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教师职业发展机制简介 厦门市教育局人事处 许志坚
2
提纲: 一、教师职称 二、教师培训 三、给新教师几点建议
3
(一)基本概况 1、职称的含义 一、职称改革工作
职称代表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水平,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等级称号。
4
2、职称发展历程 1986年底,厦门市首次实施职称改革 年,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正常化(评聘结合) 年,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 年,我市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主要内容:健全职务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实行评聘结合。)
5
1、职称制度体系 (二)职称基本制度 三级教师:中学三级教师、小学二、三级教师 二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
2013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职称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三级教师:中学三级教师、小学二、三级教师 二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 一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 高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小中高 正高级教师
6
2、取得职称的途径 (1)考核确认: (2)评审确认: (3)考试确认:
7
3、职称标准条件 2014年度出台的《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试行)》
8
基本条件 1、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 2、考核称职及以上。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者,当年不得申报。 3、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4、晋升一级教师须参加全省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 5、晋升高级教师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1年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
9
6、晋升一级教师、高级教师须参加市组织的课堂教学测试,合格者方能申报。晋升高级、正高级教师还必须参加评委会组织的面试答辩等。 、中小学教师申报评审学科与所学专业原则上应一致,不一致的,要参加省教育厅委托有关高校组织的相应学科本、专科主要课程进修,并取得结业证书。 、教学工作量:专任教师任现职来平均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为中学不少于320课时,小学不少于480课时。(校级正职1/3,副职和完小校长1/2;中层干部2/3)。
10
具体条件 正高级教师 高级教师 一级教师 二级教师 三级教师 一、学历、资历 大学本科学历,并在高级岗位任教5年以上
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正高级教师 高级教师 一级教师 二级教师 三级教师 一、学历、资历 大学本科学历,并在高级岗位任教5年以上 博士,一级岗2年;本科及以上学历,一级岗5年;大专学历,小学初中一级岗5年 硕士,二级岗2年;本科学历,二级岗4年;大专学历,小学初中二级岗4年;中师,小学二级岗5年 本科学历,见习1年;大专学历,小学初中三级岗2年;中师,小学三级岗3年 大专学历,小学初中见习1年;中师,见习1年 二、教育工作要求 1、任现职以来承担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累计2年以上;2、教育工作业绩突出,学生评议满意率达85%以上;3、任现职以来年度绩效考核至少1次为优秀等次;4、所带班级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奖励,或个人获得县级以上综合表彰或市级以上教育教学专项表彰 1、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2年;2、学生满意率80%; 胜任班主任工作
11
三、教学工作 在市级以上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课或学科讲座4次以上,其中至少1次在省级以上开设,并获得好评;从教以来,获得教学技能竞赛省级一等奖或国家二等奖以上;或获得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市级以上名师称号 1、积极开设选修课或地方课程;2、区级示范课或学科讲座3次或区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或市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获奖;(农村校级,教研员市级5次) 校级以上公开课经历,参与开设选修课或校本课程 四、教科研工作 1、主持完成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或作为核心成员完成国家级课题。2、撰写并公开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论文3篇以上(1篇为近3年发表),其中至少1篇在核心期刊发表 1、主持或核心成员完成区级研究课题1项(农村是校级主持;教研员是市级);2、CN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篇(特教、农村1篇是区级),教研员3篇 承担教育教学研究任务;区级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篇(农村1篇是校级),教研员CN1篇 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进行教学反思,1篇教学经验总结 进行教学反思,1篇教学经验总结
12
五、示范引领作用 指导培养3名以上青年教师在县级以上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中获奖;送教下乡 指导2名青年教师取得显著进步;送教下乡
13
部分条款解释: 2、公开课:公开课和送教下乡的认定办法 3、课题认定: 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前3名,含主持人);
1、级别的认定: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属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含教科所、普教室、电教馆等),校级指中心小学、普通中学以上; 2、公开课:公开课和送教下乡的认定办法 3、课题认定: 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前3名,含主持人);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必须为主课题,不含各类子课题。 立项单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属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有关高校承担省教育厅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开设的课题、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下达的开放课题,视同省级;承担省教育厅学科带头人培训等开设的课题,视同市级。 承担市教育局学科带头人培训等开设的课题,视同区级) 材料要求:立项报告(证书)、结题报告(证书)和过程材料等。 4、论文:CN刊物。(教育类、学科类;不含增刊、专刊、专辑、副刊、特刊、一号多刊)
