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營養教育融入課程單元設計-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營養教育融入課程單元設計-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營養教育融入課程單元設計-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
主講人:薛梨真

2 壹、前言 一、單元設計提供教學前的教學主題, 協助教學者準備教材 二、單元設計提供教學前的教學分析, 協助教學者確立目標
三、單元設計提供教學前的活動設計, 協助教學者掌握流程

3 貳、取材範圍 一、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人與食物主 題軸內涵 二、家政教育:飲食主題軸內涵 三、其他:如綜合活動生活經營主題軸 相關內涵

4 參、應用範圍 一、獨立教學:自行設計單元與教學 二、協同教學:共同設計單元與教學 三、專題講座:配合單元設計需要擔任 專題講座
四、提供資源:配合單元設計需要提供 資源 五、其他

5 肆、單元設計要領 一、教學條件分析 (一)學習者的條件 (二)教學者的條件 (三)教學時間 (四)教學場地 (五)教學資源 (六)其他

6 二、決定主題、單元名稱與設定目標 (一)配合能力指標 (二)分列認知、情意、技能目標 (三)決定單元主題與名稱 (四)細分活動目標

7 三、決定單元教材 (一)呼應單元目標 (二)考量學習者條件(能力、生活經驗) (三)考量教學時間 (四)選取多數學生能學習的教材 (五)選取多數學生有興趣的教材 (六)選取多數學生能應用的教材 (七)其他

8 四、編排教材流程 (一)依教學目標需要安排適切的教學活動 (二)考量活動與活動間的銜接 (三)考量整單元的前後呼應
(四)考量多數學生能參與的活動 (五)考量活動型態具變化 (六)考量評量活動融入教學 (七)考量提供學生啟發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 (八)考量教學時間及場地限制 (九)其他

9 五、決定評量標準與方式 (一)檢核活動目標是否達成 (二)決定活動是否轉換 (三)蒐集學生學習資訊 (四)決定成績評定標準

10 伍、單元設計實例

11 陸、結語 一、單元設計僅提供教學草圖, 教學者宜靈活應用 二、單元設計僅教學前的假設, 教學者宜因地制宜

12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附件一)

13 (一)基本理念 廿一世紀是科技高度發展、社會快速變遷、國際關係日益密切的時代。教育部針對國民教育階段修訂跨世紀的九年一貫新課程,目的是以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的學習領域教育活動,傳授基本知識,養成終身學習能力並培養身心充分發展的健全國民與世界公民。    國民教育的最終目標在培養健全的國民,為了因應新世紀的需要,我們的國民必須要有良好的適能,才能擔負新時代的任務。美國健康教育體育休閒舞蹈學會(AAHPERD)根據適能(fitness)的觀點,對健康提出了整體性的概念,認為真正完整的健康應由五個安適狀態(well-being)所構成:

14 1.身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包括了解身體發展、身體照顧,發展正向身體活動的態度與能力。
2.情緒適能(emotional fitness):包括思考清晰、情緒穩定、成功的調適壓力,具備自制與自律的能力。 3.社會適能(social fitness):包括關心配偶、家人、鄰居、同事和朋友,積極與他人互動和發展友誼的能力。 4.精神適能(spiritual fitness):包括尋找個人生命的意義,設定人生的目標,擁有愛人與被愛的能力。 5.文化適能(cultural fitness):包括對社區生活改造有貢獻,能關注文化和社會事件與接受公共事物責任的能力。

15 這五個安適狀態彼此相輔相成而影響了生活型態與品質。「健康與體育」建構在「人自己之生長發育」、「人與人、社會、文化之互動」、「人與自然、面對事物時如何作決定」三個層面的教育活動,而達成全人健康(total well-being)的課程目標。 健康教育的目標在於健康行為的實踐。由覺知進而形成一個人的價值觀念,在教學上佔著極重要的份量,尤其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所形成的價值觀念,才能真正地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健康教育已由過去被認為是「剝奪人生樂趣」的一門科學,轉變成為協助學生「解開人生價值結」的澄清過程,且應抱著「如何教比教什麼更重要」的態度來從事教學。    體育的目標旨在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體適能,而不是塑造一個競賽的勝利者去追求「贏」而已。也可以說,受過良好體育薰陶的學生,不論其天份如何,皆應有機會參與身體活動,發展適合其年齡應有的運動技能,是身心健全且健康快樂的。它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別差異。教師透過良好的課程規劃、教材選擇與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培養學生成為成功的學習者。

