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目录 课前思考 1、你觉得礼仪重要吗?为什么? 2、你觉得自己是否很注重日常的交际礼仪?你认为你还有哪些欠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目录 课前思考 1、你觉得礼仪重要吗?为什么? 2、你觉得自己是否很注重日常的交际礼仪?你认为你还有哪些欠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01 02 03 04 目录 课前思考 1、你觉得礼仪重要吗?为什么? 2、你觉得自己是否很注重日常的交际礼仪?你认为你还有哪些欠缺?
职业形象篇 社交礼仪篇 01 02 仪容、仪表、仪态 语言沟通、电话礼仪、餐宴礼仪 商务礼仪篇 国际风俗习惯概况 03 04 见面礼仪、拜访客户、会客礼仪、位置礼仪 英语语族、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阿拉伯、日韩等

3 前言 (一)礼仪现状 晚清以来百年中国的文化处于艰难的解构与重建的过程之中。这其中的问题多到不知凡几,但最为人所忽略也是最重要的,是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礼仪问题。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但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了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不妨看看中小学生的所谓“校服”,全是些窝窝囊囊的运动装。 至于称谓,如今的问题就更大了。过去一律称“同志”,现在“师傅”、“老师”泛滥。“先生”、“小姐”的称呼流行起来原是好事,但“先生”的称呼其实也大有讲究,现在用得不当的情况比比皆是。“小姐”的称呼也属于尴尬的境地……

4 前言 (二)何为礼仪 何为礼仪呢?古人说:“礼出于俗,俗化为礼”。今天那些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其实就是源于我们生活中、最易让人接受的做法。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礼”就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观念,“仪”就是表达这种观念的一种形式。“礼仪”的核心本质就是:尊重。 我们用五句话来概括对不同人的尊重体现的个人修养:  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  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  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  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  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5 前言 (三)为什么要学习礼仪? 我不愿意在礼貌上不如任何人
《林肯传》中有这样一件事:一天,林肯总统与一位南方的绅士乘坐马车外出,途遇一老年黑人深深地向他鞠躬。 林肯点头微笑并也摘帽还礼。同行的绅士问道:“为什么你要向黑鬼摘帽?”林肯回答:“因为我不愿意在礼貌上不如任何人。” 可见林肯深受美国人民的热爱是有其原因的。1982年美国举行民意测验,要求人们在美国历届的40位总统中挑选一位“最佳总统”时,名列前茅的就是林肯。

6 为什么要学习礼仪?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前言 (三)为什么要学习礼仪?
人们把学习礼仪当作学会生存和安身立命之本。礼仪,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约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7 前言 (三)为什么要学习礼仪? 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 ——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
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特质,就是礼节。 ——拿破仑•希尔 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之外,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于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大家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8 前言 (三)为什么要学习礼仪? 良好的礼仪能够: 展现个人良好的品格修养,展现公司良好的商业形象,赢得对方的尊重;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建立融洽的合作基础; 满足对方的心理期待,使其感觉良好,感觉受人尊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礼仪不同于法律规范,不遵守礼仪不会坐牢、死人,它只是一种舆论约束和自我约束,而非强制约束。但是如果不遵守商务礼仪,往往会让人见笑。

9 好的礼仪习惯终生受益! 前言 (三)为什么要学习礼仪?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也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10 第一部分 职业形象篇 仪容(发肤容貌) 仪表(衣着打扮) 仪态(举止神态)

11 您的形象价值百万! 一、职业形象篇 良好的个人形象是成功的象征。我们处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企业要包装,商品要包装,个人形象也要包装。
个人形象可以真实地体现他的个人教养和品味;个人形象也客观地反映了他的个人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个人形象还如实地展现了他对待交往对象所重视的程度;个人形象更代表着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一部分。

12 职业形象 一、职业形象篇 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社会上一切人都每时每刻都会根据你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语言来判断你。 1
仪容(发肤容貌) 即一个人的容貌,由发式、面容以及人体所有未被服饰遮盖的肌肤(如手、颈)等组成。 职业形象 2 仪表(衣着打扮) 衣着:体现身份、涵养、教育。 3 仪态(举止神态) 仪态是指一个人举止的姿态与风度,是指一个人身体显现出来的样子。 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社会上一切人都每时每刻都会根据你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语言来判断你。

