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八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当社会内部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成为一种明显而又普遍的现象时,就会产生社会问题。 社会学因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因具有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价值而获得发展。孔德当年倡议创立社会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试图运用社会学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社会问题。
2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社会问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 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
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3
二、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一种社会现象能否成为社会问题,应有一些必备的条件,应有一些共同具有的成分。
(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显现的“客观事实”普遍存在)。 (2)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相当多的人面对“失范”感到不适的“公共问题”)。 (3)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先觉者提出而形成社会舆论,决策层使之明确化、具体化的“公众认定”)。 (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形成“社会行动”)。
4
三、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普遍性和变异性 复合性和周期性 破坏性和集群性
5
四、社会问题的类型 社会问题的类型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划分。 从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地区差异可分为普遍性社会问题与特殊性社会问题;
从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可分为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与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6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社会学家在致力于社会问题实证研究的同时,也开展了对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试图从理论上分析社会问题这种社会病态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关于社会问题的理论主要有:杜尔克姆的社会整合理论;奥格本的文化失调理论;托马斯的社会解组理论;冲突学派的社会冲突理论。
7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杜尔克姆的社会整合理论主要分析了社会整合形成的原因、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等三个问题。他认为社会整合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机械团结”,另一个是“有机团结”。传统社会是所谓“同质”的社会,现代社会的整合方式是“异质”的有机团结,整合要求要比传统社会更高。
8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W.F.Ogburn)在研究社会变迁时提出了文化失调理论。奥格本指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应该从人的文化方面而不是人的生物本性中去寻求社会变迁的原因。他认为,社会变迁是社会在一种发明打破旧均衡状态后做出调节以寻求新的均衡的过程。由于调节并不是迅即发生的,因此常常会产生文化失调现象。一般地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滞后”,或“文化堕距”(Culture Lag)。文化失调理论认为,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道德观念不能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引起的,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9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社会解体(Social Disintegration),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的过程。 社会解体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社会解体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则源于社会变迁。在社会急剧变迁时,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以及社区的异质性不断增加等等,都会破坏社会原有的动态平衡,使传统社会的权威、约束和控制日益减弱,从而导致社会解组。
10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价值冲突理论是冲突学派的学者运用冲突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现代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理论观点。该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等,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
11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即社会问题存在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之中,转型中的社会亦不例外;同时,社会问题又具有特殊性,即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里,社会问题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又各不相同。因此,当代中国社会作为一个转型社会,既有与其他转型社会相类似的社会问题,又有与其他社会不尽相同的社会问题。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尤其是研究后一类社会问题,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对于当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转型,无疑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12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很多,从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来分类,可分为两大类,即历史遗留问题和转型中的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是指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之前(1978年以前)就已经存在的社会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并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如人口问题就是这样一类社会问题。 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即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转换相伴生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保障问题、物价问题即属于这一类社会问题。
13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由于我国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牵连; 第二,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速率很快,许多社会问题会在短时期内大量地产生; 第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充斥社会,人们对同一社会现象的看法不一、评价不一。这就是社会问题的多面性
14
第四节 主要社会问题分析 一、 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以及人口结构等要素与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发展不和谐、不相称的现象。
15
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1)在数量方面,表现为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规模迅速膨胀。 2)在素质方面,表现为人口中未受教育或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数偏多、健康状况不好或受疾病困扰的人较多; 3)在人口结构方面,表现为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文化结构等等,与物质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协调。
16