16 「健康與體育」的目標在培養學生擁有良好適能,生活在健康的環境中,同時擁有支持的法規與人群。鼓勵學生藉著健康行為的養成、運動行為的培養與鍛鍊改善自己的健康,同時在與別人互動中影響他人、社區與環境,以達到全人健康的目的。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將健康教育與體育合併成一個學習領域,不單是在課程改革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更在新世紀的國家整體競爭力中,擔負起教育的重要使命。七大學習領域之中,唯有「健康與體育」跟生命的延續息息相關。在我們提倡生涯規劃、終身學習的同時,如果沒有健康的身心,一切都將是空談。其最重要的理念在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讓學習的成果與日常生活相互結合,替代過去追求雖理想但難以實現的「標準」,以及遙不可及的理論。

17 (二)課程目標 1.養成尊重生命的觀念,豐富全人健康的生活。 2.充實促進健康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3.發展運動概念與運動技能,提昇體適能。
4.培養增進人際關係與互動的能力。 5.培養營造健康社區與環境的責任感和能力。 6.培養擬定健康與體育策略與實踐的能力。 7.培養運用健康與體育的資訊、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18 (三)分段能力指標 <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主題軸序號,b代表學習階段序號, c代表流水號。
本學習領域配合學生生長發育及現有學制,平均分為三學習階段。第一學習階段為小學一至三年級,第二學習階段為小學四至六年級,第三學習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19 2.人與食物 2-1-1 體會食物在生理及心理需求上的重要性。 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到食物的質與量並探討影響飲食 習慣的因素。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 了解不同的食物組合能提供均衡的飲食。 了解營養的需要量是由年齡、性別及身體活動所決定。 了解、接納並尊重不同族群或國家的飲食型態與特色。 運用食品及營養標示的訊息,選擇符合營養、安全、經濟的食物。 明瞭食物的保存及處理方式會影響食物的營養價值、安全性、外觀及口味。 分享並討論運動與飲食的經驗,並建立個人的健康行為。

20 2-3-1 設計、執行並評估個人的飲食內容,以符合成長和身體活動的營養需求。 指出需要特殊營養照顧的時期或疾病,並提出預防的策略。 檢視媒體所助長飲食趨勢之合適性,並體認正確的飲食可降低健康上的風險。 以營養、安全及經濟的觀點,評估家庭、學校、餐廳、社區商店所準備和販售餐點的合適性,並提出改善的方法。 明瞭食物的烹調、製造會影響食物的品質、價格及熱量,並能作明智的選擇。 分析個人對身體外觀的看法及其對個人飲食、運動趨勢的影響,並擬定適當的體重控制計畫。

21 附錄一 主題軸及其內涵 2.人與食物 (1)食物的價值在於提供人生各階段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及滿足心理的需求。 (2)食物的選擇,受到社會、文化、經濟、自然環境及政策等因素的影響。 (3)良好的飲食習慣能使食物被人體充分利用,而安全的食物製備及保存過程,可提高食物的價值。 (4)飲食與運動對健康有密切關係。

22 附錄二 能力指標的補充說明 2.人與食物

23 分段能力 指標 補充說明 2-1-1 體會食物在生理及心理需求上的重要性。 1.體會及討論飢餓及飽足感和食物攝取的關係。 2.體認人對有誘人味道、外表、氣味、聲音或質地的食物會產生吃的動機。 3.討論提供成長及身體活動所需的六大類食物。 4.每日攝取多樣化食物,以維持身體健康。 5.能準備簡單且立即可吃的食物,以符合健康的原則,並滿足生理及心理的需求。

24 分段能力 指標 補充說明 2-1-2 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到食物的質與量並探討影響飲食習慣的因素。 1.討論食物生產及分布情形與食物攝取的關係。 2.比較家庭內成員及不同家庭的飲食型態。 3.討論食品廣告、朋友、不同飲食場所等周遭環境因素對個人飲食習慣的影響。 4.認識本土、外來食物及飲料對飲食習慣的影響。

