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专题 荷 学习目标 学习咏荷的诗文,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通过议荷、写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思辩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赏荷 咏荷 读荷 议荷 写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专题 荷 学习目标 学习咏荷的诗文,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通过议荷、写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思辩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赏荷 咏荷 读荷 议荷 写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题 学习目标 学习咏荷的诗文,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通过议荷、写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思辩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赏荷 咏荷 读荷 议荷 写荷

2 赏 荷

3 在你的面前 思绪在梦幻中 缓缓地飘逸, 仿佛幽幽的柔情, 又如淡淡的清香, 正将我的心和思绪融化。 轻轻的,静静的, 如诗,如梦, 如雾,如幻……

4

5

6

7

8

9

10 咏 荷

11 将你收集到的咏荷诗告诉你的同学,让大家共同品味。

12 <<小池 >> 宋 杨万里
<<小池 >>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3

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5 思考: 读一首诗,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欣赏?

16 应从这四个方面去欣赏一首诗 一.描绘的形象 二.抒发的情感 三.精练的语言 四.和谐的节奏

17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18

19 王昌龄:唐代(盛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题材以边塞为主,诗歌形式以绝句为主,尤工七绝。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盛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题材以边塞为主,诗歌形式以绝句为主,尤工七绝。

20 一.节奏(通过朗读来体会) 七言诗的节奏 2 / 2 / 2 / 1 或 2 / 2 / 1 / 2 荷叶 / 罗裙 / 一色 / 裁, 芙蓉 / 向脸 / 两边 / 开。 乱入 / 池中 / 看 / 不见, 闻歌 / 始觉 / 有 / 人 来。 (闻歌 / 始觉 / 有 人 / 来。)

21 (一)注释: 1 .一色:同一种颜色。 2 .裁 :裁剪缝制。 3.芙蓉:荷花的别称。 4.乱入:杂入。
二.形象 (通过注释.翻译和想象来呈现) (一)注释: 1 .一色:同一种颜色。 2 .裁 :裁剪缝制。 3.芙蓉:荷花的别称。 4.乱入:杂入。

22 (二)翻译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 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 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 听到歌声才觉察有人在荷塘采莲。

23 (三)想象 诗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中若隐若现,人花难辨,花人同美,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24 三.情感(通过分析形象来感悟) 1.江南采莲少女热爱劳动生活。 2.歌颂了青春的欢乐。

25 四.语言(分析动词.形容词和修辞等) 动词的运用 诗中借助了一连串的动词 “向”“开”“入”“闻”“觉”“来” , 展现出采莲女在荷池中若隐若 现的生动画面,画面上还传来了欢乐的歌声, 把人引入清新优美的意境。

26 移舟水溅差差绿, 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 雨中留得盖鸳鸯。
莲叶 (唐 )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 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 雨中留得盖鸳鸯。

27

28 一.节奏(通过朗读来体会) 移舟 / 水溅 / 差差 / 绿,倚槛 / 风 摆 / 柄柄 / 香。 多谢 / 浣纱 / 人 / 未折, 雨中 / 留得 / 盖 / 鸳鸯。

29 二.形象 (通过注释.翻译和想象来呈现) (一)注释: 1. 槛:这里指船两边的栏杆。 2. 柄柄:这里指一柄柄的荷叶。 3. 浣:洗涤。

30 (二)翻译 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吹来,摇动着一柄柄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要多多感谢那些浣纱的女子,她们没有采摘荷叶,这样,在雨中,荷叶还可以遮盖戏水的鸳鸯。

31 (三)想象 这首小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 舟行荷塘图、荷塘浣纱图、风摇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

32 三.情感(通过分析形象来感悟) 1.写出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 2.赞美了莲叶的高贵品质。

33 四.语言(分析动词.形容词和修辞等) 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 。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

34 世间花叶不相伦, 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荷此叶长相映, 翠减红衰愁杀人。 赠荷花 唐 李商隐

35

36 作者简介 李商隐: 唐代(晚唐)著名诗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他的诗句。

37 世间 / 花叶 / 不 / 相伦, 花入 /金盆 / 叶 / 作尘 。
一.节奏(通过朗读来体会) 世间 / 花叶 / 不 / 相伦, 花入 /金盆 / 叶 / 作尘 。 惟有 / 绿荷 / 红 / 菡萏, 卷舒 / 开合 / 任 / 天真。 此荷 / 此叶 / 长 / 相映, 翠减 / 红衰 / 愁 / 杀人。

