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审核评估内涵解析与 评建工作要点 李志宏 研究员 2015年6月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审核评估内涵解析与 评建工作要点 李志宏 研究员 2015年6月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审核评估内涵解析与 评建工作要点 李志宏 研究员 2015年6月 1

2 提 纲 一、什么是审核评估 二、审核评估范围解析 三、学校评建工作要点

3 一、什么是审核评估

4 (一)背景 高等教育进入新常态: 稳规模、调结构、办特色、提质量 ----顺势而为才有生命力 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已成型
----早评估、早受益、早发展 《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 教高【2013】10号

5 (二)五位一体评估制度 自我评估 审核评估 专业认证 及评估 院校评估 五位一体评估制度 合格评估 状态数据 常态监测 国际评估 工程教育
医学专业认证 专业评估

6 (三)四种评估模式比较 审核评估强调:学校自设目标的达成度 ——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 评估模式 认证 分等 审核 绩效 目的性 差不差 好不好
是不是 高不高 目标性 向下看 向上看 看自身 看产出 驱动性 达标 选优 自律 效率 审核评估强调:学校自设目标的达成度 ——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

7 (四)指导思想 一坚持:二十字方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重在提高。 二突出:内涵建设;特色发展;
三加强:办学定位、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8 (五)核心内容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的达成度 “四个度” : 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对人才培养的 保障度;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9 (六)评估结论 结论 评估周期: 写实性报告,不分等级; (值得赞扬之处、需要改进之处、必须整改之处)
评估结果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招生规模、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予以考虑 评估周期: 五年。

10 二、审核评估范围解析

11 (一)审核评估范围的设计思路 1. 评估范围包含了本科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 6大项目,24个要素,64个要点

12 审核评估范围 审核项目 审核要素 4.培养过程 1.定位与目标 1.1 办学定位 1.2 培养目标 4.1 教学改革
审核项目 审核要素 4.培养过程 5.学生发展 6.质量保障 自选特色项目 4.1 教学改革 4.2 课堂教学 4.3 实践教学 4.4 第二课堂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5.2 学生指导与服务 5.3 学风与学习效果 5.4 就业与发展 6.1 教学质保体系 6.2 质量监控 6.3 质量信息与利用 6.4 质量改进 审核项目 审核要素 1.定位与目标 2.师资队伍 3.教学资源 1.1 办学定位 1.2 培养目标 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2.1 数量与结构 2.2 教育教学水平 2.3 教师教学投入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3.1 教学经费 3.2 教学设施 3.3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3.4 课程资源 3.5 社会资源

13 (一)审核评估范围的设计思路 2. 评估范围是开放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设置自选特色项目(6+1)
3. 评估范围不设量化标准,让学校用自己 的“尺子”量自己 ——体现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尊重学校办学自 主权。 ——体现了学校是质量保障主体的思想。

14 (一)审核评估范围的设计思路 4. 评估范围之外设置学校参加审核的门槛条件 ——体现了教学评估不仅评学校,也评政府
和学校举办方职责是否落实。

15 (一)审核评估范围的设计思路 参加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合格”及以上结论的 高校;通过合格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
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 标(试行)》(教发[2004]2号)规定的合格标准; 公办学校生均拨款需达到财政部、教育部567号文 件*规定的标准,生均拨款≥ 12000元。 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 (财教[2010]567号)

16 (二)审核评估范围的内在关系 1. 项目、要素、要点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是一个整体,反映了学校教学工作的系统要求和共性规律。
项目包含要素,要素包含要点,但包含的内容并不充分。 例如:“教师教学投入”这一要素包括教授、副教授为本 科生上课情况和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情况。但 只有这两个要点是不够的,如何建立激励机制,使教师 “用心”从事教学工作也是重要内容。

17 (二)审核评估范围的内在关系 1. 项目、要素、要点之间的关系 各项目中的要素相互关联
例如: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这一要素不仅在定位与目标中体现,也一定会在师资队伍、培养过程中有所反映。 上述关系决定了学校开展自评自建和专家进校考察是由上而下进行,这也是审核评估与水平评估的区别之一。

