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三单元 目 录 8 兰亭集序 9 赤壁赋 10 *游褒禅山记 单元写作指导
2
第三单元
3
8 兰亭集序 8 兰亭集序
4
8 │ 导学提示 导学提示 蓝天下是崇山,崇山上是绿竹,绿竹间是清流,清流旁有一群文人才俊在洗濯嬉戏。阳春三月,惠风和畅,想来少不了欢愉,更少不了诗酒。酒袭诗韵,诗借酒兴……其中有一位,他展开长卷,蘸墨挥毫,才思泉涌,情怀旷达,书成珍品,文成杰作。这就是《兰亭集序》。今天,我们就品读这篇散文,去体察那字里行间渗溢着的旷达情怀。
5
8 │ 导学提示 [读后想一想] ①对于王羲之的书法及散文,你了解多少? ②作者写《兰亭集序》的目的是什么?
8 │ 导学提示 [读后想一想] ①对于王羲之的书法及散文,你了解多少? ②作者写《兰亭集序》的目的是什么? ③你能否找出直接表明作者情感的语句,并归纳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④文中作者抒发了哪些人生的感慨?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
6
8 │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琅玡
8 │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琅玡 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早期师从卫夫人,后博览名家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草书多取法张芝,楷书师法钟繇,摆脱汉魏朴质书风,创立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王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著有《王右军集》。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7
8 │ 追溯背景 追溯背景 兰亭,位于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西南郊。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名士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了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中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41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王羲之将诸名士的诗作辑录,即《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8
8 │ 预习学案 预习学案 guǐ xì shāng chěng qū shāng Kuài tuān hái
9
8 │ 预习学案
10
8 │ 预习学案 [辨析小练] ①战士们冒着严寒酷暑,坚持战斗在________间。 ②好了!________,快来接着玩咱们的吧!
8 │ 预习学案 [辨析小练] ①战士们冒着严寒酷暑,坚持战斗在________间。 ②好了!________,快来接着玩咱们的吧! ③画家往往在生活中________,不修边幅。 ④登上山顶之后,我们________,发现这里风光无限。 ⑤后来书在身边,只是________,已没有翻阅的乐趣了。 群贤毕至 崇山峻岭 放浪形骸 一觞一咏 游目骋怀 情随事迁 ①崇山峻岭 ②群贤毕至 ③放浪形骸 ④游目骋怀 情随事迁
11
8 │ 预习学案 3.说明下列句子属何种文言句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2)悟言一室之内( ) (1)介词结构后置句。
8 │ 预习学案 3.说明下列句子属何种文言句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2)悟言一室之内( ) (1)介词结构后置句。 (2)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悟言(于)一室之内”。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 “悟”通“晤”,面对面。
12
8 │ 预习学案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或取诸怀抱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
8 │ 预习学案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或取诸怀抱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 (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 (3)列坐其次 今义:次要的。 (1)胸怀抱负。(2)这次集会的诗文。(3)它的旁边。
13
8 │ 预习学案 6.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1)足以极视听之娱( ) (2)少长咸集( )
8 │ 预习学案 6.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1)足以极视听之娱( ) (2)少长咸集( )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1)形容词做动词,穷尽。 (2)少、长,形容词做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3)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把……看作相等。
14
8 │ 预习学案
15
8 │ 预习学案
16
8 │ 预习学案
17
8 │ 预习学案 (1)①一个。②一样。③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④一边……一边……。 (2)①旁边。②编次。③驻扎。④次一等。
8 │ 预习学案 (1)①一个。②一样。③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④一边……一边……。 (2)①旁边。②编次。③驻扎。④次一等。 (3)①高高的。②长。③修建。 (4)①至、及。②满一年。③约定。④期望。 (5)①往、到达,动词。②代词,悲伤的缘由。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④定语后置的标志。 (6)①用来,连词。②因,介词。
18
8 │ 精华探究 精华探究 1.本文第一、二段用词简约、格调淡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情?
19
8 │ 精华探究 [答案] 第一、二段里作者无论是摹山绘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到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诸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有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营造出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是一件赏心乐事,但作者心中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点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20
8 │ 精华探究 2.理清思路,说说本文抒情先乐后悲的原因是什么。
8 │ 精华探究 2.理清思路,说说本文抒情先乐后悲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本文共四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周围的环境、集会的活动内容、当天的天气等,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三、四段是第二部分,主要写集会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聚散两依依的情景本来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能不使人悲从中来?
21
8 │ 品读鉴赏 品读鉴赏 1.情景交融,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集会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溪流清澈,洁净明朗;流水湍急,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既清澈明朗,又生机盎然。于是这些士人诗兴大发,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士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的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2
