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四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2
考 试 说 明 考查情况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三年未考
3
考 试 说 明 考查情况 罗斯福新政 (三年2考)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农业调整的目的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年1考) 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
4
一、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依然存在,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激化了___________的矛盾。 (2)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不稳定。 2.爆发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_________。 生产和销售 股价狂跌
5
3.表现 (1)_____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2)_________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3)农产品价格下跌,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4.特点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巨大。 银行 失业人数
6
5.影响 (1)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①经济上: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②政治上:社会危机加深,法西斯势力抬头。 (2)对国际关系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_________的争夺,彼此间的矛 盾日益尖锐。 ②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_________________的掠夺,加剧了世 界紧张局势。 6.对策 胡佛政府固守传统的“_________”政策,使危机恶化。 国际市场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自由放任
7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于1932年当选总统。
8
2.措施 美元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令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_____ _____;管制证券业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_______________》,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调整农业 用_________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实行福利制度 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_________” 社会立法 签署《_______________》,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 贬值 全国工业复兴法 行政手段 以工代赈 全国劳工关系法
9
3.影响 (1)直接影响: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_________得到恢 复和改善。 (2)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危机,遏制了美国_______势力。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迎来_____ _____________时期。 生活水平 法西斯 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10
问题1: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全世界?
提示:一方面美国是当时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其经济对他国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世界市场中各国经济联系密切,成为有机整体,一国经济领域的变化会迅速波及世界。
11
问题2: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了吗?
提示:没有。新政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它只是缓和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
12
问题3:罗斯福新政中,有一些政策是对工人有利的。因此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具有社会主义色彩。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提示:新政是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因为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所以不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13
三、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背景 (1)历史因素: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2)现实需要:战后初期的重建任务。 (3)理论基础:___________的盛行。 凯恩斯主义
14
2.表现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_,出现了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期”。 ②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英、美等国发展出一种“_________”。 宏观调控 混合经济
15
(2)建立“福利国家” ①目的:为缩小_________,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②实质: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 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③概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受 挫,但仍在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缩小“_________” 的规模。 ④评价: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到最后______ ___不堪重负。 贫富差距 福利国家 国家财 政
16
(3)第三产业的兴起 ①原因:_________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 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②地位: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③影响:促进了___________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 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科学技术 经济竞争力
17
(4)“新经济”的出现 ①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大批_________应运而 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②特点:一种以_________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 经济增长模式。 ③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_____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 的持续增长。 新兴产业 知识经济 美国
18
问题1: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有人认为经济计划就是计划经济,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二者根本不同,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历史上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指令性的。
19
问题2: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滞胀”局面,西方国家纷纷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吗?
提示:没有。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干预经济程度上的变化,并不等于国家放弃干预经济政策。
20
问题3: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是为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你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提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但是,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1
●1929年经济危机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由盲目生产、无序竞争、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胡佛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共同导致的。
●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完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22
主题 1 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1939年6月,美国进行了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结果如下: 关于新政的最大成就:“28%认为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1%为金融业改革,11%为自然资源保护,7%为社会安全,5%为农业项目,4%为劳工政策……”
23
关于新政的最差表现:“23%认为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16%为各类支出,12%为农场规划,6%为劳工政策,5%为政府对商业的干预,5%为最高法院计划,4%为成立国家复兴署(NRA)……”
探究1:这份民调显示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社会在哪些方面开始转型?
