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 李娟 博士 老年社会工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 李娟 博士 老年社会工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 李娟 博士 老年社会工作

2 老年社会工作

3 试想 想不想快快变成老年人? 想不想永远年轻不变老? 为什么? 对于“老”,最怕的是什么? “老年”这个词汇你想到了什么?
在你的印象中,社区里面的老人是怎样的形象? 在人生的最后十年,你希望自己是以怎样的方式老去?

4 “老”会带来什么? 疾病? 技能过时? 需要照顾? 穷困? 孤独? 性情改变? 生活没有意义和希望? 成为社会负担?

5 老年社会工作

6 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 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 1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 2 老年社会工作的实践知识 3 老年社会工作的案例分享 4

7 1 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 老年社会工作

8 老年社会工作

9 1.1 老龄化的含义 个体老龄化 个体的死亡 群体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 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老年社会工作

10 1.1.1 个体老龄化及老年人的划分 个体老龄化是指人类生理机能随时间推移而 衰老的过程。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老年社会工作

11 年龄是界定老年人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老年社会工作 日历年龄 生理年龄 心理年龄 社会年龄 个体从出生到 现在按年月计 算的时间而确 定的年龄
一定时期人的 生理器官达到 某种功能持续 到的某一年龄 根据个体心理 活动的程度与 功能确定的个 体年龄 根据一个人在 与其他人的社 会交往中的角 色作用来确定 的个体年龄 老年社会工作

12 1956年,联合国将老年人口的起始年龄规定为 65周岁。 老年人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把老年 人口的划分标准修订为60周岁。 注意:“老年”的概念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老年社会工作

13 1.1.2 人口老龄化及其衡量指标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 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 长的动态过程。
出生率的下降 人均预期寿命 的延长 老年社会工作

14 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 程度 指标 老年社会工作 7%—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比例: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 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4%—老龄社会 少儿人口比例: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例。 程度 指标 老少比: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之 比。 人口年龄中位数:将总人口按年龄排 列分成两部分人数相等的年龄。 老年社会工作

15 速度 指标 老年社会工作 一定时期(5、10年或更长)的老年人口比例每年平均增长的 百分点或增长速度。
一定时期(5、10年或更长)每年平均增加的中位年龄数(岁 数)。 速度 指标 老年人口比例由某一程度增加到另一程度(一般为倍增)所 需的年数。 年龄中位数由某一年龄(20、30岁)增加到另一中位年龄 (30、40岁)所需的年数。 老年社会工作

16 抚养比 指标 老年社会工作 少儿抚养比: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数与15-59(或64)岁劳动 年龄总人口之比。
老年抚养比: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59(或64) 岁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 总抚养比:非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与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之比。 抚养比又称为抚养系数,严格地说,应为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人数之比,在实 际操作中常用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和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来代替。在我国一般 以15-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及以下和60岁及以上人口为被抚养人口。 老年社会工作

17 高龄人口:日历年龄为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
高龄化率: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与60岁或65岁 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之比。 老年社会工作

18 2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 老年社会工作

19 1.2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 2000年底,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2.66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了7%,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社会工作

20 1.2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 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 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国际上通常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或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达到10%,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老年社会工作

21 2.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老年社会工作 (1)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2)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期”并存 (3)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 (4)基数大,即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 (5)高龄化率高,即高龄老人的数量与比例大,增长速度快 (6)底子薄,即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 (7)不平衡性,即各地区老龄化起步、速度和程度有较大的区别 老年社会工作

22 老年社会工作

23 1.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老年社会工作 缓慢增长阶段 (1950-1965) 增长加速阶段 1965-1990 快速增长阶段
高速增长阶段 缓慢增长阶段 老年人口从2485万人增长至320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70%,低于1.80%的同期人口增长率 老年人口从3206万人增长至629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70%,高于1.75%的同期人口增长率 老年人口从6299万人增长至1145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0%,大大高于0.97%的同期人口增长率 老年人口从11451万人增长至307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29%,而同期人口增长率仅为0.37% 老年人口从30759万人增长至335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回落至0.35%左右 老年社会工作

