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输血实验室的安全防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输血科 侯瑞琴
2
内容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HIV职业暴露和实验室安全防护
3
哪些因素威胁实验室安全? 微生物 化学试剂 噪音、光、电离辐射、放射性污染 火灾、漏电、短路
4
法律法规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消毒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5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本校准为最低要求,此类实验室还应 同时符合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的要求
6
实验室基本 设计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灭菌和消毒 个人防护 个人责任和安全工作条例 培训和健康监测 样本的运送 废弃物处置 生物安全
7
一、实验室基本设计
8
在设计实验室和安排某些类型的实 验工作时,对于那些可能造成安全问题 的情况要加以特别关注
气溶胶的形成 处理大容量和/或高浓度微生物 仪器设备过度拥挤和过多 啮齿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侵扰 未经允许人员进入实验室 工作流程:一些特殊标本和试剂的使用
9
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风险程度将其分为4级 ——Ⅰ、Ⅱ、Ⅲ、Ⅳ级。
防护屏障分级——一级、二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 级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 护措施,分为4级,1级防护水平最低,4级防护水平 最高,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实验室 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输血科实验室目前没有明确规定所属级别,一般认为 属于BSL-2实验室
10
在处理危险度2级或更高 危险度级别的微生物时, 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 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 志。
12
BSL-2 实验室
13
实验室基本设计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灭菌和消毒 个人防护 个人责任和安全工作条例 培训和健康监测 样本的运送 废弃物处置 生物安全
14
二、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15
布局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六十条 布局合理,应有清 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 输血科布局 Ⅱ类环境 清洁区 输血治疗室、成份室
采血室、血液储存、发放处 半清洁区 办公区 污染区 血液检验和处置室
17
BSL 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 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 不得铺设地毯 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橱柜和实验台应牢固,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便于清洁 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并 达到适当的防火等级 安全系统应当包括消防、应急供电、应急淋浴以 及洗眼设施。 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或安装独 立的送排风系统,确保实验室内气流由清洁区流 向污染区
18
BSL-2实验室设计特征 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 工作区域外应设置物品存储间,应有存放个人物 品、休息及饮食条件
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要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 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设备用电 源 有生物气溶胶感染或扩散风险的操作的实验室工 作区应配备生物安全柜。
19
基本生物安全设备 生物安全柜,在以下情况使用: 处理感染性物质 空气传播感染的危险增大时
进行极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包括离心、研磨、混匀、剧烈摇动、超声破碎、打开内部压力和周围环境压力不同的盛放有感染性物质的容器、动物鼻腔接种以及从动物或卵胚采集感染性组织) 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气溶胶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天空中的云、雾、尘埃,工业上和运输业上用的锅炉和各种发动机里未燃尽的燃料所形成的烟,采矿、采石场磨材和粮食加工时所形成的固体粉尘,人造的掩蔽烟幕和毒烟等都是气溶胶的具体实例。
20
生物安全柜
21
实验室基本设计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灭菌和消毒 个人防护 个人责任和安全工作条例 培训和健康监测 样本的运送 废弃物处置 生物安全
22
三、灭菌和消毒
23
用高温、高压等物理方法消灭物品和器械上的微生物 杀灭一切微生物 高压蒸汽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焚烧 消毒
用化学药物清除消灭人体表面或物品上的微生物,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微生物,不致引起感染即可 化学溶液浸泡、熏蒸
24
灭菌---高压灭菌法 对于大多数目的,下列组合可以确保正确装载的高压 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134℃、3min 126℃、10min
25
灭菌---紫外线 杀菌机制 由于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紫外线灯管消毒 法主要用于空气消毒和物品表面消毒
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使菌体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变性。 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 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由于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紫外线灯管消毒 法主要用于空气消毒和物品表面消毒 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有伤害,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26
灭菌---焚烧 在处理那些经过或事先未经清除污染的动物尸体以及 解剖组织或其他实验室废弃物时,焚烧是一种有效的 方法。
需要有效控制温度,并配备二级焚烧室时才能实现彻 底焚烧。理想的是一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 800℃,二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1000℃。 应注意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27
消毒---化学杀菌剂 常用化学杀菌剂 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84消毒液)、次氯酸钙、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醛类化合物:甲醛、戊二醛等
酚类化合物:三氯生、氯二甲酚 醇类化合物:乙醇、异丙醇 碘和碘伏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
28
化学杀菌剂—《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含氯消毒剂推荐使用浓度
29
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四十三条
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四十三条 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目前常用84消毒液) 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30
化学杀菌剂使用原则 根据物品的性能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 待消毒的物品必须先洗净、擦干。 消毒液中不能置放纱布、棉花等物,因这类物品可 吸附消毒剂降低消毒效力。 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以避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31
实验室基本设计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灭菌和消毒 个人防护 个人责任和安全工作条例 培训和健康监测 样本的运送 废弃物处置 生物安全
32
四、个人防护
34
Harmful-Contains 0.1% sodium azide