8 │ 品读鉴赏 2.用笔简约,格调淡雅 文章开篇叙述了兰亭盛会的情景,极力创设出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进入作者视角的,唯有山、水、林、竹、天、风而已。这些景物清澈明朗,生机盎然,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流连山水的舒心惬意。兰亭盛会本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然而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流露,只写饮酒赋诗,畅叙幽情,陶醉于自然之美的舒爽优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达,保持了笔势的从容与沉稳,体现出了一种清丽淡雅的格调。
23
8 │ 品读鉴赏 3.情感脉络清晰 本文感情发展脉络十分清晰,情感曲折深沉。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乐”,共写了五乐,以“信可乐也”作结;第二部分写作者从现实角度抒发的人生短暂、不能自驭之叹,突出了一个“痛”字;第三部分,作者考察古人的感情,发现古人也是如此,对生命的感慨不谋而合。人生代代相传,痛苦也代代相传,没有休止。这样,“乐—痛—悲”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深刻地揭示了曲折而又深沉的情感。
24
8 │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主旨归纳】 本文以淡雅清新的文字,清幽秀美的描写,起伏跌宕的情思,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和与会诸人的感慨,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作者对死生的看法和高旷的宇宙情怀,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25
8 │ 归纳总结 【图解课文】
26
8 │ 原味翻译 原味翻译
27
8 │ 原味翻译
28
8 │ 原味翻译
29
8 │ 原味翻译
30
8 │ 原味翻译
31
8 │ 原味翻译
32
8 │ 原味翻译
33
8 │ 原味翻译
34
8 │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千年兰亭 潘碧秀 兰亭,栖之于江南水乡,如空谷幽兰,飘逸着丝缕江南的空灵,浸染着江南蒙蒙的诗意;兰亭,如亭亭玉立的女子,看尽了千年尘世的烦忧,守候着千年的寂寞,独然隐于会稽山麓,做一番自我陶醉。青青石板路两旁植着带露的草,我们是兰亭清晨的寻觅者。千年兰亭没有千年幽深的感觉,和三月飘着青青小影的修篁擦肩,我们发现阳光下展着一种叫温馨的东西。
35
8 │ 拓展阅读 鹅池水盈盈满满袒露在视野里,临池,以一目览尽清澈的水底。池底可有当年王羲之携谢安且行且吟谈笑风生的儒雅之姿?“鹅”“池”两字一肥一瘦,神气有如王羲之当年喂养的大白鹅装点着一池澄碧的水。 生长于乌衣巷的王羲之自幼酷好书法,7岁师从卫夫人学汉代蔡邕笔法,12岁获其父枕中所藏《笔论》,后“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摆脱汉魏以来朴质的书风,成为妍美流畅的今体。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其邀友雅集休憩于兰亭,饮酒赋诗,兴之所至,欣然作《兰亭集序》,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字恰如酒后的一场酣舞,淋漓尽致,参透苦厄、历练、豁达,人生
36
8 │ 拓展阅读 况味了然于胸。兰亭别后的两年,王羲之辞官弃郡,归隐于山水秀丽的金庭,巅峰之作狂然涌出;遗世的孤独、睿智,于生命的激情中,还有一种岁月沉淀后的遗留。 走进小兰亭,其旁有“曲水邀欢处”的题刻,此处便是流觞亭。九曲青溪轻灵地环绕在其侧,如古时的女子悠悠的长发盈盈落于一肩一地,爱轻盈盈地围抱在心中。“此地旧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当年浅歌浅吟,池畔诸名流饮酒赋诗的情形已如枝头一阵风轻灵飘逝。“物是人非事事休”,唯余流觞亭在做无累的翘首,无望的等候。等待一缕生命的激情,等待一抹茫茫人海中的回望。
37
8 │ 拓展阅读 有清脆的风铃声随风传来,幽然坠于脚跟,使旅人禁不住闻声要去做一番寻觅。眼前是由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同书的“御碑”(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两位皇帝合写的碑)。铃声是由其上的八角攒屋顶的翼角上的铜质风铃撒落的。铃声洒脱,毫无羁绊,随风作漫天,幽幽韵声轻落于修篁上,是轻灵化作一支笛,附在其上空灵地吹奏出的;落于泥径上,化作一只虫唱,给兰亭增添了可伶可俐的气息;落于康熙所书的《兰亭序》上,是和其秀媚劲健、气势开张的字体一同潇洒、一同飘逸的。难怪乾隆来此,面对着这一派的深沉浑厚、古雅清幽,忍不住挥毫写下: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盛名。竹重春烟偏澹荡,花迟禊日尚敷荣。临池留得龙跳法,聚讼千秋不易评。
38
8 │ 拓展阅读 兰亭注定是要和王羲之赴一次春天的约会的。这短暂的约会,铸就了兰亭书法圣地的名号;这短暂的约会,造就了兰亭千年的沉淀和古雅清幽。 王右军祠如一叶舟,泊在水荷的中央,粉墙黛瓦,不失江南水乡民居的特色。可惜来得太早,池中的荷尚未呈朵儿之姿绽放在游人面前。想夏夜的兰亭,四角溢香,又有铜铃风声做轻坠弹唱,兰亭是令人眩惑不寂寞的。祠内两侧的回廊墙壁上嵌有历代《兰亭序》的诸多版本及古今名人题咏真迹。一匾“尽得风流”气势非凡地悬在正厅上。站在祠内,浏览名家墨宝,欣赏各种书风,才始知前人概括王右军祠内涵丰富“山水廊桥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隶行”的取意所在。兰亭,轻扬着笑意,带着千年不竭的清幽纯净,带着当年
39
8 │ 拓展阅读 王羲之吟风咏月留下的千年醉书,游人的思绪驻留其间,是要做长久留恋的。
8 │ 拓展阅读 王羲之吟风咏月留下的千年醉书,游人的思绪驻留其间,是要做长久留恋的。 当年流觞亭的聚会,王羲之和谢安等人喝的不知是什么酒,想必是古越山水间的女儿红。 [文章鉴赏] 品读此文,仿佛置身其中,美得一步三叹!文章写得空灵秀美,作者也如仙境中人,唯恐被人间烟火熏染。文章由兰亭的位置、兰亭与王羲之的关系娓娓写来,思路清晰,洒脱飘逸,值得一读。
40
8 │ 写作鉴赏 写作鉴赏 【挖掘课本】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竟成了一座小山,人们称它为“笔山”。他家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称作“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可依然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书童来到书房,
41
8 │ 写作鉴赏 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蘸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他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功夫不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42
8 │ 写作鉴赏 【运用点拨】 1.勤奋才能成才。从王羲之练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人生启示:一个人只有勤奋,才能取得大成就。没有那种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勤奋精神,很难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2.创新精神。王羲之如果仅仅满足于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就不再向前迈进,寻求超越,那么就不会有后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字体,更不会有独步千古的“书圣”之名。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超越前人,成就自我,自成一体。
43
8 │ 写作鉴赏 【运用示例】 示例1 勤奋铸就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千古美名。我国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小时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兰亭阁”练字,将兰亭池的水都染黑了,终于练就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字体。他用书法的杰出造诣向我们诠释了勤奋的姿态最美。试想,如若王羲之没有染黑池水之勤,他的字何以能“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如若王羲之没有终年不辍的临帖之勤,他的传世之作《兰亭集序》中的二十多个“之”字,何以能无一雷同?如若王羲之没有躺在床上都在揣摩字体之勤,他何以能走出前人的窠臼,成为独创一体的“书圣”,怎会成就他“天下行书第一”的美誉?所以说,
44
8 │ 写作鉴赏 是勤奋练就了他潇洒豪放的神来之笔,是勤奋成就了他书法大家的千古美名,也是勤奋成就了他书法人生姿态的无比美丽!