24 老年社会工作

25 1.4 我国老年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
(1)老年人口性别结构的变动趋势 人口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的比值,一般以百名女性相对应的男性数来表示。 低年龄组:106 性别比 60岁年龄组:100 60岁以下年龄组:小于100 老年社会工作

26 (2)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 从目前来看,70岁以下老年人占绝大多数,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不到10%;30年代以后,高龄老人将迅速增长。 老年社会工作

27 1.5 我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趋势 (1)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趋势 老年社会工作 1964-2000 2000-2030 2030-2050
高龄老人的增长速度超过低龄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 高龄老人与低龄老人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当,但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略快 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加快,高龄人口在整个老龄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20% 老年社会工作

28 (2)老年人口高龄化所导致的结果 ①由于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因此高龄女性的比例远远超过高龄男性,引发高龄妇女的诸多问题。 ②高龄妇女的丧偶率高,出现再婚障碍,引发高龄妇女的空巢、独居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到高龄妇女的养老方式。 ③高龄老人护理照料的负担加重。 老年社会工作

29 1.6 我国老年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 (1)老年人的婚姻状况 老年社会工作 ①老年人结婚率高,离婚率低
女性结婚率高于男性,男性老年人的离婚比例却高于女性;未婚老年人多为男性,比例较低,且主要生活在农村;我国老年人的结婚率高于其他国家的一般水平,离婚率也远远低于美国的老年人。 ②老年人的丧偶率较高,再婚有配偶比例较低 虽然我国老年人的丧偶率在逐渐下降,但丧偶老人的绝对数量却在增加,女性老年人的丧偶率大大高于男性;丧偶老人的再婚比例很低,但男性老年人的再婚比例却远远高于女性。 老年社会工作

30 (2)老年人的家庭和户居状况 我国老年人独居的比例很低。 老年社会工作
我国家庭户中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已占全国家庭户总数的20%以上,其中农村的比例要高于城镇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要高于经济落后地区。 我国老年人独居的比例很低。 老年社会工作

31 (3)老年人的受教育状况 ①老年人口中识字人口的数量超过了文盲和半文盲的人口数量 ②城乡老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 ③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异较为明显 老年社会工作

32 (4)老年人的就业状况 ①高于发达国家,低于发展中国家 ②男性高于女性 ③农村高于城镇 老年社会工作

33 2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 物质生活 中国老龄事业 发展“十五” (2001-2005) 计划纲要 精神生活 老年社会工作 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中国老龄事业 发展“十五” ( ) 计划纲要 老有所学 老有所教 精神生活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老年社会工作

34 2.1 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 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
方法技巧 理论基础 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 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 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 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 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 社会工作 老年学 心理学 人口学 经济学 …… 工作目的 依靠力量 老年社会工作

35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微观 宏观 老年次文化 理论 活动理论 角色理论 连续性理论 脱离理论 符号互动 现代化理论 理论 年龄分层 理论
微观 宏观 老年次文化 理论 活动理论 角色理论 连续性理论 年龄分层 理论 脱离理论 符号互动 理论 现代化理论 35

36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微观 宏观 老年次文化 理论 活动理论 角色理论 连续性理论 脱离理论 符号互动 现代化理论 理论 年龄分层 理论
微观 宏观 老年次文化 理论 活动理论 角色理论 连续性理论 年龄分层 理论 脱离理论 符号互动 理论 现代化理论 36

37 推行相关的老年 社会层面 福利政策及措施 工作目的 帮助老年个人或 群体解决日常生 个人层面 活中的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 主要受社会
政治、经济、 文化状况和 社会变迁的 影响 推行相关的老年 福利政策及措施 社会层面 工作目的 主要受工作 者个人能力 水平的影响 帮助老年个人或 群体解决日常生 活中的问题 个人层面 老年社会工作

38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各国加快了老年福利的理论研究 古希腊时代的“幸福主义”和古罗马时代的“责任观”
2.2 老年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老人福利思想和福利措施 近现代老人福利制度和福利服务 中国的崇老敬老传统 工业革命之前,西方发达国家制定救济法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各国加快了老年福利的理论研究 二战之后,老年社会工作获得蓬勃发展 古希腊时代的“幸福主义”和古罗马时代的“责任观” 老年社会工作

