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猪口蹄疫的控制与预防 2 猪病的腹腔注射和直肠脱脐疝治疗 王京仁 2017年2月25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 猪口蹄疫的控制与预防 2 猪病的腹腔注射和直肠脱脐疝治疗 王京仁 2017年2月25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 猪口蹄疫的控制与预防 2 猪病的腹腔注射和直肠脱脐疝治疗 王京仁 2017年2月25日

2 1 猪口蹄疫的控制与预防 1、病原特点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理 4、临床症状 5、病例变化 6、疾病控制 7、疾病预防

3 现阶段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但又不敢说的疾病-它就是--口蹄疫!肆虐着我们整个养猪业,给我们的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口蹄疫: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是以患病动物的口、蹄、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因而出名。

4 口蹄疫的特点: 起病急、传播速度迅速; 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 发病率可达100%;
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高达100%;

5 FMD目前在世界分布很广,除大洋洲、北美洲消灭本病后再未发生外,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都有发生或流行。预防和扑灭口蹄疫的难度很大,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早已把该病列为15个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其排在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

6 一 、病毒特点 口蹄疫病毒: 小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
有O、A、C、亚洲1型,南非1、2、3等7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保护,每个血清型内有许多抗原性有差别的病毒株,相互交叉免疫反应程度不等。

7 病毒的形态结构: 呈球形,无囊膜,粒子直径28—30nm,放大150万倍像小米粒大小。
完整的病毒由衣壳包裹一个分子的RNA组成,衣壳呈二十面体结构。

8 病毒具有坚强的存活力: 1、4℃可以存活1年 2、22℃可以存活8—10周 3、37℃可以存活10天 4、56℃可以存活30分钟
在pH值7.2—7.6的条件下: 1、4℃可以存活1年 2、22℃可以存活8—10周 3、37℃可以存活10天 4、56℃可以存活30分钟 但ph值低于6或者高于9时,病毒很快失活!

9 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 1、在干粪中存活14天 2、在粪浆中可存活6个月 3、在尿水中存活39天 4、在地面夏天存活3天,冬天存活28天,
在结冻的粪便中可以越冬。 5、猪舍墙壁、地板上的干燥分泌中,可 存活1—2个月。 6、污染的饲料、饲草、土壤中可存活数 周至数月之久。

10 二、流行病学 少量的口蹄疫病毒就可以引起猪发病。 猪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同样离不开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猪三者构成的链条, 流行强度、波及的范围与毒株(毒力)、猪群抵抗力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11 1、传染源: 处于口蹄疫潜伏期和发病期的猪,几乎所有组织、器官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含有FMD病毒。
病毒随同乳汁、唾液、尿液、粪便、精液和呼出的空气等一起排放于外部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形成该病的传染源。

12 猪发病后排毒期一般为4—5天。 在发病开始的急性期,即水疱刚开始形成时,达到排毒的高峰期。 病猪一昼夜从呼出的气体排出10的8次方ID50病毒,粪便排出10(5.5—6.5次方) ID50病毒。 猪是发病动物中产生气源性病毒滴度的最高者。

13 2、传播方式: FMD病毒传播方式分为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又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14 (1)接触传播: 主要发生在同群猪之间,包括猪场、屠宰场以及和运输车辆中动物的直接接触,通过发病猪和易感猪的直接接触而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主要指媒介物机械性带毒所造成的传播,包括无生命的媒介物和有生命的媒介物。野生动物、鸟、老鼠、猫、狗、昆虫等均可传播此病。通过与病猪接触或者与病猪排泄物接触,携带病毒机械地将病毒带入易感猪场,导致发病。

15 FMD病毒的气源传播方式,特别是对远距离传播更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2)空气传播: FMD病毒的气源传播方式,特别是对远距离传播更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感染猪呼出的病毒形成很小的气溶胶颗粒后,可由风传播数十到数百公里,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能引起下风处易感猪直接发病 。 影响空气传播的最大因素是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湿度高于55%以上,病毒存活时间较长,低于55%很快失去活性。 有研究报道,在70%的相对湿度和较低气温的情况下,病毒可以到达100公里以外还具有高感染性。

