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六章 孟子哲学思想
2
主要内容 孟子仁政学说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的战争观 孟子义利思想 孟子性善学说 孟子权变思想
3
一、孟子生平 孟子(前372—289年)名轲,鲁国邹人(现山东省邹县),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4
1、孟子轶事——孟母三迁 《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仆倒]踊痛哭之事。 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5
孟子轶事——孟母断机杼(版本一) 《韩诗外传》:“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xuān,通“谖”,因分心而遗忘 )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断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6
孟子轶事——孟母断机杼(版本二) 《列女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7
2、孔子的第四代弟子 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子思受业于曾子,曾子受业于孔子,所以说孟子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
孟子一生最佩服的是孔子,他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所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
8
3、境遇如孔子 孟子一生游历了齐、宋、邹、鲁、滕、梁等诸侯国,但是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也不能为统治者所接受,因为统治者都在忙于兼并战争。
孟子的境遇如孔子,不得志,于是回到自己的家乡——邹,进行讲学,作《孟子》七篇,以传于世。
9
2、与孔子齐名的儒学大师 孟子的一生都在从事于儒家学说的传播,他的王道思想,比孔子的更为激进,更为系统。
在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书》、《礼》、《易》、《春秋》被定为经典的时候,《孟子》还只能算传,不能算经。 到了唐朝,韩愈首先将孔孟并举。
10
宋朝以后,孟子的声名日隆,宋神宗就曾经配飨文宣王。元朝把孟子封为“邹国亚圣公”。宋朝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进行注释,合称《四书》,从此,四书就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孟子就成为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齐名。
11
二、儒学的发展概况 春秋时代:孔子和他的学生共同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时代:子思、孟子、荀子等发展了儒家的学派。
汉代:董仲舒创造了儒家的新的思想体系。(经学,西汉主要是公羊学,东汉是五经,今文经学跟古文经学的争论,唐代将其统一起来。 宋代:程朱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 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12
清代:戴震的考据学,清末康有为的今文经学。
近代以来,出现了一些现代的新儒家,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是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钱穆;第二代就是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方东美;第三代是余英时、杜维明、蔡仁厚、成中英、刘述先等;第四代新儒家,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13
三、儒学经典 狭义的经典是指“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
《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志向、意志);“《书》以道事(事情);“《礼》以道行(人的行为),“《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史记》:“《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周易》属于哲学问题;《尚书》属于史学,《诗》属于文学;《礼》属于伦理;《春秋》是讲政治。
14
“十三经” 广义的经典是指“十三经” (古代“五经——东汉 “七经”——“九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宋代 “十三经”) : 1《周易》、2《尚书》、3《诗经》、《礼》(4《周礼》、5《仪礼》,6《礼记》 )、《春秋》(7《春秋左传》、8《春秋公羊传》、9《春秋谷梁传》 )10《孝经》、11《尔雅》、12《论语》、13《孟子》。
15
《四书》 《论语》、《孟子》再加上《礼记》里面的两篇文章:《大学》、《中庸》,在宋代被合编成“四书”。
朱熹花了17年时间,跟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注解《四书》,出版了叫做《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八百年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四书》在这八百年中间,它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比《五经》还要高。 《四书》是《五经》的阶梯,必须先懂《四书》,才能够懂《五经》,所以都是先学《四书》。
16
孟 府
17
孟 庙
18
孟 林
19
孟 母 林
20
四、孟子的仁政思想 1、治理国家要实行仁政(即王道政治)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1
对理想社会——行王政社会的向往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以率兽而食人也。”
22
行仁政,“犹解倒悬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孟子·公孙丑上》
23
行仁政,得天下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离娄》
24
得其民者得天下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国君不仁,则身弑国亡。” ——《孟子·离娄上》
25
五、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孟子·民心篇》
26
君行君道、臣行臣道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27
大臣没必要忠于非常残暴的国君,以下犯上是合理的
“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 “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孟子·离娄下》
28
残暴的国君应该被杀 《孟子·梁惠王》记载:鲁国与邹国发生战争,邹国的兵不愿打仗,在打仗的时跑了很多,邹国的官员死了33个人。
邹国国君非常生气,也很难过说,你们这些老百姓真不像话,用你们去打仗都不替我死,而让我的官员死了30多个人,这倒是为什么呢?如果说我现在不治理你们,今后我还指望谁为我打仗呢?
29
孟子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下》
30
闻诛一夫,未闻弑君 齐宣王问孟子,怎么看待“汤放桀、武王伐纣”这些事呢?
