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人體的防禦 第三節 免疫作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人體的防禦 第三節 免疫作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人體的防禦 第三節 免疫作用

2 免疫系統的三道防線 ●非專一性防禦 (先天免疫力) 第一道防線- 皮膜屏障 第二道防線- 發炎反應 吞噬作用(巨噬細胞、樹突細胞)
自然殺手細胞 保護性蛋白質(補體、干擾素) ●專一性防禦 (後天獲得免疫力) 第三道防線- T細胞 (細胞免疫) B細胞 (體液免疫)

3 皮膜防禦作用 1.皮膚:多層扁平皮膜細胞,阻擋病原體。 2.黏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 3.皮膜屏障的防禦方式
(1)物理性- 表皮細胞排列緊密 (阻隔外物) 氣管上皮細胞有纖毛 (排出異物) 蠕動以及排尿(沖刷防禦)等 (2)化學性- 皮脂腺、汗腺、胃腺的酸性分泌物, 淚液、乳汁的溶菌酶可防止細菌滋生 (3)生物性- 陰道共生細菌產生乳酸(pH4~5)、 皮膚上的共生菌可抑制微生物生長

4 小知識:溶菌酶 1.溶菌酶是一種能破壞細菌細胞壁的酵素, 根據作用的對象又可分為「細菌細胞壁溶 菌酶」和「真菌細胞壁溶菌酶」。
2.植物(如大麥等)亦會分泌溶菌酶 ,雞蛋的 蛋白中的含有大量的溶菌酶。 3.溶菌酶性質無毒,又不易引起副作用,且 具有一定的溶菌作用,因此可作為食品的 防腐劑。

5 吞噬作用 ◎白血球吞噬入侵的病原體: 吞噬細胞自微血管穿出,伸出偽足 → 捕捉病原體,形成吞噬小體,與溶體結合
→ 溶體中的水解酶將微生物分解

6 吞噬細胞 1.吞噬細胞的種類: (1)定義:將抗原的一部分附著在細胞表面,供 2.抗原呈現細胞:
(1)嗜中性球- 數量最多,最先到達受傷部位。 (2)嗜酸性球- 數量少,能對抗大型病原體(寄生蟲) (3)巨噬細胞- 由單核球衍生而來,在肝、肺、 脾臟、淋巴結等組織間進行吞噬作用。 (4)樹突細胞- 存在各組織間吞噬病原體及異物。 2.抗原呈現細胞: (1)定義:將抗原的一部分附著在細胞表面,供 T細胞辨識抗原,進行專一性防禦。 (2)類型:巨噬細胞、樹突細胞。

7 血球的分化-樹突細胞、自然殺手細胞

8 自然殺手細胞 (natural killer, NK)
1.屬於淋巴球的一員,但與T/B細胞不同, 在哺乳動物體內進行非專一性防禦。 2.在骨髓生成,成熟過程不需通過胸腺即可 具有防禦功能。 3.對細胞膜表面的異常分子很敏感,異常分 子會活化自然殺手細胞。 4.作用方式:胞殺作用。不直接攻擊病原體 ,而是攻擊癌細胞或被病毒感 染的細胞,使細胞破裂。 (作用方式類似T細胞)

9 保護性蛋白質- 補體 1.來源:由肝臟製造的一群血漿蛋白 (約20種, 平常以非活性狀態存於血漿中)。
2.活化:補體遇到病原體或「抗原-抗體複合體」 可被活化,故補體亦參與專一性防禦。 3.功能:(1)溶解作用- 使細胞膜溶解、破裂。 (2)趨化作用- 吸引吞噬細胞到達。 (3)調理作用- 覆在細菌表面,具有補體 受體的吞噬細胞容易辨識,將其吞食

10 保護性蛋白質- 干擾素 1.來源:受病毒感染的細胞所分泌。 2.功能:干擾素結合在未受病毒破壞的細胞表面,誘發
其合成抗病毒蛋白以抑制病毒的複製與增殖。 (1)協助鄰近細胞對抗病毒 (防止被感染)。 (2)干擾病毒的複製。 3.對病毒無專一性:因A流感病毒產生的干擾素, 也可以防止B流感病毒的感染。 4.具物種專一性:人體產生的干擾素才能用於人體