25 分段能力 指標 補充說明 2-1-3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1.養成每天吃早餐的習慣。 2.了解並實踐"早餐吃的飽、午餐吃的好、晚餐吃的少"的飲食原則。 3.培養不偏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嚥、珍惜食物、飯前洗手、飯後潔牙、飯 後不做劇烈運動等良好飲食習慣,並能自我檢視。 4.示範良好的餐桌禮儀,並能選擇良好的飲食場所。 5.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少喝含糖飲料。 6.嚐試新食物,並願意納入日常飲食中。 7.保持愉快的用餐情緒。

26 分段能力 補充說明 指標 2-1-4 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
1.以感官分辨食物的安全性。 2.能選購包裝完整且符合環保概念的安全食品。 3.以少糖、少鹽、少油、多纖維的原則,選擇有益健康的高營養密度食物。 4.了解零食、速食與休閒飲料不是飲食中必須的成分並減少攝取量。 2-2-1 了解不同的食物組合能提供均衡的飲食。 1.指出食物多樣化的重要性且能夠吃足量的主食。 2.運用每日飲食指的食物類別及分量來選擇食物。 3.計畫符合均衡膳食觀念的飲食。

27 分段能力 補充說明 指標 2-2-2 了解營養的需要量是由年齡、性別及身體
1.敘述主要營養素的功能及辨識各種營養的主要來源。 2.解釋營養素在生長、活動中的重要性及不同需要量的因素。 3.認識營養不良及其所造成的健康問題。 2-2-3 了解、接納並尊重不同族群或國家的飲食型態與特色。 1.了解我國的進食方式、主食、進餐禮儀、節慶習俗、禁忌等飲食文化。 2.了解並尊重他國如:東南亞、東北亞、歐美國家的飲食文化,包括習俗和禁忌。 3.分析且體認宗教及文化對飲食型態的影響。

28 分段能力 補充說明 指標 2-2-4 運用食品及營養標示的訊息,選擇符合營養、安全、經濟的食物。
1.確認自己應對食物選擇負責任的重要性。 2.明瞭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內容,選擇符合營養的食物。 3.認識食品標示及優良食品標誌等營養訊息,選擇安全、營養的食物。 4.不買不吃食品標示不全的食品,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2-2-5 明瞭食物的保存及處理方式會影響食物的營養價值、安全性、外觀及口味。 1.觀察食物包裝與儲存容器的適當性。 2.觀察食物在空氣中,不同溫度等情況下所產生的化學變化。 3.明瞭選擇新鮮食品的方法。 4.列出食物的正確保存方式。 5.了解清洗、解凍的方式。 6.正確有效的利用冰箱。

29 分段能力 補充說明 指標 2-2-6 分享並討論運動與飲食的經驗,並建立個人的健康行為。
1.討論飯後劇烈運動等行為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2.認識在運動前最好先喝水,對於運動時所流失的體液適時補充。 3.認識運動前、中、後的營養飲食原則。 4.由本身及他人獲得的經驗或訊息,將運動、飲食的正確知識傳授給週遭的人。 2-3-1 設計、執行並評估個人的飲食內容及飲食習慣,以符合身體成長和活動的營養需求。 1.了解青少年的飲食需求及常見的飲食問題。 2.討論由飲食獲得能量及身體活動消耗能量的關係。 3.以每日飲食指南來檢視、設計、執行並評估是否符乎個人成長及身體活動的飲食內容。 4.了解健康食品、營養補充劑及食補在飲食中的角色,並能依自己的需要選 擇食用。

30 分段能力 指標 補充說明 2-3-2 指出需要特殊營養照顧的時期或疾病,並提出預防的策略。 1.列出適合嬰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懷孕期、老年期等不同時期的人的特殊營養建議攝取量,並解釋飲食不佳可能導致的結果,及提出營養改善的策略。 2.列出活動量不同的人如:運動員的特殊營養建議攝取量。 3.明瞭不同運動類型所消耗的能量來源不同。如:有氧運動耗用較多脂肪,無氧運動耗用多屬醣類。 4.解釋人們可能需要特殊飲食計畫的原因,如:患糖尿病、腎臟病、過敏、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並提出預防的策略。 1.指出媒體所傳播的飲食趨勢如:低脂、高鈣、五穀、有機、生食、空熱量、組合食品、生菌、無農藥殘留等,並思考對個人健康的合適性。 2.解釋糖、鹽、膽固醇、脂肪對健康的影響。 3.依營養素原則、保健功效及本身的需求,而非廣告的吸引力和流行趨勢來選擇食物。

