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現象學人格理論與應用 Phenomenological Personality Theory and Practic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現象學人格理論與應用 Phenomenological Personality Theory and Practic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現象學人格理論與應用 Phenomenological Personality Theory and Practice
報告日期: 報告人:趙信祈、施亦玞、郭慧珍、蕭韻文 指導老師:蔡順良 老師

2 報告內容綱要 Carl Rogers生平簡介 Rogers 之人格理論現象學取向 Rogers引發的重要問題 現象學派理論的臨床應用
近年來理論與研究方面發展

3 Carl Rogers生平簡介

4 生平簡介(1/4) 世紀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的創始者之一 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
個人中心治療 Person-centered Therapy 1947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1956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心理和諧的人: “The good life is a process, not a state of being.It is a direction not a destination.” Carl Ransom Rogers

5 生平簡介(2/4) 大學主修農科 ➦ 神學院 ➦ 臨床心理學兒童輔導研究所 ➦ 美國心理學會理事 長 ➦ 個人研究中心
1902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父親是一位土木工程師,家中共有子女六人,Carl 排行第四。 家庭信仰十分虔誠。自述生長在「一個關係良好的大家庭中,一個排行在中間的 孩子,這個家庭努力工作,而且尊崇高度保守的基督教信仰。」 12歲時舉家搬至鄉下經營農場,應用科學方法處理一切事物,塑造了他特別重視 倫理及道德觀念,同時尊重科學方法的獨特之處。 1919年進入威斯康辛大學,主修農科。 1929年隨世界基督教學生聯合會來亞洲訪問,接觸到各種不同文化及宗教信仰, 使Rogers對宗教的態度有了轉變。 結婚後遷居紐約,進入聯合神學院就讀。

6 生平簡介(3/4) 隨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修習臨床心理學,於1931年完成博士學位。 當時該學院一方面受Freud心理動力學影響,另一方面又強調嚴格的科學方法和 統計學訓練。Rogers就在這樣矛盾的思潮中,學習如何取得平衡,發展出未來 結合宗教信仰、臨床經驗及科學實驗訓練的重心。 之間,Rogers進入了Rochester輔導中心(為由法院移送過來的少年 及未獲適當照顧的兒童診斷及治療),孕育出他的治療基本概念。 1940開始其教學和研究工作,應聘至俄亥俄州立大學任教,以諮商及治療方面 所得資料為教材,使他在此領域的理論更為成熟。 1945年至芝加哥大學任教,並主持輔導中心,推出了「當事人中心治療」 (client-centered therapy),不久即成為諮商與治療的重要技術。

7 生平簡介(4/4) 1957年轉任威斯康辛大學,同時擔任心理學系和精神醫學系教授。曾努力將 其理論及治療方法運用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但效果遠不如其在大學生中那麼 良好。 1964年遷往加州,就任西方行為科學研究所專任研究員。 1968年和一些熱心人本主義的同道創立了「人道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ies of the Person)。這顯示Rogers的工作重心已有轉移: 由典型學 術機構轉移至志同道合工作者組成的團體;由對行為困擾者的工作轉移至對 正常人的工作;由個別治療轉移至團體活動;由常規性實徵研究轉移至對人 的現象學研究。 1974年在加州舉行了大型的成長團體,Rogers領悟到「當事人中心」的理論 照樣可以應用到一般成長團體,以至於各種人際關係。因此以「個人中心」 取代了「當事人中心」,推廣理論的應用範圍。

8 Rogers 之人格理論現象學取向

9 現象學(phenomenology)和現象學態度
胡塞爾(Husserl, )於1900年奠基 現象學是一種方法,即從直接直觀和先驗本質中提取知識的途徑。 現象學是研究意識現象和其本質的科學,其主要的方法為現象學 還原,本質直觀和超越還原。它透過從個別到普遍,獲得具超越 時空特性的意識本質。 現象學態度是一種對我們內在意識的省察,並且在意識到心中可 能啟動任何判斷與評價,肯定與否定時,暫時先「存而不論」, 就在此時,對事物的本質進行直觀,並讓理解自然升起。

10 MOTIVATION 動機 LEARNING 學習
動機是每個人的基本需求,用以保有以及提昇個體現象的自我,而在場域裡的所有 特質都是被此需求所管理的。 學習是由於自我與環境之間的落差而發生,由周遭汲取有意義的訊息以改善個人的 現象場。 自我 self people behaviors thoughts objects images environment 環境 individual 個體 MOTIVATION 動機 LEARNING 學習 PHENOMENAL FIELD 現象場

11 現象學觀點的基本假設 個人的行為多半決定於個人對事件之知覺與瞭解的方式。 行為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個人對事件的知覺。
所有的行為都決定於現象場(phenomenal field) 現象場:個人在特定的時刻所經驗到的一切,即個人對世界的主 觀建構,反映個人內在的需求、目標和信念。而內在心理需求形 塑了我們對現實世界的詮釋。 每個人的知覺經驗互不相同,因此每個人都有其獨特反應。 行為的改變來自知覺的改變,所以現象場的改變代表行為的改變。

