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 第6章 圖形 徐熊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 第6章 圖形 徐熊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 第6章 圖形 徐熊健

2 目錄 6.1 問題的圖形表示法 6.2 圖形的資料表示 6.3 圖形的走訪或搜尋 6.4 延展樹和最小成本延展樹 6.5 最短路徑
6.6 遞移封閉 6.7 拓樸序列

3 6.1 問題的圖形表示法 圖形是包含點、和連接點的邊,所構成的離散結構
有時在邊上可能加上權重值 (weight) 或成本值 (cost) 。

4 6.1.1尤拉迴路 (Euler Circuit) 西元1763年,尤拉 (Leonhard Euler) 即利用圖形來描繪Konigsberg 的七橋問題 (Konigsberg bridge problem)。 圖6-1 Kouigsberg當時之地理簡圖 圖6-2 圖形表示

5 6.1.2 漢米爾頓迴圈 (Hamiltonian Cycle)
在1800年代早期,William Rowan Hamilton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在如圖6-3 (a) 的十二面體中,每一頂點代表一個城市,那麼是否能找個一條迴路 (cycle) ,走過每一城市恰巧一次,且回到原出廢城市(此終點即為起點,遂它可走過2次)。 圖6-3 漢米爾頓迴圈的由來

6 6.1.3旅行銷售員問題 (Traveling Salesperson Problem)
旅行銷售員為推銷公司的商品,希望自公司出發走訪所有指定的城市,且不重複,並回到公司;而走過路徑的總距離(或總花費)要最短(或最小)。這個問題有城市間實際距離(或旅行花費)的考量。 圖6-5 城市交通圖形表示

7 6.1.4頂點覆蓋(Vertex Cover)問題 將博物館的展示空間用圖形來表示,擺放藝術品的直線走道是邊,頂點是邊與邊交界處。
基於安全的考量,館方將設置最少的警衛希望能監看所有的展示走道。 這就是典型的頂點覆蓋問題:在圖形中,挑最小的頂點集合,使得任何一邊的兩個頂點中,至少有一頂點在所挑的集合中,(所挑的點集合可覆蓋所有的點)。 所挑出的頂點,其分支出的邊,即稱其能覆蓋 (cover) 的邊。

8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我們常用G = (V, E) 來描述一個圖形,其中 V是一個包含所有頂點有限集合 E是連接V中頂點的邊所構成的集合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我們常用G = (V, E) 來描述一個圖形,其中 V是一個包含所有頂點有限集合 E是連接V中頂點的邊所構成的集合 V = {v1, v2,…, vn} E = {e1, e2,…, em} n > 0,m  0。

9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無向圖、有向圖 若邊不具方向性,稱為「無向圖」(undirected graph) 完整圖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無向圖、有向圖 若邊不具方向性,稱為「無向圖」(undirected graph) G1和G3為無向圖,G2為有向圖 完整圖 在n個頂點的無向圖中,最多可能有n(n-1)/2條邊。若n個頂點的無向圖的確有偌多邊,則稱此圖形為「完備圖」 (complete graph)。

10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圖6-9 完備圖

11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相鄰、連接、分支度 G = (V, E) 為一圖形,如果 (u, v)  E,則稱u和v兩頂點「相鄰」 (adjacent) ,且 (u, v) 「連接」 (incident on) 頂點u和v。 若G的邊有方向性,且 <u, v>  E,則稱u「相鄰至」 (adjacent to) v;且v從u相鄰 (adjacent from) ;或 <u, v> 連接頂點u和v。 所有連接在無向圖頂點u上的總邊數,稱為u的「分支度」 (degree) 。 所有以有向圖頂點u為頭的邊數,為u的「向外分支度」 (out-degree) ; 所有以有向圖頂點u為尾的邊數,為u的「向內分支度」 (in-degree) 。

12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子圖  圖形G = (V, E) 的「子圖」 (subgraph) G‘ = (V’, E‘) ,必須滿足V’  V且E‘  E。 圖 (b)、(c)、(d) 是圖 (a) 的子圖。 圖 (f)、(g)、(h) 是圖 (e) 的子圖。

13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路徑,簡單路徑、長度、迴圈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路徑,簡單路徑、長度、迴圈 在圖形中,一條從u到v的「路徑」 (path) ,是由頂點u---…--v及其連接的邊 (u,), (,), …, (, v) (或 <u,>, <,>, …, <,v>)所構成;我們以u---…--v表示此u到v的路徑。 一條路徑的「長度」 (length) 即為該路徑包含的所有邊數。 一條「簡單路徑」 (simple path) 指的是除了起點和終點外,其它的頂點皆不同的路徑。 「迴圈」 (cycle) 指的是起點和終點相同的簡單路徑。