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这些思想曾经使明朝的朱元璋非常气愤,把孟子神像赶出孔庙,把孟子语录重新修订,把这些关于以臣叛君的话全部给删去。
31
六、孟子的反战思想 1、春秋无义战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有人曰:‘我善为阵,我善为战’大罪也。”“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孟子·离娄上》
32
孟子反对不义战争,支持道义战争 “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如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孟子·滕文公》
33
七、孟子的社会分工思想 孟子认为,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天子、国君、各级官员要各守其职,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干了,所以,在这个国家里还应该有商人、工匠、农夫等等。
34
1、不赞同农家的“君民并耕”观点 孟子问农家代表许行弟子陈相,“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孟子又说: “许子必织而然后衣乎?” 曰:“否”。 后来孟子又问,“许子以釜甑爨(cuàn ,灶,生火做饭),以铁耕乎?” 陈相也说不是,是他以粟易之。孟子说,这就对了,怎能一个人把所有的事都干完呢,怎能自己吃穿衣食住行全是自己干的呢,这是不可能的。
35
2、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奔波、劳累 )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天下之通义也。’”
36
六、孟子的性善说 1、人本性善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 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心向善是人的本性所使,“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而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37
2、四端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矣,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38
七、“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义”与“利”的问题涉及到一个国家管理者的价值观问题,所以孟子亦非常重视“义”、“利”之辨。
据《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梁惠王曾问及孟子,他的到来是不是将有利于梁国。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39
孟子似乎是只讲“义”而不讲“利”,实际上他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有一个上行下效的问题:如果最高统治者带头讲利,就会刺激整个统治阶层乃至所有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人开口都讲利,由此就会引起相互争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还有一个实际效果的问题:如果先讲利而后讲义,义难以规范利,人们的贪欲就得不到抑制;反之,如果先讲义而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利益的追求就会纳入正确的轨道,这样统治者最终也会得到利益。
40
孟子一方面强调统治阶层需要先义后利;另一方面,对老百姓言则需先利后义。《孟子·梁惠王上》记载,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保民而王”的大道理,孟子则对之以“制民之产”的著名主张。
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当时的“士”属于知识阶层,孟子认为这个阶层可以做到没有自己的产业收入却仍然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与价值理想;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就不可能固守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他们无“恒产”即无“恒心”。
41
反对只讲“利”不讲“仁义”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
任何事情都要讲义,不要只求利,只讲利就有可能造成弑君、篡国、危家之恶果,就会盲目的去攻掠别人、别国,忘记了圣贤,使俊杰不能在位。只有讲义,那么你的国家才会向正道上发展。
42
八、“养吾浩然之气”的崇高人格追求 孟子描绘了这种“浩然之气”的状态:这种气,是最伟大、最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它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这种气,必须与道义相配合,否则就没有力量;这种气,是正义的长期积累,不是靠偶然的行为就能获得的;相反,只要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情,那种气就会疲软了。 孟子所谓“浩然之气”,指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气概,一种风度,一种高尚人格。按照孟子的论述,由“浩然之气”体现的高尚人格,主要靠内心的培养,但同时也不排除外界的磨炼。
43
自古雄才多磨难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列举历史上的“圣君贤相”说明这一点:舜从田野的劳动中被推举出来,傅说从筑墙的苦役中被推举出来,胶鬲从贩卖鱼盐的行业中被推举出来,管仲从监狱释放后被推举出来,孙叔敖从海边被推举出来,百里奚从被贩卖的奴隶中被推举出来。这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怨天尤人,不随波逐流,不沉沦没落,反而锻炼自己的身体,磨炼自己的意志,修炼自己的人格,锤炼自己的能力,被委以重任后,终于成就了历史的大事业,成为高尚人格的典范。
44
顶天立地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本来是当时人们对那些纵横天下、叱咤风云的人物的赞誉之词。而孟子认为,严格地说,这些人算不上什么“大丈夫”,因为他们没有高尚的人格。
45
真正的“大丈夫”,他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之中,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之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之上。
这样的人,得志的时候,偕同老百姓遵循着正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也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性,贫贱不能改变他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气节——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大丈夫”,即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46