13 一、职业形象篇 (一)仪容(发肤容貌) 1、发型发式要求 应该前发不遮眉,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2、面部修饰 剔须修面,保持清洁。
1、发型发式:“女人看头” 时尚得体,美观大方、符合身份。 不佩戴华丽的头饰,避免出现远看像圣诞树,近看像杂货铺的场面。 2、面部修饰 清新淡妆,妆成有却无; 1、发型发式要求 应该前发不遮眉,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2、面部修饰 剔须修面,保持清洁。 禁止在鼻子上打孔和戴饰物。

14 时间 Time 地点 Place 目的 Object 一、职业形象篇 (二)仪表(衣着打扮) 35 着装原则(TPO) 第2-1节
此篇可举例说明。 讲师可结合当地习惯进行发挥。强调学员注意理解时间、目的、场合的含义,活学活用,不可死板。 参考讲法。 我们这里强调的是一个人基本的着装原则,但是各位一定要活学活用,不可死板教条。比如说参加公司的大型表彰会,大家都是职业装,你一个人穿休闲装,就会显得很不协调,时间、场合、目的都不对。再比如说去郊区展业,就不太适合着职业装,因为那样会显得你与准客户之间距离太远,而达不到你要接近他们的目的。可是你要去写字楼拜访,就一定是职业装,否则会和那里的环境很不协调,显得格格不入。还有许多例子,像这样的情况下………… 所以着装首要原则看目的,其次看时间,然后看场合,合起来就是TOP,“着装高手” 这里强调的是概念,那我们男士和女士在着装上还有那些细节需要注意?怎样着装才能更加合理,我再分别阐述。 Object 目的

15 一、职业形象篇 (二)仪表(衣着打扮) 服装穿着的总要求是: 1、符合身份:重要场合要穿质地高档的服装。
2、扬长避短:要会遮丑,如长脸不穿V领等。 3、区分场合:如工作、社交、休闲场合。 4、遵守常规:不穿奇装异服。

16 一、职业形象篇 (二)仪表(衣着打扮) 女士裙装穿着四大禁忌: 饰品佩带礼仪: 1、不要穿黑皮裙; 2、裙子、鞋子、袜子要协调;
3、不光腿穿裙子; 4、不能有三截腿; 饰品佩带礼仪: 以少为佳; 同质同色; 符合习俗; 注意搭配;

17 一、职业形象篇 (二)仪表(衣着打扮) 西装穿着“三个三”: “领带是男士服装的灵魂。” 正规场合不能穿白袜子:
1、三色原则:即全身穿着限制在三种原则之内。 2、三一定律:鞋子、皮带、公文包 一个颜色。 3、三大禁忌:忌衣袖商标未摘掉、忌西装与皮鞋不相配、忌不打领带。 “领带是男士服装的灵魂。” “白衬衣是男士永远的时装” 正规场合不能穿白袜子: 除非穿白西装、白皮鞋,否则不能穿白袜子,因为反差太大。袜子的颜色以和皮鞋一个颜色为最佳。其次可选择别的深色袜子。

18 一、职业形象篇 (二)仪表(衣着打扮) 3粒扣 2粒扣 3粒:“扣上面两粒”或 “只扣中间一粒” 或“都不扣”
2粒:“扣上面第一粒”或“都不扣” 1粒: 可扣可不扣 4粒:“扣中间两粒”或“都不扣”

19 一、职业形象篇 (三)仪态(举止神态) 信息的传递= (7%)你在说什么+ (38%)你是怎么说的+ (55%)你的身体语言
1)端正的站:“站如松”, 端正、挺拔、优美、典雅

20 一、职业形象篇 (三)仪态(举止神态) 信息的传递= (7%)你在说什么+ (38%)你是怎么说的+ (55%)你的身体语言
2)稳重的坐:“坐如钟”, 端正、稳重、温文尔雅

