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017/2/26 心 悸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
大家对本病的认识
3
一个病例
4
一.概述 1、病名 心悸是指 气血阴阳亏虚,或 痰饮瘀血阻滞,致 心失所养, 心脉不畅, 心神不宁,引起 心中急剧跳动, 惊慌不安,
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发作时常伴有 气短、 胸闷,甚至 眩晕、 喘促、 晕厥; 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仲。 一.概述 1、病名 心悸是指 气血阴阳亏虚,或 痰饮瘀血阻滞,致 心失所养, 心脉不畅, 心神不宁,引起
5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仲之病名,但已有类似记载,如“心澹澹大动”、“心下鼓”及“心怵惕”皆为心悸类似症候的描述;
并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同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也有深刻认识, 《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参伍不调者病。”最早记载脉律不齐表现,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6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隋代《诸病源候论》提出“风邪搏于心”可致惊悸。金元·刘河间提出水衰火旺可以引起心悸。 宋代《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认为惊悸乃“心虚胆怯之所致”,治宜“宁其心以壮其胆气”,选用温胆汤、远志丸作为治疗方剂;认为怔忡因心血不足所致,亦有因感受外邪及饮邪停聚而致者,治疗“当随其证,施以治法”。 元代《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进一步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7
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认为惊悸怔忡尚与肝胆有关,并对惊悸与怔忡加以鉴别。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在治疗与护理上主张“养气养精,滋培根本,“节欲节劳,切戒酒色……不可误认为痰火而妄施清利。” 叶天士对惊悸的认识更臻完善,认为病因病机主要有内伤七情,操持劳损,痰饮或水湿上阻,清阳失旷,以及暑热时邪,内传心神等。 清代《医林改错》则补充了瘀血亦可导致心悸,并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每多获效。
8
相关疾病: 西医学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9
二.病象: 常证: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涩脉。 重证:如心阳不振,则出现心痛胸闷,气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心肾虚,水饮凌心,则出现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气喘,脉疾数;如水饮凌心射肺,则出现突发心悸,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浮肿,脉细数;如心阳欲脱,则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10
三.病位 主要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
11
四.病类 分虚实二类。 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 实者多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 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虚实可以夹杂或转化。
12
五.病性 本虚标实。 本虚:气血不足,阴阳亏损。 标实: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13
六.病程 新证者多为实邪,病程较短;旧病复发者,多为虚实夹杂,病程较长。
15
七.病因病机 关键: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
16
1.体质虚弱 禀赋不足,素体亏虚,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皆可使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发为心悸。气虚及阳或失治误治,心阳受损,失其温煦,可致心悸;阳气虚衰,无力鼓动血行,血脉瘀滞,亦致心悸。若虚及脾肾之阳,水湿不得运化,成痰成饮,上逆于心,亦成心悸。血虚日久,心阴损耗,或年老体弱,调摄不善,肝肾阴亏,均致心失滋养,而成心悸。且肝阴不足,失其条达,易致肝阳上亢,肝火内扰,或肾阴不足,水不济火,心火独亢,火扰心神,皆可扰乱心神而致心悸。此外,肺朝百脉,主治节,若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则心脉运行不畅,心悸不安。
17
