (2)追求公平(平等)往往要带来效率损失 3、效率与公平的抉择 (1)效率优先 (2)公平(平等)优先 (3)效率与公平兼顾
281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 ——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 从传统计划化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演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转型期分配制度变革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1、显著地改进了经济效率 2、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分配结果不公平(平等)
282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 (一)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 在初次分配中,如果存在着一些体制和制度的缺陷,收入分配就容易出现规则不公平、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从而导致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损失。只有消除这些体制和制度的障碍,才能实现初次分配的程序公平和机会均等,增进效率与公平
283
(一)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
我国当前初次分配领域存在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 ——由城乡分割体制导致的城乡劳动力就业的规则不公平和机会不均等; ——由传统体制形成的行政性行业垄断而导致的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由“条块分割”体制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而导致的不公平竞争; ——由企业对公共资源(土地、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等)占有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不公平竞争;由贿赂和权钱交易而导致的不公平竞争等。
284
(一)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
(1)改革城乡分割体制,为城乡劳动力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游戏规则”; (2)通过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3)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企业创造平等获得生产要素的机会;
285
(4)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消除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对公共资源(土地、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等)占有的不公平状态;
(5)继续加大反腐败的工作力度,坚决打击腐败、贿赂和各种权钱交易,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和竞争机会。
286
(二)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按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遏制住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建立稳定的、有效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87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让全体国民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共同富裕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目标,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是我们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一个基本支点。 今天,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我们应当努力创造条件,让全体国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果实
288
第三节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1、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与内容 2、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3、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1、提供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维护社会稳定 2、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3、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4、有助于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289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 1、社会保险 (1)涵义 (2)基本特征:强制性、保障性、普遍性、 互济性、福利性 (3)主要内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290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 1、社会保险 2、社会救助 (1)涵义 (2)救助对象: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者、 受灾者、城乡贫困者 (3)主要内容:救济、救灾、扶贫
291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 1、社会保险 2、社会救助 3、社会福利 (1)涵义 (2)构成:社会补贴、职业福利、社会服务
292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 四、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运营 1、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 (1)现收现付制 (2)完全积累制 (3)部分积累制 ——中国:统账结合 2、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营
293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 四、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运营 1、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 2、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营 (1)保值增殖与投资 (2)投资原则: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 流动变现原则、多样组合原则 社会效益原则
294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 四、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运营 五、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2、合理确定支付水平 3、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 4、扩大筹资渠道
295
研讨题 1、如何解释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的变迁 2、收入差距扩大会产生什么影响 3、如何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转型期的中国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96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我国的对外贸易 1、对外贸易的作用 (1)弥补国内资源短缺,优化资源配置 (2)利用国际分工,节约劳动 (3)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 (4)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5)促进市场繁荣
297
一、我国的对外贸易 1、对外贸易的作用 2、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沿革 3、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二、我国的对外资本交流 1、资本的跨国流动 2、引进外资的意义 3、我国引进外资的状况 4、我国的对外投资
298
一、我国的对外贸易 二、我国的对外资本交流 三、我国的国际技术交流 四、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五、我国的 国际旅游业
299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政府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涵义 1、社会总供给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社会总供给=国内供给+国外供给 =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不可分配部分)+进口总值
300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涵义 1、社会总供给 2、社会总需求(三驾马车)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 (1)投资需求 (2)消费需求 (公共消费与个人消费) (3)国外消费(出口总值)
301
(二)影响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1、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 (1)总需求规模:需求约束与需求拉动 (2)物价总水平 (3)一定时期内资源可供量 (4)资源利用效率 (5)政府及其政策
302
(二)影响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1、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 2、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1)投资需求 ——企业投资倾向 ——政府税收与政府支出 ——货币供应量 ——市场投资环境 (2)消费需求 ——居民收入水平 ——利率及储蓄倾向 ——物价水平及其预期 ——政府转移支付
303
(三)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不平衡 1、总供求的平衡状态 在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国民经济一般会呈现出比较稳定而又具有活力的发展状况,在宏观经济面上,物价比较稳定,就业充分,经济增长可以保持一定速度。因此,各国政府都把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304
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即总供给过剩或总需求不足,生产总量大于有购买力的需求总量。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主要表现是: ①企业市场急剧缩小,产品卖不出去,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②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出现零增长、负增长或只有少量增长的停滞状态,导致国家税收大幅度减少,引起财政赤字的增加; ③企业生产投资和居民消费减少,货币需求量下降,从而形成通货紧缩。
305
3、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指总需求大大超过了总供给,总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又叫做需求膨胀。这种情况下经济的主要表现是: ①企业市场扩大,产品不愁销售 ②经济增长过快,超过资源可供能力和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程度,引起结构失调、效率下降,短线制约突出; ③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呈现投资、消费“双膨胀”,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06
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一)劳动力的供给 劳动力供给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向社会再生产过程提供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供给主要受到社会人口规模及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供给规模和供给结构。
307