8 │ 写作鉴赏 是勤奋练就了他潇洒豪放的神来之笔,是勤奋成就了他书法大家的千古美名,也是勤奋成就了他书法人生姿态的无比美丽! 示例2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做任何事我们都要以专注的态度去面对,让专注之花开满心房,如此,我们才可能铸就成功,在人生道路上笑傲。“书圣”王羲之废寑忘食,常在书房中练字。一天他练得出神,忘记了吃饭,家人把他爱吃的馒头、蒜泥放到他身边,但他仍继续练字,竟把砚台当成酱碗,弄得满口是墨,尚不得知。直到家人前来看见道破,他才恍然大悟。正是由于他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精神与态度,才使他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45
8 │ 考点链接 考点链接
46
8 │ 考点链接 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机械地套用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辨识和运用,真正领会和掌握题中词句所要求的某个文言虚词的特定意义和用法。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方法: 1.词语代入法。虚词题往往以比较意义和用法异同的题型出现,答题时,先确认所考虚词在相对熟悉、相对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代入后此句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果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2.语法辨析法。语法辨析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7
8 │ 考点链接 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分别是“人”和“我”,宾语分别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是谓语动词,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此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3.判断词性法。在高考要求重点掌握的18个虚词中,有很多词“身兼两类词性”。根据上下文语意的联系,只要能确定两个要求判断的虚词的词性不同,其用法也肯定不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8
8 │ 考点链接 4.同位互推法。理解虚词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删换变化法。有些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受到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6.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 【考题印证】 [见本课练习册第8,10题]
49
9 赤壁赋 9 赤壁赋
50
9 │ 导学提示 导学提示 黄州是幸运的,这片僻远的土地因为一个人命运的磨难而见证了中国文学最辉煌的一页;赤鼻矶是幸运的,这片平凡的山水因为一个美丽的错误而千古传名。青山有幸,江水有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走进赤壁那个幽远的秋夜,在清风明月中感悟作者对于生命和未来的思考。
51
9 │ 导学提示 [读后想一想] ①对苏轼其人、其事你了解多少? ②联想我们所学过、读过的苏轼的作品,试着概括苏轼的性格特点。
9 │ 导学提示 [读后想一想] ①对苏轼其人、其事你了解多少? ②联想我们所学过、读过的苏轼的作品,试着概括苏轼的性格特点。 ③《赤壁赋》一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能否找出直接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 ④应如何评价苏轼在文中所表露的情感?你是否同意他对人生的看法?
52
9 │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
9 │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词、书法、绘画都成就卓著,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诗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方面,开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散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三苏”之一;亦是书法大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
53
9 │ 追溯背景 追溯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向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苏轼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些诗文。原来,苏轼的诗文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然而这些却成了苏轼遭受弹劾的把柄。随着改革派势力的有所抬头,一些奸佞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间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
54
9 │ 追溯背景 辱折磨,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并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他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55
9 │ 预习学案 预习学案 rén xū yǎo tiǎo zhào qiǎo piān jiè liáo zhú lú shī shuò páo xié yáo
56
9 │ 预习学案 2.根据意思补充下列成语 ________: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9 │ 预习学案 2.根据意思补充下列成语 ________: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________: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________: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________: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辨析小练] ①风声________,墓地凄然悲凉。 ②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________。
57
9 │ 预习学案 ③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________和我对起话来。
9 │ 预习学案 ③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________和我对起话来。 ④我本人只是________。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沧海一粟 ①如泣如诉 ②不绝如缕 ③正襟危坐 ④沧海一粟 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冯”通“凭”,乘。
58
9 │ 预习学案 4.说明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2)顺流而东也( )
9 │ 预习学案 4.说明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2)顺流而东也( ) (3)侣鱼虾而友麋鹿( )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1)使动用法,使……跳舞,使……哭泣。 (2)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流去。 (3)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4)方位名词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望”的方向,向西,向东。
59
9 │ 预习学案 5.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白露横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9 │ 预习学案 5.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白露横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于是饮酒乐甚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60
9 │ 预习学案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1)指白茫茫的水汽。
9 │ 预习学案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1)指白茫茫的水汽。 (2)旷远的样子。 (3)在这时。 (4)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61
9 │ 预习学案
62
9 │ 预习学案
63
9 │ 预习学案
64
9 │ 预习学案 (1)①动词,唱。②名词,歌曲。③名词,歌词。 (2)①农历十五日。②眺望。 (3)①像。②往。
9 │ 预习学案 (1)①动词,唱。②名词,歌曲。③名词,歌词。 (2)①农历十五日。②眺望。 (3)①像。②往。 (4)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②结构助词,的。③代词,它。④助词,可译作“的”或不译。 (5)①形容词词尾。②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③介词,在。 (6)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③连词,表顺承。④连词,表修饰。 (7)①介词,在。②介词,表被动。③介词,从。④介词,给。
65
9 │ 精华探究 精华探究 1.如何理解本文的主旨?
9 │ 精华探究 精华探究 1.如何理解本文的主旨? [答案] 本文一方面通过对黄州赤壁江水风月的描写,以主客对话的形式借凭吊古人来展示作者的苦闷、失望,接着通过对变与不变的阐发,反映了作者对宇宙的看法,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66
9 │ 精华探究 2.本文的情和景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答案] 本文以作者同友人共游赤壁为线索,将不同的景色和意境贯穿起来,连缀为一体。
9 │ 精华探究 2.本文的情和景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答案] 本文以作者同友人共游赤壁为线索,将不同的景色和意境贯穿起来,连缀为一体。 首先写夜游之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令人顿觉胸襟开阔,兴意盎然。在清风明月、白露水光之中乘一叶扁舟,凌于万顷碧波之上,好像列子乘风前行,又宛如羽化登仙,良辰美景,何其乐也!然而客人伴奏的低沉的箫声与作者悲凉的心境产生了共鸣。寄情山水并不能完全医治作者心灵的创伤,也无法掩盖其内心深处的苦闷。 接着作者通过客人之口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盛衰兴亡、倏忽即逝的历史画卷,表达出作者内心对曹操一世英豪的仰慕,
67
9 │ 精华探究 同时又为他沉浮于岁月的倏忽之间而叹惜。同时,自身渺小、人生短暂而长江无穷的悲戚感油然而生,从而将人生无常、功名难就的感伤情绪推向了顶峰。 最后写自身渺小、人生短暂的悲哀终于得到了解脱,由悲生悟: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进而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作者思想得到解脱之后,便重回到超然之乐中来,与开头相呼应,全文安然而止,耐人寻味。
68
9 │ 精华探究 3.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9 │ 精华探究 3.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案]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和失意。客人一曲洞箫,“倚歌而和之”,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 第三段写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人连用了两个问句,使文章又起波澜。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人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身处逆境中仍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
69
9 │ 精华探究 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待人生拥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更加开阔,文章再涌波澜。 第五段写客人听了作者的观点后,转悲为喜,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总之,本文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情节波澜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
70
9 │ 精华探究 4.客人回顾曹孟德往事的用意是什么?