18 说明: 以下内容是针对项目和要素的解析,其相应要点的内涵已含在项目和要素解析之中。

19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定位与目标 审核项目一:定位与目标
定位与目标是顶层设计,主要指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层次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类型定位等。 1. 定位与目标 1.1 办学定位 1.2 培养目标 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20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定位与目标 要素1.办学定位 有规划——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符合学校发展实际。
体现所在、所生、所长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把握服务的区域和功能,用阶段目标表达出来; 注意人才培养工作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 1.1 办学定位 (1)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 (2)办学定位在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21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定位与目标 要素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分两个层面,学校培养目标是总纲; “专业”可以扩展为“专业大类”;
在保证学校主体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目标规格可多样性。 培养目标和标准应有调研和论证。 1.2 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 (2)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22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定位与目标 培养目标示例 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 黑龙江大学 五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各行各业未来领军人才 黑龙江大学 “三型一特”(拔尖型、复合型、应用型、对俄发展战略特殊人才) 五邑大学 高素质应用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 具备未来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发展潜质的专业英才

23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定位与目标 要素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有保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能正确处理高校四大职能关系。
例: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工作评价等。 各职能部门要主动服务于学校教学工作,师生及一 线教学单位的满意度是检验工作效果的主要依据。 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2)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3) 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24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师资队伍 审核项目二: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要“硬”、“软”一起抓, 当前教学精力投入是难点。 2. 师资队伍
2.1 数量与结构 2.2 教育教学水平 2.3 教师教学投入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25 审核项目、要素解析—师资队伍 要素1.数量与结构 生师比,不仅看总量,也应分专业分析。 例如:某校全校生师比18:1,个别专业达90:1。
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符合 培养目标要求; 例:五邑大学70%教师来自研究型大学。 不仅看现状,更要看发展趋势;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要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 2.1 数量与结构 (1)数量与结构 (2)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26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师资队伍 要素2.教育教学水平 专任教师是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一定都 是教师职称系列;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试卷、毕业设计指导等 能看出教学水平和教风; 重点看学生和毕业生的评价(终结性学生评教的 利弊); 教风直接影响学风。客观分析教学事故处理情况。 2.2 教育教学水平 (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 (2)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27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师资队伍 要素3.教师教学投入 2.3 教师教学投入 有政策推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例如:南京大学的新生研讨课。 教授上讲台已基本解决,但是否有激励机制,促其“用心” 教是难点。 例如:华中科大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排名前40%才可晋升。 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参与教改重点看参与面和成果应用 例如:质量工程项目不少,但成果推广不够。桂电做法… 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否能处理好?考核评价是否合理? 2.3 教师教学投入 (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28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师资队伍 要素4.教师发展与服务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要落实到基层教学单位,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特别是青年教师;
教师的培养培训应有计划、有措施、有经费、有实效; 要关注青年教师的诉求。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 (2)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29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教学资源 审核项目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既包括“硬资源”,也包括“软资源”, 是保障与提高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
3. 教学资源 3.1 教学经费 3.2 教学设施 3.3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3.4 课程资源 3.5 社会资源

30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教学资源 要素1.教学经费 学校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生均教学经费发展趋势(近几年的数据);
教学经费的范围可以暂按财政部规定的教学基本支出中,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的20项内容。除此之外,学校可说明增加了哪些。 3.1 教学经费 (1)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 (2)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 (3)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31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教学资源 要素2.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应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设施,也包括图书馆、校园网、运动场等辅助教学设施;
要关注设备更新率和实验室利用率以及图书资料的使用情况,关注教育信息化建设; 科研实验室(中心)对本科生开放程度。 3.2 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2)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率 (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32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教学资源 要素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学科的概念:学问的分支;教学的科目;学界和 学术组织。——学科是教师成长的渠道。 专业的概念: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课程的不同组合;社会需求加学科领域。——专业是培养学生的组织形式。 学科建设是支撑,专业建设是龙头。 3.3 专业设置于培养方案 (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 (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 (3)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

33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教学资源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专业在学生培养中作用更直接;
专业设置和调整须有标准、有程序,结构要合理。重视新办专业建设; 各专业培养方案能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应认真落实,不能随意变动。

34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教学资源 要素4.课程资源 课程不仅是理论课程,也包括实践课程; 学校是否为学生开设了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学;
教材选用要适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优质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水平。 3.4 课程资源 (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 (2)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3)教材建设与选用

35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教学资源 要素5.社会资源 3.5 社会资源 (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
吸收社会资源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办学水平和服 务社会能力; 例:五邑大学58%校舍由华侨捐建 学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应该有整体推进措施; 例:南大的校地合作,同济的国际合作办学等 体系化、制度化、互动共赢、协同创新是努力方向。 3.5 社会资源 (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 (3)社会捐赠情况