14
不符合要求的例子 #课题:“全国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 下达的子课题 有关高校、协会(学会)、出版社立项的课题 #“一号多刊”:
《新课程》教研(CN /G4) 《新课程》教师(CN /G4) 《新课程》教育学术(CN /G4) 《新课程》小学(CN /G4) 《新课程》综合(CN /G4)
15
4、职称岗位竞聘 创新评价机制是职称岗位竞聘的核心环节。人才评价是既是难点也是重点。“世上最难的事是人评价人,但又不得不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如何把握?第一,评价要具有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第二,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
16
主要文件依据 《厦门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岗位竞聘指导意见》(厦教人〔2014〕6号)
17
厦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岗位竞聘量化评价表
一、德育常规7分(家访、全员德育) 二、教学能力及水平20分(课堂教学测试、教学质量) 三、常规工作14分(公开课、教学常规、校本研究) 四、学术成果8分(论文、课题研究) 五、专业培训6分(骨干培训、学科带头人) 六、获奖情况10分(表彰、指导教师、专业比赛) 七、民主测试15分(教师测评、学生满意率) 八、学校自选评价项目20分 九、加分项目:班主任分、教龄分、校际交流分、省内支教
18
(三)职称工作的思考 1、作用:职称的导向作用得到发挥;拓宽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规范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问题:受岗位职数比例限制,岗位紧张,竞聘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评价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思考:争取适当提高岗位结构比例;探索建立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的绿色通道;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19
二、教师培训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有市级骨干教师4223 名、学科带头人751名、专家型教师282名;特级教师112人,正高级教师9人。这支名师队伍为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20
(二)成效: 在2010年福建省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中,我市55名参赛教师54名获奖,其中15人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全省33人),2人获得特等奖(全省4人)。 2012年福建省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中,成绩更加突出。60人的代表队获奖58人(获奖率达96.67%,全省平均60%),38个学科获得20个全省第一名,60个一等奖获得34个,特等奖9个获得5个。 2015年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中,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49人的代表队全部获奖(获奖率达100%,),获得全省获奖数第一、获奖率第一、一等奖数第一和特等奖数第一的好成绩 高考成绩显著:2015年高考,全省理科前100名、文科前50名,厦门各占近50%。2016年高考,全省理科前100名(厦门47人)、文科前50名(厦门21人) 。
21
(三)主要做法 1、强化培训要素,夯实从教基础(新教师) 2、启动名师工程,搭建成长台阶
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市级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 3、贴近教学实际,结合专项活动组织培训 一是持续开展“三项主题活动” 二是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强化教学基本功。
22
(四)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 1、深化名师培养工程。启动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工程。
建立由“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卓越教师”构成的“金字塔”式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十三五期间再培养2000名市级骨干教师、3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00名专家型教师、30名卓越教师,即“2313”工程。
23
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 2、加强名师培养对象的考核、认定 《厦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名师工程培养对象考核认定工作的通知》
3、加强名师的动态管理 《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名师工程教师队伍动态管理的通知》(厦教人【2013】13号) 4、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建立“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
24
三、给新教师几点建议 “四有”好老师的标准: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
25
(一)要有仁爱之心 爱包括对岗位的爱、对学生的爱,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有爱才有责任。 (二)要坚持读书学习。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三)要立足课堂教学,打好坚实的教学基本功 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也是教师的舞台。 (四)要认真研究制定好自己的的专业发展规划
26
结束语 莫言:“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的那个人”。
屠呦呦的获奖感言: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27
谢谢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