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一)劳动力的供给 (二)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需求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再生产过程所能容纳和吸收的劳动力总量。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程度。 在经济学的分析中,通常把劳动力需求看作是市场对商品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
308
(三)就业与失业问题 1、就业或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2、失业 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这一社会现象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周期性失业 4、失业的影响
309
2009年我国的就业与失业数据 2009年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9万人,完成全年900万目标的6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1万人,完成全年500万目标的54%;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79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的7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一季度末持平。 截至7月1日,全国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就业签约率为68%,与2008年同期基本持平。 2009年全国有610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较上年增加52万人,再加上上年毕业未就业的毕业生100万人,总计710万人左右。据此计算,除去已落实去向的415万人,全国仍有近300万毕业生未实现就业。
310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及其影响 1、通货膨胀的涵义与通货膨胀率 指一国经济中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P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313
2、通货膨胀的类型与产生机制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指由过度需求的拉动而产生的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指由于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者因成本上升而提高价格推动了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3)结构型通货膨胀 指在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的情况下,由某一产业部门物价上涨所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314
思考与讨论: 通货膨胀将对经济与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315
3、通货膨胀的影响 (1)价格信号的扭曲与经济秩序混乱 (2)金融风险与经济社会危机 (3)改变收入分配格局 ——债权人与债务人 ——政府与居民 ——劳方与资方
316
(二)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1、通货紧缩的涵义 2、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对比 3、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1)总需求不足 (2)货币供应量不足 (3)技术进步的原因 4、世界通货紧缩的历史
317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政府介入市场和政府的经济职能 1、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永恒话题 2、政府介入市场的原因 由于市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会出现市场失灵 3、政府介入市场的两个领域 (1)宏观调控 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促进总供求的市场均衡 (2)微观管制 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有序运行,监督市场主体的市场 行为
318
4、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1)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行宏观调控 (2)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管理国有资产 (4)调节收入分配 (5)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319
二、市场经济中公共产品的供给 公共产品也称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出自于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的需求,提供给社会公众共同消费的物品。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通常,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来提供。
320
三、政府管制与市场经济运行 (一)政府管制的意义和内容 所谓政府管制,就是政府依据有关法律,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的行为。 (二)政府管制政策及工具 ——准入和禁止制度 ——价格、费率和数量控制 ——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制度 ——信息管制 ——界定产权和权利
321
(三)管制的两重性和政府行为 ——政府管制有助于提供市场效率 ——政府管制可能损害市场效率:政府失灵 如何避免或减少政府失灵
322
第三节 政府的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目标和宏观调控手段 1、基本目标——社会总供求平衡 (1)总量平衡 (2)结构平衡 总量调控的目标是避免总供求之间出现较大差距而导致需求不足或需求膨胀的失衡局面; 结构调控的目标是防止结构性的供需失衡,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323
2、具体目标 (1)充分就业 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拥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享有就业机会。 (2)物价稳定 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
324
(3)经济增长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通常用GDP增长率来衡量。 (4)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既不出现严重逆差,也不出现过度顺差。
325
3、宏观调控方式 (1)计划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方式——直接调控 (2)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方式——间接调控 4、宏观调控手段 (1)计划手段 (2)经济手段 (3)法律手段 (4)行政手段
326
二、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 三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与内容 (1)财政收入政策
一、宏观调控目标和宏观调控手段 二、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 三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与内容 (1)财政收入政策 (2)财政支出政策 (3)财政盈余、赤字与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 (1)扩张总需求:增加支出,减少收入 (2)紧缩总需求:减少支出,增加收入
327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与内容 2、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 3、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 (1)税收 (2)国家信用(国债) (3)财政补贴:生产性补贴与生活补贴 (4)财政投资 (5)政府采购
328
(一)财政政策 4、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社会总需求 (1)增加财政支出:增加政府采购、政府投资、补贴 (2)减少财政收入:减税 (3)关于国债政策 5、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社会总需求 (1)减少财政支出:减少政府采购、政府投资、补贴 (2)增加财政收入:增税
329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内涵 2、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 (1)利率: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反之,反是。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减少社会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 反之,反是。 (3)公开市场业务:卖出票据,收回货币,减少社会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 反之,反是。 (4)再贴现率 :提高…,减少社会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 反之,反是。
330
3、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社会总需求 (1)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总需求 (2)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扩张社会总需求; (3)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买入票据,放出货币,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扩张社会总需求。 (4)降低再贴现率 ,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扩张社会总需求。
331
4、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社会总需求 (1)提高利率,抑制社会总需求 (2)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社会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 (3)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票据,收回货币,减少社会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 (4)提高再贴现率 ,减少社会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
332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1)双扩张政策 (2)双紧缩政策 (3)松货币,紧财政 (4)紧货币,松财政
333
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上半年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007——2008年的紧缩政策 ——2007年六次加息 ——2006年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007年10次提高 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上半年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从2006年初的7.5%急升至2008年最高时的17.5%。
336
2008年末以来的紧急扩张政策 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急剧调整: ——2008年年初:“两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2008年年中:“一保一控”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2008年末: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为双扩张政策)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宏观调控的取向迅速调整,保增长成为当务之急。
337
——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
