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百 孝 經 聖訓輯要講義 45~~48 萬義昉 製
2
45 孝子面帶太和象 題解 孝子事親,不只是口體之養,更能 以恭敬、關愛之心,事奉父母,在 外行事,也必然不忘父母,不辱父
45 孝子面帶太和象 題解 孝子事親,不只是口體之養,更能 以恭敬、關愛之心,事奉父母,在 外行事,也必然不忘父母,不辱父 母。是以,待人誠懇謙恭,做事認 真負責,呈現一片太和氣象。如此 方可稱為孝子。
3
一、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 ~~孝經 更為百行之原 天覆地載-日夜四季-常理常法-道
一、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 ~~孝經 更為百行之原 天覆地載-日夜四季-常理常法-道 詩經:天生蒸民,有物有則。 民之稟彝,好是懿德。-天賦靈明 良知良能
4
精而極之 亦可參贊化育 而人間第一事 教民親愛 莫大於孝 孝道-天賦靈明-率性而行-精深篤實 -達於極致-參贊化育
精而極之 亦可參贊化育 而人間第一事 教民親愛 莫大於孝 孝道-天賦靈明-率性而行-精深篤實 -達於極致-參贊化育 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 其性,則能盡人之性;…則能盡 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5
二、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謂能養 至于犬馬 皆能有養 不敬 何以別乎 ~~論語 對待父母-無恭敬之心 -乃因未用真心 -不能體貼父母 關愛父母
二、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謂能養 至于犬馬 皆能有養 不敬 何以別乎 ~~論語 對待父母-無恭敬之心 -乃因未用真心 -不能體貼父母 關愛父母 ∴ 要將心比心 設身處地 為父母著想
6
故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 謂之悖禮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 ~~孝經 儒家仁愛之說--由近及遠,由親而疏。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 謂之悖禮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 ~~孝經 儒家仁愛之說--由近及遠,由親而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負責任之態度,不忘本之胸懷。 真 愛己→愛親→愛友→愛人→愛物 (修德) (孝悌) (隨緣助人 見道成道)
7
三、 事親之際 處必和氣 心現愉色 動婉容以得其歡 為人之子 出于心之至誠 報親恩于萬一 永言孝思 孝思維則 人人皆親其親 長其長
事親之際 處必和氣 心現愉色 動婉容以得其歡 為人之子 出于心之至誠 報親恩于萬一 永言孝思 孝思維則 ~~詩經-歌頌武王 以孝思為準則 人人皆親其親 長其長 則天下平 ~~孟子
8
46 入孝出悌自然安 題解 子曰:「入則孝,出則悌。」 面對父母,自然而然就能行孝; 面對兄長,自然而然就能敬愛。
因為,孝悌乃人之天性,自然流露。 為之,才覺得心安性穩,心安理得。
9
一、 夫孝 乃天地之經義 民當則之 應天之明 因地之利 以順天下 孝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
夫孝 乃天地之經義 民當則之 應天之明 因地之利 以順天下 孝經: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 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 天-光明誠正↘ 地-孕育萬物→ ∴人-孝悌仁義-順應天下 (至誠無為) (天賦本性) (待人處事) (不居功勞) (良知良能) (見道成道)
10
故先聖見教之可以化民 故 先之以博愛 而民莫遺其親 陳之以德義 而民興行 處之以敬讓 而民不爭 導之以禮樂 而民和睦 示之以好惡 而民知禁 ~~孝經
11
二、今倡提孝道 主在端其本 立其基 本即心也 尚書:人心唯危,道心唯微。 真心孝悌--忠信、仁義、 … (克除) (展現)
二、今倡提孝道 主在端其本 立其基 本即心也 尚書:人心唯危,道心唯微。 (克除) (展現) (損之又損) (了了分明) 真心孝悌--忠信、仁義、 … (本) (基)
12
先正其心 正其行 心坦然 性安穩 心有雜妄私欲-不得其正-心隨外物 -真性受蔽受累 心無雜妄私欲-無染無著-坦然平直 -真性當家作主
先正其心 正其行 心坦然 性安穩 心有雜妄私欲-不得其正-心隨外物 -真性受蔽受累 心無雜妄私欲-無染無著-坦然平直 -真性當家作主 大學: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 所恐懼,… 好樂,… 憂患, 則不得其正。
13
則日常中 以身示道 承上啟下禮合宜 由己作起 端正風俗 心正→ 行正→ 合禮--修身立德 以身示道→ 十百千萬--移風易俗