36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培养过程 审核项目四:培养过程 关注培养过程是否到位,这是保证质量的基础。 4.1 教学改革 4. 培养过程
4.2 课堂教学 4.3 实践教学 4.4 第二课堂

37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培养过程 要素1.教学改革 4.1 教学改革 顶层设计,系统推进; 例如:南京大学“三三制”
关注教师的参与面,关注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当前学校应特别重视对“高教三十条”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的落实,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4.1 教学改革 (1)改革的总体思路及保障措施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3)教学及管理信息化

38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培养过程 要素2.课堂教学 4.2 课堂教学 (1)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3)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 (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39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培养过程 课堂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严格执行; 教学方法改革比教学内容改革难,学校应有措施推动;
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是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 例:同济50%的课程为小班授课 多媒体课件应注重教学效果,防止黑板搬家; 提倡科学、多样的考核方式。

40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培养过程 要素3.实践教学 4.3 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3)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41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培养过程 实践教学体系要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注实验指导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实验室条件及开放情况;
社会实践主要指学生利用假期有组织地到社会去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关注选题、过程指导、成果规范三方面。

42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培养过程 要素4.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内容是否丰富、参与是否广泛,对质量影响很大。学生评价是检验效果的主要依据;
国内外交流学习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综合 素质; 校内大学生学科竞赛更重要,参与面广泛,比少 数学生得奖更有意义。 4.4 第二课堂 (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 (2)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43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学生发展 审核项目五:学生发展 关注对学生的支持和产出。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5. 学生发展
5.2 学生指导与服务 5.3 学风与学习效果 5.4 就业与发展

44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学生发展 要素1.招生及生源情况 录取线、报到率、第一志愿招考率能反映生源情况;
分析各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有利于推动专业建设和改革。例如,北方工大的生源分析……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生源状况 (2)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45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学生发展 要素2.学生指导与服务 优质的指导与服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与帮扶体系应建立;
有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的措施,形成师生交流沟通机制;例:华中科大高端班主任制度 学生的评价是检验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例:《华中科大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报告》 5.2 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 (2)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 (3)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46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学生发展 要素3.学风与学习效果 学风可以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考风考纪 方面体现出来;
客观分析考试违纪处理情况;例:西安电子科大 如何调动多数学生的积极性?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例:转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等 5.3 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2)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 (3)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47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学生发展 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应包括德、智、体、美几个方面,重点看学生满意度。
德育,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重点看针对性和实效性; 智育,主要由专业培养方案来检验; 体育,教育方式可以因校制宜,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美育,关注受益面。 注意及时开展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跟踪评价

48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学生发展 要素4.就业与发展 多数学生就业面向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分布:签约、升学、灵活就业 等;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专业对口,工作态度、 工作能力、发展水平等)。 5.4 就业与发展 (1)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49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质量保障 审核项目六: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并有效运行是关键。 6. 质量保障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2 质量监控 6.3 质量信息及利用 6.4 质量改进

50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质量保障 要素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毕设、课程考核等各主要环节有质量标准;同济有91个质量要求,25关键控制点 各校质量保障体系模式可以不同,但有共同规律; 有组织保障,最好能管、办、评分离;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与教师队伍同等重要。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质量标准建设 (2)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3)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 (3)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51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质量保障 要素2.质量监控 自我评估是“五位一体”新评估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我评估的内容可参考教育部[2011]9号文的要求; 规章制度不仅包括规范管理,还包括建立激励机制。 6.2 质量监控 (1)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2)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52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质量保障 要素3.质量信息及利用 6.3 质量信息及利用 (1)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
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与国家教学状态数据库的联系与差别; 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反馈是质保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注意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要求在年度质量报告中必须包含的25项核心数据(见培训教材 )。 6.3 质量信息及利用 (1)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 (2)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 (3)质量信息公及年度质量报告

53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质量保障 要素4.质量改进 改进工作是质保体系运行的落脚点,对改进情况是否有监督?
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成绩评定、试卷分析、毕业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改进是难点; 注意发挥二级学院在质量保障中的主体作用。 6.4 质量改进 (1)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 (2)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54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自选特色项目 自选特色项目 体现了审核评估范围的开放性,鼓励高校创造性开展工作; 什么是“特色”
定义:在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的独特的优质风貌。 “稳定性+社会认可” 体现:治学方略、运行机制、学科专业、教育模式、人才特点、校园 文化等。 一般规律 挖掘办学历史,传承大学精神; 找准办学定位,确定服务面向; 创新办学理念,主动培育实践; 发挥办学优势,凸显学科特色; 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55 (三)审核评估范围解析—自选特色项目 学校在这个项目上可以选,也可不选; 如果选择了,可以按“四个如何”来总结。