九、孟子“权变”思想 (一)何谓“权变” (二)“中庸”与“权变”的关系 (三)孟子 “权变”思想的具体运用
47
(一)何谓“权变” “权”的本意是秤锤,是古代测定物体重量的一种衡器,根据物体的不同重量而移动它的位置,因此,“权”又引申为变通、变化的意思。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48
“权变”不易 权变不仅是一种方法或手段,它还体现为一个人的性格和智慧。 权变还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和水平的最高标准。
孔子:“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49
(二)中庸与权变的关系 中庸是做事情的最高境界,权变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保证。
被孔子誉为“至德”的中庸,在孟子看来却尽美未尽善。只执中而无权也是一种极端。 执中离不开权变,权变也离不开执中,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最终实现中庸之道。
50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尽心上》 无权的执中,表面上好像是符合中庸,实际上已偏离了中道却还自以为是,危害可能会更大。
51
朱熹《孟子集注》: “执中无权。则谬于一定之中而不知变,是犹执一而已矣”。 “道之所贵者中,中之所贵者权” 。
52
“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乡愿,德之贼也。”
孟子对这种乡愿的危害性做过详尽的解释:“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无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53
(三)孟子“权变”思想的具体应用 1、在处理礼与仁两者冲突时的应用
“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礼与仁是两个核心,始终贯彻。仁,是内在要求,是道德的最高体现;礼,是外在要求,道德的最高规范。在大多情况下,仁和礼是相互贯通的,一个人成仁就必须有礼,但是这不能排除在个别情况下两者的冲突。 而“权”就为这种冲突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因为在权的原则下,那些看来是与礼相悖的行为是合乎仁的。
54
(1)嫂溺援之以手 “淳于髡(kūn)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豹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离娄上》
55
(2)舜结婚为什么不禀告父母?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若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56
(1)受与不受 2、在处理义利关系时的应用 《公孙丑下》:齐王赠孟子金,孟子不接受,而宋国、薛国国君馈孟子金,孟子却欣然接受。
陈臻大惑不解,对孟子说:“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57
孟子解释说:“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孟子认为,对不同君主的馈赠是否接受,关键是要看自己所处的不同情况而定。有时因义而舍利,有时因义而取利,对利的取舍,因事而权。
58
3、在处理君臣关系时的应用 (1)“非其招不往”
猎场管理员是齐景公时代的一个普通百姓。齐景公有次去打猎,用羽毛装饰的旌旗召唤他,但他深知国君依照礼节只能用皮冠召唤他,所以死活不敢上前,气得齐景公准备杀死他。 孟子认为:诸侯召唤不同的人该用不同的物什,比如,召唤大夫就该用“旌”(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召唤士就该用旂(qí,有铃铛的旗),召唤庶人就该“旃”(zhān,有曲柄的旗),召唤虞人(也就是猎场管理员)就该用“皮冠”;如果乱用,被召唤的人有理由不接受召唤。由此可见,猎场管理员的做法是合乎礼仪规定的。
59
(2)“不与右师言” 公行子死了儿子,右师王子敖来悼念。他一进门,就有人走上前去搭讪。他坐定了,更多的人凑过去嘘寒问暖。惟独孟子不来跟他说话,他极不高兴,认为这是孟子在怠慢他。 孟子知道后,这样说道:“礼经规定人们在朝廷中不跨过位次来交谈,不越过石阶来作揖。我不过是依礼而行罢了,王子敖却以为我怠慢了他,这真是可怪呀!”
60
(3)“拒绝朝见齐王” 在《公孙丑下》中,孟子拒绝朝见齐王,当别人责备他时,他说:“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孟子认为,三尊之中,自己具“齿(年龄)、德”二尊,而齐王仅有“爵”一尊,齐王应拜见孟子,而不应让孟子拜见齐王。
61
(三)孟子“权变”思想的人生启迪 历史价值:孟子的“权变”思想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儒学之中的教条性和刻板性,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儒学在战国百家争鸣中继续占有大块阵地,并最终成为长期以来中国文化的主流。 当代价值:做人处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外圆内方,圆通而不圆滑。
62
十、孟子对现实政治的批判 孟子的社会理想虽然无法实现,但孟子借此理想审视、批判现实的丑恶政治定向,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孟子的批判锋芒首先指向当时的暴政与暴君。他毫不客气地指责梁惠王的为政之道。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善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63
2、孟子的批判锋芒同时又指向各诸侯为争霸业而发动的战争。
孟子直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64
3、孟子的批判矛头,还指向一批失去道德操守,专为暴君推行暴政与发动兼并战争出谋献策的士人
孟子说:“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败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孟子透过对现实丑恶政治的批判,成为“社会良心”的代言人。
65
简 评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个儒家学说的奠基人,被人称为亚圣。孟子仁政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积极的参政意识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应该说具有深刻的人民性。 以等级为内容的礼制思想为统治者所利用,这是其不足。
66
孔孟关系 至圣孔子,儒家学派创立者。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先孔子而圣者,无孔子而得以倡,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而得以明。
亚圣孟子,儒家思想继承者和发展者,体现为走孔子的“内圣”之路。
67
思考题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的权变思想 孟子的“四端”之说 孟子的“大丈夫”之说 孟子的“浩然之气”之说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