39 2.3 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老年人 依被服务的 对象划分 老年人的家人或亲友 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 老年社会工作

40 依老年人问 题的种类 划分 老年社会工作 长期患病、生理技能严重衰退或残疾的老年人 经济困难的老年人 人际关系不良的老年人 受虐待的老年人
退休后生活无法适应的老年人 丧失子女或丧偶的老年人 老年社会工作

41 2.4 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功能 (1)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 认知、接受、应对老年,促进身心健康 调适生活环境,确保正常社会生活
加强、改善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整合、运用社会服务和资源 促使社会政策、制度、服务照顾老年人的需求 老年社会工作

42 (2)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老年社会工作 预防和减缓老年人 生理、心理和社会 预防 功能的衰退 老年社会 社会工作 工作基本
恢复老年人受损的 社会功能和社会关 恢复 为老年人提供其所 需要的各种资源 资源提供 老年社会工作

43 2.5 老年社会工作的原则 老年社会工作 个别化原则 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 有控制的感情投入原则 接纳原则 非批判的态度原则 案主自决原则
保密原则 老年社会工作

44 3老年社会工作的实践知识 3.1 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老年个案工作方法 老年团体(小组)工作方法 老年社区工作方法 老年社会工作

45 3.2 老年社会工作的注意事项 英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权威保罗·布瑞雷(Paul Brearley)认为老年社会工作有五大命题: 老年社会工作
(1)个案工作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2)承认老年人与社会整合的重要性 (3)除协助心理适应外,更要提供具体的、实质性的资源 (4)老年人社会功能不良可能是其无法发挥能力或能力不当所致 (5)老年人有权选择自己希望的生活方式 老年社会工作

46 3.3 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因素 老年社会工作效果 老年人自身因素 老年人生活环境 社会工作者素质 老年社会工作

47 (1)老年人自身因素 老年人对社会资源的需求量较大 老年人身体虚弱 老年人心理脆弱 老年人的沟通能力出现退化 老年人在走向死亡 老年社会工作

48 (2)老年人生活环境 经济 经济基础是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必要前提 政策 国家福利政策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兴衰 文化
不同国家的老年问题具有跨文化差异性 老年社会工作

49 老年个案工作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 1、老年个案工作的定义和性质
所谓老年个案工作就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帮助和支持,以使当事人减低压力、解决问题和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的服务活动。 老年个案工作的一些基本性质: (1)它的提供者是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人员; (2)区别于一般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3)服务对象是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及其家庭; (4)实现个案工作目标时,会面临更大挑战! 老年社会工作

50 老年个案工作介入的内容 (1)协助老年案主认识及接受老年; (2)帮助老年案主重新整合过去生活的意义,从而使老年人产生人生完美的积极的、正面的感受; (3)改善老人与家人的关系和相处问题; (4)支持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使其晚年生活更加充实; (5)为老年人(建立)组织与争取权益以及寻找各种社会资源; (6)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备,积 极地应对人生晚年期各种“生活事件”(如丧偶、重病、空巢家庭, 等等); (7)辅导老年人正确认识死亡及接受死亡的来临,而减少恐惧等 消极情绪。 老年社会工作

51 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步骤 参照前述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六个步骤 其他参考说法: 老年社会工作

52 老年个案工作的原则 尊敬与信任 相互信赖 耐心倾听 促进自信 案主自决 个别化

53 老年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1、精神分析治疗模式 2、行为治疗模式 3、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 4、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5、行动交感分析模式
6、危机介入模式 7、问题解决的治疗模式 8、家庭治疗模式 等等 老年社会工作

54 行为治疗模式 这个模式认为治疗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案主的行为改变(如当事人对晚年经济状况的忧虑、当事人沾染酗酒恶习,等等),而导致老年案主行为出现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当事人不适当的学习,也即老年案主没有能够学习到和掌握好在不同的情境下所应该采取的行为模式。因此,在工作中,老年社会工作者会通过各种强化的技巧,以引导老年案主在各种情形中掌握和采用适当的行为模式。 老年社会工作