9 │ 精华探究 4.客人回顾曹孟德往事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客人由眼前的景物追述曹孟德在此建功立业又随史湮灭的往事,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并进一步证明了他那种虚无主义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客人在此处用了对比手法,先写曹操百万大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然后笔锋一转,如今他在哪里呢?连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这样一写,使客人的观点有了一些道理。
71
9 │ 品读鉴赏 品读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
9 │ 品读鉴赏 品读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 作者根据所见所闻和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不断变换表现手法,把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浓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此赋中先通过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月升起、大江辽阔等的叙写和描绘,寓欢快之情于景,达到了“飘飘乎”“羽化而登仙”的程度,可见乐到了极点。接着,作者叙写了对思慕之人的怀念,描绘了阵阵悲凉的箫声,传出了不可言状的哀伤。然后以主客问答的形式揭示了
72
9 │ 品读鉴赏 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议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从思想上得到了解脱。 2.结构严谨周密
9 │ 品读鉴赏 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议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从思想上得到了解脱。 2.结构严谨周密 作者把组成文章的材料,即所见所闻所感,以感情为线索,有机地组合成文。不管是对事件的叙述,对景物的描写,还是对感情的抒发,或对人生的议论,都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为基点来构思全篇的:先写泛舟夜游,饱赏秋景,是乐;次写放歌听箫,吊古伤今,由乐转悲;再写悲中求解,自我安慰;最后写转忧为喜,开怀畅饮,以至酩酊大醉。整篇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缝。
73
9 │ 品读鉴赏 3.主客问答的形式 文章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情节波澜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得以层层展现。第二段写主人扣舷而歌,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客人“倚歌而和之”,凄切婉转,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第三段写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第四段写苏轼针对客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申说。第五段写客人听了主人的观点,转悲为喜,开怀畅饮,“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
74
9 │ 品读鉴赏 之乐,从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4.语言形象生动
9 │ 品读鉴赏 之乐,从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4.语言形象生动 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优美,对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开头一段写景,好词比比皆是。以“清”形容风的清爽宜人,用“徐”描绘清风的微微吹拂,用“不兴”描绘水波的平静。眼前这幅安谧宁静的画面,使人感到无比舒适畅快。写月用“徘徊”一词,既写出了月亮升起时的真实情况,又赋予月亮以人般的感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中的“白”“横”“接”,写出了江面上白茫茫的水汽和月光下水天相接的情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用“纵”“凌”描绘出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随意荡漾的动态。
75
9 │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主旨归纳】 文章通过写作者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中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76
9 │ 归纳总结 【图解课文】
77
9 │ 原味翻译 原味翻译
78
9 │ 原味翻译
79
9 │ 原味翻译
80
9 │ 原味翻译
81
9 │ 原味翻译
82
9 │ 原味翻译
83
9 │ 原味翻译
84
9 │ 原味翻译
85
9 │ 原味翻译
86
9 │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
87
9 │ 拓展阅读 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9 │ 拓展阅读 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斗转星移,江山已改,虽
88
9 │ 拓展阅读 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9 │ 拓展阅读 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从山上望下去,滩地上的楼群内,对着马路有一所赤壁小学,校门口挂着牌子。若是苏轼有灵,他一定也在盼望江山代有才人出吧? 苏东坡在黄州落难几年,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翻译成现在的说法,就是让他到汝州去当人武部副部长,也算是落实政策,为他重新安排了工作。其实那是给他一个虚职,明确规定他到了汝州“不得签署公事”,去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临行前,他又写了一首《别黄州》,诗中有“桑下岂无三宿恋”之句,对黄州这几年“放浪山水间,与樵
89
9 │ 拓展阅读 渔杂处”的落难日子难以忘怀。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 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9 │ 拓展阅读 渔杂处”的落难日子难以忘怀。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 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错阳差之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
90
9 │ 拓展阅读 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9 │ 拓展阅读 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间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臜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错阳差,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
91
9 │ 拓展阅读 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9 │ 拓展阅读 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92
9 │ 拓展阅读
93
9 │ 写作鉴赏 写作鉴赏 【挖掘课本】 宋朝元丰八年苏轼受命复朝奉郎知登州。此行是他六年前由于“乌台诗案”被陷下狱,后又被贬黄州,复出后首次移职地方官。登州处于“地瘠民贫,商贾不至”的沿海之地,千里迢迢上任后,他耳闻目睹的是登州百姓深受“榷(专卖)盐法”之苦。这一带百姓多为“灶户”,即以煮盐换钱为生计。可自从朝廷颁布实施“榷盐法”,即推行食盐专卖制度以后,“灶户”所产之盐必须卖给官家,不准私自出售。这样,“灶户”所得的钱还不及以往直接卖给百姓的三分之一,许多“灶户”
94