2.饮食劳倦 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博,蕴热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发为心悸。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施,水液输布失常,滋生痰浊,痰阻心气,而致心悸,正如唐容川《血证论·怔忡》所云:“心中有痰者,痰人心中,阻其心气,是以跳动不安。”
18
3.情志所伤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平素心虚胆怯,暴受惊恐,易使心气不敛,心神动摇,而心慌不能自主,惊悸不已,渐次加剧,直至稍遇惊恐,即作心悸,甚或外无所惊,时发怔忡。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不仅暗耗阴血,又能影响脾胃功能,致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两虚,心失所养,发生心悸。长期抑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心脉不畅,心神失养,引发心悸。大怒伤肝,肝火上炎,气血逆乱,且可夹痰,上扰于心,而出现心神不宁,心脉紊乱。
19
4.感受外邪 心气素虚,风湿热邪,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瘀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或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湿、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20
5.药物中毒 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及于心,可致心悸,如附子、乌头,或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种用药过量或不当时,均能引发心动悸、脉结代一类证候。
21
本病以虚证居多,亦由虚致实,虚实夹杂。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实者多为血脉瘀阻,痰浊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虚实可相互转化,如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脾肾阳虚,则水饮内停,气虚则血瘀,阴虚常兼火亢或夹痰热,阳虚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者,易见气血瘀滞,瘀血可兼见痰浊;而实证日久,可致正气亏耗。此外,老年人心悸多病程日久,往往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成阴阳俱虚证候。总之,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为血瘀、痰浊、水饮、毒邪,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
22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常伴有胸闷不适,气短,乏力,头晕,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2.听诊示心搏或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止,或伴有心音强弱不等;脉象可有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3.测血压、X线胸部摄片及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23
鉴别: 1.胸痹心痛 除见心慌不安,脉结或代外,必以心痛为主症,多呈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闷痛,常因劳累、感寒、饱餐或情绪波动而诱发,多呈短暂发作。但甚者心痛剧烈不止,唇甲紫绀或手足青冷至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直至晕厥,病情危笃。胸痹心痛常可与心悸合并出现。
24
2.奔豚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难经·五十六难》曰:“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称之为肾积。《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故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25
3.卑谍 《证治要诀“旺忡》描述卑蝶症状为“痞塞不欲食,心中常有所歉,爱处暗室,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卑谍病因为“心血不足”,虽有心慌,一般无促、结、代、疾、迟等脉象出现,是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疾病,与心悸不难鉴别。
26
九.辨证论治 1.分清虚实 心悸证候特点多为虚实相兼,故当首辨虚实,虚当审脏腑气、血、阴、阳何者偏虚,实当辨痰、饮、瘀、火何邪为主。其次,当分清虚实之程度,正虚程度与脏腑虚损情况有关,即一脏虚损者轻,多脏虚损者重。在邪实方面,一般来说,单见一种夹杂者轻,多种合并夹杂者重。 。
27