11 發炎反應 1.細胞被感染、燒傷、凍傷或外力撞擊後, 受傷的組織分泌組織胺等引起發炎的物質 →小動脈舒張、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更多的吞噬細胞、補體、抗體、血小板) →吞噬細胞- 吞噬病原體、傷亡細胞及白血球 補體- 摧毀病原體,吸引更多吞噬細胞 血纖維蛋白與血小板- 凝血、阻擋病原體蔓延 2.症狀:局部血流增加 → 紅、熱 血漿滲出較多、壓迫神經 → 腫、痛 3.巨噬細胞不但能吞食病原體,也負責移除被 破壞的組織細胞及死亡的嗜中性白血球等。

12 想一想 ◎一旦身體出現發炎症狀,是否需要馬上「消炎」呢? 1.發炎是身體受到病原體感染的重要警訊,應 先了解原因,任何發炎症狀即予「消炎」並
不是最佳的處置方式。 2.有許多號稱「消炎藥」的藥品,其實成分就 是抗生素,濫用結果恐將造成病原體的抗藥 性。

13 專一性防禦的特性 1.專一性:一種T / B淋巴球只能對抗一種抗原 2.記憶性:記憶細胞能在相同抗原第二次入侵
時引發快而強免的疫反應。 3.多變性:T / B淋巴球的表面受體/抗體很多樣 ,可對抗各種病原體的表面抗原。

14 T淋巴球 與細胞媒介型免疫 (細胞免疫) ◎T淋巴球表面有受體,能與特定抗原結合 1.輔助T細胞:受抗原呈現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細胞)
(TH) 上的特定抗原刺激而活化,分泌 細胞介素,活化胞殺性T細胞(TC) 與B細胞。 2.胞毒T細胞(TC):執行細胞免疫,破壞癌細胞及 受相同病毒感染的細胞。 3.記憶T細胞:持續維持免疫力,對相同抗原迅速 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 區分:(1)記憶輔助T細胞 (2)記憶胞殺性T細胞

15 抗原呈現細胞伸出偽足捕捉細菌,利用溶體 內的酵素將細菌分解成碎片,並將少部分碎 片呈現在細胞表面。

16 胞毒T細胞(TC)的作用過程 ◎破壞癌細胞及受感染的細胞(細胞免疫) 1.胞毒T細胞的受體和目摽細胞上的抗原結合。
的細胞膜上形成小孔。 3.顆粒酶進入被感染的細胞,誘發細胞凋亡。

17 專一性防禦的活化與反應

18 B淋巴球 與 體液免疫 ◎抗原呈現活化了特定的TH細胞,此TH細胞會 分泌細胞介素使特定的B細胞活化、分化。
1.漿細胞:含許多粗糙型內質網,能分泌大量 抗體到體液中,執行體液免疫。 2.記憶B細胞:持續維持免疫力,當相同抗原再次 入侵時,能迅速引發免疫反應。 ◎抗體(免疫球蛋白): (1) Y字形,由四條多肽組成 (2)多肽鏈間以雙硫鍵連接。 (3)變異區可辨識特定抗原。

19 B細胞的活化 大多數的B細胞需要TH分泌細胞介素的活化,才能在接觸抗原後形成記憶B細胞,並由漿細胞分泌抗體。

20 抗體的功能-1.中和作用 抗體可以阻斷病原體感染寄主或 侵入細胞結合位置,因此中和了 病原體的毒性。 (避免細胞受感染)

21 抗體的功能-2.調理作用 調理作用- (1)凝集反應- 與抗原結合形成複合體 (2)沈澱反應- 與可溶性抗原形成沉澱物
增強吞噬細胞進行吞噬作用

22 抗體的功能-3.溶菌作用 抗體與病原體細胞表面的抗原結合後,啟動補體系統的連鎖反應,最後在細胞膜上形成一個貫穿細胞膜的複合體,使病原體溶解、破裂。

23 主動免疫與被動免疫 1.主動免疫:因病原體入侵,或接種疫苗 (抗原) 使個體自己產生抗體。 具有專一性及記憶性,持續
時效長,能達到預防的目的。 2.被動免疫:個體獲得抗體。抗體分解後 便失去防禦能力,故時效短。 ◎被毒蛇咬傷所施打的血清屬於被動免疫 ,血清中的抗體由實驗動物產生經純化 後製成。只能用於”治療”,而無法預防。

