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 西洋哲學史 授課教師:苑舉正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 西洋哲學史 授課教師:苑舉正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 西洋哲學史 授課教師:苑舉正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07多媒體藝廊,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2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師生二人 蘇格拉底 柏拉圖 2

3 蘇格拉底的「好樂迪」 3 「好」:「個人主義」,是一種反外在認知的態度。 「樂」:「幸福主義」,是一種反有限發展的態度。
「迪」:「知識主義」,是一種反心理主義的態度。 3

4 蘇格拉底的「好樂迪」轉為 柏拉圖的「頂福啟」
柏拉圖: 頂: 理想主義 福: 超越主義 啟: 神聖主義 蘇格拉底: 好: 個人主義 樂: 幸福主義 迪: 知識主義 4

5 西洋哲學的起源不稀奇,但她的發展很特別。為什麼? 看這一張拉斐爾所畫的「雅典學派」就知道了。
5

6 6 在這幅畫中,有幾個人特別值得注意。他們是: 柏拉圖(Plato)、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蘇格拉底(Socrates)、
赫拉克力圖斯(Heraclitus)、 巴門尼德斯(Paemenides)以及 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 6

7 Plato and Aristotle 7

8 PLATO 8

9 Heraclitus 感官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均處在 不停止的變動中。火是最佳說 明,但萬事萬物有一個道理, 叫做「邏各斯」(logos),它足 以說明所有的變化。 9

10 Parmenides 其實感官世界中的一切,都是一個 存在的理念下所導致的結果。沒有 這個觀念,就不會有任何型態的存 在。因此,會存在的,就是會存在 的;不會存在的,就永遠不可能存 在。 10

11 Pythagoras 數學是唯一表現真理的方式,因為 數字與數字之間的關係,成為一種 只有在思想中才能夠掌握的事物, 不像感官世界中的感知那麼分歧與 主觀。數學的真實,就像音樂中的 旋律一般,都是沒有爭議的。 11

12 Socrates 他「述而不作」,但卻用「對話詰 問」的方式,讓人不得不承認自己 其實對於自己原先以為知道的事物, 其實一無所知。他自己也承認,他 唯一知道的東西,就是他一無所知! 12

13 那麼,柏拉圖的哲學哪裡特別了呢? 13

14 通常,生老病死、神聖俗世構成思考的來源 14

15 15 導致這些神話故事發生的起源,也就是我們在前面所說的「變化」。
如同我們先前所說的,這些變化有很多種,包含層面及廣,不過有一種最讓 人感到震驚。 這就是人的變化,也就是高更名畫「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往那裡去?我們是 什麼?」。 希臘人的哲學,一開始也是這樣的;與我們差不多。 但是,柏拉圖改變了一切! 15

16 16 懷海德(A. N. Whitehead)是一位在二十世紀知名的哲學家與數學家。
他曾說過這句在西洋哲學中有關柏拉圖最著名的話:「歐洲哲學傳統中最穩 當的特徵,就是它包含一連串對柏拉圖所做的註腳」(Process and Reality, p. 39)。 16

17 17 這句話中,不但凸顯了柏拉圖的重要性,也說明西洋哲學的發展以柏拉圖的 思想為主軸。
柏拉圖並不是西洋哲學的創始人,但是他的思想中包含哲學如何進展?哲學 應當包含什麼內容?以及,哲學應當達成什麼樣的成果?為了回答這些問題, 柏拉圖透過他的核心理念,融合與轉化了西洋哲學的發展,改變了直到他之 前的知識傳統,也為其後的發展,鋪下一條發展自我特色的康莊大道。 17

18 18 在這個發展中,柏拉圖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貶抑日常觀察,推崇抽象思 想」。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事務裡,表面上出現許多特徵(例如:真(truth)、 善(goodness)、美(beauty)、大(bigness)、正(justice)、似(likeness)、合(unity)、有 (being)、同(sameness)、異(difference)),但它們都是表面上觀察到的,並不是 「真正真實的」。 18