14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相連的頂點、或圖形、相連組合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相連的頂點、或圖形、相連組合 在無向圖形G = (V, E) 中,如果頂點u存在一條路徑連接到頂點v,則稱頂點u和v是「相連的」 (connected) ,(也可說是v和u是相連的); 而「無向圖形是相連的」表示任兩個頂點u和v皆為相連的。 無向圖形G的「相連組合」 (connected component) C指的是圖中的最大相連的子圖,應即C是G的相連子圖中最大的。

15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強固相連、強固相連組合 在有向圖形G = (V, E) 中,若G的任兩個頂點u和v,都有兩條路徑,一條由u往v,一條由v往u,則稱G為「強固相連的」 (strongly connected) 。 「強固相連組合」 (strongly connected component) 指的是有向圖形中,最大而且強固相連的子圖。

16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圖中G8不是強固相連的,因至少存少3往2無路徑可通。而 G8的強固相連組合為C2。

17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沒有迴圈 不存在迴圈的圖形稱為「沒有迴圈」 (acyclic) ,一棵樹即為相連、但沒有迴圈的圖形。
6.2 圖形的專有名詞 沒有迴圈 不存在迴圈的圖形稱為「沒有迴圈」 (acyclic) ,一棵樹即為相連、但沒有迴圈的圖形。 圖形是比樹更一般化的資料結構,自然原先對樹所做的動作或運算均可在圖形上探索。

18 6.2 圖形的資料表示 就像樹一樣,圖形也可用不同的資料結構來表示,下面我們介紹二種常用的資料結構:「相鄰矩陣」和「相鄰串列」。
6.2 圖形的資料表示 就像樹一樣,圖形也可用不同的資料結構來表示,下面我們介紹二種常用的資料結構:「相鄰矩陣」和「相鄰串列」。 那種資料結構比較適合,則視圖形的種類、應用的範疇及需要的運算而定。

19 6.2.1 相鄰矩陣 相鄰矩陣 (adjacent matrix) 即將圖形中頂點是否相鄰的關係紀錄在矩陣中。
相鄰矩陣 相鄰矩陣 (adjacent matrix) 即將圖形中頂點是否相鄰的關係紀錄在矩陣中。 若G = (V, E) ,而 |V| = n,即G有n個頂點,則任兩點是否相鄰可用一個存放0和1的nn二維陣列A表示之: 令i, j  V 若 (i, j)  E (或<i, j>  E),則令A[i][j]=1 否則令A[i][j]=0。

20 相鄰串列 若圖形中頂點u的分支度為k,我們可以將與u相鄰的這k個頂點用鍵節串列存放之,那麼如此形成的n個鍵結串列,即構成此圖形的相鄰串列 (adjacent list) 表示。

21 6.3圖形的走訪或搜尋 如對樹的走訪一樣 ,我們也希望對存放在圖形中節點的資料,決定其處理的順序,所以有走訪或搜索圖形資料的基本運算。
有兩種常用的圖形走訪或搜尋演算法: (1)深先搜尋 (depth-first search) (2)廣先搜尋 (breathe-first search)

22 6.3.1深先搜索 深先搜索強調不斷地往圖形的深處走訪。從某一頂點u出發。
選擇一個與u相鄰且尚未走訪的頂點v走去,再以v為起點,選擇其尚未走訪的相鄰頂點走去; 若頂點w的所有相鄰頂點皆已走訪過,則回到當時從s走去w的頂點s,自s往下走訪; 當所有頂點都被走訪過時,走訪即可停止。

23 6.3.1深先搜索 演算法6-1:遞迴深先搜尋 輸入:圖形G = (V, E), V = {0, 1, 2, ..., n-1}
1 int visited[n], i; 2 void DFS(int u) 3 { visited[n] = 1; 4 印出u; 5 for (所有與u相鄰的頂點v) 6 if (v未曾走訪,即visited[v]≠1) 7 { 印出v;DFS(v) } ; 8 } 9 main() 10 { for (i=0; i<n ; i++) visited[i] = 0; 11 DFS(0); 12 }

24 6.3.1深先搜索 遞迴的使用雖然方便,但執行效率稍為遜色,我們可利用堆疊改寫如下: 演算法6-2:堆疊深先搜尋
輸入:圖形G = (V, E), V = {0, 1, 2, ..., n-1} 輸出:G的深先搜尋頂點順序 1 int visited[n], i; 2 void DFS(int u) 3 { push(u); 4 while (堆疊內仍有頂點資料) 5 { pop(v); 6 印出v; 7 visited[v] = 1; 8 if (w為v尚未走訪的相鄰頂點, 即 visted[w] ≠ 1) 9 push(w); 10 } 11 } 12 main() 13 { for (i=0; i<n; i++) visited[i] = 0; 14 DFS(0); 15 }