2.详辨脉象变化 脉搏的节律异常为本病的特征性征象,故尚需辨脉象,如脉率快速型心悸,可有一息六至之数脉,一息七至之疾脉,一息八至之极脉,一息九至之脱脉,一息十至以上之浮合脉。脉率过缓型心悸,可见一息四至之缓脉,一息三至之迟脉,一息二至之损脉,一息一至之败脉,两息一至之夺精脉。脉律不整型心悸,脉象可见有数时一止,止无定数之促脉;缓时一止,止无定数之结脉;脉来更代,几至一止之代脉,或见脉象乍疏乍数,忽强忽弱。临床应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症从舍。一般认为,阳盛则促,数为阳热,若脉虽数、促而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质淡者,为虚寒之象。阴盛则结,迟而无力为虚寒,脉象迟、结、代者,一般多属虚寒,其中结脉表示气血凝滞,代脉常表示元气虚衰、脏气衰微。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28
3.结合辨病辨证 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心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高辨证准确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快速型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心病心悸,多为阳虚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初起多为风温干犯肺卫,继之热毒逆犯于心,随后呈气阴两虚,瘀阻络脉证;风心病引起的心悸,多由风湿热邪杂至,合而为痹,痹阻心脉所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由心阳不振,心搏无力所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心悸,则虚实兼夹为患,多心肾阳虚为本,水饮内停为标。
29
4.辨明惊悸怔忡 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实证居多,但也存在内虚因素。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来虽渐,病情较重,每属虚证,或虚中夹实,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仲。
30
治疗原则: 心悸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晶,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因于痰浊、水饮、瘀血等实邪所致者,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临床上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轻重之多少,灵活应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行气化瘀,养心安神,重镇安神之法。
31
分证论治: 按期
32
1.心虚胆怯 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 兼次症:胸闷气短,自汗,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少寐多梦而易惊醒。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 脉象:动数,或细弦。 分析:心为神舍,心气不足易致神浮不敛,心神动摇,少寐多梦;胆气怯弱则善惊易恐,恶闻声响。心胆俱虚则更易为惊恐所伤,稍惊即悸。心位胸中,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故胸闷气短。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劳累耗气,心气益虚,故劳则加重。脉象动数或细弦为气血逆乱之象。
33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方中龙齿、琥珀、磁石镇惊宁神,朱砂、茯神、菖蒲、远志安神定惊,人参益气养阴。兼见心阳不振,加附子、桂枝;兼心血不足,加熟地、阿胶;心悸气短,动则益甚,气虚明显时,加黄芪以增强益气之功;气虚自汗加麻黄根、浮小麦、瘪桃干、乌梅;气虚夹瘀者,加丹参、桃仁、红花;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心气不敛,加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以收敛心气,养心安神;如睡眠易惊醒,可加重镇摄之品,如龙骨、牡蛎等;若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胸胁胀痛,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佛手。
34
2.心脾两虚 主症: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 兼次症: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纳少腹胀,大便溏薄。 舌象:舌质淡,苔薄白。 脉象:细弱。 分析:心脾两虚主要指心血虚、脾气弱之气血两虚证。思虑劳心,暗耗心血,或脾气不足,生化乏源,皆可致心失血养,心神不宁,而见心悸、失眠多梦。思虑过度可劳伤心脾,故思虑劳心则甚。血虚则不能濡养脑髓,故眩晕健忘;不能上荣肌肤,故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纳少腹胀,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均为脾气虚之表现。气血虚弱,脉道失充,则脉细弱。