19 它們「看似」真實的原因,在於有「一」個只存在思維中的「理型」(Form)。 「理型」是唯一的、思想的,以及真實的;理型使得觀察成為可能,因為在 觀察的過程中,理型應用於外在對象,賦予這些對象被理解的可能。 19

20 柏拉圖的哲學,基本上完全在於分析這個介於「表象」與「實在」之間的區 分,而分析的目的,則是透過對話中的相互詰問而達成的。我們以這種對話 的方式,稱所有柏拉圖的作品為《對話錄》,但其實在對話中,柏拉圖刻意 地在展顯一種辯證方法,證明在「思想交流」中,抽象事物可以因為語言的 表述,呈現其為真的條件與本質。 20

21 讓我們進一步分析柏拉圖哲學的特色,以及這個哲學對於後世所產生的影響。
第一、有關理型的掌握。 A、靈魂的地位高於身體 B、前世的地位高於今世 C、理解的地位高於無知。 21

22 第二、有關對話的掌握。 A 、幾乎所有柏拉圖的作品都採用「對話錄」方式寫作的。唯一著名的例外, 就是《蘇格拉底的自我辯護》(Apology)。即使是這一篇,也同樣是蘇格拉底在 西元前399年,回答一連串問題所做的「答辯」。因此,我們至少可以說,所 有柏拉圖的著作都是以「回答問題」為主導。 22

23 B、柏拉圖的「對話錄」不同於戲劇劇本中的「對話」。為什麼?因為柏拉圖 的目的不在於說故事,也不在於創造神話世界。他的目的在於引用戲劇的對 話方式,闡揚哲學討論,辯論哲學議題。
C、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每一個人在進行對話的場景也很具體(例如,探視 牢房、拜訪富人、飲酒作樂、宗教場合、運動場合、沿街散步等)。總之, 《對話錄》總是以一個具體的社會為背景,而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知識 份子之間的對話。 23

24 24 D《對話錄》進行的三部曲; 一、引對話人進入對話的情境; 二、評論對話人針對自己具體環境所做的描述; 三、批判這個描述中所涵蓋的情況。
為什麼柏拉圖要以「對話錄」的方式呈現他的作品? 24

25 25 壞答案:「他認為『對話』是最好的寫作風格。」
好答案:「柏拉圖在《理想國》所做的「對話錄」是論證他的理型;柏 拉圖在《斐鐸篇》是論證理型的起源;柏拉圖在《饗宴篇》中,先透過 敘述,然後對話,論證「善」的理念;柏拉圖在《普達哥拉斯》談論 「德行」可以被教導嗎?柏拉圖在《門農篇》中,以對話的方式,論及 知識範例就是數學。 25

26 好壞答案之間的比較:壞答案只給定一種寫作的方式與目的,就是寫出想寫 的理念。好答案則告訴你,每一篇《對話錄》都有他自己的傳遞方式。它們 並不相同。
實際上,對話的寫作方式,因為類似日常會話的緣故,不但可以提昇閱讀性, 也可以讓讀者在對話「中間插話」。同時,對話中很容易塑造出一個指導其 他人的核心人物(像是蘇格拉底),充分發揮哲學思考中的「教育」功能。 26

27 柏拉圖的《對話錄》另一個主要功能在於讓讀者本人透過閱讀感 覺不出答案在哪裡?這與一般人透過閱讀尋找答案的態度非常不 同。例如說,教導別人什麼是德行之前,那個教導的人是不是需 要先知道德行是什麼?但是,德行是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判斷原 則,怎麼有人會在實際發生什麼之前就知道什麼是德行呢?如果 真是這樣,那麼德行就不能教導,因為沒有人能夠教導德行。那 麼,德行哪裡來的呢? 27