55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这一模式坚信以下假设:人(包括现在的老年人)从出生起就慢慢形成兼具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而不恰当或非理性的思想(如,要么不做事,要做一定要做得最好、子女一定要孝敬父母,等等)是导致老年案主的痛苦情绪和伤害性行为的根本原因;同时,人具有能力去了解自己的限制,去改变基本观念和基本价值,并且有能力挑战个人的自我毁灭行为,从而有可能出现新的合理的观念和价值来取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最终导致新的行为的出现。正因为基于上述假设,这个模式运用在老年个案工作中的目标就是,协助老年案主以理性代替非理性,释放自己,不再受不合逻辑的意念所困扰而以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

56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老年社会工作 这个模式所采用的方法是主动、直接和教导式的,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界定与老年案主情绪困扰有关的非理性信念,要他去面对; (2)老年社会工作者向老年案主挑战,要求他为自己的信念辩护,证实其真实性和确定性, (3)工作员向老年案主显示那些信念在逻辑上和验证上的谬误,同时也让他看到那些信念根本是无所谓的,其存在只会导致个人的不愉快直至自我毁灭; (4)工作员协助老年案主改变自己的思想,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 (5)工作员教导老年案主如何进行逻辑性的思考,以期他们从今以后可以减少不合理的信念和不合逻辑的推论与演绎。 老年社会工作

57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包括直接治疗、间接治疗 直接治疗是指社会工作者不需要借助第三方,而对案主直接进行辅导和治疗; 直接治疗方式包括三个方面:
(1)支持性的技巧 (2)直接影响的技巧 (3)反应性的技巧 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辅导第三方或改善外部环境,以达到间接影响、帮助案主的目的。

58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对于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运用心理社会模式进行处遇和治疗时,建立关系的目标和问题则有所不同。对于机构的老年人来讲,保持他们的“独立”有时可能是不切实际的目标。特别是在老年护理院中就更是如此。工作者所提供帮助的目标应该是减少老年人的依赖。因此,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工作者一般充当或扮演代理父母的角色,并且允许老年人在安全的关系和环境中较为自主的成长。在心理社会模式中,治疗性的运用“回忆”也是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部分,具体表现在“怀旧”和“生命回顾”这两种辅导老年人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59 行为修正模式 行为修正模式自1975年以后被大量的应用在老年社会工作领域中,被认为是老年个案工作中一种经济、简略的方法。 在以机构中的老年人为对象应用时,行为修正模式所处理的通常是一些目标性问题,如老年人的自我照顾、移动、穿衣、进食、排泄控制等日常生活活动,以及老年人的孤立、拒绝沟通等行为问题。在以居家老年人为对象运用时,行为修正模式一般是针对有意愿的家庭成员或老年人的其他照顾者,通过教导这些支持者应用行为分析的方法,来达到增强老年人居家环境的正向支持,增加老年人接受改变的比率和机会。

60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思维、信念在个人问题上的作用。它的主要观点是,人们的情感不仅是受到所发生事件本身的影响,更是人们对情境或事件的想法、信念或自圆其说的结果。情感认识的ABC理论: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模式的整个处遇过程就变成了A-B-C-D-E的程序。

61 危机调适模式 危机调试模式为老年个案工作提供了原则性的方法: 首先,“认知领会”和“认知重建”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
其次,工作者需要明白老年人有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的需求,并且还应该运用同理心接纳其混乱的情感和非理性负面的态度及行为,同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发展及其状态,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再次,在人力资源和机构资源的方便性和运用方面,正式的组织、机构、老人的照料者及其它相关人员,特别是家庭支援应被归入到危机调试处遇之中。危机调试模式是一个比较重视现实取向的工作方法,它以较为密集、短期的服务(约4至6周),来促进案主的自助能力。

62 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特别适用于实质性服务的迅速提供,而不会导致老年人不必要的依赖,这种模式到目前为止是老年工作领域中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短期个案工作模式。