31 分段能力 指標 補充說明 2-3-4 以營養、安全及經濟的觀點,評估家庭、學校、餐廳、商店所準備和販售餐點的合適性,並提出改善的方法。 1.運用食物分類及飲食指南,評估家庭、學校、餐廳、社區商店所準備或販售的餐點與個人健康的關連性。 2.提供符合營養安全及經濟原則的食物,給供應餐點的人作為參考。 3.陳述學生、教師、父母等對學校所供應之食物的看法。 4.分析外食的營養成份,並選擇營養健康外食,進而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物中毒。 5.調查員生消費合作社所供應的食物現況,並提出改善的意見表。

32 分段能力 指標 補充說明 2-3-5 明瞭食物的烹調、製造會影響食物的品質、熱量及價格,並做明智的選擇。 1.列出和食品營養損失有關的因素。 2.分析使用食品添加物的原因。 3.認識能保障食品安全性的加工技術和處理食物的衛生措施。 4.明瞭烹飪方式與營養熱量的關係,能比較並選擇。 5.根據重量、營養價值及價格來比較天然、有機及加工食品,並以實際需求做明智選擇。 2-3-6 分析個人對身體外觀的看法及其對個人飲食、運動趨勢的影響,並擬定適當的體重控制計畫。 1.探詢追求流行及節食間的關連性及其對健康的影響。 2.指出並分析商業及媒體宣傳的減肥產品及課程之合適性。 3.欣賞並接納自己身體的外觀,並做價值澄清。 4.明瞭體重控制的方法,並擬定個人的飲食、運動健康計畫。

33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家政教育 (附件二)

34 (一)基本理念 教育在基本上是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適應與改善生活環境的歷程,透過「家政」議題的實施,才能落實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家政」議題的建構,係建立在三方面的基礎上:一是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二是「家政」具統整IQ與EQ的特質,三是「關懷典範」的課程設計。

35 (1)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家政課程建構於教育部「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所提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及應培養的基本能力之基礎上。 A.跨世紀的九年一貫新課程應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 B.國民中小學課程應以生活為中心,尊重個性發展、激發個人潛能、涵詠民主素養、尊重多元文化價值;培養科學知能,適應現代生活需要。 C.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為重心,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

36 (2)「家政」具統整IQ與EQ的特質 知識或人類求知的方式,至少有兩種模式:一是分化的、不涉及人的、理論的、與數學推理及科學邏輯的知識;另一是關連的、與人有關的、務實的、人際推理的及敘事的知識。前者明顯地是屬於學科分化的、科學的與理性的知識,也是工具性與運用科技的知識。後者則係生活整合的、人文藝術的與感性的知識,也是較屬於溝通詮釋性的及自主解放性的知識。當前學校教育明顯地偏重前者而忽視後者。 感性的求知在分科嚴謹的學術領域一向不受重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卻不能忽視它的存在。根據Brunner (1985)的看法,敘事式的求知對於日常生活中「意義」的瞭解很有貢獻。Noddings (1991) 也主張,人際推理是開放、彈性而有回應的,它受到互為主、客體的思維者對彼此關係的態度所影響,有明顯的依附與連繫,而不是隔閡與抽離。

37 「家政」關心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而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光靠科技或工具性的知識是不夠的,因為它所涉及的問題,大多是與個人、家庭、社區、及其環境有相互關係。這些關係錯綜複雜,並非單一邏輯思考能加以解決的。因此,作為國民教育中的一學習議題,家政課程的兼具「理性」與「感性」特質,對於整合各學習領域的知能,使落實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換言之,「家政」是一整合而實用的課程,學生從家政教學活動中,學習基本生活知能,體驗實際生活,增進生活情趣。以「飲食」生活為例,買菜、點菜、餐會時的應酬寒喧等活動,必然整合語文與數學知能;烹調活動則整合了物理、化學、營養學、能源效率、鍋具餐具等材料科學、美學等知能;對飲食口味、嗜好、品味與飲食文化的形成與認識,則又整合地理、歷史、社會文化習俗等知能。總之,「家政」係整合上述學習領域知能及實踐價值教育、消費教育、環境教育、兩性教育、休閒教育及生活藝術等活生生的生活教育。