21 一、职业形象篇 (三)仪态(举止神态) 信息的传递= (7%)你在说什么+ (38%)你是怎么说的+ (55%)你的身体语言
3)优雅的走:“行如风”, 正确、优雅、轻盈,有节奏感

22 一、职业形象篇 (三)仪态(举止神态) 信息的传递= (7%)你在说什么+ (38%)你是怎么说的+ (55%)你的身体语言
4)得体的蹲:, 一脚前,一脚后,两腿向下蹲。 忌弯腰、翘臀或两脚平蹲( “卫生间姿势” )。

23 一、职业形象篇 (三)仪态(举止神态) 信息的传递= (7%)你在说什么+ (38%)你是怎么说的+ (55%)你的身体语言
5)专注的目光: 在与人谈话时,大部分时间应看着对方,否则是不礼貌或不真诚; 正确的目光是自然地注视对方眉与鼻梁三角区,不能左顾右盼,也不能紧盯着对方; 道别或握手时,则应该用目光注视着对方的眼睛。

24 一、职业形象篇 (三)仪态(举止神态) 信息的传递= (7%)你在说什么+ (38%)你是怎么说的+ (55%)你的身体语言
6)真诚的微笑: “微笑”应该贯穿礼仪行为的整个过程! 微笑必须做到“三笑” “三结合”; 三笑:眼笑、嘴笑、心笑; 三结合:与眼睛结合、与语言结合、与身体结合。

25 一、职业形象篇 (三)仪态(举止神态) 请思考: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微笑? 微笑,女性最重要、最美丽的妆容; 微笑,是男士良好修养的最佳体现;

26 一、职业形象篇 (三)仪态(举止神态) 没有面带微笑,就不能说有完整的工作着装!
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是唯一一种不分国籍的通用语言。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热情、修养和魅力。是最能赋予人好感,增加友善和沟通,愉悦心情的表现方式。 微笑是一种魅力,亲切温馨的微笑可以缩短双方的距离,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

27 一、职业形象篇 (三)仪态(举止神态) 今天您微笑了吗? 微笑无本万利,甚至可以救命!
西班牙内战时,有一个战俘正被关在牢房中等待着死亡的来临。这时有一个狱卒过来巡视,战俘向他借火,火光划亮时,战俘和狱卒的目光撞到了一起,便不由自主地咧开了嘴,对他微笑了一下。狱卒愣了几秒钟后也还了一个微笑。两个人因为彼此的微笑而聊了起来,当狱卒得知战俘尚有多年未见的娇妻弱子时,抑制不住心中的同情,想法设法把战俘救出了牢笼。生命就这样被一个微笑挽救了。

28 第二部分 社交礼仪篇 语言沟通 电话礼仪 餐宴礼仪

29 二、社交礼仪篇 (一)语言沟通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择言选语是何等的重要。 1)礼貌用语:
学会使用十一字文明礼貌用语:“请、您、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 。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请字不离口、谢字随身走”。我们的每一天都要在爽朗的寒喧中开始,必须学会问候语:“早上好、您好、您早”,同时也要注意学会使用抱歉语“对不起!请原谅!”

30 二、社交礼仪篇 (一)语言沟通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择言选语是何等的重要。 2)基本原则:少说多听
多倾听,不打岔; 多赞美,少下结论;

31 二、社交礼仪篇 (一)语言沟通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择言选语是何等的重要。
3)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让对方多谈自己,多讲对方感兴趣且积极乐观的话题。 交谈话题参考: ——安全话题(公共话题):哲学、历史、地理、艺术、建筑、 风土人情 ——轻松愉快的话题:电影、电视、体育比赛、流行时 尚、烹饪小吃、天气状况等

32 二、社交礼仪篇 (一)语言沟通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择言选语是何等的重要。 职场商务人员交谈六不谈:
——不非议国家和政府 ——不涉及国家秘密和行业机密 ——不访及交往对象的内政 ——不背后议论同行、领导、同事等 ——格调不高的话题不谈 ——不涉及私人问题