Components contain natual rubber latex 叠氮化钠,分子式为NaN3,主要用于制造炸药及用作分析试剂等。如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引起中毒死亡。本品在有机合成中可有叠氮酸气体逸出,吸入中毒后出现眩晕、虚弱无力、视觉模糊、呼吸困难、昏厥感、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
35
手 套 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 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 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 应保证:
所戴手套无漏损 戴好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 实验室长罩服或外衣的袖子 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更换手套 手套为实验室工作专用,在工作完成后应消毒、 摘掉并安全处置
36
隔离衣 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着连体衣、隔离服或工作服
37
面部及身体防护 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面部及身体防护 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
38
洗手/清除手部污染 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 手;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 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冲洗对 于清除手部污染就足够了 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杀菌肥皂 推荐使用脚控或肘控的水龙 如果没有条件彻底洗手或洗手不方便,用酒精或手消 毒剂
40
实验室基本设计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灭菌和消毒 个人防护 个人责任和安全工作条例 培训和健康监测 样本的运送 废弃物处置 生物安全
41
五、个人责任和安全工作条例
42
工作场所内(标本存放和处理处)不应该允许有食物 和饮料,只能在指定地区存放(如指定存放、准备和 消费食物的饭厅)
实验室工作区内应禁止使用化妆品(手霜除外)和处 理隐形眼镜 长发应稳固地束在后面,或使用一次性发套,使头发 远离物质和运转的设备(蓄须男性应遵守相同的预防 措施) 如果有被设备卷入或被可感染性物质或化学品污染的 任何危险,在实验室工作区内不应该佩带珠宝和宽松 的衣物(如领带)
43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来访者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 材料后,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 、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立即洗手
包括针头、玻璃等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 ,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 所有离心机应该有封闭的盖子,旋转时不能掀开
44
实验室基本设计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灭菌和消毒 个人防护 个人责任和安全工作条例 培训和健康监测 样本的运送 废弃物处置 生物安全
45
六、培训和健康监测
46
培训 安全培训计划至少要有: 消防和预备状态 化学和放射安全 生物危险和传染预防 急救培训
47
健康监测 实验室主任应确保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接 受适当的健康监测,监测的目的是监控职业获 得性疾病 根据需要提供主动或被动免疫
促进实验室感染的早期检测 应禁止高度易感人群(如孕妇或免疫缺陷人员)在高 危险实验室中工作 提供有效的个体防护装备和方法
48
实验室基本设计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灭菌和消毒 个人防护 个人责任和安全工作条例 培训和健康监测 样本的运送 废弃物处置 生物安全
49
七、样本的运送
50
所有样本应以防止污染工作人员、患者 或环境的方式运送到实验室
样本应置于被批准的、安全的、防漏的 容器中运送
51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 感染性及潜在感染性物质的运输要严格 遵守国家和国际规定 减少包装受损和泄漏的可能性 减少可能造成传染的暴露 提高运输效率
应制定必要的溢出清除程序
52
感染性物质运输基本的三层包装系统 内层容器,第二层包装以及外层包装
53
实验室基本设计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灭菌和消毒 个人防护 个人责任和安全工作条例 培训和健康监测 样本的运送 废弃物处置 生物安全
54
八、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
55
污染锐器 非污染 污染材料 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 (非感染性) (感染性) 可重复或再使用,或按普通“家庭”废弃物丢弃
皮下注射用针头、手术刀、刀子及破碎玻璃;收集在带盖的不易刺破的容器内 污染材料 通过高压灭菌和清洗来清除污染后重复或再使用 高压灭菌后丢弃 直接焚烧的污染材料
56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 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 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所有危险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本和培 养物)应严格符合国家、地区法规和地方法 律,收集、分离、包装、标签(例如,生物 危险废弃物)、记录及处理。
57
在医疗废物丢弃前应考虑 是否已采取规定程序对这些物品进行了有效的清除污染或消毒?
如果没有,他们是否以规定的方式包裹,以便就地焚烧或运送到其他有焚烧设施的地方进行处理? 丢弃已清除污染的物品时,是否会对直接参与丢弃的人员,或在设施外可能接触到丢弃物的人员造成任何潜在的生物学或其他方面的危害?
58
高压灭菌后焚烧是最有 效的废弃物处理方式 医疗废弃物应使用专用 容器专人运输,应张贴 明显标志
59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 物。 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 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 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60
HIV职业暴露和实验室安全防护
61
什么是HIV职业暴露? HIV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如实验室 技术员、医生、护士、护理员、警察、监 狱管理人员等,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 有关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 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 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 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 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62
职业暴露感染HIV的条件 皮肤或粘膜有伤口 有体液交换发生 要达到一定的病毒量
63
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处理原则 及时处理原则 及时报告原则 保密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
64
暴露发生后处理程序 HIV职业暴露 局部紧急处理 危险性评估 不选用药 选用药 HIV监测及随访 心理咨询 药物副作用监测 报告
65
怎样避免HIV职业暴露 --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WHO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 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 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们是阳性还 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源加以防 护。
66
普遍性防护原则的主要内容 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认真洗手 使用防护设施 安全处置废弃物 常用的灭菌方法足以HIV使灭活
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中,统一处理√ 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 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常用的灭菌方法足以HIV使灭活 56℃加热30min或0.2%次氯酸钠处理5min,对病毒有灭活作用 认真洗手 用肥皂和水很容易的清除干净沾着的体液 使用防护设施 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 安全处置废弃物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
67
谢谢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