38 (3)「關懷典範」的課程設計 「關懷」本質上是一種動機、心理傾向或心理活動,也是一種覺醒或較恒久性的承諾;它既是一種認知表現,也是一種情感表現。「關懷」涉入個人對自己、他人及自然的知覺、感受、思維、表現與行為舉止,期能建立彼此間的和諧關係。Beck(1994)認為,「關懷」是一兼具倫理性與實用性的概念,幾乎沒有人能拒絕它,並且絕大多數的人都相信自己在實踐它。「關懷」能及於人、事、物、觀念、主體、客體、因果、機構與環境等。「關懷」的目的有二:一是促進人的發展;另一是反映人的需求。關懷某人,就得知道他是誰,他的能力、需求與限制,以及那些對他的成長有助益。換言之,關懷某人,基本上是要瞭解他,滿足其需求,並協助其成長與自我實現。就如同Hooft(1995)所強調的,「關懷」將自我表現擴散於人類存在的各個層面,包括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所構成的生物的、知覺的、心靈的整體情境脈絡中。

39 「家政」的建構採「關懷典範」的課程設計,旨在以「關懷倫理」促進個人/家庭/社區與其環境的整體發展,並滿足其彼此間的相互需求。以「關懷倫理」整合「公」領域的實證科學知能與「私」領域人際的與務實的日常生活知能,使賦予 (empower) 學習者具備解決私領域與公領域中日常生活經常性的問題,使心靈不離身體、思考不離行動、理智不離情感。 根據上述三方面的基礎理念,「家政」透過飲食、衣著、生活管理與家庭等的學習,使得生活各領域的不同層次需求獲得適當滿足;經由合宜的飲食、衣著、生活管理、家庭等,培養健康的個人,建立健康的家庭;藉由飲食、衣著、生活管理、家庭等的消費決策與管理,培養明智地消費物品與勞務;經由飲食、衣著、生活管理、家庭等課題中的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的學習活動,合理地利用資源,並保護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環境,以維持良好的生態平衡;透過飲食、衣著、生活管理、家庭等活動設計中,強調兩性與兩性適性發展;兼顧工作與休閒,對生活的理性認知與感性陶冶,將飲食、衣著、居住及家庭生活等活動與休閒品味結合,以達身心均衡發展;透過多元文化的飲食、衣著、居住及家庭生活的學習中,建立自己的獨立思考判斷與自我抉擇,並建立和夥伴相互合作與和諧共事的知能,進而養成宏遠的世界觀。

40 (二)課程目標 (1)瞭解日常飲食、衣著、生活管理、家庭生活的實際活動,充實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能。
(2)加強對日常生活的關懷,維繫與自己、他人及環境間的和諧關係。 (3)陶冶改善家庭生活及建立幸福家庭的信心、志趣與理想

41 (三)分段能力指標 <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學習階段序 號,c代表流水號。
第一學習階段為小學一至二年級,第二學習階段為小學三至四年級,第三學習階段為小學五至六年級,第四學習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42 (1)飲食 1-1-1 認識常見的食物 1-1-2 察覺食物與人體的關係 1-1-3 認識食品衛生與安全的重要性 1-1-4 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食物 1-1-5 製作簡易點心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1-2-2 瞭解自己的飲食習慣與喜好 1-2-3 選用有益自己生長發育的食物 1-2-4 察覺食物在烹調、貯存、加工等情況下的變化 1-2-5 製作簡易餐點 1-2-6 注重個人飲食衛生

43 1-3-1 比較不同的飲食習慣 1-3-2 瞭解飲食與人際溝通的關係 1-3-3 接納他人所喜歡的食物 1-3-4 瞭解均衡的飲食,並能分析自己的飲食行為 1-3-5 瞭解食物在烹調、貯存、加工等情況下的變化 1-3-6 選擇符合營養且安全衛生的食物 1-3-7 運用烹調方法,製作簡易餐點 1-3-8 認識傳統節慶食物與台灣不同族群飲食文化 1-4-1 根據青少年的營養需求,設計並規畫合宜的飲食 1-4-2 選購及製作衛生、安全、營養的餐點,表現良好的飲食行為 1-4-3 藉由食物實現自我 1-4-4 瞭解並接納不同國家、宗教的飲食文化

