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十五专题第2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十五专题第2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十五专题第2课
2008年9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汽车制造业面临倒闭,全球股市惨跌,次贷风暴变成了席卷全球的超级金融风暴。美国国会立即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以努力帮助陷人困境中的金融企业。

2 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遭遇严重挑战时,我们即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于2008年11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初步会议。我们决定增强相互合作,努力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实现全球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 2008年G20华盛顿峰会宣言》 2011年11月,二十国集体第六次峰会在法国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合力推动增长 合作谋求共赢》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二十国集团应该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3 探究一: 20世纪30年代,人们是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 探究二: 罗斯福政府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

4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指导、监督 工业生产逐步恢复 , 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措施 影响 财政金融 银行休业整顿;管制证券业 扩大美国中央银行的权力 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 恢复银行信用,促进 金融体系正常运作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指导、监督 工业生产逐步恢复 , 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工业 农业 调整了农产品结构,促进农产品价格回升 国家补贴减耕减产 社会保障 发放紧急救济金, 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推行“以工代赈” 提高了弱势群体的生活 缓和阶级,稳定秩序 初步建立社保体系 通常的办法都是救济,以工代赈,是罗斯福的创新点 社会立法 《全国工业复兴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社会保险法”“财产税法” 完善了法律建设, 缓和了社会矛盾

5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如何审题,看题目的问法,抓住立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美国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应该是有利于发展外贸,A项、C项和D项是针对国内调整生产关系和民生,只有B项是对外贸易,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 美元贬值 : 刺激了美国商品的出口, 加剧了国际贸易的摩擦 导致了美国物价的上涨

6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7 (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7题)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答案】B 【点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工业复兴法》可判断法令为了保障就业;A D与题干不符,C的叙述是错误的,因为新政仍然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注意时间是1933年12月,这正是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期,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来说,就是想采取措施以克服经济危机。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就能保障就业,最低工资限额,工人的收入有了保障,就能刺激消费。从所给材料来看,要求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因此就不存在加强对工人的控制,排除A,虽然为摆脱经济危机,政府干预经济,但美国政府放弃自由企业制度,排除C,材料中所提供的内容来看,并没有什么工人运动发展起来,排除D。

8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了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直接救济与间接救济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9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了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4年,又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直接救济与间接救济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10 特点: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走的是民主化、法制化的道路 探究三:与以往的政策相比,新政“新”在哪里?
材料一 “自由放任”政策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 材料二 罗斯福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采取了一系列处施,大大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特点: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走的是民主化、法制化的道路

11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新政? 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罗斯福自己如何看待新政?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㈠材料中罗斯福说的“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㈡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的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答:(1)把维护资本主义作为实施新政的前提,在此前提下改变胡怫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 (2)没有。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12 探究四: 罗斯福新政的本质是什么?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13 探究五: 罗斯福新政产生了哪些影响? 经济走出低谷,人民生活得到恢复和改善。 社会矛盾得到缓和,巩固了民主政治。 对美国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开始出现 对资本 主义世界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普遍发展

14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探究六: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普遍奉行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适当减少 2.福利国家的发展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15 探究七: 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 1 .不管如何调整,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变
2 .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3. 经济改革必须走民主化、法制化道路 通过 4. 经济发展与完善社会保障相结合

16 (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18题)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答案】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结果。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罗斯福改革对农业时间更实行减耕减产故B错误;实行美元贬值,扩大出口故D项错误;国家担保大银行信用,信誉较低的中小银行退出故C项错误;因为实行政府救济,以工代赈故政府扩大开支。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其中多项干预措施涉及国家开支问题,比如,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实施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等。由此判断A正确。B、C、D说法错误。

17 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 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18 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纪念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答案】D 【点拨】从材料“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说明作者是持批判态度。根据材料“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说明作者对罗斯福新政中采取国家干预手段的不满。

19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有些经济学者就提议实行财政扩张政策——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公共工程,甚至不惜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曾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说明罗斯福
A.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B.上台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当时未理解该意见的积极意义 D.永远不可能采用这种经济观点 【答案】C 【点拨】从罗斯福的批注可知此时他对扩大公共工程等措施是持反对态度的也即为理解该意见的积极意义。选择C项。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1分) (1)特征:自由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1分)

21 材料二 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增雇一定量的劳动力服务于公共工程项目,它对总就业量的影响,在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时,比几乎达到充分就业时要大得多。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2)材料二中的凯恩斯主义核心理论是什么?先于这一理论的创立,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开始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6分) (2)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1分)标志:美国罗斯福新政。(1分)

22 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一 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4分) 修正原因:自由放任发展模式的弊端:严重的社会失控;贫富差距扩大;结构性矛盾;经济危机爆发;

23 材料二 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增雇一定量的劳动力服务于公共工程项目,它对总就业量的影响,在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时,比几乎达到充分就业时要大得多。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4分) 修正原因:经济危机;失业严重。

24 材料三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对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3分) (3)调整: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2分 适度减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发展国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的“混合经济”)(1分)

25 材料三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对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3)据材料三,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2分) 原因:芝加哥学派的主张逐渐被英美等国采用;(1分) 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使个人独创精神减弱,财富创造意识削弱。(1分)

26 材料三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对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4)综合上述材料,就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简要谈谈你的体会。(2分) (4)体会:必须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2分)

27 谢谢


Download ppt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十五专题第2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