35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气虚甚者重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少佐肉桂,取少火生气之意;血虚甚者加熟地、白芍、阿胶;阳虚甚而汗出肢冷,脉结或代者,加附片、桂枝、煅龙骨、煅牡蛎;阴虚甚而心烦、口干、舌质红,少苔者,加玉竹、麦冬、生地、沙参、石斛;自汗、盗汗者,可选加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山萸肉、煅龙骨、煅牡蛎、糯稻根;纳呆腹胀,加陈皮、谷芽、麦芽、神曲、山楂、鸡内金、枳壳;神疲乏力,气短,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等。热病后期,心阴受灼而心悸者,仿生脉散。若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面色无华,舌质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本方益气滋阴,补血复脉。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为治心动悸、脉结代之君药;人参、大枣补气益胃,以资脉之本源;桂枝、生姜行阳气,调营卫;地黄、阿胶、麦冬、麻仁滋阴补血,以养心阴;清酒辛热通脉,以行药势。
36
3.肝肾阴虚 主症:心悸失眠,眩晕耳鸣。 兼次症: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国,腰酸腿软,视物昏花,两目干涩,咽干口燥,筋脉拘急,肢体麻木,急躁易怒。 舌象: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 脉象:细数。
37
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方药: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 口渴心烦,重用麦冬、沙参。加石斛、玉竹; 阴虚火旺,热象偏重者,加黄连、山栀、淡竹叶等清心火、宁心神; 潮热盗汗,加麻黄根、地骨皮、浮小麦、白薇; 便秘,加爪蒌仁; 善惊易恐,可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等以加强重镇安神之功; 阴虚加痰热,加用黄连温胆汤;阴虚夹瘀热者加丹参、丹皮、生地、赤芍等;阴虚火不旺者,亦可加天王补心丹。口苦咽燥,热象较著,宜用朱砂安神丸。
38
4.心阳不振 主症:心悸不安,动则尤甚,形寒肢冷。 兼次症:胸闷气短,面色光白,自汗,畏寒喜温,或伴心痛。 舌象:舌质淡,苔白。 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39
*******治法:温补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心阳不足,形寒肢冷者,加黄芪、人参、附子; 大汗者,重用人参、黄芪、加煅龙骨、煅牡蛎,或加山萸肉,或用独参汤煎服。 水饮内停者,加葶苈子、五加皮、大腹皮、车前子、泽泻、猪苓; 有瘀血者,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 阴虚者,加麦冬,玉竹,五味子; 若心阳不振,以心动过缓为著者,酌加炙麻黄、补骨脂、附子、重用桂枝。麻黄附子细辛汤 大汗淋漓,面青唇紫,肢冷脉微,喘憋不能平卧,为亡阳征象,用独参汤或参附汤,送服黑锡丹,或参附注射液静推或静点以加阳救逆。
40
5.水饮凌心 主症:心悸+痰饮上蒙+痰阻中焦+寒象 眩晕,肢面浮肿,下肢为甚,甚者咳喘,不能平卧。 兼次症:胸脘痞满,纳呆食少,渴不欲饮,恶心呕吐,形寒肢冷,小便不利。 舌象:舌质淡胖,苔白滑。 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分析:阳虚不能化水,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故见心悸;饮溢肢体,故见浮肿。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见眩晕;阻碍中焦,胃失和降,则脘痞,纳呆食少,恶心呕吐。阳气虚衰,不能温化水湿,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舌质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皆胃水饮内停之象。
41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本方通阳利水 纳呆食少,加谷芽、麦芽、神曲、山楂、鸡内金; 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 尿少肢肿,加泽泻、猪苓、茯苓、防己、葶苈子、大腹皮、车前子; 胸闷、咳喘,加杏仁、前胡、桔梗以宣肺,加葶苈子、五加皮、防己以泻肺利水; 瘀血者,加当归、川芎、刘寄奴、泽兰叶、益母草;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咳喘,不能平卧,尿少浮肿,可用真武汤。
42
6.血瘀气滞 主症:心悸+肝郁+血瘀证。心胸憋闷,心痛时作。 兼次症:两胁胀痛,善太息,形寒肢冷,面唇紫暗,爪甲青紫。 舌象: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 脉象:涩,或结,或代。 分析: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行,或寒凝经脉,或情志抑郁,气机郁滞等,皆可致心血瘀阻,心脉不畅,而心悸不安。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故心痛时作。血瘀气滞,心阳被抑,故心胸憋闷。脉络瘀阻,故面唇爪甲青紫,舌质紫黯,有瘀点、瘀斑,脉涩、结、代。两胁胀痛、善太息为气郁不舒之征,形寒肢冷为阳虚寒凝之象。
43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 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 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脉, 生地、当归养血和血。 *气滞血瘀者,加柴胡、枳壳、木香; 因虚致瘀者,去理气之品, 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山药; 血虚加何首乌、熟地、阿胶; 阴虚加麦冬、玉竹、枸杞子、女贞子; 阳虚加附子、肉桂、淫羊藿; 络脉痹阻,胸部窒闷,去生地,加沉香、檀香、降香; 夹有痰浊,胸满闷痛,苔浊腻,加瓜蒌、薤白、半夏;胸痛甚,加麝香、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心悸由瘀血所致,也可选用丹参饮或血府逐瘀汤。 治。