44 附錄一 家政教育實習 家政教育內涵為國民教育階段學生必備的基本家政素養,也是學生統整各領域知識應用於生活的知能。因此「家政教育」學習內涵包括兩部份:一為融入七大學習領域,另一為家政教育實習。有關家政融入七大學習領域部份學校應盡量設計家政與各領域整合之教學,讓學生在中小學所學的家政知能充分應用於學習活動中,以期培養學生的基本生活知能,體驗實際生活,增進生活情趣。有關家政教育課程實習(包括家庭與生活管理活動、飲食生活活動以及衣著生活活動等三部份)課程安排在二至九年級,其中二到四年級為每學年4節,五至八年級為每學年24節,九年級每學年20-24節的學習時間,於綜合活動領域中執行,所佔時間應不少於學校領域總教學時間之1.25%。茲將二至九年級之家政教育實習內涵表列於後。

45 (2)飲食生活活動 階段 主題 教學 節數 教學內容 建議教學評量方式 一 健康的點心 2
藉由蔬果及常見加工食品為主之簡易點心的製作,以認識常見的食物,學習選購、處理及貯存蔬果與加工食品的方法,並能認識及選食健康的點心。 實作表現、口頭回答 健康的簡餐 6 藉著簡易餐食的製作,認識營養均衡飲食的食物組成、常見加工食品的種類、烹調的基本方法、烹調時應注意的衛生習慣、廚餘的處理等。

46 階段 主題 教學 節數 教學內容 建議教學 評量方式
均衡飲食 2 透過飲食記錄,分析自己日常飲食的食物種類及份量,藉以分析、檢討自己是否有偏食的行為,並了解零食和休閒飲料不是飲食中必須的成分。 飲食記錄實作、口頭報告 小廚師 6 藉著簡餐的設計與製作,了解均衡飲食的構成原則,正確的食物選購、製備及餐具清洗方法,觀察烹調過程中食物的變化,並能了解食物的利用與環保的關係。 實作表現 認識 加工食品 經由家庭常用加工食品調查,了解常用加工食品的種類、特性及營養價值,並能於選購時利用食品及營養標示來比較加工食品的營養價值。 調查報告 飲食文化與節慶食品 比較不同家庭的飲食習慣,認識中國傳統的節慶飲食及臺灣不同族群的飲食文化。 參與分享、心得與感想

47 階段 主題 教學 節數 教學內容 建議教學 評量方式 合宜的膳食計畫 12 藉著烹調實習,了解合乎營養、衛生安全原則的食物切割及烹調方法,並能體會食物利用與環保的關係。 學習家庭膳食計畫。 實作表現、家庭膳食計畫 簡易加工食品製作 2 經由市場調查及製作簡易加工食品,認識食品加工的種類、製作原理及對健康的影響。 小組市場調查報告、實作表現 青少年 的飲食 經由個人飲食計畫,了解青少年每日飲食營養需要,並能分析自己的飲食,表現良好的飲食行為。 飲食計畫報告、實作表現、飲食記錄分析

48 階段 主題 教學 節數 教學內容 建議教學評量方式 飲食與 體重控制 2 了解飲食與體重的關係,評估自己的體重是否合乎理想體重的範圍,並能運用適當的飲食控制方法控制體重。 心得感想報告 安全的外食 經由分析青少年常去的外食場所的衛生營養狀況,了解食品衛生與安全的影響因素,及外食的衛生安全與營養問題。 小組專題報告 多元文化美食 了解不同國家、宗教的飲食文化,分析食物選擇的影響因素,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的飲食。 小組報告心得與感想

49 單元活動設計簡案(附件三)

50 能力指標 單元目標 活動目標 單元 名稱 適用 領域 年級 各 節 重 點 1 教學者 2 設計者 3 教學 時間 共 節( 分) 4 教
適用 領域 年級 1 教學者 2 設計者 3 教學 時間 共 節( 分) 4 教  學  一、設計理念 二、學生分析 三、教材分析 四、教學準備 能力指標 單元目標 活動目標