12 綜言之,現象學關心焦點 個體與其周遭世界互動之下所產生的主觀經驗
對人的意識經驗進行探討。並不去描繪客觀現實世界 的模型,而是對人如何詮釋他所經驗到的世界感興趣。

13 Rogers 的人性觀→經驗之主觀性(1/3)
「我們並不是對一個全然客觀的現實世界做反應,而是對於對現實世界 的知覺做反應。」 我們所看到的,不是對外在客觀世界的忠實記錄,而是反映出個人因應 內在需求上的主觀建構,即是個人私有經驗的世界 - 現象場 (Phenomenal Field)。 當事人報告的重要性: 現象學重視個人的主觀經驗,強調個人主觀經驗的獨特性。在同一客觀 環境中,各人的經驗與感受皆不同。 故,欲瞭解一個人的知覺和經驗,最好的方法就是請當事人自己來報導。

14 Rogers 的人性觀→真誠的自我感(2/3)
人們常遭受到疏離(alienation)或解離(detachment) 的感覺, 亦即一個人的經驗和日常活動不是來自於他真實的自我。 Freud Rogers 本能 動物性的衝動 潛在智慧的來源 思考 扭曲、否認這些衝動,是正常且健康性的功能的部分展現 接受並承認所感受的經驗,就是達成心理健康的調適狀態

15 Rogers 的人性觀→人類動機積極面(3/3)
我們大部分的基本動機都是朝正向成長的方向邁進。 自我療癒能力:個體生而傾向謀求自我的充分發展。每個 人都有能力引導自我成長。 並非盲目樂觀,瞭解及覺察某些人會表現出殘酷、破壞性 的行為。就算在再殘暴的人內心深處,仍可以發現善良、 正向的力量。

16 個人知覺內外在經驗的總體, 即個人的主觀經驗世界。
Rogers人格結構 個人知覺內外在經驗的總體, 即個人的主觀經驗世界。 個人的整體,包含 個人所有的思想、 行為與身體情況。 現象場分化出來的 一部分,由一連串 的知覺和有關於 「我」的種種價值 所組成。

17 人格的結構:自我理論 自我(The Self):是個人現象場中的核心部分,具有組織、創造,以及適 應的功能。關於他對自己各方面的印象,被視為個人有系統的知覺組合, 且能夠為個體所知覺。自我代表一組有組織的知覺系統,屬於意識的,是 我們意識中的自我概念。 理想我(Ideal Self):個人最希望擁有的自我概念。 實際我(Actual Self):Rogers藉由聆聽案主的談話(這不像我、對自己感 到失望),認為self是一個能反映個人內在世界的心理結構。重視self和 行為適應的關係,認為一個健康個體的自我觀念和actual self是相符合 或接近的。 現實我與理想我越趨一致,心理越健康。

18 人格的結構 Rogers 一再強調個體的意識與覺知的重要性,對自己的感覺、情緒、行 為反應的高度自我覺知。
自我(Self)功能的全盤運作,而無障礙與受阻。 完全的自主經驗與自由,且富創意。 感覺自己更具潛力,並且與演化之流更為調和與同步。 無條件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s)。

19 Rogers 個人中心取向 當事者與治療者,雙親與子女,領導者與團體,教師與學生之間非指導性 的,可促進人格改變的一種催化性關係。
這種關係不是「關於我」(about me )或者「為我」(for me ),而是「與 我」(with me)之間的對等關係。

20 一個基本信念 每一個人都有具足於自身的許多內在資源,讓我們足以理解自 我,並以改變自我觀念、基本態度和自己行為的自我引導能力。

21 兩個主要傾向 一是朝向自我實現(actualization,fulfillness)的傾向。 二是朝向自由完整個體的形成性傾向。
自然科學:熵(entropy),一種不可逆的熱能耗竭。 精神科學:朝向秩序提升和相關複雜度的演化(syntropy)。

22 三個催化條件 真誠一致(Genuineness, Realness, Congruence): 對當事者來說,治療者好像透明的一樣,可以投注在關係之中, 並有效地溝通。 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s): 溫暖,正向的接納態度,不管當事人是恐懼、紛亂、痛苦、驕 傲、生氣或怨恨。 同理地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 能理解到當事人錯誤的行為和體會到當事人遭遇的困境,而不 是為了分析或判斷。

23 Rogers全功能個體(The full- functioning individual)
對經驗的開放:對世界中,他人的感覺及體驗能有精準的感知能力。 存在性:活在當下,而非活在過去或未來。 有機的信任(Organismic trusting):信任他人的想法與感覺使真實 的,並將其視為理所當然。 體驗的自由:認知到體驗的自由,並對個人的行為負責 創造力:對世界完全的參與,包含對他人生活的貢獻

