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八课: 罗斯福新政 柳州市第三中学 李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八课: 罗斯福新政 柳州市第三中学 李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八课: 罗斯福新政 柳州市第三中学 李莉

2 大萧条 the Great Depression
谁来拯救美国?

3 “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 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 Franklin D. Roosevelt ~1945 富兰克林·罗斯福 “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4 第十八课: 危局抉择:从危机到生机—— 罗斯福新政

5 学习目标: 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 3.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6 胡佛 罗斯福 一、新政的背景——临危受命 1.经济危机的大萧条、大恐慌 2.胡佛反危机失败 始终恪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3.罗斯福当选总统 ①1932年竞选总统成功 ②1933年实施新政: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5年以前 立足于复兴 第二阶段: 年着眼于改革 救济则贯穿始终

7 假如:你是罗斯福“智囊团”成员你如何上言建议以供决策?
二、“新政”主要内容和应对措施 面对: 主要问题: 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 金融危机: 信用与保障 股价狂跌 挤兑存款 银行倒闭 农业危机: 过剩与价格 农产品价格下跌 工业危机: 过剩与秩序 企业破产 民生危机: 温饱与就业 工人失业激增 大萧条时代来临 假如:你是罗斯福“智囊团”成员你如何上言建议以供决策?

8 二、“新政”主要内容 ①措施: 通过《紧急银行法》; 政府贷款给银行恢复信誉; 存款政府保险;有节制货币贬值。 ②目的:
1.整顿财政金融 ①措施: 通过《紧急银行法》; 2.调整农业 政府贷款给银行恢复信誉; 存款政府保险;有节制货币贬值。 3.复兴工业 ②目的: a.恢复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4.社会福利 b.重建人民的信心

9 二、“新政”主要内容 2.调整农业 a.通过《农业调整法》 ①措施: b.政府补贴减耕减产 c.调整农业和农产品结构 ②评价: a.防止农产品过剩,有助于价格回升 增加农民尤其是农场主收入。 b.销毁农产品造成浪费,价格上升实 际又将危机转嫁于其它消费者。

10 二、“新政”主要内容 3.复兴工业:中心环节和任务 ①措施: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规定企业生产规模避免盲目恶性竞争
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二、“新政”主要内容 3.复兴工业:中心环节和任务 ①措施: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规定企业生产规模避免盲目恶性竞争 规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调整劳资关系 ②评价: a.试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力量 将生产无序状态纳入可控制的轨道。 b.利于恢复经济,进而化解社会矛盾

11 二、“新政”主要内容 4.社会福利 措施: a.通过《紧急救济法令》 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收就业 b.通过《社会保障法案》 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12 内 容 法 律 具 体 作 用 整顿银行 《紧急银行法》 恢复银行信用 恢复农工业 《农业调整法》 稳定农产品价格 《全国工业复兴法》 防止盲目恶性竞争 举办公共工程 《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建立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法案》 稳定社会摆脱危机

13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 2个阶段 3个方面(3R) 4个内容 复兴(Recover) 改革(Reform)救济(Relief)
⑴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复兴 ⑵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 3个方面(3R) 复兴(Recover) 改革(Reform)救济(Relief) 4个内容 ⑴整顿金融 ⑵调整农业 ⑶复兴工业 ⑷社会救济与保障

14 面对: 主要问题: 金融危机: 信用与保障 农业危机: 过剩与价格 工业危机: 过剩与秩序 民生危机: 温饱与就业 生产恢复 柱状图
失业率下降 柱状图 民生危机: 温饱与就业

15 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含义: 2.特点: 在经济领域内的结合。国家以总资本 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 ①垄断资本与政权融合一体。 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一切部门 以保障垄断资本利益最大化和资本主 义制度的稳定。 家身份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1.直接影响: 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2.间接影响: 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 3.深远影响: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6 药到病退,摆脱困境 新政影响 经济 恢复 社会 稳定 政治 民主 国际 新模式

17 拓展延伸1 新政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1.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2.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新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4.美国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5.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

18 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四、新政的特点与实质  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19 (一)、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特点)
英雄所见略同 凯恩斯主义 1.新的理论: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 当商品供大于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率等措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2.新的政策: 国家直接干预经济 3.新的方式: ①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方式; ②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③同时建立社会救济和保障体系。 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干预。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4.新的起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20 不一样的声音 一部分资本家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胡佛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感慨地说:“这简直是法西斯!” 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

21 作为一个国家,我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1938) 真实表白: 在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2 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四、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实质  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二)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23 拓展延伸2、 两位的改革有什么共同点? 说明了什么? 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 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
都挽救了各自的社会制度。 说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可结合。

24 线索小结

25 目标检测 1.罗斯福实施新政的主要意图是 A.赢得总统竞选 B.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C.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 D.确立国家资本主义的管理模式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 用改良的方法克服危机 C.采用国有化的形式 D.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摆脱经济危机

26 3.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 ① 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②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③ 开创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7 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C. 调整农业政策 D. 推行“以工代赈”
5、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政府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C 在经济领域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D 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C. 调整农业政策 D. 推行“以工代赈” 27


Download ppt "第十八课: 罗斯福新政 柳州市第三中学 李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