33 二、社交礼仪篇 (一)语言沟通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择言选语是何等的重要。 私人问题五不问: ——不问收入
——不问年纪(快退休及白领丽人不得问) ——不问婚姻家庭 ——不问健康问题 ——不问个人经历 (不重过去、只重现在)

34 二、社交礼仪篇 (二)电话礼仪 1、接电话 1)重要的第一声 声音清晰、亲切、悦耳,使用礼貌用语,先自报家门:“您好!这里是……”或“您好,请问找哪位?”。 不允许接电话以“喂,喂”或者一张嘴就不客气的说“你找谁呀”“你是谁呀”“有什么事儿啊”像查户口似的。 接听电话是个人素质的直接体现,细节决定成败,让我们从接听电话开始。

35 二、社交礼仪篇 (二)电话礼仪 1、接电话 2)微笑接听电话 声音可以把你的表情传递给对方,笑是可以通过声音来感觉到的。

36 1、接电话 二、社交礼仪篇 (二)电话礼仪 3)迅速接听电话 电话最好在响三声之内接听,长时间让对方等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电话是在响了五声后才接起,请别忘记先向对方道歉“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37 1、接电话 二、社交礼仪篇 (二)电话礼仪 永远不要对打来的电话说: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4)认真做好电话记录
接办公电话时,即使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切忌只说“不在”,应做好电话记录。  电话记录牢记5W1H原则,when何时,who何人来电,where事件地点,what何事,why为什么,原因,how如何做。电话记录简洁又完备,有赖于5W1H。 永远不要对打来的电话说: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38 2、拨打电话 二、社交礼仪篇 (二)电话礼仪 时机:一般的公务电话最好避开节假日、晚上:21:00至次日6:00、临近下班时间。
时长:无重要事情,牢记三分钟原则。 内容:问候对方、自报家门、所谓何事、告别语。

39 二、社交礼仪篇 (二)电话礼仪 3、挂断电话 如果自己正在开会、不宜长谈,或另有电话打进来,需要中止通话时,应说明原因,告之对方:“一有空,我马上打电话给您”,免得让对方认为我方厚此薄彼。 中止电话时应恭候对方先放下电话,不宜“越位”抢先。一般下级要等上级先挂电话,晚辈要等长辈先挂电话,被叫等主叫先挂电话,不可只管自己讲完就挂断电话。

40 门 门 1、桌次排列 二、社交礼仪篇 (三)餐宴礼仪 1 2 两桌横排 1 2 两桌竖排 1、中餐桌次排列
决定餐桌高低次序的原则是:主桌排定之后,其余桌次的高低以离主桌的远近而定,近者为高,远者为低;平行者以右桌为高,左桌为低。 常见的排列方法参见图示: 图中的座号就是桌次的高低序号。 2 两桌竖排 1

41 门 门 门 1、桌次排列 二、社交礼仪篇 (三)餐宴礼仪 1 2 3 4 5 6 7 七桌 1 2 3 4 5 五桌 1 2 3 4 5 6
六桌

42 门 2、席次排列 二、社交礼仪篇 (三)餐宴礼仪 1 2 3 4 5 6 7 8 9 一个主位时的位次排列 主位
1)主人在主桌面对正门之位就座 2)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3)各桌位次的尊卑,以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4)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 ,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 座,而请主人坐在主宾的位子上。

43 门 3、宴请礼仪 二、社交礼仪篇 (三)餐宴礼仪 1 2 5 6 8 7 4 3 二个主位时的位次排列 主位
第二 二个主位时的位次排列 3、宴请礼仪 (一)迎宾:主人应站在大厅门口迎接客人 (二)引导入席:主人陪主宾进入宴会厅主桌,接待人员引导其他客人入席 (三)致词、祝酒:言简意赅、热情友好 (四)用餐:融洽气氛,掌握进餐速度 (五)送别:热情相送,感谢光临