24 現象學人格理論關注焦點 焦點問題:什麼是「真實」的自己? 它強調個人對發展出有意義自我感,可以做的種種努力。
注重當下意識裡人生課題的人際關係,以及個人愈趨心理成熟的成 長能力。 所謂現象學的人格理論,強調個體對周遭世界的主觀經驗,也就是 現象學經驗。

25 Rogers引發的重要問題

26 Rogers引發的重要問題 自我概念在性格發展中的扮演何種重要性? 人類的發展動機能以自我成長或自我實現來說明嗎?
內在感受與自我概念的和諧有多重要?衝突時又該如何解決? 如何在童年時期培養孩子正向的自我價值感?

27 自我概念的測量方式(1/3) Q分類法 語意分析法

28 Q分類法(Q-Sort Technique)(2/3)
基本假設: 當事人能對自己進行描述。 當事人能描述其希望擁有但不具備的特徵。 方法:給予當事人一套有形容詞的卡片,按照最符合到最不符合的類別,進 行強迫性分配。 便於描述及量化分析self與ideal self間的差異。 優點是能獲得部分現象場覺知的系統性資料,但缺點是使用既定陳述句及強 迫分類,因此無法呈現受試者認為最有意義的分配狀況。

29 語意分析法(The Semantic Differential)(3/3)
由Osgood等人(1957)倡導使用。 使用兩極化的七點形容詞量表,讓受試者依自己所認為的概念定義,自評「我自己」 和「理想中的我」。

30 Rogers性格理論相關問題 自我概念 扮演角色 發展動機 和諧v.s.衝突

31 自我概念(Self-concept)角色重要性(1/2)
從臨床治療經驗中,發覺「自我」是人們解釋周遭世界的重要心理結構。 所有的知覺和意義(現象場)中,與「自己」或「我」有關的部分。 呈現一套具組織性和一致性的知覺型組。 自我概念雖會改變,但具有連續性,最終使個體擁有自己的特質而並呈現 出自己獨特的性格。

32 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特質(2/2)
自我是屬於意識層面的建構(非無法客觀研究的潛意識) actual self →此刻所呈現的自我。 自我(the self) ideal self →理想中認為自己未來會成為的那個自我。

33 發展動機: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個體往個人成長的方向不斷邁進的過程。 「人有一種基本傾向和努力—去實現、維持、並增進自己以成為不斷體驗各種感受的有機體」。 從依賴性個體獨立性個體 固著或僵固改變和自由表達(發展) 降低需求或緊張獲得滿足和喜悅(動機) 自我實現

34 協調 自我一致性 和諧與衝突:自我一致性與協調(1/2) →不協調 個體會尋求自我一致性和自我與日常經驗的協調。
個體的功能在維持各種自我知覺的一致性,以及個體對自我與經驗的協調。 1.由Lecky(1945)提出。 自我一致性 2.個體尋求與維持自我結構的穩定。 1.自我與經驗之間的協調對其性格功能的重要性。 協調 2.認為自己具同理心,卻感受到自己冷酷、不具同情心。 →不協調

35 和諧與衝突:隱覺(subception)與防衛(defense)(2/2)
隱覺是一個檢查自我與經驗是否一致的心理機制,若兩者不協調,為阻止進入 意識,並引發防衛反應。 否定(denial) →讓經驗完全不表明出來 保持自我結構免受威脅。 曲解(distortion) →把經驗包裝成與自我一致的形式,再進到意識中。

36 正向關懷需求(need for positive regard)
1915年提出這個概念,意指尋求溫暖、喜歡、尊重、同情與被接受的需要。例 如嬰兒對愛與情感的需求。 無條件的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會使孩子不需要去曲解或 否定某些與自己概念不符的經歷。 重要他人所給予的正向關懷具有強烈的信服力, 對個人自我潛力充分發展有幫 助:他人正向關懷→自我正向關懷→健康人格。

37 兒童成長與親子關係 我不喜歡你 我不喜歡你這樣做 重視兒童在協調的狀態中成長,讓孩子能在完全經驗中成長,這樣才能擁有健康 的自我心理發展。
完全經驗意味著父母會接受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即便不贊同,也不會直接否定孩 子本身的價值。 被愛的條件 (Condition of Love) 孩子為了保有重要他人的關懷,會盡可能去達成滿足對方的期待。這樣既不能 體認自己的經驗感受,也無法瞭解自己的真實情況, 阻礙了自我的充分發展。 我不喜歡你 我不喜歡你這樣做

38 親子關係研究(1/2) 教養態度:實證研究顯示,若父母是接納的、民主的,對孩子 的智力、情緒、自我評價與安全感的發展都有正向影響。
自尊研究(Coopersmith, 1967) 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價值評斷,是一種穩定的性格特徵, 不受單一事件而變動。 使用「自尊量表」(Self Esteem Inventory)測量。 高自尊學童較不接受他人評價,要有彈性且富想像力。 主觀估計的自尊會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