24
提示:(1)社会形态: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型。
(2)经济理论:由亚当·斯密自由放任向凯恩斯主义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转型。 (3)政府理念:由建立之初政府保障个体自由尽量减少政府干预向国家大规模干预调控转型。 (4)社会保障:由民间保障向国家大规模立法保障转型。 (5)社会救济:由直接救济向“以工代赈”转型;劳资关系由紧张趋向缓和等。
25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26
探究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1)政府态度:从不干预到干预(或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 (2)措施:直接救济;以工代赈(或兴办公共工程);制定有关法律,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
27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探究3:“我们”为什么要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由此来看,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1)原因: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实质: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它没有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8
【互动探究】 材料 美国经济历史学家伯顿·W·小福尔索姆在《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指出,他(指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和以后的美国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他操纵公众舆论。使得美国公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停滞的同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观点。
29
提示:(1)支持观点。“新政”并没有从根本上挽救美国经济,美国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状态,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是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机遇; “新政”中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做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成为 “滞胀”、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这一做法很快被抛弃。
30
(2)不支持观点。“新政”顺应了民众的要求,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代替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是对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确定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理念。“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为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影响深远。
31
一、罗斯福新政“新”的四大表现 1.新政策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新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
32
3.新特点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4.新起点 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33
二、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及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异同之处 (1)不同点 项目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目的 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措施 侧重于农业方面 侧重于工业调整 手段 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特点 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强调市场的作用,强调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强调运用计划(政府手段)发展资本主义
34
(2)相同点:都利用政府职能对经济进行干预(宏观调控);都取得显著成效;都为以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
35
2.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生产关系:新政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36
(2)社会矛盾: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3)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手段成功地渡过了经济危机;新政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37
【备选要点】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和启示 1.成功原因 (1)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地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38
(2)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农民大量的补贴、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等。
(3)美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4)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5)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为实施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39
2.启示 (1)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 (2)以工代赈,启动市场,扩大就业。 (3)重视农业,强基固本。 (4)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提高效率。
40
主题 2 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而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方面,同样也掀起了一个极为强大先进的发展。
41
探究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历史因素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与重组之潮”。
提示:经济危机、大萧条的教训;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成功的经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战后恢复重建的需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42
材料二 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在高福利的瑞典,失业工人领取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工资收入的90%,而且可以领取300天。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探究2:依据材料二,分析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 提示: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全;社会保障项目资助金额高。
43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所占比例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 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
44
探究3:根据材料三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提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45
【互动探究】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依据对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远。 提示: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
46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实质及利弊 1.含义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政策。它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进行宏观调控。 2.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7
3.利 (1)突破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2)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以及与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防止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48
4.弊 (1)国家财政开支过大,出现财政赤字。 (2)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出现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行的局面,解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政策具有矛盾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削弱。 (3)期间出现的国有化企业生产亏损日益严重,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加重了政府财政补贴的负担。
49
二、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主要原因 1.经济 新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剧增;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2.政治 战后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的贫富分化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 3.思想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
50
【备选要点】综合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1.生产力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 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促进经济的发展。
51
3.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科技的进步、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4.阶级关系的变化 由于股票的分散和中间阶层的兴起,阶级对立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52
高频点1 罗斯福新政 1.(2012·广东文综·T2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53
【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 年的经济危机,美国面临工人失业、银行倒闭、生产相对过剩等问题,因此,B、C、D排除;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加强立法工作,规定工时与工资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人待遇,A正确。