44 二、社交礼仪篇 (三)餐宴礼仪 4、赴宴礼仪 1)赴宴前,应注意仪表整洁,穿戴大方,最好稍作打扮。忌穿工作服,满脸倦容或一身灰尘。为此,进行一番洗理一番化妆是很有必要的。男士要刮净胡须,如有时间还应理发。 2)赴宴要遵守约定的时间,如果你与主人关系密切,则不妨早点到达,以帮助主人招待宾客,或做些准备工作。 3)当你抵达宴请地点时,首先跟主人握手、问候致意。对其他客人,无论相识与否,都要笑脸相迎,点头致意,或握手寒暄,互相问好。

45 5、用餐礼仪 二、社交礼仪篇 (三)餐宴礼仪 1)用餐文雅,吃的时候应闭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尤其是跟欧美人打交道此为大忌。
2)敬酒不劝酒,请菜不夹菜。如果非要热情一下,请用公筷。 3) 嘴里有食物时,不张口与人交谈。 4) 宴会未结束,自己已用好餐后,不可随意离宴,要等主人和主宾先起身离席。

46 一、职业形象篇 第三部分 商务礼仪篇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要遵循的礼节 见面礼仪 拜访客户 会客礼仪 位置礼仪

47 1、介绍 三、商务礼仪篇 (一)见面礼仪 1)注意介绍的顺序:应该将“卑者”首先介绍给“尊者”。 应先把下级介绍给上级;
应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 应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应先把主人介绍给客人; 2)怎样作被介绍人: 首先应该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正面面对,起立或欠身致意; 被介绍时,双目应该注视对方; 介绍完毕,应该互相握手问好。

48 2、握手 三、商务礼仪篇 (一)见面礼仪 1)伸手的前后顺序:尊者为先 上级在先、长者在先、女性在先。
客人到来之时应该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 客人走的时候一般是客人先伸手,表示愿意继续交往。 2)握手的禁忌 不能伸出左手与人相握。 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礼行为。 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

49 3、名片 三、商务礼仪篇 (一)见面礼仪 1)名片的礼仪: 名片应先递给长辈或上级; 递出:文字向着对方,双手拿出;
接受:双手去接,马上要看,如有疑惑,马上询问。 同时交换名片时,可以右手递名片,左手接名片。 2)名片的禁忌 名片不宜涂改(如手机换号)。 不提供两个以上头衔。 不提供私宅电话。

50 1、约定时间和地点 2、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三、商务礼仪篇 (二)拜访客户
事先打电话说明拜访的目的,并约定拜访的时间和地点。不要在客户刚上班、快下班、异常繁忙、正在开重要会议时去拜访。也不要在客户休息和用餐时间去拜访。 2、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阅读拜访对象的个人和公司资料。 准备拜访时可能用到的资料。 穿着与仪容。 检查各项携带物是否齐备(名片、笔和记录本、公司和产品介绍、合同) 明确谈话主题、思路和话语。

51 3、出发前 4、到了客户办公大楼门前 三、商务礼仪篇 (二)拜访客户 最好与客户通电话确认一下,以防临时发生变化。
选好交通路线,算好时间出发。 确保提前5至10分钟到。 4、到了客户办公大楼门前 再整装一次。 如提前到达,不要在被访公司溜达。

52 5、进入办公区域 6、见到拜访对象 三、商务礼仪篇 (二)拜访客户 微笑着向接待员说明身份、拜访对象和目的。
从容等待接待员将自己引到会客室或办公室。 等候时,不要看无关的资料或在纸上图画。 等候超过一刻钟,可向接待员询问有关情况。 如受访者实在脱不开身,则留下自己的名片和相关资料,请接待员转交。 6、见到拜访对象 问候、握手、交换名片。 客户请人奉上茶水或咖啡时,应表示谢意。

53 7、会谈 8、告辞 三、商务礼仪篇 (二)拜访客户 注意称呼、遣词用字、语速、语气、语调。 会谈过程中,如无急事,不打电话或接电话。
根据对方的反应和态度来确定告辞的时间和时机。 说完告辞就应起身离开座位,不要久说久坐不走。 感谢对方的接待,握手告辞。 如办公室门原来是关闭的,出门后应轻轻把门关上。 客户如要相送,应礼貌地请客户留步。