9 │ 写作鉴赏 因此破产,只得背井离乡;另一方面,百姓向官家买盐,又要付出高昂的价钱,因此吃不起盐。而官府所囤之盐“有入无出”“一、二年间即化为粪土”,主管囤盐的官吏也要因此赔偿损失。结果是朝廷无利,百姓遭害。面对这种状况,刚刚上任的苏轼再次把个人恩怨置之度外,毅然上书朝廷,递上《乞罢登州榷盐状》一道奏折,力陈罢行“榷盐法”的利害。当即获得皇帝准奏,为登州百姓争得生计之路。登州城北当时有一座水军寨——刀鱼寨,是防御北卤(当时对北辽的恶称)的重要军事基地。苏轼上任后巡视刀鱼寨发现,这里武备松弛,且屯兵多有外调的严重问题,深为不安。就在上任后的第五天,他接到受命被封为礼部郎官召还朝廷的诏书时,又向朝廷递上
95
9 │ 写作鉴赏 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的奏折,直陈登州武备松懈之忧,建议“朝廷详酌,明降指挥。今后登州平海、澄海四指挥兵士,并不得差往别州屯驻”,以保国家安全。登州之任,短短五日,苏轼先后两上奏折,一惠民一忧国,以其任职时间与所上两折之比例看,可谓“政绩显赫”。
96
9 │ 写作鉴赏 【运用点拨】 1.做好人生的减法。苏轼胸怀壮志,心系天下,但一直不被君王重用;人生坎坷,屡遭贬谪,但他淡然处之。做好人生的减法,减去心灵上的负担,减去欲望,终成千古名家。 2.心胸坦荡。苏轼并未因为仕途上的不得志而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在贬谪之地,他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疾苦、心系国家安危,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磊落坦荡的胸怀和气度就是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苏轼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97
9 │ 写作鉴赏 【运用示例】 示例1 “站起来”意味着对自我的超越。曾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来赞美杨贵妃的诗人李白,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从此站上唐诗之巅,“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贬谪黄州的苏轼在历经“寂寞沙洲冷”之后,以“物与我皆无尽也”完成了对人生的超越,收获了属于他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心为形役的陶渊明在辞去五斗米的彭泽县县令之后,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完成了对人生的突围,收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对自我的超越指向人的精神世界,无论现实如何,你始终是自己的国王,抛弃浮名,忘怀得失,方能到达
98
9 │ 写作鉴赏 人生的通透之境,从而为自己打开一片崭新的天地。 (2014年四川卷高分作文《站起来,世界属于你》)
9 │ 写作鉴赏 人生的通透之境,从而为自己打开一片崭新的天地。 (2014年四川卷高分作文《站起来,世界属于你》) 示例2 当我再次翻开尘封的历史的时候,这次我看到了游玩赤壁的苏轼。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感受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快乐。但又有谁能想到:他二十岁登进士科时,被皇帝预设为未来的宰相,如今却只能流落到黄州这一荒凉之地。完美的人生因他的不畏权贵、直言进谏而改写。生活的落差,心灵的失落,这两大劲敌并没有将他击垮。他从容淡定,打开了自己的心窗,以一种淡然的心境看外面的世界,勇敢地生活着,最终创作出大量惊世之作,在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2014年山东卷高分作文《打开心窗,勇敢面对》)
99
9 │ 写作鉴赏
100
9 │ 考点链接 考点链接
101
9 │ 考点链接 即可。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其中“庆历(年号)四年”“滕子京(人名)”“巴陵郡(地名)”可不译。 2.对译法。所谓“对译法”就是对应直译,逐字落实,指译文尽可能地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节词来进行翻译。如:“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荆轲刺秦王》)可译为:“秦国的大将王翦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赵国的全部国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102
9 │ 考点链接 3.替换法。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如:“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其中的“非常”在翻译时要替换成“意外的变故”。 4.增补法。补出相关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语意。文言文中省略现象较多,常考的是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于”。为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歧义,必须补出被省略的成分。可先将其补足,然后依照常规句式翻译,译出补足部分后再用括号标示。 (1)句子的省略成分必须增补出来。如:“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应译成:“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
103
9 │ 考点链接 的。”该句“谕”后面省略了代词“之”(部落首领),即“谕之以祸福”,翻译时必须把它补上。
9 │ 考点链接 的。”该句“谕”后面省略了代词“之”(部落首领),即“谕之以祸福”,翻译时必须把它补上。 (2)词类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如:“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应译成:“把对的看作对的,把错的看作错的,叫作聪明;把对的看作错的,把错的看作对的,叫作愚蠢。”该句中加点的“是”“非”是词类活用,属意动用法,翻译时必须增补上表意动的词语“以……为(把……看作)”。 5.删削法。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词、部分连词等,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04
9 │ 考点链接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的两个“之”都是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矣”是句末语气词,翻译时也可以删去以祸福”,翻译时必须把它补上。 6.调整法。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对于倒装句式要先找出该句的谓语,再以此为中心找出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然后分析出该句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和介宾结构后置等现象中的哪一种,根据情况再进行调整。 【考题印证】 [见本课练习册第11,16题]
105
10 游褒禅山记 10 游褒禅山记
106
10 │ 导学提示 导学提示 敏感的中国文人总是喜欢徜徉在山水间,在自然里汲取精神成长的智慧与力量。毛泽东面对滚滚北去的湘江水,层林尽染的群山,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慨叹;徐志摩面对沉浸在夕阳余晖中的康桥,吟唱出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缠绵与不舍;朱自清面对清华园中那方笼罩着朦胧月色的荷塘,流露出“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伤。那么宋代的王安石面对褒禅山后洞的奇险,又会体悟出怎样深刻的人生哲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本文,思接千载,与先哲展开对话吧!
107
10 │ 导学提示 [读后想一想] ①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在登山的过程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②王安石在文中重点记叙了哪些方面?为何这样写?
10 │ 导学提示 [读后想一想] ①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在登山的过程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②王安石在文中重点记叙了哪些方面?为何这样写? ③王安石在记游中融入自己怎样的情思与人生感悟?
