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复 习 题 四环素的不良反应 灰婴综合症的预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复 习 题 四环素的不良反应 灰婴综合症的预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复 习 题 四环素的不良反应 灰婴综合症的预防

2 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3 要 求 掌握:喹诺酮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磺胺类作用及机制;甲氧苄啶作用机制及特点
要 求 掌握:喹诺酮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磺胺类作用及机制;甲氧苄啶作用机制及特点 熟悉: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磺胺类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4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5 发展简史 第一代 萘啶酸(nalidixic acid) ------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已淘汰。
第二代 吡哌酸(pipemidic acid) 对G-,仅用于尿路及肠道感染。 1962年在合成抗疟药氯喹时发现了萘啶酸,是上市的第一个,但由于其抗菌普窄,不良反应多,异耐药等原因已经淘汰。 1974年在萘啶酸结构的7位碳引入了哌嗪环

6 第三代 氟喹诺酮 (fluoroquinolones)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又称氟哌酸; 依诺沙星 (enoxacin),又称氟啶酸;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又称环丙氟哌酸; 氧氟沙星 (ofloxacin), 又称氟嗪酸; 洛美沙星 (lomefloxacin); 氟罗沙星 (fleroxacin)又称多氟哌酸; 司氟沙星 (sparfloxacin);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又称可乐必妥、来立信 1979年诺氟沙星的问世使人们又,是在7位碳尚有哌嗪环,6位碳上引入氟,扩大了抗菌普,随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构效关系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含氟的第三代与第四代

7 第四代 莫西沙星 (moxifloxacin); 吉米沙星 (gemifloxacin); 加替沙星 (gatifloxacin); 克林沙星

8 喹诺酮类(quinolones) 是含有 4-喹诺酮母核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9 1、C7 哌嗪环与抗绿脓杆 菌、金葡菌活性有关。(环、诺氟、依诺)
3、N1 引入环丙基,药物在增强抗菌活性的同时,对衣原体,支原体杀菌作用也增强。(环丙、司氟)

10 4、C7 引入甲基哌嗪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对细菌的穿透性。(氧氟、左氧氟)
5、C7 引入甲基哌嗪环,同时C8 引入氯或氟,则药物生物利用度进一步提高。(洛美、氟罗)。

11 6、 C8 引入甲基,可降低光敏性。

12 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DNA gyrase),阻碍DNA的合成。
[抗菌作用] 广谱杀菌药 G-、 G+、铜绿、结核、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厌氧菌等 抗菌机制 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DNA gyrase),阻碍DNA的合成。 该酶负责DNA的拓扑学改变,是细菌生长和发育所必须的酶,能自动调节细胞DNA的三级结构的功能,是DNA复制所需要的酶。A2B2结构亚基

13 作用机制 抑制DNA回旋酶,阻碍DNA合成 1.与DNA回旋酶A亚基结合 G- (-) DNA断裂 形 成 封闭 正超螺旋 负超螺旋 (-)
(+) DNA断裂 形 成 封闭 正超螺旋 负超螺旋 (-) (-) (-) DNA双螺旋再盘绕即形成超螺旋,越来越紧为正超螺旋,越来越松为为负超螺旋。 细菌的DNA为环状 C D A B 抑制DNA回旋酶,阻碍DNA合成

14 2.抑制拓扑异构酶IV G+ 解环连

15 原因 [耐药性] 本类间交叉耐药--金葡,肠球,大肠 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 1.gyrA基因突变—A亚基与药亲和力↓
2.外膜膜孔蛋白OmpF基因失活—膜通道关闭 3.金葡菌耐药--Drugs外排 细菌外膜孔蛋白的缺失,使药物不能进入

16 体内过程 1.吸收:po良好 2.分布:广,穿透性好;可入骨、关 节、前列腺 3.代谢与排泄:原形肾排泄(多)
2.分布:广,穿透性好;可入骨、关 节、前列腺 3.代谢与排泄:原形肾排泄(多) 食物不影响吸收,可以饭后服用,但富含铁,钙,镁的食物可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蛋白结合率低

17 临床应用*** 1.泌尿生殖系感染 2.呼吸道感染 3. 肠道感染与伤寒

18 1.泌尿生殖系感染: 首选 环丙 、加替、氧氟和内酰胺 铜绿假单孢菌尿道炎-首选环丙沙星 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淋病等疗效好

19 2.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莫西、加替+万古霉素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军团菌病 氟喹诺酮类替代大环内酯
军团病是以肺炎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76年再美国费城召开退伍军人大会时爆发流行而得名,病原军主要来自土壤,污水,通过空气传播。