16 3、易感猪感染途径: FMD病毒可经吸入、摄入、外伤和人工 受精等多种途径浸染易感猪。 吸入和摄入是主要的感染途径。 近距离非接触时,气源性传染(吸入途径)最易发生。

17 三、发病机理(分为4个阶段) 1、浆液性渗出(原发性水疱)阶段
FMD病毒由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或损伤的皮肤侵入机体后,首先在侵入部位的上皮细胞内迅速繁殖,引起浆液性渗出形成原发性水疱,称为第一期水疱。 此时,感染动物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只表现轻度发热,因此往往不容易发现。

18 2、病毒血症阶段 通常在原发性水疱发生数小时,大量的病毒进入淋巴和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病毒血症。
此时,机体产生全身性反应,一般体温升高,出现全身症状。

19 3、继发性水疱阶段 FMD病毒对口、鼻、舌及乳房等处的上皮细胞有极强的亲和力。继病毒血症之后1—3天,病毒随血液循环,抵达嗜好部位如口腔黏膜、舌头、鼻子、蹄冠、脚趾间、蹄底等部位的皮肤表层组织内,继续繁殖,形成继发性水疱,称作第二期水疱。 病毒还会在其他组织如胰腺、唾液腺、乳房腺泡与腺管上皮细胞、胃、直肠及肾脏的上皮细胞以及肌细胞内繁殖。 病毒在心肌组织内繁殖,致使心肌变性或者坏死而出现白色或淡灰色的斑点条纹,大家习惯称之为“虎斑心”,多见于哺乳期的仔猪。 猪场动力网

20

21

22 4、转归阶段 随着第二期水疱的发展、融合、破裂,体温一般随着下降,逐渐恢复到正常,病毒从血液中逐渐减少至消失,病猪即进入恢复期。

23 病猪初期出现精神抑郁、发热、流涎、跛行,但特征症状是口、鼻、蹄及乳房等无毛部位出现水疱,继而水疱破裂,形成溃疡、结痂,痂块脱落后形成斑痕。
四、临床症状 病猪初期出现精神抑郁、发热、流涎、跛行,但特征症状是口、鼻、蹄及乳房等无毛部位出现水疱,继而水疱破裂,形成溃疡、结痂,痂块脱落后形成斑痕。 病猪潜伏期为2—3天,个别情况下1天发病,慢者14天表现症状。首先发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爬卧,不愿走动,跛行。

24

25

26 检查时发现蹄部有水疱性病损,最初蹄冠皮肤发白,出现水疱,然后迅速扩展到蹄后部的球节处,继而延伸到蹄叉,发生水疱之处表现为深红色斑块和破溃。
由于炎症在蹄的皮基部蔓延、扩展,常使角质和基部分离、脱壳,此时病猪经常躺卧或跪行,膝盖、关节等处会有明显的外伤。 口腔、舌头和上颚常出现豌豆大的水疱,有时数目很多,破裂后上皮层变成微白色碎片而脱落;鼻镜也经常出现大的水疱、破溃、糜烂。

27

28

29 五、病理变化 1、口腔黏膜表现为弥漫性口炎,乳头呈出血性浸润 和肿胀。 2、咽喉、鼻腔、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有溃疡。
1、口腔黏膜表现为弥漫性口炎,乳头呈出血性浸润 和肿胀。 2、咽喉、鼻腔、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有溃疡。 3、蹄间水疱破裂后,通常出现继发感染,表现深部 组织坏死及化脓。 4、小猪心肌有灰黄白色条纹和斑点,称“虎斑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30 六、疾病控制 按疾病的发生、发展分为3个阶段控制 1、发病前期 2、发病中期 3、发病后期
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每个阶段控制疾病的方法、措施也需要不同。