56 三、学校评建工作要点

57 (一)容易出现的问题 重材料准备,轻评建工作; 重成绩展示,轻问题挖掘; 新评估理念尚未很好地落实到评估的组织实施中
学校是质量保障和评估的主体(可以延伸到每一个二级 院系、每一个学科、专业和每一门课程);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需求与评价; 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关注用人单位需求与评价; 评估不仅评学校,也要评政府和学校举办者的责任。 “协商共同建构”的第四代评估理念

58 (二)评建工作重点 梳理“四个如何” ——如何说,如何做,效果如何,如何改进。 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积极务实地开展评建工作;
形成各部门有机配合、运行有效的内部质保体系 是学校总结梳理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办学经验,查找问题与不足的好机会。 是学校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好机会。 是学校落实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全校上下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好机会。

59 (三)明确工作方针,做好顶层设计 例1:同济大学的“两梳理、三促进”
办学理念 办学现状 三促进 促进卓越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促进以专业建设为基础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升 促进全校对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条件保障 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以“两梳理、三促进”作为学校自评自建工作的指导方针。把握方案、全面梳理、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提升质量。

60 (三)明确工作方针,做好顶层设计 例2:华中师大 第一阶段:构建组织,分解明确任务 第二阶段:加强学习,适度宣传动员
第三阶段:摸查数据,打磨自评报告 第四阶段:查缺补漏,整理支撑材料 第五阶段:精心组织,迎接专家进校

61 (四)组织保障,分解任务 组织保障 校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 组织协调部门; 结合内部质保体系建设,建立评建工作组。
模式1:不分别设立专项评建组 模式2:按“6+1”审核项目设立评建组

62 (四)组织保障,分解任务 组织保障 模式1 组长:校长 1.领导小组 组长:常务副校长 2.工作小组 规划处、教务处、学生处、校办、质管办等
组 织 保 障 1.领导小组 2.工作小组 3.自评报告小组 4.校内专家组 组长:校长 组长:常务副校长 规划处、教务处、学生处、校办、质管办等 审阅自评报告、检查基本状态数据、抽查支撑材料

63 (四)组织保障,分解任务 组织保障 模式2 领导小组 评建办公室 6个项目组 自评报告起草组 数据与材料统筹组 综合协调组 政研室 人事处
教务处 学工部 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64 (四)组织保障,分解任务 分解任务 审核项目、要素、要点的梳理和建设由内部质量 保障体系的相应工作机构负责。
如:制定《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评建工 作任务分解及责任单位一览表》。例:XX理工大学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应归口管理(校办或质量 监督部门),以保持数据的统一性。 可制定分解到天的工作计划,以利于检查落实。

65 (四)组织保障,分解任务

66 (五)深入学习,把握方案 以自己制定的质量标准来评估自己的教学过程, 是一种主动评估行为,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内在需求。
“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是学校评 建工作的基本理念。 使外部评估寓于内部质保体系之中,是审核评估 的价值取向。 深刻了解审核评估范围的内涵。 推荐两本书:

67 (六)全面梳理,加强建设 各负其责、全面梳理 以评促建、加强建设
评建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各部门要分工负责,每个项目、 要素、要点都应落实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 评建工作不仅仅限于评估方案的内容,各校可结合本校情 况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有所拓展。 例:创业教育、协同创新、兼职教师等。 以评促建、加强建设 把握“两个突出”:内涵建设、特色发展; 关注“三个加强”:办学定位、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内部 质量保障体系。 紧扣“四个符合度”。

68 (六)全面梳理,加强建设 完善自我评估制度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 果开展自我评估,在自我评估基础上形成年度质量报告; 院系评估 学科专业评估 课程评估 教师、学生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资源使用效率评价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评价 …… 自评自建工作做得好,审核评估就水到渠成了。