108
10 │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王安石曾被封为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谥号“文”,所以也称
10 │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王安石曾被封为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谥号“文”,所以也称 “王荆公”或“王文公”。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洲》等,有《王临川集》。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109
10 │ 追溯背景 追溯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了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
110
10 │ 追溯背景 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他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施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111
10 │ 预习学案 预习学案 yǎo hào jiù shēng Guī fǔ 2.根据意思补充成语
10 │ 预习学案 预习学案 yǎo hào jiù shēng Guī fǔ 2.根据意思补充成语 ________:对待细小的事情也深入地思考和采取谨慎的态度。 深思慎取
112
10 │ 预习学案 3.说明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1)始舍于其址( )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3)有泉侧出( )
10 │ 预习学案 3.说明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1)始舍于其址( )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3)有泉侧出( ) (4)问其深( )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6)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7)则其至又加少矣( ) (8)火尚足以明也( ) (9)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 (10)常在于险远( ) (11)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113
10 │ 预习学案 (1)名词做动词,筑舍定居。 (2)名词做动词,命名。 (3)名词做状语,从旁边。 (4)形容词做名词, 深度。
10 │ 预习学案 (1)名词做动词,筑舍定居。 (2)名词做动词,命名。 (3)名词做状语,从旁边。 (4)形容词做名词, 深度。 (5)形容词做动词,走到尽头。 (6)形容词做动词,尽兴。 (7)动词做名词,到达的人。 (8)形容词做动词,照明。 (9)动词做名词, 见到的景象。 (10)形容词做名词,险峻僻远的地方。 (11)谬: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做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做动词,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114
10 │ 预习学案 4.指出句中的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读“fǔ”。
115
10 │ 预习学案 5.指出加点词语的古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词。
10 │ 预习学案 5.指出加点词语的古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词。 (2)于是余有叹焉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今义:副词,很。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6
10 │ 预习学案 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0 │ 预习学案 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①所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②学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十分之一。 (2)对这件事。 (3)不平凡。 (4)到了。 (5)①……的原因。②泛指求学的人。
117
10 │ 预习学案 6.说明下列句子属何种文言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10 │ 预习学案 6.说明下列句子属何种文言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4)有碑仆道( )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6)此余之所得也( ) (7)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1)判断句。(2)介词结构后置句。(3)判断句。(4)“仆”后省略“于”的省略句。(5)判断句。(6)判断句。(7)判断句。
118
10 │ 预习学案
119
10 │ 预习学案
120
10 │ 预习学案
121
10 │ 预习学案 (1)①死。②终于。③士兵。 (2)①道路。②说,讲。③道理。④正确的方法。
10 │ 预习学案 (1)①死。②终于。③士兵。 (2)①道路。②说,讲。③道理。④正确的方法。 (3)①能够。②心得,收获。③融洽。④得到,获得。 (4)①平坦。②铲平,削平。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 (5)①帮助,辅佐,读“xiàng”。②宰相,丞相,读“xiàng”。③互相,读“xiāng”。 (6)①感叹,叹惜。②悲哀。③哀怜。 (7)①助词,无实在意义。②代词,自己(代作者)。③代词,它(代古书)。④代词,那些。
122
10 │ 精华探究 精华探究 1.《游褒禅山记》一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10 │ 精华探究 精华探究 1.《游褒禅山记》一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答案] 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者治学的道理。文章开篇对华山名字、慧空禅院、仆碑由来的解释,并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是具有学者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 寒气袭人;次写洞越深,越难进入,景色越奇;又写“有怠而欲出者”,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作者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
123
10 │ 精华探究 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者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最后,作者写倒在路边的碑,“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124
10 │ 精华探究 2.阅读全文后,你是如何理解“志”“力”“物”三者的关系的?
10 │ 精华探究 2.阅读全文后,你是如何理解“志”“力”“物”三者的关系的? [答案]文中的“志”“力”“物”三者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志”和“力”属于主观因素,“物”属于客观条件。在主客观两个因素中,主观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往往起关键作用。人们虽然有时候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只要“有志”就会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以改变“力不从心”的处境;反之,如果斗志松懈,即使再有力,也会无能为力,所以作者将“志”放在首位。三个“不能至也”的原因,是按三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
125
10 │ 品读鉴赏 品读鉴赏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对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
126
10 │ 品读鉴赏 理性概括和深化。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10 │ 品读鉴赏 理性概括和深化。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紧扣这两个观点,精心裁定。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却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时,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时,又写经过略,叙客观条件充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
127
10 │ 品读鉴赏 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时,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至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128
10 │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一次未能尽兴的游山经历,说明了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129
10 │ 归纳总结 【图解课文】
130
10 │ 原味翻译 原味翻译
131
10 │ 原味翻译
132
10 │ 原味翻译
133
10 │ 原味翻译
134
10 │ 原味翻译
135
10 │ 原味翻译
136
10 │ 原味翻译
137
10 │ 原味翻译
138
10 │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最美的景色是心情 邓 皓 那日和友人一块儿去庐山游玩。庐山有一景点名曰三叠泉,那是庐山胜景之一。当地人有言: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可见是极有看头了。 几个人结伴由导游领着从五老峰下来。那导游先生坐在一凉亭处便不肯走了。说:去三叠泉来回7000米,只有一条山道可走。想看三叠泉,要再登四千级台阶。然后挥挥手:你们去吧。 我当时就傻眼了:四千级台阶!刚才爬一趟五老峰力气已快消耗尽了,再爬四千级台阶?
139
10 │ 拓展阅读 我仰天长叹,脸上显出无力回天的神情。友人们却不管,径自往前赶了。我一个人孤零零落在了后头。
10 │ 拓展阅读 我仰天长叹,脸上显出无力回天的神情。友人们却不管,径自往前赶了。我一个人孤零零落在了后头。 独自歇歇停停地走着,却发现去往三叠泉的路上景色十分秀美。极目远眺,茫茫云海疏淡出山的轮廓,宛若瑶池仙境;近处青山如黛,绿树成荫。人在山谷里走着,早把一个夏天抛在了脑后,只当是走进了一个清凉幽静的世界。特别是山涧里哗哗作响的流泉,迂回曲折地从一块块突兀叠起形态各异的山石间流过,时而安详,时而暴戾,时而如暗流涌动,时而如决堤狂潮,让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奇美造化惊叹不已,驻足流连。 我真是沉醉其间,乐而忘返了,心里哪还有什么三叠泉。 坐在山石上,我可以悠闲成山;涉水于清涧中,我可以明丽如水;牵一片白云走动,我便是天上的仙人。这才是旅游的心情呵!这旅游的兴致,哪里用得着刻意去装出来?!
140
10 │ 拓展阅读 突然觉得,游山戏水者若是将你的心沉醉其中,那真是应了那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明明置身于山水之中,怎可只有三叠泉才让你陶醉? 一片云在飘。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云动,其实那是你的心在动。 最美的景色是人的心情呵! 坐在一块状如卧龟的石头上小憩。头上仿佛是触手可及的天,前方是聚聚散散的云,两边兀立的是青山,拂面而过的是清风,耳边轰然作响的是泉流声。这等景致你说应该叫什么呢?如果愿意,可不可以把它叫作“戏水崖”? 这样想着,我的心就如三月里翩跹的彩蝶了。再看那些行色匆匆赶着去看三叠泉的游客,心里就不免生出几分感慨:身边这么好的景色顾不得欣赏,却疲于奔命般的认定一个三叠
141
10 │ 拓展阅读 泉——旅游难道是在履行一种职责吗?