31 (一)、疾病前期 遵照“早、快、严、小”的原则 疾病刚零星发现或者管理者已经感觉到苗头, 1、要求每位员工积极配合
2、立即封场,员工各就各位,自己做自己的事,尽可能杜绝人员流通、工具串通。 3、保护好自己,手上有伤口的一定要注意。

32 4、全场区内(包括猪舍过道)立即铺上新鲜的生石灰。
5、坚持每天扫栏,猪粪是病毒繁殖、传播、扩散的最好温床。 6、 坚持每天消毒,减少猪舍内单位面积的病原数量,降低病原繁殖、扩散的速度,给其他健康猪群尽可能争取逐步接触病原、提高提抗力的时间。 7、将45日龄以上的所有猪群紧急接种进口佐剂浓缩苗1毫升(或国产苗2毫升)。

33

34

35 8、全群添加药物进行提前预防继发感染 (1) 支原净125克+强力霉素300克+头孢拉定300克+鱼腥草4公斤/吨 (2)额外添加: 维生素C600—800克/吨 9、对刚发病的猪舍进行隔离(关门、窗),早 期病猪不要随意挪动,而是将其周边未感染健康猪群及时销售、赶走、隔离,对空栏立即消毒,及时切断病原传播载体。 10、死猪的密封处理

36 11、刚发病病猪安排专人护理,个别发热严重病例肌肉注射解热镇痛药+青霉素、维生素C
12、后备母猪停止配种 13、重胎母猪注意观测,防止个别发高热流产。 14、所有产房仔猪提前补奶、补料,做好 母猪表现症状前的一切准备 15、立即销售能销售的所有猪群, (1)减少全场猪群密度 (2)替出空栏,计划45天内不能销售猪只的栏舍使用空间。

37 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疾病在7—14天后逐步进入一个高发期,许多猪舍内猪群都会开始表现疾病状态,这个时候采取的措施:
(二)、发病中期: 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疾病在7—14天后逐步进入一个高发期,许多猪舍内猪群都会开始表现疾病状态,这个时候采取的措施: (1)加强护理,将损失降到最小 (2)加强消毒,减少病毒攻击力 重点注意损失最大的产房和保育,增加人力,重点护理!

38 护理工作是多么重要! 产猪粪(打扫卫生) 喂水 喂料 涂紫药水(碘酒、高锰酸钾) 消毒

39

40 育成、育肥: (1)病猪隔离 (2)地板上垫稻草或草木灰 (3)注意开窗、挂起挡风布,加强通风,这 与发病早期不同 (4)死猪及时清理出栏舍 (5)发热重病例治疗,尽量减少人为应激,减 少心肌炎急性死亡。

41 (三)、发病后期 经过高峰期的发病率以后,水疱破裂,结痂、愈合,猪群随着逐步康复,开始逐步正常采食,疾病进入后期。 (1)对个别脱壳重症病例继续加强护理 (2)卫生、消毒不能放松,防止反弹 (3)继续使用3—5天添加药物饲料,帮助猪群破溃伤口快速愈合。 (4)前期45日龄接种疫苗的小猪在75日龄加强1次 2ml/头

42 七、疾病预防 1、疫苗接种: 进口佐剂O型浓缩灭活苗 后备母猪配种前接种2次,中间间隔21 天,每次3ML/头

43 2、猪场选址: (1)远离其他猪场、集贸市场、屠宰场等易 发、易感场所。 (2)远离主干道3公里以上,周边无人居住、 养猪、牛、羊等
(3)尽量选址山头的上风头 (“风水”—有风有水)

44 3、加强猪群营养、保健 (1)保持猪群良好的营养水平 (2)坚持常规保健 (3)严格执行必免疫苗
增强猪群自身疾病提抗力,防止所有疾病发生的最有效办法,猪群提抗力下降,易感猪群增加,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增加。

45 4、加强猪场环境卫生:养猪头等大事! (1)加强猪舍及周边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杂 草、垃圾等 (2)及时灭鼠
(3)鼓励、奖励员工消灭猪场内的狗、猫、鸟 等外来动物 (4)及时灭蚊、灭苍蝇