69 (六)全面梳理,加强建设 处理好三个关系 评建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物质建设上注重其 合理性,防止因凑指标 而造成损失,例如突击 进教师而影响教师队伍 结构;突击赶工期而影 响建筑质量。 制度建设上要防止 临时性、短期性问题, 评建的目的是为质量保 障建立长效机制。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硬件指标好量化,符 合度较清晰;软件指标不 宜量化,但更重要,差别 也更大。例:人才培养中 心地位、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改革、学生指导与服 务、质量监控等。 硬件不到位做不强, 软件不到位做不长! 评建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评建要在常态下进 行,不可影响正常工作; 评建涉及到学校工 作的方方面面,好的评 建状态应促进日常工作。

70 (七)如何准备评估材料 评估材料主要有:教学档案、支撑材料、案头材料 教学档案—原始、真实 是日常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见证”了日常教学工作。
根据学校《档案管理规定》,由各院/系/职能部门负责。 支撑材料—针对性(评估要素或要点)、时效性(上轮评估以来) 主要佐证《自评报告》,要少而精,要客观真实。 按审核要素准备,原始材料保存在原职能部门和各院系。 案头材料—引导性 方便专家开展考察。案头材料应准确、合理、方便。 专家工作室材料:精选部分支撑材料,展现教学工作成效和不足。 专家房间材料:专家工作手册、课程表(最好有教师职称)等。 *.学校可向专家组推荐优秀教师的课程。

71 (七)如何撰写自评报告 形式与内容 内容:学校概况、办学成绩、存在问题及原因、改进措施
“四度”为主线,项目不能少,要素不要丢,要点可综合。 贵在精准,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总量不超过8万字。 成绩和经验要有充分佐证,写问题要直接具体,有原因分 析和可行的改进措施,问题部分占三分之一。 教学状态数据应支撑自评报告,最好有横纵向数据比较。 处理好成绩与问题的关系,前后观点要一致。 防止千校一面,努力体现本校的特点。

72 (七)如何撰写自评报告 应注意的问题 自评报告要在学校自我评估和对学校教学状态数据分析 基础上撰写完成。注意广泛征求意见。
自评报告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学校成绩和问题。对上一轮 评估的专家意见要深刻回应。 从自评报告写作可看出学校是否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 (可参考华中师大、黑龙江大学等校自评报告)

73 (八)如何配合专家组进校考察 以平常心、正常态,学习心、开放态对待 专家组考察 领导心态平和; 规章制度长效性;
—规章制度修订多征求执行者意见,立足于使用; —试卷、毕业论文等发现的问题不必修改,提出整改措 施并实施即可。 教学秩序正常态。 —不对师生提临时性要求; —原定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任课教师等不能变动。

74 (八)如何配合专家组进校考察 评估对学校是阶梯不是沟坎,是机会不是 关卡 所有课堂都可以听课 所有材料都可以调阅 所有部门都可以走访
面对专家,应主动配合、真诚、平等交流,以丰富自身 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经验。 所有课堂都可以听课 所有材料都可以调阅 所有部门都可以走访 所有问题都可以谈论

75 (八)如何配合专家组进校考察 了解专家工作方式 专家组每晚开碰头会,交流信息,制定次日考察计划。 兼听并收 主线贯穿 弱项核实 上下贯通
文卷审阅 问题诊断 交流反馈 撰写报告 审读报告 深度访谈 听课看课 校内外考察

76 (八)如何配合专家组进校考察 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如何配合考察 所有二级学院都会走访到,主要职能部门也会走访;
不必统一汇报,不单独准备评估资料和自评报告。(可 准备一份学院简介); 对教师的访谈都是个别访谈,不需领导陪同; 访谈什么内容? —主要是本单位和个人的实际工作情况,印证四个符合 度在基层的落实情况。

77 (九)整改工作要求 开好评估意见反馈会; 总结分析,制定整改计划; 细化整改方案,分解整改任务; 一年后提交整改报告,接受检查验收。
整改是评估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总结分析,制定整改计划; 整改重点主要是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整改期为一年,一年内不能完成的任务,应列入学校或 部门规划,分阶段完成。 细化整改方案,分解整改任务; 一年后提交整改报告,接受检查验收。

78 总 结 学习心、开放态参与评估 两个把握: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 三个阶段:专家进校前、进校中、离校后
总 结 两个把握: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 学习心、开放态参与评估 三个阶段:专家进校前、进校中、离校后 四个基础:评估方案、状态数据、自评自建、 自评报告 祝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79 敬请指正! 李志宏 研究员 Tel: ;


Download ppt "审核评估内涵解析与 评建工作要点 李志宏 研究员 2015年6月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