63 过程行动模式 过程行动模式也是以问题解决模式为主,着重强调社会工作的过程以及每一过程中的具体行动而形成的综合性工作方法。

64 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缅怀往事疗法 (二)人生回顾疗法 (三)验证疗法

65 (一)缅怀往事疗法: 通过回忆一生的成就与成功的事,增强自尊,对往事的兴趣,弥补目前的探索和把握不断变化的环境收到的能力上的限制。
对老年抑郁症、自尊和社会化有积极作用。 对认知有严重问题的老人,如患痴呆症,行为错乱、严重精神疾患和失禁老人不适用,对轻微痴呆症有疗效。

66 (二)人生回顾疗法 通过回顾获得领悟,让老人现有生活摆脱过去的阴影,使生活更满意,更有建设性。

67 (三)验证疗法 尊重头脑混乱的老年人感知世界不把老人的话理解为思维混乱而不是照顾人或社会工作者感知的现实,运用他感知的现实,了解老人想表达什么。对改善患痴呆症的老人有成效,尚在实践中验证中。

68 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 (1)协助老人自我探索的技巧
在开展老年个案工作中,工作员不可预设老年案主到了人生晚年,一定对自己了解得十分透彻,因为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认识上的盲点,老年人也是如此。因此,工作员同样需要帮助老年案主去自我探索,让他们更深入、更仔细地了解自己的心态和感受,以便为达致预期的改变而创造条件。协助老人自我探索的技巧请参见个案社会工作课程。 老年社会工作

69 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 (2)辅导技巧 老年个案辅导是指工作员与老年案主相互接受有特定目的的一种专业性谈话和助人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更有效地促进老年案主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交换观念、表达态度、分享情感、交流经验,老年案主向工作员袒露心声,工作员向老年案主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并藉此收集有用资料,同时向案主传递一种新的观念、希望、支持、信心,以提升老年案主的能力。在辅导中需要运用的技巧请参见个案工作课程介绍。 老年社会工作

70 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 3.寻找资源的技巧 在帮助老年案主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通过与拥有不同资源的个人、团体、机构合作,才能为老年案主提供最完善的服务。资源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精神资源,资源又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资源,前者是指从社会福利机构或其他正式机构处获得的资源,后者是指从家人、朋友、同事、邻居处获得的资源。对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来说,为了给老年案主提供最好的服务,他必须对案主的资源网络有一个详尽的了解,把握相关的资源知识,同时明确各种资源之间的区别,取长补短,使之对案主发挥最大的作用。 老年社会工作

71 其他一些细节性的技巧 ——建立老年案主档案 老年社会工作 基本背景资料 ( 包括姓名、地址、电话、性别、年龄、职业,等等 ) ;
初步显示的问题; 案主现在的生活环境 ( 包括案主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居住环境、闲散方式,等等 ) ; 家庭历史 ( 包括子女情况、兄弟姐妹情况、配偶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等等 ) ; 个人历史 ( 包括个人健康、教育、工作、婚姻等历史,以及案主以前是否接受过辅导和效果等情况 ) ; 案主在面谈过程中的表现 ( 包括案主的外表及肢体动作;案主与工作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案主的动机强度;案主所表现出来的认知、抽象能力、知识等程度;案主最关注的话题,等等 ) ; 总结和建议。 老年社会工作

72 其他一些细节性的技巧 ——记录工作历程 每一次个案工作后工作员都应该做一份记录,以便掌握进度、了解成效和作为法律方面的依据。一份老年个案工作的记录通常包括(仅供参考): 主要内容及主题; 案主有回应的有效辅导介入手法; 案主在认知、感受和行为上的状况; 下次会谈前工作员预期案主的行为表现; 预期要达到的预定目标所需要的面谈次数及时间; 案主预期效果的显示指标。 老年社会工作

73 首次面谈 在与案主的第一次接触时,我们要留意下列各项工作目标: 尽量减低案主的焦虑感受,容许案主自由发言。
不要过分多言,因这会剥夺案主的时间。 留心案主的说话,并在自己的脑海中把案主所描述的境况重组出来。 之后,我们可以容许短暂沉默。