——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从9月25日起,下调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04年10月29日以来首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也是央行9年以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 ——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
338
——2008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三个月内4次降息,3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339
2008年11月国务院推出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 由于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
的不利影响,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务院推出扩大内需的十大措 施,主要包括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 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340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341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342
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2009年GDP分季度增长率:6.1%、7.9%、8.9%、。 10.7%。 2010年一季度增长11.9%。
344
(三)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的总称 1、产业组织政策 调节产业组织形式,比如扶持大企业集团政策。 2、产业结构政策 调节产业结构,如一、二、三产业结构等。
345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内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长期持续增加,即用货币形式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不断增加。经济增长的快慢,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增长速度来衡量
346
中国的经济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3位。 折合成美元,我国2008年GDP为3.8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7.2%、日本的78.6%。当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达2770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347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内涵 (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1)劳动力投入量 (2)资本投入量 (3)自然资源投入量 (二)要素生产率 (三)制度
348
二、经济增长方式 1、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是指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不同方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及其效果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要素资源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上以数量扩张为主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要素资源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上以质量提高为本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
349
第二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与区别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50
以人为本是关于发展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关于发展目的、发展主体和发展成果分配的高度概括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目的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主体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分配 发展由人民作主?
351
全面发展是关于发展内容的思想,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发展的内容,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发展,不仅包括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也包括提供生态产品
352
协调发展是关于发展内容之间策略的思想 第一个层面是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发展,包括“五个统筹”中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个层面是协调城乡、区域、不同群体或阶层、国内国外等,实质是共建共享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353
持续发展是关于发展中当代人与后代人关系的思想,实质是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概括,就是在当代的发展中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54
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55
根据科学发展观,以及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的要求,必须坚持“六个立足”的方针:
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 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 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 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 立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
356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新模式: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1969年至1973年,美国人率先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 ——1972年,“罗马俱乐部”成员,美国未来学家丹尼斯•麦多斯为首的17位学者写成的《增长的极限》一书出版
357
——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起草了的《世界自然保护战略》,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联合国通过了由当时的挪威首相布伦待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指导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58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其追求的目标是,既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359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性 指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种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与以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现相区别的关键所在。 可持续性具有三层含义: 一是生态可持续性 二是经济可持续性 三是社会可持续性
360
(2)公平性 指人类分配资源和占有财富上的“时空公平”,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国家范围内的同代人的公平 二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三是代际间的公平
361
(3)系统性 指把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看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系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口的控制能力、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经济的增长能力、社会的需求能力、管理的调控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建设的相互协调。 (4)共同性 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行动。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整体性、资源有限件和相互依存性,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共同的联合的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总目标。
362
第三节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新模式: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0年,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63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364
——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65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66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67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68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资源环境约束:资源短缺 我国部分重要资源人均水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 世界平均水平=100%
369
经济增长的代价
370
2005(2006)年我国生产或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重(%)
我国GDP和主要资源消耗及占世界比重 2005年我国生产或消费量 2006 我国生产或消费量 2005(2006)年我国生产或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重(%) GDP(亿美元) 2.26万 2.68万 5(5.5) 石油(亿吨) 3 亿 3.2 7.8 原煤(亿吨) 21.4 23.7 39.6 粗钢(亿吨) 3.5 4.2 31.8 水泥(亿吨) 10.5 12.4 47.7(54) 氧化铝(万吨) 1561 2070 24.4
371
2003年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 国 家 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 主要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美 国 23 19.8
国 家 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 主要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美 国 23 19.8 中 国 16.5 澳大利亚 18 俄罗斯 5.9 法意英德日 6.2~9.8 印 度 5.1 3.2 其他国家 49.5 1.2 资料来源: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372
据我国专家估计,2006年我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为57亿吨,美国2004年为58亿吨
年,我国和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量分别占全球同期的59%和3.2% 2006年我国人均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为4.32吨,2004年世界平均为4.18吨 据荷兰环境评估局报告,2006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62亿吨,美国2006年为58亿吨;2006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9%,美国增长1.4%
37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2月1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