46 5、落实严格的消毒制度 (1)猪场门口消毒 (2)生活区环境 (3)人员进出道路、猪群通道 (4)生产区道路、猪舍
常选用酸性(过氧乙酸、复合酚)、强碱性、碘制剂等消毒药,但要注意分开使用。

47 6、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出 (1)猪场自身员工的控制 (2)外来人员的控制 (3)外来车辆特别是购买商品猪、淘汰猪的车
辆,严格要求在外面冲洗干净方可进入猪 场门口。

48 7、必要时封场 (1)停止所有猪群销售,尽量杜绝与外界接触。 (2)所有人员不得进出 (3)所有送进入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49 2 猪病的腹腔注射和直肠脱脐疝治疗 掌握腹腔注射法 了解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提高治疗效果 掌握直肠脱、脐疝病治疗

50 腹腔注射法 仔猪腹腔注射

51 母猪腹腔注射

52 药物配伍技术 药 物 禁忌配合的药物 变 化 配伍药物 青霉素类
变 化 配伍药物 青霉素类 (青霉素G钾、羟氨苄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苯唑西林纳等) 酸性药液(盐酸氯丙嗪、四环素类的注射液、维生素C)、 碱性药液(磺胺药、碳酸氢钠的注射液、高浓度酒精)、重金属盐(硫酸亚铁)、 氧化剂(高锰酸钾)、快效抑菌剂(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罗红霉素)、葡萄糖、氨茶碱、阿米卡星、万古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氢化可的松、去甲肾上腺素等同时静脉应用、黄岑注射液、黄连注射液 沉淀、分解失效 链霉素、新霉素、喹诺酮类、多黏菌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类药物;金银花、鱼腥草、板兰根、蒲公英、青蒿、芦根、银花藤、松萝、天葵、五苓散、麻杏石甘汤

53 药 物 禁忌配合的药物 变 化 配伍药物 大环内酯类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竹桃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霉素、螺旋霉素等) 碱性溶液如磺胺类、氯化钠、氯化钙、碳酸氢钠注射液、林可霉素;青霉素类、头孢类、盐酸林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氨茶碱、万古霉素、双黄连 沉淀、拮抗 新霉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阿米卡星、安普霉素等) 较强的酸、碱性药;氧化剂、还原剂(硫代硫酸钠);维生素C;利尿酸、速尿、多黏菌素、头孢类、氟苯尼考、林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两性霉素B、双黄连粉针 破坏、失效、毒性增大、配维生素C抗菌降低、 头孢拉啶、头孢氨苄、盐酸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钠、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TMP等

54 药 物 禁忌配合的药物 变 化 配伍药物 四环素类 (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中性及碱性溶液(碳酸氢钠注射液);氨茶碱、安钠钾、维生素C;红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多粘菌素B、磺胺类药物;大黄、犀角、羚羊角、白矾、赤石脂、牡蛎、珍珠母、滑石、硼砂 分解失效、沉淀 同类药物、泰乐菌素、TMP;氟苯尼考、庆大霉素、泰妙菌素、新霉素、人参、柴胡、甘草、清肺汤、竹叶石膏汤、六味地黄汤、白芍、赤芍、黄连、黄柏、葛根 头孢菌素类 (头孢拉啶、头孢氨苄、先峰、头孢噻呋、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吩钠等) 强效利尿药(速尿); 磺胺类药物、氟苯尼考、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卡那霉素、氨茶碱、维生素C、四环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 增加毒性、分解失效、沉淀 新霉素、庆大霉素、硫酸黏杆菌素、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双黄连、TMP抗菌增效剂等联合使用