人口数量或人口规模直接影响到人类与自然、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自然资源来养活和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在资源和产品既定的情况下,人口规模越大,人均分配的资源和产品量相对减少,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关系将产生变化;同时,人口既是消费活动的主体,也是生产活动的主体。
17
1798年,马尔萨斯(T. Malthus)在其《人口原理》中对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粗略的描述和预测。他提出,在人类永恒的性欲驱使下,人口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粮食和其它物质资源则是以算术级数增长。这样,人口的增长将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同时也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食物供应量,最终会使更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18
人类的活动已经大大改变了自然的状态。人口的增多,对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人口越多,需要消耗的资源也随之增多,同时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也就越多。人口快速增长,人口规模的扩大,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和较为紧迫的问题就是土地退化、粮食和生活用水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19
人口增长或规模问题与发展问题密切关联。目前,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尽管社会总产值有所增长,但单位时间的人均收入却在减少,也就是劳动生产率实际在下降。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更缓慢一些,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一个国家和整个世界来说,都会有利。
20
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当总人口中6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它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这一过程就称为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中国21世纪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由于中国人口转变快,在人口数量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就要面临年龄结构的老化;而且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光是比例问题,同时还包括数量问题,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
21
二、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本来就比较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22
探讨“环境问题”时,实际上暗含着承认以下四个前提:
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 技术的有限性 尊重人类的价值,特别是生命的价值 通过人类行动改善环境的可能
23
环境问题的内在规定性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
(1)从环境问题的存在状态看,环境问题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特征; (2)从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上看,这种原因具有局部性与整体性统一的特征; (3)从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看,它又是事实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4)从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影响看,它又具有地区性与全球性统一的特征。
24
从全球范围看,所谓环境问题,主要是与以下一些内容紧密相关的:(1)土地资源严重流失,荒漠化面积越来越大;(2)森林资源越来越少,热带雨林破坏严重;(3)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面临危机;(4)城市恶性膨胀;(5)垃圾成灾;(6)物种不断减少,野生动植物大量灭绝;(7)世界人口急剧增加;(8)渔业资源急剧减少;(9)臭氧层破坏;(10)全球变暖;(11)酸雨污染;(12)水域严重污染;(13)放射性污染和有毒化学品(包括农药)污染普遍增加。其中,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和酸雨也被称为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25
目前,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阐释大致上有三种主要模式,即结构功能主义模式、社会冲突论模式和建构主义模式。
可持续发展思想虽然由来已久,但是,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它的正式提出是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为了全面推进环境保护,谋求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对二战以来的发展观及其实践进行反思的结果。与此前的发展战略不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考虑发展问题时增加了四个维度,即全球维度、整体维度、时间维度和环境维度。正是这四个维度使得它面目一新,并很快从科学研究转变为全球行动。
26
三、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所谓贫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但是,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当它被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时候,就会引发无数的歧义。现代社会中对于贫困的理解和把握总是表现为操作性的。通常,人们将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或支出低于某一水平定义为贫困。
27
人们为了从不同角度描述和理解贫困,将贫困区分成了不同的类型:(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2)初级贫困与次级贫困、(3)过渡性贫困与持续性贫困、(4)公开贫困与隐蔽贫困、(5)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6)国内贫困与国际贫困。 按照个体主义的解释,任何人都有同样的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发展的机会,如果一个人陷于贫困,那肯定是由于个人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个人经济上的失败、遗传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不良生活方式、家庭环境等等。接受这种解释的人,往往不满意政府针对穷人的福利计划,认为这类计划实际上是在鼓励穷人继续其不适当的行为。
28
刘易斯在20世纪50-60年代对墨西哥和波多黎各的贫民窟居民进行了一些列研究之后认为,贫困本身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以及怀疑权威等等。
29
在某种意义上说,结构性解释最具有社会学的色彩。因为这种解释基本上是将贫困现象看作社会结构(包括社会制度结构)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困现象时指出,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当代冲突学派的社会学家认为,社会中的贫困现象主要是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权力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结果。与冲突学派相对,功能主义社会学家认为,贫困是所有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普遍存在证明了其自身的合理性,即它对社会系统一定发挥着某种功能,满足着社会运行的某种需要。
30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扶贫开发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
1978年到1985年的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 1986年到1993年的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阶段 1994年到2000年的扶贫攻坚阶段 2001年以来的继续扶贫阶段
31
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随着城市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社会结构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贫困问题。按照民政部门的统计口径,城市贫困人口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以下4类人员:一是“三无”人员,即传统上由民政部门一直给予社会救济的对象;二是贫困的“失业”人员,即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居民;三是贫困的在职职工、下岗人员和退休人员,即此类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和退休费(或养老保险金)的同时,家庭人均收入仍然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居民;四是由残疾、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居民。