54 1、接待预约访客 2、接待临时访客 三、商务礼仪篇 (三)会客礼仪 看到客户后,微笑着打招呼。起身。握手。 将客户引到会议室。奉茶或咖啡。
会谈。会谈结束。送客。 2、接待临时访客 确认访客所在单位、姓名、拜访对象、拜访事宜和目的。 如本人无时间接待,可安排他人接待。如果暂时脱不开身,则请访客在指定地点等候,并按约定时间会见访客。 如果访客找的是其他人,则迅速联系受访对象,告之访客的所在单位、姓名和来意。

55 1、同行礼仪 2、电梯、楼梯礼仪 三、商务礼仪篇 (四)位置礼仪 2人同行时:右为尊,安全为尊; 3人同行时:中为尊;
4人同行时:应分成两排,前排为尊; 2、电梯、楼梯礼仪 上楼、进电梯应让老者、女士、身份高者先上先进; 下楼时、出电梯时自己先下先出。

56 3、乘车礼仪 三、商务礼仪篇 (四)位置礼仪 三排七座轿车 双排五座轿车 一般情况下,专职司机后排右侧为上宾席;
若非专职司机而为身份较高者开车时,副驾驶位置为上宾席。 D A C B 司机 双排五座轿车 司机 F A C B E D 三排七座轿车

57 3、乘车礼仪 三、商务礼仪篇 (四)位置礼仪 三排七座轿车 双排五座轿车 一般情况下,专职司机后排右侧为上宾席;
若非专职司机而为身份较高者开车时,副驾驶位置为上宾席。 A B D C 非专职司机 双排五座轿车 非专职司机 A B D C F E 三排七座轿车

58 第四部分 国际风俗习惯概况 国际礼仪基本原则 英语语族、阿拉伯、日韩等 日耳曼语族 拉丁语族 阿拉伯 日本、韩国、泰国

59 1、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 四、国际风俗习惯概述 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为了避免因各自的文化、历史差异而产生误会,并共同采用或遵循的一些通用的礼仪做法,这就是所谓的国际礼仪。 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 “信守时间”的原则。 “不妨碍他人”的原则。 “女士优先”原则。 “维护个人隐私”原则。 “以右为尊”原则。 “保护环境”原则。

60 2、英语主要国家的风俗习惯 四、国际风俗习惯概述 英语国家主要的信仰是广义上的基督教(即新教和天主教)
忌“13”和“星期五”,忌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点3支烟,忌同性跳舞,忌在别人面前打喷嚏或咳嗽。 英国人:不喜欢被统称为“英国人”,而喜欢被称为“不列颠人”。习惯握手礼,女子一般施屈膝礼。在社交场合坚持“女士第一”的原则。 美国人:性格开朗,喜欢社交,善于攀谈。与人交往时讲究礼仪,但没有过多的客套。社交场合一般行握手礼,熟人则施亲吻礼。 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通常一日三餐加茶点。喜爱甜酸味,不喜太咸,注重营养,讲究新鲜,健康食品很受欢迎。平时以英法菜为主。进餐前习惯先喝啤酒或威士忌。 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一日三餐。喜欢咸中带甜的菜肴,口味清淡。重视营养,爱吃海味和蔬菜。早、午餐从简,晚餐较丰富。