39 親子關係研究(2/2) 自尊的來源 兒童的自尊是一種「反映式的評鑑」(reflected appraisal)的 歷程,主要受家庭環境及眼前人際環境的影響,較少受外在聲望 指標影響。 孩子會擷取周遭重要他人的意見用來評斷自己。 自尊的形成主要來自三種父母的態度表現: 對孩子表現接受、興趣、溫情、溫暖→心理安全條件。 對孩子的要求清楚且執行堅決,常用獎賞→心理安全條件。 民主教養方式,建立一套廣泛規則且承認孩子的權力和意見→心 理自由條件。 批評:自尊並非一個整體,而有不同的面向。 自我觀念的形成, 主要照顧者(父母)是個人生命最初的鏡子, 兒童從重要他人的回饋中形成自我概念。

40 現象學派理論的臨床應用

41 現象學派理論的臨床應用 心理病理 人格 個人中心學派 發展進程 基本理念 治療目標 治療方式 相關理論觀點 Rogers畢生工作重點
由正常人分有困擾者的研究而來 非實徵 而是現象學研究 Rogers畢生工作重點

42 個人中心學派發展進程 非指導性諮商1940’s 反映技術澄清當事人感覺。「諮商與心理治療:實務上的新概念」 (Rogers,1942)
個人中心治療(client-centered therapy)1950’s 發表(Rogers,1951) 進入當事人的現象世界(感覺+認知?)強調個案自我實現傾向。 療效的因素—治療關係1950’s末~1970’s 提出 「成為一個人」 (Rogers,1961)。 運用:學生中心(Student-Center Teaching)、會心團體。 廣泛運用各界1980~1990 追求世界和平。被稱個人中心取向(client-centered approach) <<諮商與心理治療:實務上的新概念>>1942 描述非指導性諮商的哲學和實務,強調創造非指導性的氣氛。 指導性:規勸、建議、指導、說服、教導、診斷、解釋等。以反映技巧取代。

43 我們每個人就像是一棵(顆)橡樹的種子。 如果提供適當的環境, 橡樹的種子就能夠適當地成長, 漸漸地長成一棵橡樹。
個人中心學派基本理念--人性觀(1/4) 我們每個人就像是一棵(顆)橡樹的種子。 如果提供適當的環境, 橡樹的種子就能夠適當地成長, 漸漸地長成一棵橡樹。 摘自:修慧蘭 校訂(2009)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P.200

44 我們每個人就像是一棵(顆)橡樹的種子。 如果提供適當的環境, 橡樹的種子就能夠適當地成長, 漸漸地長成一棵橡樹。
個人中心學派基本理念--人性觀(2/4) 我們每個人就像是一棵(顆)橡樹的種子。 如果提供適當的環境, 橡樹的種子就能夠適當地成長, 漸漸地長成一棵橡樹。 治療情境 積極正向的心靈

45 個人中心學派基本理念--治療關係(3/4) 求助者 自我無力平衡 本我超我衝突 自我負責 有健康趨力 個案 病患 健康人士
嚴重 精神病患 以此圖比較說明治療關係 找出干擾/妨礙因素 陪伴模式 診斷/治療問題 醫病模式 治療師 治療師

46 個人中心學派基本理念--心理疾病成因(4/4)
人有自我實現能力, 為什麼還會有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怎麼產生?

47 協調 有差距 一致性 不一致性 焦慮 否定(denial) 扭曲(distortion) 自我概念 自我與經驗 自我與經驗 經驗自我
以此圖解釋病理形成原因。 否定扭曲知覺為什麼就會生病? 是否習慣知覺扭曲就會用錯誤的知覺去應對世界,而不當的應對方式也會產生不當的結果或回饋,因此個案需要不斷的花力氣去否認和扭曲,因而心力耗竭? 自我與經驗 有差距 焦慮 否定(denial) 扭曲(distortion) 經驗自我

48 心理疾病定義 自我─經驗差距(self-experience discrepancy)
不適應的人:自我概念的結構與其經驗無法吻合,凡與其自我結構 不協調的經驗,不是否定就是曲解,結果是固執、防衛地維持自我, 用以抗拒會威脅到整體自我的經驗。在需求正向關懷的經驗上也是 受到挫折的。 不講,只作參考。

49 防衛行為 否定(denial) 、扭曲(distortion) 個人拒絕接受和自我觀念不一致的知覺和經驗的方法。
防衛歷程 防衛行為 個體表現 例子 扭曲 合理化 將經驗曲解為與自我概念相一致 自認不會犯錯的人,將錯誤解釋由別人的因素造成 否認 幻想 否認與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經驗 幻想自己是個王子,全天下的女人都仰慕自己,看不到任何例外 投射 當個體表達一種自己無法接受的需求時,將其否認到意識層之下,而以與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表現。 某人認為自己的自我概念裡完全沒有有關種族歧視想法,而是別人的表現害他產生這樣的想法 提示和Freud的差異。不細說。 Freud:防衛在於因應協調內在本我衝動; Rogers:防衛在於維持自我的一致性。