則日常中 以身示道 承上啟下禮合宜 由己作起 端正風俗 心正→ 行正→ 合禮--修身立德 以身示道→ 十百千萬--移風易俗 (由己做起) (影響眾人)
14
47 親在應孝不知孝 親在應孝不知孝 親死知孝後悔難 題解 父母深恩,昊天罔極,故為人子 者,當趁雙親還健在之時,盡心
親在應孝不知孝 親死知孝後悔難 題解 父母深恩,昊天罔極,故為人子 者,當趁雙親還健在之時,盡心 侍奉,承歡膝下,將來才不會空 留遺憾。
15
一、 天地之性 人為貴 人之行 莫大於孝 ~~孝經聖治章 夫孝 道之尊 德之本 大道無形象,須由其德用,始可見知
天地之性 人為貴 人之行 莫大於孝 ~~孝經聖治章 夫孝 道之尊 德之本 大道無形象,須由其德用,始可見知 ~~生育天地 運行日月 長養萬物 天地之德~~高明 博厚 悠久 至誠無為 人呢?~~孝 悌 忠 信 仁 義 禮 智 … (尊貴) (根本)
16
應曉 父生我也 母鞠我也 哀哀父母 生我劬勞 欲報深恩 昊天罔極 詩經蓼莪: 蓼蓼者莪 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 生我劬勞
應曉 父生我也 母鞠我也 哀哀父母 生我劬勞 欲報深恩 昊天罔極 詩經蓼莪: 蓼蓼者莪 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 生我劬勞 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 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 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 昊天罔極
17
二、 盡孝無難 誠順其心意 有隱無犯 事親居致恭敬 養致歡悰 病致惙怛 有一分 應盡一分 或富或貧者 皆是各量己力
盡孝無難 誠順其心意 有隱無犯 事親居致恭敬 養致歡悰 病致惙怛 有一分 應盡一分 或富或貧者 皆是各量己力 --能力所及,則要盡力而為 禮記檀弓:事親有隱而無犯。 -不張揚其過,不犯顏進諫。
18
三、 乳狗搏人 伏雞搏貍 恩出心中 然 故魚銜索 幾何不蠹 二親之壽 忽若過隙 莫到 樹欲靜風不止 子欲養親不待 悔之晚矣 本訓
乳狗搏人 伏雞搏貍 恩出心中 然 故魚銜索 幾何不蠹 二親之壽 忽若過隙 莫到 樹欲靜風不止 子欲養親不待 悔之晚矣 本訓 蓼莪恩心中然藏 立身行道留美名 宜當立志成鴻器 彰顯吾親光耀宗
19
48 親死知孝後悔難 親在應孝不知孝 親死知孝後悔難 題解 百孝經:「二親之壽,忽若過隙。」 若不把握雙親健在,即時行孝,一旦
親在應孝不知孝 親死知孝後悔難 題解 百孝經:「二親之壽,忽若過隙。」 若不把握雙親健在,即時行孝,一旦 雙親辭世,再想盡孝亦不能矣。所謂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那時只能留下無限懊悔!
20
一、 手抱嬰孩 方知親勞 父母恩深 可比山高 誰無父母 可以依靠 失親兒女 如鳥失巢 為人兒女 當能盡孝 立身行道 揚名德韜
21
父母尚在 奉養誠抱 渡其求道 同修靈苗 莫等無常 一朝來到 親人獄府 受罪煎熬 仙佛 滄海桑田多變化 六塵五蘊不追逐
父母尚在 奉養誠抱 渡其求道 同修靈苗 莫等無常 一朝來到 親人獄府 受罪煎熬 仙佛 滄海桑田多變化 六塵五蘊不追逐 識透無常來生路 惟有修行方是福
22
那時後悔 再難行孝 靈前祭拜 枉然哀嚎 唯以真功 真德迴向 超拔脫苦 洗罪業滔 仙佛 金錢可復親難復 慈烏嚎啼勿蹈覆
那時後悔 再難行孝 靈前祭拜 枉然哀嚎 唯以真功 真德迴向 超拔脫苦 洗罪業滔 仙佛 金錢可復親難復 慈烏嚎啼勿蹈覆 萬金空奠靈前 祭拜枉然 哀聲誰訴
23
二、 盡孝即時才對 晨昏承歡無違 進而發揚道業 渡化有緣歸覺 仙佛 使親臉上増光彩 行道孝悌不可無 能者代天廣宣化 擔荷要職不馬虎
24
孝者才德尊貴 可享宗廟神威 得名祿壽位備 (堯舜文武) 孝經:天地之性,人為貴; ~~真才 人之行,莫大於孝。 ~~真德
孝者才德尊貴 可享宗廟神威 得名祿壽位備 (堯舜文武) 孝經:天地之性,人為貴; ~~真才 人之行,莫大於孝。 ~~真德 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 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率性而行~~達於極致~~參贊化育 ~~享宗廟祭祀~~受後人崇拜 -此即 大孝尊親 顯親揚名 道成天上 名留人間
25
宜民宜人毋虧 孝感動天 困境迎刃解. (王祥 孟宗) 至少也要做到 待人以禮~~言行無虧 事親無違~~承歡膝下 ~~感動天地~~困境得解
孝感動天 困境迎刃解. (王祥 孟宗) 至少也要做到 待人以禮~~言行無虧 事親無違~~承歡膝下 ~~感動天地~~困境得解 -此乃 其次不辱 其下能養者也
26
∴ 人人應 依循自己的靈明本性 (真才) 發揮自己的尊貴德行 (真德) 是上天所賦予,本自俱足。 -把它用出來-實用(待人接物 順境逆境)
∴ 人人應 依循自己的靈明本性 (真才) 發揮自己的尊貴德行 (真德) 是上天所賦予,本自俱足。 -把它用出來-實用(待人接物 順境逆境) -大用(修心養性 人道天道) -受用無窮 (於己 於人) ∴ 孚佑帝君:中庸,即〝用中〞之意。 ~~~就從孝道做起~~~ (本)(基)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