10 │ 拓展阅读 泉——旅游难道是在履行一种职责吗? 接近黄昏的时分,我的那些朋友满脸倦容地回来了。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连说话的气力也没有了。哪里还找得出旅游的那份浪漫和闲适?这时我便知道了:与我的朋友相比,我少看了一个三叠泉,但留在我心里的那个秀美的庐山,却是完整的了。
142
10 │ 拓展阅读
143
10 │ 写作鉴赏 写作鉴赏 【挖掘课本】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为我们讲述了他的一段游洞经历:五个人拿着火把进入山洞,进得越深,前进就越困难,但所看到的景象也越奇特。其中的一个人懈怠了,想要出来,可能是害怕或怕辛苦的原因。于是,他就对大家说:“不出去的话,火把就要烧完了。”于是,大家都跟着他出来了。出来之后,大家却发现火把尚足以照明,便责怪起那个提议出洞的人。王安石也后悔自己跟着别人出来而不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并由此抒发了一番感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44
10 │ 写作鉴赏 【运用点拨】 1.无限风光在险峰。王安石和朋友的这次游玩无疑是不尽兴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洞内最优美的风景,中途的退出使他们失去了大饱眼福的机会。只有那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人才能登上顶峰,欣赏无限风光,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奇观。 2.成功需要创造条件。用王安石的观点来看,成功是“志”“力”“物”三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志”即意志,“力”即精力,“物”即一定的物质条件,三者缺一不可。王安石提醒人们,要想实现理想,就必须坚定志向,尽力而为,创造条件。只有“志”“力”“物”三者合一,做事情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145
10 │ 写作鉴赏 【运用示例】 示例1 《游褒禅山记》中作者深深悔恨于自己听从了他人的建议,半途而废,因此无法极尽游玩的乐趣。但他如果坚持自己的目标,不为他人的言语所动摇,也许他就是那唯一见到奇异美景的幸运儿吧?他深深感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旨在告诉我们追逐目标应该竭尽全力,不能半途而废,不论结果如何,只求问心无愧。他也曾告诫人们:“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我们应该理智地分析他人的见解或评论,对实现我们目标有利的我们可欣然接受,反之则应不为所动。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014年湖北卷高分作文《登临绝顶,始见云霞》)
146
10 │ 写作鉴赏 示例2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虽然人生的路途坎坷、崎岖,但是我们坚决不能放弃前行,即便道路上布满荆棘,我们被弄得满身是血,也不能有所顾虑,就像在褒禅山上,有穴窈然,堪称奇景,而王安石一行人因为顾虑重重,最终无法领略洞穴中的瑰丽之景。他惋惜地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你只有卸下顾虑,毅然前行,才能欣赏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景。
147
10 │ 考点链接 考点链接
148
10 │ 考点链接 1.反复通读,抓住主要之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看人物,文中提到的人物有湖阳公主(“帝姊”)、帝(刘秀)、宋公弘(因有“弘曰”,可断定是一个人)。这样可断定文中共提到三个人。再看事件,全文说的是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新寡),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看办事的方式,帝“微观其意”,是想了解女方的意向;后来帝又询问宋弘,是要了解男方的态度。看事情的结果,最后帝曰:“事不谐矣。”“谐”是成功的意思,可知这件事没有成功。这样,就基本上了解了本段的大意,便可断句了。
149
10 │ 考点链接 2.要确定词的句中意义,注意语序,分析句式。反复研究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是句还是读。“湖阳……其意”之间,“湖阳公主”是专有名词,其间不能断开;“湖阳公主新寡”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其后应当断开;“朝臣”是“论”的宾语,当属上,不能做“观”的主语,不能属下;至“其意”处,一事已叙完,应断为“句”,其他为“读”。文中“方且图之”的“之”,是属上还是属下?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容易把“之”和“后”连起来读。但这里“之”是“图”的宾语,一定要属上,不能属下与“后”连用。
150
10 │ 考点链接 3.找出整齐对称的上下句,可供断句时参考。如帝引用的谚语,应断作“贵易交,富易妻”,不能断为“贵易交富”,而使“易妻”属下。这里的“易”是“更换”的意思,不是“容易”的“易”。又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当根据这一点,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不能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4.找到对话的标志。如文中的“主曰”“帝曰”“弘曰”“谚言”等,但这时要注意“曰”后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谚言”后的文字,只能是“贵易交,富易妻”六个字;“人情乎”是帝的问话,不是谚语。因而“乎”后加双引号,六字谚语加单引号。
151
10 │ 考点链接 5.找虚词。文中的“方且图之”的“之”、“人情乎”的“乎”、“事不谐矣”的“矣”,都可以作为断句时的参考。
10 │ 考点链接 5.找虚词。文中的“方且图之”的“之”、“人情乎”的“乎”、“事不谐矣”的“矣”,都可以作为断句时的参考。 这样得出如下句读: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考题印证】 [见本课练习册第13题]
152
单元写作指导 单元写作指导
153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单元写作指导 │ 专题指导 专题指导 一、美的发现 1.美是什么?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专题指导 一、美的发现 1.美是什么?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四季轮回,万物生生不息。大自然的美,存于你,存于我,存于天地万物。美是拂面的春风,美是七色的彩虹;美是优雅的体态,美是动人的声音;美是勃勃的生机,美是高尚的品德…… 美无处不在。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美呢?
154
单元写作指导 │ 专题指导 2.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2.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吗?你发现过生活中那些被人忽略的美吗?如果发现了,说出来与我们分享吧。发现美,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一份情怀,一颗美的心。你中有美,我中有美。在瞬间发现了美,请别忘了说一声:“你是美好的,这是我发现的!” “只要懂得欣赏,什么都可以是艺术。”是的,发现的灵动点击了美的焕发。
155
单元写作指导 │ 专题指导 二、学习抒情 1.什么是抒情?