50 成為我想成為的人 個人中心學派治療目標 我到底有什麼問題? 我不是我想成為的人。 摘自:葉光輝 譯(2011)性格心理學。P.208
---The Clash 心理及並不是來自客觀事件,而是肇因於發自內心的自我不足感。認為自己並不符合自己期望的樣子,也就是Rogers所謂的:真實我理想我的差距。 摘自:葉光輝 譯(2011)性格心理學。P.208

51 個人中心學派治療目標--提升一致性 一致性 協調 有差距 不一致性 焦慮 否定(denial) 扭曲(distortion) 自我概念
自我與經驗 協調 以此圖解釋病理形成原因。 否定扭曲知覺為什麼就會生病? 是否習慣知覺扭曲就會用錯誤的知覺去應對世界,而不當的應對方式也會產生不當的結果或回饋,因此個案需要不斷的花力氣去否認和扭曲,因而心力耗竭? 自我與經驗 有差距 焦慮 經驗自我 否定(denial) 扭曲(distortion)

52 個人中心學派治療方式:如何提升一致性? 真誠一致 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正確同理
--適當的治療情境 反映感受技巧(情感反映reflection)。 非指導語言,只作個案陳述內容摘要(重述restatement)或理解回饋。 個案中心(client-centered):積極了解案主對自我和環境的看法與感受。 情境條件 對治療者的要求 效果 真誠一致 (congruence) 治療者表現出真實的自己,自然地將自己經歷的真實感覺與案主分享 案主與治療者經歷了真實的人際關係 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治療者傳達給案主深切真誠的關心,給他完全的、無條件的關懷 使案主可以自信的探索自己的內在 正確同理 (accurate empathic understanding) 治療者在與案主每一刻的互動中能夠知覺案主的經驗、感受對他而言的意義;透過主動聆聽努力去了解案主所經歷事件的主觀感受及意義 使案主清楚明白自己是被設身處地的了解 Rogers不朽的貢獻在於清楚描述了產生人格改變所必須的治療情境條件 1940’s 情感反映 摘要技巧 ,被認為不夠積極,加入三條件。 助人歷程 探索階段的重要技巧。 風采presence:尚缺乏科學的證據證明。 只要我存在現場,似乎就具有治療功效。(轉引自Bozarth,1992) 風采presence:治療師和個案之間深度的直覺與心靈交會所產生的感染力。

53 個人中心學派治療方式:適當的治療情境特色(1/2)
--形成療癒關係 無條件 正向關懷 真誠 一致 正確同理 療癒性的治療關係

54 個人中心學派治療方式:適當的治療情境特色(2/2)
--超越理論立場 對Rogers而言,上述三個條件是基本、重要且獨立於治療者的理論立 場之外。如果以上條件均成立,內在的自然歷程必然會引發性格改變。 Fiedler(1950) 的研究證實,不同學派的專家(心理分析、Rogerian、 Adlerian)在對案主的了解、傳達與維持友好關係上的能力都極為相 似,與治療者的理論立場無關。Rogers確認了促進心理治療成功的條 件,無疑是其最偉大的貢獻之一。 超越理論立場的治療態度

55 個人中心學派治療成效的評估 方法 治療過程錄音、錄影。 Q分類法衡量自我概念。
確實可提高裡想我和真實我的一致性;且效果可以維持六個月以上。(Butler與 Haigh,1954)p.209 療效評估:多數研究的評估報告顯示Rogers所提出的三個 治療條件的確會引起改變。 降低防禦性 提升對經驗的接受度 發展較正像和一致性的自我 發展對他人較正向的感覺 降低他人的價值來評價自己。

56 現象學派理論的臨床應用 個人中心學派 相關理論觀點 人類潛能運動 正向心理學運動 存在主義 現象學 個人中心 Rogers
人類潛能運動 第三勢力 正向心理學運動 存在主義 由正常人分有困擾者的研究而來 非實徵 而是現象學研究

57 人類潛能運動(1/3) 提出「第三勢力」的說法。 提出需求層次理論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1954) 凡人均有追求成長及實現潛能 的本能,心理疾病是人類此種 重要本質受挫及被扭曲的結果, 而社會常常是造成此種扭曲與 挫折的原因。 樂觀的人性觀點。 Rogers並不是為一注重自我實現的學者,在同時期,也有些學者陸續提出「人類有前進的能力,可以發覺自己的內在潛能。」 這樣的理念被Maslow描述為「第三勢力」。 Abraham H. Maslow ( ) 

58 人類潛能運動關注動機層次(2/3) 呼籲關注較高層次動機 第一/二勢力關注動機 第三勢力關注動機 Superego

59 人類潛能運動研究對象(3/3) 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樣貌 關心自己,也體認他人的需求與意願 能對環境和他人的獨特性做反應而不僵化
與少數個體形成深入、親密的關係 自動自發且具創造力 抗拒從眾壓力而肯定自我 由於Maslow 對人性正向面的重視,引起現代心理學的<正向心理學運動>。 接納肯定自己 尊重別人 有彈性 有親密關係 自動 創造

