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3 伊拉克战争 印度孟买恐怖袭击

4 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会议 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

5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 发展与特点

6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一)时代主题的涵义
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7 时代主题的作用 正确的把握时代主题,会使国家根据国际形势,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
错误的理解了时代的主题,会使国家的发展背离世界发展趋势和历史发展潮流

8 20世纪前半段 战争与革命 时代主题的变化 20世纪后半段 和平与发展

9 (二) 不同时代我国领导人对国际形式的把握
1、毛泽东对二战形势的分析 雅 尔 塔 体 系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VS

10 1946年8月 (注: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3页。 )
“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中间地带,这里有欧、亚、非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 (注: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3页。 )

11 亚洲、非洲、拉丁洲 两个中间地带 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

12 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 非洲 亚洲 拉丁美洲 第一个中间地带 两个中间地带 欧洲 日本 大洋洲 北美加拿大 第二个中间地带

13 “三个世界”的理论 美国 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 苏联 日本 欧洲 第二世界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亚洲 非洲 第三世界 拉丁美洲 其它发展中国家

14 第一世界:美国、苏联 第三世界:其他国家 三个世界 第二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

15 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
(1) 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 (2)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3) 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

16 意义: “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理论
对于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于打破苏联霸权主义企图在国际上孤立我们的狂妄计划,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7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分析和把握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

18 (1)邓小平作出以上判断的原因: 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题 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教训 经济联系加强,政治多极化加深 民心所向,各国人民的心声
核武器的危害性 民心所向,各国人民的心声 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

19 (2)邓小平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当今世界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

20 3.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 挡的时代潮流。

21 3.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2)世界上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仍然存在 经济上表现为 政治上表现为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经济失衡加剧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南北差距加大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22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多极化的涵义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23 (2)多极化的形成过程 20世纪50年代,雅尔塔体系形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

24 (2)多极化的形成过程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取代了两极阵营的对。 V S

25 (2)多极化的形成过程 政治力量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终结。 冷战结束后,形成了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政治力量并存的局面。

26 (3)多极化的意义 有利于力量相互制衡,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有利于遏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
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世 界的美好追求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

27 (4)影响多极化的重要因素 军事力量仍然是重要因素

28 (4)影响多极化的重要因素 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

29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1)统筹统筹国内发 展和对外开放 (2)积极参与全球 化,广泛合作, 互利共赢

30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4) 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31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32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3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40年和28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34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1)“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2)“一大片”政策
(3)“一条线”战略思想

35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1) “邓小平”时代的外交政策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         ——邓小平

36 (1)“邓小平”时代的外交政策内容 不结盟策略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党际关系“四项原则”
坚持对外开放策略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他国的关系

37 (2)江泽民时期的外交政策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从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38 (3)胡锦涛时期的外交政策 只有加强多边合作,特别是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安理会权威,才能有效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真正实现普遍安全。在涉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应该由安理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依照联合国宪章采取集体行动。

39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40 目标 和 平 共 处 准则 平 等 互 利 措施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保证 互 不 侵 犯 前提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 目标 和 平 共 处 准则 平 等 互 利 措施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保证 互 不 侵 犯 前提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41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 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

42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 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 的原则。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在海地现场进行警卫 ,海军特战队员在军舰上进行反海盗训练

43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4 本章结束,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