25 6.3.2廣先搜尋 廣先搜尋 (breadth-first search) 強調先走訪一頂點 u的所有相鄰頂點!
從一頂點出發,先逐一走訪 u的所有相鄰頂點v1, v2,…., vk; 再自 v1走訪其所有的相鄰頂點、爾後再自 v2走訪其所有的相鄰頂點、再v3、…、vk。 如此一層一層地廣先搜尋,直至走訪完所有的頂點為止。 由於先走訪的點,會先對其相鄰頂點進行廣先搜尋:後走訪者,則後考慮。 可以用佇列來存放以走訪的頂點。

26 6.3.2廣先搜尋 演算法6-3:廣先搜尋 輸入:圖形G = (V, E), V = {0, 1, 2, ..., n-1}
1 int visited[n], i; 2 main() 3 { int v; 4 for (i=0; i<n; i++) visited[i] = 0; 5 visited[0] = 1; 6 Add_Queue(0); 7 while (Queue仍有頂點資料) 8 { v = Delete_Queue(); 9 印出v; 10 for (所有與v相鄰的頂點w) 11 { if (visited(w) == 0) 12 { visited(w) = 1; Add_Queue[w]; 14 } 15 } 16 } 17 }

27 6.3.3 尋找圖形的連通組合 欲找出無向圖形G中的連通組合,只要對G中尚未走訪過的點u做深先搜尋或廣先搜尋,即可將包含u的連通子圖Cu找出來, 若 v不在 Cu中則再對 v做深先或廣先搜尋,則可得包含 v的連通子圖Cv; 這個步驟對所有尚未走訪的點都做,即可得出所有的連通子圖; 其中最大的連通子圖極為連通組合。

28 6.3.3 尋找圖形的連通組合 演算法 6-4: 輸入:圖形G = (V, E), V = {0, 1, 2, ..., n-1}
1 for (i=0; i<n; i++) do visited[i] = 0; 2 for (i=0; i<n; i++) do 3 { if (visited[i] == 0) 4 { cout << “新的連通子圖”<<endl; 5 DFS(i); 6 } 7 }

29 6.4 延展樹和最小成本延展樹 6.4.1 延展樹 若圖形G = (V, E) 本身是相連的,則從任一頂點開始利用深先或廣先搜尋,即可走訪G中的所有頂點V。 若將搜尋過程中曾走訪的邊,組織成集合ET,未曾走訪的邊組織成集合EN,則 E=ET ∪EN 且 ET∩EN =; 頂點的集合V和曾走訪的邊集合ET,會構成一棵樹T = (V, ET),我們稱T為G的延展樹 (spanning tree)—亦即T以樹的結構,延展出G中的所有頂點。

30 6.4.2最小成本延展樹 在圖形G = (V, E) 的所有邊上,加上權重值 (weight) ,即w(e) ,e  E,那麼G中的延展樹,皆有其權重值的總和,我們稱之為成本 (cost) ; 「最小成本延展樹」 (minimum–cost spanning) ,即為加權圖形中,所有延展樹裏面成本最小者。 由於在實際應用上的重要價值,最小成本延展樹引起了許多學者的興趣與討論;其中有三個著名的演算法先後被提出來—這三種方法都採用了「貪婪策略」 (greedy strategy) —分別是 (1) Kruskal演算法 (2) Prim演算法 (3) Sollin演算法

31 Kruskal演算法 Kruskal認為每次加入一條最小成本的邊,應對最後想要的最小成本延展樹有所貢獻;亦即Kruskal的貪婪策略,就是逐次加入最小成本的邊,而一旦形成迴圈,將不符合樹的條件,遂直接捨去之; 若原圖形有n個頂點,則在共加入n-1條邊後停止。此時此n-1條邊,連出n個頂點,沒有迴路,正是一棵延展樹。 這個演算法已被證明—確實可找出最小延展樹。

32 6.4.2.1 Kruskal演算法 演算法 6-5 Kruskal演算法求最小延展樹
輸入:加權圖形G = (V, E),|V| = n; w(e)為邊e上的成本 輸出:T,T為G的最小延展樹 1 T = ; 2 while ((T中少於n-1條邊) && (E != )) 3 { (u, v) = E中最小成本的邊; 4 E = E∖{(u, v);} 5 if ((u, v)加入T後不致形成迴圈) 6 T = T∪{(u, v);} 7 } 8 if (T中邊數<(n-1)) 印出”G無延展樹!”; 9 else輸出T;