60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正向心理學運動 Human strengths movement Positive Psychology 目的:療癒+促進生活品質提升。 幫助個人找到內在的心理能量,以面對困難、對抗挫折、掌控逆境;使人在遇到困難時,不輕易落入憂鬱狀態,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Martin Seligman指出:正向心理學並非只是可以治癒過去的創傷,而是幫助人們發現及利用自己的內在資源,進而提昇生活的品質。 Barbara L. Fredrickson 1964~ 擴展與建設理論 (broaden-and-build) Martin seigman 1942~ 人類正向力量分類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 心流(flow)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ˈmiːhaɪ ˌtʃiːksɛntməˈhaɪ.iː/

61 正向心理學運動人類正向力量分類(1/3) 分類條件 對個體多元範疇有持續性的影響。 是父母與社會試著培養並稱頌的特點。 多數文化認同。
六類正向力量:人類的美德--具跨文化/時間特點 Seligman,Peterson(2003) 智慧(wisdom) 勇氣(courage) 愛(love) 正義(justice) 自制(temperance):如:寬恕。 超然(transcendence):如:對美的欣賞。 影響 提升心理學家對人類正向面的關注,並踏入科學發展的研究。

62 正向心理學運動正向情緒的優點(2/3) 擴展與建設理論(broaden-and-build)
正向情緒會拓展思考與行動的可能性、增加可及想法和行動範圍。 關注正向情緒研究 如:興趣(intrest)探索;自信:提升持續性行為動機。 支持研究結果顯示:p.220 --高復原力者:代表壓力的心血管活動量,呈現活動程度。 --感受高正向情緒者:壓力感較低。 結論:正向情緒會抵消負向壓力,可以維持對思考與行為的控制,並 感覺較少壓力。

63 正向心理學運動心流flow(3/3) 定義:一種正向的意識經驗狀態。 特點:全神貫注,身心愉悅滿足。
活動特徵:Novak 和 Michel(2000) 依據心流體驗產生的過程將九個特 徵歸納為三類因素: 淡 漠 焦慮 喚起 心流 擔心 掌握 無 趣 鬆懈 ① 條件因素:包括個體感知的清晰目標、即時反饋、挑戰與技能匹配,只有具備了這三個條件,才會激發心流體驗的產生; ② 體驗因素:即個體處於心流體驗狀態時的感覺,包括行動與知覺的融合、注意力集中和潛在的控制感; ③ 結果因素:即個體處於心流體驗時內心體驗的結果,包括失去自我意識、時間失真和體驗本身的目的性。 當人面對具有難度的挑戰並擁有相等程度的能力時,是最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 個體傾向從事、能專注、有主控感,目標清楚、立即回饋。

64 存在主義基本概念 關注活著、身為人類與存在的內在本質。 強調個人及其經驗。 強調個人重要性。 單一獨特且不可取代
強調自由、責任(對選擇、行動、信仰等經驗) 關注死亡(每個人終須單獨面對它) 強調每個人獨特經驗的理解,而非既定的理論或定義(對個人如 何經驗其內在現象並賦予其時間、空間、生命、死亡、自我等意 義的歷程特別感興趣)。 自己看

65 存在主義 ∩ Rogers 孤獨 意義、自由、責任 成因:冷淡且去人性化的文化、短暫的人生、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存在的基本現象需要被關注:自由、責任、孤獨、意義、死亡……。 孤獨 成因:冷淡且去人性化的文化、短暫的人生、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特徵:與他人分享私密,發現不被接受或被拒絕。 破解:感受到被瞭解。 意義、自由、責任 成因:對自由與責任的逃離,使意義追尋未獲滿足,進而產生挫折或形成 精神官能症。 破解:使個案成為他們可以成為的人,或使其瞭解並接受各種機會所隱含 的挑戰。

66 存在主義Sartre 的存在主義 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不同觀點的批判 對人格心理學有影響性的哲學家
核心概念 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所以必須為自己行為負責。 存在先於本質(個人的核心性質)。人們先經驗世界,才透過行為形塑自 己的樣子。 不同觀點的批判 Freud:低估潛意識的力量。 行為學派:多數心理歷程是對環境刺激的自動化反應。 其哲學觀點對性格心理學相當重要

67 存在主義當代實驗存在主義 將存在主義的概念,轉換成可檢驗的假設。 恐懼管理理論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TMT)
關注因子:生存的欲望、對死亡無可避免的認知。焦慮。 解決之道:社會、文化中的習俗或世界觀,提供存在的意義,緩衝人們對死亡恐懼的 影響。 實驗設計: 假設: (1)提高死亡焦慮,會提升個人對自己文化信念的支持,且抵制可能威脅此信念的其他 異文化信念。 (2)提升死亡焦慮,也會使人對持相同信念者有較高的接受度並感到親近,對其他或可 能威脅自己信念的人會有較多的敵意與鄙視。 操弄變相:對死亡的焦慮。 觀測內容:對文化信念的影響。 實驗結果:支持以上假設。P.226。 其哲學觀點對性格心理學相當重要