20 3. 肠道感染与伤寒 志贺菌引起的急,慢性菌痢—首选 沙门菌引起的胃肠炎、食物中毒-首选 伤寒副伤寒--氟喹诺酮、头孢曲松-首选

21 4、脑膜炎奈瑟菌鼻咽部带菌者 根除治疗 5、皮肤软组织、骨组织等感染。

22 〔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 2.CNS(↓GABA与R的结合) 兴奋、焦虑、烦躁、惊厥 剂量大、茶碱、NSAID时易发生
胃肠道反应最多见,尤其口服,消化不良,恶心等,少数出现呕吐,腹泻,味觉异常,发生率2-20%,大多数轻,只有少数不能耐受停药。与他的结构无关。 失眠,头痛,头晕,严重的表现幻觉,烦躁。部分药物能影响到茶碱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上升引起中枢兴奋。非的代谢产物与喹诺酮相互作用引起中枢兴奋。 皮肤轻度红斑直至严重的疱疹,直接或间接暴露于紫外线都可 3. 皮肤反应及光敏反应 (司氟、氟罗、洛美沙星)

23 4. 软骨损害 关节痛、关节水肿 肌腱炎、肌腱断裂 5. 肝、肾功异常、心脏毒性 不良反应
4. 软骨损害 关节痛、关节水肿 肌腱炎、肌腱断裂 5. 肝、肾功异常、心脏毒性 疼痛,僵硬,关节肿胀,通常在治疗头几天发生,停药后可缓解。肌键炎,肌键断裂多发生在50岁以上,出现肌键痛和运动障碍要马上停药

24 禁忌与相互作用** 儿童,孕乳妇,精神,癫痫病史者不用 不与抗酸药,含金属离子药同服 慎与茶碱,NSAID合用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25 诺氟沙星(norfloxacin) 氟哌酸 特点:在尿、肠道中浓度高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常用喹诺酮类药物 诺氟沙星(norfloxacin) 氟哌酸 特点:在尿、肠道中浓度高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特点:体外抗菌最强,对G-菌作用强 氧氟沙星(ofloxacin) 特点:抗菌作用强,对结核杆菌有效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尿路感染 对阴性杆菌活性强 广谱抗菌药

26 生物利用度极高 抗菌活性环丙超 八五原形尿排泄 难治感染亦良效 尚可治疗结核病 不良反应几最少 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 ,来立信) 生物利用度极高 抗菌活性环丙超 八五原形尿排泄 难治感染亦良效 尚可治疗结核病 不良反应几最少

27 (2)作用机制独特(抑DNA回旋酶),与其他抗菌药无明显交叉耐药性 (3)半衰期较长 2、给药途径广(口服、注射均可)
【共同特点】 1、抗菌作用 (1)抗菌谱广: (2)作用机制独特(抑DNA回旋酶),与其他抗菌药无明显交叉耐药性 (3)半衰期较长 2、给药途径广(口服、注射均可) 3、生物利用度较高,通透性较好 4、不良反应较小 不良反应少(5%~10%),大多轻微,常见的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头痛、眩晕。偶有抽搐精神症状,停药可消退。 抗菌谱广;体内分布广,在多数组织体液中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水平。半衰期长,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

28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 (sulfonamides) H R2 N R1 SO2 对氨基苯磺酰胺

29 短效的由于每日用药次数多不良反应多,少用。长效的磺胺多辛抗菌活性弱,过敏反应多,细菌易产生耐药而不单独使用

30 2、某些磺胺药对伤寒杆菌如(SMZ)、对绿脓杆菌(SML 、SD-Ag) 也有效。
抗菌作用** 1、抑菌药,抗菌谱较广,对多种G+菌(溶、肺等)和G-菌(脑、淋、流、鼠等)均有抑制作用。 2、某些磺胺药对伤寒杆菌如(SMZ)、对绿脓杆菌(SML 、SD-Ag) 也有效。 3、但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效。

31 〔抗菌机制〕 + 磺胺药 × 对磺胺类敏 感的细菌 人及动物 二氢叶酸还原酶 对氨苯甲酸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喋啶 叶酸
一碳基团 二氢喋啶 × PABA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比磺胺药强千倍以上,使用应首剂加倍,脓液或坏死组织中含有大量的PABA,局麻药普鲁卡因在体内也能水解产生PABA,他们均可减弱磺胺药的抗菌作用。 活化型 四氢叶酸 叶酸 对磺胺类敏 感的细菌 人及动物 一碳转移酶 嘌呤 嘧啶

32 通过抗菌机制,提示以下问题: 1.人体细胞叶酸代谢不受影响; 2.及时清除坏死组织; 3. 需大剂量、足疗程使用药物; 4.忌与普鲁卡因配伍使用。

33 耐药机制 1、基因突变或质粒介导产生耐药性。 2、产生较多的PABA。 3、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 4、产生二氢蝶酸合酶
5、降低细菌对药物的通透性。

34 体内过程** 1、吸收分布: 2、代谢:肝脏代谢,主要方式是游离氨基乙酰化,失去抗菌作用。乙酰化物在尿中的溶解度一般均较低,尿液呈酸性时易在肾小管析出结晶,损伤肾脏。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高。

35 临床应用*** 全身感染的治疗,如: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呼吸道感染等 如:( SD + 链) 可治疗鼠疫
复方新诺明( SMZ + TMP )伤寒、尿 路、呼吸道等感染