54
2.(2011·江苏单科·T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55
【解析】选C。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一定与新政内容有关,据此逐一分析备选项,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推行计划经济模式,故A不符合题意。福利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故D不符合题意。而《全国劳工关系法》是新政颁布的法案之一,故答案为C。
56
3.(2011·福建文综·T22)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 )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57
【解析】选B。从图三的“600万头猪被杀”等可以明显看出生产严重过剩;从图二“还拥有世界上最悲惨的贫民窟”可以反映出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从图一“美国所患的病的根源,就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本身”可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物价下跌,百姓因购买力有限,无力购买商品,而通货膨胀严重的具体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符;故选B。
58
4.(2010·江苏单科·T17)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59
【解析】选C。罗斯福新政的救济措施主要是发救济金、完善社会保障、以工代赈等,A不符合史实。该措施需要政府给受损失的农民提供补贴,B不是该措施的真正目的,该措施同样无法起到缓和农场主间竞争的目的,故D也不符合题意。由于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各行业的产品相对过剩,产品价格下降,该措施是从长远角度来避免经济危机的弊端,即通过减少生产来提高和稳定农副产品价格,由此判断C正确。
60
考情分析 高频预测 (1)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集 中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措施、特点、评价及影响 等方面 (2)题型上选择题与非选择 题均有体现。大都通过新 材料、图片设置历史情 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 和材料分析能力 高考命题的高频区域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评价。今后复习备考时应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将所学知识与金融危机、“三农”问题、和谐社会等热点问题结合,注意培养史论结合、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61
高频点2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012·浙江文综·T2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紧缩货币出新招 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62
【解析】选C。A,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出现“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失灵,正确。B,里根政府上台后,通过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抑制通胀,正确。C,减税减支是里根医治生产停滞的手段,而非应对通胀的手段,里根政府时期,通胀只是得到缓解,并非“零通胀”,错误。D,里根政府的措施造成了“四高”局面,正确。
63
2.(2012·江苏单科·T23)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64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纳税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65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66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67
【解析】第(1)题,材料一反映了经济危机后的美国社会状况,结合新政措施和背景概括回答。第(2)题,分析表格数据从社会救济和保障儿童两方面概括回答。第(3)题,依据材料二、三信息从福利制度的弊端方面概括原因。第(4)题,依据三则材料分别从制度决策、制度调整和制度承担方面概括政府的角色。
68
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69
考情分析 高频预测 (1)近几年高考命题集中于 战后资本主义政策的调整、福利制度的演变及评价等 (2)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兼顾。大都通过设置原始史料,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及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考命题的高频区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经济”。今后复习备考时应从基础概念入手,夯实基础。同时注意宏观把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模式的演变,并注意结合新材料,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70
1.(2013·无锡模拟)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71
A 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 C 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为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为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解析】选D。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故D说法有误。A、B、C都是正确的分析。
72
2.(2013·金陵中学期中)“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73
【解析】选B。“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表明消费能力低于生产能力,引起生产相对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74
3.(2013·宿迁一模)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整顿金融 B.调整农业政策 C.发放救济金 D.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20世纪30年代”“做到谁也不挨饿。但……不能让人吃闲饭”,这些信息反映的是罗斯福总统为缓解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而采取的“以工代赈”政策。故选D。
75
4.(2013·南通模拟)1934年,美国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打破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这一现象表明( )
A.新政未取得任何进展 B.新政牺牲了工人利益 C.企业破产大量地增加 D.新政未使工人摆脱困境 【解析】选D。解答本题应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1934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已开始推行新政,但罢工现象的发生说明新政仍未使工人摆脱困境。A、B、C结论都与史实不符。
76
5.(2013·南京盐城一模)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 A.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B.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C.开创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先河 D.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77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面对“滞胀”困境,改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观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D明显与题干信息相反,可以排除。罗斯福新政开创了福利制度的先河,故C不符合题意。
78
6.(2012·长沙模拟)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美国最重要的股价指数,同时也是美国和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1991年4月17日,首破3 000 点,然后持续10年一路涨到2000年1月14日的11 723点。影响这一时期道琼斯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的出现 B.“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 C.国家管制证券业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79
【解析】选A。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材料中持续10年的增长就是得益于“新经济”的出现。
80
7.(2013·扬州模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有关英国的一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蒸汽机出现之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工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的联系,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搬到了城市,这时的工人在雇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81
材料二 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个别工人和个别资产者之间的冲突愈来愈具有两个阶级的冲突的性质。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他们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工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82
材料三 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思想开始涌现,保证人们的最低收入被视为社会责任,它意味着制定最低工作收入制度、为失业者提供工作、养老金及疾病救济……新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上的一个结果,就是促使 年自由党政府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改革。1908年的第一个《老年养老金法案》规定给年满70岁的老人发放养老金,1911年的《国民保险法》确定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刘成、奚慧玲《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历史演革》
83
材料四 福利国家是战后两党共识政治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英国的经济状况比较好,福利开支的上升有政府财政做后盾,英国人民的“日子从来没有这样好过”。……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进一步恶化,社会舆论对普惠式福利政策产生了怀疑,对由此而增加的税收感到不满,同时认为福利政策没有解决贫穷问题。 ——刘成、奚慧玲《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历史演革》
84
(1)据材料一指出蒸汽机出现前后,英国的工业生产及劳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的相关史实,说明马克思论断的正确性。 (3)材料三中新自由主义思想及相应社会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英国在处理现代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方式的特点。对我国当前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有何启示?