68 近年來理論與研究方面發展

69 不同自我間的差距(1/2) 根據Rogers,心理病態源自我概念與實際經驗間的差距。但當代研究較 關注『內在』的心理差距—真實我與理想我間差距。 Tory Higgins探討不同自我面向與經驗間關係。未來自我的二個面向: 真實我與理想我 v.s 洩氣傾向的情緒 ex. 沮喪、難過 真實我與應然我 v.s 騷動傾向的情緒 ex. 恐懼、焦慮

70 不同自我間的差距(2/2) 自我評分差距愈大愈容易導致負面情緒。
重要研究: (1)Higgins、Bond、Klein 和 Strauman(1986)發現: 真實我與理想我差距大—抑鬱 真實我與應然我差距大—焦慮 (2)其他研究指出:自我差距與情緒經驗的關係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會變化。某些 情境下引發人們將焦點關注在自己身上,則自我概念的差距對情緒經驗的影響會更強 烈。 (3)Phillips 與 Silvia(2005)研究發現:在高度自我關注的條件下 受試者得自我差 距與情緒經驗關係更顯著(Phillips & Silvia,2005) 。 結果顯示: 欲了解自我概念對個人心理經驗效果所扮演的角色,則必須考量情境因素是否具有使 人將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的特徵。

71 自尊的波動與價值的機遇條件 Rogers:人們擁有一種相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或自尊。
証據顯示:四歲小孩左右發展出自我價值,六至九歲之間,進一步發展出整體自尊感 (Robins, Tracy,& Trzesniewski,2008) 。 Crocker與Wolfe(2001): (1)根據Rogers自我概念的延伸,認為個體的自尊平均而言雖是相對穩定的,但會根 據情境中的正向與負向事件產生波動,這些正負向的事件便稱為自我價值的機遇條件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2)人們對於特定事件對其自我價值的機遇條件的影響程度也會不同。 (3)一事件對自尊的影響程度端視個體覺知該事件對其自我價值的重要性(Crocker與 Wolfe, 2001,p594)。EX: 研究所錄取與否的實驗。 提醒:自尊與客觀結果並不一定有必然的關係。自陳的自尊高低與客觀成就測量 結果,如學業表現及工作表現,並無顯著相關 ( Baumeister,Campbell,Krveger,&Vons,2003) 。但自尊可能有多個成份或面向,其 中各成份或面向與某些特定範疇有關。

72 本真性與內在動機的目標(1/5) 對本真性(authenticity)概念的研究: 該概念被界定:個體的行為舉止是根據其自我概念而來,反之則是 以維護虛假自我形象方式來表現行為。 (Ryan,1993:Sheldon,Ryan,Rawsthorne,&Ilardi,1997)。 本真性被證實與個體更完整功能適應有關聯。 研究發現:特殊情境中,愈真實表達自我的人們,他們在該情境中 愈是外向、友善、謹慎,對經驗愈是開放(Sheldon et al.1997)。 隨著情境不同,個體自發性的改變他們的行為,而在所有的特殊情 境中,都認為自己是真實、誠實地面對自我。

73 本真性與內在動機的目標(2/5) 個體所追求的目標種類: Deci和Ryan(1985,1991:Ryan&Deci,2000)的自我決定論 人們擁 有內在的心理需求去以自主、自我決定的方式,致力於內在認 為有意義的任務。而不是追求被強迫、被強制的工作。是個體 內在興趣兒所從事之行為,是其自由選擇而成的。 研究指出: 相較於追求那些起因於外界逼迫的或逃避內在認定 為焦慮或罪惡感的相關目標 、人們在追求自主相關目標,會表 現出較大的努力與毅力。(koestner, Lekes, Powers, &Chicoine, 2002;Sheldon&Elliot,1999) 。

74 本真性與內在動機的目標(3/5) 證據也顯示: 追求自我決定、內在的、 個人主動趨近的標和身 體健康與心理幸福感有密切相關 (Dykman,1998;Elliot&Sheldon,1998;Elliot,Sheldon,&church ,1997:kasser&Ryan,1996) 。 人性基礎在於三種基本心理需求: (1) 自主需求 (2) 對自己行為覺得有效率 (3) 關係的需求: 與他人連結且歸屬某團體

75 本真性與內在動機的目標(4/5) Rogers預測:健康的心理功能與人際關係滿意度有關。
Deci與Ryan 與Rogers 和存在主義學者一致立場: 以存在角度 切入,每個人生命即是以其經驗週遭的方式來界定。 人本的出發點:目標的內容並不能夠決定目標的動機屬性,也就 是說,目標被追求的理由才是關鍵。 Carver和Baird(1998)預測並發現:因內在理由而追求金錢上成 功與服務社區這兩目標,與自我實現有著較大的關聯。追求目 標的動機才是重要關鍵。