55 药 物 禁忌配合的药物 变 化 配伍药物 洁霉素类 (盐酸林可霉素(盐酸洁霉素)、克林霉素(盐酸氯洁霉素)等) 罗红霉素、替米考星、氨茶碱、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多肽类 沉淀、分解失效 喹诺酮类、TMP、双黄连 酰胺醇类 (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 青霉素、头孢类药、红霉素、林可胺类、蜂胶、大黄、卡那霉素、链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 新霉素、四环素类、粘杆菌素

56 饲料与饮水添加药物剂量的确定 猪内服土霉素的剂量为10-25 mg/kg.b.w,一日2-3次,连用3-5天,试确定本品在肥育猪饲料中的治疗添加量。 已知:d=10~25mg t=2 w=50g=50000mg 则D=(10~25)×2/50000= g/t( ppm) ·混饲剂量:指单位重量饲料(日粮)中,均匀添加药物的克数或毫克数。通常用克/吨(g/t)表示。[g/t=ppm(百万分之一)] ·确定混饲剂量的两个基本指标 动物内服给剂量(mg/kg.b.w)设为d(见说明书) 动物每日(24h)摄食量 设为W(见下页) 一日(24h)内服药物的次数 设为t ·混饲剂量的确定与计算 D为混饲剂量 D=d×t/W

57 猪内服土霉素的剂量为10-25 mg/kg.b.w,一日2-3次,连用3-5天,试确定本品在肥育猪饲料中的治疗添加量。
已知:d=10-25mg t=2 w=50g=50000mg 则D=D=d×t/W=(10-25)×2/50000= g/t ( ppm) 再例:猪内服磺胺对氧嘧啶的剂量为25-50 mg/kg.b.w. ,一日1-2次,连用3-5天,试确定本品在母猪饲料中的治疗添加量。 已知:d=25-50mg t=2 w=30g=30000mg 则 D=(25-50)×2/30000= g/t(ppm)

58 生长期不同猪摄食量的确定: 肥育猪每日(24h)的摄食量占其体重5%,即50g/1000g体重;

59 饲料,饮水给药法 (一)饲料给药 注意事项: 1.准确掌握拌料浓度 2.确保用药混合均匀 3.密切注意不良作用 (二)饮水给药 注意事项: 1.药前停饮,保证药效 2.准确认真,按量给水 3.合理施用,加强效果

60 生理磺胺嘧啶(SD)在肥育猪饲料中的治疗添加量为2800-4000 g/t(ppm)。
猪饮水中添加药物(混饮)剂量的确定: 生理条件下,温度为25℃-28℃时。牲猪的饮水量为摄食量的两倍。因此,混饮剂量应为混饲剂量的1/2。 例:痢菌净在仔猪饲料中的治疗剂量为 g/t,则在饮水中的剂量应为70-90g/1000L。 量的两倍。因此,混饮剂量应为混饲剂量的1/2。

61 脐疝病治疗 可采取保守疗法(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
对于疝轮较小的仔猪,可用压迫绷带或在疝轮四周分点注射95%酒精或10%~15%氯化钠,每点l~5mL,以促进局部无菌发炎增生而闭合疝孔。 最好的疗法是手术根治。术前停食1天,局部剪毛消毒,仰卧保定,局部麻醉;无菌操作,纵向把皮肤提起切开,公猪避开阴茎,不要切开腹膜,把疝内脱出物还纳入腹腔,用纽扣状缝合疝轮,结节缝合皮肤,撒布消炎药,加强护理1周,7~10天拆线。在手术中,若发现肠管、腹膜、脐轮、皮肤等发生粘连,要仔细剥离。若肠管已坏死,可切除坏死部分肠管,进行肠管吻合术;若疝脐孔过大,必要时可进行修补手术。术后应加强护理,不宜喂得过饱,应限制剧烈活动,防止腹压过高,术后可用绷带包扎,防止伤口感染。

62 直肠脱治疗 荷包缝合

63 祝公司和各加盟场羊年大发! 喜羊羊!


Download ppt "1 猪口蹄疫的控制与预防 2 猪病的腹腔注射和直肠脱脐疝治疗 王京仁 2017年2月25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