36 不良反应 防治措 施??? ① 服等量NaHCO3,以增加溶解度 ② 多饮水,加速排泄 ③ 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 1. 肾损害
防治措 施??? 不良反应 1. 肾损害 机理:尿中浓度高,溶解度低,易结晶; 表现:结晶尿、血尿、管型尿; ① 服等量NaHCO3,以增加溶解度 ② 多饮水,加速排泄 ③ 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

37 2.血液系统反应 3.过敏反应,本类交叉过敏 其它 :CNS反应, 消化道反应;肝损,急性坏死 ×不用:早产儿,新生儿,孕乳妇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掌,数量少胆可致死,查血象。 以免药物竞争血浆蛋白,使新生儿或早产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而出现黄疸,并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核黄疸。没有蛋白质与它结合,将它拉着不许它到处乱窜,尤其不许跑到血管外面去。因此它便跨过血管壁,进入脑组织去将中枢神经细胞核染成黄色,所以叫做“核黄疸”。神经细胞被它染色之后,即不能进行能量代谢,于是发生变性坏死 ×不用:早产儿,新生儿,孕乳妇

38 二 、治疗肠道感染的磺胺药 特点: po→小肠远端和结肠 分解: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盐; 抗菌 抗炎免疫抑制
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ASP) 特点: po→小肠远端和结肠 分解: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盐; 本身没有活性,在肠道碱性环境下和局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和--。1有较弱的抗菌活性,并阻滞5-氨基在胃的吸收。治疗急性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 抗菌 抗炎免疫抑制

39 长用:易恶心,呕吐,皮疹,药热,Wbc↓精子活力↓
柳氮磺吡啶 适于治疗: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节段性回肠炎 长用:易恶心,呕吐,皮疹,药热,Wbc↓精子活力↓

40 三、外用磺胺药 磺胺米隆(sulfamylon,SML,甲磺灭脓) 适用于烧伤和创伤后感染。局部刺激性强。

41 磺胺嘧啶银(sulfadiazine silver, SD-Ag )
对绿脓杆菌作用强,适用于二度或三度烧伤。 磺胺醋酰钠(sulfacetamide, SA-Na) 用于沙眼,结膜炎和角膜炎等。

42 总 结 1、抗菌谱较广 2、某些感染有显效:流脑(SD)伤寒(SMZ+TMP) 3、使用方便(口服制剂),稳定性强 缺点:
总 结 1、抗菌谱较广 2、某些感染有显效:流脑(SD)伤寒(SMZ+TMP) 3、使用方便(口服制剂),稳定性强 缺点: 1、不良反应较多:肾损害,过敏、血系统损害。 2、抗菌活性不高,易耐药且存在交叉耐药性

43 第三节 甲氧苄啶(trimethoprim, TMP) 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

44 抗菌机制 + × × TMP 磺胺 对磺胺类敏 感的细菌 对氨苯甲酸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二氢喋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叶酸合成酶 一碳基团
活化型 四氢叶酸 对磺胺类敏 感的细菌 一碳转移酶 嘌呤 嘧啶

45 磺胺类药物能否与甲氧苄啶合用? ①↑抗菌作用 ②↑抗菌谱 ③ 延缓耐药性 磺胺类 TMP PABA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 二氢喋啶 嘌呤
①↑抗菌作用 ②↑抗菌谱 ③ 延缓耐药性 磺胺类 × × TMP PABA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一碳基团 二氢喋啶 嘌呤 嘧啶

46 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
1.抗厌氧菌:尤对脆弱类杆菌敏感 用于:口腔、腹腔、女性生殖器、 下呼吸道、骨和关节等部位感染 HP,假膜性肠炎

47 2.抗阿米巴: 直接杀灭阿米巴大滋养体 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 肠外阿米巴最好.

48 肠腔内 脱囊而出 人口感染包囊 小滋养体 侵入肠壁 随宿主肠内容下移 阿米巴痢疾 大滋养体 排包囊者 甲硝唑 肠外阿米巴 血、肝

49 3.抗滴虫 PO 出现于阴道分泌物、精液中 通常一剂2g; 不能耐受者, 250mg tid 7d 4.抗贾第鞭毛虫 目前最有效药物.
成人250 mg,儿童10~15mg,tid

50 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口腔金属气味 2.干扰乙醇代谢 3.啮齿动物致癌、致突变; 孕早期禁用 4.头晕、肢体麻木-应停药

51 小 结

52 思 考 题 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合用的意义与机制,为什么SMZ通常与后者合用?

53 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合用的意义与机制,为什么SMZ通常与后者合用?
磺胺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两者合用双重阻断,协同抑制细菌四氢叶酸的合成。 SMZ与甲氧苄啶两药药动学特点相似,使血浆高峰一致,协同抗菌,抗菌活性是两药单独等量应用时的数倍至数十倍,甚至呈现杀菌作用,且抗菌谱扩大,并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54


Download ppt "复 习 题 四环素的不良反应 灰婴综合症的预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