76 本真性與內在動機的目標(5/5) 最近一項研究:人們的心理特徵可能存有文化特殊性,而非全面 普遍。
比較英裔美國兒童 v.s 亞裔美國兒童,內在相關動機,發現兒童 自己做決定時,英裔美國兒童,表現較大內在動機。 若任由信任的權威對象或同儕決定,則亞裔美國兒童,表現較 大內在動機。 內在動機原則存在文化特殊性,Rogers所強調的自我實現可能 較適合用來了解生活在西方文化下的人。

77 自我的跨文化比較 自我與正向關懷需求的文化差異,自我概念包含: 1.東方文化:與他人連結。 2.西方文化:自我是獨特與他人有所分別。
自我與正向關懷需求的文化差異,自我概念包含: 1.東方文化:與他人連結。 2.西方文化:自我是獨特與他人有所分別。 Rogers: 所有人都有正向關懷需求,是否所有人都如此?某些 文化可能促使人有正向關懷,其他文化則不!

78 以日本與美國跨文化研究 Heine、Lehman、Markus與Kitayama(1999)的研究顯示,自尊隨文化而有所 變異:

79 對理論的評價(1/4) 科學觀察:資料基礎- 驗法評量個案中心治療效果、臨床面談資料-文字紀錄與錄音。
資料必須是客觀性的。Rogers使用像Q分類法的性格測量方法、實 驗法評量個案中心治療效果、臨床面談資料-文字紀錄與錄音。 限制一:外顯的測量,有些人無法或不願意將某些性格面向告訴別 人,有些性格特點無法以文字闡明。可能會忽略人類意識以外的變 項(內隱信念)。

80 對理論的評價(2/4) Rogers非常清楚現象學取向需接受的挑戰與質疑,但他認為此 取向是相當有價值的,也是心理學中必要的一種研究取向,但 並非是唯一的研究取向。 限制二:缺乏文化多樣性。Rogers對於自我概念的文化差異無任 何著墨,無法討論此議題。

81 對理論的評價(3/4) 系統化 1.Rogers將注意力從治療得過程轉至正式的性格理論時,顯得 相當系統化,不同元素間做有意義的整合。
3.限制: 對理論內容解釋少。 4.總結:雖提供一系統化理論,但正式理論架構較少下功夫。

82 對理論的評價(4/4) 完備性: 1.相對於Freud,Rogers對於演化背景如何解釋性格架構與 運作功能?情緒如何影響思考過程?性與暴力衝動為何如此重 要? 基因如何在發展階段如何與環境交互影響? 等問題未著 墨, 因而其理論不具完備性。 2.注重人的社會性,忽略生物學部份。 3.缺乏整合社會性與生物性兩因素,其理論在完備上稍不足。

83 臨床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貢獻: Rogers的優勢在於實務應用上極具成效的治療方法。 (1) 強調個案與治療師之間的人際關係,提供建立關係技巧
(2) 建立客觀的方法,衡量不同治療取向的幫助 (3) 以個案而非病患角度看待,個案是有能力透過自我實現動機 來改善自己人生。 Rogers的優勢在於實務應用上極具成效的治療方法。

84 主要貢獻與總結 Rogers 及其他現象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者的主要貢獻在於,將 心理學研究的關注焦點轉至原被傳統心理學所忽略方向。

85 Rogers理論與現象學優缺點摘要

86 參考書目 Brian Thorne著 (2000)。羅傑斯 : 人本心理學派代言人 (Carl Rogers,陳逸群譯)。 臺北市 : 生命潛能文化出版 : 吳氏總經銷。 Evans, R. I. (1975). Carl Rogers :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 Dutton. Hans Rippel ( 18 September 2009 )。The Beginning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sychology.html Lawrence A., Pervin, D. C., Oliver P. J.原著 (2005)。性格心理學 : 理論與硏 究 (Personality : theory and reserch, 葉光輝譯)。臺北市 : 雙葉書廊。 Rogers, C.R.(1980). A way of be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Snygg, Donald, Combs, Arthur W. (1949) Individual behaviour: a new frame of reference for psychology, Harper

87 參考書目 黃堅厚。(民88):人格心裡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逸群譯。(民89):羅傑斯—人本心理學派代言人。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 鄭玄藏。(民86):人本心理學入門—真誠關懷。台北:心理出版社。 江光榮。(民90):人性的迷失與歸附—羅傑斯的人本心理學。城邦出版集團 李茂興譯。(民84):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李淑娥譯。(民87):面對自己。台北:心理出版社。 宋文里譯。(民85):成為一個人。台北:桂冠。 心流 (flow)。 。


Download ppt "現象學人格理論與應用 Phenomenological Personality Theory and Practic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