51 教學流程 活動 目標 主要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教學 評量

52 吃的安全停看聽單元 活動設計簡案(參考用)
主講人:薛梨真

53 單元名稱 吃的安全停看聽 適用領域 健康與體育 年級 國小二年級 1.引導認識如何選擇安全的食材 教學者 2.引導認識如何辨識安全標章 設計者 薛梨真 3.引導討論如何選擇健康的餐點 教學時間 共 五 節( 200 分) 4.分組情境演練「吃的安全」 5.「吃的安全全紀錄」成果發表

54 教 學 研 究 一、設計理念 本單元考量學生為二年級的學生,故整單元教學重點放在實物 的觀察、辨認與良好習慣的養成,方法上主要以小白板讓學生
一、設計理念 本單元考量學生為二年級的學生,故整單元教學重點放在實物 的觀察、辨認與良好習慣的養成,方法上主要以小白板讓學生 個別發表、分組討論及演練供小組發表、最後則利用學習單協 助學生實踐與險討。 二、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對本單元所介紹的食材與安全標章的認識並不多, 老師需多一點引導說明。 三、教材分析 生活中可取材的材料頗多(有關食品安全的簡介資料均可) , 本單元則選取與學生真實生活最相關的事物放入。 四、教學準備 1.食材實物 2.安全標章 3.餐點實物 4.大白板、小白板 5.圖片、宣導短片

55 能力指標 單元目標 活動目標 健康與體育2-1-4 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 家政1-1-3 認識食品衛生與安全的重要性
一、能了解安全食材選擇的要領 二、能學會選擇健康的餐點 三、能在生活中應用所學選擇安 全食材與健康餐點 一~1 認識安全食材選擇的要領 一~2 認識安全標章辨識要領 二~1 辨識健康與不健康餐點的差異 二~2 發表健康餐點選擇要領 三~1 正確演練吃的安全各種情境 三~2 紀錄一週吃的安全實踐成果 三~3發表分享吃的安全實踐成果

56 教學流程 活動目標 主要活動 教學 教學評量 資源 時間 (分) 1~1 認識安全食材選擇的要領 第一節 活動一:新鮮食材用心選
第一節 活動一:新鮮食材用心選 1.引起動機:短片欣賞 2.老師提供不同食材供學生辨識 新鮮與不新鮮,學生以小白板 回應 3.老師引導學生討論新鮮食材的 辨識要領,學生以小白板回應 4. 老師歸納統整 宣導短片 食材實物 小白板 10 15 80﹪以上學生能辨識 80﹪以上學生能回應

57 教學流程 活動目標 主要活動 教學 教學評量 資源 時間 (分) 一~2 認識安全標章辨識要領 第二節 活動二:安全標章仔細看
第二節 活動二:安全標章仔細看 1.引起動機: 安全標章圖案辨認 2.老師引導學生認識安全標章的 辨識 3.老師提供不同食材與食品供學 生辨識安全與不安全 4.老師歸納統整 安全標章放大圖 小白板 食材、食品 5 15 80﹪以上學生能辨識

58 教學流程 活動目標 主要活動 教學 教學評量 資源 時間 (分) 二~1 辨識健康與不健康餐點的差異 二~2 發表健康餐點選擇要領 第三節
活動三:健康餐點我會點 1.引起動機:短片欣賞 2.老師提供不同餐點供各組學生 選配與討論 3.各組學生發表選配餐點為何安 4.老師歸納統整 宣導短片 餐點實物 大白板 10 15 5 各組均能選配健康餐點 各組均能說出原因

59 教學流程 活動目標 主要活動 教學 教學評量 資源 時間 (分) 三~1 正確演練吃的安全各種情境 三~2 紀錄一週吃的安全實踐成果 第四節
活動四:吃的安全我知道 1.老師設計不同的吃的安全情境 供學生演練發表 2.老師針對各組發表進行歸納理 3.老師說明「吃的安全全紀錄」 學習單紀錄要領,要求一週後 交回 ---二週後--- 情境問題 學習單放大圖 25 10 5  各組均能正確發表 90﹪以上學生能完成學習單

60 教學流程 活動目標 主要活動 教學 教學評量 資源 時間 (分) 三~3 發表分享吃的安全實踐成果 第五節 活動五:吃的安全我做到
1.老師針對同學的學習單紀錄內 容講評 2.老師從學生作業中擇代表性的 作業討論 3.老師肯定學生的表現 學生學習單作業放大圖 10 25 5 代表上台同學能分享自己的作業內容


Download ppt "營養教育融入課程單元設計-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