33 Prim演算法 在尋找最小成本延展樹的過程中,Prim認為可以任意挑一頂點開始,選出與其連接的邊中最小者,將此邊連接的頂點加入,稱之為目前的最小延展樹T; 反覆「挑與T連接的最小邊」,將邊連接的頂點加入T,俟T包含n-1條邊為止。亦即Prim的貪婪策略是—每次挑與T連接具最小成本的邊。

34 6.4.2.2 Prim演算法 演算法6-6 Prim演算法求最小延展樹 輸入:加權圖形G = (V, E), |V| = n;
輸出:T,T為G的最小延展樹。 1 T = ; 2 While (T中少於n-1條邊) 3 { (u, v) = min{(a, b)∣aT且bV-T} 4 if((u, v)不存在) break; 5 T = T∪{(u, v)}; 6 } 7 if (T中邊數<(n-1)) 印出”G無延展樹!”; 8 else 輸出T;

35 Prim演算法 試比較一下,Kruskal演算法每次加入「所有尚未考慮的邊中具最小成本者」,所以在執行過程中,Kruskal演算法產生的是一群樹的集合,即森林;而Prim演算法的執行過程,一定產生「目前最小成本的延展樹」,它是一棵樹。 Kruskal演算法得考慮:邊的加入是否形成迴圈;Prim 演算法則不必。 Kruskal演算法一定得從所有邊中成本最小者開始建樹;Prim演算法則可任意挑建樹的起點。 縱使兩個演算法有以上的差異,兩者產生的最小成本延展樹的「成本」是一樣的。

36 Sollin演算法 以Sollin演算法建立最小成本延展樹,可視為Prim演算法的平行處理 (parallel processing) 的版本。我們可視圖形上的所有頂點各自是棵樹,那麼Sollin的想法是讓每棵樹引用Prim的概念—每棵樹皆加入最小成本的邊—去擴張; 當兩棵樹擴張時用了共同的邊、或共同的頂點,則此二棵樹彼此相連,可合併成一棵樹; 當所有小樹皆合併成唯一的一棵大樹即停止,最小成本延展樹亦即求得。

37 6.5 最短路徑 加權圖形的結構,非常適合用來描述城市間的交通狀況:用頂點代表城市,邊代表城市間連接的道路,邊上的權重值為該道路的距離(或往來的成本,在此我們以距離討論之)。 那麼從城市甲到城市乙的最短路徑 (shortest path),當然是重要的實際考量,本節即討論這個主題,我們將告訴各位自城市甲,經過哪些道路和城市可有最短的距離到達城市乙。依據起點的不同,本節最短路徑的問題有兩種型式: (1) 單一起點當其他所有目的地 (single source/all destination) (2) 所有任意兩點間 (all pairs) 的最短路徑

38 6.5.1 單一起點到所有目的地之最短路程 首先在加權圖形G = (V, E) 中,令所有的邊上的距離w(ei)  0,ei  E,1 ≤ i ≤ |E|; 想知道自起點u  V,到其他所有城市v  V-{u} 的最短路徑,我們稱之為「單一起點到所有目的地」之最短路徑問題。

39 6.5.1 單一起點到所有目的地之最短路程 演算法 6-7 Dijkstra演算法求單一起點到所有目的地的最短路程
輸入:加權圖形G(V, E),V={0, 1, 2, ..., n-1},邊上的距離為w[i,j],i, jV,起點u 輸出:u到v的最短距離,vV,u≠v 1 for (j=0; j<n; j++) D[j] = w[u, j]; 2 found[u] = true; D[u] = 0; 3 while (尚未求出到所有目的地的最短距離) 4 { v = D中最小且 found[v] = false; 5 found[v] = true; 6 for (k=0; (k<n) && (found[k] == false); k++) 7 D[w]= min(D[w], D[k]+w[k, v]); 8 }

40 6.5.2任意兩點間的最短路徑 在本節中我們介紹「任意兩點間最短路徑」(all pairs shortest paths)的解法。當然這個問題可以用Dijkstra演算法,把每點頂點都當成起點各執行一次,共O(n) 次(每次時間為O(n2)),總共以O(n3) 的時間,得到任意兩點間的最短路徑。 然而本節將採用「動態規劃」 (dynamic programming) 的策略,來設計求解此問題的演算法,雖然時間複雜度亦為O(n3) ,但在概念上是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我們用相鄰距離矩陣W來表示圖形G = (V, E ),V = {0, 1, 2,…,n-1},w[i][j]為i到j的相鄰距離0 ≤ i, j ≤ n-1。 由於自i到j可能經過其他許多頂點,也許是頂點0, 1, 2, …, n-1;我們可以用Ak[i][j]來表示「i到j途中允許經過頂點代碼不大於k的最短路徑」。 此矩陣的起始狀況為: A-1[i][j] = w[i][j] 而且一旦求出An-1[i][j],即可知道「自i到j途中允許經過0, 1, 2, …, n-1頂點的最短路徑」,這也本是我們想求得的解答。於是我們的任務即希望求出:A0, A1, A2,…, An-1。