74 如何鼓励案主回应 重复案主话语 回应案主的感受 总结案主的感受 要求案主澄清 确认案主的非语言行为

75 如何从回应上取得案主资料 探测 语调 封闭式问题

76 首先建立案主记录档案之内容 基本背景资料 初步显示的问题 案主现在的生活环境 家庭历史 个人历史 案主在面谈过程中的表现 总结及建议

77 结束面谈的技巧 中止辅导关系 对案主认知上的回应 可运用复述技巧去回应案主的说话。 对案主情绪上的回应

78 老年小组工作的界定与类型 老年个案工作深入、细致,但耗时费力,因主要是一对一地开展工作,所以也有效率上的问题,而老年小组工作正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可充分利用小组动力来促进小组成员的改变。 所谓老年小组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下,利用老年组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凝聚力,帮助老年组员学习他人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促进自己成长的专业服务活动。 适合老年人开展小组工作的小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老人社交康乐小组、老人支援小组、老人治疗小组、老人服务小组、护老者小组,等等。 老年社会工作

79 老年社会工作

80 老年小组工作的基本步骤 参照前述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六个步骤 其他参考说法: 老年社会工作

81 老年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老年社会工作

82 老年小组工作的基本技巧 专业小组工作涉及到许许多多技术性的内容,其中,开展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活动设计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小组工作的是否有效和成败。这两个方面的技巧都涉及到很多具体内容,详见小组工作课程介绍。 老年社会工作

83 开展小组工作的基本技巧 老年社会工作 1、小组前准备工作的技巧,包括建立小组、招募成员、筛选成员、给定目标等技巧;
2、小组开始阶段的技巧,包括小组聚会物理环境的安排与布置、成员相互认识、成员建立信任感、处理抗拒、成员自我评价等技巧; 3、小组转换阶段的技巧,包括处理防卫行为、处理问题成员、处理冲突和处理对领导者挑战等技巧; 4、工作阶段的技巧,包括处理所有成员同时产生的强烈的情绪、处理投射和自我觉知到的其他问题等技巧; 5、结束小组的技巧,包括结束每次聚会、小组成员分手、继续评价与追踪、小组评估等技巧。 老年社会工作

84 小组工作计划书 通常而言,一份完整的小组工作计划书主要由基本理念、主要理论、目的和目标、小组活动主题的内容、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法、评估方法、经费预算等几个部分构成。以下是一份小组工作计划书的样本,可供我们在开展老年小组工作时参考: 老年社会工作

85 老年社会工作

86 老年社会工作

87 小组成员的招募和筛选 招募单上必须写明以下几个内容项目: 1、小组成立的目的和目标; 2、小组活动的日期、地点、次数和期限的长短;
3、参加小组所需的费用及其他相关的开支(倘若无需费用支出也请说明); 4、负责机构的名称及电话号码; 5、小组工作者的姓名、电话、专业经历和训练等个人资料; 6、小组工作者和小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7、其他相关的安排事项,如有无交通服务和茶水点心供应等等。 老年社会工作

88 经过宣传后倘若有许多人前来报名参加小组活动的话,则要对报名者进行挑选。之所以安排选择的过程,除了了解申请者意愿、向未来小组成员澄清有关疑虑、勾绘小组存在的理由、准备日后要探讨的一些主题和方向,以及剔除有偏差人格特质的应征者(如自杀性的、精神病的、面对极端的危机的、高偏执狂的、妄想的、极度自我中心的、有仇视心的、行事行为是独霸性的、有侵犯性的以及有自恋狂的等等,这类应征者更适合予以个别咨询、个别治疗等方式接受辅导)之外,还基于以下一些因素的考虑: ①小组的性质是“同质性”还是“异质性”。 ②小组成员的性别组成状况。等等 老年社会工作

89 主持老年人小组讨论的技巧 1、总结技巧 2、集中焦点的技巧 3、关切的技巧 4、保证公平参与的技巧 5、阻挠和支持的技巧 6、质询的技巧
7、回应感觉的技巧,等等 老年社会工作