24 排斥作用 1.原因:輔助T細胞將移植器官視為外來異物, 活化胞毒T細胞與巨噬細胞將其摧毀, 導致器官壞死、移植失敗。
2.主要組織相容性複體(MHC),是細胞膜上的 醣蛋白,是辨識「自我」或「非我」的依據。 3.人類白血球上的MHC又稱為人類白血球抗原 (HLA)。除了同卵雙生的HLA相同外,很難找 到具有HLA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4.器官移植時選擇HLA越相近的個體,引起的排 斥反應越小。移植手術中可用抗排斥藥物以提 高移植的成功率。

25 想一想 1.自體移植不容易發生排斥作用。 2.眼角膜無血管通過,白血球不易到達, 故不容易發生排斥作用。
1.在鼻子整形的方法中,有一種是採用自體的軟骨 進行鼻形重建,採用的軟骨部位有鼻中膈軟骨、 耳軟骨等,這樣的移植是否容易發生排斥現象? 2.眼角膜位於眼球前部,為透明無血管的構造。 角膜移植是目前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手術 ,想一想,為何角膜移植的成功率高? 1.自體移植不容易發生排斥作用。 2.眼角膜無血管通過,白血球不易到達, 故不容易發生排斥作用。

26 免疫失調-過敏 3.引發過程: (1)初次接觸過敏原後,B細胞產生抗體。 (2)抗體附著在肥大細胞上,存在黏膜層內。
1.定義:個體對環境中的抗原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 2.過敏原:花粉、塵蟎、海鮮、牛奶、黴菌、羽毛 、寵物的皮屑、棉絮、藥物…等。 3.引發過程: (1)初次接觸過敏原後,B細胞產生抗體。 (2)抗體附著在肥大細胞上,存在黏膜層內。 (3)相同過敏原與肥大細胞上的抗體結合。 (4)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物質,引起黏液分泌 、發炎症狀(紅、腫、痛、熱)。 (5)常見的過敏症狀除了皮膚過敏(紅疹、發癢) 外,尚有鼻子過敏的打噴嚏和流鼻水,以及 呼吸道的氣喘(呼吸困難)等。

27 免疫失調-自體免疫 1.免疫系統無法正確辨識「自我」與「非我」,於是產生抗體及免疫細胞對抗自身細胞、組織或器官,因而導致各種自體免疫性疾病。
2.某些自體免疫性疾病同時攻擊多種組織或器官 ,如:類風濕性關節炎。 3.某些自體免疫性疾病只影響一種器官,如: 重症肌無力、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28 類風濕性關節炎-影響多種器官 1.抗體作用在病人的關節部位,導致關節 發炎、僵硬、腫大以及疼痛。 2.特徵:手和腳的小關節最先受到影響,
因此手指會產生變形的現象。

29 影響單一器官或組織的自體免疫疾病 ◎重症肌無力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第Ι型) 1.患者的抗體作用於骨骼肌中,與運動終板的
乙醯膽鹼受體結合,使骨骼肌無法正常收縮 2.症狀:眼瞼下垂,咀嚼、吞嚥困難 ,甚至呼吸困而致命。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第Ι型) 1.抗體攻擊胰島內產生胰島素的細胞。 2.患者無法合成胰島素,需長期注射胰島素。

30 重症肌無力 抗體作用在運動終板的乙醯膽鹼受體上

31 免疫失調-免疫缺失 ◎先天性 1.大多因遺傳造成抗體免疫或細胞免疫喪失 2.嚴重合併性免疫缺失病 (SCID)- 抗體免疫與細胞免疫皆喪失。
◎後天性 1.可能由藥物、放射線、營養不良、癌症 或感染所造成。 2.愛滋病 (AIDS)- HIV病毒感染輔助T細胞及 巨噬細胞,導致免疫系統逐漸瓦解,易因感染 而產生併發症,導致喪命。

32 嚴重合併性免疫缺失病 (SCID) 大衛(1971-1984),不能跟外界環境接觸, 需接受骨髓移植,或用基因療法治療。
穿著類似太空人服,又稱:泡泡兒

33 ABO血型特徵模式圖 A型紅血球與A抗體 作用,產生紅血球凝集


Download ppt "第十章:人體的防禦 第三節 免疫作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