二、学习抒情 1.什么是抒情? 所谓抒情,顾名思义,就是抒发感情。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其中有着作者的主观感受。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就是抒情。 2.如何抒情? ①情要真实。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要动人,首先得真实。虚假的感情不仅不能打动人,反而令人反感,甚至厌恶。“情”是文章的根本。当作者将内心的一片真情,倾吐在文章中时,文章就会震撼人心。抒情切忌空泛、虚浮,无病呻吟。 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自身性格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或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
156
单元写作指导 │ 专题指导 但抒情一般都和记叙、描写、议论结合起来使用。记叙是抒发感情的依托;在描写中,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表达感情有着直接的功效;而适当的议论,能使所抒之情得到升华。 ③适当运用表达技巧。适当地运用表达技巧,无疑能对文章感情起强化作用。关键语句的反复咏叹,可以使感情表达逐层加深,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恰当的对比能使感情表达更鲜明;形象的比喻能使无形无质的感情更容易被人理解。 ④情要健康、向上,能鼓舞人心。我们抒发的感情,必须具有健康的情趣,我们要用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动读者。那种低级、消极、颓废等不健康的感情,我们要坚决摒弃,这类感情不应该写入文章。
157
单元写作指导 │ 文题点拨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雄鹰展翅的美,是奔放,是豪迈; 大浪滔天的美,是澎湃,是博大;白云飘逸的美,是闲适,是洒脱; 红梅绽放的美,是清高,是骄傲。 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58
单元写作指导 │ 文题点拨 写法导引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如果具体展开,定会是鸿篇巨制,非专业人员恐怕没有这种造诣。如果你对美学有一定的了解,不如就其中的某一环节,将其与个人的生活情感结合起来深入地谈一谈自己的某种感受,如自然美、艺术美、优美与崇高等美学范畴均可。如果你对美学知之甚少,但也不妨碍你有种种美的感受。自然界中五彩缤纷的香花野草,生活里种种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情感上的种种细雨微澜,其背后也存在着美的因素。多愁善感型的不妨细腻一点,理智型的不妨条理一点,扬长避短,把“美”具体化。只要有思想,有新意,抓住触发你情思的一点,下足功夫就可以写出一篇好文章。
159
单元写作指导 │ 文题点拨 素材展台 (一)精彩片段
1.大海中的波涛,一次次涌向岸边,虽然不能卷走岩石,但波翻浪涌的瞬间是美丽的;点燃的烟花,虽然最终燃尽了自己,但它那发光发热、异彩纷呈的瞬间是炫目的…… 2.春天田野里含苞怒放的蓓蕾,夏季夜空中稍纵即逝的流星,秋日山坡上沉醉迷人的酡红般的丹枫,寒冬凛冽间红梅花瓣顶着的晶莹无瑕的白雪…… 这些“瞬间”,无不让我们惊诧于它们的美丽。
160
单元写作指导 │ 文题点拨 3.美丽是夸父逐日的那股炽热,是李白挥洒笔墨的那种豪迈,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的那种辛酸……
3.美丽是夸父逐日的那股炽热,是李白挥洒笔墨的那种豪迈,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的那种辛酸…… 4.屈原一生上下求索,忧国忧民;岳飞一生驰骋沙场,精忠报国;巴金一生沧桑厚重,书写真诚;梁万俊惊天一落,钢铁铸成…… 那一个个求索奋斗的瞬间,注定了美的永恒。 5.一记重扣,绝地反击,中国女排敲响欢庆的锣鼓,让所有人看到了成功的美丽;挽幛如云,白花胜雪,任长霞扶危济困,扫恶打黑,在百姓心中树起了巍巍的丰碑;身披国旗,经典一跃,刘翔不断超越,用信念告白了美丽,展示出一个正在飞腾的民族的英姿……
161
单元写作指导 │ 文题点拨 (二)名言警句 1.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二)名言警句 1.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2.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康德 3.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别林斯基 4.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 ——济慈 5.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孟德斯鸠 6.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 ——爱迪生 7.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罗丹
162
单元写作指导 │ 文题点拨 8.真实就是美,与真实对立的就是丑。 ——普罗丁 9.心灵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到美。 ——普罗丁
8.真实就是美,与真实对立的就是丑。 ——普罗丁 9.心灵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到美。 ——普罗丁 10.世界最自然之美,乃基于精神上的诚与真。——沙甫特司白利
163
单元写作指导 │ 文题点拨 例文引路 诗海寻美 一考生
悠悠倚于窗边,眼神迷离,锁定那一个空间。望窗外,阳光蔓延至整个缝隙,指间轻轻滑过窗棂,温暖弥漫了视线,勾起了万千思绪…… “独钓寒江雪” 一个人端坐在寂寂的唐朝,钓着一江的寒冷,守候着最后一片洁白的孤独。群山孤寂,雪山邈远,足迹尘封,是谁承载了这一江的寒冷?是谁用细线垂钓绝望,把自己交付给永州这片山水?你就不能圆滑媚俗一点儿,非逼自己坐在江雪里?
164
单元写作指导 │ 文题点拨 然而你却没有。 多美呀,幽静邈远的寒江雪,美就在身边。 “欲辨已忘言”
多美呀,幽静邈远的寒江雪,美就在身边。 “欲辨已忘言” 历史的天平上,五斗米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你是那只“恋旧林”的羁鸟,抑或是那条“思故渊”的池鱼。拂袖的一袭清风便将功名利禄全部抛弃,半截锄头,一轮皓月,你低吟着“但使愿无违”,便把自己隐在了“墟里烟”之中。独醉黄昏,再信手拈几个意境放进平平仄仄的酒杯里,一饮而尽。从彭泽县衙到桃花源的距离,让人永远无法从菊香里破译得出。 多美呀,遍野灿烂的南山,美就在身边。 “路漫漫其修远兮”
165
单元写作指导 │ 文题点拨 洁白的月光洒满江面,寂静的汨罗江温润如一块墨玉。微风轻轻吹拂你宽大的衣衫,寒意一点点渗入你的心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初的你是那么意气风发,可渐渐地,你被放逐在遥远的孤地僻壤。只有山水见证你在灰暗的天空下,眉头紧缩成两道山河,用血泪凝结成泣血的诗行。 多美呀,悲壮无奈的汨罗江,美就在你身边。 我是诗海里的一只小鱼,为沿途的美景所陶醉。如果哪天维纳斯女神眷顾,让我游出自己的诗行,那时我会高呼:原来,美就在身边。
166
单元写作指导 │ 文题点拨 【点评】 这是一篇文学底蕴深厚、写得大气磅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的考场佳作。作者深深感悟文题的神韵,将目光投向浩瀚的历史苍穹,对历史人物做了一番认真的梳理和审视后,用诗词加以穿缀成文,构思精巧,耐人寻味。作者能在考场这一特定的时空里,借历史人物抒情,对诗词进行如此灵动的化用,实属难能可贵。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结合,写得深沉而含蓄,灵动而厚重,精彩而美丽,达到了一种错落有致的效果。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