90 老年小组工作的活动设计技巧 一般而言,活动可以分成两大类:
1.破冰活动——对于小组工作的开展至少有以下三个作用:第一,让成员互相介绍认识;第二,引导成员进入主题;第三,强化成员对小组聚会的投入和参与。 2、主题活动——配对或三人组讨论、书写、肢体移动、美术或工艺技能的使用、一般阅读活动、回馈活动、道德两难情境活动、幻想活动、绕圈发言、小组决策,等等。 老年社会工作

91 老年社会工作

92 老年社区工作 1、定义:指通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各种专业的方法,改善老人与社区的关系,提高老人的自助、互助能力,促进老人的社区参与,通过老人的集体参与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一种服务活动和服务过程 2、性质:专业的工作方法;突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最终目标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服务活动。

93 老年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 1、增能理论 2、标签理论

94 老年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 3、社会网络理论 所谓社会网络通常指一群人之间所存在的特定联系,而这些联系的整体特点可以用作解释这群人的社会行为。
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常常联系在一起,网络大多数情况下都扮演支持者的角色 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缓冲压力;直接及整体的保护作用 社会工作在开展实务过程中,通常采用社会网络介入策略在帮助个人及群体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个人网络策略 自愿连结策略 互助网络 邻里援助策略 社区授权策略

95 老年社区工作的实施模式 促进者、协调者和导师 专家 社区有两大主要阵营:压迫者和被压迫者 改变社区权利和资源的分配 倡导者组织者
基本假设 工作目标 社会工作者角色 社区发展模式 社区居民之间漠不关心、毫无生气 促进居民的自助和互助增强社区团结 促进者、协调者和导师 社会计划模式 社区内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主要问题并决定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专家 社会行动模式 社区有两大主要阵营:压迫者和被压迫者 改变社区权利和资源的分配 倡导者组织者

96 老年社区工作的服务内容 1、老年社区服务 老年社区服务就是指政府或非政府团体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所在的福利机构为解决社区老年人的实际困难与满足各类需要而有针对性地提供设施与服务的福利性项目的活动。 贫困老人慰问和物资援助 老人各项有关权益的争取 老人文体康乐活动的推展

97 老年社区工作的服务内容 2、老年社区照顾 一、使老年人不脱离他所生活的社区,在本社区接受服务 二、动员社区资源,运用社会人际关系资源开展服务

98 老年社区工作的服务内容 2、老年社区照顾 英国社区照顾: 社区活动中心 家庭照顾 暂托处 居家服务 老人公寓 老人院

99 老年社区工作的服务内容 2、老年社区照顾 香港社区照顾: 医疗照顾 住屋服务 社区支援服务 老人社交中心 老人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 家务护理
老人日间护理中心 老人短暂住院服务 老人外展服务 交通及公共娱乐方面的优待

100 老年社区工作的开展步骤 1、建立关系 2、社区评估 社区环境分析 社区老年人口分析 社区老年社会问题分析 社区老年人各类需要分析
社区促进老年人良好生活和活的资源分析 3、发展活动设计 4、社区活动

101

102 4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享 老年个案工作方法 老年团体(小组)工作方法 老年社区工作方法 老年社会工作

103 个案分析 老牛家的战争

104 案例:老牛是一60多岁的退休老人,老伴儿刚去世不久,老人自己有两处房产,价值200多万,还有一部分存款。有两儿一女,大儿是一水管工,二儿子研究生毕业,女儿在农村。老牛本人比较乐观,闲着没事喜欢去公园遛弯。老人的晚年生活本应很舒服,但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不太老的老人满怀悲伤自愿去敬老院?据了解,大儿子骗走了老人的存款,而且又私自修改了房屋所有权人;二儿子用卖老宅的钱购置了自己的结婚住房。结果,两个儿子都不想赡养老人。由于女儿自小就送人了,老牛不愿去女儿家养老,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去敬老院生活。原来积极乐观的老牛一下子老了好多岁。邻里只好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与帮助。 老年社会工作