85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概括提炼能力。第(1)题,据材料一信息从工业生产地点变化和资本家与工人关系变化回答;第(2)题,结合英国宪章运动的史实回答;第(3)题,结合材料三“保证人们的最低收入被视为社会责任……促使 年自由党政府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改革”等信息概括回答;第(4)题,结合材料从和平渐进和适时而变方面概括特点,从“处理现代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谈启示。
86
答案:(1)生产:以前在乡村的水边;以后到城市。
劳资关系:以前雇主比较关心工人的生活问题;以后只关心自己的利润,不关心工人生存保障问题。 (2)英国宪章运动,通过集体斗争的方式争取普选权来维护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3)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生存状况,缓和社会矛盾,避免了社会动荡。 (4)方式特点:不搞剧烈的阶级斗争,适时而变、和平渐进。 启示: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每个成员应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社会各方要学会妥协,谋求整体利益平衡。
89
本单元的时间断限是上起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下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运用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手段,建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标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本部分内容可从两个阶段分析把握。
90
1.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在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应对,罗斯福新政无疑是最成功的,它使美国渡过了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还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从战争结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对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长足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意义深远的新变化。
91
主题 1 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创新——认识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集中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及评价等,如2012年新课标高考有1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2011年新课标高考有2道选择题及1道非选择题;2010年新课标高考有3道选择题。
92
20世纪30年代两种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1.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了新的理论和政策,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大规模实践,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这种模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93
2.斯大林模式 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体系和工业化模式,是斯大林在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探索出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计划体制。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后来这种体制越来越僵化,为日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埋下了隐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逐步摆脱了斯大林模式,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94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中具有开创意义。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起点。
复习备考时,注意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中国的改革开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95
【典题例证1】(2012·山东文综·T2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 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96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97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98
【解析】第(1)题应先对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准确的掌握然后才能得出答案,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所有制的存在形式、市场与行政干预的多少等都是“改变”的主要表现。第(2)题应注意结合史实,从损害资产阶级利益与保护工人、农民等下层民众利益的角度加以举例即可。第(3)题应从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来分析,特别是结合材料从计划、市场与国家制度的角度来分析,突出计划经济的利与弊,市场经济的利与弊。
99
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
100
(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
101
主题 2 生产关系的调整——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集中考查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等,如2012年新课标高考有3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 2010年新课标高考有1道选择题。
102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历程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后,以机器生产为主体的工厂取代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103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私人垄断组织开始干预国家政治生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① 年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面临经济危机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
104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10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与当今各种社会热点联系非常密切,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对当前我国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对我国深化改革促进产业调整的借鉴等。
106
【典题例证2】(2012·福建文综·T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政府和 公共机 关法人 金融 机关 其他国 内法人 外国 法人 个人 其他 1950年 3.2 12.6 11 61.3 11.9 1960年 0.2 23.1 17.8 1.1 46.3 11.5 1969年 0.3 32.2 21.3 40.1 2.9 所有 者 年份
107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解析】选A。根据外国法人和金融机关持有股票的份额增加,可以判断B、C解读正确。根据个人持股份额减少,可以判断D解读正确。整合表格信息,无法得出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结论,故A错误。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