28 為什麼我們可以感覺出一樣事物,卻不知道這樣事物究竟是什麼呢? 對於這些問題,柏拉圖往往透過挖苦人的方式,迫使人承認,許多我 們以為我們知道的事物,其實我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蘇格拉底更誇 張,甚至在《辯護篇》中公開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都不 知道!」 28

29 結論兩點: 一、想要瞭解《對話錄》的首要前提,就是改變閱讀習慣; 二、能夠欣賞《對話錄》中,因為各式情景,所引發的不同對話。 29

30 30 最後,要能夠欣賞柏拉圖哲學的特色,最為重要的例子,就是他對於 「知識」是什麼,所做的區分。
第一、知道(to know),不同於感知(to perceive),但感知與知道之間,並非 完全無關。 A、如果說,一個人只活在感知世界中,那麼他的視覺、聽覺、嗅覺、 味覺與觸覺將會不斷地提供訊息,但這些訊息彼此之間,經常處於矛盾 之中。 例如,我們的視覺有限,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太遠或太小的事物。其他各 種感覺也一樣,都會造成認知上的困擾,並且也會因人而異。 30

31 B、在《門農篇》中,蘇格拉底以問答的方式,讓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十 歲奴隸,能夠證明幾何學的運算(如何將一個1X1的正方形,做成為一個 正好兩倍的正方形)。
C、感知(perception),如果能夠在理性運作的控制下,將超越自我,成為知 識(knowledge),但是這是一開始渾然不自覺的知識,而是經過反省後承認 (recognition)的知識。 31

32 這個知識論代表了兩個層面的不解: A 如果所有人所能知道的,都只是感知的話,那麼人人所感知的內容將 「因人而異」。解決人與人之間因為感知而導致的差異,往往就是訴諸 政治上的暴力。政治暴力在人人心中產生恐懼,而恐懼卻是讓大家不得 不接受政治暴力的理由。這是一個多麼讓人感到沮喪的結果啊! 32

33 B 如果知識就是經過理性所管控下的感知,那麼存在於每一個人意識中的知 識,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柏拉圖延續希臘神話中長期認定的「靈魂不滅」觀 念認為說,知識來自於另一個世界,那個只有靈魂才能「看」到的世界。這 是一個多麼讓人感到奇異的答案啊? 33

34 34 第三、這兩類的「不解」,彼此之間正好構成一個知識論架構:
A 如果世間一切僅有「人云亦云」的感知,而無任何其他「判準」的話,那 麼這不表示說,暴力與恐懼真的成為「實際的判準」嗎?(古希臘人可以在 多數暴力的情況下,決定那位智者,蘇格拉底的生死嗎?)不可以!!! 34

35 B 那麼,讓人「心服口服」的判準在哪裡?柏拉圖說,在你心裡!你的心靈, 可以對感知自行進行理性管控,得到屬於另一個世界的知識。另一個世界是 一個完美的世界,其中每一項事物都是理想,就像人的靈魂一樣,是沒有缺 憾的,不受肉體的限制。 35

36 C 因此,任何人在獲得這一身皮囊之前,都是活在完美的世界中,「看」到 的,都是知識。但是,在今世中,在身體的限制下,這些知識受到感知的蒙 蔽,被遮掩了。理性的思考,活像是一隻手,揭開遮蔽知識的感知表象,讓 知識呈現出來。 36

37 D 理性的思考,是追求真實的道路,是照耀啟蒙的光線,是進入另一個世界 的通路。這個「新世界」中的什麼呢?這是柏拉圖的重點:這個新世界中的 「實在」,不是我們能夠感知的,而是我們能夠理解的。這是什麼呢?
37

38 E 數學是一個例子!數學提供了一個具體的說明,解釋為什麼理解的對象是 完美的,而感知的對象必然是有缺陷的。請注意,這個解釋是知識論的,但 是他的終極目的,卻是政治的;數學是一個「新判準」,解決了所有人云亦 云的問題。 38

39 F 知識是什麼?知識可以分為下列七種情況:
AB、AC、CB、AD、DC、CE、EB A D C E B 39

40 40 AB = 所有知識的可能範圍。 AC = 所有感知的可能範圍。 CB = 所有理解的可能範圍。
AD = 所有感知中,全憑想像,沒有任何真實的範圍。 DC = 所有使得感知成為可能的經驗世界,適合於感官知覺查知的範圍。 CE = 所有理解成為可能所依附的公理假設(例如幾何學的公理)。 EB = 所有使得理解成為可能的範圍,知識的真實基礎,使哲學成為可能的範圍。 40