105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邻里的介绍后了解了相关情况,并积极与老牛的儿子女儿取得了联系。两个儿子表示父亲是自愿入住敬老院的,做儿女的应该尊敬老人的选择,丝毫没有找自己的原因。女儿则是很伤心,说都是两个兄弟的错,逼着父亲不得不去敬老院,还说父亲不愿去自己那住,自己也很没办法。还说父亲身体很健康,根本不需要家人照顾,两个兄弟都容不下父亲,母亲又刚去世不久,自己对两个兄弟很失望。女儿还很希望父亲能去自己那养老。 老年社会工作

106 建立关系 工作者在了解了牛大爷的相关个人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后,在充分注意社会工作的尊重、接纳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同理心与牛大爷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牛大爷对工作者倾诉了自己心里的苦闷。老人表示,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养了两个不孝的儿子;老伴去世后,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女儿虽然愿意养自己,但自己很愧对女儿,女儿自小就送了人,现如今在农村,生活也很苦,自己不能拖累女儿;有儿子,却去女儿家养老,让邻里笑话。工作者表示很理解老人的想法,并承诺一定尽自己所能帮助老人解决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

107 诊断与评估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牛大爷的问题在于: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会地位的下降;老伴的去世,又造成了老人家庭角色的部分丧失,给老人带来了很大冲击;两个儿子的不孝顺,又致使老人的心理更加脆弱;加之由于生理的老化,老人怕疾病缠身,不愿给女儿带去负担,又有愧对女儿的心理存在,致使老人宁愿去敬老院。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老人的活动,使老人的心理受到了伤害,造成了老人巨大的心理落差,使老人产生了悲观失望的心理。 1.老人希望自己能重回社会,希望能给自己一个工作,哪怕没有工资也行;老人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孝顺一点使自己不至于去敬老院生活。 2.工作者认识到解决老人问题的核心在于消除老人对敬老院的错误认识,重塑老人对靠女儿养老这件事的看法,改善老人与儿女的关系。 老年社会工作

108 3.找寻合适的机会,使案主和儿子进行沟通。运用“回忆 ”的治疗方式,让案主和儿子一起回顾过去的风风雨雨,一起回顾过去所经历的事情,使儿子意识到案主养儿的不易,从而激起两个儿子的良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4.通过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让案主意识到靠女儿养老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改变案主的过时思想,并让案主与女儿进行沟通,缓解案主的思想压力 5.工作者可以通过家庭工作,团体工作等方法,帮助家庭成员了解案主在老年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特征,帮助家庭成员更好的为案主提供精神照顾,并且要强调案主入住后家庭成员继续定期探望和支持案主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与案主个人照顾计划的制定让案主意识到家人并不是不关心自己。 6.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沟通,使案主能够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状况,在心中对子女制定一个“孝”的标准,并且使这个标准宜低不宜高,使大多数青年人都能做到,使案主得到心理满足。 老年社会工作

109 制定服务计划 工作者根据自己的分析,制定了服务计划:
1.通过支持性技巧的运用,介绍敬老院以及入住的其他人的情况,来改变案主对敬老院的传统认知,不要认为入住的老人都是孤寡老人或者是被子女抛弃的老人。同时运用间接治疗方式做配合,组织其他老人为案主介绍敬老院以及自身的情况。让案主意识到敬老院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2.因为案主在敬老院还算是比较年轻,可以和院方联系,在敬老院给老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以便案主发挥自己的潜力,发挥其残存的能力,得以缓和案主内在和外在的压力。 老年社会工作

110 执行计划与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案主精神风貌得到了全面的改善,不仅身体更加硬朗,而且又变得乐观开朗。因案主经常帮助其他老人,在敬老院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且案主和子女的关系也日渐好转,子女也经常定期来看案主。 工作者服务的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案主和子女的一致好评。 案主的生活步入正轨,工作者的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老年社会工作

111 结案 由于案主已经可以不依靠工作者而达到独立、自助的状况,因此工作者和案主共同决定逐渐的进入到结案阶段,并承诺结案后仍然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进服务,以此确认案主确实已达到原有的目标。 老年社会工作

112 Thank You ! 老年社会工作


Download ppt "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 李娟 博士 老年社会工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