32
四、犯罪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犯罪现象先后出现了四个高峰期。第一次高峰期出现于建国初期,第二次高峰期出现在1961年,第三次高峰期出现于1981年,第四次出现于1989年。目前我国正处在第四个高峰期的发展阶段,犯罪率居高不下,且有进一步上升之势。
33
犯罪社会学理论,或称社会学流派的犯罪学理论,其理论核心是“社会人”的人性假设,认为犯罪的原因不只在于罪犯的人体生理特征,更重要的是在于社会因素,因而主张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研究犯罪。社会学流派的犯罪学理论的特点,按美国早期社会学家伯吉斯(E•W•Burgess)的观点,就是要把违法犯罪者作为一个“人”来进行研究,这个“人”是他自己与别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34
经济分析学派的犯罪学理论,是法学经济分析学派的一个分支。其基本主张是,从“理性人”的人性假设出发,认为犯罪是犯罪人“利益最大化”选择的结果,因而可以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犯罪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而且,“一种行之有效的犯罪行为理论只是经济学常用的选择理论的扩展,用不着以道德的颓废、心理机能的欠缺和遗传特征等因素来解释犯罪行为。” 经济分析学派的犯罪学理论相信经济学是一种普适性分析工具,适合于分析许多非经济问题,包括犯罪问题。其中,最彻底、最直率的经济学家当属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教授贝克尔。贝克尔断言:“经济分析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全部人类行为。”
35
国内犯罪问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包括:(一)“同步论”认为,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将会给过去和现在各方面都极不相同的国家带来共同的犯罪情况,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犯罪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代价,因而经济发展和犯罪增加的对应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二)“多因论”,主张犯罪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同的学者列举不同的影响犯罪的原因。多因论的观点还有很多,其共同特征是认为犯罪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仅以单一的经济因素来解释是不够的。(三)“成本论,是以社会学的视角,并借助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对犯罪原因进行分析的一种犯罪社会学理论。成本论认为,犯罪人在犯罪行为和非犯罪行为这两类行为中之所以选择了犯罪行为,是因为犯罪人认为实施犯罪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效益(犯罪效益),大于他从事非犯罪行为所能获得的效益(合法效益)。
36
第五节 社会控制 一、 社会控制含义 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37
二、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从社会控制的本质看,它具有普遍性与阶级性; 从社会控制的方式看,它具有统一性与强制性;
从社会控制的作用及其过程看,它具有多重性与闭环性。
38
三、社会控制的类型 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 硬控制与软控制 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 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控制进行分类,可以将社会控制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 硬控制与软控制 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 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39
四、社会控制的功能 第一,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调适人际关系,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第二,.规定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义务,限制它们之间利益竞争的范围,调整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产生大规模的对抗性冲突; 第三,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修正它们的运行轨道,控制它们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率,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各社会运行系统同步运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40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的耦合度不高,脆性较大,社会运行机制不稳定,处在不断转换的过程之中,这一时期的社会控制显得更为复杂、也更加重要。“规范真空”与“控制失灵”是这一时期最常见的社会控制失调现象。
41
五、 社会控制体系 社会控制体系是通过社会控制手段、社会控制过程等方面来实现的。
控制手段的种类很多,分类不一。如罗斯将社会控制手段分为两类,一类是舆论、暗示、个人理想、社会宗教、艺术和社会评价之类的控制手段,罗斯把它们称之为伦理的控制手段,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感情的力量;另一类是法律、信仰、礼仪、教育和幻想,罗斯把它们称之为政治的控制手段。我们这里将社会控制手段分为三类,即组织控制手段、制度控制手段和文化控制手段。每一类中又包含许多具体的工具性控制手段。
42
社会控制过程是指社会控制手段发挥功能的动态运作过程。社会控制过程包括四个具体的环节,即:决策环节、实施环节、监控环节和反馈环节。决策环节是指处于层级控制顶端的控制者为社会控制的方向和社会控制的度做出具体规定的过程;实施环节是指控制手段施加于控制对象、产生控制作用的具体过程,也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监控环节是指决策机构对实施过程和控制对象进行监督、核察和调控的过程;反馈环节是指控制过程的输出结果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过程。
43
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标准(三个角度)
适度的社会控制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度社会控制才能既发挥社会控制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功能,又能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控制的度具体包含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 适度社会控制是历史的、具体的。考察一个具体社会里的社会控制是否适度,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衡量:历史的角度、社会稳定的角度和社会成员自由程度的角度。
44
六、 社会越轨 社会越轨是一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控制则是对它的校正。 1、什么是社会越轨
社会越轨(Social Deviance),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45
2、社会越轨的类型 不适当行为 异常行为 自毁行为 不道德行为 反社会行为 犯罪行为 张敦福教材P255
46
3、对社会越轨产生原因的解释 生物学解释,认为社会越轨是由于人的体质中的生理缺陷造成的。 心理学解释,即从人们心理方面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
社会学解释,社会越轨产生原因的理论主要有: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失范理论和文化传递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特征是不赞成从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去寻求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而主张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研究社会越轨产生的社会原因。
47
社会越轨,作为一种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行为,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对象。但是,社会越轨有消极性、积极性和中性三种不同的性质,对这三种性质的社会越轨要做具体分析,做不同程度的控制。
48
复习思考题 社会问题的含义。 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具有什么特征? 当前我国主要社会问题分析。(论述)
社会控制的含义。 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社会控制的功能。 什么是社会越轨?越轨必然阻碍社会发展吗? 简述社会越轨的类型。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