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支部党课 03、1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支部党课 03、1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支部党课 03、11、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体会于10月11日至10月14日在北京举行

3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4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5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就《建议(讨论稿)》和《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6 又一次三中全会 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7 三中全会 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 年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8 三中全会 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 年9月26~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 年11月11~14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9 三中全会 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 年10月12~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年10月11至14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10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25年的跨度,浓缩了一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

1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约1.2万字,分12个部分。 历时半年的起草过程,是发扬党内外民主、集思广益的成果,是历史和实践的概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12 《决定》指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3 《决定》指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4 《决定》指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15 《决定》指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6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 势和任务; 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四、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五、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17 五、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六、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七、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 八、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8 九、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 十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十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

19 十六届三中全会透露出 哪些重大创新和突破? 有三方面理论创新 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或指导原则:

20 提出了“五个统筹”,首次强调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决定》有三方面理论创新: 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所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提出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首次为民营资产提供了保护,为资产的规范流动扫除了障碍。

21 国有经济布局:国有经济更多布局在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和行业,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国有企业通过重组改制、结构调整,在市场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决定》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或指导原则: 出资人和企业关系:国资委要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维护所有者权益时,也要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拥有的权力。

22 党管干部和市场选聘人才相结合原则:确定了企业党组、党委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但要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原则操作性措施还需探索。
《决定》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或指导原则: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保障粮食安全,严格保护耕地,以保障农民生计和维护农村稳定。同时提出与国际接轨,开展农产品深加工。

23 市场与宏观调控:提出建立“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信用体系,发展信用经济。
《决定》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或指导原则: 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了企业的投资决策地位,减少了投资项目的审批。 财税与金融:解决了“出口退税”问题;推进保险公司、国有银行上市,提出保护投资人、存款人和投保人的利益。

24 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赋予了海外投资企业更大的经营自主权,意味着涉外企业拥有了更大的决策权和融资权;强调抓住全球新一轮生产要素重组的机遇,利用外资带动国有企业改革。
《决定》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或指导原则: 就业和再就业:提出了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等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措施。 分配:继续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5 社保:提出了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并提出创造条件,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养老保险的基本部分;提出采取各种方法,包括依法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
《决定》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或指导原则: 社会领域改革:强调社会公共管理和经济协调发展。 教育和人才:强调了对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视。

26 《决定》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或指导原则:
党的领导: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党对经济工作的指导;强调党的工作应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7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28 再见


Download ppt "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支部党课 03、1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