41 41 這七種情況之間的關係為:AC/CB = AD/DC = CE/EB 這個關係說明了柏拉圖的哲學目的。
A 、知識之間有高低之分,代表知識能夠與感知分享真實。(AC能為真,是 因為CB; AD能為真,是因為DC; CE能為真,是因為EB)。 B、 AC 相較於CB而言,比較沒有價值,但卻是知識探求的起點。 C 、DC 提供AC想像的題材,但本身也只是感官察覺到的現象。 41

42 D 最重要的一點,是柏拉圖對於CE的態度。如果他接受數學為真實的知識, 那麼柏拉圖就會與畢達哥拉斯無異,全面發展幾何與代數。不!CE 成為可能 的知識對象,原因在於EB。EB 是什麼?這個問題,是哲學問題,不是數學問 題。CE成為知識對象的原因,在於這個範圍中對於知識所做的假設,但是假 設不是真理,而是一種模仿真理的理想化。做出這個假設的基礎,在於EB, 其中包含宗教信仰、生活經驗、政治理念等等。 42

43 43 結論: 第一、柏拉圖為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提出新的途徑,排除感官世界的同時, 也不會全然受到數理世界的吸引。
第二、柏拉圖的哲學長期處在與科學對立的情況中,反而構成科學的進步與 發展。 43

44 敬請發問 44

45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2 Flick,作品名稱:Socrates,作者:bencrowe,
本作品載自 2009/12/30 visited。本作品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授權釋出。 維基共享資源 ,作品名稱:Plato Pio-Clemetino Inv305, 作者:Marie-Lan Nguyen (2006), 本作品轉載自 Clemetino_Inv305.jpg,瀏覽日期:2012/09/17 5 Wikimedia commons,作品名稱:The School of Athens , 作者:Raffaello Sanzio ,user:Harpsichord246, 本作品載自 瀏覽日期:2012/10/1。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7 作者:Raffaello Sanzio ,Photographer: Web Gallery of Art。 本作品載自 瀏覽日期:2012/10/1

46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8 Wikiquote,作品名稱:Plato-raphael,作者:Raffaello Sanzio , user:Maarten van Vliet, 本作品載自 瀏覽日期:2012/10/1。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9 Wikipedia commons,作品名稱:The School of Athens ,作者:Raffaello Sanzio, User:Jacobolus,hotographer: Web Gallery of Art。 本作品載自 10 Wikimedia commons,作品名稱:The School of Athens ,作者:Raffaello Sanzio, User:Tomisti,本作品載自 11 User:Jacobolus,本作品載自 46

47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12 Wikimedia commons,作品名稱:The School of Athens, 作者:Raffaello Sanzio, user:Beao,截圖, 本作品轉載自 瀏覽日期:2012/10/1。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4 作品名稱:Where do we come from? Who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 作者:保羅高更,Photographer:DIRECTMEDIA Publishing GmbH, 本作品轉載自 瀏覽日期:2012/09/25 16 歐洲哲學傳統中最穩當的特徵,就是它包含一連串對柏拉圖所做的註腳 Process and reality,A. N. Whitehead著,周邦宪译, 贵阳市 : 贵州人民, 2006出版,p.39。 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47

48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48 Plato (424/423 BC – 348/347 BC)
28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Plato (424/423 BC – 348/347 BC) 1-48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07多媒體藝廊,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48


Download ppt "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 西洋哲學史 授課教師:苑舉正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