44
7.痰浊阻滞 主症:心悸+痰阻心胸及中焦。气短,胸闷胀满。 兼次症:食少腹胀,恶心呕吐,或伴烦躁失眠,口干口苦,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舌象:舌苔白腻或黄腻。 脉象:弦滑。 分析:痰浊阻滞心气,故心悸气短。气机不畅,故见胸闷胀满。痰阻气滞,胃失和降,故食少腹胀,恶心呕吐。痰郁化火,则见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苔黄腻等热象;痰火上扰,心神不宁,故烦躁失眠。痰多、苔腻、脉弦滑为内有痰浊之象。
45
治法: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导痰汤。 纳呆腹胀,兼脾虚者,加党参、白术、谷芽、麦芽、鸡内金; 心悸伴烦躁口苦,苔黄,脉滑数,系痰火内扰,心神不宁,可加茵陈、苦参、黄连、竹茹,或用黄连温胆汤; 痰火防津,大便秘结,加大黄、瓜蒌; 痰火伤阴,口干盗汗,舌质红,少津,加麦冬、天冬、沙参、玉汀、石斛; 烦躁不安,惊悸不宁,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石决明以重镇安神。
46
8.邪毒犯心 心肌炎 主症:心悸+毒热+外感。胸闷,气短,左胸隐痛。 兼次症:发热,恶寒,咳嗽,神疲乏力,口干渴。 舌象:舌质红,少津,苔薄黄。 脉象:细数,或结代。 分析:外感风热,侵犯肺卫,故咳嗽,发热恶寒。表证未及发散,邪毒犯心,损及阴血,耗伤气阴,心神失养,故见心悸,胸闷痛;阴液耗损,口舌失润,故口干渴,舌少津;气短,神疲乏力乃气虚表现。舌质红,苔薄黄为感受风热之象,脉细数或结代为气阴受损之征。
47
治法: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方药:银翘散或生脉散加减。 热毒甚者,加大青叶、板蓝根; 若夹血瘀,症见胸痛不移,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者,加丹皮、丹参、益母草、赤芍、红花; 若夹湿热,症见纳呆,苔黄腻者,加茵陈、苦参、藿香、佩兰; 若兼气滞,症见胸闷、喜叹息者,可酌加绿萼梅、佛手、香橼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 口干渴,加生地、玄参。 若邪毒已去,气阴两虚为主者,用生脉散加味。
48
十.转归与预后 新病、发作轻者易治,久病,反复者难治。但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本虚标实的程度,邪实轻重,脏损多少,治疗当否及脉象变化等情况。如患者气血阴阳虚损程度较轻,未兼瘀血,痰饮,病损脏腑单一,治疗及时得当,脉象变化不显著,病证多能痊愈。 脉象过数、过迟、繁频结代或乍疏乍数者,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甚至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脱等变证、坏证,若不及时抢救,预后极差,甚至卒死。(心脏骤停) 心悸初起,病情较轻,此时如辨证准确,治疗及时,且患者能遵医嘱(减少体力消耗),疾病尚能缓解,甚至恢复。 若病情深重,特别是老年人,肝肾本已渐亏,阴阳气血亦不足,如病久累及肝肾,致真气亏损愈重,或者再虚中夹实,则病情复杂,治疗较难。
49
十一.预防与调护 1.治疗原发病,如积极治疗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风湿热、心肌炎等。
2.生活规律,戒烟、酒及浓茶。宜低脂、低盐饮食。心气阳虚者忌过食生冷,心气阴虚者忌辛辣炙品,痰浊,瘀血者忌过食肥甘,水饮凌心者宜少食盐。情绪乐观,避免刺激。 3.轻证尤其功能性病变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对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等重症心悸,应嘱其卧床休息,生活有规律。
50
十二.小结 心悸由禀赋不足,劳欲过度,久病失养,情志所伤,导致心、脾、肺、肾、肝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或痰浊、血瘀、水饮、气郁扰动心神而发病。病位在心,根据病证的临床表现,应分辨病变有无涉及脾、肾、肝、肺,是病及一脏抑或病及多脏;还要根据病史及病证的演变过程,判断是心病累及他脏,或为他脏病变影响及心。心悸有属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之虚证者;有属气滞、血瘀、痰浊、水饮扰动心神之实证者。其虚者,或补气血之不足,或调阴阳之盛衰,以求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心神得养;其实者,或行气祛瘀,或化痰逐饮,使邪去正安,心神得宁。心悸因虚者,常配以养心安神之品;因实者,多配用重镇安神药物,故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逐饮、行气化痰与养心安神、重镇安神为心悸的主要治法。心悸在一定的阶段表现相对稳定,但在疾病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则病位、病性变化复杂,而形成证候的交叉或转化。因此,临床上必须因人、因时、因证而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51
完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