38 (一)注释: 1.伦:同等。 2.卷舒:荷叶卷缩和伸展。 3.开合:荷花开放和合拢。 4.天真:天然本性。
二.形象 (通过注释.翻译和想象来呈现) (一)注释: 1.伦:同等。 2.卷舒:荷叶卷缩和伸展。 3.开合:荷花开放和合拢。 4.天真:天然本性。

39 (二)翻译 世间的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入金盆,把叶子变成尘土。只有荷花是绿叶红花相配相映,荷叶卷缩和伸展,荷花开放和合拢,全凭天然本性。荷花荷叶长期互相辉映,荷叶减少,荷花衰败,令人愁苦难当。

40 (三)想象 荷花荷叶,互敬互爱。她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仍然不相遗弃。

41 2.歌颂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三.情感(通过分析形象来感悟) 1.歌颂荷花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2.歌颂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42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以它们的“不相伦”,反衬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四.语言(分析动词.形容词和修辞等)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以它们的“不相伦”,反衬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43 白莲 唐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44

45 作者简介 陆龟蒙:唐代(晚唐)诗人,苏州人。他生活在唐末动乱黑暗的年代里,晚年隐居在甫里(今吴江的古镇甪直)。他对当时的政治有所不满,然而心怀天下。

46 一.节奏(通过朗读来体会) 素花 / 多蒙 / 别艳 / 欺, 此花 / 真合 / 在 / 瑶池。 无情 / 有恨 / 何人 / 觉, 月晓 / 风清 / 欲堕 / 时。

47 (一)注释: 1.蒙:受。 2.别艳:另一种艳色之花。 3.真合:真应该。 4.瑶池:神话中西方的仙境。
二.形象 (通过注释.翻译和想象来呈现) (一)注释: 1.蒙:受。 2.别艳:另一种艳色之花。 3.真合:真应该。 4.瑶池:神话中西方的仙境。

48 (二)翻译 她不施脂粉,常受艳丽的红莲欺凌(意思是人们都喜爱艳丽的红莲,而很少有人欣赏素雅的白 莲),这样淡雅高洁的花,真该开在瑶池仙境。看她淡漠无情,有谁知道她的无穷幽恨?秋天清晨,正当月晓风清时,她摇摇欲坠。

49 (三)想象 白莲,她凌波独立,寂寞的开着。秋天来了,她默默的低着头。她简直就是瑶池仙子的化身。

50 三.情感(通过分析形象来感悟) 1.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 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 2.流露出诗人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51 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
四.语言(分析动词.形容词和修辞等) 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

52 莲 宋 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 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 露为风味月为香。

53 图1

54 作者简介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此诗作于被贬杭州之时。

55 城中 / 担上 / 卖 / 莲房, 未抵 / 西湖 / 泛 / 野航。
一.节奏(通过朗读来体会) 城中 / 担上 / 卖 / 莲房, 未抵 / 西湖 / 泛 / 野航。 旋折 / 荷花 / 剥 / 莲子, 露为 / 风味 / 月 / 为香。

56 二.形象 (通过注释.翻译和想象来呈现) (一)注释 1.抵:到。 2.泛:浮行。 3.野:郊外。 4.旋:不久。 5.风味:美好的口味。

57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蓬内莲子,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二)翻译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蓬内莲子,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58 “露”在视觉上是晶莹湿润的,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而“月”在视觉上是皎洁的,或者是淡雅朦胧的。
(三)想象 “露为风味月为香”。“露”是什么“风味”?“月”是什么“香”? “露”在视觉上是晶莹湿润的,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而“月”在视觉上是皎洁的,或者是淡雅朦胧的。

59 三.情感(通过分析形象来感悟) 1. 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 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

60 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四.语言(分析动词.形容词和修辞等) “露为风味月为香”。用视觉形象来形容味觉和嗅觉形象,这在修辞上叫“通感”。 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61 读 荷 《爱莲说》 《芙蕖》 选文文质兼美,请 阅读品味。