41 6.5.2任意兩點間的最短路徑 如果Ak-1已經求出,該如何利用之求出Ak呢,1 ≤ k ≤ n-1?下面有兩種可能:
(1)若自i往j不經過頂點k,那麼Ak-1[i][j]已存放了這個最短路徑 (2)若自i往j會經過頂點k,則經過路徑可區分為兩段:分別是自i往k,和由k往j兩段。由於到目前為止,自i往k和由k往j這兩段路徑,皆不至於經過頂點代碼超過k的頂點,所以這兩段路徑的最短距離應分別為Ak-1[i][k]和Ak-1[k][j]。 由上面兩種可能,我們可推出:Ak欲保存自i到j,途中不經過頂點代碼大於k的最短距離,Ak必須以下式求出: Ak[i][j] = min{Ak-1[i][j], Ak-1[i][k]+Ak-1[k][j]}, 0 ≤ k ≤ n-1。 注意這裡的Ak所引用的值皆在Ak-1中,Ak-1亦必定先於Ak被求出;所以我們可以同一個陣列來存放Ak。

42 6.5.2任意兩點間的最短路徑 演算法6-8:任意兩頂點間的最短距離
輸入:圖形G = (V, E ),V ={0, 1, 2, ..., n-1}和其相鄰矩陣w[i][j], 0 ≤ i, j ≤ n-1 輸出:任兩點間的最短距離矩陣A 1 for (i=0; i<n; i++) do; 2 for (j=0; j<n; j++) do; 3 A[i][j] = w[i][j]; 4 for (k=0; k<n; k++) do; 5 for (i=0; i<n; i++) do; 6 for (j=0; j<n; j++) do; 7 A[i][j] = min{A[i][j], A[i][k]+A[k][j]}

43 A+[i][j] = A+[i][j] || A+[i][k] && A+[k][j]
6.6 遞移封閉 數學上的遞移性指的是:若aRb,bRc,則aRc,其中R是某事先定義的關係。 在圖形的表示中,若將R視為「相連」的關係,則遞移性對相連關係具頗為有趣的關連。 a與b相連,b與c相連,自然a有路徑與c相連,「遞移封閉」 (transitive closure) 即欲求解: 圖形中任意兩點是否可透過遞移關係而相連。 事實上這個問題可用上節對「任意兩點間求解最短距離」的演算法來解決,因為只需求得兩點之間是否相連,所以原求最短距離的Ak可改成 A+[i][j] = A+[i][j] || A+[i][k] && A+[k][j] 之邏輯運算即得。時間複雜度亦為O(n3) 。 注意這是求解有向圖形的解法;倘若欲解遞移封閉的圖形是無向的,則可以直接利用深先或廣先搜,尋求圖形的連通部分; 若兩點在同一連通部分,勢必可有路可相連,即A+[i][j] = 1; 若兩點在不同連通部分,則兩點間無路可連,A+[i][j] = 0;而此時深先或廣先搜尋只須O(n2) 的時間。

44 6.7 拓樸序列 生活中有許多例子牽涉了事件的前後關係,例如一項工程(建造房子、生產汽車、室內裝潢…)、公文流程、在大學中選修課程、…等等,皆可能得按照某種順序方得以完成。 此時我們可利用有向圖形,用頂點代表工作項目,邊代表工作項目間的必要(先後)關係,描繪這種前後關係;這種有向圖形又稱為「頂點作業網路」 (activity-on-vertex network, AOV network) 。

45 6.7 拓樸序列 演算法6-9拓樸順序序列(topological sorting sequence) 輸入:AOV網路G = (V, E)
6.7 拓樸序列 演算法6-9拓樸順序序列(topological sorting sequence) 輸入:AOV網路G = (V, E) 輸出:G的拓樸排序序列 1 while (G中仍有頂點) 2 { if (所有的點皆有前接點) return; //此網路有迴圈,無法求解 3 任選沒有前接點之頂點v; 4 cout << v; 5 刪除v及所有自v連出的邊; 6 }


Download ppt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 第6章 圖形 徐熊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