61 3、日耳曼语族国家的风俗习惯 四、国际风俗习惯概述 日耳曼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的两大派流——新教和天主教。
日耳曼各民族的见面礼与英语民族大同小异,以行握手礼最为普遍,拥抱和接吻礼不多用。日耳曼各民族以时间观念强而闻名,迟到被视为极为失礼的行为。认为送礼物是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因此选择物美价廉、既有特色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登门访客必先预约。 德国人三餐中很看重早饭,饮料、主食、肉类一应俱全。爱喝酒,香肠和面包种类繁多。瑞士以法式烹调为主。比利时人的饮食习惯与法国人和荷兰人相近。瑞典、丹麦、挪威人多喜爱吃生冷蔬菜和食品,瑞典人尤甚。 德国人:对烟囱清洁工有一种特殊的迷信,认为在路上遇到烟囱清洁工会有好运。 奥地利人:把马、龙、蛇、猫、狗视为吉祥之物,喜欢用它们作装饰图案。 瑞士人:忌背后议论其他民族;忌谈金钱,一般不向别人借钱借物。 比利时人:忌蓝色,忌谈论政治、宗教话题。 荷兰人:在星期六、日禁止弹奏乐器,星期日要绝对休息,商店等都要停止营业。 丹麦人:有一种高度的趋同心理, 不喜欢与众不同。 瑞典:是个半禁酒的国家,到瑞典人家做客不要送酒。 挪威:爱红色,赴宴时喜欢用带点红色包装的小礼物。 芬兰:是桑拿浴的故乡,酷爱桑拿,并认为是圣洁之事。

62 4、拉丁语族国家的风俗习惯 四、国际风俗习惯概述 拉丁语族的国家主要信仰天主教。
握手忌讳交叉握手,也忌讳一只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和别人相握。 忌讳13,但把3、7看作是吉祥数字。 忌食狗肉,更忌杀狗。 见面礼节有握手、亲吻、拥抱三种方式。初次见面一般行握手礼,并互致问候。在交谈的过程中,语调不高,自然、和蔼,听别人的谈话非常专注。做客时习惯迟到一刻钟左右,一般不会准时,但通常不会迟到太久。做客时一般带一点小礼物。 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是善饮、善食、讲究烹饪的民族,尤其是法国大餐被誉为欧洲之冠,是西餐的代表性流派。几个国家都酷爱葡萄酒。他们的第二个共性是喜欢喝咖啡。共同喜爱的食品是奶酪、生火腿、鸡蛋土豆煎饼。

63 5、日本、韩国、泰国的风俗习惯 四、国际风俗习惯概述
日本人多信仰神道和佛教,也有的信仰基督教等宗教。不喜欢紫色,认为它代表悲哀;最忌讳绿色,认为是不详之物。喜欢红、黄色,也喜欢红白相间的色彩。忌3人一块合影。 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画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 “日本料理”的特点是以鱼、虾、贝等海鲜为烹调原料,可热吃、冷吃、生吃或熟吃。主食为大米,逢年节和生日喜欢吃红豆饭,喜欢吃酱和酱汤。餐前餐后一杯茶。 韩国多信仰基督教、佛教和天主教。喜欢穿白色衣料。 韩国男子见面时习惯微微鞠躬后握手,并彼此问候。妇女很少握手。妇女的穿着较保守。 韩国以大米为主食,喜欢中国的川菜,口味偏辣,爱吃牛肉、瘦猪肉、狗肉、海味和卷心菜等。 泰国信仰佛教,其禁忌多与佛教有关。男女之间讲究授受不亲。忌讳狗的图案。 泰国见面行合掌礼。男女之间、僧人和俗人之间不握手。递东西时,一定用右手。 泰国主要食物是大米,副食以蔬菜和鱼类为主,不爱吃红烧菜肴,忌吃牛肉。喜欢辣食和甜食。

64 6、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的风俗习惯 7、斯拉夫语族国家的风俗习惯 四、国际风俗习惯概述 严格禁食猪肉;禁止饮酒;禁止女性暴露躯体肌肤。
以牛、羊、骆驼肉和鸡、鹅等家禽为主,以烧烤为多见,平时多以玉米、大饼和抓饭为主食。 7、斯拉夫语族国家的风俗习惯 多信仰东正教,少量信仰新教和天主教。 斯拉夫民族十分好客,都有向客人敬献盐和面包的习俗。 饮食上喜欢土豆、黑面包、生冷蔬菜、肉类、牛奶。喜欢喝酒。

65


Download ppt "目录 课前思考 1、你觉得礼仪重要吗?为什么? 2、你觉得自己是否很注重日常的交际礼仪?你认为你还有哪些欠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