62 《爱莲说》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说”,是宋朝哲学家周敦颐写的状物抒情、寓哲理于暗喻之中的名文。作者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婉曲地批评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历久传诵不衰。

63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
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64 爱 莲 说 fán 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zhuó 洗涤 xiè 亲近而不庄重 xiǎn 很少

65 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只喜爱莲花呢?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
1、重点段落的理解 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只喜爱莲花呢?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6 这段话中的七个短句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的特点呢?
1、“淤泥”和“清涟”写出了莲花的 生长环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莲花的 体态; 3、“香远益清”写出了莲花的 香味; 4、“亭亭净植”写出了莲花的 整个形体姿态;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出了莲花的 清高风度;

67 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欢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来看,它是哪一种人的化身呢?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欢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来看,它是哪一种人的化身呢? 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托物言志 君子的化身 通达事理 不攀附权贵 美名远扬 志洁行廉仪态端正

68 本文主要是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要谈到菊花和牡丹呢?
3、学习映衬的手法: 本文主要是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要谈到菊花和牡丹呢?

69 映衬手法 陶渊明 “隐逸者” 正衬 “予” “君子” 牡丹 反衬 世人 “富贵者”

70 一“叹”-- 爱菊者“鲜” 二“叹”-- 爱莲者“少” 三“叹”--爱牡丹者“众”
4、分析结尾: 一“叹”-- 爱菊者“鲜” 二“叹”-- 爱莲者“少” 三“叹”--爱牡丹者“众”

71 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72 议 荷

73 (1)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74 (2)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75 (3)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以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76 (4)荷花和佛教的关系: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走进寺庙,随处可见莲花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向人间抛撒莲花(如天女)。 

77

78 写荷: 通过交流,我们已感受了荷花那清新淡雅,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纯洁。同学们心中肯定涌出了许多对荷花的情感。请拿起手中的笔,对你一了解到的荷花做一下描绘,形式为:  我喜欢荷花,那是因为_______。  (提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外形,一是从内涵即精神,也可以自拟角度。)  

79 1、写描绘荷的文章,应作仔细观察,回忆读过的文章是如何描写的,并展开联想,运用好描述性的语言。
如何写荷的几点建议: 1、写描绘荷的文章,应作仔细观察,回忆读过的文章是如何描写的,并展开联想,运用好描述性的语言。 2、写以荷喻理的文章,必须找准荷的某一部分的特点,并展开合理的联想,运用好议论性的语言。 3、写咏荷抒情的文章,应写出爱荷之情,参考读过的文章中运用的借物抒情的方法来写,并运用好抒情的语言。

80  链接 一 荷花 又称“花中仙子”、清纯高洁。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代表吉祥如意的寓意,佛教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荷花作为吉祥的象征。夏日炎炎,人乏蝉鸣,你若信步三世畔,必会被那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的袅袅红莲,田田荷叶所陶醉,那沁人心脾的清香,更会使你心旷神怡,平添惬意,随风摇曳的田田荷叶间,远远望去秀美绝伦。荷花在我国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花卉,其栽培史可追溯的六千年前左右,传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生日。

81 荷花那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实在让人称赞。莲的同族支系庞杂,大至亚马逊荷,荷叶直径二点五米,可乘一个小孩的王莲,小到植于碗中的碗莲,其中一蒂双花的并蒂莲,三花四心的品字莲,以及碧莲,紫莲等尤为绝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何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82 链接 二 荷花在虔城的佛教徒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几乎可以说是佛的代名词。 “唐·菩萨”、 “唐·乘龙升天”、 :“宋·观音济难”等邮票,都是荷花与观音菩萨一同出现。 “西夏·供养菩萨”、 M“元·千手观音”邮票上的菩萨都立在莲花座上,或手棒莲花。 《西藏文物》4枚邮票,主图也都设置在莲花座上,可见西藏喇嘛教也将莲花视为心灵清净、纯真境界的外化。

83 愿我们心中的莲花常开不败 谢谢您莅临指导 初 一语文备课组 2009.5


Download ppt "专题 荷 学习目标 学习咏荷的诗文,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通过议荷、写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思辩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赏荷 咏荷 读荷 议荷 写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